/
0

朱熹长子朱塾(1153—1191年),字受之。生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七月。他自幼聪明好学,颇有家严之遗风。他曾随父亲朱熹广交当世名流,是著名学者吕祖谦的学生,还曾师从蔡元定、欧阳光祖等。朱塾以父荫补将仕郎,官任淮西转运使、湖南总领。本可大有一番作为,只可惜英年早逝,于绍熙二年(1191年)正月在浙江衢州任上去世,年仅39岁。后朝廷追赠中散大夫、吏部侍郎。此时,朱熹正在漳州任上,痛失爱子,无心做官,于是回到建阳,在绍熙三年(1192年)将朱塾葬于建阳崇泰里大同山,“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熹还亲自为朱塾撰写《亡嗣子圹志》:宋朱塾,字受之,其先徽州婺源人。大父讳松,绍兴史官也。父熹今为鸿庆祠官。母刘氏,刘勉之之女。塾于绍兴癸酉七月丁酉生,绍熙辛亥正月癸酉卒。娶潘氏,生二男,长曰镇,次曰恩老,四女归、昭、接、满皆夭。明年十有一月甲申葬大同山北麓。其父为之志。呜呼痛哉!

附:《受之公事略》

公讳塾,字受之,文公长子也。荫补将仕郎。夙慧朗徽,英颖过人,祥麟威风,信有种也。以父命受业吕东莱先生,精于春秋性理,大畅玄旨。令假之以年,立朝事业,足绳前修。惜也以三十九而寿止。文公方任临漳,丐祠归葬,亲为题记圹记焉。噫!公岂不欲如参养皙,竟使路也哭回,谓之何哉!卒赠中散大夫、吏部侍郎,未足慰公九泉也。有子曰鉴,朱氏始昌焉,紫阳一线,真足以系斯文之九鼎云。

吏部尚书古冲李默撰

朱塾娶金华潘氏为妻,潘氏生于1163年,29岁守寡后,抚育孤子遗孙,极尽妇道母道,1259年去世,享年96岁高寿。据圹志和《紫阳朱氏建安谱》记载,朱塾和夫人潘氏共生二子,即朱镇和朱鉴(又名恩老),其中长子朱镇早夭,仅传次子朱鉴一支。作为大房长子,朱塾派下子孙世居建安紫霞洲中和坊,守护文公夫妇的墓庐和故居,形成考亭朱氏三大派中的长房建安朱氏一派。

明朝景泰六年(1455年),明代宗朱祁钰下诏“以朱子建安九世嫡长孙梃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从此,建安朱氏便世袭此职,奉朱熹在福建的祠祀,被公认为考亭朱熹的嫡传苗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