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攒峦不可数,峭绝谁能攀?上有青葱木,下有清泠湾。更怜湾头石,一一神所剜。众目共遗弃,千秋保坚顽。我独抱孤赏,喟然起长叹! 这是朱熹所写的诗,诗的题目是《同林择之、范伯崇归自湖南,袁州道中多奇峰、秀木、怪石、清泉,人赋一篇》,显然是乾道三年朱熹偕同弟子访湖湘学领袖张栻回程路过宜春时所作。由于时近年关,朱熹未作盘桓,偕同门徒匆忙回家。

实际上,朱熹过宜春远不止一次。绍熙五年三月,朱熹在一群追随者的陪同下横穿江西入湘,当年的八月六日在长沙解帅印东归,再过袁州宜春,则稍微从容。八月十二日前后到达宜春,中秋日便有门人刘黻特地从庐陵赶到宜春来见,询问东归考亭或入朝奏事之事。刘黻,字季文,号静春,吉州庐陵人。早在绍熙三年便到建阳考亭沧洲精舍问学,而后来的庆元五年间再续学于沧洲精舍。与朱熹书信往来数十通,讨论内容相当广泛。

朱熹在宜春逗留期间,除刘黻来请教学问外,当地学子也纷纷前来问学。以至有人说朱熹还应宜春学人之请,游仰山,在大平兴国寺中的四藤阁讲学。

然而,朱熹在宜春逗留期间,从湖南方面很快就传来辰州瑶民再起啸聚反抗,表明朱熹在长沙任上所实施的对少数民族的怀柔政策,在继任者(王蔺)那里难以贯彻执行下去,时局又发生了变化。于是朱熹中止了悠游讲学活动,决定入朝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