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四章 机构设施

第一节 机构

民国21年(1932),莆田县体育场建成后,由省教育厅定名为莆田县公共体育场,并委派李绍远为场长,宋天民、郑玉书为指导员(即教练员),此为莆田体育行政机构之始。民国23年秋。

程天泗、翁祖烈等在城南旧青年会遗址组织业余网球会,此为莆田县业余体育组织之始。民国31年秋,体育界组织莆田县体育协进会,协助县立体育场开展社会体育工作,此为莆田社会体育团体之始。

1950年底,中共晋江地委派李荣泽来莆领导莆田体育协进会,县文化馆派宋天民负责办理会务,并管理体育场。1953年12月,莆田体育协进会改组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莆田分会。1954年4月,省体委派专职干部3人到莆田分会任职。1956年9月成立莆田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体委),委员13人,设专职干部8人,为县人民委员会下属的体育行政机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体育组织机构中止活动。

1980年,成立莆田田径协会、排球协会、篮球协会和游泳协会。1985年,成立县体育科学协会、县农民体育协会、县职工体育协会、县业余训练指导小组。1986年9月,成立莆田县体育场地管理处,其职能是:加强全县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及管理规范化,以体为主,以场养体。同年,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上述各种体育组织与机构,由县体委统一领导。

第二节 设施

光绪三十年(1904),咸益高等女子学堂在校内礼堂后面,开辟一个网球场,为莆田县最早球场。宣统二年(1910),培元小学在圣路加医院(今莆田医院)旁开辟1个足球场。

30年代初,在城南原兴化府址和城北校场2处相继兴建2个公共体育场:城南体育场有300米黄土跑道和篮球场、排球场各1个;城北建有400米跑道体育场。民国22年(1933),城南体育场内的篮球、排球场移到东侧,扩建为2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

民国23年,城南旧青年会址辟一个网球场。体育场(城南体育场,下同)西侧扩建一个水泥网球场,南侧增建机械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园,设有单杠、双杠、木马、轩轾板、滑梯、秋千等。民国27年8月,在体育场东侧兴建一座中山纪念台(主席台)。民国31~34年间,扩建为长400米的红土跑道,添建5级石看台5座,成为当时福建省较为标准的体育场。

建国后,除了修复、改建一些原有的体育设施外,又陆续兴建体育场、馆和游泳、池等设施。1952年,大规模整修体育场,在田径场地周围护以混凝土栏杆。1955年,在体育场西侧兴建一个灯光球场。1956年,在灯光球场四周增建石板看台。1957年,在体育场东侧又添建室内篮球、体操房1座,及宿舍、办公楼等。1958年,又建造楼房、平房各2座,为莆田体育学校校址。1958年,掀起全民办体育的高潮,全县共修建简易运动场1715个,球场1498个,利用沟渠纵横交错的自然条件,设立简易游泳场3655个,基本上满足城乡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

1964年,国家体委拨款改建莆田县体育场,建有福建省较为标准的400米煤渣跑道、田径场,田径场和篮、排球场四周扩建石看台。1968年,在田径场西侧建1座主席台。各种运动场地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1969年,在田尾增建一个长50米、宽25米有10个泳道的标准游泳池,为训练游泳运动员提供合格的训练场所。1980年,在游泳池北侧增建一座五层招待所。

1974年,为适应承办全国性比赛的需要,将田径跑道由原来6道增建为8道,并扩建可容纳2万观众的8级看台。同时,按田径规则的器材要求,增添大量标准比赛器材,使它成为符合承办省级以上比赛要求的标准田径场。同年,又在体育场东南侧增建一座五层少年体校大楼。1980年,在体育场西侧增建长120多米的风雨跑道。1984年初,县体育场进行改建,由原半径32米改为半径36米的标准田径场,当年8月份完工。至此,莆田县体育场成为福建省设备设施较齐全的体育场地。1984年,福建省进行体育场地普查,莆田县体育场地被选为普查试点,向全省推广。

1987年11月至1989年12月,址在县体育场主席台北侧,兴建一座莆田体育馆,,内建有灯光篮球场等室内体育运动设施。

附:主要体育设施简介

县人民体育场位于城关,民国21年(1932)建成,原名莆田县公共体育场,设施比较简陋。建国后,改称莆田县人民体育场,几经扩建,现已成为福建省设备比较齐全的体育场地。占地65亩,场内有按国际标准修建的400米煤渣跑道8道,有跳远沙坑2个、跳高沙坑2个,有铅球、铁饼、标枪等投掷区各2个。有符合承办省级以上比赛要求的标准田径场,有大批标准的比赛器材,还有可容纳2万人观众的8级看台。西侧有主席台,东南侧有座5层少体校大楼。总投资300多万元。据统计,历年来场内训练、比赛的达50万人次。

县游泳池位于城关田尾,1969年建成。总投资100万元。池长50米,宽25米,有10条泳道。游泳池分深池、浅池两个区。深水区水深2.1米,浅水区深1.4米。可容纳观众1000人。每年夏季,对社会开放,接待群众达数万人次。还举办暑期游泳训练班,接收少年儿童培训。

县灯光球场位于县体育馆西边,1976年创建,1992年改建,占地面积15亩,总投资60万元。场四周有梯级看台,可容纳观众800人。有运动员休息室30间。场地符合规格,可供夜间篮球比赛之用。先后接待过八一队、上海队等10多个省、市代表队比赛,累计观众达数十万人次。

县体育馆位于县人民体育场西侧,1988年建成,为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15亩,总投资100多万元,由省、市、县财政拨款60万元,从社会上筹资45万元。馆内长47米、宽25米、高15米,观众席位1000多座,可举行乒乓球、排球、篮球、羽毛球、武术、体操等多项目比赛,是一座设备齐全、多功能的体育馆。建馆以来,共举办10个项目的竞赛,累计观众达50多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