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2006年,是落实市委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决策,实施南平文化与出版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了文化与出版工作再上新台阶。

【制定发展目标】 结合《南平市文化与出版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南平市文化强市建设规划》、《南平市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南平市文化与出版事业发展战略》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南平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路》。

【农村文化“三难”现象】 看书难:农村三级文化网络阵地总藏书量69.127万册,人均只有0.34册。看戏难:全市只有4个专业团体,平均每村每年0.12场。看电影难:年放映15000场,平均每年每村放映9.3场。

【举办南平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启动仪式】 5月29日,南平市、区两级宣传部、文明办、文化与出版局、广电局在延平区樟湖镇联合举办南平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启动仪式。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破解农村“四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戏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推进乡风文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范碧云,省新华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保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石建华,市委常委、副市长吴邦才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市、区两级宣传部、文明办、文化与出版局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乡镇宣传委员、文化站长、广电站长以及文艺演出队、电影放映小分队和图书网点、农民读书社、村级广播室示范村的代表,樟湖镇的农民群众代表近千人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上,省新华发行集团、市委文明办以及市直文明单位等20多个部门捐赠了农村文化活动经费和图书,合约人民币23.9万元。省文化厅、省新华发行集团、市文化与出版局、区委宣传部等单位分别向6类单位和个人颁发了“福建省文化厅樟湖图书流通点”、“农村科技图书销售点”、“农村报刊图书门市部”、“农民读书社”、“农村文化辅导员”、“农村广播村村通建设示范广播室”等标识牌匾,向17个单位分别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电影放映小分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艺演出队”队旗。部分县(市)也相继举办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启动仪式”。

【制定农村文化建设指导文件】 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落实“2131”工程,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意见》、《关于鼓励和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到农村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农村图书网点建设的意见》、《关于鼓励支持民间业余文艺团队送戏下乡服务农村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挥教育资源作用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通知》。

【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加强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八大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认真开展文化协管员选聘工作。到年底,全市1624个行政村的1628名村级文化协管员,经过培训,已全部领到聘书正式上岗。

【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在条件较成熟的县(市)图书馆开辟基层信息活动点,向农村基层延伸。新增延平区樟湖镇文化站、政和县石屯乡文化站等2个基层工作点。上半年,延平区作为试点被推荐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县。年底,经文化部批准,邵武市图书馆,建瓯市图书馆,建阳市图书馆,光泽县图书馆,延平区西芹镇、王台镇、峡阳镇等14个基层文化单位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示范点。

省23届戏剧会演南平分会场演出】 成功上演了2场大戏1场小戏,即南词剧团南词现代大戏《武夷寒兰》,浦城赣剧《木樨花开》,延平区南词现代小戏《嫁接》。3部作品都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真实感人地再现下派村支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南词现代大戏《武夷寒兰》,不仅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且与赣剧《木樨花开》一道获得了省戏演会的评审专家们的好评。

【举办第二届“农家乐·奔小康”农村文化艺术节】 艺术节共分为农村文艺调演、农村书画作品展、农村歌手赛三大项,仅文艺调演1项,10个县(市)从116个乡镇里抽调出200多个优秀节目,分别举办10场分会场演出,参加演出的农村群众近2000人。

【完成重要政治、节庆文化活动任务】 成功举办2006年春节团拜会、元宵节舞龙大赛、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清廉颂”文艺晚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者之歌”专题文艺晚会、庆祝建党85周年“先锋颂”文艺晚会、迎国庆、中秋文艺演出周和农民工电影放映周、第五届中国竹文化节《竹乡风情》大型文艺晚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群众歌咏大赛、庆祝南平市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闽北欢歌”专题文艺晚会、第三届闽浙赣皖四省四市艺术节等。此外,各县(市、区)文体局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中国·武夷山百万休闲游戏大奖赛”,延平区的元宵舞龙大赛,邵武市的“激情广场”周周演,建瓯市的老年秧歌大赛,顺昌、光泽的“新农村摄影展”,还有演唱会、赛歌会、朗诵比赛等近200场。

【打造闽北特色的舞台精品节目】 创作了舞蹈《大王与玉女》、《欢欣鼓舞》、《品茶》、南词歌舞《蝶恋花》、《半亩方塘》等。组织力量对舞蹈《抢酒节》、《古越春歌》、《竹林刀花》等优秀的具有闽北特色的舞蹈节目进行了深加工。

【精品文化站(点)建设】 全市确定20个乡镇、60个行政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品点。同时,推出了一批社区和农村的“家庭文化示范户”。年初,表彰了南平市第六批农村“家庭文化示范户”16户和社区“文化之家”17户,市级文化先进社区14个。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全市推进“武夷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工作,推进“一县一品”特色文化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可喜成绩。浦南高速公路浦城境内发掘的商代窑群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邵武市被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5月24日,为了纪念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第六批国家级文保单位,南平共有10个项目榜上有名。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南平市,南平南词曲艺;武夷山市,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政和县,四平戏;列入第六批国家级文保单位的有:建瓯市,北苑御焙遗址(宋代);武夷山市,武夷山崖墓群(青铜时代);建阳市,朱熹墓(宋代);邵武市,宝严寺大殿(明代);武夷山市,余庆桥(清代);建瓯市,建瓯东岳庙(清代);武夷山市,遇林亭窑址(宋代)。市政府主持召开了有关南词曲艺艺术的抢救性保护的工作会议。市委宣传部牵头制定对政和四平戏、南词曲艺、闽派古琴的保护方案。市财政已将非物质文化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4个项目进行初步的抢救性收录。

【举办第四届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 第四届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共推出公益文化项目339项,推介会当天即签约143项,签约资金1170.3万元;意向合作项目113项,意向合作资金1000万元。

【重点文化设施建设】 南平市群艺馆改建项目,投资700万元,于1月25日完成,并向社会开馆。南平艺校搬迁项目,投资100万元,于5月23日完成了新校舍改建,并正式剪彩搬迁。南平市博物馆建设项目,于2月土建动工,预算投资1500万元,已完成投资890万元。南平大剧院,预算投资3300万元(其中土建1300万元,内装修及配套设施2000万元),已于4月5日破土动工。土建已完成投资近千万。邵武市文化艺术中心大楼项目,计划投资1580万元,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已完成选址和立项。武夷山市“风云聚会”演出场所改造项目(三菇),投资220万元,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土建已完工。顺昌县计划建设大圣文化博物馆项目,投资120万元,占地面积300平方米,该项目正在申请中。

【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 贯彻《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省厅《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意见》等文化政策思路,努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市群艺馆成立了闽北艺术培训和考级中心。以加入全省艺术培训网络,拓展艺术教育培训业。舞蹈、声乐、器乐、朗诵、美术、书法等培训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全市业余文艺培训点已达到324个。引进了高品位的文艺演出项目,如俄罗斯交响乐团,韩红、腾格尔演唱会等。

【行政审批项目】 配合编制部门完成了2006年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工作。对接省上,经市政府同意,清理、保留了14个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具体是:(1)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设立及变更审批;(2)在古建筑内安装电器设备审批(与市公安局联审):(3)在古建筑内设置生产用火审批(与市公安局联审);(4)博物馆处理不够入藏标准、无保存价值的文物或标本审批;(5)出版物零售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延平区范围);(6)打字、复印、名片店设立及变更审批(延平区范围);(7)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项目工程设计方案审核;(8)公布为县级文物单位的国有纪念建筑物或者古建筑改变用途审核:(9)设立报社记者站审核;(10)内部资料出版物准印证核发(非宗教内容):(11)电影放映单位设立及变更批准;(12)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爆破钻探、挖掘等事项批准;(13)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原址保护措施批准;(14)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批准。

【网吧专项整治活动】 4月3日,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了《南平市网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市政法委的牵头下,市各级综治、文化、公安、工商、教育、法制办、文明办、共青团等部门(单位)做了大量工作,网吧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全市文化行政等部门共出动5340人次,检查900多家次,共立案查处190件违规案件,责令27家违规停业整顿,吊销1家严重违规网吧,配合工商等部门取缔29家黑吧,查扣电脑主机108台(套),公安机关立案查处38家违规网吧,查缴代用卡600多张。

【开展“扫黄打非”】 按照全国第19次“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制定了《南平市2006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4500多人次,共查缴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色情出版物6000多册、非法宗教类出版物86册、非法报纸期刊6500多份、盗版图书11000多册、盗版中学生英语磁带500多盒,盗版计算机软件3800多片,盗版教材和教辅读物784册、盗版音像制品93000多张、查处违规经营单位69家、取缔无证经营摊点32个。7—10月,全市开展了近几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反盗版百日行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据统计,“反盗版百日行动”期间,全市出动行政执法人员1021人次,检查音像和软件制品经营单位833家次,共查缴盗版音像制品80693片、盗版软件制品2169片、淫秽光盘20片,取缔游商、地摊15处,行政处罚39起,移送公安1起。打击了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净化了音像和软件市场。

【抗洪救灾,保护文化家园】 市群艺馆所处的双溪楼负一层至负三层全部被淹没,直接经济损失达60万元;市博物馆基建工地护坡坡顶出现裂缝;南平艺校在连续暴雨之后天气放晴的情况下,出现地质灾害,学校围墙倒塌31米,同时出现大面积裂痕和倾斜,损失达3.5万元。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电影院等重点文化设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地基下陷,墙体裂缝脱落、电路受损、设备浸水现象。全市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化中心),受灾数量147个,建溪、富屯溪、金溪沿岸大部分村俱乐部(文化室)遭洪水袭击,造成经济损失570万元。邵武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严寺地基下陷,屋顶渗水严重,墙体脱落。建阳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熹墓边坡工地崩塌。右石烛倾倒;建窑遗址道路2处塌方。顺昌县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宝山寺大殿附属文物厨房进水1尺深,瓦片全部被掀掉。建瓯市省级文保单位“闽北临委旧址”展厅被水淹,孔庙围墙开裂,古建筑屋顶泄漏。

市文化与出版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拼搏,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防洪救灾工作取得了成效。市局及部分受灾县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成立了抗洪救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文化系统的抗洪救灾各项工作。及时召开防汛工作会议,部署工作。重点防汛单位实行严密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精心组织,落实制度,确保抗洪救灾工作井然有序,把洪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市音像管理站并入文化市场稽查队】 市局下属事业单位南平市音像管理站并入另一事业单位南平市文化市场稽查队,2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转为财政核拨事业编制,合并后更名为南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主要职责是:依法对文化、出版、演出市场进行行政稽查、法规宣传和业务指导,承担“扫黄打非”具体工作和版权执法工作。

【反盗版百日行动】 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领导几次带领工作人员对市区的音像和软件经营单位进行检查。根据《2006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的工作部署,市文化局郑万平带领执法人员对全市的印刷企业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企业证照是否齐全、经营范围是否合法、印刷手续是否齐备、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有无非法出版物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其他出版物等;并多次深入邵武市教育宏业印刷厂为企业的升格转产提供服务,深受企业主的欢迎。7月,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邵武市教育宏业印刷厂由其他类印刷企业升格为出版物专项印刷企业。

【对出版物发行单位的管理】 落实《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核发图书报刊批发、零售经营许可证的审批程序,对全市200多家出版物发行单位进行年检换证,并做好统计工作。元月,召开图书报刊批发、零售、出租店业主座谈会,学习《出版物管理条例》、《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同时,加大对出版物发行单位的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图书报刊批发、零售、出租书店进行检查。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市邮政书店升格为出版物批发企业。全市共有出版物发行单位223家(其中出版物批发企业2家,零售、出租书店184家,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37家)。严格审批非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全年共审批非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83件。

【规范印刷企业管理】 年初,市文化与出版局对全市的出版物印刷企业、出版物(专项)印刷企业、包装装满印刷企业进行了审核年检。经过年检,出版物印刷企业新增3家、降级3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新增6家、升级1家、降级1家、转产1家、倒闭1家。现全市共有出版物印刷企业9家、出版物(专项)印刷企业13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29家。在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认真开展全市印刷业整治工作。5月,按照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2006年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通知》要求,联合市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食品商标、标识、包装物印刷业的专项整治。在对全市印刷企业进行全面检查中,尚未发现有印刷企业印制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的行为,但有个别企业存在委托承印手续不全的现象。

【报刊治理】 实施《出版管理条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严格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审批,同时,聘请内部报刊审读员,加强对内部报刊的审读,并指定有出版物印刷许可证的印刷企业印刷。7月31日,市局印发了《关于继续做好2006年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的实施意见》。9月22日,市局与市委宣传部、市政府纠风办、市邮政局联合转发了中宣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局《关于采取切实措施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的通知》至《闽北日报》社及各县(市、区)有关部门。

【开展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活动】 元旦、春节及“两会”期间,各县(市、区)切实把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当作“扫黄打非”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市局转发第一期“扫黄打非”查禁书刊目录和省“扫黄”办《关于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紧急通知》至各县(市),检查中尚未发现有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在市面出现。

【查缴有害卡通画册和“口袋本”】 各县(市、区)认真做好维护学校周边地区的社会秩序和学习、生活秩序,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各县(市、区)都能根据省、市“扫黄”办的统一部署,组织文化出版、工商、公安等部门,集中力量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顿,开展查缴有害卡通画册和“口袋本”等非法出版物活动,共组织三次全市专项行动。据统计,共查获有害卡通画册和不健康的“口袋本”2241册,盗版图书近5000册,取缔校园及周边的非法出版物摊点11个。

【查缴盗版教材和教辅读物】 春秋季开学前后,加大对盗版教材和教辅读物的检查力度。3月,群众举报顺昌一中初三年段使用的《2006年南平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与指导》教辅材料错误百出。南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经过近两个月的调查,查明该案共涉及全市中学24所,不同版本的盗版教辅5168套。全市共收缴侵权、盗版中学生英语磁带450盒,盗版教材和教辅读物680多册。

【打击盗版音像制品专项行动】 4、5月份,市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击了侵权盗版出版物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各县(市、区)共出动检查人员764人次,共查缴盗版图书2663册,盗版音像制品5200多张、电子出版物30张,盗版软件50张,盗版教材教辅121册,封建迷信VcD21盘,查处违规经营单位10家,取缔游商地摊14处。

【版权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4月25日,召开全市版权保护工作座谈会。市委宣传部、市法院、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经贸委、市外经局分管领导,市直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及部分软件公司、音像单位和网吧代表共三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完成市本级政府组成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至2月底,完成了市政府组成部门计算机正版软件的摸底、采购、招标、安装、使用等各阶段工作。全面完成市本级政府组成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元月4日,市局下发《关于在全市网吧行业实施计算机软件正版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南权〔2006〕1号)至各县(市)及市区各网吧。至9月底,市区各网吧已完成了正版软件的购买和安装,各县(市)网吧软件正版化工作也将于年底前完成。做好市直大中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的调查摸底工作。市局对市直大中型企业展开了调查摸底工作,并着手草拟工作实施方案。

【打击非法预装计算机软件专项行动】 7月至9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打击非法预装计算机软件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63人次,检查计算机销售单位74家,检查的总体情况良好。

【版权代理登记工作】 按照《2006年南平市版权工作要点》的要求,开展版权宣传、咨询、代理登记服务,并重点做好武夷山茶叶品牌的版权保护工作。全年完成四件作品的版权代理登记工作。其中,武夷山市人民政府登记的“休休”和“康康”两件动感可爱的卡通玩偶造型,在“武夷大红袍国庆北京推广周””活动期间深受京城市民的喜爱。在推广武夷大红袍的同时也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