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莆田县公共体育场兴建始末

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莆田民众,历来对体育运动情有独钟。所以,莆田体育场的兴建自然倍受社会各界所关注,也是近代莆田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莆田的体育运动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早在清朝末期,莆田的一些教会学校就已开设体育课。民国之初,莆、仙两县开始举办全县中、小学生联合运动会,从而推动了莆田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1920年,福建省在厦门举办全省中学生联合运动会,莆田的哲理、十中、四师3所中学组织学生田径代表队前往参加,并取得好成绩。1921年,在福州举行的全省学校联合运动会上,莆田选手获跳高、跳远、低栏三项第一名和跳高、440码赛跑第2名,使莆田体育开始小有名气。随着莆田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体育运动与体育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并严重地阻碍了莆田体育的发展速度,兴建体育场已迫在眉睫。

1931年,莆田体育界的热心人士宋湖民、萧子衡、程天泗、翁祖烈、林振新、李绍远等人,积极向莆田县国民政府倡议,建议在原兴化府署旧址创建公共体育场。兴化府署因民国的建立而长期荒废,府前有一大片荒芜的空地,是天然的体育场地。府署后衙仅存的一幢房屋,当时为国民党莆田县教育局的办公室和宿舍。因此,在旧兴化府署旧址周围修建体育场,地点合适,搬迁方便,花费省。宋湖民等人的建议,得到莆田社会各界的支持,国民党莆田县政府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拨出银洋800元,用于修建莆田县体育场。

莆田县体育场的兴建成为当时的一件大事,得到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热心人士出谋献策,群策群力,仅用几个月时间,于1931年冬建成了一座长300米的椭圆形土跑道,并在田径场内修建了篮球场、排球场和沙坑等。在跑道的东边,还修建了一幢平屋,内设办公室、会议室、器材室、保管室和宿舍等,以便管理体育场的事务和器材。体育场开启了南北两个大门,南大门通向当时的府前路,北大门通向府后路。整个体育场占地68亩,成为莆田地区第一个初具规模的专业体育运动场所。莆田体育场的兴建,缓解了莆田体育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局面,给莆田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莆田体育场落成之后,莆田县政府立即向省教育厅申请备案。1931年底,经省教育厅批复命名为“莆田县立公共体育场”编制5人,经费由县国库开支,并委任了场长、指导员。同时还聘,请莆田各中学体育教师为名誉指导员。1932年元旦,为了庆祝莆田体育场的落成,莆田县举行第一届中、小学联合运动会,成为莆田县一次大规模的体育运动盛会。这一盛会不但推动了全县各中小学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也为莆田县成为“田径之乡”奠定了基础。

莆田县立公共体育场虽然落成,但从总体上讲还比较简陋,为了使莆田体育场设施更加完善,以后又经过多次的扩建和修建。1933年夏,为了扩展体育场主跑道,将田径场内的篮球场和排球场迁移到东边的空地上,扩建成两个篮球场和排球场,从而不但使田径场的空间扩大,而且增加了篮球和排球等运动场所。1934年2月,又在体育场的西边扩建了一个水泥网球场。同时,还开办了机械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园等,设有单杠、双杠、木马和轩轾板、滑梯、秋千等,从而使体育运动的门类增多,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1936年6月,又在体育场的东面跑道圈外,建立了一座中山纪念台,为体育场增添了景点。1941年春,在莆田县县长林梦飞和“圣路加医院”院长余文光等热心体育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又将兴化府署仅存的一座后衙拆掉,将300米的跑道扩建成400米,使体育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莆田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莆田的体育健儿也在全国、全省运动会的田径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得较好的成绩,引起全省体育界的关注。1945年10月,福建省第四行政区拟于1946年元旦在莆田召开全区第三届运动会。为了开好这次运动会,莆田县政府专门召开行政会议,研究修建扩建莆田体育场事宜。但由于战后莆田经济萧条,民众贫困,国库空虚,县财政一时难以抽出巨款修建体育场。最后经县政府行政会议批准,采取以拆取城基石头换工的办法,在体育场跑道四周圈外修建了3座长35米的5级层的看台,自跑道的起点直至终点,3座看台连成一线,使体育场更加壮观。至此,莆田县立公共体育场的设施日趋完善,在当时全省县级体育场中是数一数二的,体现了莆田体育强县的气魄。

莆田县立公共体育场的兴建和修建过程也是莆田体育从莆田走向全省、全国乃至亚洲体坛的过程。莆田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成为莆田体育健儿的摇篮,一代又一代的莆田体育强手脱颖而出,并从莆田出去,陆续登上了全省、全国、亚洲和世界体坛的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