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一章 机构 网点

第一节 机构

明初,县内随粮定区,每区设粮长4人,负责征粮。清初改由户总书负责。同治十一年(1872),改派书吏负责,全县设城关、富岭、临江、仙阳、观前、忠信、九牧等7个粮柜。

民国初期,沿用清制,设柜征收粮食,并增设西乡、前墩、枫溪、水北、石陂等5个粮柜,加上清代设的7个,共12个粮柜。城关粮柜设粮统1名,乡区每柜设柜胥1名。民国29年(1940),县成立田赋粮食管理处。福建省政府为垄断粮食市场,于同年6月在南平设公沽局总管理处,命令浦城成立县公沽局和粮食管理委员会(县长周亚青兼主任),由省公营粮食。公沽局在仙阳、临江、富岭、西乡设4个分局,石陂设支局。民国30年7月改为县营,但其调拨与核价仍受省粮食管理局节制。同年12月因经营不善经济亏损及其他原因,公沽局宣布撤销,改为县粮草交接所,县长兼主任,负责县级公粮和军事用粮。民国31年4月改为县粮食购销处。同年7月1日又改为县军粮代购处。民国36年,县田赋处改称田粮科,下设12个田粮办事处(由原12个粮柜改称),直至解放。

1949年5月全县解放,县军事管制委员会设军米组,为暂时解决军队粮草之需。同年6月,县政府设田粮科,下设县粮库(1952年改称城区粮库),乡区设临江、石陂、仙阳、官路、忠信、永兴、富岭等7个区粮库,共有工作人员53人。1950年4月成立粮食科。1952年7月,中国粮食公司浦城县支公司成立。同年11月20日,县粮食科与粮食支公司合并,成立县粮食局。1953年,县供销合作总社购销公司成立粮食购销组,受粮食局委托,经营粮食购销业务。1954年3月,为适应粮食统购统销需要,将8个区粮库改为区粮食管理站,为县粮食局直辖单位,负责本地区的粮食购销、储存与调运。1955年,为加强粮食管理,各区设一名副区长专管粮食(称粮食副区长,1958年后未设)。1956年9月,县成立油脂公司,各区设油脂购销组,全县设37个油脂购销点,共有工作人员41人。次年7月,油脂归粮食局经营,油脂机构撤销。1958年10月,在城关、富岭、观前(1965年改设水北)、临江、石陂、永兴、仙阳、忠信、九牧等人民公社驻地共设9个粮食管理站。1962年,在浙江省江山县贺村镇建立粮食转运站。1970年10月,按行政区划增设官路、古楼、山下、濠村、盘亭、莲塘等6个粮食管理站。1971年增设水南、管厝粮食管理站。1977年12月,县粮食局设饲料工业公司。1978年设油脂公司(1984年再度撤销)。1982年设粮食议购议销公司,1985年改称粮油贸易公司。1988年,粮食系统机构有粮食管理站17个,粮食转运站1个,粮油贸易、饲料、粮食工程建筑等3个公司,米厂4个,复制厂1个,共26个单位,职工1355人(其中干部208人)。

第二节 网点

一、收购点

民国期间,田赋粮食管理处设置的征粮收购点有城关、下沙、富岭、瑞安、浮流、高泉、临江、布墩、石陂、旧馆、水北、观前、招贤、永兴、新兴、洋溪、古楼、仙阳、仙南、忠信、游村、九牧、毕岭、棠秀等24个。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民国时期粮库收购粮食。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为减轻农民义务运粮的负担,收购点调整为38个,撤销高泉、毕岭、招贤、仙南4个点,改设山下、前洋(今属山下乡)、枫溪、锦城、曹村、登俊、殿基、阳墩、官田(在祖村)、渔梁、同川(在上同)、村桥、柳庙(在柳家墩)、盘亭、官清(在官路)、高东(在高门)、资宅(在姚宅)、前洋(今属富岭镇)等18个。县境边缘村庄因运粮路程远,经县与县之间协商,实行跨界收粮,永兴区的萧家村交崇安县五夫粮站,石陂的北坑村交建阳县樟墩粮站。1955年,固定收购点调整为23个,下沙、布墩、曹村、上同、游村、龙下、殿基7个为临时收购点。同时,增加跨界收粮点,浙江龙泉县宝溪的供岭、宝更、东孟交富岭粮站;官路的姚宅交浙江江山廿八都的溪口粮站。

1958年,为适应运粮入库“放卫星”,借用一部分民宅作临时收购点,在公路沿线设边收边调点。全县共有收购点57个,其中固定收购点31个,临时收购点10个,边收边调点16个。1972年起,粮食收购点调整为67个,一直沿用至1988年。

二、销售网点

民国期间,一般年份有私营粮商40余家。民国29年(1940)设公沽局后,取消私商。公沽局在全县设供应点4个,其中城区3个,仙阳1个。次年公沽局撤销,仍由私商经营。解放初,县城设置国营粮油销售店1家,私营粮食销售点11个。1953年冬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由国家经营粮食。1954年,全县供应点达105个,其中常年供应点19个,季节供应点21个,流动供应点65个。嗣后,随着粮食供应量、人口、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变动,粮食供应点多次调整。至1988年,共有供应点36个,其中城区6个,乡区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