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卷九 水利

浦城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民众利用山溪陡坡,筑坝截流,开渠引水,以资灌溉。宋代,有陂坝520座,至清末有陂坝582处。民国21年(1932),中共浦西区委定8月为水利运动月,发放贷款,帮助苏区农民兴修水利。民国32年,国民党浦城县政府开始组织乡镇和民众自筹资金兴办小型引水工程。解放前夕,有山塘48处,引水工程1810处,有效灌溉面积0.81万亩。所修的工程都为卵石坝、草木坝、小圳,且蓄水工程仅占2.5%。一遇水灾、旱灾,仍无济于事,对于洪水,县城赖于城墙阻隔,乡区设施甚少。

解放初期,即着手修复简陋的水利工程,并兴建各种水利工程。1956年,兴修小型引水工程420处,1957年开始修建当时南平专区最大的水利工程——吴山水库,还在太平、瑞安、西塅、富湖“四大旱片”兴建提水工程,解决其灌溉。

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称:“邑境山高岸逼,激湍驶流,非藉潴蓄、堤防,难资灌溉。”1958年,结合此特征,以蓄水为主,但一哄而上,盲目破土破基。是年10月,全县共上工程3901处,而发挥效益只有414处。1959年兴建东风水库,为南平专区第一座灌溉、防洪、发电的综合开发的中型水库。国民经济调整期间,收缩水利战线。1965年,全县还有18万多亩易旱田,水利灌溉系统还未形成,且以串灌漫流为主。1966年完成省、专区、县水利项目171处,增加灌溉面积2.48万亩。是年11月11日,召开水利会议,拟定1967年的水利计划,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水利建设陷入困境。1970年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在建设旱涝保收田的推动下,水利建设逐步恢复。国家对水利的投资增加,中型水库龙岭下水库与东坑水库分别在1971、1976年动工兴建。1970~1976年,平均每年增加灌溉面积1.16万亩。

1979年后,水利工作贯彻“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方针。1980~1984年,蓄水工程每年平均增加灌溉面积0.54万亩。1985年国家拨水利投资46.2万元,农民投入锐减,水利设施老化,效益下降,水毁工程的修复等问题亟待解决。1986年,投资129万元兴建高坊水库。1988年,全县水利投资达709.2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60.34万元。

1950~1988年,全县共投放资金7847.2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967.26万元,劳动力3558.1万工日,完成土石方3814.05万立方米,其中石方851.99万立方米,建成3座中型水库和2处万亩引水工程及2941处小型工程,形成蓄水、引水、提灌结合的灌溉区。1988年,有1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83个,有效灌溉面积40.49万亩,旱涝保收田28.48万亩。使易涝农田面积下降到21.47万亩,易旱面积下降到5.8万亩。

第一章 水利设施

第一节 河道工程

南浦溪除障工程 清嘉庆十五年(1810),祝昌泰捐资修筑南浦新桥时,将白云潭至登瀛门河段的陂碓及中流乱石拆去,以避水石相角而激起横流。

西坑溪塅尾河段工程 1969年动工,当年完工。将流经石陂公社塅尾的西坑河下游的3条不定河床治理,开浚一条河道,开垦农田100多亩,保护农田1000多亩。

西溪永兴河段工程 1974年12月动工,1975年春节前完工。原西溪从石陂下向东绕树林头经孟兆佑陂桐林桥再绕圈出东波桥。治理时,将石陂下至东波桥取直线掘新河道。旧河道100余亩改为农田。

连源溪下墩河段工程 1977年冬动工,次年春完工。将下墩桃林至新塘河道截弯取直,掘新河道2公里,河道宽25米,堤高3.5米,保护农田1250亩。

下洋溪工程 1977年动工,当年完工。由仙阳公社组织劳力施工,出勤人员最多达6000余人。将6.25公里的下洋溪截弯取直,完成土石方18.2万立方米,保护农田2700亩及仙阳、下洋、前山、阳村、山庙5个村庄,造田500亩。

马莲河工程 1977年10月25日开工,工期100天。工程劳力由莲塘公社组织,县直机关干部及厂矿工人参加劳动。马莲河原称新溪,为马西、西岩、虹桥三支流汇合而成。从楼下村口到新桥下与南浦溪汇合。原河道长7.55公里,最大宽度106米,最小宽度40米。经截弯取直,新河道5.44公里,宽度分别为45、40、30米3段,堤坝高度分别为2、2.1、5米3段,完成土石方48.64万立方米,护田11500亩,护村庄5个。

第二节 堤防工程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城区城垣建成,长期以来,以城代堤。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盘亭乡童家坂数百亩田遭水漂没,乡绅吴招献捐资筑堤护田。至解放前夕,保护耕地千亩以上的防洪堤有2处:永兴冠山防洪堤,高1.5米,保护耕地2500亩;仙阳阳墩防洪堤,高3米,保护耕地1000亩。

解放后,1957年完成堤防工程322处,护田19303亩。1962年,完成防洪堤6处。据1973年对14个公社的调查,有防洪堤291处,堤长共106.1公里,保护耕地40707亩,村庄72个,18559人。1975年农田基本建设中,重视建设堤防工程,是年增加防洪防冲面积达2.55万亩。1976、1977年,防洪防冲面积分别增加1.2万亩和1.5万亩。1978年,保护耕地千亩以上的防洪堤有7处,堤长共25.18公里,保护耕地19800亩、10个村庄11350人。至1988年,只对水毁工程进行小修小补,新建堤防工程甚少。

第三节 蓄水工程

浦城在明万历间(1573~1620),县内有山塘8处。民国8年(1919)有3处。至解放前夕,有山塘48处,库容1.88万立方米,灌溉807亩。

解放初,以民办公助的原则发动群众兴修水利,但不注重蓄水工程。至1952年,有山塘322处,灌溉面积5514亩。1953年建6处,1955年7处,1956年17处,共计库容18.518万立方米,灌溉840亩。1957年水利建设贯彻“小型为主、蓄水为主、社办为主”三为主的方针,全县兴修87处蓄水工程,库容达124.195万立方米,灌溉4406亩。是年,还有5座小(二)型水库开工兴建,其中以吴山水库为最大。1958年,不切实际地提出“苦干冬春,消灭百日旱”(干旱百日,不旱一亩田,不枯一丛苗)的口号。3月,投入修水利的劳力有22832人,占总劳力39.65%,春节期间,仍有20620个民工坚持在工地,开工工程达3901处,仅保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动工修建46处。但绝大部分工程未经设计、未作准备就匆忙开工,是年,实际有效益的工程53处,库容185.828万立方米,灌田6785亩。西坑水库12月初匆忙开工,盲目提出苦战20天完成水库工程,结果由于劳力不足,次年5月,没完工的大坝被冲毁。1959年,南平专区第一座中型水库在东门村动工,工程技术力量由南平专署水电局组织,全县抽调劳力搞大兵团作战,每天上场人数达3000多人,实行三班制,日以继夜赶速度。至1960年9月,大坝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是年,全县完成蓄水工程9处,增加库容1651.22万立方米,灌溉16658亩。此后至1970年,蓄水工程建设停滞不前。1970年,全县只有水库16座,库容2097万立方米。1971年1月动工兴建中型水库龙岭下水库。是年,还动工兴建小(一)型团结水库及小(二)型水库2座。1973年10月,团结水库竣工,集雨面积13.8平方公里,设计与实际灌溉面积均为1.05万亩。其集雨面积及灌溉面积均为全县小(一)型水库之最。1974年,开工兴建小(一)型水库3座。1975年吴山水库大坝加高1.4米,由小(二)型升为小(一)型水库。1976年,第三座中型水库东坑水库开工兴建。是年11月,李梅水库竣工,坝高38.6米,为全县小(一)型水库之最。1971~1976年,全县建成小(一)型水库4座,灌溉面积20683亩,建成小(二)型水库8座,灌溉面积4853亩。1977年11月,龙岭下水库竣工,大坝为浆砌块石双曲拱坝,坝高53米。是年,小(一)型水库山后水库及高坑水库动工兴建。1977~1979年,建成小型水库13座,灌溉面积7731亩。1980~1984年,完成中型水库(东坑水库)1座,灌溉面积1万多亩;小(一)型水库4座,灌溉面积0.37万亩,其中1982年11月建成的山后水库,总库容为382万立方米,装机容量650千瓦。总库容与装机容量均为全县小(一)型水库之最。小(二)型水库27座,灌溉面积2.155万亩。这5年平均每年建成小(二)型水库5.4座,每年增加灌溉面积0.765万亩,是县内水库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1986年,完成忠信的高溪、富岭的小密湖山背、水北街的罗源大园、九牧的蒋坑4座小(二)型水库。是年7月,动工兴建高坊水库,是全县最大的水利工程。1987年,富岭靖坑际头小(一)型水库开工。续建小(二)型水库3座。1988年1月,高坊水库大坝砌至317米高程,截流工作结束。12月输水隧洞衬砌完成,共长102米。至1988年,全县有山塘水库538处,其中中型水库3处,总库容522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74万亩;小(一)型水库9处,总库容1664.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28万亩;小(二)型水库71处,总库容136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395万亩;山塘455处,总库容44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19万亩。山塘最多的为盘亭乡,达55处,总库容5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富岭镇50处,总库容4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0.27万亩。最少的为山下、濠村乡,各有3处,总库容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0.05万亩。

附 水库简介

吴山水库 位于县城东部小敛村,离城7.5公里,因处于吴山脚下,故名。1957年1月14日兴建,1960年3月竣工。水库集雨面积4.2平方公里。坝型为均质土坝,1975年大坝加高1.4米,升为小(一)型水库,库容由81万立方米增加至124.4万立方米,溢洪道原为宽顶堰无闸门控制,改为3孔钢筋混凝土平面闸门。核实有效灌溉面积1560亩。工程湮没农田60亩,迁移3户11人,搬迁房屋9间105平方米。

东风水库 最初因地处东门村称为东门水库,又因库区附近有妙云庵,曾称妙云水库。1965年7月10日改为今名。位于南浦镇西10公里,桐源溪上游。1959年11月初动工,1963年10月建成。总投资41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68万元,占63.96%。水库集雨面积37.06平方公里,大坝由主、副坝组成,主坝为土、石混合坝。坝高35米,坝顶长92米,宽5米,总库容2111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06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效益2.04万亩,实际灌溉1.09万亩。输水洞径14米,最大泄量13立方米/秒。溢洪道底宽28米,最大泄量485立方米/秒。总干渠4.8公里,支渠20.8公里,分为左、右两干渠。右干渠灌区为莲塘乡的桐源、西岩、莲塘、九秋村,左干渠灌区为莲塘乡的山桥、吕处坞村及南浦镇的民主、和平、跃进、解放村。利用渠道落差建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575千瓦,利用水库1320亩水面养鱼,并为县自来水厂每年供水140万吨左右。总投入93.26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25万立方米,其中石方17.5万立方米。淹没路后街、下庄、山头、溪尾、东门,小洋墩等自然村,农田600亩,房屋699间17000平方米,迁移203户700人,就近新建妙云、毛处东、新村、塘后、大后5个自然村安置。灌区在建库前,洪旱灾害严重。桐源溪与新溪在楼下村口汇合流入南浦溪。洪水季节,洪峰到来时,有4000亩田地受淹。1957年,74天无雨,灌区有1.2万亩田缺水,损失粮食650吨,抗旱动用32万工日。水库建成后,对灌区的抗旱、防汛起积极作用。

东风水库为“大跃进”期间兴建,计划两年完成,是省、地重点工程。浦城县组建东门水库兴建指挥部,调动民工、技工3400余人上场抢进度过拦洪关,只用9个月的时间土石混合坝工程基本完成。此库建成不久,坝身出现横向渗漏,穿通坝体。竣工后,背水坡90~93米高程有微水渗出,当年冬,做19道“人”字形导渗沟处理。1975年,在坝身挖出白蚂蚁主巢9个、副巢8个。至1983年,发生6次裂缝引起沉陷,累计58.3厘米。1984年,打灌浆孔24个,总深度144米,灌注黄泥、水泥混合浆19.2立方米,安装坝身侧压管3排12支,降低汛限水位2米,蓄水量从1580万立方米,减为1340万立方米。1985年,坝表面有横向裂缝长1.2米、宽0.5米,坝身发生堆石体变形,坝体继续渗漏,主坝两端与山坡接头处山坡的岩石风化严重,风化厚度分别为29米和30米,1986年被省防汛指挥部列为病险库工程。此后,省水电厅拨出保坝加固抢险经费105.19万元。1988年6月20日,全县普降大雨,水库来水流量49.21立方米/秒,泄量33立方米/秒。至21日,水位超过省限定水位0.66米,超过省限定库容1043立方米。灾后,进行抢修加固。

龙岭下水库 位于西溪上游、连源溪支流,因坝址地处永兴乡连源龙岭下,故名。1971年动工,1977年11月底竣工。集雨面积37平方公里,总库容144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64万立方米。大坝为浆砌块石双曲拱坝,坝高53米,坝顶弧长140米,弦长110米,拱坝宽15米,坝顶宽2.5米。输水洞径12米,最大泄量7.5立方米/秒。溢洪道底宽50米,最大泄量918立方米/秒。总工程量146.2万立方米,其中石方89.8万立方米,投工211.9万工日,淹没农田537亩,房屋200间2076平方米,迁移人口71户255人,就近重建新村安置。总投资532.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66万元。原设计灌溉面积为2.86万亩,主体工程完成时,渠道尚未配套,只能灌溉0.32万亩。1982年2月,成立配套指挥部,完成左干渠道配套33公里,灌溉面积达到1.35万亩,为设计灌溉面积的47.2%。建有坝后电站和下墩电站,装机5台共1440千瓦,利用库区622亩水面进行养殖,库区内有山地4000多亩,1984年新造林534亩。

龙岭下水库的双曲拱坝高58米,这类坝型达此高度为当时建阳地区第一座。在施工中和竣工后,外地工程技术人员多次到此参观。1984年9月,水电部在崇安召开的全国砌石坝会议全体代表100多人专程到水库参观。

东坑水库 位于管厝乡岩步村东坑,离城35公里,因地为名。水库集雨面积38.1平方公里,总库容1666万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1206.4万立方米。大坝为刚性斜墙堆石坝,高42米,坝顶长113米,宽5米。输水洞直径1.4米,最大泄量6.07立方米/秒,溢洪道底宽32米,最大泄量560立方米/秒。该水库于1976年4月动工,民工劳力由管厝公社组织,大坝、隧洞关键部位雇用外来技术工。工程土石方173万立方米,其中石方44.6万立方米,计划投工280万工日,实际投工117.4万工日。淹没外林等自然村,农田886亩,公路7公里,房屋118座1.93万平方米,迁移103户401人。工程实际使用350.4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43.21万元,其余由公社自筹,为3座中型水库国家投资中最少的一个。开工后不到一年,大坝基本完成,扫尾工程至1980年6月完成。建有坝后电站,装机2台共250千瓦。1981年秋开始进行渠道配套修建,干支渠总长52.6公里,灌溉1.002万亩。并在溪南村头建成二级电站,装机2台共500千瓦。1986年2月,坝体出现渗漏,最大渗水量为366升/秒,1987年进行修补处理。

高坊水库 位于大石溪上游,因地处富岭镇高坊村,故名。1985年12月,由县水电局完成初步设计后,进行前期工程准备。1986年7月正式动工,集雨面积133平方公里,是大石溪流域综合开发的第一期重点工程,为全县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大坝位于高坊村上游2.6公里的石门坎峡谷,大石溪中、下游接合部,设计高70.4米,是全省最高的石拱坝,坝体为细骨料混凝土抛物双曲砌石拱坝,是全国第一次采用新坝型。坝体最大厚度15.5米,坝顶宽3米,坝底长40米,坝顶高程海拔380.6米,自由溢流。溢流堰净宽60米,输水隧洞346米,衬砌后内径2.7米。高坊水库兼有发电、灌溉、抗洪综合效益。灌溉面积1.37万亩,保护3.4万亩农田减少洪涝灾害。发电分三级开发,一级为坝后电站,装机5000千瓦;二级装机2000千瓦;三级2000千瓦。1988年12月,大坝砌至330米高程,输水隧洞衬砌完成长102米,其中进口20米。

第四节 引水工程

清道光《福建通志·水利》载,宋代浦城有陂坝520处,次于莆田、仙游,居全省第三。明万历《浦城县志》载,浦城“川原灌溉,陂池相属”,全县有陂坝475处。清顺治间有469处,乾隆间有461处,嘉庆间有580处,光绪间有582处。

民国8年(1919),全县有陂589处。民国32年,县政府着手组织乡镇和农民自筹资金兴修水利。民国35年,利用义务劳役兴修水利36处,灌溉4565亩。民国37年上半年修陂坝12处,灌溉1223亩。民国32~37年,共完成水利工程137处,灌溉2.67万亩。解放前夕,共有陂坝1810处,临时草木坝居多,总灌溉面积13.6万亩。千亩以上的引水工程3处:石陂镇石陂村的排后皇坝,有效灌溉面积1540亩;石陂镇塅尾村的皇上坝,有效灌溉面积1400亩;忠信乡忠信村的祖村官坝,有效灌溉面积1135亩。

1950年,全县建成主要水利工程11处,灌溉8000亩。1951年,采取“民办公助”办法兴修水利,并由专署水利工作队作技术指导。水南乡新开3公里水渠,利用抽水机引水灌溉。兴修莲塘乡西村护岸工程和大庄乡美厝涸坝,受益面积10290亩。1952年5月,石陂龙根村修复清光绪初年淤塞的浪坑圳,长7.5公里,使800亩旱地得到灌溉。这年全县有水坝4190处,灌溉22.21万亩。引用水坝的水沟1963处,引用山泉的水沟3147处,水管1515处。1954年,溪南乡观音岩修建干砌石坝,有效灌溉面积1200亩。农业合作化高潮中,掀起兴修水利热潮。1956年兴修引水工程420处,灌溉面积11844亩,千亩引水工程有5处。其中永兴村的古溪坝,有效灌溉面积2700亩。至1957年,灌溉千亩以上的水利工程11处,受益25695亩。此后水利建设转为以蓄水工程为主。1960年建成千亩以上的引水工程2处。1962年建成1处,1963年开始,引水工程规模增大,是年建成千亩引水工程3处。1964年,动工兴建临江引水工程,可灌溉面积1.04万亩,为全县第一个万亩引水工程。1965年11月,动工兴建太平引水工程,可灌溉面积1.03万亩,1966年10月竣工。临江引水工程亦在是年12月竣工。1969年10月,忠信高雁引水工程完工,渠长2.2公里,设计灌溉面积为3055亩。1972年,半源、寺前两处拦水建成电站,使渔沧以下灌区千亩田得不到灌溉,有效灌溉面积仅1200亩。

1980年12月建成的岩谷井引水工程,集雨面积为558.8平方公里,为全县集雨面积最大的千亩引水工程,设计灌溉面积为5100亩,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保证灌溉面积1500亩。1986年,新建引水工程4处,小型工程120处。1987年,新建拦河坝引水工程4处。1988年,建成引水工程60处,灌溉面积3350亩。

至1988年,全县共有引水工程2330处,有效灌溉面积26.54万亩,其中万亩引水工程2处,实际灌溉面积2.07万亩;千亩以上引水工程29处,有效灌溉面积3.41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11万亩。千亩引水工程石陂镇7处,仙阳镇7处,永兴乡4处,管厝乡3处,莲塘乡、忠信乡各2处,富岭镇、山下乡、古楼乡、万安乡各1处。

附 万亩引水工程简介

临临江引水工程临江引水工程拦河坝有2处,一座坝在樟山,截流西溪水,另一座坝在扁山,截流山下溪水,两坝有渠道相连,曾称连跃坝。1964年12月动工,1966年12月完成,左右干渠全长39.7公里。渠道流量2.4立方米/秒,实际灌溉临江、锦城、铁炉、寨下、余元等村1.04万亩,达到设计效益,占临江全镇面积31.8%。

太平引水工程 太平引水工程坝址位于仙阳太平村北2公里处,截流南浦溪上游,当时称柘溪引水工程。1965年11月动工,1966年10月完成。该工程原址设有太平水轮泵站,为1957年建,安装有60-4、40-4型水轮泵各2台,灌溉面积1000亩。工程修建时将站坝加高,开浚左右干渠49.67公里,支渠2.66公里。左干渠首流量1.9立方米/秒,右干渠流量0.7立方米/秒。设计效益1.23万亩,后因左右干渠上建造8座水碓,水量流失,实际灌溉仙阳镇、南浦镇、万安乡、莲塘乡4个乡镇12个村,1.03万亩。

第五节 提灌

一、传统提灌工具

戽斗 俗称荡桶。用粗绳缚于木桶两边,2人或4人对立,双手各执一绳,以一致协调的动作将低处水甩入田间。

水车 亦称龙骨车,脚踏水车。木结构,长约6米,宽0.3米,高约0.3米,用带有叶片的木质链带,借人力(一般为2人或4人)脚踏转动,将河、塘的水提到高处。1952年有水车239部。1958年水车进行局部改良,转动部分开始用轴承、转动链等机械零件。1966年全县有水车547部,以后逐年减少。1976年195部。1977年后,基本被排灌机械替代。

筒车 约在宋朝,浦城山区就开始用筒车灌溉田地。筒车俗称水车斗,主体为水轮,木制成,直立于河边或水边。轮受水流冲击而转动,轮周多有竹制或木制的小筒,筒在水中盛水后,随轮转至上方,水自动倾入特备的水槽流入农田。随机电排灌的普遍使用,现在全县只剩数处。

二、机电提灌

燃油抽水机提灌 1950年,水南乡购买1部7.32千瓦抽水机,安装在新亭止,用于抗旱。1954年,在水南桥头建成全县第一座抽水机站,安装14.62千瓦柴油机作动力。渠长1.5公里,有效灌溉面积1500亩。1957年,全县安装抽水机7处,灌溉4548亩。1958年建成富湖和西塅抽水机站,各安装1台29.28千瓦动力机。1961年,抽水机发展到10台。1974年,抽水动力机发展到33台。1987年,全县机灌站6处,装机6台211千瓦,有效灌溉8300亩,保证灌溉6600亩。

电力抽水机提灌 1960年,在水南桥头抽水机站加设25千瓦电动机,为全县第一座电灌站。至1988年,全县有电灌站17处,装机20台481.5千瓦,有效灌溉3100亩。

水轮泵提灌 1955年,始用水轮泵提灌,富岭长滩安装第一台水轮泵,有效灌溉面积100亩。1957年,建成全县受益面积最多的太平水轮泵站,安装60-4、40-4各2台,灌溉1000亩。1961年,水轮泵发展到10台。1964年3月31日,县人委会成立水轮泵领导小组,大力发展水轮泵提灌。次年,水轮泵站由3处发展到74处,装机发展到83台,灌溉面积增加到5045亩。盘亭公社建立水轮泵站37处,安装46台,其中40型以上4台;富岭公社建立水轮泵站34处,安装41台,其中40型以上12台。1966年全县安装水轮泵105台,是安装台数最多的一年,灌溉面积增加3800亩。此后,安装台数有增有减,至1985年,全县有水轮泵站55处,安装水轮泵61台,有效灌溉面积9950亩,其中最多为盘亭乡,有18处,安装18台,有效灌溉面积1139亩,保证灌溉1000亩。

机械喷灌 1978年,开始安装使用喷灌机械,是年安装11套。1979年,喷灌机械发展到73套。1985年,有固定式和移动式喷灌机械47套,分别安装在永兴乡珠山茶果场、溪下良种场、南浦镇和平茶果场等3处,喷灌柑桔273亩、梨5亩、茶叶50亩、油茶65亩。1988年,建成水北街乡罗源喷灌站,可灌溉110亩。是年,全县有5处喷灌站,灌溉486亩。

第二章 水利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民国32年(1943)前,水利由民众自行办理.政府鲜有过问。水利工程由当地豪绅把持,或由多数受益田户管理,或靠收水利谷以维持。民国32年后,水利建设由县政府建设科主管,各乡、镇农会负责规划水利建设。水利工程修筑由县示范农会暨各乡镇公所会同乡农会办理。瑞安、布墩、高泉等乡成立农田水利协会,协助办理农田水利。兴建水利工程,则组织水利委员会进行筹划,遇水利纠纷,由县政府、农会等出面解决。民国35年5月,瑞安乡在富岭镇马家庄附近兴修洋源桥坝,坝上游的富岭镇的农田被淹,富岭镇受灾业主向县参议会请愿,县政府派员查勘,并召开两个乡镇水利纠纷座谈会,决议由瑞安、富岭两个乡镇组织洋源桥坝水利委员会筹划改良,共商进行。民国37年,县政府进行水权登记宣传,拟定次年完成登记工作,但未进行。

1951年,县人民政府组织受益田户成立水利委员会,负责水利兴修和养护事宜。全县水利工作属县政府农林科或建设科管理。1956年3月成立县水利委员会。同年6月,成立县水利局。是年,水利设施实行分级管理的办法。1957年,全县93个乡33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分别设水利管理委员会或水利股、水利组,52个乡123个社订立护养公约,有369人专、兼管理。1958年,工业部门管辖的电厂划归水利局,成立县水利电力局,其后虽名称变易,但均设有水利工作的专管机构。是年,吴山水库建立管理委员会。1959年,全县各公社由青年、民兵、妇女、老农组成水利管理委员会领导水利工作。其后,凡小(二)型以上的水利工程都建立专管机构或派专人管理。1963年,东门水库设管理委员会。1964年,对小型水利管理进行清查、整顿,提出要“成立机构,配备人员,以点带面,全面开展”。1966年建成的太平引水工程和临江引水工程委托当地公社代管,成立管理站。对已建成的13处小(二)型水库按谁建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设专人管理。其时全县有管理人员20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水利设施管理机构受到冲击,一度管理混乱,制度松懈,水利设施受到破坏。1958年建成的永兴龙岭下军山水库,蓄水3万立方米,由于放水的转门盖损坏未修理,1971年8月大旱时,整个大坝被挖毁,造成全部报废。1973年,莲塘余乐的蓄水10万立方米的老虎垄水库,因溢洪道口拦鱼阻水,造成坝顶溢流垮坝。是年4月,全县开展水利工程大检查,整顿管理机构,采取专人与群管相结合的办法。这年,全县水利管理人员229人,其中亦工亦农人员154人。

1977年,县革命委员会颁发《浦城县水利工程管理规定》:“规定大小水利工程,一定要有人管,凡受益或影响一队一社,由所在队社负责组织管理,中型水库由县组织管理。”其后,龙岭下水库设立管理委员会,际下、李梅、安国寺等水库设立管理站。1978年,全县管理队伍达338人。1981年,县人民政府发出《保护水利工程和水产资源》的通知。此后,机构逐步健全。1988年,全县3座中型水库都有管理委员会,9座小(一)型水库建立管养站,全县管理人员408人。

第二节 工程管理

解放前,水利设施简陋,时修时坏,而且兴建无规划。民国35年(1946)10月,县政府针对当时乱筑堤坝,使河流位置变更,遇到山洪暴发,水位增高,使其上游原有堤坝冲决的情况,分饬各乡镇兴建农田水利应先权其利害缓急,再行拟订计划,呈准后方可实施。

1954年,县农林科开始培训人员,并组织30多位有经验的石匠,分期分批修复、改造历史留下来的水利设施。1956年,有水利工程的农业社,确定老农担负管理养护水利工程,各自制定乡规民约,进行管理。1957年,由县直接掌握技术指导的工程17处,小型工程也由县派技术干部负责勘测设计,并在施工时巡回检查。“大跃进”期间,盲目破土清基,兴建水利工程,求快求多,工程质量差,农业生产合作社虽建立水利管理委员会负责护养管理,也制定“包检查、包管理、包蓄水、包修理、包合理用水”等管理办法。但总体上是“重新建、轻管理”,相当多的工程在洪水季节一冲即毁。1959年6月,县内发生洪水,水毁工程达1667处,其中由于管养不善而被冲毁的241处。茅洲水库坝高11米,已发现有崩坝现象,仍不进行管养,结果冲毁1700立方米土方,洞管撕裂6米。是年7月,县水利电力局提出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的意见,要求受益千亩以上的工程都要建立专管机构。其后加强工程整修和扩建,增加灌溉面积,但至1961年7月,管理工作仍时松时紧,2个抽水机站机械报废,7个抽水机站由于长期失修,致使机械生锈,零件损坏,工具被偷,造成6台抽水机不能开机,2台水轮泵不能提水,其后采取措施加强管理。1962年,对7处危险水库进行整修巩固,完成6处防洪堤和石坝的修复,恢复重建水毁工程51处,新建石坝10处,防洪堤6处,增加灌溉2万多亩。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1970年以前建成的小(二)型以上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共38处,其中出现失修老化的有9处,占23.68%,减少灌溉面积5089亩,占原灌溉面积的17.2%。太平引水工程因渠系崩塌,造成严重淤积,灌溉面积由1.23万亩降至9000亩。1975年,全县开展土坝白蚂蚁大普查,对东风、吴山、珠塘、际下等水库的土坝白蚂蚁进行诱杀和深挖,东风水库坝身挖出主巢9个、副巢8个。1976年开始对东风、龙岭下、东坑3座中型水库和小(一)型的团结水库按3天800毫米降雨量进行洪水校核;际下、安国寺、李梅、吴山等小(一)型水库按24小时420毫米降雨量校核;小(二)型水库按洪水频率,土坝300年一遇,重力坝200年一遇校核。1977~1978年,先后对东风、龙岭下、团结、际下、安国寺、李梅、吴山水库进行保坝加固除险。1981年4月9日,1979年建成的蓄水4万立方米的宝山水库发生垮坝,因建设时质量差,发生土坝纵向裂缝而失事。4月11日,县水利电力局向县人民政府作出失事情况报告,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是年,全国水利会议提出水利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水利工程“三查三定”(即查安全定标准,查效益定措施,查综合经营定发展措施)的工作,完成余元、万寿寺、大岭头、鸡心岭、新桥、葛山、三元等水库的保坝、除险、加固工作和工程的挖潜配套及渠道防渗,在东风水库安装无线电报汛设备。1982年,对东风水库一级溢洪道侧墙裂缝进行翻修。是年9月,际下水库电站前池砌石体裂缝漏水,胸墙倒塌,使装机26千瓦的电站被摧毁。1983年,全县被洪水冲毁堤坝89处,其后进行整修,至1985年已修复57处,占总数64%。1986年,针对全县水利工程老化,年久失修的问题,按照“积极安排,量力而行,讲究实效”的原则,投资141.2万元,投工45.28万工日,修复加固、扩大旧有工程361处,总工程量达38.8万立方米。1987年,完成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5处,整修引水工程2处。1988年,冲毁水利工程1071处,影响灌溉面积11.46万亩,修复681处,恢复灌溉面积7.3万亩,上场劳力最多达1.77万人,完成土石方39.12万立方米,加固东风、东坑两座中型水库和小(二)型水库5处。

第三节 灌溉管理

民国32年(1943),县政府建设科对利用天然水和公共水源设置水碓和磨房的户主进行登记,发给水利使用执照,使用者缴纳水利使用费后,方可营业。主管机关根据农田用水的情况限制水碓、磨房使用时间及水量。至解放前夕,每处水利设施平均灌溉72.2亩。水利设施虽有人管理,但用水旺季常有纠纷。

解放后,有一段期间不注重配套,灌溉效益不能充分发挥。1957年,加强灌溉管理,全县有固定放水员3660人。1959年5月,实行排灌系统化22万亩,但只有7.5万亩符合标准。7月以后,规定在公社和大队管理及跨大队的生产队工程都要向受益的大队、生产队征收水费。是年,水南抽水机站加强工程管理和计划用水,灌溉面积由1300亩增加到1500亩。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期间,贯彻中央“积极配套、充分发挥已有工程效益”的方针,1963年10月,东风水库兴建支干渠及支渠25.6公里,灌溉1.09万亩。1971年5月兴建的团结水库,边建主体工程,边抓配套,设计效益灌田1.05万亩,达到效益1.018万亩。1975年,开始对花工少、见效快的工程分期进行配套。际下水库左右干渠延伸2.4公里,并新开支渠3.6公里,使灌溉面积从原设计的5000亩扩大5750亩,还对南山、竹源、珠塘、梦笔和太平引水工程的五里塘渠道进行整修扩建、扩大,达到计划灌溉面积。1978年起,推广际下水库的渠道管理经验,采取定人员、定任务、定报酬、定奖赔、定期检查验收的办法,按渠段承包到人,坚持专业管理,常年维修养护,每人3~4公里。标准是“一通、二无、三面光”,即渠道流水畅通,渠堤无自由种植、无人为破坏,渠底、边坡、渠堤三面光。每1~2年进行全面清淤,由受益队完成。

1980年起,贯彻“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加强管理,狠抓实效”的水利方针。1981年,修复报废20多年的石陂渡头苦竹子小(二)型水库,使800亩旱田得到灌溉。龙岭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86万亩,主体工程完成后,灌溉面积只0.32万亩。1982年完成左干渠33公里配套工程,灌溉面积达到1.35万亩。东坑水库1984年开始完成配套,灌溉面积达1万亩。1986年组织力量完成11公里渠道配套任务,灌田3000多亩。团结水库加强灌溉管理,先从上到下一次性灌足,保持一星期的干湿状态,然后对重点旱片从下到上轮灌,并在旱季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昼夜看守渠道,在村干部配合下,制止抢水争水现象。至1988年止,全县水利主体工程完成后,配套工程未完成的有8处,未达到原设计灌溉面积3.37万亩。1977年动工的茅洲水轮泵工程,3个机组6台水轮泵,只有2个机组4台水轮泵可以上水,5处电灌站尚未动工,影响灌溉面积5100亩。临江公社高坑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4330亩,因渡槽泄水闸等配套不齐,灌溉效益不能发挥。村头公社岩谷井引水工程,右渠电灌站未建,少灌田800多亩。是年,每处水利设施平均灌溉136.26亩。

第四节 综合经营

1958年,吴山水库开始投放鱼种,当年捕鱼1吨多。1959年7月,要求水库大力发展渔业生产,每亩库面养鱼200尾以上。永兴王充水库派4人专驻水库以放水养鱼为主,兼搞其他生产。1960年秋,东风水库大坝完成,在库内投放鱼种150万尾。至1978年,全县水库养鱼水面3300亩,总产22.5吨。1979年总产达50吨。是年,中共浦城县委提出“水库要富,库区找门路”的口号,利用水面养鱼、库区造林、山边种果、库周种杉、草地放牧等进行综合经营。1981年,县人民政府发出建立水库涵养林的通知,龙岭下水库管理部门在洪水线以上200米高程范围内的3145亩山地进行垦复,造林534亩,并套种油桐、毛竹等。东坑水库经营有8640多亩山地和70多亩稻田。际下水库在库区造林种茶200多亩。至1985年,小(一)型以上的水库都建立种养基地。1988年,全县水库种茶488亩,造杉木林3714亩,竹115亩,养鱼5617亩,年捕捞鲜鱼87.5吨。

第三章 防汛抗旱

第一节 防汛 抗洪

古代,遇淫潦为灾,县令等官热衷于迷信,斋戒数日,先到水涌最多的城门,继而到社稷坛祭祈,求助神灵,均徒劳无功。县城的防洪赖于城墙,农村防御洪水能力甚差,均靠民力自救。县城城墙在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循旧址筑城后,屡修屡毁。清乾隆十七年(1752)重修后,巧伪日增,碓陂寸截,引起水石相角,中流横溢。嘉庆五年(1800)六月,大雨如注,溪水泛涨,冲决东南西三面城垣数百丈。洪水过后,清廷只给予贫民2个月的口粮,经查明的沙壅石压的田地,蠲缓当年应征新旧粮米,县衙用陶罐收殓无人掩埋的尸体。但城垣无力修建,至嘉庆十五年祝徐氏捐资五万零四百两银才得以收复。

民国期间,城关防洪仍赖于城墙,农村设防甚少。民国33年(1944),淫雨成灾,造成稻谷芽烂。县政府田粮处派员会同县农会到富岭、临江、布墩、石陂等地勘灾,致电福建省政府、省社会处、省农会,请派员勘灾救济,并将受灾稻谷样本送省核备。农民亟待救济,而农业贷款却奉令停放,县农会虽拟贷款办法,但未奉核示不得发放。次年,又遭大旱,酿成民国35年米价陡涨,10日之内,由每百斤8000元涨至18000元,且涨势难遏,城乡均无米上市,风潮迭起,纷纷向县参议会请愿。至解放前夕,全县防洪防冲面积为0.99万亩。

1954年6、7月,全县普降暴雨。7月12日,城关和平街水淹2.5米深,受灾乡占全县乡数84.1%。县组成抗洪指挥部,中共浦城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深入灾区救灾,县委书记刘全有在大溪沿城墙上指挥机关干部、职工救灾,灾民得到安置。灾后,修复水坝、水圳538条和提水工程45处、防汛沟7处。1959年2月底,中共浦城县委对当年的防洪工作作出部署,各公社成立抗洪防涝指挥部,贯彻预防重于抢救的方针,决定以修好水利来消灭旱涝灾害。在“小满水”、“端午水”来到之前开展“兴修水利突击周”运动,组织37个水利检查组,就地检查验收1500多处水利工程。至4月14日,全县新建、岁修工程共2087处,开排灌沟5221条,对水利工程建立雨前检查涵管溢道有无危险,雨后查坝身是否会冲坏,放水查蓄水有无流失的“三查”制度。6月17日夜至18日上午,连降倾盆大雨,水位达228.54米,超出警戒水位2.04米,洪峰冲入城关大西门街道,县委第一书记胡锦望在大西门外水深过胸处指挥抢救,救出老人、小孩数十人,其他县委领导也分别深入仓库、工厂转移物资,机关干部都停止办公投入抗洪。全县参加抗洪达6万余人,抢救稻田4700多亩,水利工程24处,木材1000多立方米,竹数万支。灾后,全县2万多人投入边检查、边突击补插秧扩种。

1975年,在汛期未到之前,建阳地区下拨水利经费7万元、水泥260吨以加固、抢修险库。洪水期间,中共浦城县委连续召开广播会,动员全党全民积极投入抗洪抢险战斗,永兴公社党委领导带领36名干部社员,抢救出14名社员,又带领干部社员470余人,抢修好100多米长的防洪堤;中共富岭公社际下大队党支部书记冒着倾盆大雨,挨家挨户检查社员住房,使1户6人安全脱险。全县投入抗洪救灾达8.1万余人,抢修水利工程660处,加固房屋334座,扩种杂粮15万亩。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1980年,全县防洪防冲面积达4.55万亩。1982年4月,对蓄水工程实行领导包库(水库)制度,组织汛前水利安全大检查,研究防汛加固措施,并充实水库管理人员。是年6月中旬,连降暴雨,全县13个公社、113个大队、1310个生产队受灾。县领导全部奔赴灾区,指挥抗洪救灾,各单位成立抢险救灾领导小组,组织170人的抢险队,配备汽车4辆,全县投入抢险救灾近5万人。灾后,开展生产自救,地区拨给救灾资金150.06万元,救灾物资有柴油75吨、水泥300吨、玻璃150箱,用于修复水毁公路、水毁水利工程、校舍维修、民房维修等。

1988年5月20~22日和6月18~20日,先后两次暴雨成灾,在洪灾中,县、乡镇、村党政领导组织抗洪抢险,遭到洪水袭击的71所中小学的师生无一伤亡。水北街乡石埠后林业道班青年工人王明达,在房屋即将倒塌之时,置自己新婚家具而不顾,救出1名12岁的男孩和1名5个月的女婴,自己2000多元的家具付之东流。灾后,中共浦城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分头奔赴各乡镇慰问群众,召开抗洪抢险和生产自救现场会和现场办公会议。县组织133个救灾工作队和7个医疗队到达灾区救灾,全县投入救灾的达3万多人。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和副省长苏昌培等先后深入浦城重灾乡村,指导救灾。灾后,全县共筹集救灾资金33.29万元和一批物资,帮助修复房屋343栋,无家可归的特重灾户415户1795人都得到安置,县保险公司对受灾的20家投保企业和123投保户理赔资金21万元。至6月底,中小学全部复课,停产的县、乡工业企业全部恢复生产,责任田全部被毁的491户由村进行调剂,解决口粮问题,受灾稻田的洗苗、扶苗全部完成。县人民政府为警觉群众,在西门公园立高1.5米、宽1米的花岗岩《洪水记录碑》。

1971~1988年,政府共拨出防汛岁修经费共216.63万元,恢复水毁工程经费67.74万元。

第二节 防旱抗旱

解放以前,浦城的水利设施,或因不察河流形势乱筑堤坝而无效,或因其提高之水位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或因坝身不能维持相当年限,或因财力物力贫乏而无法重修,或因洪水冲击而遭损害。大多数农田依靠天霖,间有藉木制水车戽水灌溉,效力有限。若遇天旱,则田裂苗干,哀鸿遍野。古代县令,凡遇到亢旱,迷于神灵,祈求雨降。县衙各官斋戒,朝服至山川坛、社稷坛、城隍庙、龙神庙斋祭。县令还到仙姑山、嵩山、七房岩、岩谷井、百丈井、天师殿、元真殿、太姥山山庵、华藏岩等处祷雨,均无济于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大旱,稻谷失收,农民用野菜充饥,而地主豪绅囤积居奇,城乡有米无市。官绅逼民完税、完租,对无力交税交租的农民绑吊殴打,赶猪卷被。次年夏,九牧刘志标率农民起义,从者万余人。民国32年(1943),浦城遭旱,粮食产量只有当年的35%。民国33年又遭旱,粮食仅为上年的75%,因欠收严重,向地方法团申请豁免。但只准完赋限延一月及降低验收标准,完粮仍是寥寥。国民党浦城县党部以“影响军粮甚巨”为由,“分饬各区党部、分部党员积极策动各乡民众踊跃交纳”。民国34年入春以后,雨水稀少,至插秧期仍久晴不雨。山垄及缺水平坂田亩均龟裂无法耕犁插秧,造成早稻全部绝收,晚稻亦深受影响。县参议会议决“拟请政府体念本县旱灾奇重,准遵照部令免征本年田赋,借资救济而苏民困”。但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复电称:在没核定前仍应完赋。“俟核定后,如有减免准予瀛抵”。民国35年因连年灾害,产量大减,加之粮食外流,造成米价陡涨。到5月份,城乡均无米上市,县参议会认为“若不设法救济,民食堪虞,社会秩序亦将无法维持”。县政府7月3日电请省政府“准将历年积存本县之赋谷拨出二分之一平粜,以维民食而资救济。”但省政府回电称“查该县赋谷业已指定用途,未便拨出平粜,米价上涨应由该县设法。”县政府将留存县内救济台湾的赋谷平价出售,共售549897斤。

1950年7月13日起,近40天无雨。县人民政府把抗旱列为中心工作,干部带头发动群众3万余人投入抗旱斗争,修水坝30多处,开水沟20多条,组织挑水点浇。购买抽水机1部,并向水吉公路修建指挥部借来抽水机1部,使10余万亩旱田解除旱情。1952年春,成立生产防旱办公室,负责全县兴修水利及抗旱工作。1957年6月28日起,久晴不雨,7月雨量仅3.6毫米。中共浦城县委、县人委会抽调465人下乡加强抗旱工作的领导,县直机关帮助城郊的农业社抗旱。据38个乡62个农业社统计,有2820人组成抗旱突击队,回乡学生及社会人士等2万多人投入抗旱斗争。县供销合作社、手工业联社供应水车56部,投入抗旱。县水利局抢修抽水机2部巡回抗旱,发放抗旱生产贷款10.3万元。8月又发放雨后生产贷款3.7万元。县水利局拨出抗旱补助款2万元,30天抢救稻田5.86万亩。是年,全县水利工程能保证26.6万亩的耕地在连续40天无雨的情况下不受旱灾。1958年,根据浦城坡大急流、存水不易的特点,以旱片为对象,水利建设由引水工程为主转为蓄水工程为主。1960年6月25日至7月16日,连续20多天无雨,全县受旱稻田4.7万亩,杂粮7万多亩。中共浦城县委7月14日发出《关于开展抗旱防旱保苗斗争的紧急通知》,各级成立抗旱防旱指挥部(所)、机关、工厂、学校,组织干部、工人、学生到社队与社员一道抗旱。架接水管渠道225公里,开挖水沟水圳200多条485多公里,制造排灌工具750件,建成田头车水动力站142处。富岭公社瑞安生产大队党、团员带头,改用水碓加斗4座,水车9部,水轮泵2处,抢修筑水渠、圳、沟6条5.5公里,使受旱稻苗有不同程度的好转。1963年,春旱连夏旱,县委领导抗旱做到:“领导、劳力、思想、资金、物资、技术”集中,抽调275名干部下乡领导抗旱。添增临时水利工程,抢救旱田40余万亩。中共南平地委书记刘健夫到浦城领导抗旱,到旱区和群众一起挑水抗旱。是年国家拨出抗旱经费39.9万元,支援穷队无偿投资4.43万元,发放无息贷款和信用社贷款89万元,各行各业都从人力、物力支援,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13.41%。

1978年,汛期(5~6月)雨量特少,自6月24日起,连旱51天,7~9月,雨量仅145.6毫米,为常年的40%,受灾耕地27.11万亩,占秋播面积的41%。县委抽调50余名机关干部配合120名工作队分赴6个灾情严重的公社,领导抗旱保苗工作,组织抗旱专业队1.92万人,以建阳专署副专员李东成为首组成浦城人工降雨指挥部,进行人工降雨的尝试。这次人工降雨自9月11日起至10月4日止,在渔梁岭、樟元山、坑沿茶场进行5次作业。9月18~19日,9月25~28日,2次作业效果较好,获得降雨。1979年8月18日起全县受旱耕地面积达24.17万亩,县成立抗旱指挥部,公社、生产大队成立抗旱小组。9月27日下午1时,在五里塘境内施行人工降雨作业,2门“三七”高射炮共发弹59发。至9月30日,忠信、仙阳等地降雨,雨区北移到九牧、盘亭、官路等地,雨量剧增;同日下午2点10分高空北风加剧,降雨量自北向南,城关、莲塘、村头开始下雨,并逐步遍及南片各地,雨量最大的九牧达91.5毫米,渔梁、古楼87毫米,最少的亦在20毫米以上,同日晚上,永兴龙岭下水库大坝首次溢洪。由于多年水利工程的建设,1980年千亩以上旱片由原来68片89986亩,减少到31片47946亩。

1986年8~9月水量稀少,为常年雨量的35.7%。自8月26日至9月8日在县内实施人工降雨,此次人工降雨在9个乡(镇)设22个发射地点,发射降雨炮弹667枚。自8月28日至9月7日,全县约有三分之二地区降雨,最大雨量达36~39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