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朱熹教育活动的分期

朱熹生平最喜好讲学授徒,强调穷理修身之学,把传播儒家思想、对抗异端引诱、挽救人心颓败,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总体来看,其教育实践活动大体上是连贯的,只因中途有为宦之事,不能在一个地方连续讲学,略呈间断性,为了行文与叙述的方便,笔者依据各类朱熹之年谱、史料记载,将朱熹从事讲学活动按时间长短及完整性分为十一个阶段。即:同安县学讲学期(绍兴二十三年—绍兴二十七年,即1153—1157年)崇安五夫讲学期(绍兴二十八年—乾道五年,即1158—1169年)寒泉精舍讲学期(乾道六年—淳熙二年,即1170—1175年)五夫家居讲学期(淳熙三年—淳熙五年,即1176—1178年)南康知军讲学期(淳熙六年—淳熙八年,即1179—1181年)浙东提举讲学期(淳熙八年—淳熙九年,即1181—1182年)武夷精舍讲学期(淳熙十年—绍熙一年,即1183—1190年)漳州守郡讲学期(绍熙一年—绍熙二年,即1190—1191年)竹林精舍讲学期(绍熙三年—庆元六年,即1192—1200年)潭州守郡讲学期(绍熙五年五月至七月,即1194年,三个月)崇政殿中侍讲期(绍熙五年十月及闰十月,即1194年,仅有46日)上述已勾勒出朱熹教育活动的基本脉络,但某些阶段讲学具有交叉进行的现象,如知潭州讲学、登崇政殿侍讲、在闽东各地的讲学,就是发生在晚年的竹林精舍讲学期内,各期教育实践活动的详细情况将另辟章节说明。自绍兴二十三年至庆元六年(1153—1200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朱熹都在从事教育活动,同安县学讲学期、南康知军讲学期、武夷精舍讲学期、竹林精舍讲学期,无疑是其讲学的里程碑。我们也可以把朱熹在白鹿洞讲学、武夷精舍讲学和竹林精舍讲学视为其讲学的三个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