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在五夫受学于朱熹的人,至少包括朱塾、朱埜、朱在、刘珫、刘玶、蔡元定、林用中、范念德、刘炳、刘爚、许升、刘清之、陈万年、何镐、林大春、詹体仁、林允中、廖德明、石子重、陈定、范瑄、徐大老、魏愉、黄榦、吴英、刘尧夫、陈士直、黄德远、孙自修、许闳、包扬、诸葛千能、陈文蔚、余大雅、王安、严伯奋、魏椿、徐文臣、王光朝、徐昭然、叶贺孙等人。他们当中,既有朱熹的儿子,也有朱熹亲朋好友的后代;既有就近来学者,也有远道来学者。不论何者,在五夫皆得到朱熹的教育,大部分不负师恩,留名于世。

朱塾(1153—1191年),字受之,朱熹长子,居建宁府崇安县五夫。受学于朱熹、蔡元定、林择之。乾道九年六月,朱熹命其往浙东从学于吕祖谦、陈亮、潘景宪等人。

朱埜(1154—1211年),字文之,朱熹仲子,绍兴二十四年七月在同安出生,先后受学于朱熹、蔡元定、林用中、吕祖谦。

朱在(1169—1239年),字敬之,小字泰郎,朱熹季子,生于建宁府崇安五夫。先后受学于朱熹、黄榦、吕祖俭、欧阳光祖。

刘珫,字充父,刘子翼之季子,建宁府崇安五夫人。其性纯一,以儒学教授乡里。绍兴三十二年与朱熹等人游瑞岩。乾道四年冬,与刘玶赴隆兴会刘珙,行前,朱熹作《送刘充父平父如豫章》。淳熙二年奉祠监庙,同年四月,与刘玶、吕叔敬、徐周宾等人陪同朱熹游百丈山。绍熙间监南岳庙,上书陈八事,语涉内官陈源。后隐于武夷山之麓,与詹渊、何大章为友,徜徉于山水中。 刘玶(1128—1185年),字平父、平甫,刘子羽之季子,子翚之继子,建宁府崇安县五夫人。有逸才,事母以孝闻。先与朱熹为同窗,又问学于朱熹。朱熹平时甚关心其学问情况,绍兴二十三年在同安任上,有信《答刘平甫》曰:“比日读何书?讲论切磋之益,想不但文字间也。上蔡帖中儒异于禅一节,道间省记,颇觉有警。试相与究之,见日面论也。” 刘玶以祖荫授右修职郎,改从事郎,邵武军司法参军。后官从事郎监潭州南岳庙。隆兴元年,朱熹将上梅歇马庄二百亩田产归之,不纳,谋于刘珙,转献南峰寺。乾道五年冬,刘玶出任江南西路安抚使属官。淳熙二年四月,与吕叔敬、徐周宾等人陪同朱熹游百丈山。后辞官隐居,在武夷山下筑“七者之寮”,自号“七者翁”,种地耕田自给,欲终老于林泉。淳熙八年七月八日,与朱熹等人登仙洲山,游密庵,作诗酬唱。其与朱熹感情密切,亲如兄弟,多有酬唱,有诗集十卷。刘玶娶范如圭之次女为妻,生有六男七女。六子是:刘学古、刘学博、刘学圃、刘学正、刘学箕、刘学稼,皆师从朱熹。刘玶于淳熙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病逝家中,朱熹作《祭刘平父文》、《从事郎监潭州南岳庙刘君墓志铭》以寄托哀思。

蔡元定,出身书香门第,生而颖悟,明道见心,长期不事科举。其学,无所不讲,天文、地理、礼乐、兵制、度数皆能正其源,是个博学多才、造诣很深的学者,为说《易》的术数派代表之一,朱熹门人之佼佼者。其临终别先生书云:“定辱先生不弃,四十余年随遇未尝不在左右,”故依此推算,其约于绍兴二十七年底或次年初到崇安县五夫里紫阳楼向朱熹学。乾道二年六月,问学于五夫。乾道四年秋,参与同朱熹与张栻、吴翌、林用中等论辩观过知仁之说。乾道五年七月,问学朱熹于五夫,游仙洲山,宿密庵,观瀑布。

林用中,字择之、敬仲,号东屏,福州古田人。初从林光朝学,既而曰:“吾当求所谓明德新民止至善者,以毕吾志。”遂于绍兴二十七年底到崇安五夫投晦庵门下问学,成为朱熹门人,朱熹称其通悟修谨,嗜学不倦,谓为畏友。乾道二年三月,又到五夫续学,请朱熹为其更字,朱熹作《林用中字序》,并于屏山下处以家馆,以教朱塾、朱埜。次年八月同范念德陪同朱熹往湖南长沙访著名学者张栻。乾道四年六月归乡参加秋试,次年参加春试。乾道四年末,参与朱熹校订《程氏遗书》活动,且与福建路茶盐司提举郑伯熊交往,讨论刻印朱熹校订的程氏《遗书》、《朱子全书》、《经说》的印刷事宜。乾道五年,由朱熹向尤溪知县石子重推荐,到尤溪县学担任教事。乾道八年九月为古田县学教官。淳熙元年七月归隐古田读书,同年赴浙中往见石子重。淳熙四年返回闽中,秋间过武夷见朱熹。淳熙八年追随朱熹到南康军,闰三月,与朱熹等人同游寻真观,朱熹卸任知军时畅游庐山,其与刘清之等人陪同。淳熙九年,往福州,拜见闽帅赵汝愚,次年三月,被闽帅赵汝愚招至幕府。淳熙十年十月陪朱熹往泉南哭吊傅自得,腊月九日,与公父、寿翁、景嵩、子木、廷老、考叔、舜民陪同朱熹在福州游舟海上,饮酒赋诗。淳熙十二年底归古田。绍熙五年闰十月,朱熹罢侍讲去国,移杭州西湖灵芝寺时,其与舒高、李杞、余大猷、吴南、王汉等人同侍问学。

庆元间特奏名。其终身不求仕进,与朱熹往来论学,与蔡元定齐名。晚年于家乡讲学。著有《南岳唱酬集》、《东屏集》等。

范念德,字伯崇,范如圭次子,建宁府建阳人。家传正学,于道有闻。绍兴二十七、二十八年到崇安五夫紫阳楼问学。绍兴三十年后遵从父亲遗愿而迁居邵武军泰宁县小均坳。隆兴元年访朱熹于五夫里,乾道二年五月下旬,同何镐等人自邵武来五夫问学于朱熹,乾道三年八月,与林择之陪同朱熹访张栻于长沙,同登衡岳,多所唱和。其娶刘勉之次女为妻,为朱熹之姻弟。多年跟随朱熹,成为高足。其为人忠厚,不苟言笑。先后官历吉州龙泉县主簿、吉州录事参军、平阳府长洲县令、宜黄县令等职,不小其官,遇事亡所苟,遂以干敏、廉勤闻。乾道九年二月,朱熹为其作《尽心堂记》。淳熙二年四月,参加朱熹与吕祖谦在寒泉精舍的聚会,同年五月廿一日从朱熹等人游武夷山,有摩崖石刻记载,又随朱熹参加铅山鹅湖之会。绍熙元年,受漳州太守朱熹邀请下漳州协助实行经界。庆元三年中秋,朱熹访之于泰宁,范念德受邀请参与编修《礼书》。庆元六年三月朱熹于逝世前写信托其继写《礼书》,且托为冢孙择配。同年为铸钱司主管官,十一月二十三日赶往建阳参加朱熹葬礼,为此被罢任。卒,黄榦作《祭范伯崇文》。

建宁府建阳人刘懋之子刘爚与刘炳,绍兴二十八年到崇安五夫紫阳楼拜师学习。

许升于十三岁时,到同安县学拜朱熹为师学习,绍兴二十八年随朱熹到崇安五夫继续求学,九月卒业归家。其为人恬淡静退,无物欲之累。 刘清之(1133—1189年),字子澄,世称静春先生,刘滁之子,抚州临江人。登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第,授袁州宜春主簿,未上,丁外忧。服除,改严州建德县主簿,有政绩。绍兴二十九年四月,到崇安县五夫向卸同安主簿任归里的朱熹问学,遂志于理学,盛年壮气,清节直道,发轫进途,闻于当世。乾道二年,又到五夫续学,耕道而熟仁,成为朱熹高弟,吕祖谦、张栻皆神交心契,汪应辰、李焘亦敬慕之。乾道四年秋九月,过潭溪,又到五夫拜访朱熹,留语数日。乾道九年二月,请朱熹为作《刘氏墨庄记》。同年五月,往浙中见吕祖谦,过崇安访朱熹,相互论学。淳熙元年为太常主簿,次年五月,为宜黄知县,受临川太守赵景明的邀请参与鹅湖之会。淳熙三年,受龚茂良、周必大荐举入朝奏事。淳熙六年六月到南康军访朱熹,七月立秋日,陪朱熹及同僚游三峡,入冬后协助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淳熙八年闰三月,与朱熹等人同游寻真观。朱熹卸任归,陪游山北。其后与朱熹商定《近思续录》。淳熙十年在鄂州通判任上与朱熹书信往来,与太守罗愿共请朱熹作《鄂州社稷坛记》。淳熙十一年离任归吉州庐陵,在槐阴精舍与杨炎正、黄豹、李如圭、曾祖道、刘孟容、许景阳、刘季章等三十余人讲学论辩,是朱学在庐陵的代表人物。淳熙十年始协同朱熹编著《小学》。淳熙十三年四月任衡州太守,治绩卓著,次年十二月遭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捏造罪名劾?,主管华州云台观,于槐阴精舍讲学,寄羊裘给朱熹。淳熙十五年得叶适向宰执荐举,十六年三月起知袁州,因病未赴,秋九月卒。次年,朱熹作《祭刘子澄文》。著有《曾子内外杂篇》、《训蒙新书》、《训蒙外书》、《墨庄总录》、《祭仪》、《戒子通录》、《农书》、《刘清之文集》等。

陈万年,字宗之,建宁府建阳人。隆兴二年夏六月访朱熹于五夫紫阳楼,言其曾大父陈洙以死谏仁宗立储事。朱熹与之论忠孝事,并作《送陈宗之序》赠之。

何镐,字叔京,何兑之子,邵武人。其读书处以地近七台山之麓、小溪之滨而称台溪,故人称其台溪先生。幼承庭训,立志以圣贤为师,一心讲求道德修养,乾道二年五月到五夫问学于朱熹。

林大春,字熙之,号慥斋,福州府古田人。朱熹门人,林用中之师。乾道四年十一月专程到崇安五夫拜访朱熹,留数日,朱熹有诗赠别。其家世崇尚理学,尝题十六字曰:“仲尼再思,曾子三省。予何人哉,敢不修整?”临卒,戒子弟不得用浮屠法,故子孙皆以文行世。 詹体仁(1143—1206年),字元善,詹慥之子,建宁府浦城人。与杨方、王阮、程迥、林光朝等同登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第,调饶州浮梁尉,获盗当赏,谢不就。为泉州晋江丞。乾道五年八月始以书信投朱熹问学,随后到崇安五夫师事朱熹,其深于理学,沉潜经训,属意星历。

林允中,字旷叔、扩之,林用之胞弟,福州府古田人。朱熹门人,乾道八年九月自吴中还,与用中一道入崇安五夫紫阳楼向朱熹问学,留三日,朱熹见其学问长进,为之作字序,改旷叔为扩之。

廖德明,字子晦,号槎溪,南剑州顺昌人。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及第,授以宣教郎,历官韶州教授、兴化军莆田知县、浔州知府、广东提刑兼知广州、吏部左选郎官等职。其少时学释氏,及得龟山杨时书读之,大悟,于乾道九年遂受业于朱熹门下,先后在建阳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崇安五夫屏山六经堂之间就学,后到崇安武夷精舍、建阳竹林精舍续学,记取朱熹之言,充广德性,力行好事。朱熹称其学有根据,成为朱子理学的重要传人。

石〓(1128—1182年),字子重,号克斋,绍兴会稽人,先世寓绍兴府新昌,祖父避乱居章安,大父公孺始迁台州临海。其自幼端庄警悟,志存高远,博览群书。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进士出身,授郴州桂阳县主簿,从李光游,又从舅氏陈良翰学。调从事郎迁泉州同安县丞,恰遭旱灾,上书太守,请免租赈饥,民德其惠政。绍兴十九年,改宣教郎知常州武进县,到官清理旧讼积案,公正廉明,时郡守欲费巨赀为寓客治第,其竭力反对,自求罢官,民众千人到郡请留。在家三年,安贫乐道。并于金鳖山创观澜书院,为当地办学之始,亲自讲学,教授家乡子弟。曾到崇安五夫问学于朱熹。乾道七年三月除知南剑州尤溪县,到官整顿吏治,正民税籍,大力整顿县学,拓地扩建校舍、置学田数百亩,购书万卷。时学校久废,延聘林用中掌教事,旦夕论道,诸生感悟,他郡士子,亦裹粮来学。当年十一月,逢朱熹因舅氏祝峤殡葬之事来尤溪奔丧,与朱熹论学,相与访朱松之韦斋,延请朱熹故地重游讲学。朱熹撰《重修尤溪庙学记》,并为题“明伦堂”匾。朱熹为其作《克斋记》。其任满,百姓画像祀之。乾道八年,同朱熹共订而成《中庸集解》,集录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焞十家之说。淳熙元年春正月,官秩满,归会稽,过建宁,与朱熹一路同行,至建阳分手。淳熙四年秋间受监察御史陈善举、丞相史浩荐举入对,首陈“人君之道,与天同方,天心至公,故人君之心不可以有一毫之私”。言甚恺切,受孝宗赞许。差监登闻检院,迁太常卿,因性耿直,被群小排挤,隐居西郊鼓山,著述讲学,从者如云。后累迁太常主簿知南康军库,将代朱熹知南康军,未至,淳熙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卒,朱熹为作《知南康军石君墓志铭》,赞其天资高迈,探讨理学,研究《周易》、《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讲明经传宗旨,尽得精奥,发为著述,简明醇粹,多与朱熹见解相合。著有《周易解》、 《大学集解》、《中庸解》、《克斋文集》等。其《中庸解》经朱熹删定为《中庸辑略》。

陈定(1150—1174年),字师德,陈守之弟,陈俊卿之仲子,兴化军莆田人。其性至孝,友爱兄弟,笃志圣贤之学,不屑为举子之文。淳熙元年,于莆田仰止堂抠衣执弟子礼问学于朱熹,其后由吴耕老推荐,续学于崇安五夫紫阳楼。

王光朝,字春卿,建宁府建安人。朱熹门人,淳熙二年四月,吕祖谦、潘景愈入闽,在朱熹陪同下访见之。曾与许子春、蔡元定、黄榦、林择之、杨方等人追随朱熹入南康军,淳熙八年闰三月底,陪同朱熹游山北。

范瑄,字仲宣,淳熙二年在崇安五夫与朱熹游,四月吕祖谦来访问朱熹时得见。

徐大老,字周宾,朱熹表弟兼门人,淳熙二年四月在崇安五夫问学。曾与朱熹、吕祖谦、刘珫、刘玶、潘叔昌等人游百丈山。次年重阳节与朱熹登高酬唱。

魏愉,字元作,建宁府建阳人。朱熹外甥,善读书,能讲说。乾道二年正月,朱熹为其更名取字,以警其无所作为。淳熙二年四月在崇安五夫问学,吕祖谦来访时得见。

黄榦(1152—1221年),字季直、直卿,号勉斋,黄瑀第四子,福州闽县人。曾从乡先生李泳学辞赋、古文。淳熙二年,其兄黄杲任职吉州,黄榦从行,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于朱熹。其家法甚严,乃以白母,即日行。故得子澄推荐,于淳熙三年春初往五夫求学。时大雪,既至而朱熹外出,黄榦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待朱熹归。执礼见朱熹后受学,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朱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尝诣吕祖谦,以所闻于朱熹者相质正。及广汉张栻亡,朱熹与黄榦书曰:“吾道益孤矣,所望于贤者不轻。”淳熙六年正月朱熹差知南康军时随行。淳熙八年闰三月,朱熹卸任南康太守时畅游庐山,与刘清之、张扬卿、王阮、周颐、林用中、赵希汉、陈祖永、吴兼善、祁真卿、许子春、胡莘、王朝、余隅、陈士直、张彦先、会稽僧志南明老等人陪同。同年十一月二日,陪同朱熹入朝奏事。次年,朱熹以女妻之,馆于紫阳书堂。淳熙十一年年底到武夷精舍续学。淳熙十五年,与蔡元定、程端蒙、滕璘兄弟、董铢等人助朱熹修订《四书集注》。绍熙元年,陪朱熹下漳州,与陈淳讲道于芝山之麓。后到福州赵汝愚处教授诸生。次年五月,朱熹北归时又陪送朱熹至建阳。绍熙三年不应秋试,无心于仕途,当年十一月到建阳考亭访朱熹,讨论《礼》学,参编《礼书》。绍熙五年七月,宁宗即位,朱熹命其捧表随行入京,奏补其为将仕郎,闰十月,朱熹去国,移杭州西湖灵芝寺时在侧。庆元元年春二月参加铨试,四月授迪功郎、监台州户部赡事酒库,同年六月在都下致书朱熹,告诉朝中政事,之后归闽。同年八月三十日到建阳,与朱熹、刘淮等人游麻沙浮翠亭。庆元三年正月从仲兄至庐陵,与吴伯丰、李宝之等人商量修《礼书》之事宜,七月扶丧归,八月与朱熹见面于顺昌。十二月,朱熹为其在考亭筑室三间以居。其丁内忧,庐墓期间建螺峰书院讲学,学者从之甚众,朱熹遣孙朱钜、朱钧前往受教。庆元四年,参与《尚书》的撰注。庆元五年十一月,始迁考亭新居。庆元六年初归三山。朱熹病逝前写信嘱其收拾《礼书》底本,补葺成之。其学最得朱子之学精髓,传朱子之正统。朱熹逝世后持三年心丧。开禧初,吴猎访以兵事,论成败。猎雅敬之,辟为监嘉兴石门酒库,揭露库吏勾结奸商“公造私酒”,官酒不卖,反而自卖私酒之行径。嘉定元年,力主“壮国势而消外侮”。其后任江西临川令,改知新淦令,擢监尚书六部门,未上,差安丰军通判。嘉定八年,知湖北汉阳军,面对严重旱灾,筹集赈荒米七万余石,分甲乙丙丁四等赈粜,活者万家,建馆纳四方士,立周程游朱四先生祠。以避姻党之嫌,请祠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嘉定十年,调知安庆府,亲自督修郡城,备战守,保障境内不受金兵侵扰,当地士民称赞道:“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制置使李珏辟为参议官,辞不就,朝命改知和州。次年,入庐山访李燔李宓,寻朱子遗迹,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嘉定十二年十月,返回福州;次年致仕,专事讲学,弟子日盛,编著礼书,孜孜不倦。提出道有体有用论,阐发了朱熹的“理一分殊”和“体用”观,丰富了朱熹的理本论,同蔡元定、蔡沈、陈淳为朱门四大传人。嘉定十四年卒,年七十,赠朝奉郎,谥文肃。元至正十九年,福州建勉斋书院纪念之,清雍正二年,从祀于孔庙,又在府学里建黄勉斋祠。著有《朱熹行状》、《尚书说》、《书传》、《易解》、《孝经本旨》、《六经讲义》、《大学章句疏义》、《大学圣经解》、《礼仪通解》、《仪礼经传续解》、《礼记集传传注》、《论语通释》、《论语意原》、《四书通释》、《系辞传解》、《勉斋集》、《勉斋先生讲义》、《勉斋语录》、《传志萧氏源流字谱》及《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后录》、《晦庵先生语续录》等。

吴英,字茂实,吴处厚裔孙,邵武军邵武人。幼承家学,精研性命之旨。朱熹曾至其家,讲学于莲花坞,相得甚欢。登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第,仕泉州府学教授。淳熙二年十月同邵武文士访朱熹于建阳寒泉精舍,相处旬日。次年十月到五夫续学,朱熹作诗送之。

刘尧夫(1146—1189年),字淳叟,抚州金溪人。年十七即为陆九渊等人弟子,曾师事陆氏三兄弟,为陆氏高弟。乾道五年入太学,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及第,历官国子正、太学博士、隆兴府通判。淳熙五年七月经吕祖谦引荐,入闽访朱熹,到崇安五夫从学数日,言陆氏之非,为朱熹所责,以为“子静之学即有未当,尧夫不可如此诋之”。当月二十九日,朱熹率领廖德明、方士繇、江默等陪刘尧夫游山,发潭溪、留芹溪、登云谷、宿黄沙、游武夷,蔡元定、刘甫、刘子翔也来会。八月初,一行人入武夷山,摩崖石刻留名。

陈士直,字彦忠,福州府长乐人。朱熹门人,淳熙七年三月从学于南康军,与朱熹等人游星子县落星寺。淳熙八年就教于九江濂溪书堂,陪同朱熹游濂溪书院光风霁月亭,闰三月,与朱熹等人同游南康寻真观。淳熙八年七月八日,与朱熹归闽后登崇安五夫仙洲山。

黄德远,朱熹门人。淳熙八年七月八日,与朱熹等人登崇安五夫里仙洲山,游密庵,作诗酬唱。

孙自修,字敬父、敬甫,宣州府宣城人。朱熹门人,淳熙八年七月八日,与朱熹等人登五夫仙洲山,游密庵,作诗酬唱。绍熙二年与从弟孙自任、孙自新从学于建阳考亭竹林精舍,绍熙五年续学于长沙岳麓书院。尝追记朱熹传训为《甲寅问答》。孙氏三兄弟在宣城传道,成为朱子学在皖的一脉正传。

许闳,字进之,福州人。从黄铢学诗,淳熙九年十月十六日,挟琴从福州北上至崇安五夫,拜谒新近卸浙东提举之任归家而居的朱熹。朱熹为作《招隐操》,并有诗赠之。其与朱塾友好,常作诗酬唱。

包扬,字显道,号克堂,包约之弟,建昌军南城人。先从陆九渊学,在南丰时,尝诋朱熹有“读书讲学,充塞仁义”之语。晦翁以告象山,象山亦大骇,答以“此公好立虚论,须相见时,稍减其性”。后遗之书,责其怪。淳熙六年后则问学朱熹于南康军,淳熙十年三月同诸葛千能续学于崇安五夫。

诸葛千能,字诚之,绍兴府会稽人。陆九渊、朱熹门人,于乾道八年从学于陆九渊,精力旺盛,治学甚笃。登宋孝宗淳熙八年(1 181年)进士第。时朱熹与陆九渊两家之争甚烈,千能且不避门户,书贻两家,往来于诸儒之间,欲解两家之争。淳熙九年,朱熹到台州时见面曾与之论,“以学徒竞辩陆子之学为非。尝言于晦翁,翁亦怅然”。淳熙十年三月同包扬问学朱熹于崇安五夫紫阳楼。朱熹说其“守立过人”。

陈文蔚(1154—1239年),字才卿,号克斋,陈邦献之子,信州上饶人。朱熹门人,由同乡余大雅推荐而向学,淳熙十一年九月与余大雅兄弟同到崇安五夫,拜朱熹为师于紫阳书堂。

余大雅(1138—1189年),字正叔,信州上饶人。进士及第,官至经略使。闻朱熹讲道闽中,欲登门从学。淳熙六年二月,朱熹带病赴南康军任,路过铅山县,大雅纳贽拜谒于观音寺,见随行的朱在、魏愉、黄榦、丁克、王翰,以及陆九龄、刘尧夫。辑录师言及读《上蔡语录》之况。次年又问学于南康军,有献朱熹诗云:一见先生道愈尊,言提切切始能安。如今抉破本根说,不作从前料想看。有物有常须自尽,中伦中虑觉犹难。愿言克己工夫熟,便得周旋事仰钻。淳熙九年,朱熹离浙东提举任,归闽过上饶,其与韩元吉、徐安国、辛弃疾聚会时陪同游南岩。淳熙十一年九月与陈文蔚拜访朱熹于五夫紫阳书堂,再到武夷精舍续学,一个月而返。

王安,王彦晖之次子,饶州德兴人。父母重视教育,受学于名家,于兄弟中业独先就,乡里父兄贤之,多遣子弟从之游。曾受学于吕祖谦,淳熙十一年十月特地入闽,到崇安县五夫紫阳楼问学于朱熹,求朱熹为其亡父作铭文,朱熹为作《迪功郎致仕王君墓碣铭》。

严伯奋,严瑀之子,衢州府江山人。朱熹门人,淳熙十二年九月问学于崇安县五夫里紫阳楼,并请朱熹为其父文集求序,朱熹作《跋溪上翁集》。

魏椿,字元寿,建宁府建阳人。朱熹门人,淳熙十五年问学于五夫紫阳楼,记录师语,又从学于武夷精舍,绍熙间在建阳考亭竹林精舍续学。

徐昭然,字子融,号潜斋,信州铅山人。朱熹门人,淳熙十五年三月,受学于铅山县境永平驿,时朱熹过此徘徊不前。后随同往玉山,留止月余。同年七月闭馆同余大雅到五夫受学,次年在武夷精舍续学。

叶贺孙(?—1237年),字味道、知道,以字行,学者称西山先生,处州丽水人,居温州永嘉,后迁居建阳后山。朱熹门人,少刻志好古学,受父命,于绍熙二年同徐寓等人同时问学于漳州、崇安五夫紫阳楼,次年及绍熙五年底携弟任道续学于考亭竹林精舍。在《朱子语类》中,叶贺孙记载的语录条目甚多,内容广泛。

上述人物,除在五夫受学外,也有人受学于其他地方,且终生学问与仕履各不相同,他们的生平资料,载入拙书《朱子学关涉人物裒辑》中。我们无法读到朱熹门人的回忆录之属的文章,无法复原朱熹讲学过程的具体细节,只能通过众多门人资料的铺叙,从中撷取片段,初步勾勒出一个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