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一、朱熹的生平

朱熹,字元晦,改字仲晦,号晦庵、晦翁等。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九月十五日,卒于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出生于尤溪(今属福建)其父好友郑安道的家里,此时他父亲朱松从尤溪县尉去官,寓居于郑氏馆舍。当时正值南宋初年,兵荒马乱,朱熹出生后,其家数次逃难,这对朱熹产生一定的影响。

朱熹从小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五岁入小学,八岁读《孝经》,并在沙上画八卦。八九岁时读《孟子》,十一岁受学于家。十四岁时其父朱松病逝于建瓯。临死前将家事托付给刘子羽,而把朱熹的学业托付给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于是朱熹始受学于一胡二刘。三人都是信奉理学的学者,又好佛学,这些都影响了朱熹。胡宪(公元1086—1162年),字原仲,人称籍溪先生,崇安(今属福建)人。从胡安国习二程之学,学《易》于谯定。朱熹自谓“事先生为最久”(《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七,《籍溪先生胡公行状》)。但实际受胡宪影响并不很大。刘勉之(公元1091—1149年),字致中,号草堂,崇安人。杨时门人,曾学《易》于谯定,与胡宪、刘子翚往来讲学。朱熹曾受其学五年。刘勉之视朱熹如子侄,并以女嫁之。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是从受学于刘勉之开始的。刘子翚(公元1101—1147年),字彦冲,号病翁,崇安人。曾任兴化军通判,后退居讲学。推崇《易经》,精研佛理,著有《屏山集》。朱熹从其学两年,受到其禅学的一定影响。

朱熹在拜李侗为师以前,主要是在崇安五夫里和武夷山之间受学于一胡二刘。其间朱熹十八岁(公元1147年)参加建州“乡贡”考试,中举。次年又中进士。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朱熹二十四岁,在赴同安县主簿任的途中,过南平问学于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李侗(公元1093—1163年),字愿中,学者称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市)人。罗从彦弟子。与杨时、罗从彦并称南剑三先生。终生未仕,长期居山乡。为学主静默未发之时涵养体认大本,强调在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涵养工夫,以认识性之本体。并继承二程思想,以“理一分殊”作为划分儒学与佛、道等“异端”的标准,其“理”的内涵与佛教不同,已注入儒家伦理的内容。著作有朱熹编定的《延平答问》。朱熹拜李侗为师后,学术思想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留恋于佛学,到专心于儒学,认为“佛学无是处”,但后来也注意以儒学为本位,而吸收、融合佛学和道家思想。朱熹通过问学于李侗,得二程之正传,成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和儒家道统中的重要人物。

朱熹力主抗金,恢复中原,坚持反和主战的立场。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孝宗即位,诏求直言。朱熹以监潭州南岳庙之职上《壬午应诏封事》,提出三项建议:一是“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即讲格物致知以明义理之学;二是“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即早定修政事攘夷狄之计;三是“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即通过正朝廷、立纪纲、厉风俗、选守令来正本原,为此,必须任贤。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朱熹上疏强调:“君父之仇,不与共戴天者。……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朱文公文集》卷十三,《癸未垂拱奏劄二》)主张合战守为一计,以复仇制胜,反对议和。次年,主战派张浚去世,其子张栻护丧归潭州,乘舟行至豫章,朱熹登舟哭之。从豫章上船,送至丰城下船,朱熹与张栻作三日谈。这是两位理学家继隆兴元年首见于赴行在之后的第二次会面。以后两人书信往来不断,交流学术,共同发展了理学。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三十八岁,闻张栻得衡山胡宏之学,在长沙岳麓、城南两书院讲学授徒。于是由其弟子范念德、林用中陪同,从福建崇安启程到长沙,与张栻“会友讲学”,并一起讨论了《中庸》的未发、已发之义和察识、涵养之序,以及太极、仁等重要理论问题。这是南宋理学中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和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学术观点的辩论。虽然朱张同宗二程,在主要的学术见解方面,没有大的分歧,但他们对二程学说的理解却不尽一致。所以朱张二人的学术观点会产生某些分歧,以致展开较大的争论。“是时范念德侍行,尝言二先生论中庸之义,三日夜而不能合。”(《朱子年谱》王懋竑纂订,以下同)这次关于《中庸》的论学,以朱熹大体上接受张栻的观点而告结束。但事后不久,朱熹又提出新的疑问,否定了张栻的观点。史称“中和之辩”。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朱熹四十六岁,吕祖谦来访,留住寒泉精舍十余日,两人共编《近思录》。及吕祖谦归,朱熹送行,至江西上饶鹅湖寺时,吕祖谦约陆九龄、陆九渊来会。朱熹与陆九渊相互质疑,展开辩论。朱熹主张“即物穷理”,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人们内在的义理;陆九渊则主张发明本心,提倡“易简工夫”,反对“支离事业”。结果双方意见不能统一,形成理学思潮内部的朱陆之争。这次论辩被称为“鹅湖之会”。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差知南康军,次年上任。值南康军灾荒,朱熹上疏请减地方税钱。又复建白鹿洞书院,制定学规,作《白鹿洞书院揭示》。

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陆九渊至南康,请朱熹为其兄陆九龄写墓志铭。朱熹率僚友诸生请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论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听者甚受感动。同年朱熹离开南康军东归。

淳熙九年朱熹巡历绍兴府属县婺州、衢州,陈亮来访于衢、婺间,旬日而别。朱熹亦访陈亮于永康。在以后的几年里,两人书信往来,相互辩难,其中涉及到王霸义利之辩和关于道统问题的争论。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朱熹六十岁。此年二月序《大学章句》,三月序《中庸章句》。朱熹此二书定著已久,犹时加修改,至此而定,乃序之。在序中朱熹阐发了自己的道统思想和微言大义。次年刊刻“四经”(《书》、《诗》、《易》、《春秋》)和“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宣传儒学。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六十五岁。此年五月赴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任。重新修复岳麓书院,以教学授徒,传播理学思想。此年八月经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被任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再辞不允,于十月接受侍讲职务。逢双日进讲《大学》,并面陈朝事,指责韩侂胄“独断”,要求“近习不得干预朝权,大臣不得专任己私”(《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经筵留身面陈四事劄子》)。遂遭韩侂胄忌恨,于是任侍讲仅四十日便被宁宗罢免。此后,朱熹道学遭到朝廷打击。反道学派乘机攻击中伤,甚至有欲置于死地而后快者。

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有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被遣送道州编管,后死于道州。朱熹在“庆元党禁”中处境艰难,避难于各地。并坚持著述讲学,直至去世前不久还在改《大学·诚意章》。

朱熹逝世时七十一岁,自登进士第后五十余年,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然而“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宋史》卷四二九,《朱熹传》)。但据今人高令印考证,其实朱熹从政整整七年,具体时间是:“朱熹任同安县主簿三年,知南康军二年,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九个月,知漳州一年,知潭州二个月,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四十日,累计方逾七年。”①不论是九年,还是七年,总之朱熹从政的时间是比较少的。除从政外,其余四十多年都在各地,主要是在福建崇安、建阳一带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当然在其从政期间也从事讲学教育活动,如在南康军的白鹿洞书院和在潭州的岳麓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