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三章 防汛抗旱

第一节 防汛 抗洪

古代,遇淫潦为灾,县令等官热衷于迷信,斋戒数日,先到水涌最多的城门,继而到社稷坛祭祈,求助神灵,均徒劳无功。县城的防洪赖于城墙,农村防御洪水能力甚差,均靠民力自救。县城城墙在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循旧址筑城后,屡修屡毁。清乾隆十七年(1752)重修后,巧伪日增,碓陂寸截,引起水石相角,中流横溢。嘉庆五年(1800)六月,大雨如注,溪水泛涨,冲决东南西三面城垣数百丈。洪水过后,清廷只给予贫民2个月的口粮,经查明的沙壅石压的田地,蠲缓当年应征新旧粮米,县衙用陶罐收殓无人掩埋的尸体。但城垣无力修建,至嘉庆十五年祝徐氏捐资五万零四百两银才得以收复。

民国期间,城关防洪仍赖于城墙,农村设防甚少。民国33年(1944),淫雨成灾,造成稻谷芽烂。县政府田粮处派员会同县农会到富岭、临江、布墩、石陂等地勘灾,致电福建省政府、省社会处、省农会,请派员勘灾救济,并将受灾稻谷样本送省核备。农民亟待救济,而农业贷款却奉令停放,县农会虽拟贷款办法,但未奉核示不得发放。次年,又遭大旱,酿成民国35年米价陡涨,10日之内,由每百斤8000元涨至18000元,且涨势难遏,城乡均无米上市,风潮迭起,纷纷向县参议会请愿。至解放前夕,全县防洪防冲面积为0.99万亩。

1954年6、7月,全县普降暴雨。7月12日,城关和平街水淹2.5米深,受灾乡占全县乡数84.1%。县组成抗洪指挥部,中共浦城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深入灾区救灾,县委书记刘全有在大溪沿城墙上指挥机关干部、职工救灾,灾民得到安置。灾后,修复水坝、水圳538条和提水工程45处、防汛沟7处。1959年2月底,中共浦城县委对当年的防洪工作作出部署,各公社成立抗洪防涝指挥部,贯彻预防重于抢救的方针,决定以修好水利来消灭旱涝灾害。在“小满水”、“端午水”来到之前开展“兴修水利突击周”运动,组织37个水利检查组,就地检查验收1500多处水利工程。至4月14日,全县新建、岁修工程共2087处,开排灌沟5221条,对水利工程建立雨前检查涵管溢道有无危险,雨后查坝身是否会冲坏,放水查蓄水有无流失的“三查”制度。6月17日夜至18日上午,连降倾盆大雨,水位达228.54米,超出警戒水位2.04米,洪峰冲入城关大西门街道,县委第一书记胡锦望在大西门外水深过胸处指挥抢救,救出老人、小孩数十人,其他县委领导也分别深入仓库、工厂转移物资,机关干部都停止办公投入抗洪。全县参加抗洪达6万余人,抢救稻田4700多亩,水利工程24处,木材1000多立方米,竹数万支。灾后,全县2万多人投入边检查、边突击补插秧扩种。

1975年,在汛期未到之前,建阳地区下拨水利经费7万元、水泥260吨以加固、抢修险库。洪水期间,中共浦城县委连续召开广播会,动员全党全民积极投入抗洪抢险战斗,永兴公社党委领导带领36名干部社员,抢救出14名社员,又带领干部社员470余人,抢修好100多米长的防洪堤;中共富岭公社际下大队党支部书记冒着倾盆大雨,挨家挨户检查社员住房,使1户6人安全脱险。全县投入抗洪救灾达8.1万余人,抢修水利工程660处,加固房屋334座,扩种杂粮15万亩。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1980年,全县防洪防冲面积达4.55万亩。1982年4月,对蓄水工程实行领导包库(水库)制度,组织汛前水利安全大检查,研究防汛加固措施,并充实水库管理人员。是年6月中旬,连降暴雨,全县13个公社、113个大队、1310个生产队受灾。县领导全部奔赴灾区,指挥抗洪救灾,各单位成立抢险救灾领导小组,组织170人的抢险队,配备汽车4辆,全县投入抢险救灾近5万人。灾后,开展生产自救,地区拨给救灾资金150.06万元,救灾物资有柴油75吨、水泥300吨、玻璃150箱,用于修复水毁公路、水毁水利工程、校舍维修、民房维修等。

1988年5月20~22日和6月18~20日,先后两次暴雨成灾,在洪灾中,县、乡镇、村党政领导组织抗洪抢险,遭到洪水袭击的71所中小学的师生无一伤亡。水北街乡石埠后林业道班青年工人王明达,在房屋即将倒塌之时,置自己新婚家具而不顾,救出1名12岁的男孩和1名5个月的女婴,自己2000多元的家具付之东流。灾后,中共浦城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分头奔赴各乡镇慰问群众,召开抗洪抢险和生产自救现场会和现场办公会议。县组织133个救灾工作队和7个医疗队到达灾区救灾,全县投入救灾的达3万多人。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和副省长苏昌培等先后深入浦城重灾乡村,指导救灾。灾后,全县共筹集救灾资金33.29万元和一批物资,帮助修复房屋343栋,无家可归的特重灾户415户1795人都得到安置,县保险公司对受灾的20家投保企业和123投保户理赔资金21万元。至6月底,中小学全部复课,停产的县、乡工业企业全部恢复生产,责任田全部被毁的491户由村进行调剂,解决口粮问题,受灾稻田的洗苗、扶苗全部完成。县人民政府为警觉群众,在西门公园立高1.5米、宽1米的花岗岩《洪水记录碑》。

1971~1988年,政府共拨出防汛岁修经费共216.63万元,恢复水毁工程经费67.74万元。

第二节 防旱抗旱

解放以前,浦城的水利设施,或因不察河流形势乱筑堤坝而无效,或因其提高之水位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或因坝身不能维持相当年限,或因财力物力贫乏而无法重修,或因洪水冲击而遭损害。大多数农田依靠天霖,间有藉木制水车戽水灌溉,效力有限。若遇天旱,则田裂苗干,哀鸿遍野。古代县令,凡遇到亢旱,迷于神灵,祈求雨降。县衙各官斋戒,朝服至山川坛、社稷坛、城隍庙、龙神庙斋祭。县令还到仙姑山、嵩山、七房岩、岩谷井、百丈井、天师殿、元真殿、太姥山山庵、华藏岩等处祷雨,均无济于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大旱,稻谷失收,农民用野菜充饥,而地主豪绅囤积居奇,城乡有米无市。官绅逼民完税、完租,对无力交税交租的农民绑吊殴打,赶猪卷被。次年夏,九牧刘志标率农民起义,从者万余人。民国32年(1943),浦城遭旱,粮食产量只有当年的35%。民国33年又遭旱,粮食仅为上年的75%,因欠收严重,向地方法团申请豁免。但只准完赋限延一月及降低验收标准,完粮仍是寥寥。国民党浦城县党部以“影响军粮甚巨”为由,“分饬各区党部、分部党员积极策动各乡民众踊跃交纳”。民国34年入春以后,雨水稀少,至插秧期仍久晴不雨。山垄及缺水平坂田亩均龟裂无法耕犁插秧,造成早稻全部绝收,晚稻亦深受影响。县参议会议决“拟请政府体念本县旱灾奇重,准遵照部令免征本年田赋,借资救济而苏民困”。但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复电称:在没核定前仍应完赋。“俟核定后,如有减免准予瀛抵”。民国35年因连年灾害,产量大减,加之粮食外流,造成米价陡涨。到5月份,城乡均无米上市,县参议会认为“若不设法救济,民食堪虞,社会秩序亦将无法维持”。县政府7月3日电请省政府“准将历年积存本县之赋谷拨出二分之一平粜,以维民食而资救济。”但省政府回电称“查该县赋谷业已指定用途,未便拨出平粜,米价上涨应由该县设法。”县政府将留存县内救济台湾的赋谷平价出售,共售549897斤。

1950年7月13日起,近40天无雨。县人民政府把抗旱列为中心工作,干部带头发动群众3万余人投入抗旱斗争,修水坝30多处,开水沟20多条,组织挑水点浇。购买抽水机1部,并向水吉公路修建指挥部借来抽水机1部,使10余万亩旱田解除旱情。1952年春,成立生产防旱办公室,负责全县兴修水利及抗旱工作。1957年6月28日起,久晴不雨,7月雨量仅3.6毫米。中共浦城县委、县人委会抽调465人下乡加强抗旱工作的领导,县直机关帮助城郊的农业社抗旱。据38个乡62个农业社统计,有2820人组成抗旱突击队,回乡学生及社会人士等2万多人投入抗旱斗争。县供销合作社、手工业联社供应水车56部,投入抗旱。县水利局抢修抽水机2部巡回抗旱,发放抗旱生产贷款10.3万元。8月又发放雨后生产贷款3.7万元。县水利局拨出抗旱补助款2万元,30天抢救稻田5.86万亩。是年,全县水利工程能保证26.6万亩的耕地在连续40天无雨的情况下不受旱灾。1958年,根据浦城坡大急流、存水不易的特点,以旱片为对象,水利建设由引水工程为主转为蓄水工程为主。1960年6月25日至7月16日,连续20多天无雨,全县受旱稻田4.7万亩,杂粮7万多亩。中共浦城县委7月14日发出《关于开展抗旱防旱保苗斗争的紧急通知》,各级成立抗旱防旱指挥部(所)、机关、工厂、学校,组织干部、工人、学生到社队与社员一道抗旱。架接水管渠道225公里,开挖水沟水圳200多条485多公里,制造排灌工具750件,建成田头车水动力站142处。富岭公社瑞安生产大队党、团员带头,改用水碓加斗4座,水车9部,水轮泵2处,抢修筑水渠、圳、沟6条5.5公里,使受旱稻苗有不同程度的好转。1963年,春旱连夏旱,县委领导抗旱做到:“领导、劳力、思想、资金、物资、技术”集中,抽调275名干部下乡领导抗旱。添增临时水利工程,抢救旱田40余万亩。中共南平地委书记刘健夫到浦城领导抗旱,到旱区和群众一起挑水抗旱。是年国家拨出抗旱经费39.9万元,支援穷队无偿投资4.43万元,发放无息贷款和信用社贷款89万元,各行各业都从人力、物力支援,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13.41%。

1978年,汛期(5~6月)雨量特少,自6月24日起,连旱51天,7~9月,雨量仅145.6毫米,为常年的40%,受灾耕地27.11万亩,占秋播面积的41%。县委抽调50余名机关干部配合120名工作队分赴6个灾情严重的公社,领导抗旱保苗工作,组织抗旱专业队1.92万人,以建阳专署副专员李东成为首组成浦城人工降雨指挥部,进行人工降雨的尝试。这次人工降雨自9月11日起至10月4日止,在渔梁岭、樟元山、坑沿茶场进行5次作业。9月18~19日,9月25~28日,2次作业效果较好,获得降雨。1979年8月18日起全县受旱耕地面积达24.17万亩,县成立抗旱指挥部,公社、生产大队成立抗旱小组。9月27日下午1时,在五里塘境内施行人工降雨作业,2门“三七”高射炮共发弹59发。至9月30日,忠信、仙阳等地降雨,雨区北移到九牧、盘亭、官路等地,雨量剧增;同日下午2点10分高空北风加剧,降雨量自北向南,城关、莲塘、村头开始下雨,并逐步遍及南片各地,雨量最大的九牧达91.5毫米,渔梁、古楼87毫米,最少的亦在20毫米以上,同日晚上,永兴龙岭下水库大坝首次溢洪。由于多年水利工程的建设,1980年千亩以上旱片由原来68片89986亩,减少到31片47946亩。

1986年8~9月水量稀少,为常年雨量的35.7%。自8月26日至9月8日在县内实施人工降雨,此次人工降雨在9个乡(镇)设22个发射地点,发射降雨炮弹667枚。自8月28日至9月7日,全县约有三分之二地区降雨,最大雨量达36~39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