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二章 乡镇驻地

第一节 镇驻地

富岭街

富岭街为富岭镇驻地,在县城东14公里,海拔354米。富岭街东有珍珠潭,产石灰岩似白玉,因此誉富。街中段有石阶,名湾岭下,因名富岭。

宋至清属泰宁里。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高泉巡检司由官庄迁此,至道光三年(1823)裁撤。同治二年(1863)在此设县丞署。民国期间为区、镇驻地。解放后为区、乡、公社、镇驻地。现设富岭村委会,有15个村民小组,607户2656人。

街舍沿东溪左岸建筑,呈长带形,龙浦公路穿越其间,成为主要街道,1984年铺水泥路面。富岭是县东重要集镇,清称为富岭市,每月农历逢四为墟日。1988年,商业有国营、集体、个体网点95个,农贸市场面积4000平方米。

经济以农业为主,以粮食为大宗,耕地3487亩,年产粮食1786吨。工业企业有饮料厂、副食品加工厂、榨油厂、石灰矿等。

民国期间,仅龙浦公路经过境内。1988年,与镇内26个村委会公路相通,每日过往富岭的客运班车达34班次。

石陂街

石陂街为石陂镇驻地,在县城西南45公里,海拔200米。因古代居民在此砌石陂偃水,故名。

宋至清属仁和里。清在此设人和驿。民国期间为区、乡、示范乡驻地。解放后为区、镇、公社驻地。现设石陂、申明2个村委会,共22个村民小组,824户3748人。

旧街道东西走向呈条状。1961年在村北官山建石陂工委办公楼,后改为中学。1971年,石陂公社从旧街迁到官山,新建办公楼。随后,又建大会堂、招待所、邮电支局、卫生院、小学、粮站。村民也在此建房,遂成新村。1983年拓宽旧街,铺水泥路面。1988年4月29日,旧街失火,受灾72户,烧毁房屋323间。灾后重建,并拓宽205国道线到旧街的机耕道为新街。

石陂街为县南大墟集,农历每月逢三、七为墟日。民国21年(1932),中共闽北分区委在此建立秘密贸易处。1986年建成4000平方米农贸市场,有来自浦城、建阳、崇安、广丰的商贩,人流量1万人次以上,日成交额6万余元。

地处河谷盆地,土地肥沃。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5548亩,年产粮食3247吨。特产以莲子、泽泻、薏米著称。石陂黑猪在建阳、崇安、建瓯、松溪颇有影响。205国道线穿村而过,有直达建阳县的客运班车。

临江街

临临江街为临江镇驻地,在县城南23公里,海拔230米。据传,永兴和山下溪汇合后曾经过麒麟山,到水尾丘、旮旯隈汇入南浦溪,因名麟江。后来河流改道,从村中经过,流到观前与南浦溪汇合,村民架桥横跨东西两岸,房屋沿溪两岸建造,而名为临江。

宋设清湖驿,至清均属清湖里。民国期间为区、镇、示范乡驻地。解放后为区、公社、镇驻地。现划为新街、水东、水西3个村委会,共32个村民小组,901户4059人。

街道有新街、水东街、水西街。1986年将长仅200米的水西街拓宽和延长到公路旁,达500米,并铺水泥路面,长350米的水东街及新街村3条街巷也都铺水泥。清设临江市,民国期间有商店30余家。1984年11月26日起,农历每月逢四、九定为墟日。1988年,商业户达195家。

农业以粮食为大宗,耕地7068亩,年产粮食3522.77吨。1958年创办水电站。1973年在

水东花园村建县合成氨厂,后改为针织厂和化工机械厂。镇企业有造纸厂、化纤织造厂、罐头厂等10余家。1986年列为红土壤开发点,种植茶果。

公路未通前,山下乡盛产的笋干、顺泰纸挑运到临江转运行,改用竹筏经观前转运城关。民国23年江瓯公路通车后,在此设车站。1957年,修通临江至永兴的公路,为解放后群众自办的第一条公路,其后使临江成为县南的交通中心。1986年临江到观前公路修通后,东可直达城关,南至观前到达松溪、政和,西至石陂通建阳、建瓯、南平,北至永兴到崇安。现每天过往的客运班车有48班次。

村中镇安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阳

仙阳为仙阳镇驻地,在县城北16公里,海拔278米。村南有揖仙桥(古名裴通桥,又名葡萄桥),地处渔梁岭之南,山南为阳,故名,又称迁阳、车阳。

唐朝设镇,县尉驻此。宋至清属长乐里,民国期间为区、镇驻地。解放后为区、公社、镇驻地。现设仙阳、仙南2个村委会,共22个村民小组,729户3150人。

镇东有百向山,南有荣华山,北有廒山、千家山。南浦溪沿镇东经过,下洋溪至荣华山注入南浦溪。聚落沿南浦溪两岸分布,南北延伸,呈“丫”字形。原有仙东、仙西、仙南(又称管下街)3条街,13条小巷。街长1500米,宽3~4米,卵石路面。民国22年江浦公路开通后,辟一新街,定名中山街。1981年扩建街道,从西山故居门口至仙东、仙南叉路口,共长290米,扩大为宽10米,定名汉阳路。至1987年,街巷共有1023米铺水泥路面。沿街两旁建有砖木结构2层楼房38座,3层1座,混合结构2层楼房39座,3层12座。民国期间有商业网点50余家。1952年举办物资交流会。1960年起规定农历每月逢一为墟日,1985年改为公历每月逢1、6为墟日。墟日有1万余人,成交额3万余元。1988年建成275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商业网点140多家。

仙阳为全县主要产粮区,耕地面积5731亩,粮食总产2654.57吨。主要特产有大湾洲柑桔和白萝卜。镇办工业有皮鞋厂、农机厂、化工厂、玻璃钢厂、地木板厂、饲料加工厂、火柴盒厂。1957年,在后村建成全县第一个农村水电站,1986年与团结、百丈等电站联网。

仙阳古为出入福建的要道,民国22年江浦公路建成途经仙阳。解放后建成以仙阳为起点至忠信、王二仰、永建、柏山的公路,成为县北的交通中心,日中转客车达50班次,日车流量2000余辆。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飞机轰炸仙阳,炸死100余人。镇内鼠疫流行,死亡174人。1952年,设卫生所防疫治疗,鼠疫、霍乱、天花等传染病绝迹。1988年县精神病院设此。

仙阳为宋理学家萧(朱松的老师),宋理学家、参知政事真德秀的诞生地。有西山故居、衍义亭等遗址。1986年辟有荣华山公园。

第二节 乡驻地

水南

水南为水南乡驻地,与南浦镇隔河相望,海拔228米,面积1.83平方公里,因在南浦溪之南而名。

宋至元属宜新里,明洪武三年(1370)至清属南隅里。民国4年(1915)属一区,民国31年后属文通镇、体仁镇管辖。解放后为农场、公社、乡驻地。现设水南村委会,有7个村民小组,1413户6275人。

水南村与下水南村相连,象心脏形,聚落沿南浦溪畔成带状。清顺治《浦城县志》载:南关水南街“向称殷庶,圮于兵燹。清顺治六年(1649)知县李葆贞招令复业,众乐开张,商贾云集,迥异平时。”古街有3条:上碓街,街长0.2公里,宽4米,街西段有房氏宗祠,街尾有凤栖寺、天后宫,两旁为店面及民房。解放后,县酒厂、第二造纸厂、酱园厂、粮食仓库设此,又建南门公园、绿波亭等游览场所。1985年铺设水泥路面,长356米,宽9米;大路沿街,长0.5公里,宽4米,街头有护国社,街中有江南会馆,街尾有东岳庙,街两侧有加工丝线店、染布行。解放后,在此建粮食复制品厂、碾米厂、粮食仓库。1983年建水泥路面;七星街,街头有关帝庙、船泊所,街尾有福兴社,街两侧有金银纸烛店、食品杂货、百货、饮食铺,为贸易中心。以后,街中段以上取名上新街,中段以下取名下新街,经中铺、下铺为通往福州、松溪的大道。1964年,自水南桥头靠上新街南侧至农科所建长1.2公里,宽6米的道路。1985年铺水泥路面,同时建0.5公里长下水道。1987年沿街安装高压水银灯17盏。现街道上段为水南村委会驻地,中段为水南乡驻地和下水南村委会驻地,县农科所设在街尾。街道两旁有工厂、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及商业、服务业的店铺。

万安

万安为万安乡驻地。在县城东,隔南浦溪与县城相依。海拔240米,面积5.71平方公里,原名桥头,因有万安浮桥连接县城,1981年9月改称万安。

宋至清分属东隅里、西隅里、募泰里一图。民国期间先后属一区、西山镇。1950年10月为乡驻地,1956年6月后属富岭区,1958年属城郊公社管辖,1961年5月起为桥头公社驻地,1977年9月为村头公社驻地,1981年9月为万安公社驻地,1984年9月成立乡时为乡驻地。1988年设万安村委会,有17个村民小组,405户1919人。

乡驻地原为里柘村的山坡地,小浦公路经此。自乡驻此后,增设供销合作社等商业服务网点,渐趋繁荣。

莲塘

莲塘为莲塘乡驻地,在县城西郊,与南浦镇一溪相隔。海拔230米,面积2.09平方公里。古代村人为防火挖9口井、13口塘,塘横贯串连,称连塘,后种莲于塘,故名莲塘,地名因此而名。

宋至清属西隅里和上相里三图。解放后先后属二区、梦笔乡、城郊公社。1964年1月山桥公社迁此,称莲塘公社。1984年9月改乡,为乡驻地。

莲塘村地处马莲河末端,沿河莲塘畈、前溪畈,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是全县著名甘蔗产地。莲塘村有上莲塘、下莲塘、藠止园3个自然村,有8个村民小组。上莲塘为莲塘村委会驻地,莲塘中学、中心小学、学区亦设此。下莲塘为乡驻地。至东风水库的公路由此与205国道线相接,自南到北经村前而过;有公路连东风水库公路由东向西经乡驻地右侧,通往余乐。1978年,新溪截弯取直工程竣工后,改称马莲河。在下莲塘的河滩和旧河道,建成商品房10幢,一些机关、企业沿东风水库公路两侧建筑。县火电厂、制刷厂、涂塑厂、电木粉厂、侨联文具厂等亦设在境内。

水北

水北为水北街乡驻地,在县城东南38公里,海拔201米,村舍原在南浦溪北岸,唐末即有水北之称,后因灾迁到南岸,仍称水北。

宋至清属上原里。民国期间为乡驻地。解放后为乡、区、公社驻地。现设水北村委会,有7个村民小组,165户841人。

街区山环水抱,呈椭圆形,旧街卵石铺砌,沿溪岸东西走向。1971年辟1公里,宽10米新街。有工商业网点46家,农历每月逢二、七为墟日,交易额在万元以上。

水北为全县重点码头。1950年,有船45艘、竹筏61张,为松溪、政和物资转运中心。1962年修通水北街至罗源村公路,连接赛浦线。1973年,下游30公里旧馆电站建成后,溪河水位升高,1981年添设10吨汽船2艘,每日两次往返水北、旧馆之间。耕地面积近1000亩,粮食总产近500吨。

永兴

永兴为永兴乡驻地,在县城西42公里,海拔265米。因地处县西,原名西乡街。民国33年,各取永平里和新兴里中的一字,改名永兴。永兴在棉山脚下,洋溪溪至沙贵与连源溪汇合为西溪,从村中而过。与庵后、永平、炉铺、冠山、大源、前墩、银场、下墩等8个村连成一片,共70平方公里,处河谷盆地中。

宋至清属新兴里。民国期间为区、乡、镇驻地。解放后为区、乡、公社驻地,面积2平方公里,划永兴、庵后两个村委会,有20个村民小组,共292户1362人。

街区沿西溪自东转南延伸,旧有大街和庵前街,共长380多米,宽3~3.5米,卵石铺设。1982年,大街拓宽至6米,铺水泥路面,沿公路新辟桥头街252米,宽6米,与旧街区组成“T”字形。

永兴是西部物资交流中心。农历每月逢三、八为墟期,相沿至今。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为牛市,有建阳、崇安、广丰各地牛贩到此,每次交易耕牛五六百头。近年机耕发展,牛市渐衰,墟市仍旺盛。墟日有180多个商业摊点,贸易额达4万多元。

1957年,临江至永兴公路建成,1958年起先后建成永兴至龙下、古楼、崇安公路,各村亦先后修建简易公路连接,形成以永兴为中心的公路。

经济以农业为主,以粮食为大宗。耕地3300亩,原有相当部分为易旱田,1977年龙岭下水库建成后,基本解除旱灾威胁。1988年产粮食1845吨。

村中部原有澄湖桥,下砌石墩,上有桥屋,为村民憩息及摆摊设点处,1958年改为公路桥。村周围有“棉山白布”、“东波碧水”、“澄湖明月”、“龟山夜雨”等风光,以“棉山白布”为最著。

古楼

在县城西65公里,海拔420米。昔以村外松林寺居高处,内置大鼓,鼓声全村闻,故称鼓楼,偕声称古楼。又称廿里村,从桥头至村尾有一狭长的山间盆地,约有20华里沿途分布10余个村落,因名。

宋至清属通德里,民国期间为乡驻地,解放后为乡、公社驻地。现划为古楼、中潭、石村3个村委会,设32个村民小组,850户3631人。古楼为革命老区,民国20年在此成立中共高洋区委。民国22年春,中共广浦县委设境内郊洋村,并成立过中共古楼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并进行土改。次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途经古楼并在此休整3天,而后挥师北上。

廿里村中心地为古楼街,为乡驻地。聚落呈月牙状,街舍背东面西,依山建筑,街道南北走向,长120米,宽3米,1983年将原卵石路面改铺水泥路面。

清代就有墟市。1952年规定每月逢农历一、六为墟期,1984年改为农历一、五为墟期。

耕地面积2845亩,粮食年产量1077吨,其他农副产品主要有木材、毛竹、茶叶、笋干、冬笋等。

公路未通前,浦城通往江西省广丰县需经古楼至太平关出境。村前古楼溪,流经广丰,注入信江,附近村庄出产的竹木,从古楼溪流放至广丰、上饶销售。1972年,洋溪至古楼公路通车后,改为车运。1982年建成九牧至古楼的公路,使古楼至九牧的公路里程缩短60公里。

山下

山下为山下乡驻地,在县城西南47公里,海拔365米。村庄原建在虞厝塔,后遭匪劫,幸存者迁到廊前,兴旺时达百户,称为廊前街。但因地处风口,迁到对面的龟山下,故名山下村。

宋至清属仁风里。民国期间为乡驻地。解放后为乡、区、公社驻地。现设山下村委会,有10个村民小组,225户1040人。

山下旧街短窄,卵石路面,店屋矮小,民居多为竹木结构(以竹代瓦)。1969年11月3日发生火灾,48户受灾,供销合作社门市部、保健院、税务所、生产大队部等公共建筑被毁。灾后,进行规划,翌年,在街中交叉口南北各建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在横街仔下侧南北对翼各建1座62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民房也重新建造。1975年公路延伸到街区后,公路两侧建成大会堂、村委会办公楼等一批公共建筑物。1979年后,新建长420米、宽5.5米水泥街道,街区房屋也被砖木结构、混合结构楼房所代替,聚落呈“~”形。

从清咸丰八年(1858)起,每月农历逢三、八为墟日。村内有横街仔桥,有桥屋,长20米,宽4.8米,历来为笋干交易场所。1964年整修,称为晒不干,淋不湿的笋干桥。

全村有耕地1685亩,粮食年产635吨。乡办工业以竹器厂(称浦城第二竹器厂)为著,生产

卫生筷,销往日本。原有4条古道:东经白鹤岩,临江达城关和观前码头;南过卜勺岭经石陂到达水吉;西越箭竹凹经吴屯到达崇安;北过五基凹或五岭凹经枫溪、岚谷往江西。竹木则由山下溪流放,经临江至观前进入南浦溪。1961年建成山下至临江公路,后又建成至枫溪和水源寺公路,现境内各村委会均有公路。

民国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岱后民众队,击溃驻山下的民团部,缴步枪10支,为闽北工农红军第一次获得“洋式”武器。

枫溪

枫溪为枫溪乡驻地,在县城西南58公里,海拔751米。村落周围多枫树,小溪贯流村间,故称枫溪。宋至清属新兴里。民国期间为乡驻地。解放后为乡、公社驻地。现设枫溪村委会,有15个村民小组,237户1141人。

聚落呈“V”字形。耕地面积2160亩,粮食年产542.6吨。1972年,建成公路通往县城,1976年延伸到胡推。

1986年成为乡驻地后,建成卫生院、完全小学。

濠村

濠村为濠村乡驻地,在县东南72公里,海拔231米。宋因建在境内北部黄源山,称黄源街。明洪武九年火毁170余户,此后房屋沿濠溪建筑,改为濠溪村。明嘉靖七年(1528),被洪水冲毁500余户住房,后房屋沿山建筑,取名濠村。

清以前属瓯宁县(今建瓯县)禾供里。民国27年属水吉县,为乡驻地。1956年划入浦城县,为乡、公社驻地。1961年划为濠村、濠光2个生产大队,1962年又合并为1个,称濠村大队。现设濠村村委会,有17个村民小组,428户2256人。

聚落呈长条形,旧街成“T”字形。1983年,拓宽街道达7米,并铺设水泥路面,全长400米,1984年和1985年又相继铺宽8米,长250米和宽4米,长400米的水泥街道。农历每月逢二、七为墟日。

全村耕地面积4654亩,粮食年产1681.98吨。特产以茶叶、香菇为著。1971年,濠村至溪口公路通车,与205国道线相接。

民国期间,濠村为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游击队活动区域,民国25年成立中共濠村区委。次年11月,中共闽东北特委书记王助在濠村召开干部会议,传达省委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指示。

忠信

忠信为忠信乡驻地,在县城东北26公里,海拔295米。忠信村在太姥山西南麓,原是大河滩,荆棘丛生,后有边村、齐村人到此辟居,名为黄荆蓬。据《延陵吴氏谱》载,宋代此地的吴广一任京官,其人居心至忠无诈,至信无欺,处事如川之平,如路之坦,时人为纪念吴广一,地名改为忠信,别号平川。

据朱维干《福建史稿》称,境内太姥山,系母氏社会魏夫人栖身处。宋至清属忠信里,民国期

间为区、乡驻地,解放后为区、乡、公社驻地。现设忠信村委会,有14个村民小组,1217户4221人。

南浦溪自东至西折转村南。村头有官坡、圳水向村东沿山流灌村外稻田。聚落似船形,中间宽,两头小。旧街自社墩头为起点,自北至南有2条街道。前街,宽3米,长1500米。后街,宽3米,长500米。村北、西、南各有拱门,进出村由此出入。1983年,建成山头下至黄厝桥头,从东到西的中心大街。1983~1987年新旧街道均铺水泥路面。民国期间有34家商店。1962年10月1日,在忠信召开物资交流会,其后每月农历逢一为物资交流日,不久,自发形成每月3次的墟期。1985年起,公历每月逢5、10为墟日。1988年建成2550平方米农贸市场。1988年有商业网点87家。

忠信地处河谷盆地,耕地4435亩,年产粮食1675.25吨。油菜年均种植700多亩,产籽27吨左右。胡萝卜质味佳美,驰名全县。忠信通往村外,需经2道河,建4座桥供出入。民国27年建成仙阳至忠信的公路,不久路废。1959年修复通车。

管厝

管厝为管厝乡驻地,在县城东北31公里,海拔313米。唐天宝二年(743)有翁姓到此拓荒,傍山而居,名为翁坞际村,后又有范姓沿溪筑室而居,称为范处。又被水毁迁出。明洪武(1368~1398年)初,管姓自江西丰城迁此,改名管厝。

宋至清属登俊里,民国期间属登俊乡。1958年,属登俊生产大队,1961年划出成立管厝生产大队。1972年成立管厝公社时为公社驻地,1984年成立乡时为乡驻地。原只有三四十户,1988年设管厝村委会,有8个村民小组,206户837人。

管厝原来交通不便,村中只有一条弯曲小道,出入须经村前小木桥,一遇洪水,交通绝断。1958年仙阳至青草洋公路修通经此,房舍沿公路两旁建筑,1983年铺长100米,宽8米水泥路面。每月农历逢四为墟日。

管厝与上村、登俊村委会共处河谷盆地之中。耕地1675亩,年产粮食697.69吨。

九牧

九牧为九牧乡驻地,在县城西北31公里,海拔298米。据传,唐代林氏移居于此,其子9人均出任州牧,誉称“九牧流芳”,故名九牧。

宋至清属安乐里,民国期间为区、乡驻地。解放后为区、乡、公社驻地。现设九牧村委会,有10个村民小组,318户1514人。

九牧溪自南向北绕村而过,流入信江,村舍沿205国道线西侧展布,街区为长条形复合聚落,1980年建成长31米的河西石拱桥,新辟街道205米。1983~1986年,新旧街道均铺水泥路面。除供销合作社外,有商店17家、服务等行业44家。每月公历逢3、8为墟期,有百多个摊位,购销额达万元左右。

耕地面积2348亩,粮食年产925.6吨。乡办工业以钢框、沙发为主,特产以豆腐加工为著。

九牧古为八闽要道,村北2公里的五显岭,地势险要。明代设有梨岭关,为入闽第三道关隘。今为福建出省公路要冲,经九牧车站的客车有46班次,每天客、货车流量2000多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刘志标在九牧率农民起义,号称红巾军,声震江南,威慑朝廷。

盘江

盘江为盘亭乡驻地。古名细泉村,在县城北54公里,海拔206米。原有古道自高头山通向泗洲岭,又名泗洲村。村原建于太平社之北的上毛处,后随溪河改道,往下游迁移,在溪滩黄金蓬(溪滩盛产黄金柴)开辟建房。因盘亭溪水自东而西,曲折环绕东、南、西,定名为盘江,又因随溪水势作堰,亭立如盘,故又名盘亭。

宋至清属安乐里五图。民国期间,为乡驻地。解放后为乡、公社驻地。现为盘江村委会,9个村民小组,274户1283人。

聚落呈“V”形。旧街道南北走向,长300米,还有小巷5条。1958年修筑东西走向街道与公路衔接,并筑一条南北走向的一条街道,两条街道成“T”形。1982年,在街中心建八角亭,与鱼塘构成小花园。1982年和1984年铺水泥路面。解放前有商店、客栈10余家,1964年开始设墟场。

耕地面积1829亩,年产稻谷593.63吨。盘亭溪盛产甲鱼。

盘亭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距盘亭8公里有二渡关,古为江西入闽咽喉;距6公里有枫岭关通往浙江;距16公里有木城关,通往江西广丰。民国22年建成广(丰)浦公路,从乡境的古溪经过盘亭,可直抵广丰;经古溪可达县城和浙江江山。现每天通广丰、上饶和县城的班车各有3次。

官路

官路为官路乡驻地,在县城北53公里,海拔343米。古为出入闽、浙的孔道,故名官路。因谢姓居多,曾名谢盘街。

宋至清属毕岭里。民国期间为乡驻地。解放后为乡、公社驻地,现设官路村委会,有9个村民小组,288户1159人。

官路溪横贯村南,仙霞岭支脉平水王山的余脉一前一后到此终止。聚落成“J”字形。旧街道200余米长、2米宽,1982年修整拓宽截弯取直,铺设水泥路面。企事业机构沿街布列,房屋大部分为方块石砌就。有商业网点近60家,设有墟场。

耕地面积1833亩,年产粮食919.58吨。1962年5月建成庙湾至官路公路,使官路与205国道线相连。1973年9月开始至1976年底,筑成官路至各生产大队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