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七节 木竹加工

一、木材加工

民国36年(1947),在玉树林设有正大锯板厂,装设1台28匹马力动力机,次年宣告破产。1949年12月至1951年1月,私营新兴动力加工厂、福森锯木厂、浦城木材加工厂相继开业,共有职工93人。1954年,国营浦城县制材厂投产,使用圆锯机加工木材,当年锯材0.93万立方米。1957年,使用带锯生产锯材2.19万立方米。1959年12月开始生产纤维板,以提高木材利用率。是年锯材4.23万立方米,为历史上最高纪录。1960年2月,县制材厂自制热压、打浆、切碎等设备。是年,全县公社、国营伐木场、制材厂办纤维板厂共30个,由于产品质量差,次年全部停产。1967、1968年,锯材生产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年产量分别为1.01万立方米和0.38万立方米。197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团创办集体企业林业综合厂,除从事养殖业、烧砖、烧石灰外,还从事木料加工。1973年改名为林业局综合厂,以制材为主,当年锯材1.96万立方米。1975年,社队企业加工木材,生产小方料。至1978年,生产小方料0.5万立方米,锯材3.82万立方米。1979年,全县有木材加工企业13个,产值412.16万元。1985年开放木材市场,取消“指令性”原料供应计划,木材加工生产下降,年产0.8万立方米,为上年的46.78%。其后逐年下降。是年,有木材加工企业23个,产值692.56万元(含竹、藤、棕、草加工业产值)。1987年,木材厂纤维板车间建成,总投资436万元,当年生产纤维板1123立方米。1988年,全县有木材加工企业19个(其中全民1个),锯材生产0.22万立方米,纤维板2514立方米,职工1087人,产值354万元。

二、木、竹、藤、棕制品

解放前,浦城木、竹、棕业工人大多为走乡串户的个体劳动者,自产自销,少数开设店面。民国25年,木作业有20多户40多人,竹器业有20户40人,棕棉业有8户12人,棺木业有20户20人。民国36年,木作业有87户130人,竹器业有19户38人,棕棉业有13户18人,棺木业有10户10人。木作业工人大多来自江西省南丰县或丰城县,竹器业工人大多来自江西广丰。木器家具,民国初期以生产福州橱为主,后来,以宁波橱为主。产毛竹乡村的农民编制日用竹器,在每年端午、七月半、中秋等节日,挑运进城区销售,为竹乡农民主要的副业收入。品种各乡各具特色,著称的有柏山畚箕、甩帚、扫帚,陈家山鸡笼、畚斗,官桥村菜篮、竹椅,岩岭头的箬笠。古楼岗里村的吴思芹家传制造制纸工具帘皮,该家从清末即从事此业,声誉甚隆。

解放初,手工业木竹器工人迅速增加:木作业有138户188人,其中城镇40户48人;圆木业有125户152人,其中城镇44户65人;寿板业6户6人,全在城镇;竹器业311户356人,其中城镇89户125人;棕棉业41户54人,其中城镇34户45人。1953~1955年成立木作、板箱社、圆木社和寿板组、棕棉组及竹篾一、二、三组。1956年,社、组再行合并,圆木社有33人,木器社有137人,寿板组有7人,竹器社有92人,棕棉社有54人。1958年,木作、圆木、寿板3个单位合并成立地方国营浦城县木器厂,竹器社成立地方国营竹器厂。1959年,木器厂和竹器厂都以自制专业设备闻名,但后来这些设备都因质量差而被淘汰,仍恢复手工操作。1960年2月,木器厂、竹器厂成立小商品车间,赶制水桶、火笼、椅凳、棕刷供应市场。1961年,这两个厂都恢复集体所有制。1962年9月,生产大队办的企业有木匠246人、竹匠179人、棕棉匠23人、圆木匠8人。1965年,手工业生产得到恢复,全县从事木器的职工495人,制造木家具4.01万件,木制农具5.96万件;从事竹器业的职工263人,制造竹制农具19.18万件,日用竹制品4万件;从事棕棉生产职工141人,制造棕衣0.55件。县木器厂首制高矮橱。1970年,县木器厂增加纸箱、三门大衣橱、套装家具及钢木家具的制作。1974年,木器厂工业总产值外销部分达70%。县竹器厂创出竹帘片、梭棒、竹鸟笼等新产品。1975年,建县木制品厂,有专用设备38台,生产木角尺、木锤、羊角柄、钢丝发刷等。1980年,生产木划线角尺首次出口1万套。1981年县鞋楦厂成立。1983年,富岭公社农民陈昌其在富岭公社双田村办综合家具厂,次年在上海创办综合家具厂和日用家具厂。1985年,先后成立侨联文教用品厂和沙发家具厂。侨联文教用品厂主要产品有鞋刷、衣刷、发刷等。山下第二竹器厂从台湾引进竹木制品生产线。是年,木、竹制品企业有33个。1986年,在北京举行福建省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浦城产的竹筷、席梦思床垫、多功能折椅获优秀产品称号。同年山下第二竹器厂的卫生筷运销南朝鲜,肉签运销日本小岛屋。是年,县棕棉厂除生产棕板床、枕芯等产品外,创制木藤靠椅。

1988年,浦城在上海的家具厂7家、樟木箱厂2家,所生产的席梦思床垫占全上海销售量的三分之一。是年,全县独立核算木、竹、藤、棕制造企业有28个,职工1249人,产值688万元,出口产品产值4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14万元,利润40万元,利税88万元,上交利税10万元;家具制造企业有11家,职工592人,产值399万元(其中出口产品产值55万元),利润10万元,利税35万元,上交利、税、费2万元。

三、主要企业

浦城县木材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林业局,厂址在城郊玉树林。1953年,改造三里亭、大溪沿的私营木材加工厂,成立公私合营浦城木材厂。当时仅有圆锯机3台、小架锯机5台,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1954年转为国营企业,改名浦城县制材厂,年加工能力1万立方米。1957年增加跑车锯机、带锯机各3台。1971~1974年由生产建设兵团接管。1973年,对主车间进行改造,增加跑车锯机1台、带锯机4台。箱板架锯机2台,60匹、80匹马力蒸汽机各1台、四吨锅炉1台,实现半机械化生产,年锯材1.8万立方米。1985年,因木材市场开放,原木供应不能满足生产,开始筹建纤维板厂和活性炭厂。1987年底,纤维板厂建成投产。1988年,职工292人,锯材2315立方米,制纤维板2514吨,总产值41.22万元,利润0.8万元,上交利税3.93万元。

浦城木器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二轻局,厂址在南浦镇五一三路143号。1955年为木作生产合作社。1958年,与圆木、寿板两个合作社合并,成立地方国营木器厂。1961年,转回集体所有制,称木作生产合作社。1966年改现名。建厂初,袭用传统技术,生产简单家具,年产值仅9万余元。1969年后,陆续购进机械设备,又自制一批专用设备,取代手工操作。60年代,增加高矮橱、高低床等新产品。70年代,增加三门大衣橱、套装家具及新式办公用具等。80年代,增加木珠帘、钢木家具、组合式家具等产品。产品畅销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内蒙古等地。1988年,职工110人,固定资产原值47万元,产值75万元,利润4万元。

浦城县竹器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二轻局,厂址在南浦镇和平路178号。1956年由3个竹器手工业合作小组合并建成竹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竹器厂,隶属于县商业局。1961年,转回集体所有制,归回手工业局管理,改原名。1978年改为现名。建厂初,职工40人,手工操作,制作简单农具和日用竹制品。1959年,开展技术革新,试制出开竹机、剑门机、破篾机等专用设备,当年生产外销畚箕4万担。1974年,创新产品有竹帘片、梭棒、竹家具、竹鸟笼等。产品除销本地外,还销往湖北、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竹鸟笼还出口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际市场。1988年,职工258人,固定资产原值46万元,产值134万元,利润5万元,利、税、费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