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兴化,初作县名,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兴化县,治兴泰里游洋;寻置兴化军,兴化又为军名,元改路名,明清续为府名。兴化古城,宋称兴化军城,元改为兴化路城,明、清为兴化府城,位于今莆田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旧城区,即莆田设市前的莆田县城厢镇辖地。

兴化古城介福(州)、泉(州)之间的古莆田县治所在地,是八闽交通要冲,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兴化发展的基础。郡城之形胜,“壶公、九华、木兰、寿溪环拱映带,山川之秀洵甲闽中”,(清兴化知府马夔陛《天一楼记》)自宋以后即是兴化军、路、府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历经千年,兴化郡治始终设在古城,再没有迁移过。

古城地灵人杰,郡民 “旧习俭啬勤力,衣服古朴,重廉耻,惜行检,以读书为故业”,“比屋业儒,号衣冠盛处”,“科名之盛,甲于闽中”。“士大夫质行醇谨,风节相高”。“地不大于曹滕,俗已几于邹鲁”。(《重刊兴化府志》卷15《礼纪 ·风俗志》)郡城创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扩城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历代几经修建,雄伟壮观,曾经有 “石兴化”名城誉称。这座古城历经千年,见证了兴化军、路、府的发展历史,直至民国28年(1939)抗战期间古城墙被拆毁。而今仅留宋兴化军子城城楼即古谯楼,成为兴化郡城唯一的标志性建筑,延续着兴化故郡的人文余脉。

兴化置郡与移治

兴化置郡之前,境域所属可以追溯至夏、商时期,时属古九州之一的扬州。在周为七闽地。秦属闽中郡。西汉属闽越国,东汉属南部都尉。三国属建安郡。晋属晋安郡。梁属江州南安郡。陈置闽州,属闽州南安郡。

《隋书·地理志》注释及明弘治《兴化府志》等载称:光大二年(568),分南安地置莆田县,属丰州(今福州),寻废,入南安。唐武德五年(622),析南安地别置丰州(今泉州),复置莆田县以属之。唐《元和郡县图志》和清康熙、乾隆《莆田县志》则载称: “隋开皇九年始置莆田县,寻废..唐武德五年,析南安地别置丰州即今泉州,复置莆田县隶丰州。”(《重刊兴化府志》卷1《叙郡县》;清乾隆《莆田县志》卷1《舆地志》)至唐武周圣历二年(699),始析莆田县西部部分地区建置清源县。其时莆田、清源两县均属武荣州;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名泉州。唐天宝元年(742),改泉州为清源郡。时因郡名与下辖的清源县同名,故郡别驾赵顺正奏改清源县为仙游县。五代,莆田、仙游并隶清源郡,属闽王氏;继属留从效、陈洪进,隶属清源军。宋朝建立后的乾德二年(964),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今泉州),莆田、仙游即隶属平海军。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宋灭吴越国,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上《纳地表》,正式纳土归宋。

兴化军建置与沿革

宋太平兴国初,游洋(按,“唐游洋镇,隶泉州莆田县,号游洋洞”。《重刊兴化府志》卷1《吏纪·叙郡县》)人林居裔(原名茂殷)聚众起义,自称西平王。起义军队伍一度兵临泉州城下。太平兴国四年(979),林居裔率部回游洋,据险设寨固守。宋廷下诏“就近地调兵收讨”。涵江人陈应功自请为先锋,带兵进剿游洋而战死在桃花洞。既而转运使杨克让奉命征讨,剿抚兼施镇压起义军,林居裔兵败被杀,起义军随之瓦解。这就是所谓“知县黄禹锡遣其子观偕邑人秘书监陈靖乞兵于漕使杨克让讨平之”。(清乾隆《莆田县志》卷1《舆地志 ·里图》)乱事得以平定,朝廷为嘉奖陈靖平乱之功,赐其里名 “清平里”。

太平兴国四年(979),“太宗阅《泉福图志》,念游洋洞地险,思欲以德化之,乃即其地立兴化县,建太平军,改兴化军以领之”。(《重刊兴化府志》卷1《吏纪·叙郡县》)于是,“诏即游洋镇加以百丈镇共六里,及析泉州莆田县二里,与仙游县来苏里、福州永福县永泰里,与福清县清元(源)里,而以清元(源)分为东、西、中三里,总一十四里,置兴化县,治兴泰里”。按,明弘治志载称,兴化县“总一十四里”,在文中所列仅13里。而《游洋志》则只记3乡8里,即:武化乡3里(广业里、崇仁里、清源西里),永贵乡3里(兴泰里、福兴里、来苏里),长乐乡2里(清源东里、清源中里)。据考,实际上划属兴化县的只有12里,其范围相当于今涵江区的大洋、新县、庄边、白沙四个乡镇,仙游县的游洋、钟山、石苍、象溪等乡镇,以及永泰岭路陈山头、福清百丈岭等乡落,(《重刊兴化府志》卷1《吏纪·叙郡县》)以林居裔的住宅为县署。元皇庆二年(1313),因兴化县地偏人稀,将县治迁设于广业里湘溪村,故称 “兴化新县”即今新县镇;而称游洋故址为旧县。

兴化置县的同时并设置太平军,直属两浙西南路。太平兴国五年(980),太平军改称兴化军,划出原属平海军(今泉州)的莆田、仙游两县,并兴化县,归兴化军管辖,即明弘治《兴化府志》(简称 “弘治志 ”,下同)载称 “其地建太平军,改兴化军,以领之”。京兆人段鹏,由兴化知县加著作佐郎,擢知兴化军。初,军治在兴化县游洋。自此,兴化为郡即州级建置,“始正体统,齐于列郡”。

(《重刊兴化府志》卷1《吏纪·叙郡县》)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移治莆田县。雍熙二年(985),福建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置福建路,兴化军隶属福建路。南宋末即景炎二年(1277),兴化军升为兴安州,莆田、仙游、兴化三县隶属兴安州。入元,改兴安州为兴化路,属福建行中书省。明洪武二年(1369),兴化路改称兴化府,隶属仍旧;九年,福建行中书省改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兴化府属之。正统十三年(1448),撤销兴化县。“并清元东、西、中、崇仁、安仁五里入广业里,属莆田;并寻阳、兴建、福兴、来苏四里入兴泰里,属仙游”。(《重刊兴化府志》卷1《吏纪·叙郡县》)迨至崇祯十七年(1644),莆田、仙游两县曾隶属南明弘光帝政权,后隶属南明隆武帝政权。清朝确立在闽统治地位后,兴化府建置沿旧,仍辖莆田、仙游两县,而隶属福建省闽海道。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封建王朝帝制;次年,中华民国成立。1913年,兴化府建置撤销,莆田、仙游两县隶属福建省南路道;次年,改属厦门道。1926年12月,北伐军占领福建,成立 “福建省国民政府”,废除道制,莆田、仙游两县隶属福建省。1933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反蒋抗日的 “福建事变”,成立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分为四省二市,莆、仙两县划属兴泉省。1934年1月 “闽变”失败以后,省以下改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直至1949年,莆田、仙游两县均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田、仙游两县隶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后改名为晋江地区专员公署。1970年6月,划归闽侯专区,专区机关从闽侯螺洲迁至莆田;次年,闽侯专区改名莆田专区,寻改名为莆田地区,莆田、仙游两县隶属不变。1983年5月,撤销莆田地区;同年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地级市莆田市,并析莆田县的城厢镇和城郊公社成立城厢区、涵江镇和涵江公社成立涵江区。莆田市下辖城厢、涵江两区及莆田、仙游两县。

郡治山川形胜

兴化军设治游洋,为山区偏僻之地。军治所处位置“山岚昼暝,溪流夏寒,屯彼师徒,时多疟疬”。(宋陈仁璧《兴化军厅壁记》,引自《重刊兴化府志》卷26)因此,太平兴国八年(983),知军段鹏“旋闻于上”请移治莆田县。按,关于兴化军移治莆田一事,弘治志卷4载称:“八年,转运使杨克让以游洋转输不便,请移治莆田县,从之。”《八闽通志》《游洋志》以及朱维斡《福建史稿》等持是说。而据《宋史》之《杨克让传》载,杨克让(912—980),字庆孙,冯翊人。任两浙西南路转运使。太平兴国三年(978) “泉州民啸聚为盗”(即指林居裔聚众起义),率兵与王明、王文宝共讨平之。回朝 “诏褒之”。戴扬本《北宋转运使考述》载: “太平兴国四年九月,命知广州杨克让兼管内水陆转运使,右补阙桑偃副之。”杨克让知广州时年68岁,而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卒,享年69岁。至太平兴国八年,杨克让已逝世三年之久,显然不可能出现向宋廷奏请迁移军治之事。据此,奏请移治当是首任知军段鹏所为。(刘福铸《游洋洞起义与兴化军治奏迁辨微》)莆田介泉、福之间,带山附海,山川之秀,甲于闽中。移治莆邑,“犹虬龙跃渤澥之波,骐骥骋康庄之路”,(宋陈仁璧《兴化军厅壁记》,引自《重刊兴化府志》卷26)、是一个高明的决策。段鹏即在此要冲之地筑城,以加强军事防御,护郡保民。

兴化军军治选择设在莆田县治所在地,其山川形胜:北枕陈岩,南揖壶公,东薄宁海,西萦石室;木兰、寿溪,环流左右。

郡城诸山,由莆田中部初入首山即城西部龟山发脉 “雄飞西来”。龟山 “山如龟形”,“合紫帽山而观之,诚有龟象”,故名。(《重刊兴化府志》卷7《户纪 ·山川考》)宋李俊甫《莆阳比事》称: “沈、陈二(禅)师,沈,莆田人,名无了;陈,仙游人,名志忠。二人雅相爱,游处必俱。唐长庆中,经行今龟山院北,遇六眸神龟,蹑四小龟行,俯仰其首,如作礼者,遂结庵于此。山曰 ‘龟山’,地曰 ‘龟洋’,今有六眸龟池。后皆趺坐而逝。沈赐号真寂,陈号广济。”按宋绍熙志: “寺西有沈禅塔,唐国子四门博士薛承裕作塔铭,又莼菜池;西有陈禅塔,唐御史黄滔有东塔和尚碑。龟山院之案曰 ‘文峰’。”龟山东延至今常太长基岭,脉分两支:一支为天马山,“其形腰陷首昂如马”,得名;一支为莲华峰。至城西三里许,其脉复会为大象峰,“其山颓悉横罔,如大象形”。而天马复北趋,有松岭护之;莲华峰南出,凤凰山护之。双舒若展翼然,大象深居其中。大象峰既会脉天马、莲华,伏为鸡足山麓。鸡足峰自大象峰发脉而来,“岐而为三,如鸡足形”,谓之 “三台星”。鸡足峰下一蝢伏,过脉忽起为太平山。郡志云: “乃郡主山孕毓真气处,堪舆家谓之胎息。”(《重刊兴化府志》卷7《户纪 ·山川考》)按,太平山取名,依明林登名《莆舆纪胜》云: “或以为祖师谶语,或以为九仙灵迹,山下之南,州峰有太平社云,或曰皆非也。军治始于宋太平兴国,因以名山也;天马、大象以形纪,太平以年纪也。”太平山博大长平,其势舒缓,郡城主山也。堪舆家称:其山展开如舒屏,其建顶艮。南一支分脉自申,数折转乾,入城为梅峰。北走一支分脉自酉,数折曲辛转亥,入城为乌石山。中一支独短,自辛脉发脉而下,曰 “龙翕山”。东里黄氏始祖唐御史黄滔墓在焉。

太平山北走一支,折而东,又折而南,其来势回旋生活,如游龙时潜时见,或惕或跃,皆不可测也。至乌石山,忽跃起一头角,东山之石,多耸起,龙有角也;南一支入梅峰,其势如虎,有威严,郡治在焉。梅峰之上,石多平,虎无角也。太平山分两支入城,为梅峰山,为乌石山,至前而跃起,两山若合,如举袂然。而短其右袂,田在三山环抱内,田间水道,从两山间入城,为小西湖。

史书称:太平山左脉入城,为乌石山,“虽从容多曲折,而九华居左,又觉紧严”,(明林登名《莆舆纪胜》之《太平山考》) “前面开阳,尽纳东方秀气”。“乌石山前,官职联绵;乌石山后,锄麻种豆”。(《重刊兴化府志》卷7《户纪 ·山川考》)自唐以来,林、陈、黄、方、宋、刘、王、郑、李世居山下,簪缨不绝,谓之九大姓。而太平山右脉入城为梅峰,为急脉,而壶山抱之,却又如许广阔景界。“光孝寺在其东,郡治、县学皆在其南”。乌石山、梅山 “两山各乘其正气,故吾莆称为文献甲天下,殆以此也”。(民国韩阜晋《周览荔城记》)而由梅峰分脉至城东南的凤山,唐僧涅槃在此通衢凿有 “义井”,并指地设市,留谶云: “市连义井岁时丰,水绕壶公文物盛。”(《重刊兴化府志》卷9《户纪 ·里图考》)事实上,唐宋时这里就建有万安水陆院、永福院(后二院合并称 “万安永福禅寺”),宋以后即创办有学府,建有军(府)仓储,设立行市,而聚居着莆中林、郑、龚、李、陈氏等世家名族。

林登名《莆舆纪胜》载称: “郡治山脉地势起自东北,结以西南。阳先阴后,安贞吉也。乌山、梅峰之锁,太平若括囊耳。” “细思之类神工之布置,宋段知军择此,其必有巨识者”。

兴化郡境山脉由仙游县蜿蜒入境,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溪流环绕山谷,至平洋皆疾奔赴海。环抱郡城主要溪流有木兰溪、延寿溪二条。其中木兰溪最长,人称兴化的母亲河。

延寿溪发源于九鲤湖,出为莒溪,为南萩芦,至枫叶塘,与棊山西水汇,东转渔沧,为八濑,使华下承之,又潴为绶溪,此绕郡之左带也。郡城南自龟山发源,为大夫坑,为南溪,绕郡右带也。而智泉、上溪,萦绕城郭,西走南趋与之交会,均涧壑小流。

木兰溪,发源于德化县戴云山脉余支的笔架山,流经仙游县至华亭镇的俞潭入境。自西向东横贯中部,至三江口入海。宋时筑陂以灌南洋田,元皇庆间(1312—1313),分流其十分之三水量,汇于城北濠古城外即城垣下凿有护城河。宋军城即引北涧智泉水为濠,宽一丈,深六尺,绕城而达于东南,复过兼济桥,经兼济河出东水关,与西南沟壑合流。

而明洪武扩城后,城下仍凿护城河,“左起东北隅,转折而南,引延寿溪水注之。右起西北隅,转折而东,引木兰溪之水来注之,二水交合于方尾(方尾,俗称 ‘枋尾’,今呼 ‘邦尾’)。共长一千七百七十丈,阔二丈六尺,深一丈。西北负山,则凿为旱壕,长五百九十三丈,阔二丈六尺,深二丈。水旱二壕共长二千三百六十三又六尺”。设水关门二所:东水关,俗称 “水关头”,位于今八二一中路,“通舟楫,入兼济河”,“兴化卫拨军守”;西水关,俗称 “小水关”,位于今兴安中路北偏西,栏以石盾,仅容水入而已。(《重刊兴化府志》卷48《兵纪 ·兵政志》)郡城地面水:郡城主山太平山分两支入城,左脉为乌石山,右脉为梅峰。乌石山之水,一是向南流经后塘:一支东折过后塘头,往石幢街南直注兼济河,或转折坑边而入兼济河;一支流经后塘南折下井,直注小西湖。一是向南流经洋沟墘,东折校场坡经御史巷:一支过桥仔头而瀦于双池,复折而东经云门寺前的沟仔墘向城外 “蚊帐亭”,今曰 “浅水湾”泄去,此为民国志载称 “水自西门来注之,绕东北以去”;一支即流经上林、赤柱里,而瀦于东黄黄滔祠前的印斗池,复过洗马埕,壁立门,而泄入东城壕。此为城北之水。

梅峰之水,一是向东北泄入宋北城壕即今小西湖。一是向东南方向泄流:一支向东流经桃巷,至橄榄巷注入地下涵洞,经东北左所营、正一坛泄入北城壕;一支过上桥向东经衙后,分流后街、大路等地沟,分注南北城壕;一支折而南流经上桥、下桥,复折而东过鼓楼,与凤山自文峰宫西泄之水,汇于水淈头,又折南由务巷泄入南城壕;一支经田尾、府署注入薛公池,再出城墙涵洞注入双面浪城壕。而凤山北之水,即流经下金桥,过义井街、书仓巷,泄入南濠。以上为城南之水。

郡城地下排水设施,虽无志书可考,然察城内民居古宅,大院内根据宅第规模皆设有一至多个天井,以作各家族宅第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排泄。而今这些天井在平常生活中,大多数仍然还发挥原先的功能,排水畅通。这说明古时先辈们在规划建设城池和住宅时,同时布设有周密的地下排水网络设施。至今虽然年代久远,且经过历次旧城改造,但这些设施未被完全破坏。足见古城规划建设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