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寒泉精舍

朱熹创建的第一所书院。在福建建阳县马伏天湖之阳,此地宋时属崇泰里后山铺东,旧名“寒泉坞”。

乾道五年(1169)九月,朱熹母亲祝夫人卒。次年正月,朱熹葬母于此。朱熹撰有《尚书吏部员外郎朱君孺人祝氏圹志》:“乾道五年九月戊午卒……越明年正月癸酉葬于建宁府建阳县后山天湖之阳。”(《朱文公文集》卷九四)并于墓侧建精舍,匾曰“寒泉”。在此一面守墓,一面读书、著述和讲学。

在此前后,从学于朱熹的门人有许升、范念德、李宗思、吴楫、何镐、林用中、蔡元定、刘爚、刘炳等二十几人。《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答范伯崇》书九云:“熹比携二子过寒泉,招季通来相聚,初不废讲议。”刘爚《云庄集》附《云庄年谱》,以及嘉靖《建阳县志》卷十二《刘炳传》载,刘爚、刘炳兄弟也于此时,“从文公讲学于寒泉精舍”。

朱熹在寒泉精舍期间完成的著作有,乾道六年(1170)撰《太极图说解》初稿,同年撰成《西铭解》。乾道八年(1172)撰《论语精义》十卷、《孟子精义》十四卷、《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八朝名臣言行录》二十四卷。次年(1173)编成《程氏外书》十二篇、《伊洛渊源录》十四卷。淳熙元年(1174)编成《古今家祭礼》十六篇。淳熙二年撰《阴符经考异》一卷。

淳熙二年(1175)四月,吕祖谦与朱熹在建阳相会,共聚于崇泰里马伏寒泉精舍。他们共同研读北宋周(敦颐)、张(载)、二程(程颢、程颐)四子的著作,深感这些著作博大精深,难以为初学者所掌握,“因掇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嘉靖《建阳县志》卷五),编成理学的入门书《近思录》十四卷,此为我国第一部哲学文章选集。

寒泉精舍的规模,史志缺载,详情缺考。此精舍于元季倾圮。明正统十四年(1449)八世孙朱澍曾重建为祠堂,祀奉祝夫人和韦斋朱松。今精舍、祠堂均无存。祝夫人墓则于1992年由韩国朱子后裔捐资重修,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谷晦庵草堂

朱熹创建的第二所书院,在福建建阳县崇泰里云谷山庐峰之巅。

乾道六年,朱熹过此,见其山水清幽而爱之,遂委托蔡元定在此建草堂三间,于淳熙二年七月建成,榜曰“晦庵”。①朱熹撰有《云谷记》,赞此地“旷然者可望,奥然者可居”,希望能在此“耕山钓水,养性读书,弹琴鼓缶,以咏先王之风”。另据嘉靖《建宁府志》卷二十《古迹》,朱熹还在此建有“道源堂”,朱熹的三传弟子熊禾有《道源堂》诗。

当时,从朱熹在晦庵草堂讲学、著述的弟子有蔡元定、刘爚、刘炳、廖德明、刘纯叟、吴公济,友人有魏元履、丘子服等人。②蔡元定还于崇泰里西山建西山精舍,与朱熹云谷晦庵草堂遥遥相对,有疑难则彼此悬灯,相约次日聚首,以解难释疑。

朱熹在晦庵草堂的著述有诗《云谷二十六咏》、《云谷杂诗十二首》、《云谷次吴公济韵》、《云谷合记事目效俳体戏作三诗寄季通》、《云谷怀魏元履》等。《西铭解》一书,虽成书于晦庵草堂建成之前,但最初的写作起因,却与朱熹登云谷山有关。朱熹曾对门人叶贺孙说:“向要到云谷,自下上山,半途大雨,通身皆湿,得到地头,因思著‘天地之塞,吾其体;无地之帅,吾其性’。时季通及某人同在那里,某因各人解此两句,自亦作两句解。后来看,也自说得着,所以迤逦便作《西铭》等解。”(《朱子语类》卷五)

淳熙六年(1179),朱熹在南康知军任上,仍十分怀念他在云谷的读书、著述生活,以及此地的优美风光。他在一幅名画的题跋中说:“建阳崇安之间,有大山横出,峰峦特秀,余尝结茆其巅小平处。每当晴昼,白云坌入窗牖间,辄咫尺不可辨。尝题小诗云:‘闲云无四时,散漫此山谷。幸乏霖雨姿,何妨媚幽独。’下山累月,每窃讽此诗,未尝不怅然自失。”(《式古堂书画汇考·画考》卷十三)晚年在考亭沧洲精舍讲学之时,对其门人沈侗说:“某尝登云谷,晨起穿林薄中,并无露水沾衣。但见烟霞在下,茫然如大洋海,群山仅露峰尖,烟云环绕往来,山如移动,天下之奇观也!”(《朱子语类》卷二)

云谷晦庵草堂于元季倾圮。明成化十七年(1481),福建提刑按察司佥事、德清人氏谈俊捐俸命朱熹九世孙朱格重建,改名为“云谷书院”(嘉靖《建阳县志》卷五,《学校志》),今仅存遗址。

武夷精舍

朱熹创建的第三所书院,在福建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淳熙九年(1182)七月,朱熹在浙东提举任上弹劾唐仲友受挫,次年正月奉祠主管台州崇道观而归居武夷,建此书院,这年四月落成。

精舍地广数亩,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和铁笛亭等建筑物。其挚友、时任建宁知府的韩元吉为其写了《武夷精舍记》一文以示祝贺,陆游、袁枢亦有诗纪之。

精舍建成,四方学者纷纷负笈前来,就学于此。知名的门人有蔡元定、黄干、潘植、潘柄、郑可学、江默、陈孔硕、杨至、余大雅、程端蒙、滕璘、徐昭然、吴必大、万人杰、任希夷、包扬、陈文蔚、董铢、窦从周、杨楫、张洽、杨道夫、李闳祖等百数十人。

从淳熙十年到绍熙元年(1183—1190)这八年中,朱熹大部分时间是在精舍授徒讲学和从事学术活动。这里是朱子学派的学者们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的重要场所。朱熹在此写成的著作有《易学启蒙》四篇、《孝经刊误》一卷、《小学》六卷、序定《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此外,还有《武夷精舍杂咏》十二首并序、《武夷棹歌》等一批诗文和书信。

淳祐四年(1244),朱熹季子朱在、孙朱鉴因精舍“荒苔蓿草蔽荫”,故加以重修,“葺治而广大之”,当时任建宁知府的王遂为之撰《重修武夷精舍记》(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

景定二年(1261),崇安县令林天瑞又在书院中创古心堂,由官府设山长主其事。咸淳四年(1268),官府又大加营建,程若庸曾任山长。元代也曾修葺一新,詹光祖、游鉴、江应、詹天祥相继担任教授。元末毁于兵火。

明正统十三年(1448),朱熹八世孙朱洵、朱澍重建。正德十三年(1518),当局曾辟地重建。明清时期,曾前后数度重修,康熙五十六年(1717),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捐俸倡修,今残存书院厢房。

考亭书院

朱熹创建的第四所书院,在福建建阳三桂里考亭。初名竹林精舍,绍熙五年改名为沧洲精舍,淳祐四年御书“考亭书院”。

绍熙二年(1191)朱熹离漳州知府任后,将其家从崇安五夫迁居建阳童游。绍熙三年,建“竹林精舍”于考亭,在此广招门徒,聚众讲学。绍熙五年(1194)十二月,因生员日多,便将精舍加以扩建,更名为“沧洲精舍”,并自号“沧洲病叟”。从绍熙三年至庆元六年(1192—1200)前后约八年,朱熹大部分时间都在书院讲学和著述。这时,曾先后就学于寒泉、云谷、武夷的蔡元定、黄干等众多门人弟子,又聚集考亭,金去伪、李季札、黄灏、蔡念成、陈淳、李燔、叶贺孙、潘时举、蔡沉、杨复、辅广等一大批弟子也先后来此就学,形成了中国理学史上著名的“考亭学派”。

这一时期,朱熹在考亭撰就的著作有《孟子要略》、《韩文考异》十卷、《书集传》六卷、《楚辞集注》八卷、《楚辞辨证》二卷、《仪礼经传通解》三十七卷、《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等。

宝庆二年(1226),刘克庄任建阳知县,在书院内辟文公祠,以崇祀朱熹,以黄干配祀,真德秀为记。①淳祐四年(1244),宋理宗御书“考亭书院”四大字以赐额。淳祐十一年(1251),福建转运使史季温重建书院内的燕居庙。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建宁路判官毋逢辰、建阳尹郭瑛又增修之,熊禾为之作记。至正元年(1341),建宁路通判刘伯颜重新修葺文公祠,虞集为之记。

明天顺六年(1462),建宁府推官胡缉重修,朱熹八世孙朱洵出资以助,彭时为之记。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建阳教谕蓝勋卿、建宁府同知刘邦彦又加以重修,至三十六年(1697)始告成,王绅为之记。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御书“大儒世泽”匾额,配以“诚意正心,阐邹鲁之实学;主敬穷理,绍濂洛之心传”对联。

书院经历代重修,到清道光年间,其总体格局为:正中是集成殿,左右两庑为竹林、沧洲精舍。前有二门,门外左为道源堂,右为报德祠。此外,尚有碑亭、石坊、十贤祠等建筑物。今仍存明嘉靖十年(1531)建立的“考亭书院”石牌坊。造型古朴典雅,是珍贵的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