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理学名家的南剑情结

杨时(1053-1135),原字行可,后因与友人之父名讳相同而改字中立,号龟山,生于北宋南剑州(今南平市)将乐县龙湖村。

杨时自幼聪明灵敏。他4岁始读书,8岁能吟诗作文,人称神童。治平四年(1067),15岁的杨时游学于邵武和平书院和“五曲精庐”(今李纲纪念馆)时,就与李纲的父亲李夔(1047-1121)一起潜心研读经史,在当地留有:较大影响。

熙宁六年(1073),21岁的杨时因礼部考试没有成功,被补为太学生。

回乡后,他就到将乐含云寺等地一边潜心苦读,一边讲学、著书。三年后,杨时终于如愿以偿地在第二轮的考试中一举登科,高中进士,次年被授予汀州司户参军。但是,正好生病的他没有随即上任,而是继续在家钻研学问。直至元丰四年(1081),29岁的杨时完成了《列子解》后才正式走马仕途,历任州一级的司法、防御推官、教授、通判以及浏阳、余杭、萧山县令,最后官至工部侍郎,并获得了“龙图阁直学士”的重要头衔。

走出家门后,一直在外为官、求学的杨时共有三次较长的时间得以重返故里,亲近乡土。一次是他33岁时继母去世而回乡守制三年,一次是他38岁时父亲去世而回乡守制三年,一次是他48岁时因故回家乡居一年,余时基本在外直到77岁才告老返乡,隐居龟山,人称“龟山先生”。“龟山先生”一生精研理学、“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建有筚路蓝缕之功,是北宋中期至南宋初期著名的理学南传始祖、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家,著有《杨龟山先生集》四十二卷。

杨时与“延平”的渊源关系,主要集中在他居乡期间,一是少年时的求学之举,二是中老年时的游学传道。

一、少年杨时与南剑州学史载,在杨时出生之前的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朝廷曾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兴学活动,要求各地都要建立州(军)学和县学等官学,使天下遍设学校。但是,这一诏令却受到各地的抵制,没有得以积极推行。从江西南城人李觏(1009-1059)所写《袁州州学记》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政令不行的窘迫状况:“皇帝二十有三年(即仁宗庆历五年,1045),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这段话说的是北宋仁宗庆历五年时,朝廷曾大力兴学,下诏命令全国各州、县都要设立学馆。但那时的州县长官,有的贤明,有的愚昧。他们在奉行诏令时,有的是尽心竭力地仰承着皇帝的旨意,认认真真地去践行;有的则是装装门面,假官借师,胡乱地写一道奉诏文书应付了事,以致有些地方甚至一连几座城邑都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可以说,这样一场所谓的“兴学”活动,其实并没有在全国各地得到积极响应。李觏所了解到江西袁州,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例。

但是,这种普天之下“倡而不和,教尼不行”的悲观的办学形势却在南剑州成了一种例外。当时的南剑州,不仅在福建的八个州(军)中最早创建了州学,而且它的创办时间,比起仁宗下诏开始办学的时间,还要早了整整十九年。对此,民国版《南平县志》刊载的元代翰林学士虞集的《延平路新修宣圣庙学记》,就留下了这样充满自豪的文字记载:“前宋时,州名南剑。天圣乙丑(1025),守臣曹修古始建学于其西山之颠。庆历癸未(1043),天下始皆立学,而是邦之学,先廿年成矣。”这里所说的西山,就是现今南平市剑津中学所在地。而这段文字的描述,则明确地告诉我们,当时兴办之初并未想着要出名的南剑州州学,竟然不经意间就“独先天下”,不仅成了全国首开州、县学校的光辉典范,而且还在北宋三次兴学(另两次分别为神宗熙宁、元丰时期和哲宗绍圣至徽宗崇宁年间)教育运动中,存留下了值得大书特书的重要一笔。比如,南剑州州学在创立两年后,即北宋天圣五年(1027),南剑州剑浦人李参就高中进士,成了州学登第的第一人。三年后,南剑州剑浦县南山人吴辅又高中进士,成了州学登第的第二人。此后,从天圣年到建炎初年(1127)重建州学短短一百年间,南剑州就共有一百二十六人考中进士,平均每榜都有七、八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082年登第的南剑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黄裳(南平人),时年38岁。

州、县学校兴办起来后,根据朝廷的办学要求,所有的州、县学子都必须依据庆历教改的规定,在学校学习期满300天后,才可以被推荐去参加应举考试,这有点类似于今天必须拿到高中毕业证才能参加高考的意思。因此,为了拿到这样一个重要的、用于向上参考的资格学历,当时属于南剑州治下的剑浦(今南平市延平区)、将乐、顺昌、沙县、尤溪等五县学子,自然全要汇聚到南剑州州学,来完成国家规定的主要学业并获取他们参与国家考试的相应凭证。而正是依据这个惯例,15岁就选择前往邵武求学的杨时,不久后还是回到了南剑州州学,在这里完成了他的“考前准备”,也结下了他与剑浦之间的一段不解之缘。

熙宁五年(1072),完成了“考前准备”的20岁的杨时被地方官推举进京参加礼部考试。第二年,考试成绩下来,杨时因为落选而被补为太学生,只能回乡继续等待三年后再一次参加科考。史料记载,在这漫长的三年备考期内,杨时的身影不时出现在他小时候读书、玩乐的将乐含云寺,以及南剑州州治,修完学业。而早早就从州学毕业出去的吴辅的两个儿子,因为与杨时的年代相近、志趣相投而成了常来常往的知心学友,在剑浦城东藏春峡演绎了一段唱和千古佳话。

二、藏春唱和中的私学团队由于倡学和兴学的力度一直较大,因此学风鼎盛的南剑州除了州学之外,还出现了以书院、精舍为载体的民间私学,大大促进了南剑教育的繁荣和发展。这些私学一般由私人隐居读书发展而来,创建者与主讲人置田建屋、聚书收徒、从事讲学的目的都不是为了适应科举,而是侧重于劝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引领一方为学风气。在所有南剑私学中,名气最大、做得最好的是城东玉屏山的藏春峡。

藏春峡的创办者吴仪,即州学登第第二人吴辅的次子,他虽深受父亲影响,以学问起家,但却天生不乐仕宦。他秉承了家族“不读则耕,不耕则读”的遗训,在城东玉屏山的峡谷处精心构建别馆书院,卜居论道,“以学教授,从游者数千人”,使得小小的藏春峡,很快就成为当时南剑名人学士和地方官员共同神往的地方,对当时实际人口很少但却学习人数众多的南剑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八闽通志》、《延平府志》、《南平县志》等史料记载,当时曾在南剑州州学读书的杨时、陈瓘(1057-1124,沙县人,1079年登第,任朝廷谏官太学博士)、黄裳以及南剑州知州王汝舟(1086-1094,元祐间知州)等都是吴仪的至交好友。他们时常在藏春峡论学讲道、吟诗唱和,留存下颇多吟颂藏春峡的诗文。比如杨时的《藏春峡》:山衡幽径碧如环,一壑风烟自往还。

不似武陵流水去,残红那得到人间。

由于就学和乡居期间都常来到藏春峡交游唱和,杨时在延平留下的与吴仪有关的诗作除了这首《藏春峡》外,还有陆续写就的《咏归堂》、《老圃亭》、《暗香亭》、《虚心亭》、《容照岩》、《绿阴亭》、《市隐楼》、《桔溪钓台》和《偶咏讽东山不起》等,几乎占据了《南平县志》所收录的杨时涉及延平诗作的全部,足见二者关系着实不一般。

三、求学路上的“立雪”佳话对于杨时留在延平的经典故事,很多人都会想起位于延平区南山镇的“立雪祠”。该祠源自程门立雪的故事,出处有两个,一个是《宋史·杨时传》,说的是:“(杨时与游酢)一日见(程)颐,颐偶瞑坐,(杨)时与游酢(字豸山)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第二个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说的是:“游、杨初见伊川(即程颐),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这里所列与“程门立雪”有关的两处文字记载,都有门外之雪深一尺的表述,它除了体现文学意境外,主要还是个时间概念,这跟我们常用的“日上三竿”、“两柱香功夫”的表达有点类似,但民间版本在叙述这个典故时,却把这个时间用语演变成了一个关键细节,说是杨、游二人一直站在门外纷纷扬扬的大雪里,直到雪深没膝。这样苦行自虐的描述虽然有了尊师重道的感染力,但却牺牲了历史真实性,经常引起一些不明就里的质问和责难,人们或者说是杨、游二人犯傻作秀,或者说是程颐耍大牌,总之就是让人看了不爽。那么,真实的“程门立雪”究竟又是怎样的来龙去脉呢?原来,程颢去世后,元祐八年(1093)五月,杨时又一次北上到洛阳伊川书院求学,师从程颢的弟弟程颐。那时,杨时41岁,对理学已有相当造诣,但他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勤奋好学。有一天,杨时与学友游酢因为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便一起去老师家请教。他们来到程颐家时,看见老师正在厅堂上打磕睡,便不忍惊动静静地站在门廊下等候。这时,天空正纷纷扬扬下着大雪,待程颐醒来,门外的积雪已经下得很厚很厚了!程老先生深受感动,从此更加尽力教授,使杨时可以不负重望载得程门真谛,为其“倡道东南”奠定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对此,朱熹有一副对联盛赞了游、杨二人的理学贡献,称:“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山同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这幅对联的启首二字就是“道南”、“理窟”,这充分说明福建一带早在南宋时就已经成为“道南理窟”了。

四、理学名家的南剑情结由于原本就是南剑州人氏,年少时又在南剑州州治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求学岁月,因此,南剑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这位“闽学鼻祖”的深深足迹,西山、玉屏山、九峰山,只要听有文人在此交游论道,只要自己能够得空而来,勤学好问、不忘旧友的杨时常常都会如期而至。甚至远在千里之外想到这里的事物故知,年暮已近80的杨时还欣然接受当时太守周侯的委托,为至交好友陈瓘祠堂的建成挥笔书就了一篇著名的《南剑州陈谏议祠堂记》,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人记住这位从南剑州州学毕业出来的谏议大夫的优秀品质,“使后生晚进,日睹其遗像,宜有向风而兴起者。”绍兴五年(1135)四月二十四日,年已83岁的杨时最终怀着对南剑山水的眷念之情归葬于将乐水南乌石山麓,得宋朝皇帝亲赐“左大中大夫”,“太师、大中大夫”等封号,又谥“文靖”,民间因此而称他为“文靖公”。

南宋末年,杨时的五世后裔开始举家从将乐迁往南剑州,其长子杨迪支系落户杨厝(今延平区太平镇杨厝村),三子杨遹支系落户玉地(今延平区水南街道玉地村),三子杨遹和四子杨适支系部分落户鸠上(今延平区夏道镇鸠上村),了却了这位理学大师生前对南剑山水念念不忘的深情夙愿。

明成化元年(1465),为更好地纪念这位理学名家,朝廷开始有部分官员积极上奏,“请命有司於先生故郡立祠,春秋致祭,以表圣朝崇儒重道之意,以慰后学景模仰范之心。”得到皇帝批准,并赐祠额为“道南”,直接由礼部下达延平府敕建。该祠选址于城北龙山(今林职校内)山巅,中间主祀杨时,两边以豫章先生罗从彦、延平先生李侗配祀,从此奠定了道南名家、南剑三先生的故里荣宗。

康熙四十五年(1706),清圣祖玄烨应福建督学沈涵的请求,亲笔撰写“程氏正宗”御赐延平玉地村杨龟山祠。1984年,南平市(县级)博物馆曾将此真迹送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确认为传世真迹。上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和杨时后裔为了纪念杨时,专门修建了杨时纪念馆。

可以说,通过对两宋时期南剑历史的仔细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在杨时成长、求学乃至其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不论他是上承名师还是下传高足,南剑学风都对这个“闽学鼻祖”起到过难以忽略的引领之功。而更为令人击节称叹的是,他的一而再、再而三且最有建树的续传弟子罗从彦、李侗、朱熹,竟然也都是全部出生于南剑辖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南剑学风的影响者和传承者。直到今天,这个蕴育了南剑学风并诞生了“延平四贤”的闽北山城,仍因“为有宋四先生过化之区,吾道南来,人志蔚起。”其风俗“夙号敦庞。自有宋大儒迭出其间,而海滨邹鲁称极盛焉。今虽代远年湮,而入其邑聚,士食旧德,农服先畴,型仁讲让,先儒之流风遗韵,犹有存者。”(作者徐肖剑系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利华系武夷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