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1.武夷山“刘公神道碑”全名“宋故右朝议大夫充徽猷阁待制赠少傅刘公神道碑”,是朱子为其义父刘子羽撰写并书的一块记事碑。碑文3725字,详细记述刘子羽抗金活动及其生平。碑面已有小部分损坏,尚存3200多字,是现存朱子撰并书内容最完整、字数最多的碑刻。碑额为当时东南三贤之一的张栻所书。碑高370厘米(连基座),宽145厘米。神道碑原立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拱辰山蟹坑刘子羽墓前,1981年5月迁武夷宫三清殿珍藏。1985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将神道碑作为“武夷山史迹”之一,列为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4月,移至武夷宫“武夷山历史名人馆”(原朱熹纪念馆)内。

2.朱子自画像碑现知朱子自画像石碑有三块。一块存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博物馆,石质为黑色墨石,残长114厘米,宽49厘米,厚10厘米。题首刻“徽国公遗像”五字,其下刻楷书小字:“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是予盖将有意焉,而力莫能与也。佩先师之格言,奉前烈之余矩,憔暗然而日修,或庶几乎斯语。绍熙五年孟春良日,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石刻下半部分为朱子全身画像,身着儒服,头戴纶巾,拱手下襟,端肃而立。该石碑为明代碑刻,原立于南平市建阳区西郊五里的考亭书院集成殿内。20世纪60年代,书院被毁,石碑转至文化馆收藏。

另一块在福建省建瓯市,为明代朱子第十六世孙朱玉镌刻。碑高93厘米,上部为弧形,宽50厘米,厚3.5厘米,石质为紫色页岩,俗称紫端石刻。石碑表面平滑,字迹图像清晰。上端为朱子行书题词,内容与上一块相同,仅“余矩”为“遗矩”、“绍熙五年”为“绍熙元年”。题词上首有椭圆形篆刻印章“紫阳书堂”,文末有“熹印”“晦翁”两方方形篆刻印章。石碑中心位置刻朱子对镜写真画像。画像右侧有竖书四行小楷:“文公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九月十五日午时,卒于宁宗庆元六年庚申三月初九日午时,享年七十有一。历任四朝,官于外者九考,立朝任四十六日。自少即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右下角又有一方形篆章“南闽碎禹”。画像左下方有竖书八行隶书和两枚方章,记述朱玉碑刻缘由。该碑原存市区豪栋街158号朱家,1976年,由建瓯县文化馆收存,1984年9月毁于火。碎石片现存建瓯市博物馆,并有馆存复制品。

还有一块在福州鼓山水云亭,为清道光十四年(1834)刻。碑首横书“宋徽国文公朱晦庵先生遗像”篆题,中为朱子立式画像。像左为朱子题词,竖书两行楷书,题文与建阳碑相同。右侧也是直书两行正楷,一行为“绍熙五年孟春良日,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一行为“大清道光十四年仲冬吉旦,三山魏杰敬刊”,并有方章一枚。

3.建阳半亩方塘绝句碑半亩方塘绝句碑为明末朱子八世孙朱钦立,位于建阳文公故居门前半亩方塘天光云影亭。①碑正面书刻朱子《观书有感》七言绝句诗,字方六寸,下款书“朱钦”二字,碑阴刻“崇祯乙亥”。后亭废,碑立考亭书院碑廊。

现存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文化馆。

4.尤溪“韦斋旧治”碑在今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内。据《尤溪县志》载,宋乾道七年(1171),朱子回尤溪访旧时,亲书“韦斋旧治”以纪念其父任职处所,知县石〓为之刻石立碑。①现存石碑为1925年国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邑人卢兴邦临摹重立。碑高200厘米,宽70厘米,为花岗石雕就。碑文竖写五行计54字,文曰:“宋乾道七年,文公朱子来访吏部韦斋尉尤遗迹,因亲书额以记之‘韦斋旧治’。中华民国乙丑十四年春月,留闽第一师师长卢兴邦口”。1966年,碑被推倒埋入地下,十几年后出土重立。1982年列为尤溪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5.永春《宿大剧铺》诗碑现存于福建省永春县文庙,高152厘米,宽59厘米,厚10厘米。额题篆体“先贤遗迹”四个大字,碑文为“朱子宿大剧铺旧题王事贤劳口自口,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景山夜,更拥寒衾听子规。乾隆五十一年岁次丙午庚伏,桃源(永春古称“桃源”——编者注)牧郑一崧敬书勒石”。

6.安溪“仙苑”碑在福建省安溪县城厢乡仙苑街后山顶。新编《安溪县志》载:碑高148厘米,宽74厘米,厚10厘米。碑面阴镌“仙苑”二字。楷书,竖书,字径58×60厘米。署款“晦翁书”。碑背阴楷:“此碑原在薛坂,相传没潭中,每夜有光,渔人以为怪,采得之乃出,置磐石上。其渡遂以‘仙苑’名。丙申书院(指考亭书院——编者注)成,徙此。”②最后署“邑令曾之传记”六字。民国期间书院废,碑仍归原地。

7.上饶朱子遗墨碑据新编《上饶县志》载:清上饶知县曹人杰搜集朱子遗墨200多字,编成《训士箴》七章,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夏铭石,称“紫阳遗墨”碑。

曹人杰撰文以记。石碑原存于上饶县学明伦堂,后移信江书院。1949年前大多散失,后遭破坏。今存“忠、孝、廉、节”四字,高170厘米,背面记文“为温陵郡临本,文公知漳州时书”。①由江西省上饶市博物馆收藏。

8.上饶《六经图说》碑《六经图说》是朱子对“六经”进行考证后,以图表的形式加以注释的一部著作。据新编《上饶县志》载:元至元二十二年(1286),信州州守卢天祥将其书成12幅120章,双面阴刻在六块碑石上,留传后世。碑原存上饶县学明伦堂(今上饶茶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明伦堂旧址、信江书院旧址收集其中的《诗经》《尚书》《周易》和《礼记》四碑,前三碑均分图上下,双面刻,碑高205厘米,宽105厘米;后一碑为图下,单面刻,碑高180厘米,宽100厘米。1957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后遭破坏,今尚残存2.5块,收藏于江西省上饶市博物馆。

9.泰宁四季诗板宋庆元三年(1197)八月,朱子在泰宁小均坳时作。新编《泰宁县志》②载:诗板共四块,刻于黑色页岩上,每块石长142厘米,宽39厘米,厚6厘米,每板两行,每行10字,行书阴刻,笔力苍劲。诗板原保存在孔庙内,后移县文化馆,现由县博物馆收藏。石板都已断裂,1940年,邑人梁鼎业拓原版字迹,用梨木两片,复制珍藏。诗文为:晓起坐书斋,落花堆满径;只此是文章,挥笔有余兴。

古木被高阴,昼坐不知暑;会得古人心,开襟静无语。

蟋蟀鸣床头,夜眠不成寐;起阅案前书,西风拂庭桂。

瑞雪飞琼瑶,梅花静相倚;独占三春魁,深涵太极理。

10.鹅湖书院碑记鹅湖书院在江西省铅山县鹅湖山下,原为鹅湖寺。宋淳熙二年(1175)五月,朱子、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人相约会讲于此,史称“鹅湖之会”,后人因建书院以纪念这次盛会。该书院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群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与朱子有关的文物有朱子加后跋的《陆象山先生白鹿洞书院义利章讲义》碑,由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铅山知县张邦亨立;《重建鹅湖书院碑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