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三节 质量管理

1977年前,县内工业质量管理仅限于产品质量检验。各企业均设质量检验员,负责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1978年后,质量管理范围扩大,增加原材料检验、质量调查分析等新内容。同年9月,开展全国第一个质量月活动,工业主要产品中有17种产品质量达到和超过历史最好水平。1979年6月,县工业交通办公室组织质量大检查,检查结果表明产品质量普遍提高,其中喷粉器、芳樟醇、碳酸氢铵等产品质量达到部、省级标准,喷灌机、油毡纸达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1980年,县工业系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开始运用数理统计工具对生产工序进行控制,质量工作重点从“事后把关”转到“事前控制”,把不合格品消灭在形成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厂生产的喷粉器因此提高质量,在全国行检评比中获第二名。到年底有10个企业建立质量检验股。1981年,工业系统举办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班,受训人员达1500多人次。各企业先后成立QC(即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利用各种科学手段提高产品质量。香料合成QC小组在乙酸芳樟酯合成中运用正交试验法选取最佳工艺,一个循环一年就节约成本1万多元,被评为省优秀QC小组,受到省经委嘉奖。1983年,各企业参加全国开展的第六次质量月活动,农业机械厂的喷粉器在全国性产品质量检查中,整机合格率为100%,关键项次合格率91.2%,机械部发给产品合格证书。1984年,注册登记的QC小组达24个。林业化工厂活性炭QC小组,选择最佳排列组合,提高产品炭化率和烘干质量,“767”活性炭被评为部优产品。1985年,香料厂建立一条龙质量管理制度,层层把关,各种产品质量均达省颁或部颁标准,樟脑粉达国际标准。1986年,全县QC小组发展到50个。1984~1988年,参加成果发布的QC小组有37个,其中获省优秀的1个、先进的2个,地区优秀的5个、先进的7个,县优秀的11个、先进的11个。1982~1988年,创优产品12个,其中创部优的有“767”针剂活性炭、乙酸芳樟酯、桉叶油,创省优的有井岗霉素、针剂活性炭、粉状活性炭、油毡、乙酸芳樟酯、桉叶油、黄桃罐头、菊花晶、留香笋片。1979~1988年,在行检中评上名次的产品有7个,其中参加全国评比,第一名的有乙酸芳樟酯、桉叶油,先后获得第四名、第二名的有喷粉器;全省评比,第一名的有喷灌机,第三名的有零件印刷;地区第一名的有纯粮白酒。1988年,获全面质量管理证书的有香料厂、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