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二、李侗的人生之教对朱熹思想的影响

清人王懋竑作的《朱子年谱》告诉我们,朱熹在24岁(1153),29岁(1158)、31岁(1160)及33岁(1162)时曾四次见李侗,得到李侗的教诲。

除求中未发之旨以外,朱熹受李侗的另两番教言的启发也颇为深刻。一则曰日用处用功,一则曰去圣经中求义。两番教言均注重人生之教。这对扭转朱熹的研究方向起很大作用。

朱熹虽自小就以儒家经典作为学习内容,但他对佛家、道家也同样关注。《朱子语类》卷一0四朱熹有一段回忆:“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出入时无数文字:”可见朱熹当时为学并未专攻,对于佛、道等书都是要看的。朱熹那时尤偏爱佛书,于癸酉初见李侗时还曾以禅学请问李侗,李侗只说不是。《朱子文集》卷三十朱熹有云:“熹于释氏之说,盖尝师其人,尊其道,求之亦切至矣。然未能有得。其后以先生君子之教,校夫先后缓急之序,于是暂置其说,而从事于吾学:”所谓“先生君子之教”,即指李侗。朱熹认为,李侗“为人简重,却不甚会说,只教看圣贤言语。”(《朱子语类》卷一0四)朱按李先生的指点,暂时把禅学搁起,“且将圣人书来读”,“读来读去,一日复一日,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却回头看释氏之说,渐渐破绽,罅漏百出”。(同上)这表明,朱熹见延平,研究学问的方向明确了,开始专心儒学,而求义理,并看出释氏之说漏洞百出:这不能不说是李侗思想影响的结果。戊寅正月,朱子重往见李延平,又深受启发:李先生告诉朱熹说,道就在日用间做功夫处来理会。李侗并让朱熹去经书中求得理解。后来,朱熹回忆李侗的人生之教时说道:昔闻延平先生之教,以为为学之初,……凡遇一事,即当就此事反复推寻以究其理。待此一事融释脱落,然后循序渐进,而别穷一事:”朱熹说,他是“及见李先生后,方知得是恁地下功夫。”(《语类》九十八)可见朱熹在李侗教导下,重视人生之教。延平逝世之后,朱子时时怀念恩师:“熹自延平逝去,学问无分寸之进,于致知格物之地,全无所发明。”(《朱子文集》卷三十九)他常对人称述自己所受延平之教诲,在《朱子文集》卷七十五中,朱熹自述,他自己十三、四岁时由他父亲授以《论语》,未通大义,父亲死之后,他历访师友,以为未足;后“晚亲有道,窃有所闻。然后知其穿凿支离者因无足取。”“晚亲有道”即指李侗。李侗也一再称赞朱熹。他说,朱熹“此人极颖悟,力行可畏”,是“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鲜有”(《朱子年谱》卷一上)的人物。正因朱熹得李侗之正传,所以朱熹便成为二程的四传弟子,成为儒家“道统”谱系中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