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林居裔起义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林居裔(游洋古邑村人)在百丈崖起义聚众,自号西平王,反抗苛捐杂税,涵江陈应功自请为先锋,引兵镇压起义军,战死在桃花洞。百丈起义军进攻泉州城,莆田县令黄禹锡、大官僚陈靖向漕使杨克让乞师。浙西南路转运使冯翊与杨克让率兵从福州南下,援救泉州城。不久,起义军被监军王继升等镇压,林居裔被杀,起义失败。

二、抗元斗争

宋景炎元年(1276)端宗以陈文龙为参知政事。十一月,元将阿刺罕陷福州,福州知府王刚中投降。端宗奔广州,以文龙守兴化。文龙尽散家财,募兵守土。十二月,元军令王刚中遣使劝降,文龙怒斩正使,遣副使持书责王刚中负国。在囊山寺前设伏,连挫元军。元军见多次劝降不成,遂在宋降将林华的引导下攻兴化城,通判曹澄孙开城门投降。文龙力尽被捕,坚强不屈,于次年绝食饿死在杭州岳王庙中。

景炎二年(1277)二月,陈文龙族叔陈瓒率义军抗元,三月收复兴化城,杀死叛将林华等人。朝廷任陈瓒为通判,守卫兴化。陈瓒一面派兵支援张世杰进攻泉州;一面在元军重围中坚守兴化城,但因孤立无援,10月15日城破。陈瓒率所部500人,和元兵展开巷战,力尽被捕,拒不降元,被车裂而死。元兵在兴化城屠城三个时辰,军民死亡达三万多人,“血流有声”。

三、兴化路农民起义

元至正十二年(1352)二月,仙游陈君信率众起义,攻下仙游城后,乘胜进攻兴化路城,莆田黄信一聚众响应。至正十四年(1354)9月,江西王善率红巾军由福安南下,与安溪、南安农民军会合,组成“赣泉军”,并由刘广仁率部进入莆田,进取兴化城,与陈君信部遥相呼应。福建行省严令经历高本祖、万户成三宝和兴化路地方武装分别进剿陈君信部与“赣泉军”,刘广仁部被迫退往仙游,陈君信因内奸告密被俘遇害,农民军终被镇压。

四、亦思法杭兵叛乱

元朝末年,原波斯(今伊朗)亦思法杭商人赛甫丁和阿迷里丁因镇压农民起义,被元朝廷封为“义兵万户”,他们所带的客兵也被称为“亦思法杭兵”。元至正十七年(1357)赛甫丁和阿迷里了割据泉州,当时,兴化地方官争夺权利、互相攻杀,给亦思法杭兵以可乘之机。

至正十九年(1359)三月,阿迷里丁起兵攻陷兴化城,驱逐兴化路分省参政安童,擒分省平章三旦八,据城一个月,四处骚扰,莆田民众群起反抗,阿迷里丁逃回泉州。

至正二十年(1360),兴化路推官林德隆(莆禧人)在黄石集合地方武装攻入路城,驱逐兴化路判官柳伯祥(仙游人),自称兴化路总管。不久,兴化路同知陈从仁(惠安人)和分省右丞藏思丁合兵杀林德隆。林德隆次子林瑛逃到泉州向阿迷里丁求援,阿迷里丁让林瑛回兴化集合武装,自己出兵惠安,牵制陈从仁的弟弟陈同。至正二十一年(1361)四月,藏思丁屈服于亦思法杭兵,诱杀陈从仁。六月,陈同从漳州回惠安,会合柳伯祥的弟弟柳伯顺率兵北攻枫亭,击败林瑛,柳伯顺乘机穷追到吴山(今属忠门)、下林(今属笏石),任意杀人放火。又于七月攻入路城,自称兴化府判。阿迷里丁部下扶信增援林瑛,攻入路城,柳伯顺逃往永福(今永泰县),扶信据路城自称元帅,以林德隆长子林琪为总管。

至正二十二年(1362)二月,泉州市舶司提举、亦思法杭舶商阿巫那(一译“那兀纳”)杀阿迷里丁而统率了亦思法杭兵。扶信惧祸,逃往福州,柳伯顺乘机从永泰攻陷兴化县,并两次进攻路城,不克,退往仙游。

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亦思法杭兵攻陷兴化路城,次年十一月又再次攻陷路城,并北掠至涵江、江口直至福清的渔溪、宏路。

至正二十六年(1366)正月,博拜、大阔攻陷兴化、仙游两县城,所到之地,杀掠殆尽。在亦思法杭兵的进逼下林琪和柳柏顺化敌为友。二月,柳伯顺攻入兴化路城,擒杀阿巫那的部下哈散。博拜倾巢而出,直逼莆田吴山,林琪坚守砺前寨,林瑛以水军接应,在海上遭亦思法杭水军袭击,全军复没,林瑛只身逃脱,沿海一带被亦思法杭兵杀掠一空。亦思法杭兵进而围攻路城。四月,福建行省参知政事陈友定奉兵部命令,率军自路城东北“宁真门”入城,第二天突然从西、南二门杀出,博拜、大阔等数千亦思法杭兵于城下被歼灭,溃逃的残兵也被附近农民用锄头、扁担击毙。七月,陈友定率军攻入泉州擒阿巫那。至此,长达十年之久的亦思法杭兵叛乱遂告平息。莆田人民在这次兵乱中被杀2万多人,房屋被焚毁的有324万家。

五、抗倭战争

十四世纪,日本在内战中失败流亡海上的封建主、武士、海商、游民组成的海盗队伍(史称“倭寇”),一再侵犯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嘉靖二十二年至四十二年(1543~1563)的20年中,兴化府先后16次遭其侵掠,沿海群众深受其害,兴化军民奋勇抗击倭寇。

洪武二十年(1387),朝廷派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来闽修筑工事抗。

明永乐八年(1410)十月廿六日,2000多倭寇驾船23艘,在平海登陆,平海卫指挥同知王茂率军奋击,倭寇溃逃。

嘉靖二十三年(1544),兴化卫中所千户白仁、分巡姚凤翔率水师挫败倭寇的袭击,俘倭寇14人。翌年十一月中旬,倭寇从福清海口袭来,白仁率兵在江口侨尾立阵阻击,傍晚寇至,见明军严阵以待,不敢妄动。当晚4名倭探被白仁擒杀。翌日晨,倭寇乘白仁部在东狱庙口早餐时,突然袭击,明军在众寡悬殊,腹背受敌,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浴血奋战,白仁战死,士兵大都阵亡。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平海卫左所千户叶巨卿率水师与驾驶几十艘船来犯的倭寇鏖战,俘倭100余人;同时,泉州卫右所百户张养正也在莆田巡守时击退入侵的倭船,翌日,又登陆,张部奋力抗击,因孤立无援,张养正战死。

嘉靖三十四年(1555)3月,倭船船100余艘乘夜雾企图潜登吉了澳,水寨参将黎鹏命令炮击;并率水寨哨舟与100余艘商船、渔船迎击,击沉倭船3艘,斩倭100余人,俘倭87人,不少倭寇坠海溺死。同年十一月,倭船几十艘袭击莆田沿海,被平海卫千户邱珍率兵击败。倭寇转向白湖,焚舟登陆,进犯涵江。邱珍率百余轻骑迎击,追至东岳山,不幸坠马被杀。兴化卫指挥佥事丁桐,在海上先后共杀倭5人,俘擒倭寇362人,缴获敌船、铠仗无数。

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月初十,倭寇1000余人自福清直趋三江口登陆,焚掠涵江,进迫兴化府城。是时,府城无兵可用,邑人林兆恩等筹资2000两,请过境的千名湖南麻阳兵(客兵)击退倭寇,保住府城。

嘉靖四十年(1561)自夏至冬,倭寇三次进犯兴化府城周围地区,守将侯熙通倭。倭寇屠荔浦村,血染沟水为赤。都司白震带傜兵来莆,却与本地兵互相仇杀。乡民奋起抗倭自卫。

嘉靖四十一年六月,倭寇由三江口登陆,屯扎蔡垞、杭头等村。蔡垞、杭头诸村的千余户船民奋起抗倭,歼敌一百余人。当时,华亭有数百猎户(虎匠)正在伏击溃逃去白杜的残倭,侯兵向倭敌报信,致使虎匠反中伏击,死伤100余人。七月初,戚继光奉命率部入闽抗倭。戚继光于九月二十日从囊山小道抵兴化府城,半夜,队伍经洋城、青埔,至达西洪,天亮时倭寇踞桥抵抗。由于向导通倭,让倭寇从大道逃退,却引戚军从沟渠四布、桥多道窄的西洪攻敌,致使戚军追击艰难,“三进三出”,泅水夺渡,前哨官周能等90多人牺牲,戚军的后援遭敌截击后退,戚继光怒斩逃阵的哨长刘武等14人,后续部队拼死前进,挫败阻敌。戚军冲进巢与寇拼杀,打败寇,直追残寇于窑兜乡。林墩一役共毙倭2023人,俘其一部分,救出被掳的群众2114人。10月25日,戚继光班师回浙。

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倭寇乘戚军回浙之机,再次兵分两路进犯福建。从福清入侵的一路在海口登陆直迫兴化府城。知府陈瑞龙指挥所部与居民各界固守,不少群众自动出击杀敌,倭寇屡攻不下。后因知府猝亡,加上城内粮缺,瘟疫流行,城防虚弱。广东总兵刘显奉命来援,至江口派健卒8名从小道进城联系,不幸健卒被擒,犯敌以8名倭寇顶替健卒混进城内作为内应,夜间杀死守城士兵。倭寇从城西北角东岩山(古称乌石山)高处用云梯爬上城垛,兴化城遂于11月29日陷落。摄郡守奚世亮、训导卢尧佐战死。倭寇放火烧掠,杀害军民5000多人,其中包括19名进士,53名举人,356名庠生。兴化府城失陷,御史李邦珍上疏告急,朝廷命谭纶抚闽,征召俞大猷为福建总兵,戚继光为副总兵前来破倭。次年(1563)正月,俞从江西昼夜兼程赶来,府城已陷二个月,刘显、俞大猷各距倭50里外驻营,待戚军兵来。倭寇占城后因城中断粮,饿尸遍地,弃城进踞崎头为巢。都指挥欧阳深率兵入城抚慰难民后,移营东萧。二月,由于轻敌,被倭伏击,欧阳深及所部数百人皆阵亡。倭乘胜进攻平海卫。此时,俞、刘移师秀山、明山,距倭营5里左右列栅坚守,并催促戚军南下。戚奉诏后,由于兵力少,在义乌募兵16天,得万余人,派胡守仁率兵先行,四月初,戚继光率部到了福州,十三日抵达宏路。倭获悉,买通明水师把总许朝光,载财物脱逃出海,剩下3000名黠倭移兵渚林以南许家村结巢。戚继光军趋烽头,经黄石,十九日抵东亭,二十日,参加谭纶、汪道昆召集的军事会议。当夜四鼓,戚军分三路进五党岭侧岭,凌晨逼向倭巢,激战一个时辰,倭寇惨败,退入许厝大巢,后被官军包围。戚军顺风火攻,化倭营为焦土,此役共歼倭寇2300多人,缴获器械3900多件,救出被掳邑民3000多人,二十三日明军凯旋入兴化府城。同年四月与十月,俞、刘、戚军又先后两次痛歼从三江口登陆企图进犯平海的倭军。

六、柯守岳起义

柯守岳,广业里下溪人,与曾建邦联合畲民雷五等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揭竿而起,十二月廿三日起义军自新县涂糜坑至白沙,包围百户高泰住宅,见其有备,遂至西坞。万历十七年(1589)正月十六日,起义军至院埔大户赖先家,次日杀掉地霸郑志宏。树旗书曰“游天王,镇江山、救万民”。不久起义军开赴永福县五都,打击地方土豪。永福县县令一日三次飞檄福建巡抚周采。周采派把总王子龙带兵征剿。二月初在大洋大战,知县孙继有率军配合围攻。因众寡悬殊,起义军失利,柯守岳、陈文章、雷五等一百多人被杀害,起义被镇压。

七、抗清斗争

清顺治三年(1646),清军占领兴化府,明知府刘永祚自杀。顺治四年九月,常太里潘仲勤、仙游王士玉与郑成功部将杨耿合兵围攻兴化府城,明遗臣东阁大学士朱继祚与余凤、李朝伟、刘元会、林尚奎等起兵响应。清总兵张应元紧闭城门,不敢出战。十一月十七日,清分守道彭遇■带兵到达兴化。十九日,清军出城反攻,抗清义军在太平山和马峰两次受挫,府城围解,清军在莘郊、黄石等地大肆杀掠,死亡3000多人,米谷被掠一空。顺治五年(1648)正月,朱继祚与杨耿合兵再围府城,邑绅黄鸣俊、林嵋等起兵响应,三月,彭遇■等开城东门引入明军,张应元逃往仙游,明军光复兴化城。五月,抗清义军内部发生分裂,潘仲勤被杨耿所杀。七月,清总督陈锟、靖南将军陈泰等率军反攻,明军退出兴化城。朱继祚在赤岐(今属东峤)被捕,于次年遇害。

顺治六年(1649),莆田抗清义军再次集合攻克兴化府城,杀清知府黎树声,但不久城又被清军攻陷。顺治八年,郑成功部攻克平海卫。郭尔隆在寨碉山起兵响应。顺治十年,郑成功遣部将王大振率军驻三江口、涵江,郭尔隆驻黄石、塘下。顺治十二年正月初五,郑军攻克仙游,于十三日移兵攻兴化,次日撤退。顺治十四年七月十二日,郑军至三江口、涵江、黄石等地征粮。顺治十七年又进至黄石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