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三十三篇 华侨

莆田县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南宋绍兴年间就有人出国谋生,鸦片战争后,漂洋过海定居谋生的人大量增加,清咸丰、同治年间和中华民国时期出国的更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外侨胞及其后裔大多加入侨居国的国籍,成为外籍华人。建国后,随着国内局势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谋生的人也相应减少。据1990年资料,莆田华侨、华人遍及世界五大洲,其中以居住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越南的为最多。他们世世代代和居住地人民一道,胼手胝足,辛勤开发和建设侨居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繁荣,并与当地各族人民并肩战斗,反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支持当地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为侨居国作出贡献,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

他们历来爱祖国爱家乡,无论是华侨或华人,都以自己是炎黄子孙为荣,他们身居异邦,心怀故土,曾积极支持和参加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中国民主革命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关心桑梓建设,是莆田籍侨胞的一大优良传统。清末始,莆籍侨胞即以集资或独资形式,慷慨输将,在家乡兴学办医,虽规模不大,但已为社会带来莫大的福祉。建国以来,侨胞支持家乡发展工农业生产、兴办各类公益事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每年捐款捐物报效家乡的总数皆在数百万元之巨。改革开放后,中共莆田县委、县人民政府全面落实各项侨务政策,侨胞投资家乡建设的积极性更加高扬。他们无偿捐款修桥筑路,办医院,建学校,设立教学基金会等,并在家乡兴办“三资”企业。许多归侨、侨眷还直接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他们怀念故乡思念亲人,经常回乡寻根访祖,回国观光旅游。至1.990年,县接待旅外华侨、华人30万人次以上。

第一章 侨乡

第一节 出国

南宋以前,县里就有“游商海贾,履风涛历险阻,牟利于他郡外番者”的记载(方略《兴化军祥应庙记》)。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仁德里台谏坊(今西天尾镇俞里村)大俞良甫,避乱东渡日本,在嵯峨从事雕版工作二十年。

明洪武元年至永乐元年(1368~1403),县内陈、林、黄、柯、蔡、许、李、王等姓均有人先后移居东南亚各地,宣德六年(1431),郑和出使西洋,船经湄洲,各卫水手多随之远航海外。天启四年(1624),洪陞跟海澄人颜思齐前往日本经商。此后,县内有不少商人、水手、小手工业者、农民,沿着这条航线到东南亚各地谋生或定居。

明末清初,天灾、兵乱频仍,不少人被迫漂洋过海谋生。

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不堪忍受各种压迫的国人大量流向海外,而西方殖民主义者又在福建沿海地区招收“契约华工”,时称为“猪仔”。许多穷苦百姓迫于生计,不得不卖身以往。溪顶(今华亭)人王某就是当时有名的充当贩卖乡人为苦力的“猪仔”客。当时流行有:“猪仔过番(出洋),无一生还”之说。

清咸丰三年(1853),永春林俊起义失败,参加义军的部分莆籍人士便逃亡海外。

辛亥革命后,林师肇、杨持平、邹去病等讨袁志士皆被迫逃往南洋。民国元年(1912),美国传教土蒲鲁士在兴化“劝募”教徒劳工,当年有卢锦枝等101人由方家明、陈秉忠带领到沙捞越诗巫建立“兴化芭”垦区。次年,陈秉忠又带领“劳工”40人到诗巫。同年黄濂起义失败,部分义军也逃亡出海。民国8年10月30日,南洋柔佛树乳工业所在兴化《奋兴报》刊登广告“招工”、“出番”,11月7日,南洋〓杞公司也刊登通告公开“招股”。有不少生活困苦者应“招”出国。民国13~23年,全县每年有5000人左右渡海谋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至解放战争时期,民众逃避国民党政府抓壮丁打内战而逃亡海外的也为数不少。民国30年,《福建省战时限制人民出国暂行办法》规定:“年满16岁至50岁人民限制出洋”。此后,出国的新客多属妇孺,但因逃壮丁而出洋的青壮年仍然不少。

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就业门路不断拓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逐步改善,基本上消除了劳动人民出国谋生的因素,加上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先后限制华人入境,出国的人便越来越少,此时出国的主要是同亲人团聚或去继承财产。

第二节 归侨 侨眷

建国前,归侨、侨眷数字无考。

建国后,全县归侨侨眷:1949年,7814户,43107人。1952年,7925户,45374人,其中七区(今江口镇)17526人。1956年,8343户,46264人,其中梧塘区(今梧塘镇)12127人。1958年,全县8万人。

70年代末,全县有归侨侨眷18465户,124719人,分布县内平原、山区和沿海各乡镇,重点侨乡是江口镇和华亭、埭头、梧塘等乡(镇),黄石、笏石、灵川、忠门、白沙、新县、萩芦等乡(镇),赤港农场也住有较多的归侨侨眷。

1983年,全县(不包括城、涵两区)有归侨侨眷24036户,134329人。1985年,有归侨侨眷25836户,138356人。1990年,全县有侨属30339户,151695人,主要分布在江口、华亭、埭头、梧塘、西天尾、灵川、萩芦,其中江口镇的归侨侨眷10770户,54051人,占全县35.5%。

附:重点侨乡江口镇简况

江口镇位于莆田县东北部,全镇面积79平方公里。是福建省著名侨乡之一。1990年全镇总人口69208人,其中归侨、侨眷5万多人,占总人口61.8%。南宋时,江口就有人移居海外,至1990年,全镇有10.4万名旅外侨胞,占莆田县华侨总人数三分之一。江口华侨分布在东南亚和南北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长期以来,江口镇的建设得到侨胞的热心支持和无偿资助,先后兴建锦江中学、莆田华侨中学、石庭华侨中学、蒲坂华侨中学和江口学区30多所小学以及江口平民医院、石庭华侨医院、江口侨联大厦、江口宾馆、江口文化中心、孝义侨办文化宫、石庭影剧院、上后影剧院、江口华正自来水有限公司。还为每个自然村修筑村道,安装电灯、自来水等社会福利设施。由爱国侨胞李老太太独家投资1000多万元港币兴建的华侨中学,现为省重点侨办完全中学,是全县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侨办中学。

随着镇内的通讯、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华侨投资办企业也日渐增多。至1990年,全镇形成以电子、鞋革、水产养殖(鳗鱼、对虾)为龙头,化工、轻工、食品加工、五金机械为骨干的工业群体,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其中石西村成为闻名的“电子专业村”,电子产品在香港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是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224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8312万元。

第二章 侨居地

第一节 华侨分布

莆田县海外华侨旅居地,从马来亚(包括今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开始,逐步扩展到暹罗、荷印(今印尼)、沙捞越、北婆罗洲(今沙巴)、文莱以及美国、日本、英国、比利时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7年10月,县侨务部门统计,全县旅外人口近30万人,其中:马来西亚9万人,印尼8万人,新加坡7万人,泰国、美国各0.5万人,另有4万多人分别旅居在文莱、澳大利亚、加拿大、缅甸、菲律宾、日本、英国、德国、荷兰、越南等国。

1989年12月,全县华侨、莆籍华人共306959人,相当于全县总人口的22.53。

第二节 华侨从业

莆田人远渡重洋谋生,在侨居地,最初大多从事垦荒、种植、筑路、建房、开矿、拉车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及小商小贩。据统计,50年代初期,在印度尼西亚的侨胞,三轮车出租商占10%,汽车业工人10%,雇佣工人18%,经营汽车、自行车零件商主25,其它行业24%,农业10,教育工作者3。在越南,理发店主、碾米商店主和工人占85%,其他行业占15。在暹罗,全是经营汽车、自行车及其配件的大小商家。在缅甸,全是经营杂货业的小商。在马来西亚,汽车业工人及车床工人35%,塑胶工人5,经营汽车、自行车及其零件商和轮胎复新业主25%,塑胶业4%,垦荒、捕鱼、理发、杂货等10%,教育工作者1%,三轮车工人20%。70年代初期,在吉隆坡、芙蓉坡等地仍有极少数人拉人力车,也有当锡矿工人、橡胶园工人和垦荒、捕鱼、烧窑、采石、打铁,当裁缝的。

60—70年代,莆籍侨胞中的年轻一代脱颖而出,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了良好的中高等教育,在工商企业界的运作十分活跃。子承父业者,则把老一辈的企业推向一定规模的经营,并瞄准市场,抓住机遇,开辟新的投资领域;从事苦力劳务者的子弟,亦不甘屈居人后,便改弦更张,奋发进取,多有成就。这使集中侨居在东南亚各国的莆田人,在经济上突飞猛进而多元拓展,也成为这一时期莆田旅外乡亲经济上的一大特点。现在,在东南亚各国,金融业、地产建筑业、机械制造业、汽车五金业、航运业、石油化工业、酒店业、大型种养业、纺织业、木板材业等,几乎业业都有莆田人雄踞其间,并领一方风骚。泰国的林文龙兄弟、马来西亚的张德麟、姚玉池,新加坡的李庆传、黄金宣、黄志祥,印尼的陈财基兄弟、关文龙、陈江河等都是这一时期崛起的经济上很有成就的一代新人中的代表。在高科技领域中,海外莆田人也占据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英才辈出。美国数学博士、纽约福德姆大学数学系主任陈玉清教授;美国化学博士、杜邦公司高级研究员方振声;美国化学博士、国立星加坡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李瑞容教授;美国医学博士、国际著名心胸外科专家黄令南,美国电脑专家王宝硕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与此同时,在政界,海外莆田籍人后裔的参政意识也大为加强,许多学有专长的青年精英开始走向政坛并崭露头角,如现任泰国国会议员的林文虎,现任泰国中央政府社会发展部副部长级常务官的林文丰,现任马来西亚中央政府劳工部长的林亚礼,曾任新加坡政府内务部官员的沈怀汉,曾任马来西亚国会议员的方金小、方德源等,都是杰出的代表。

1987年10月,县侨务管理部门了解:全县旅居东盟五国的华侨,所从之业仍以经营汽车业的为最多,从事电器、建筑、地产、石油、金融、船务以及种植业和冶金制造业的居其次。

第三节 社团组织

在侨居国,侨胞都建立社团组织,其中部分由莆籍华侨单独组成,多数由福(清)莆(田)仙(游)同乡或闽籍同乡联合组成。旨在联络乡谊,为同乡排优解难。

一、旅马(马来西亚的简称,下同)侨团

太平兴安会馆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8),在太平创建,初名“福兴仙馆”,是福清、莆田、仙游三县侨胞的联合组织,为全马历史最悠久的兴化同乡会馆。1948年改称“太平兴安会馆”。

古晋兴安会馆 1949年成立,凡操兴化方言者均可加入,为当时古晋一个较大的同乡会。其前身是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渔业公所。

槟城兴安会馆 1932年成立。其会员包括旅居泰国南部各府的莆籍同乡。雪隆兴安会馆1934年成立。

诗巫兴化莆仙会馆 1938年成立。

马六甲兴安会馆 1945年10月成立。

霹雳兴安会馆 1945年12月成立。

麻坡兴安会馆 1948年成立。

吉兰丹兴安会馆 1953年成立。

关丹兴安会馆 1954年成立。

森美兰兴安会馆 1954年成立。

吉玻福莆仙同乡会 1956年5月成立。

巴生滨海兴安会馆 1957年成立。

昔加末福莆仙公会 1966年成立。

登加楼兴安会馆 1968年成立。

峇株巴辖福莆仙会馆 1970年成立。

巴生滨海福莆仙同乡会 1970年8月成立。

居銮福莆仙公会 1975年成立。

金马仑兴安会馆 1976年4月成立。

山打根兴安会馆 1976年4月成立。

诗巫兴化场边同乡会 1978年成立。

天定兴安会馆 1978年7月成立。

柔南兴安会馆 1978年7月成立。

瓜拉庇捞福莆仙公会 1978年11月成立。

美里兴安会馆 1979年9月成立。

亚庇兴安会馆 1979年9月成立。

淡马鲁兴安会馆 1982年8月成立。

乌鲁冷岳兴安会馆 1985年成立。

民都鲁兴化公会 1986年成立。

此外,还有雪兰莪自行车商会、车商公会、霹雳车商公会、自行车工业公会、马六甲车商公会、吉兰丹车商公会等行业性公会,其成员大都皆经营车业的莆田人。

二、旅新(新加坡的简称,下同)侨团

新加坡兴安会馆 民国9年(1920)成立,是新加坡最早的兴化华侨同乡组织。70多年来,倡办宏文学校,发展工农商业,促进社会经济繁荣。

新加坡莆中高平公会1947年成立(“中”指忠门,“高”指北高,“平”指平海,埭头乡原属平海,所以没有“埭”字)。会员是忠门、北高、平海、埭头四个乡的侨胞,以埭头的为最多。

福莆仙乡侨联谊社 1947年成立。

南洋莆田会馆 1956年成立。

此外还有荔城俱乐部,新加坡福莆仙公会;有新加坡车商公会、汽车胶轮商会、载客三轮车车主公会、交通特示公会等。这些行业性公会,其成员大都是经营车业的莆田人。

三、其它侨团

在泰国,有泰京福建会馆,又称泰国福建会馆,是全国性侨团组织,在各府(省级建制)设有联络处。另有合艾市泰南福建会馆,泰南中华慈善院。

在印度尼西亚,有雅加达兴安会馆、巨港兴安会馆、锡江兴安会馆、泗水兴安会馆、坤甸兴安会馆、棉兰兴安会馆、三宝垄兴安会馆、占碑福莆仙同乡会、梭罗福莆公会以及1922年由莆仙同乡组织的泗水仙溪公会和1952年由福州、莆田两地侨胞组织的泗水福莆同乡会等。60年代后期,华侨社团被取缔,各地改用宗教团体名称,如“九鲤洞”、“广化寺总义祠”、“棉兰东岳观”和福利团体如“泗水福莆福利基金会”等形式联络乡谊,扶贫济困。

第四节 侨居地建设

莆田侨胞在侨居地从事工农业、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工商服务等业,他们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为侨居地各项建设作出贡献。

元末,仁德里台谏坊俞良甫,在日本经营雕版业,刊刻佛经和中国文学作品,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为繁荣日本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江口镇姚为棋在吉隆坡开设福隆兴脚车修理铺,先后提携亲友多人,到30年代,形成“兴化帮”、“福莆仙帮”。80年代,“兴化帮”的汽车公司、复新汽车轮胎公司、摩托公司、公共巴士公司等,分布于大半个东南亚,有力地推动所在地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0世纪初叶起,莆田侨胞先后几批到沙捞越和沙巴洲,创建兴化垦植场种植橡胶、胡椒;设立渔寮、开办渔行,经营渔业,并有个别同乡到南洋执教。其后,去执教的不断增加,仅新、马两地就有莆籍教师100多人。40年代,南洋各地又创办华校进行华文教育。

60年代以来,侨居海外的莆田人随着从业领域的拓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其中有的成为有世界影响的企业家。70年代末,黄文华在雅加达、棉兰等地设厂,引进日本生产线,用日本零件组装家用电器,职工总数达3000人。李文正先生与内弟李文光、李文明等于1972年创办泛印度尼西亚银行,是印尼最早参加国际金融市场的华资银行,与世界十大银行建立业务关系,李文正也因在金融经济方面表现了极为卓越的才能而被香港《亚洲金融》(杂志)选为1983年度最杰出的银行家。黄廷方在新加坡经营远东地产置业有限公司、远东工程投资有限公司、远东发展工程有限公司、远东金融机构等,80年代初,他又在香港设立信和置业有限公司。旅外莆人在侨居地的事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侨居地的建设。

第三章 爱国爱乡

第一节 援助祖国

清宣统二年(1910),莆田县城东门外丰美村林师肇在南洋加入同盟会,次年,奉孙中山密令回国组织兴化同乡会,发展革命力量。民国3年(1914),袁世凯捕杀革命志士,林师肇再次逃往南洋,遵照孙中山指示,先后任马六甲培风学校、槟榔屿砺青学校、雪兰莪中华学校的校长,积极向侨胞宣传革命真理,并筹募经费,支援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期间,在新加坡的莆田侨胞积极参加陈嘉庚组织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救亡难民总会,踊跃捐款支援抗战。民国27年2月起,该会先后组织3192名机修工及汽车修理工驾驶员回国至滇缅公路服务。旅居马来西亚的江口侨胞陈先生等参加机工班返国,在西南运输队任司机。至抗战胜利,南侨技工牺牲的逾千人,属于莆田市籍的20多人中,多数为莆田县侨胞。在北婆罗洲任保佛中华学校校长的侨胞涂先生,倡办《沙捞越日报》宣传抗日。当时旅外侨胞有汇款回国支援抗日的,有归国从军的,并任华侨抗日筹赈—会要职的。民国26年,西天尾下垞村陈国祯在马来亚主编《白虹月刊》,宣传革命,鼓动抗日,被推为陈嘉庚组织的“筹赈总会”、“闽侨总会”的秘书、主任与《闽侨月刊》编辑。

解放战争期间,旅外侨胞自愿捐款购买药物支援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新加坡的侨胞还积极参加海外华侨促进祖国和平民主协会,反对美军驻华。部分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的侨胞,先后回国参加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期间,侨胞多人从侨居地奔赴朝鲜前线抗美。侨胞陈淑华由新加坡去朝鲜,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部翻译员,直到朝鲜停战后才回到祖国工作。

1957年,莆籍科学家林兰英从美国返回祖国,研制成功第一个单晶硅,使国家半导体器件从60年代的硅平面管发展到硅光电池,到80年代发展到硅集成电路和各种微波电器等。

第二节 建设家乡

侨胞身居异邦,心系故园。他们对家乡的各项事业,无不热情襄助。

一、教育事业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侨乡各地纷纷改“私塾”为“学堂”。多由海外侨胞集资扶持。如,“澄波学堂”。由海外侨胞和国内侨眷共同组成董事会负责校务;除国文课仍用老塾师外,重金延聘新学教师,开设算术、音乐、美术各科;用侨胞闲置房屋为教室,收全乡及龄学子;经费由海外统筹捐助。

民国7年(1918),侨胞姚先生捐资在江口创办东源初级小学。民国16年,陈先生资助兴建涵江公立中学(今莆田六中)一座校舍。民国33年,程先生在溪口村独资创办私立蒲江小学。旅居印尼吧城的侨胞集资创办莆田锦江中学。民国36年,陈先生又捐款为涵江中学建教学楼一座。程先生又独资在涵江中学创设高级普通商业职业科。林先生、陈先生、何先生等募款给锦江中学兴建礼堂、教室和宿舍楼,占地面积3.82亩。

建国前夕,旅居泰国的林氏族人捐献黄金给家乡兴建私立顶墩小学。因战事延宕,1952年始动工,1954年落成,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至1973年收为公立止,学校一切办学费用统由侨胞支付。1984年,因地层断裂,该校校舍成为危屋,海外侨胞林先生等再捐40万元港币,建造800平方米校舍一座,并设立教育基金,奖教奖学。

1952年程先生又捐款给涵江中学建“和平楼”,建筑面积720平方米;1953年,侨胞集资再在涵江中学建“民主楼”,建筑面积1322平方米,1954年,石庭华侨集资建石庭小学。1957年,石庭侨胞黄先生等集资创建石庭中级文化学校(即今石庭华侨中学).1962年,旅居印尼的侨胞吴先生捐款创建江口五星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政策虽被践踏,莆田县侨胞仍捐资102.65万元,支援家乡的教育事业。其中,侨胞李女士独资60万元捐建“海星小学”。

1978年,江口镇侨胞李王老太独资在新墩村兴建可收500名学生的小学。1979年,她和儿子李先生又捐资创建莆田华侨中学,建筑面积12660平方米。1985~1986年,李先生又为华侨中学添置教学设备和奖教奖学捐资累计达13万元。

1980~1988年,侨胞捐资锦江中学达298万元,兴建九华、广华、富玛、凤腾、承光等教学楼及春梅阁。

1983年,东庄侨僧,捐款为大丘小学建一座教学楼。1986年捐款修缮东庄小学校舍;1988年捐款重建塘边小学。

1985年,石庭侨胞成立石庭华侨中学董事会。先后捐资为石庭华侨中学兴建教室、礼堂、科学楼等。

1986年,侨胞任先生捐款为家乡兴建溪西小学。同年,忠门乡梯吴村侨胞捐资在家乡兴建“莆田忠门梯吴华侨学校”。

1980~1989年,江口镇华侨为该镇捐资办学金额达846万元,修建扩建全镇32所小学的设施。

1950至1990年,全县侨胞捐资在家乡办学的总金额达7138万元,共资助兴建2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5所附中和63所小学。至1990年,全县有5所中学、21所小学分别成立海外董事会,并设立教学基金会。侨胞捐助的教学基金总额达250多万元,全县师生受过该奖学、奖教的有1千多人。

广大侨胞热心办学,得到人民政府和家乡人民的高度赞扬。1984年,全县有10个捐资办学的华侨团体(或个人)受到省人民政府的嘉奖,其中获金质奖章的3个,银质奖章的7个。1986年,有8个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1988年,有18个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其中获金质奖章的10个,银质奖章的26个。

二、卫生事业

1950年,江口侨胞林先生,受海外侨胞委托,回乡创办江口平民医院,后又创建“莆田平民医院扶贫奖医基金会”,基金近50万元人民币。

1981年,石庭侨胞集资创建石庭华侨医院。从国外进口一批先进医疗设备。1988年,医院改称莆田华侨医院。同年,侨僧捐建东庄卫生院门诊大楼一座。

1989年,侨胞李先生捐赠百万元的医疗设备给平民医院。1985~1990年,该医院共集侨资400万元,建12医用和住宿大楼,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

1990年末,华侨筹资400多万元港币,捐建莆田县医院门诊大楼,建筑面积10072平方米,是目前全省县级医院最大的门诊大楼。

三、农业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旅外侨胞多次捐款,购买化肥支援家乡农业。三年共提供化肥4131.5多吨,捐赠包菜籽5000磅,有的侨胞坯捐赠水稻良种及先进的农业机械。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

四、公益事业

50年代初期,南洋各地华侨捐款10多万元人民币,兴建莆田县侨联会办公楼。

1983年,海外侨胞捐款100万元人民币,兴建涵江侨联分会。1984年,海外侨胞集资80多万元人民币,捐建江口侨联分会。1985年,海外侨胞捐资200多万元人民币,兴建莆田县侨联大厦。1986年,侨胞筹款30万元人民币给市侨务部门建办公大楼。1987年,侨胞捐资30万元人民币兴建梧塘侨联分会

1989年,侨胞李先生捐款100万港元建设江口华正自来水厂。1985~1990年,由侨胞、归侨、侨眷集资717.95万元,在江口镇修建村路33条,全长计56.25公里。由侨胞捐资为各自家乡敷设的自来水管道、供电系统总额384万元。

五、文化福利事业

清宣统元年(1909)10月,飓风成灾,旅居新加坡的同盟会人士组织“泛爱班剧社”,在新舞台剧院连续公演两天,募款救灾。

建国后,侨胞先后捐建影剧院、文化宫、少年宫、敬老院和体育馆等多处。侨僧捐款800万元修建广化寺、龟山寺、囊山寺、梅峰寺、鼓峰寺五大禅林。

六、兴办企业

清同治十年至民国38年(1871~1949),全县侨办企业10户,投资额占全省华侨投资总额的0.41%。

建国后的1952~1963年,侨胞投资莆田电厂14.98万元,莆田玻璃厂32.95万元,江口侨光电厂2万元,侨声电影院4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有关部门多渠道引进“侨资”,促进经济发展。1984年,马来西亚祥控股份有限公司与莆田橡胶厂合作创办福祥塑胶有限公司,总投资额25万美元,其中外资额占50%。同年,侨胞方先生投资10万美元与江口镇合作创办莆田市江口水产捕捞养殖有限公司。侨胞郭先生等投资41万美元与江口镇合资创办莆田市江口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1985年,华侨总投资40.2万美元创办合资企业。1988年华侨投资611.1万美元创办合资企业。至1990年底,全县的三资企业总投资额1381.8万美元,其中外资6322万美元。

七、侨汇

19世纪20~30年代,全县侨眷有80%左右依靠侨汇维持生活。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侨汇中断,大多数侨眷生活极为困难。建国后,县人民政府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保护和照顾华侨的政策,侨汇受到国家保护。“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政策被破坏,侨胞、归侨、侨眷的利益受到害。1976年后,落实党的侨务政策,侨眷同海外亲人的联系得到鼓励和保护,侨汇恢复正常。

第四章 侨务工作

民国30年(1941)以前,县政府不设侨务机构,民国31年2月,福建省侨民紧急救济委员会派员在上杭、长汀、晋江等地设站,莆田县侨务由晋江站统一处理。建国后,1953年县人民政府设立华侨事务科,负责侨务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被撤销。1978年,机构恢复,改称莆田县侨务办公室,莆田县和19个侨乡公社都成立侨务领导小组,134个侨乡大队成立侨务工作小组,莆田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华侨委员会,形成负责侨务工作的网络。

第一节 接待优待

一、接待来访人员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军进犯南洋群岛,华侨逃难回乡,难侨由侨民紧急救济委员会下设的各站接待。新中国成立后,华侨回国探亲、访祖、观光、旅游和投资,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遵循“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原则,努力做到全面联系,热情接待。1950~1959年,县接待回国观光和探亲的华侨共3608人次。

1955年,女侨胞刘渭庄在回国探亲途中,遗失重约二两的金手镯1对,县侨务部门连夜代她查寻。当物归故主时,她激动地说:“家乡处处有亲人”。

1963年,接待回国观光、探亲的侨胞193人。县侨务部门邀请棉兰侨总副主席、棉兰中学校长陈燕贻及其夫人参观莆田一中和锦江中学。1964年,接待回国探亲、观光的莆田籍侨胞225人,其中赴京参加“五·一”节观礼的5人,参加国庆节观礼的38人。次年,接待回国探亲、观光的侨胞237人,其中赴京参加“五·一”节观礼的7人,参加国庆节观礼的26人。1968年,侨胞回乡探亲的32人。

1978年接待归侨856人。1979年,泰国侨领林玉麟、林金祥、林瑞寿、钟淑萍应国务院邀请,代表泰京福建会馆出席北京“五·一”茶话会,顺道回莆探亲,受到省、地、县领导的热情接待。当年,由县里接待的1047人,其中侨胞579人。次年,接待1839人,其中莆籍侨胞160人。

1987年,星洲《新明日报》总编吴元华陪同新加坡副总理吴作栋来华访问后,特地返祖籍地莆田探亲、寻祖,并参观秀屿港、莆田鞋革厂、莆田养鳗场,受到热情接待。是年,共接待回莆探亲、旅游、观光的侨胞近万人次。

1988~1990年,接待侨胞回乡探亲旅游每年都超过1万人次。县侨办或重点拜访,或集中座谈,或利用“三资”企业开业及侨建工程剪彩庆典等与他们广泛接触,共达2千多人次。

二、办理信访

侨胞、侨眷的来信、来访涉及面广。1953~1990年,县侨务科共受理来信5400件,接待来访11000人次。侨务部门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并给予适当的照顾。1986年,长乐籍旅美侨胞郑宝明希望要回10多年前送给笏石镇苏塘村梁庆野的女儿,求得母女团聚,侨务人员做好梁庆野的工作,让郑宝明将其女带往美国,郑梁两家结成永久亲戚。

为便利侨乡群众的来信、来访,县侨务部门经常下乡就地解决问题。1989年起,建立定期下乡“接待来访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988~1990年,受理的来信、来访共172人次(件),其中37件动员说服,135件妥善解决。

三、优待侨胞侨眷

建国初期,国家对粮、油、布等商品实行统购统销,为照顾华侨回乡探亲和归侨、侨眷的生活需要,县有关部门根据政策规定认真做好华侨、侨眷的物资供应工作。莆田县华侨特需供应公司成立后,有关人员积极组织紧缺物资供应侨户。并在城关和涵江设立华侨商店,在城关、涵江、赤港华侨农场、锦江等地设立销售网点。凭侨汇券供应大米、食油、糖、棉布、水泥、木材、钢材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政策受到冲击,特需供应中断。

1978年,恢复侨汇物资供应。同年起,尊重华侨的习俗,对他们的习俗活动采取积极疏导,适度放宽的做法。

1980年起,县有关部门执行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市、县侨汇分成暂行办法的通知》,认真做好侨汇分成,组织侨汇物资供应工作。

1983年后,对回国侨生、归侨子女和侨胞在国内的子女,在高考录取线上给予降低一个分数段(10分)的照顾。至1990年底,全县共有657人列为照顾对象。

第二节 安置救济

一、安置

建国前,华侨回乡定居一切自理。民国37年(1948),马来西亚难侨回乡,国民政府未予安置。建国后,华侨回国定居,县有关部门执行“好好安置难侨,不使1人流离失所”和“按籍安置、主要面向农村、有技能者量才录用”的政策,给以热情接待和妥善安置。原籍有亲属的,帮助他们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经济有困难的,发给生活、生产补助费;没有亲属的,由人民政府予以统筹安置;对归侨中的知识分子、文教科技人员和有技术专长的职工,由侨务部门介绍到机关、学校、医院、工厂企业参加工作和生产劳动。1949~1959年,侨胞回莆定居的共1851人。

1960年3月,县成立接待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根据“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安置方针和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精神,建立莆田赤港农场,作为安置从印度尼西亚归国的难侨和归侨学生的基地。4~10月,赤港农场先后接待、安置三批归国难侨:第一批459人,第二批539人,第三批151人。零星安置计22人。除少数有技术专长的安排到工厂等之外,农场共安置264户,1143人。其中福建籍263人,广东籍877人,其他省籍3人。这些人中来自印度尼西亚的1127人,星马的2人,柬埔寨的12人,其他地区2人。至1979年底,赤港农场实际安置从印度尼西亚归国的难侨1216人。

1978年4月,赤港农场安置从越南归国的难侨21人;5月,安置111人,其中:福建籍12人,广东籍85人,广西籍14人;6月安置526人,7月安置303人,其中:广东籍65人,广西籍224人,云南籍1人,江苏籍6人,越南籍7人。

至1979年底,赤港农场共安置印支难民(越南难侨)987人。

1960~1990年,赤港农场共安置难侨746户,2249人。各级人民政府先后投资1959万元,进行农场基本建设,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设施日益完善,归侨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救济

民国30年(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侨汇断绝,归侨、侨眷生活陷入困境。民国31年1月,福建省政府电知莆田县政府,在发动冬赈时,发给贫苦侨眷救济费,每人国币20元。11月,省政府召开侨民生产建设会议,组织归侨工业生产(或产销)合作社,莆田县因地制宜设立分社。民国33年,省救济会在莆田县开办公典局,给侨眷贷款40万元,利率8厘。民国37年,荷、印战争发生,侨汇中断,国民政府行政院拨法币2亿元,发给厦门、莆田等30个县、市,救济贫苦侨眷。1950~1959年,县有关部门共救济贫苦归侨、侨眷1206户次。对归国难侨和贫苦归侨分别发给救济粮或副业贷款。

1954年,全县贫侨救济款为2300元。同年秋季,又发放一批救济款计1000元,得到救济的共518户,1836人。1956年,全县又发放难贫侨救济款4100元,另对生活较困难的9户归侨,发给补助款300元。

1959年9月,台风暴雨成灾,县对受灾侨乡的归侨、侨眷,及时发放救济款3500元,帮助他们安家和恢复生产。

1961年,县境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归侨、侨眷生活困难。全县共拨出救济款2500元帮助难贫侨渡过难关。次年,拨款2051元,对年老归侨进行生活补助,计补助70户次。

1963年,发放救济费1924.23元,受到救济的85户,185人次。1965年对回乡定居的贫侨发放生活补助费1660.47元。同年,春耕生产期间,发放难贫侨救济款4000元,发给老弱病残救济款1066元。

1978年,拨救济款5390元,分二次发给难贫侨162户,适时给予经济补助。

1984年,发放难贫归侨、侨眷社会救济费4435元,救济120户,642人。次年,又发给归侨、侨眷生活困难补助费2000元,救济76户,490人。同年8月,县侨办组织人员走访沿海山区各侨乡,确定难贫侨120户为补助对象,发放补助款23060元。12月底,又发放春节救济款5140元给89户贫侨。

1987年,发放难贫侨救济款6520元,救济128户,并发放无息贷款5000元,扶持9户难贫侨脱贫致富。

1988~1990年,发放难贫侨救济款2.168万元,救济278户。并给16户归侨发放扶贫贷款1.88万元,其中有7户脱贫。

第三节 保护侨汇

建国前,侨胞寄钱、寄信回家,都是托人捎带,后来有一些老洋客经营解送侨汇的生意,称为“走水”。“走水”逐渐形成“民信局”(俗叫“侨批”),专为侨胞解送银信,按金额计算佣金和手续费。但侨汇常被民信局延压、“水客”吞没或被人冒领。民国15年(1936)前后,侨汇积压相当严重。民国30年,日军南侵。侨汇中断,民信局停业。全县被银行和汇兑局积压未解付的侨汇达3260万元。民国36年,侨汇从投寄到提取一般为30~40天,有时只准存放信局取息,不许侨眷提取侨汇本金。到建国前夕,全县尚被积压未解付的侨汇达3880万元。

建国后,侨务部门贯彻“便利侨汇,服务侨胞”的方针,坚持“谁款谁收”、“保送保密”的原则,建立健全侨汇派送机构,华侨汇款均由各家信局登门派送。

1950年2月,试行统一优待侨汇牌价,保障侨汇实际购买力。

1951年4月,新加坡美兴民信局倒闭,全县侨眷被倒去港币2万余元,涵江兑付局负责人黄希嘉因此事被县人民政府扣押处理。

1953年2月,贯彻政务院“解放前银钱业未清偿存款给付办法”,至1954年,把以前未清偿的侨汇全部清理偿还。

1955年2月起,执行国务院《关于贯彻保护侨汇的命令》,切实保护侨汇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四节 落实政策

一、改变成份清退房产

土地改革中,全县侨属被评为地主441户,富农105户,工商业33户。1955年,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提前改变华侨地主、富农成份的49户;1956年又改变114户。

“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前改变侨户成份的政策被否定,有60%的侨户被重新戴上地、富帽子。1978年,根据中共中央3号文件精神,认定1955年及1956年对华侨地主、富农提前改变成份是有效的,1979年重新发证,改变侨户成份的增加到195户,同时,退还土改错没收华侨房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30户、323间、9025平方米,并发放安置费217000元。

1981~1983年,全县落实退还“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占用的侨房10户、66间、1240平方米;落实退还历史遗留的侨房59户、369间、9400平方米。

二、平反纠正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归侨、侨眷中部分人因所谓海外关系受到歧视、打击和迫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莆田县委、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各项侨务政策,对归侨、侨眷中冤、假、错案148人件,全面复查,全部平反。妥善安置60年代被精简到农村落户的归侨、侨眷职工609人。

1986年10月,侨胞黄克鸿随马来西亚兴安总会会长林金树回国观光,看到胞兄黄克栋(原莆田第六中学教师)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深有感触地说:祖国近年的变化、进步,实在令人喜悦!

三、重视知识分子

1984年,全县有归侨知识分子38人,侨眷知识分子274人,他们中担任科局级副职以上2人,中学副校长以上3人,中学教务处主任以上3人,医院副院长以上1人,科室副主任以上4人,工厂副厂长以上4人,车间生产股长以上14人,站场负责人3人,县侨联副主席1人,当选为省人大代表1人,县人大代表1人,县政协委员6人。

至1990年,共为归侨、侨眷知识分子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43人,解决住房困难68户,并妥善安排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的工作,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五节 介绍乡情

民国33年(1944)4月5日,《侨光通讯》创刊,宗旨为“宣传三民主义,沟通侨情,协助侨务之发展。”每月一期,每期销售量300份,内容注重华侨与祖国的消息沟通,讨论华侨问题,1948年2月1日停刊。

建国后,为使旅外侨胞了解祖国和家乡情况,1957年,县侨联创办《莆田乡讯》介绍乡情。“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刊,1983年1月复刊(月刊,4开4版),1984年,改隶属于县侨办领导,由侨办主任王灼赓任社长,宋元模,林兆麟、黄福和任正副主编。《莆田乡讯》自复刊后至1990年12月,共出版96期,加上增刊,已超过百期。目前每期发行3950份,其中950份发行至国内150个大、中、小城市,2000份寄发世界六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27个国家和地区。

《莆田乡讯》介绍国家的各项政策和侨乡建设成就、风土人情,让国内外读者了解莆田,以激发他们思乡念祖之情。《莆田乡讯》被海外侨胞称为“是关心祖国、关心家乡动态的人最好的精神良伴,最好的家书”。新加坡华人作协名誉会长周颖南先生称《乡讯》为“华人之友,侨胞之光”。全县新闻工作者、通讯员除积极为《乡讯》提供稿件外,还向国家对外发行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福建侨报》以及广播电台投稿,介绍莆田发展情况。1978年后,贯彻改革开放的政策,逐步开发境内旅游景点,特别是利用湄洲岛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的有利条件,以“妈祖文化”带动“旅游热”,竭诚欢迎海外旅游团和朝圣团来到湄洲岛妈祖庙朝圣观光,热情接待侨胞回乡探亲、寻根拜祖、观光旅游。同时,开展宣传家乡、宣传祖国等活动。

1985年后,先后编辑制作声像宣传品《壶兰雄邑》一改革开放中的莆田县、《鞋城揽胜》、《今日江口》等电视片,1989年11月,省旅游局在莆田举办“朝圣妈祖旅游研讨会”;1990年国家旅游局在“香港国际旅游博览会”上,推出“朝圣妈祖旅游线”,县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介绍乡情的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