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二节 穷乡僻壤堪寂寞 名流雅士颂高情

开武夷山教育之先河者,为南朝梁陈之间的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519—581年),其成名之后定居于武夷山中,慕名登门问学求教者络绎不绝,而顾氏亦以平生所学教授山人,故后世对其评说甚高。清《崇安县志》、民国《崇安新县志》记载:“崇人知学自野王始。”而在崇安县教育史上最有成就、最具影响力的人非朱熹莫属。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铸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化精英。而朱熹在福建路建宁府崇安县境内的就学、著述与教学时间甚长,与崇安五夫的刘氏六经堂、胡氏书堂、武夷精舍乃至崇安县学的关系都密不可分,值得后人探讨。本文主要讲朱熹在五夫的讲学,兼及县学,而将武夷精舍的讲学另外辟章讲述。刘氏六经堂——屏山书院在崇安县开耀乡五夫里的府前村,在丛林拥翠的纱帽山山麓,居住着一个声名赫赫的刘姓大家族,其缘于刘翔之子刘庸卜居于此。为了让族中子弟能就近读书,刘家创建一所私塾,先后由刘太素、刘民先等人充教职。至南宋绍兴十四年,赋闲的刘子羽牵头,由刘子翚操作,将私塾扩建,易名为六经堂,由子翚执掌,延聘当时的饱学之士共同授课。六经堂相对开放,招收生员对象,超过刘氏子弟的范畴,亦接纳亲友的后代、乡人子弟。刘子翚作《示六经堂学者》:汝心之休,处此如游;汝心之流,处此如囚。此堂何有?维经与史。隐索周施,于兹备矣。诵书琅琅,其神乃扬。杂虑横心,圣言则忘。讲书默默,精义乃得。借聪于人,终焉必惑。视彼迅晷,若弗云来。今汝不勉,则何有哉?时习之说,反身之乐。赡忽茫茫,匪伊情度。

失怙的朱熹,于绍兴十三年下半年来到五夫依傍父亲之友刘子羽,刘子羽则为朱熹母子筑室(后称紫阳楼)于屏山下、潭溪之上,并由刘子羽、刘子翚、刘勉之、胡宪共同经理其家事。朱熹到五夫,很快就加入六经堂的受学者的行列中,与刘珙、刘瑺、刘玶、刘懋、黄子衡、黄铢、魏掞之、方耒、李从礼、欧阳光祖等人为伍(这个名单有七个姓,似乎可以看出六经堂已相对开放,接纳亲朋好友的子弟),在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先生的教导下立志苦读,恭听经学塾师传授经史,学做程文和诗赋,法帖临摹,为科举入仕做准备。

退出官场的刘子翚,亲自监督诸生认真读书,并选择前朝名公巨著作为练习程文的范本,摘出书中重点,要求反复记诵,而不是一般泛观浏览。朱熹经过四年的苦读,顺利地中了乡举,又中了进士,成为六经堂培养出来的、继刘珙之后的又一个进士。

绍兴间执掌刘氏六经堂者,为刘子翚。

刘子翚(1101—1147年),为建州崇安县五夫刘韐之季子,字彦冲,号文平,以所居之地屏山为号,又以体弱多病取号病翁。其自幼聪明好学,少年时在五夫受学于著名学者胡安国。宣和二年游太学,为举业,又服膺二程之学,其理学思想多取于胡瑗、程颐、胡安国。宣和四年二十二岁时随父亲戎马征战,抗击外夷,后以荫补承务郎,担任真定幕府录事官。以父死难,痛不欲生,守孝三年。南宋建炎二年,调任福建路兴化军通判。绍兴二年八月任满归里,以右宣教郎主管武夷山冲佑观,隐居于五夫里屏山下,筑六经堂,开门授徒,聘请刘勉之、胡宪等主讲,十余年间培养出刘珙、朱熹、魏掞之、欧阳光祖等数人。

六经堂既是成就朱熹的主要场所,又是后来朱熹亲自给纷纷来五夫求学者上课的重要场所。朱熹还给六经堂各处室冠名,经常到此缅怀父执及先师。胡氏山居——文定书堂、兴贤书院崇安县开耀乡五夫里籍溪村胡坊有胡氏山居,为著名学者胡安国故宅,其侄儿胡宪居住之。

胡安国以治《春秋》学为长,其事迹被载入《宋史》。胡安国生前尝以朝廷所赐之金,令从子胡宪在旧基重建书堂,名为胡氏书堂。胡安国卒后,朝廷谥之文定,书堂亦随之改名文定书堂,即《朱子语类》卷101所言:籍溪厅上大榜曰“文定书堂”。后人又将文定书堂改建为文定书院,以后再改称兴贤书院。

朱熹来到五夫,主要在刘氏六经堂读书,有时也越过潭溪,爬上山冈,穿过小巷,来到胡氏山居听胡宪先生讲课,特别是刘子翚、刘勉文相继死后,文定书堂就成为朱熹主要的问学之处。胡宪仕宦于外的时间甚短,大部分时间隐居于籍溪,执掌文定书堂甚久,故朱熹师事胡先生时间亦长。 胡宪(1086—1162年),字原仲,是建州崇安县五夫籍溪人胡淳之子,学者以其所居之地称其为籍溪先生。大观初年,胡宪在长沙从学于叔父胡安国。在荆门学舍又从朱震游。后以乡贡入太学,当时查禁伊洛之学,其偏爱二程学说,与刘勉之暗地传抄背诵。胡宪无意于科举,转事经学家谯定,逆旅中问学焉,得授《易》学,不久回乡,耕作讲学,开“胡居士熟药正铺”卖药供养父母。

由从臣折彦质、范冲、朱震、刘子羽、吕祉、吕本中等十人荐举,胡宪于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年)九月赐进士出身,授建州州学教授。绍兴十年秋,朱松罢职归闽,在建州城南筑环溪精舍,彼此相见往来,年少的朱熹得以聆听胡宪的教诲,为朱熹师从胡宪之开端。

绍兴十二年胡宪以母老不乐居官舍,辞去教职,归请监南岳庙,并奉胡安国之遗命,以朝廷赐金按旧制重修胡氏书堂,教授学子。绍兴十四年至十七年,兼在五夫刘氏六经堂执教。朱熹说胡籍溪人物好,沉静严谨,其教诸生于功课余暇,以片纸书古人懿行,或诗文铭赞之有补于人者,粘置壁间;俾往来诵之,咸令精熟。由此可见,胡宪的教学方法,亦有长处,朱熹得受其学,学业进步很大。武夷山五夫兴贤书院绍兴二十三四年,胡宪为福建安抚司属官,认为福州盐法弊病多,上书给闽帅张宗元要求更革,上司不悦,久之,请奉岳祠而归。秦桧死后,胡宪年近古稀,忧时之心更甚。绍兴二十九年六月,由吏部尚书贺允中荐举,胡宪除大理寺直,旋在八月改除秘书省正字,至绍兴三十年六月方赴馆任职,朱熹作《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二首》为之送行。胡宪并用朱熹之意,入朝奏请宋高宗起用被摒弃的主战派重要人物张浚、刘锜,此举震动朝野。胡宪因之被罢正字,高宗又念其忠直,改左宣教郎,十二月主管台州崇道观,领祠禄安度晚年。绍兴三十二年四月十二日病卒于家中,谥靖肃。

武夷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宪,对朱熹的教育功不可没。朱熹师事刘子翚四年,师事刘勉之七年(起于杭州,另外章节将有叙述),师事胡宪约二十年。朱熹久事胡宪,情谊最深。朱熹后来说籍溪先生学于文定,又好佛老;以文定之学为论治道则可,而道未至。然于佛老亦未有见。且朱熹说他“只是讲学不透”,大约是指《易》、《语》、《孟》、《中庸》、《礼》之奥学。这也促使进士及第后的朱熹走出崇安五夫,到闽北其他地方寻访高人,最终拜师于延平李侗先生,受学十年,问难答疑,融会贯通儒家经典著作之精髓。建宁府崇安县学朱熹虽然未读书于崇安县学,也未执教于崇安县学,但关注崇安县学的教化作用。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当崇安县令诸葛廷瑞翻新了学校,并将赵抃和胡安国二位热心教育事业的前贤作为榜样时,朱熹感到欣慰和鼓舞,作《建宁府崇安县学二公祠记》。记云: 崇安,建之严邑,故宫师赵清献公尝为之宰,故侍读胡文定公又其邑里人也。两公之德,后学仰之久矣,然数十年之间,为是邑者不知其几何人,无能表而出之,以化于邑者。乾道三年,今知县事温陵诸葛侯始至,则将葺新学校,以教其人,而深以两公之祠未立为己病,于是访求遗像,因新学而立祠焉。明年五月甲子讫功,命诸生皆入于学,躬率丞掾,与之释菜于先圣先师,而奠于两公之室。三献成礼,揖诸生而进之曰:“学则孔孟尚矣,然居是邦,语其风声气俗之近,则乡大夫、乡先生之贤者,岂可以不知其人哉!惟赵公孝悌慈祥,履绳蹈矩,为政有循良之绩,立朝著蹇谔之风,清节至行,为世标表,固诸公之所逮闻也。至于胡公闻道伊洛,志在《春秋》,著书立言,格君垂后,所以明天理,正人心,扶三纲,叙九法者,深切著明,体用该贯,而其正色危言,据经论事,刚大正直之气,亦无所愧于古人,则诸君岂尽知之乎!吾承乏于此,过不自料,常欲与诸君相励以圣贤之事,今幸因吾民之余力,校室以修,方将日与诸君者从容俯仰乎其间。顾念古昔圣贤远矣,则欲诸君自其近者而达之,是以象两公于此堂也。诸君自今以来,盖亦望其容貌而起肃敬之心,考其言行以激贪懦之志,然后精思熟讲,反之于心,以求至理之所在而折中焉。庶几学明行尊,德久业大,果能达于圣贤之事,是则两公私淑后来之本意,而亦区区平日所望于诸君也。诸君岂有意乎?”诸生皆拜曰:“诸生不敏,敢不敬蚤夜以思,无辱先生之诲。”于是既退。而诸葛侯使人以是说走山间,属熹为之记。

熹唯今之为政者,固已不遑于学校之事,其或及之,而不知所以教,则徒以禄利诱人,而纳之卑洿浅陋之域,是乃贼之,而于教何有!今诸葛侯于兹邑,既新其学,而语之以圣贤之事,又能尊事两公,俾学者由是而达焉,则可谓知所以教矣,此其志岂特贤于今之为政者而已哉!既不得辞,乃具书其本末,以视同志,顾相与勉焉,以无负诸葛侯之教也。

青年人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需要模范,需要有道德要求上能言行一致的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历代儒学教育者极为推崇圣贤君子,认为这些人思想道德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堪称人格典范。诸葛廷瑞和朱熹一样,适时地把赵清献公和胡文定公作为年轻学子学习的榜样加以树立。推崇圣贤君子,目的是要让来学者见贤思齐。学者一方面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明白真理、正义等文字概念,也学习前贤的学习态度、习惯和判断事理的方法;另一方面在日常行动中仿效历史上、现实中有德行的人。这些圣贤君子,都有着特定的历史内涵,但他们在品德节操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值得人们借鉴。这又令我想起20世纪,新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树立雷锋同志为全民学习的榜样,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变了不少人的精神面貌,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良好风气,各个领域都有不小的收效。这应是伟人毛泽东善于学习前贤做法之典型。

在《建宁府崇安县学二公祠记》一文中所标榜的赵清献公即北宋名臣赵抃,胡文定公即胡安国,现将二人资料陈列于下。

赵抃(1008—1084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府西安人。登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第,初授武安军节度使推官,康定初以著作郎任崇安知县,为政本于孝悌,不严而肃,民莫敢犯。兴修水利,筑长圳引南溪水入新阳坂灌溉农田数千亩。其对武夷山极为钟情,题有《武夷行》长诗。庆历初于武夷山建吏隐亭于三曲宴仙岩麓,撰铭于该亭,警示为官者应清正不贪。其为官清廉正直,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势,素有“铁面御史”之称。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路。召为右司谏,以言事罢知虔州,历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英宗时改知成都府。所至以宽简为治,以奉俭闻。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知杭州,徙青州,再知成都府,复知越州、杭州,致仕。卒,谥清献。著有《南台谏垣集》、《新校前汉书》、《成都古今集记》、《清献尽言集》、《清献集》等。

胡安国(1074—1138年),字康侯,学者称为武夷先生,建州崇安五夫里人胡渊之子。自小聪慧好学,十五岁到州学就读,十七岁入太学。其为程颐的私淑弟子,与杨时、游酢、谢良佐等人友善,交往甚密。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及第后,擢为太学博士,授荆南教授,转为提举湖南学宫,因荐举布衣王绘、邓璋,得罪权贵蔡京被诬为所举匪人而罢官。在衡岳之下买地结屋数间而居,投入《春秋传》的修治。徽宗政和元年,除成都路学事,次年以丁艰归居崇安五夫籍溪,在武夷山下聚徒讲学,胡宪、范如圭、江琦等人受学之。至靖康元年入朝供职。绍兴元年,诏为中书舍人兼侍讲,上《时政论》力陈恢复大计。次年贬职奉祠。绍兴五年,诏为经筵大臣,令进讲《春秋传》,绍兴八年加宝文阁直学士。绍兴八年四月卒,赠左朝议大夫,谥文定。

胡安国一生登仕四十年,积官不及六载,大多时间致力于理学研究,历时寒暑三十载写就《春秋传》。其为人处世,重操守、讲忠信,性情耿直,不趋炎附势,敢于直谏,遍触权贵,故屡被排斥与打击。晚年退隐,致力于学术研究,成为南宋著名经学家,著有《春秋传》、《春秋年表》、《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上蔡语录》、《武夷诗文集》等。

由此可以看出,朱熹所推崇的赵扑、胡安国二人,确实是贡献卓著,堪为楷模。 朱熹从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亲身经历同安的县学建设,到乾道四年(1 168年)为诸葛廷瑞建设崇安县学作记,虽然时隔十五年,但他没有改变对教育事业的初衷,也没有减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后来,朱熹投入更多的精力,将私人办学、讲学活动推向了高潮。朱熹讲学于五夫在人们关注武夷山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同时,很多文章已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过朱熹与五夫里的关系。本书作者亦在多篇文章有过着墨介绍朱熹移居五夫的原因、从学的经过,亦略说过朱熹在五夫的讲学活动。本文将着重从朱熹在五夫的教育活动展开论述。

由于五夫是朱熹生活了近五十年的地方,紫阳楼只是作为起居的生活场所,而没有自己建设专门的精舍、书堂或书院作为讲学之所,却在五夫之外的建阳先后建了三所精舍、在武夷山风景区内建了一所精舍作为较长久的讲学之所,因此,在五夫的教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短期的、临时性的讲学性质,但又是不能忽略的教育活动。我们可以将朱熹在五夫的讲学活动,视为其他精舍讲学的补充部分或延伸部分。

朱熹登第后的最初岁月里,约有一年多的时间,身心得到解脱,却不放任自己,而是自觉地进行读书,其父所遗之书以及六经堂、胡氏山居的大量藏书,成为朱熹阅读的主要对象。此际朱熹无书不读,几乎进入狂热的状态。这又可用来说明朱熹为什么没有在五夫率先开始讲学、最先讲学的地点却发生在其故里婺源的原因。朱熹故居大凡仔细研究过朱熹生平事迹的人,不难发现有大批的学者在不同时期到五夫受学于朱熹,最早的时间当是朱熹卸任泉州同安主簿之后的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年底,最迟的时间当是朱熹卸任漳州太守之后的绍熙二年(1 191年)夏。就当时的交通而言,五夫里是个偏僻之所,即便是朱熹蛰伏于崇山之中,也不断有人前来求学问难,这种现象就值得后人探寻。笔者按南宋纪年法将朱熹在五夫的讲学活动分为五个时期叙述,下列每个时期尽管有个时间区段,但在每个区段里,朱熹并没有固守五夫,其讲学活动最为零散。因为朱熹仕宦于外累计九年时间,即:绍兴二十三年七月至绍兴二十七年十月(1153—1157年)为同安县主簿;淳熙六年三月至淳熙八年三月(1 179—1 181年)为南康军知军;淳熙八年十二月至次年八月(1181—1182年)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绍熙元年四月至次年四月(1190—1191年)知漳州;绍熙五年五月至七月(1194年,三个月)为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绍熙五年十月至闰十月(1194年,四十六日)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给皇帝讲学。其余时间大多请祠闲居,在山野讲学。故就五夫的讲学而言,时间跨度很长,而零散又不完整,它是朱熹讲学活动的过渡期或延伸期,我们将此看成朱熹闲居五夫紫阳楼期间的零星讲学之组合更为恰当。朱熹的五夫讲学期,也是构成其数位有造诣的门人求学、成长的重要环节,故研究朱熹及其门人,少不得叙述此环节,典型的例子就有后来成为朱熹高足、女婿以及学统继承人的黄榦在五夫的求学过程。

绍兴间讲学(1150—1162年):徽州婺源人朱德和,在绍兴十九年底与回婺源的朱熹交游。次年夏天,自婺源到崇安五夫问学,至秋间回,朱熹有《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诗送之。这是朱熹早期门人之一。朱熹登仕后,开始向儒家学问靠拢,特别是师从延平先生李侗之后,在理学方面大有进展,对邻近的青年人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如蔡元定、林用中于绍兴二十七年年底到五夫投晦庵门下问学。范念德于绍兴二十七八年到五夫紫阳楼问学。刘爚刘炳兄弟、许升于绍兴二十八年夏到五夫求学。刘清之于绍兴三十年四月到五夫向朱熹问学,遂志于理学,盛年壮气,清节直道,发轫进途,闻于当世。

隆兴间讲学(1163—1164年):如范如圭之子范念德于隆兴元年访学于五夫里;魏掞之长子魏应仲于隆兴元年五月受学于五夫朱氏家塾。陈万年于隆兴二年夏六月访学于五夫紫阳楼。

乾道间讲学(1165—1173年):林用中于乾道二年三月到五夫续学;范念德同何镐等人于乾道二年五月下旬,自邵武来五夫问学;蔡元定于乾道二年六月到五夫续学。刘清之于乾道二年到五夫续学,耕道而熟仁,成为朱熹高弟。刘清之于乾道四年秋九月,过潭溪,又到五夫拜访朱熹,留语数日。林大春于乾道四年十一月专程到崇安五夫拜访朱熹,留数日。蔡元定于乾道五年七月到五夫续学;詹体仁于乾道五年八月始以书信投朱熹问学,随后到崇安五夫师事朱熹,其深于理学,沉潜经训,属意星历。刘爚刘炳于乾道七年再问学于五夫。林允中于乾道八年九月自吴中还,与林用中一道入崇安五夫紫阳楼向朱熹问学。廖德明于乾道九年受业于朱熹门下,先后在建阳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崇安五夫屏山六经堂之间就学。石子重于乾道间曾到崇安五夫问学于朱熹。

淳熙间讲学(1174—1189年):经过多年的钻研,朱熹对伊川之学(即道学思想体系)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加工,使之愈趋完备精密,并通过广泛的授徒讲学扩展影响,道学思想为越来越多的官僚士大夫所接受,向学者也越来越多,作为教育家的朱熹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五夫紫阳书堂、建阳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武夷精舍,成为士子向往的地方。而朱熹家居五夫,也就不断有人前来问学。

陈定于淳熙元年后续学于崇安五夫紫阳楼;范瑄于淳熙二年在崇安五夫从朱熹游;徐大老、魏愉于淳熙二年四月在崇安五夫问学。黄榦于淳熙三年春初往五夫求学。程永奇随朱熹自婺源归而受学于五夫。吴英于淳熙三年十月到五夫续学,朱熹作诗送之。淳熙四年,朱熹主要是处理亡妻营葬之事,间或讲学。刘尧夫于淳熙五年七月经吕祖谦引荐,入闽访朱熹,到崇安五夫从学数日。陈士直、黄德远、孙自修于淳熙八年七月八日朱熹归闽后入崇安五夫问学,游密庵,彼此作诗酬唱。许闳于淳熙九年十月十六日,挟琴从福州北上至崇安五夫,拜谒新近卸浙东提举之任归家而居的朱熹。陆九渊的门人包扬、诸葛千能于淳熙十年三月问学于五夫。陈文蔚于淳熙十一年九月与余大雅兄弟同到崇安五夫,拜朱熹为师于紫阳楼。王安于淳熙十一年十月特地入闽,到崇安县五夫紫阳楼问学于朱熹。严伯奋于淳熙十二年九月问学于五夫里紫阳楼。程端蒙、程洵、董铢于淳熙十四年十一月问学于紫阳书堂。魏椿于淳熙十五年问学于五夫紫阳楼,记录师语。徐昭然于淳熙十五年七月闭馆同余大雅到五夫受学。万人杰也于淳熙十五年问学于朱熹,有“自昨到五夫后,乃知先生之道,断然不可易”之说。

绍熙间讲学(1190—1192年):此段时间,朱熹仕宦漳州,又移居建阳,故受学者较少。有资料表明,叶贺孙于绍熙二年问学于崇安五夫紫阳楼。

除仕宦不在闽北生活外,在乾道六年(1170年)后,朱熹在自己创建的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武夷精舍里讲学花费了多年时间(见另文详说)。

若将朱熹仕宦于外、在自办的书院讲学以及外出访游的时间扣除,其余的时间大多在五夫家居度过,这也是朱熹奉祠闲居的读书、著述、讲学的时间。朱熹在五夫的讲学地点主要有紫阳楼、六经堂、文定书堂。在朱熹离开同安任之后,朱熹请祠闲居期间在五夫讲学,有时从学者较多,以致需要借用较宽敞的场地。曾经有一段时间,来到五夫问学的人太多,紫阳楼“斋舍迫狭,已迁在圭甫屋后佛顶庵中相聚矣”。文中提到的圭甫即刘珪,崇安五夫人刘韡之孙,登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第,仕宦于外,绍兴三十一年岁末到五夫与朱熹会集。

庆元间讲学(1195—1199年):这段时间,朱熹主要是居住在建阳考亭,一般在夏、秋间会到五夫故居走动。庆元四年、五年夏秋间到紫阳楼写作,也间有少数的学者来访问学。在五夫受学的学者简介在五夫受学于朱熹的人,至少包括朱塾、朱埜、朱在、刘珫、刘玶、蔡元定、林用中、范念德、刘炳、刘爚、许升、刘清之、陈万年、何镐、林大春、詹体仁、林允中、廖德明、石子重、陈定、范瑄、徐大老、魏愉、黄榦、吴英、刘尧夫、陈士直、黄德远、孙自修、许闳、包扬、诸葛千能、陈文蔚、余大雅、王安、严伯奋、魏椿、徐文臣、王光朝、徐昭然、叶贺孙等人。他们当中,既有朱熹的儿子,也有朱熹亲朋好友的后代;既有就近来学者,也有远道来学者。不论何者,在五夫皆得到朱熹的教育,大部分不负师恩,留名于世。

朱塾(1153—1191年),字受之,朱熹长子,居建宁府崇安县五夫。受学于朱熹、蔡元定、林择之。乾道九年六月,朱熹命其往浙东从学于吕祖谦、陈亮、潘景宪等人。

朱埜(1154—1211年),字文之,朱熹仲子,绍兴二十四年七月在同安出生,先后受学于朱熹、蔡元定、林用中、吕祖谦。

朱在(1169—1239年),字敬之,小字泰郎,朱熹季子,生于建宁府崇安五夫。先后受学于朱熹、黄榦、吕祖俭、欧阳光祖。

刘珫,字充父,刘子翼之季子,建宁府崇安五夫人。其性纯一,以儒学教授乡里。绍兴三十二年与朱熹等人游瑞岩。乾道四年冬,与刘玶赴隆兴会刘珙,行前,朱熹作《送刘充父平父如豫章》。淳熙二年奉祠监庙,同年四月,与刘玶、吕叔敬、徐周宾等人陪同朱熹游百丈山。绍熙间监南岳庙,上书陈八事,语涉内官陈源。后隐于武夷山之麓,与詹渊、何大章为友,徜徉于山水中。 刘玶(1128—1185年),字平父、平甫,刘子羽之季子,子翚之继子,建宁府崇安县五夫人。有逸才,事母以孝闻。先与朱熹为同窗,又问学于朱熹。朱熹平时甚关心其学问情况,绍兴二十三年在同安任上,有信《答刘平甫》曰:“比日读何书?讲论切磋之益,想不但文字间也。上蔡帖中儒异于禅一节,道间省记,颇觉有警。试相与究之,见日面论也。” 刘玶以祖荫授右修职郎,改从事郎,邵武军司法参军。后官从事郎监潭州南岳庙。隆兴元年,朱熹将上梅歇马庄二百亩田产归之,不纳,谋于刘珙,转献南峰寺。乾道五年冬,刘玶出任江南西路安抚使属官。淳熙二年四月,与吕叔敬、徐周宾等人陪同朱熹游百丈山。后辞官隐居,在武夷山下筑“七者之寮”,自号“七者翁”,种地耕田自给,欲终老于林泉。淳熙八年七月八日,与朱熹等人登仙洲山,游密庵,作诗酬唱。其与朱熹感情密切,亲如兄弟,多有酬唱,有诗集十卷。刘玶娶范如圭之次女为妻,生有六男七女。六子是:刘学古、刘学博、刘学圃、刘学正、刘学箕、刘学稼,皆师从朱熹。刘玶于淳熙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病逝家中,朱熹作《祭刘平父文》、《从事郎监潭州南岳庙刘君墓志铭》以寄托哀思。

蔡元定,出身书香门第,生而颖悟,明道见心,长期不事科举。其学,无所不讲,天文、地理、礼乐、兵制、度数皆能正其源,是个博学多才、造诣很深的学者,为说《易》的术数派代表之一,朱熹门人之佼佼者。其临终别先生书云:“定辱先生不弃,四十余年随遇未尝不在左右,”故依此推算,其约于绍兴二十七年底或次年初到崇安县五夫里紫阳楼向朱熹学。乾道二年六月,问学于五夫。乾道四年秋,参与同朱熹与张栻、吴翌、林用中等论辩观过知仁之说。乾道五年七月,问学朱熹于五夫,游仙洲山,宿密庵,观瀑布。

林用中,字择之、敬仲,号东屏,福州古田人。初从林光朝学,既而曰:“吾当求所谓明德新民止至善者,以毕吾志。”遂于绍兴二十七年底到崇安五夫投晦庵门下问学,成为朱熹门人,朱熹称其通悟修谨,嗜学不倦,谓为畏友。乾道二年三月,又到五夫续学,请朱熹为其更字,朱熹作《林用中字序》,并于屏山下处以家馆,以教朱塾、朱埜。次年八月同范念德陪同朱熹往湖南长沙访著名学者张栻。乾道四年六月归乡参加秋试,次年参加春试。乾道四年末,参与朱熹校订《程氏遗书》活动,且与福建路茶盐司提举郑伯熊交往,讨论刻印朱熹校订的程氏《遗书》、《朱子全书》、《经说》的印刷事宜。乾道五年,由朱熹向尤溪知县石子重推荐,到尤溪县学担任教事。乾道八年九月为古田县学教官。淳熙元年七月归隐古田读书,同年赴浙中往见石子重。淳熙四年返回闽中,秋间过武夷见朱熹。淳熙八年追随朱熹到南康军,闰三月,与朱熹等人同游寻真观,朱熹卸任知军时畅游庐山,其与刘清之等人陪同。淳熙九年,往福州,拜见闽帅赵汝愚,次年三月,被闽帅赵汝愚招至幕府。淳熙十年十月陪朱熹往泉南哭吊傅自得,腊月九日,与公父、寿翁、景嵩、子木、廷老、考叔、舜民陪同朱熹在福州游舟海上,饮酒赋诗。淳熙十二年底归古田。绍熙五年闰十月,朱熹罢侍讲去国,移杭州西湖灵芝寺时,其与舒高、李杞、余大猷、吴南、王汉等人同侍问学。

庆元间特奏名。其终身不求仕进,与朱熹往来论学,与蔡元定齐名。晚年于家乡讲学。著有《南岳唱酬集》、《东屏集》等。

范念德,字伯崇,范如圭次子,建宁府建阳人。家传正学,于道有闻。绍兴二十七、二十八年到崇安五夫紫阳楼问学。绍兴三十年后遵从父亲遗愿而迁居邵武军泰宁县小均坳。隆兴元年访朱熹于五夫里,乾道二年五月下旬,同何镐等人自邵武来五夫问学于朱熹,乾道三年八月,与林择之陪同朱熹访张栻于长沙,同登衡岳,多所唱和。其娶刘勉之次女为妻,为朱熹之姻弟。多年跟随朱熹,成为高足。其为人忠厚,不苟言笑。先后官历吉州龙泉县主簿、吉州录事参军、平阳府长洲县令、宜黄县令等职,不小其官,遇事亡所苟,遂以干敏、廉勤闻。乾道九年二月,朱熹为其作《尽心堂记》。淳熙二年四月,参加朱熹与吕祖谦在寒泉精舍的聚会,同年五月廿一日从朱熹等人游武夷山,有摩崖石刻记载,又随朱熹参加铅山鹅湖之会。绍熙元年,受漳州太守朱熹邀请下漳州协助实行经界。庆元三年中秋,朱熹访之于泰宁,范念德受邀请参与编修《礼书》。庆元六年三月朱熹于逝世前写信托其继写《礼书》,且托为冢孙择配。同年为铸钱司主管官,十一月二十三日赶往建阳参加朱熹葬礼,为此被罢任。卒,黄榦作《祭范伯崇文》。

建宁府建阳人刘懋之子刘爚与刘炳,绍兴二十八年到崇安五夫紫阳楼拜师学习。

许升于十三岁时,到同安县学拜朱熹为师学习,绍兴二十八年随朱熹到崇安五夫继续求学,九月卒业归家。其为人恬淡静退,无物欲之累。 刘清之(1133—1189年),字子澄,世称静春先生,刘滁之子,抚州临江人。登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第,授袁州宜春主簿,未上,丁外忧。服除,改严州建德县主簿,有政绩。绍兴二十九年四月,到崇安县五夫向卸同安主簿任归里的朱熹问学,遂志于理学,盛年壮气,清节直道,发轫进途,闻于当世。乾道二年,又到五夫续学,耕道而熟仁,成为朱熹高弟,吕祖谦、张栻皆神交心契,汪应辰、李焘亦敬慕之。乾道四年秋九月,过潭溪,又到五夫拜访朱熹,留语数日。乾道九年二月,请朱熹为作《刘氏墨庄记》。同年五月,往浙中见吕祖谦,过崇安访朱熹,相互论学。淳熙元年为太常主簿,次年五月,为宜黄知县,受临川太守赵景明的邀请参与鹅湖之会。淳熙三年,受龚茂良、周必大荐举入朝奏事。淳熙六年六月到南康军访朱熹,七月立秋日,陪朱熹及同僚游三峡,入冬后协助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淳熙八年闰三月,与朱熹等人同游寻真观。朱熹卸任归,陪游山北。其后与朱熹商定《近思续录》。淳熙十年在鄂州通判任上与朱熹书信往来,与太守罗愿共请朱熹作《鄂州社稷坛记》。淳熙十一年离任归吉州庐陵,在槐阴精舍与杨炎正、黄豹、李如圭、曾祖道、刘孟容、许景阳、刘季章等三十余人讲学论辩,是朱学在庐陵的代表人物。淳熙十年始协同朱熹编著《小学》。淳熙十三年四月任衡州太守,治绩卓著,次年十二月遭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捏造罪名劾?,主管华州云台观,于槐阴精舍讲学,寄羊裘给朱熹。淳熙十五年得叶适向宰执荐举,十六年三月起知袁州,因病未赴,秋九月卒。次年,朱熹作《祭刘子澄文》。著有《曾子内外杂篇》、《训蒙新书》、《训蒙外书》、《墨庄总录》、《祭仪》、《戒子通录》、《农书》、《刘清之文集》等。

陈万年,字宗之,建宁府建阳人。隆兴二年夏六月访朱熹于五夫紫阳楼,言其曾大父陈洙以死谏仁宗立储事。朱熹与之论忠孝事,并作《送陈宗之序》赠之。

何镐,字叔京,何兑之子,邵武人。其读书处以地近七台山之麓、小溪之滨而称台溪,故人称其台溪先生。幼承庭训,立志以圣贤为师,一心讲求道德修养,乾道二年五月到五夫问学于朱熹。

林大春,字熙之,号慥斋,福州府古田人。朱熹门人,林用中之师。乾道四年十一月专程到崇安五夫拜访朱熹,留数日,朱熹有诗赠别。其家世崇尚理学,尝题十六字曰:“仲尼再思,曾子三省。予何人哉,敢不修整?”临卒,戒子弟不得用浮屠法,故子孙皆以文行世。 詹体仁(1143—1206年),字元善,詹慥之子,建宁府浦城人。与杨方、王阮、程迥、林光朝等同登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第,调饶州浮梁尉,获盗当赏,谢不就。为泉州晋江丞。乾道五年八月始以书信投朱熹问学,随后到崇安五夫师事朱熹,其深于理学,沉潜经训,属意星历。

林允中,字旷叔、扩之,林用之胞弟,福州府古田人。朱熹门人,乾道八年九月自吴中还,与用中一道入崇安五夫紫阳楼向朱熹问学,留三日,朱熹见其学问长进,为之作字序,改旷叔为扩之。

廖德明,字子晦,号槎溪,南剑州顺昌人。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及第,授以宣教郎,历官韶州教授、兴化军莆田知县、浔州知府、广东提刑兼知广州、吏部左选郎官等职。其少时学释氏,及得龟山杨时书读之,大悟,于乾道九年遂受业于朱熹门下,先后在建阳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崇安五夫屏山六经堂之间就学,后到崇安武夷精舍、建阳竹林精舍续学,记取朱熹之言,充广德性,力行好事。朱熹称其学有根据,成为朱子理学的重要传人。

石〓(1128—1182年),字子重,号克斋,绍兴会稽人,先世寓绍兴府新昌,祖父避乱居章安,大父公孺始迁台州临海。其自幼端庄警悟,志存高远,博览群书。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年)进士出身,授郴州桂阳县主簿,从李光游,又从舅氏陈良翰学。调从事郎迁泉州同安县丞,恰遭旱灾,上书太守,请免租赈饥,民德其惠政。绍兴十九年,改宣教郎知常州武进县,到官清理旧讼积案,公正廉明,时郡守欲费巨赀为寓客治第,其竭力反对,自求罢官,民众千人到郡请留。在家三年,安贫乐道。并于金鳖山创观澜书院,为当地办学之始,亲自讲学,教授家乡子弟。曾到崇安五夫问学于朱熹。乾道七年三月除知南剑州尤溪县,到官整顿吏治,正民税籍,大力整顿县学,拓地扩建校舍、置学田数百亩,购书万卷。时学校久废,延聘林用中掌教事,旦夕论道,诸生感悟,他郡士子,亦裹粮来学。当年十一月,逢朱熹因舅氏祝峤殡葬之事来尤溪奔丧,与朱熹论学,相与访朱松之韦斋,延请朱熹故地重游讲学。朱熹撰《重修尤溪庙学记》,并为题“明伦堂”匾。朱熹为其作《克斋记》。其任满,百姓画像祀之。乾道八年,同朱熹共订而成《中庸集解》,集录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焞十家之说。淳熙元年春正月,官秩满,归会稽,过建宁,与朱熹一路同行,至建阳分手。淳熙四年秋间受监察御史陈善举、丞相史浩荐举入对,首陈“人君之道,与天同方,天心至公,故人君之心不可以有一毫之私”。言甚恺切,受孝宗赞许。差监登闻检院,迁太常卿,因性耿直,被群小排挤,隐居西郊鼓山,著述讲学,从者如云。后累迁太常主簿知南康军库,将代朱熹知南康军,未至,淳熙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卒,朱熹为作《知南康军石君墓志铭》,赞其天资高迈,探讨理学,研究《周易》、《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讲明经传宗旨,尽得精奥,发为著述,简明醇粹,多与朱熹见解相合。著有《周易解》、 《大学集解》、《中庸解》、《克斋文集》等。其《中庸解》经朱熹删定为《中庸辑略》。

陈定(1150—1174年),字师德,陈守之弟,陈俊卿之仲子,兴化军莆田人。其性至孝,友爱兄弟,笃志圣贤之学,不屑为举子之文。淳熙元年,于莆田仰止堂抠衣执弟子礼问学于朱熹,其后由吴耕老推荐,续学于崇安五夫紫阳楼。

王光朝,字春卿,建宁府建安人。朱熹门人,淳熙二年四月,吕祖谦、潘景愈入闽,在朱熹陪同下访见之。曾与许子春、蔡元定、黄榦、林择之、杨方等人追随朱熹入南康军,淳熙八年闰三月底,陪同朱熹游山北。

范瑄,字仲宣,淳熙二年在崇安五夫与朱熹游,四月吕祖谦来访问朱熹时得见。

徐大老,字周宾,朱熹表弟兼门人,淳熙二年四月在崇安五夫问学。曾与朱熹、吕祖谦、刘珫、刘玶、潘叔昌等人游百丈山。次年重阳节与朱熹登高酬唱。

魏愉,字元作,建宁府建阳人。朱熹外甥,善读书,能讲说。乾道二年正月,朱熹为其更名取字,以警其无所作为。淳熙二年四月在崇安五夫问学,吕祖谦来访时得见。

黄榦(1152—1221年),字季直、直卿,号勉斋,黄瑀第四子,福州闽县人。曾从乡先生李泳学辞赋、古文。淳熙二年,其兄黄杲任职吉州,黄榦从行,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于朱熹。其家法甚严,乃以白母,即日行。故得子澄推荐,于淳熙三年春初往五夫求学。时大雪,既至而朱熹外出,黄榦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待朱熹归。执礼见朱熹后受学,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朱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尝诣吕祖谦,以所闻于朱熹者相质正。及广汉张栻亡,朱熹与黄榦书曰:“吾道益孤矣,所望于贤者不轻。”淳熙六年正月朱熹差知南康军时随行。淳熙八年闰三月,朱熹卸任南康太守时畅游庐山,与刘清之、张扬卿、王阮、周颐、林用中、赵希汉、陈祖永、吴兼善、祁真卿、许子春、胡莘、王朝、余隅、陈士直、张彦先、会稽僧志南明老等人陪同。同年十一月二日,陪同朱熹入朝奏事。次年,朱熹以女妻之,馆于紫阳书堂。淳熙十一年年底到武夷精舍续学。淳熙十五年,与蔡元定、程端蒙、滕璘兄弟、董铢等人助朱熹修订《四书集注》。绍熙元年,陪朱熹下漳州,与陈淳讲道于芝山之麓。后到福州赵汝愚处教授诸生。次年五月,朱熹北归时又陪送朱熹至建阳。绍熙三年不应秋试,无心于仕途,当年十一月到建阳考亭访朱熹,讨论《礼》学,参编《礼书》。绍熙五年七月,宁宗即位,朱熹命其捧表随行入京,奏补其为将仕郎,闰十月,朱熹去国,移杭州西湖灵芝寺时在侧。庆元元年春二月参加铨试,四月授迪功郎、监台州户部赡事酒库,同年六月在都下致书朱熹,告诉朝中政事,之后归闽。同年八月三十日到建阳,与朱熹、刘淮等人游麻沙浮翠亭。庆元三年正月从仲兄至庐陵,与吴伯丰、李宝之等人商量修《礼书》之事宜,七月扶丧归,八月与朱熹见面于顺昌。十二月,朱熹为其在考亭筑室三间以居。其丁内忧,庐墓期间建螺峰书院讲学,学者从之甚众,朱熹遣孙朱钜、朱钧前往受教。庆元四年,参与《尚书》的撰注。庆元五年十一月,始迁考亭新居。庆元六年初归三山。朱熹病逝前写信嘱其收拾《礼书》底本,补葺成之。其学最得朱子之学精髓,传朱子之正统。朱熹逝世后持三年心丧。开禧初,吴猎访以兵事,论成败。猎雅敬之,辟为监嘉兴石门酒库,揭露库吏勾结奸商“公造私酒”,官酒不卖,反而自卖私酒之行径。嘉定元年,力主“壮国势而消外侮”。其后任江西临川令,改知新淦令,擢监尚书六部门,未上,差安丰军通判。嘉定八年,知湖北汉阳军,面对严重旱灾,筹集赈荒米七万余石,分甲乙丙丁四等赈粜,活者万家,建馆纳四方士,立周程游朱四先生祠。以避姻党之嫌,请祠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嘉定十年,调知安庆府,亲自督修郡城,备战守,保障境内不受金兵侵扰,当地士民称赞道:“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制置使李珏辟为参议官,辞不就,朝命改知和州。次年,入庐山访李燔李宓,寻朱子遗迹,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嘉定十二年十月,返回福州;次年致仕,专事讲学,弟子日盛,编著礼书,孜孜不倦。提出道有体有用论,阐发了朱熹的“理一分殊”和“体用”观,丰富了朱熹的理本论,同蔡元定、蔡沈、陈淳为朱门四大传人。嘉定十四年卒,年七十,赠朝奉郎,谥文肃。元至正十九年,福州建勉斋书院纪念之,清雍正二年,从祀于孔庙,又在府学里建黄勉斋祠。著有《朱熹行状》、《尚书说》、《书传》、《易解》、《孝经本旨》、《六经讲义》、《大学章句疏义》、《大学圣经解》、《礼仪通解》、《仪礼经传续解》、《礼记集传传注》、《论语通释》、《论语意原》、《四书通释》、《系辞传解》、《勉斋集》、《勉斋先生讲义》、《勉斋语录》、《传志萧氏源流字谱》及《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后录》、《晦庵先生语续录》等。

吴英,字茂实,吴处厚裔孙,邵武军邵武人。幼承家学,精研性命之旨。朱熹曾至其家,讲学于莲花坞,相得甚欢。登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第,仕泉州府学教授。淳熙二年十月同邵武文士访朱熹于建阳寒泉精舍,相处旬日。次年十月到五夫续学,朱熹作诗送之。

刘尧夫(1146—1189年),字淳叟,抚州金溪人。年十七即为陆九渊等人弟子,曾师事陆氏三兄弟,为陆氏高弟。乾道五年入太学,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及第,历官国子正、太学博士、隆兴府通判。淳熙五年七月经吕祖谦引荐,入闽访朱熹,到崇安五夫从学数日,言陆氏之非,为朱熹所责,以为“子静之学即有未当,尧夫不可如此诋之”。当月二十九日,朱熹率领廖德明、方士繇、江默等陪刘尧夫游山,发潭溪、留芹溪、登云谷、宿黄沙、游武夷,蔡元定、刘甫、刘子翔也来会。八月初,一行人入武夷山,摩崖石刻留名。

陈士直,字彦忠,福州府长乐人。朱熹门人,淳熙七年三月从学于南康军,与朱熹等人游星子县落星寺。淳熙八年就教于九江濂溪书堂,陪同朱熹游濂溪书院光风霁月亭,闰三月,与朱熹等人同游南康寻真观。淳熙八年七月八日,与朱熹归闽后登崇安五夫仙洲山。

黄德远,朱熹门人。淳熙八年七月八日,与朱熹等人登崇安五夫里仙洲山,游密庵,作诗酬唱。

孙自修,字敬父、敬甫,宣州府宣城人。朱熹门人,淳熙八年七月八日,与朱熹等人登五夫仙洲山,游密庵,作诗酬唱。绍熙二年与从弟孙自任、孙自新从学于建阳考亭竹林精舍,绍熙五年续学于长沙岳麓书院。尝追记朱熹传训为《甲寅问答》。孙氏三兄弟在宣城传道,成为朱子学在皖的一脉正传。

许闳,字进之,福州人。从黄铢学诗,淳熙九年十月十六日,挟琴从福州北上至崇安五夫,拜谒新近卸浙东提举之任归家而居的朱熹。朱熹为作《招隐操》,并有诗赠之。其与朱塾友好,常作诗酬唱。

包扬,字显道,号克堂,包约之弟,建昌军南城人。先从陆九渊学,在南丰时,尝诋朱熹有“读书讲学,充塞仁义”之语。晦翁以告象山,象山亦大骇,答以“此公好立虚论,须相见时,稍减其性”。后遗之书,责其怪。淳熙六年后则问学朱熹于南康军,淳熙十年三月同诸葛千能续学于崇安五夫。

诸葛千能,字诚之,绍兴府会稽人。陆九渊、朱熹门人,于乾道八年从学于陆九渊,精力旺盛,治学甚笃。登宋孝宗淳熙八年(1 181年)进士第。时朱熹与陆九渊两家之争甚烈,千能且不避门户,书贻两家,往来于诸儒之间,欲解两家之争。淳熙九年,朱熹到台州时见面曾与之论,“以学徒竞辩陆子之学为非。尝言于晦翁,翁亦怅然”。淳熙十年三月同包扬问学朱熹于崇安五夫紫阳楼。朱熹说其“守立过人”。

陈文蔚(1154—1239年),字才卿,号克斋,陈邦献之子,信州上饶人。朱熹门人,由同乡余大雅推荐而向学,淳熙十一年九月与余大雅兄弟同到崇安五夫,拜朱熹为师于紫阳书堂。

余大雅(1138—1189年),字正叔,信州上饶人。进士及第,官至经略使。闻朱熹讲道闽中,欲登门从学。淳熙六年二月,朱熹带病赴南康军任,路过铅山县,大雅纳贽拜谒于观音寺,见随行的朱在、魏愉、黄榦、丁克、王翰,以及陆九龄、刘尧夫。辑录师言及读《上蔡语录》之况。次年又问学于南康军,有献朱熹诗云:一见先生道愈尊,言提切切始能安。如今抉破本根说,不作从前料想看。有物有常须自尽,中伦中虑觉犹难。愿言克己工夫熟,便得周旋事仰钻。淳熙九年,朱熹离浙东提举任,归闽过上饶,其与韩元吉、徐安国、辛弃疾聚会时陪同游南岩。淳熙十一年九月与陈文蔚拜访朱熹于五夫紫阳书堂,再到武夷精舍续学,一个月而返。

王安,王彦晖之次子,饶州德兴人。父母重视教育,受学于名家,于兄弟中业独先就,乡里父兄贤之,多遣子弟从之游。曾受学于吕祖谦,淳熙十一年十月特地入闽,到崇安县五夫紫阳楼问学于朱熹,求朱熹为其亡父作铭文,朱熹为作《迪功郎致仕王君墓碣铭》。

严伯奋,严瑀之子,衢州府江山人。朱熹门人,淳熙十二年九月问学于崇安县五夫里紫阳楼,并请朱熹为其父文集求序,朱熹作《跋溪上翁集》。

魏椿,字元寿,建宁府建阳人。朱熹门人,淳熙十五年问学于五夫紫阳楼,记录师语,又从学于武夷精舍,绍熙间在建阳考亭竹林精舍续学。

徐昭然,字子融,号潜斋,信州铅山人。朱熹门人,淳熙十五年三月,受学于铅山县境永平驿,时朱熹过此徘徊不前。后随同往玉山,留止月余。同年七月闭馆同余大雅到五夫受学,次年在武夷精舍续学。

叶贺孙(?—1237年),字味道、知道,以字行,学者称西山先生,处州丽水人,居温州永嘉,后迁居建阳后山。朱熹门人,少刻志好古学,受父命,于绍熙二年同徐寓等人同时问学于漳州、崇安五夫紫阳楼,次年及绍熙五年底携弟任道续学于考亭竹林精舍。在《朱子语类》中,叶贺孙记载的语录条目甚多,内容广泛。

上述人物,除在五夫受学外,也有人受学于其他地方,且终生学问与仕履各不相同,他们的生平资料,载入拙书《朱子学关涉人物裒辑》中。我们无法读到朱熹门人的回忆录之属的文章,无法复原朱熹讲学过程的具体细节,只能通过众多门人资料的铺叙,从中撷取片段,初步勾勒出一个轮廓。朱熹讲学的主要内容因为朱熹在五夫给诸多门人讲授,既有童蒙教育,也有大学教育,多数属于个别指导的性质,不同于一般的集体上课,也没有具体的课程安排,具体指明使用哪些教科书,故其讲授的具体内容,未见明确记载,在此对朱熹讲学的主要内容这个问题就不好直接回答。

由于朱熹自身在绍兴间、隆兴间、乾道间、淳熙间、绍熙间的学问进展各不相同,著述甚广,向朱熹问学的诸多学者的学问构成及其个体研究兴趣各不相同,很多是遇到难题而发问,朱熹做直接解答或相互讲论、探讨。这与朱熹的私人教育、书院教育的理念相一致。我们可以从朱熹所著的《朱子全书》大量书信中找到某些线索,也可以从黎靖德所编的《朱子语类》中找到朱熹在五夫讲学的某些内容。俟来日条分缕析,以补上、完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