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一、汉阳城

汉东越王馀善所筑,位于仙阳镇管九村溪东大王塝山。城址东濒柘溪,西倚山,南北为开阔地,包含两个相连的山丘,高出河面50~200米,范围约20万平方米。1981年发现。城墙遗迹可见,宽2~5米,高20~30厘米,有夯打痕迹。建筑不甚规则,一般顺山脊向沟谷底部延伸,残长约500米。南面的一段城墙,筑于陡峭的岩壁上,居高临下,地势尤为险要。城墙中部,山岗突兀,成墩子状,为全城最高点,海拔343米,经探测,发现土层中夹杂红烧土块、灰烬和陶片,为当时的报警烽火台。城内有平整的台地,约1000平方米。城址地表散布磨制石器和印纹陶器残片。石器有石斧、石刀(含穿孔)、石〓、石箭镞、石网坠等,泥质陶器可辨器形有釜、豆、鼎、罐等,纹饰有席纹、方格纹、云雷纹、绳纹和刻划纹。建筑材料只见绳纹板瓦残片,厚1厘米。《史记·东越列传》:“故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即指此。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来脉图》所标“汉阳城故址”位置与考古调查相符。

二、临江城遗址

汉东越王馀善所筑,位于临江镇锦城村。城址东濒临江溪,溪出观前汇入南浦溪,西倚金鸡山,南为开阔盆地,北为鸡山垅,范围约20万平方米。1981年发现。城址内大部分被开垦为水田,尚存遗址分列各点:

金鸡山 由5座低矮的山丘绵亘一脉,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600米,海拔最高368米,高出河面50~100米,地面暴露大量印纹硬陶及汉代绳纹板瓦、筒瓦的残片。

鸡山垅 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的山丘。地面暴露印纹硬陶器残片,水沟断面有厚约50厘米的文化层堆积。

越王庙台址 明嘉靖《建宁府志》卷十一:“汉东越王庙在清湖里,祀汉东越王馀善神,尝拓江之浦,筑城以居,后为繇王居股所杀,民为立庙。宋绍兴十二年(1142)赐额昭佑,淳熙十五年(1188)封孚惠侯。”城址内靠西部有一台地,高出地面1~2米,面积280平方米,台地边缘有一层绳纹板瓦的瓦砾层,个别柱础暴露于外。

城墙遗址 在田畈中,土筑,长约30米,宽5米,高3米。附近水田有零星印纹硬陶片。

烽火墩遗址 今存松树墩、苦槠树墩、亭后墩和河墩等遗址。

从上述遗址所采集的标本有石斧、穿孔石刀(残)、玉镞、陶纺轮等,夹砂陶和泥灰硬陶的可辨器形有盆、罐、钵,纹饰有席纹、方格纹、曲折纹、刻划冰波纹、菱形纹等。部分陶器质地坚硬,表面带有一层薄的黑褐色釉。

《舆地纪胜》引图经云:“临江城:昔越王战于城,即此地”。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载:“东越王庙在南乡清湖里,即汉东越王馀善也。”宋代诗人真山民题《东越王庙》诗:“颓栏斜照网蛛丝,陈迹凄凉万古悲。柘水尚鸣亡国怨,山松曾见受封村。碑因苔蚀无完字,城为田侵失旧基。当日东瓯知几战,如今赢得一荒祠。”

从采集的标本考证,时代为商周到西汉。

三、浦城城池

汉东越王馀善始筑,即今县城。旧城墙沿粤山(又名越王山,今称仙楼山)脊,自东向西延伸,西、北为开阔地,东南濒临南浦溪,以筑城临浦,故名,后城废。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沿旧城墙遗址扩建,清嘉庆(1796~1820)间重修,后城墙又毁,今存遗址4处:

越王台遗址 馀善建烽火台于粤山顶端,海拔333米,后人称为越王台。地表散布印纹硬陶片,文化层堆积厚约40厘米。采集标本有:石斧、石戈、石箭镞、陶网坠、陶纺轮等,陶器可辨的器形有罐、盂、豆、鼎,另有原始青瓷豆。纹饰有席纹、方格纹、绳纹、椎点纹、刻划纹、复合纹等。

东越王馀善行宫遗址 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载:“越王馀善行宫在县东隅越王山下,今天心胜果寺即其遗址。”出土器物有:席纹硬陶罐、匏形陶壶、弦纹陶罐及陶钵等。

龙潭门、登瀛门 均面临南浦溪,原有城门10个,今仅存这两个小城门,城高均4米,基部厚6.2米。城门均半圆顶、双层,高3米,宽2.3米,向外开的一层较小,向内开的较大。门上分别额书“龙潭门”、“登瀛门”,每字30×30厘米,石质阴刻楷书。城砖长34厘米、宽21厘米、厚10厘米;上模印“清嘉庆十五年祝徐氏捐修全城”等字。

后阳城 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三十:“后阳城在县东募泰里,相传即故浦城地,城垒、县治遗址犹存”。东倚吴山,北靠小敛,西和南均临南浦溪,将军山、越王山怀抱东南,城北遗址盆地约7平方公里,已辟为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