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二节 明清时期经济

明初,在调查田产的基础上,编制“鱼鳞册”(即土地册)作为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的依据。同时,改变元朝土地高度集中的情况,改善农民的处境,手工业者也获得更多的自由。浦城地方官也采取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明洪武(1368~1398)间,裴思明“亲诣旁邑,招抚流移,民赖以无失业”;张宗颜“均赋平徭,吏不敢欺”;吕昭“以俸市籽粒给无产者,教之播种,而不责其偿,民以富庶”。洪武二十七年(1394),责令百姓在旷地种桑柘17667株。浦城人民的辛勤劳动,加上这些地方官的努力,使浦城经济得到发展。明成化《浦城县志》载,其时“百姓勤于耕织,桑麻披陇,茶笋连山”。矿冶业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永乐至宣德间(1403~1435)开采的银铅等矿有17处,冶铁规模颇大。建材生产发达,砖瓦窑达25座。纺织品数量多、品种多、质量好,大绸、大绫被定为贡品。商业发达,为福建转运要道。据明成化《浦城县志》载,浦城山川人物,风俗景致,户口贡赋,甲于他邑。但明朝中叶,土地兼并日趋激烈,赋税徭役日益加重,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失去土地的农民大批流亡,使生产力遭到破坏。虽然在万历九年(1581)推行一条鞭法,但只是减轻一般商人的负担,少地无地的农民负担反而加重。明末,土地集中,赋税加派,一条鞭法名存实亡,农民大量破产流亡,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清初,浦城土地大片荒芜,人口减少,经济受到破坏。乾隆(1736~1795)年间,经济得到恢复。嘉庆(1796~1820)年间,继续发展。这一时期是清代浦城经济最兴旺时期。乾隆《浦城县志》载:“国朝(指清朝)重熙累洽,休养生息,百年于兹,一时人杰挺生,物产滋阜。”光绪《续修浦城县志》称其时“富庶繁华,拟于都会”,“山头地角皆垦为陇亩,百工杂作,呈能献技”,“邑当闽浙要冲,官商往来,络绎辐辏。承平日久,繁盛殷富,俗尚奢华,故谚有‘小苏州’之号”。但是,由于开发山区中不注意水土保持,“焚山而樵,掘根株种苞谷”,造成“泉竭苗枯,土松溪积,旱潦可虞”,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造成相当多殷实户破产,劳动者日趋贫困。鸦片战争以后,海路开通,浦城交通地位下降,昔日繁华日趋冷落。清王朝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加剧,加之咸丰(1851~1861)年间战乱,死亡转徙,人口锐减,田园荒芜。清王朝腐败,无力恢复,经济衰退,积靡不振。

清代采坑场资源枯竭,矿冶业基本停歇。纺织业品种增加,还开始生产土绸。纸业兴盛,品种甚多,伯台毛边纸质量最佳,称为奏本纸。印刷业比明代有所发展,开办专业从事雕版印刷的作坊。陶瓷业也有所发展,有钵缸窑38座,粗碗窑4座,但质量比宋、元时期逊色。在举办新政

的潮流下,浦城创办电报局、邮局。光绪三十一年(1905),县知事马立礼倡捐千余元,从杭嘉湖等地购买桑苗数万株,分发城乡联董,劝人栽植,但因栽种不得法而失败。是年马立礼又拨公款百元,设立职业传习所,制造机架,教织斜纹布、洋肚巾,是为浦城近代工业的萌芽,但仅办数月就告终。光绪三十三年,日、英商人觊觎浦城的资源,在浦城境内乱砍樟树,制造樟脑,数年后,浦城樟树被砍伐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