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后埭街,位于兴化城东北隅,属前英龙街北大路。北自旧拱辰门内南抵新观前,与石幢街相接壤。明洪武扩城后,成为兴化城出入北门的主要官道。该街所辖路巷至20世纪旧城改造前有:后砻巷(双池里)、御史巷、忠惠巷(陈巷)、法海巷、绣衣里、宅巷、乌门巷、朱巷、唐巷等。

唐以后聚居后埭街的家族多是科第世族,官职绵绵。这些家族有郑、陈、李、宋、刘、方、黄、萧,以及朱、唐氏等。他们大都建有族祠与房支祠、家庙等,如郑氏:辰门内有郑露祠堂、宋御史郑伯玉祠堂等;宋氏:宋家香有宋氏大宗祠,双池宋氏里居有通判宋德祠堂、太仆卿宋万叶祠堂等;陈氏:双池有明尚书陈俊祠堂;方氏:古棠巷有金紫方廷笵祠堂“追远堂”、陈巷(忠惠巷)经略安抚使方大琮祠堂等;林氏:校场有知府林堪祠堂、长者林轲祠堂等。而这些家族遗存下来的名人故居有:宋尚书刘克庄故居、明尚书陈俊居第,以及当今中国科学院院士闵桂荣故居。然祠堂与名人故居至今只有陈俊居第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余者皆在“九五医院”建设和旧城改造中被拆毁。

这里宗教活动场所有:新观前“崇元万寿宫”、姨妈宫、龙埔社张公庙即“喜雨宫”、广泽王庙即“凤山别殿”、校场“关帝庙”,后村“云门国清禅寺”、绣衣里“龙兴阁”等。里社有:龙埔社、法海社、通应社等。而今遗存下来的只有龙埔社和云门寺,云门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后,后埭还遗存有木制“开莆来学”坊、辰门内石构明方万策“柱史宪臣”坊、龙埔社西石构明方氏“名世上卿”坊、市头石构郑汝洁妻吴氏“贞节坊”等,这些文物皆毁于“文革”初期的“破四旧”。后埭街宋氏大宗祠内亦植有唐荔“宋家香”,而今以千年神品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街名变迁

后埭地处乌石山前,古时莆田南北洋未塍海时,这里还处在海湾水畔。及既塍海,始成平地,地称前、后埭。唐中叶以后,早先入莆的大姓富家即迁此开辟新的聚居地,并蔚为莆中甲族。

明洪武扩城后,本在宋兴化军城宁真门之外的后埭街以及石幢街之地,始围城内,并分别以“后埭街”“石幢街”之名载入郡志《里图》,隶属东厢。自此,该街成为经拱辰门出入兴化府城的一条南北向通衢。

清朝街名隶属仍旧。民国时期,后埭街隶属城北乡,其属巷双池里、后村巷、绣衣里、侍郎巷(赤柱巷),划为龙坡铺属地;而忠巷(陈巷)、下萧则划属一经铺。全县行政区实行保甲制度以后,后埭街又先后隶属城北镇、城厢镇联保。民国后期,后埭街与石幢街并合为“北大街”。

1949年后,北大街始改称“北大路”,境地初属英龙街、元妙街,后并属英龙街。“文革”期间,更名为“红星路”,英龙街亦改称“红星街”。1980年以后复定为“北大路”,而古后埭街属北大路北段。今旧城改造延伸街道,其属“北大北街”,隶属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居委会。

旧街概览

后埭街自北门至新观前,古时候多以建筑物为地标,命名地块。这里旧地俗称:辰门兜、开莆来学、龙埔社、宋家香、十八店、新观前。

辰门兜 即兴化府城北门瓮城,位于后埭街北端,因瓮城形似椭圆形,故俗称“鸭蛋笼”。瓮城内是一条微弧形的小街道,开设有十多家店铺,有金银加工店、药店、酱园、苏广店、点心店、蔬菜店等,店铺之后紧挨城墙。出城门便是濠桥,称“ 通监桥” 。

开莆来学 入瓮城内门,向西至绣衣里南巷口,古时为彰显南湖郑露三兄弟开莆倡学、启蒙开化之功业而在这里建有“开莆来学”坊,坊之周地俗称“开莆来学”。开莆来学坊为木制,四柱、三间、三楼,歇山顶、五层拱斗出挑托檐,宏伟壮观。坊中央悬竖有“恩荣”牌额,横匾书“倡学先儒唐太府卿首祀乡贤南湖郑露”,右书“道承东鲁”、左书“学启闽南”。坊毁于“文革”时期“破四旧”。

城门内,南北两侧均有巷道,俗呼“城墙边巷”,聚居有郑氏家族,为先儒郑露后裔。至宋代即蔚为乌石山前的九大姓之一。

开莆来学坊左(南)居住闵姓人。民国志《风俗》记载:“清初顺治间有闵环中,南昌人,官漳州井尾巡检,升台湾凤山县知县。致仕后居莆城北门内。”中国科学院院士闵桂荣故居即在这里。(详见“院士闵桂荣故居”条)

龙埔社 开莆来学坊向西前行,街北有里社,旧曰“龙埔祠”(埔,今人亦作“坡”),今称“龙埔社”。以故,这一带地方称为“龙埔社”。龙埔祠建于宋乾德二年(964),元丰二年(1079)修复。《八闽通志》载云:“建炎元年,郡卒谋不轨,求助于神,屡卜屡却。凶徒攘臂而出,若狂醉然,乃尽以反状告,俄就擒戮。建炎四年,赐额‘灵显’,寻改‘显应’。绍兴、乾道、淳熙间,累封‘助顺威惠昭德孚应侯’,夫人累封‘灵祐敷惠顺正’。”明清时,显应庙改为“龙埔社”。旧时,龙埔社分为内七境和外七境。[ 按,外七境包括仪门一境、西庚三境、下店一境、辰门兜二境;内七境含宋、方、林、郑(南北二境)、黄、唐姓]有元宵联云:“东方日映星池丽,北埭灯连柱里春。”1949年后,里社废祀。近年复兴社祭。内七境社民元宵节自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举行“上元祈福”活动,十五日为内七境总元宵。今龙埔社内,神龛中祀龙埔社神像;而东室为“法海社”附设于此,元宵日只排宴桌致祭而无巡游。

过龙埔社,街中立有“名世上卿”坊,明嘉靖间为刑部尚书方良永和弟布政使良节而立。坊为石构,四柱、三间、五楼,毁于“文革”期间。方良永、方良节兄弟同登弘治三年(1490)庚戌科进士,良永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良节官至广东左布政。兄弟同时掌方面,故坊名“名世上卿” “同朝岳伯”。

名世上卿坊西侧有一寺庙,规制不小。旧时,奉祀所谓“太老爷”,不知神之俗名。寺之拜亭西边建有两座郑氏祠堂。民国期间,郑氏家族一度在这里创办“城北小学”,旋而停办。

后埭街南侧,即龙埔社对门为“喜雨宫”,民国时期修建,奉祀张圣君,民间俗呼“张公”,每年七月二十三日为其诞辰日。传说张公名吉,永福(今永泰)人。五代闽时,学道庐山。归家后与寡嫂共炊,烧炭为生。一日,吉于陶昙小便,嫂呵责之,吉曰:“可洗而曝之净。”即手揭其底,翻之出如翻布袋,嫂大骇。又一日,嫂自田间归,饭未熟,诘其故,知灶下柴已尽,吉曰:“勿忙也,饭即熟也。”顷刻,嫂至灶下视之,见吉以两足伸入灶中代薪,愕而大呼,吉即乘火遁出灶窗升天去。乡人立庙祀之,有祷必应,尤以祈雨最验。玉帝敕封监雷御史张公圣君。其神像,黑脸长须,跣足,左手持诀,右手持剑,冠服黑色,颈垂一蛇。其陪祀有萧公,白脸黑须,云是张公师兄弟,各有神道。清末,南北洋有一年抗旱,城里士绅请大所宫张圣君神雕像来城祈雨,驻驾于头亭瑞云庙中。下雨之后,有人欲将神像留下奉祀,因此与大所乡人发生纠纷,搁置好几年。后来,城里仿制了一尊大小一样的张圣君神像,并建喜雨宫祀之,即将原神像送回大所宫。

喜雨宫左侧,有广泽王庙,亦称“凤山别殿”,清代修建。正殿单檐,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前连有一座四柱翘檐拜亭,主祀广泽尊王。其神像穿着为十多岁的王者冠服,盘一足,另一足下垂。据南安郭山郭圣众庙宋王胄碑云:神名郭忠福,闽王昶通文(936—938)时安溪人,居南安十三都龙山,年13岁。一日忽取瓮酒,牵牛登山,跌坐绝顶古藤上化去,酒空于器,牛存其骨,其母至,挽其一足下垂。乡人立庙,号“将军庙”,号其山为凤山,亦称“凤山庙”。宋绍兴间赐额,清同治九年(1870)加封“保安”。清代凤山庙香火极盛,八月诞辰,附近各县信徒到泉州“请香”,络绎不绝。泉州人卖泥塑小圣公像供不应求,甚至有以番薯连夜雕刻外加油彩出售的,等到信徒请回家中已经多天了,番薯也干瘪了。故莆田有“番薯刻圣公,越祀越蔫”之谚。

宋家香 位于凤山别殿西,其地有“宋氏大宗祠”,祠内植有唐古荔“宋家香”,故邑人俗呼其地名为“宋家香”。(详见“唐古荔宋家香”条)

民国时期,宋氏家族曾在大宗祠创办私塾,以训子弟。而后改办“双池小学”。民国33年(1944),重修祠堂,创办“广平小学”。1949年后广平小学停办,21世纪初旧城改造时大宗祠被拆除。而宋家香古荔至今生机盎然,以千年神品列为市级文物保护。(详见“宋氏大宗祠”条)

唐咸通六年(865),主客郎、福泉观察判官宋骈,因奉祖母王氏及父宋达来闽就养,旋定居后埭龙坡社,即宋氏大宗祠周边,而后子孙又衍及街北双池里乃至后塘,至宋时为乌石山前的“九大姓”之一。

古荔“宋家香”西邻赤柱巷,巷西亦有小巷与赤柱巷相通,这里统称“赤柱里”。唐“九牧林家”长房林苇子孙即监簿房族众聚居这里。其后赤柱里之地为军分区使用,小巷被堵,北巷口即建为军分区(旧)北大门。大门右旧有宋氏祠堂,曰“茂园祠”。1949年后,废祀,祠址改为他用。后来又辟为英龙居委会老人活动中心。

十八店 位于后埭街北侧,御史巷西,据说旧时这里开设有十八爿店铺,故得地名。赤柱巷相向街北御史巷,巷内居住陈、方氏等家族。而御史巷西至忠巷口稍南,即莆田军分区营房宿舍,这一地段俗称“十八店”。

过忠巷口,即莆田军分区营房宿舍稍南,旧有庙宇曰“姨妈宫”,斜对街东侧的城厢纸箱厂。民国时建。祀〓府大神“姨妈”。据传,此神为〓部阿公阿妈侧室,呼“老虎精”,民间多说她法力很是了得。故莆俗有“虎姨婆”之谚,为泼辣婆娘的“雅谥”。姨妈宫在旧城改造时被拆除。

新观前即指崇元万寿宫前的地名。姨妈宫南旧建有“崇元万寿宫”。相对元妙观而言,万寿宫俗呼“新观”,故得地名。(详见“崇元万寿宫”条)万寿宫大门临街,即新观前古设有“石幢市”。弘治志载:“洪武间,因辟城,始市于此。”以故,其地亦称“市头”。

万寿宫南侧,有小巷折而西转折而北通后塘,以故,此地邑人亦呼“后塘头”。临街南侧有“四穿井”,弘治志载:“四穿井在石幢市中。”旧时,这里建有旌表郑汝洁妻吴氏“贞节坊”。皆在旧城改造时拆毁。

世居旧族

郡志载:乌石山前,“自唐以来,曰郑,曰林,曰黄,曰陈,曰方,曰宋,曰刘,曰王,曰李,世居焉。”至宋代皆蔚为莆中甲族。

南湖郑氏,拱辰门内南北两侧的巷道,俗呼“城墙边巷”,聚居着郑氏家族,为先儒郑露后裔。“郑露,字思叟。其先出荥阳,过江入闽。远祖昭,尝过泉之莆口,爱其风土,因迁祖坟于南山葬焉。”至露时,“与其弟庄、淑自福之永泰徙莆,庐护墓侧,卜居南山之胜,构书堂以修儒业”,“自露倡学后,莆人始兴学,号为南湖三先生”。(《重刊兴化府志》卷34《礼纪·儒林》)拱辰门内建有郑露祠堂。郑露之后,唐兵曹郎郑阜徙居后埭,其子孙聚居于拱辰门内,为科第世族。至宋代前,后埭郑氏即蔚为乌石山前的九大姓之一。

龙坡李氏,始迁祖为唐莆田令李丹。宋李俊甫《莆阳比事》载称:李丹,“唐宗室蔡王尉八代孙。(咸通间)以朝议郎祠部郎中为虢州刺史,贬泉州莆田令,卒于官。州刺史王审珪铭其墓,曰:‘昆山玉碎,汉水珠沉。天丧贤宰,号怮民心。’子孙因家于后埭”。至宋代李氏家族即蔚为科第望族。《莆阳比事》称:“后埭李、荔宅李,并唐蔡王尉之后,谏议欣、九江守昭远之族。”

李丹子崇,为校书郎,朱全忠既篡唐,崇弃官归。李崇孙欣,字公愉,擢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莆田李姓首位登第者,历官两广、京西转运使,除卫尉卿,迁谏议大夫。李欣有子八人,宗元、宗闵相继登第。李欣从子昂,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进士。昂子昭文,方偕之婿,皇祐元年(1049)进士,官至福州连江尉。这即是《莆阳比事》所云:“父与子皆第进士者,莆田李欣子宗元、宗闵。李昂子昭度、昭文。”李昂弟冕,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

宋代,李氏“昭”字辈族裔登第者还有:李昭物,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李昭用,宝元元年(1038)进士,德化知县。李昭远,字复之,嘉祐八年(1063),御试《夤畏以飨福赋》,登进士第,本为第三名即探花,因误写御题降为三甲第一人,官终知江州。李昭逢,嘉祐八年(1063)诸科。李昭素,熙宁六年(1073)诸科。

龙坡李氏有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李纶,官任漳州教授,终以奉议郎致仕。子志甫,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志甫从弟俊甫,字幼杰,李廉孙,嘉定十年(1217)进士,编著有《莆阳比事》。其书“上考史记,旁摭纪录,下至诸家文健,行宝碑碣书尺,悉从采掇,询于老儒,恭之故老”,十余年编成。宋陈谠作序,林琢题跋。《莆阳比事》保留今已散失的前代及当时文献至多,所记宋人之事,则多取于行状、家传、墓志、神道碑、家谱、碑记、院碑、文录、方志等。其资料采集范围之广,考证之实,允为治宋代莆田地方史者所可注意之最佳资料之一,是一部莆田宋代以前地方掌故大成之作。清《四库全书总目》评其“属辟有法,纪事复真,可与《汝南先贤传》《襄阳耆旧志》并传也”。(陈春阳《莆田市名人志》下册)

明代龙坡李氏登第者还有:李仁杰,字士英,天顺三年(1459)举人,成化八年(1472)登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同年,知府潘琴在后埭为李仁杰立“探花坊”。官授翰林编修,国子监祭酒。

龙坡宋氏,始迁祖是唐开元间名相宋璟后裔、主客郎宋骈。宋骈,字彦史,咸通六年(865)明经及第,授振武军推官,转主客郎、福泉观察判官。因奉祖母王氏及父宋达来闽就养,入莆几经辗转后落籍后埭龙坡社,即宋氏大宗祠周边。宋氏发端于此,宋骈曾孙宋而下衍分三房,子孙又衍及街北双池里乃至后塘,至宋时,即蔚为乌石山前的科第望族。

新观前方氏,是唐末入莆的大姓,始居大道街刺桐巷。方氏发祥于刺桐巷,传数世即有子孙徙迁城内后塘、一经(俗呼“宅尾”)、忠巷、新观前等地,发枝散叶。至宋时,也是乌石山前的九大姓之一。

而居于忠巷的广东经略方大琮,其子方演孙始由忠巷迁居新观前。方演孙,字景行,号常斋,累官太府寺丞,知建昌军。德祐初,佐陈文龙固守乡邦,授工部郎中。益王移跸福州,除司农卿。以劳瘁卒,祀乡贤。演孙子即广东盐铁使方广翁,舍祖居宅地建崇元万寿宫。广翁五世孙方鲤,字廷训,永乐十五年(1417)举人,十六年(1418)登进士第,官终绍兴知府。居观前者还有大琮弟大镛,而后有族裔由观前析居市头。

依李俊甫《莆阳比事》记载,聚居于后埭街的家族还有“后埭翁,唐补阙乾度之后,殿丞损、寺丞鑑之族”。翁损,祖翁处厚,宋天圣二年(1024)进士,授中书舍人,累迁殿中丞。

至清时,又有南昌人巡检闵环中,致仕后定居北门开莆来学之侧。今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闵桂荣即是开莆来学闵氏后裔。

古巷寻踪

后埭街北侧,有巷曰:法海巷、绣衣里、后砻巷(双池里)、御史巷、忠惠巷(陈巷)、一经巷、古棠巷。

法海巷 在拱辰门内北侧,南北走向,南出北大路,北通后村、教场坡。双池出水沟流经东法海巷,其沟北侧巷边有里社曰“法海社”,坐东朝西。《莆田县宗教志稿》云:社与云门寺相邻,而以社命其巷名。法海巷内聚居着郑氏“科房”族众,入巷有郑氏祠堂,后被莆田县燃料站占用。巷里亦居有陈氏、林氏家族。

绣衣巷 亦称“绣衣里”,位于开莆来学坊西北侧。巷口有隘门,门额嵌有“绣衣里”石匾,巷内聚居南湖郑氏人。明正德间,给事中郑一鹏、御史郑光琬即同居此地。乾隆志载:北门内绣衣里有为郑光琬立“绣衣坊”。按,给事中与御史均为谏官,汉时称谏官为“绣衣直指”。以故,后人遂将其居称为“绣衣里”。

郑一鹏,字九万,号抑斋,后埭(龙埔)人。曾祖父郑兴宗,祖父郑迁善,俱乡荐为儒官:兄郑一鹑,以贡历桃源教谕。一鹏弱冠中试正德八年(1513)举人,十六年(1521)登进士第,选翰林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嘉靖三年(1524)以议大礼杖三十。又桂萼议令科道互相纠劾,卒同官执奏非事礼,不奉诏,杖六十,罢为民,臀肉削尽,得生还。隆庆元年(1567),赠光绿寺卿。一鹏子应龄,字君立,嘉靖三十七年(1558)中式举人,官至铜仁府知府。

郑光琬,字世宝,号栗塘。郑迁善侄孙,一鹏同族。正德二年(1507)举人,历官御史、佥事、参议,官至山东临清兵备副使。《明世宗实录》载云:嘉靖十三年(1534)为按臣所劾被黜为民。

20世纪90年代后,绣衣里民居古宅,因旧城改造多被拆除改建。巷内仍存有一座清末古建筑。年过九秩的郑清生先生说,建房者为其四世祖清末举人、桃源教谕郑泮元。居宅为五间厢上下座大厝,其下座已被局部改建,而上座原构尚为完整。据专家说,该宅厅房间的山墙非莆田传统的五柱落地穿枋构架模式,而是按宫殿四中柱构架法式,即先在排成方格的四根立柱的柱头架设梁、枋,然后在梁、枋上再叠架短柱、月梁,并配以驼峰、斗拱等构件,直至上接檩条。厅房间的墙壁则是通体木板。这种构架法式为莆田所仅见。其宅右厢厅前院布置成庭院园林,在方寸之地设置有水池、小桥、假山、花坛、书亭等,颇为雅致。旧城改造时,被移置于元妙观西岳殿前。

绣衣里东侧有“龙兴阁”,内祀观音大士。旧城改造后,绣衣巷改设在东西两座商住楼间,而龙兴阁重建于巷道北,坐北朝南。“绣衣里”石匾重嵌于龙兴阁西侧的围墙上。

绣衣里西,旧有小巷通街北双池里即“尚书里”。尚书陈俊旧第右“承恩世第”和“绣衣里”石匾当为其巷隘门额匾。西北巷口西侧原有郑氏祠堂,其小巷不知何时被堵,郑祠今已不见踪迹。

双池巷 亦称“双池里”。位于后埭街北侧。巷南相对宋氏大宗祠暨唐古荔“宋家香”,西邻御史巷。因巷东北偏即陈俊故第前之西偏有两水池,故名。

古时双池里属境地盘大,可谓是一个泛地名。南自后埭街即北大路入巷,迤北其巷分东、西两路,西巷呈曲尺形,通西边御史巷;东巷经“双池”过云门寺山门,及至法海社。法海社折而北地为“后村”,转折而西可通御史巷。

弘治志《里图考》记载,明代其巷名曰“后砻巷”,因东北偏“后村”地形隆起而得名。宋刘夙、刘朔兄弟及其后裔刘克庄家族聚居这里;邑人以“后砻”俗称“后村”,刘克庄即号为“后村”。《宋氏族谱》曰:“大宗祠在东厢后埭龙坡社后陇巷口。”按,古时“砻”,通“硥、陇”。后来又将“后砻”雅称为“厚隆”。至清朝“后砻巷”之地仍旧属。明成化间吏部尚书陈俊建宅于巷东,以故,乾隆志《里图》载云:“后硥巷,今匾尚书里。”至民国时,南巷口隘门额匾仍是此称。

依民国志记载:民国时期,该巷始分为“双池里”和“后村巷”两巷,隶属城北乡龙坡铺。1949年后,巷名合称“双池巷”。“文革”期间曾一度被更名为“五星巷”,1980年以后复旧名“双池巷”。

自后埭街北侧入双池巷,始为南北走向。循北至双池注水沟,有小桥过巷,此地曰“桥仔头”,旧时这里是妇女洗衣之处。巷西侧有一座明古建筑,今居者为宋姓人氏。其大门坦朝东,门厅为悬山顶重檐结构,至今保存完整,这在莆田民宅中少见,有耆老说,此宅即是明末莆田著名书法、篆刻家宋珏(字比玉)居第。不知孰是,今难考证。

宋氏旧谱载:在厚隆巷口有宋氏“大庭祠”。“察推房训导篪公同堂弟懋公买族人地立祠二座各三间,祀元一公让(篪父)、元四公谱(懋父)并二房直下子孙。明嘉靖壬戌难后倾圮,神主各祀私室。其地元四公分一半为住房,司训公应得一半存为旷地。至万历癸巳重建祠堂,立三神龛”。其祠屋今不可考。

桥仔头为双池巷南、东、西三向交会处。小桥折而西巷为曲尺形,可通西边御史巷。其巷北即旧双池巷门牌73号,是一座明古建筑,据传是明尚书陈俊居第园林,为女眷们游憩之所,后为宋氏所购。其宅第大门坦置设在巷西,建筑物基本保存完整,而宅内主屋均已拆除改建新厝,无迹可考。第东尚存有花园、书亭,面积不大,园中有池曰“猪脚猪肚池”,因形而得名。池东建有水榭曰“荔香阁”,覆于池上,为歇山顶、土木红瓦结构。池中有天然泉眼,其水常年不竭。池上小桥流水,畔有假山石刻,花卉盆景。园中绿叶成荫,清幽雅静,图画天成。加上所居主人宋葆璜先生是园艺名手,小花园虽历经400多年的岁月侵蚀,而因主人细心呵护,仍不失花园其先真貌,成为市区唯一的一座私家古园林,文物专家称其为古代闽中园林的典型。

其巷迤西过大门坦折而北,巷端有小庙曰“高麟宫”,面西,旧祀“大妈”,俗呼“阿大”,今奉观音大士。高麟宫折而西即至御史巷。

桥仔头折而东80多米,巷北侧有东、西并列两水池,中以石砌为南北通道,中架石桥以连两池,故称此地为“双池”。通道北旧有亭榭,为里人乘凉观景之处,今圮废。民国志载云:“双池,在城中东北龙坡社后,宋氏旧居在焉。水自西门来注之,绕东北以去。按壶山文会有《饮宋贵诚宅赋双池乔木》诗,即此池也。宋贵诚宅有亭榭之胜。”林云同诗云:

双池亭馆尚依然,载酒同游兴自偏。早遂初衣今老大,翻怜死难此生全。萋萋芳树莺声度,湛湛寒塘石影悬。自是春来多梦句,追随杖舄愧惠连。

宋贵诚,字一中,洪武四年(1371),以明经试荐辟奉议大夫,官至福州府同知,莆田“壶山文会”创始人之一。

双池北侧,世居宋姓人氏,因称“宋氏里居”。唐主客员外郎宋骈传至曾孙宋而下分三房,其长子宋堂创为长房。宋堂字元构,天圣五年(1027)进士,官至扬州观察推官。宋氏里居即为长房子孙聚居之地。依民国志所载,同知宋贵诚当居于此,居里创建有长房分支祠堂。乾隆志载称:“通判宋德祠堂,在厚隆铺宋氏里居内,附父副翁祀祠,前有双池。”宋谱记云,宋氏“十房祠”即“绩庆祠”在池北之西侧,此祠即是。宋副翁,字以寔,号松庭,处士,元赠征事郎,宋氏称为长房“十房公”。为云门寺功德主,其寺边有功德祠。十房祠北亦有宋氏祠堂,不知祠名。而今,祠堂被拆建为民房,其后部之地被划入九五医院院区。

双池南,斜对明尚书陈俊宅第。陈宅是一座典型的明初古建筑。明末陈俊故宅转卖给宋家;至清代又为郑家所购得,故今聚居郑姓人。(详见“陈俊宅第”条)陈俊故宅前旧有“尚书陈俊祠堂”。陈祠西,旧为宋氏祠堂。宋祠西邻“双池”,祠前旧有院埕,埕南尚存一小半月形水池,池周设石制栏杆,至今仍散落有数块雕刻石柱。其祠废圮,被拆建为民房,无法考查。

宋氏家族开辟“宋氏里居”,为双池老主人;至明尚书陈俊建宅于双池后,这里又成了“尚书里”。而陈氏居宅为宋氏所购后,宋氏家族即环居双池里,又向西发展至一经巷、后塘、洋沟墘等,且建有多座祠堂,蔚为乌石山前“九大姓”之一。然依宋谱所记,这些祠堂因社会变革等种种缘故,几已废毁,无迹可寻。根据《宋氏族谱》记载,即随录宋氏建于双池的祠例,以探家族发展之轨迹:

世宪祠,在埕东边。为同知宋万略建,奉祀其父汉阳府推官宋应星。

世卿公祠,在厚隆双池顶,为云南宪副赠冏卿栢亭(宋万叶)暨乡进士赠冏卿肖栢(宋光台)建。

少师堂,在大宗长房祠前,专祀宋礼部侍郎开国男赠少师宋棐,春秋官祭。

太仆卿宋万叶祠堂,“在双池里。嗣父知府宣,父大理寺副正祠在其西”。

旧厝祀堂,“在古棠街一经巷口原司训劝祖厅。奉祀先世。嘉靖壬戌遭倭毁。隆庆辛未曾孙元岳公等众积司训公祭租重建,祀先世以至司训公”。宋劝,字謹丽,汝勤父,端仪祖。正统中以太学授沐阳县学训导。元岳即汝勤孙。万历中以贡官建安教谕。这里亦建有“朴斋公祠”。

此外,双池还建有:封知县贡士见壶公祠、永州郡伯震壶公祠、自求公祠、双池(三房)祠堂、龙山祠等。

陈俊故宅东北偏即是“云门寺”,全称“云门国清禅寺”。陈俊故宅东有新建的云门寺山门,折而北二三十米处为云门寺旧山门遗址。云门寺创建于宋德祐元年(1275)。1950年云门寺废。1987年侨僧寂晃修复。(详见“云门国清禅寺”条)乾隆志载称:云门寺“方丈东偏旧有功德祠,祀方彰祖、宋副翁”。按宋谱云:副翁,字以寔,号松庭,捐金百两并募缘鼎建云门寺天华阁等殿。寺人塑其身,奉为功德主,与檀樾主方竹涧并祀,副翁居左。又称:赠知府宋润祠堂,“在双池云门寺边。子副使光兰祠在左”。今无迹可寻。宋光兰,字孚斯,号绮石,万历三十四年(1606)中式举人,四十四年(1616)登进士第,授江阴知县,改绩溪知县,擢户部主事,升员外郎,出为济南知府,官终山东按察司副使。以光兰贵赠父宋润知府。宋润孙举人祖晔祠在城东。

双池之水自西门而来,经巷西过桥仔头注之;池南有排水沟过陈俊故宅前向东折而北20多米,复折而东向城外“蚊帐亭”今曰“浅水湾”泄去。此为民国志所载:“水自西门来注之,绕东北以去。”陈宅东水沟所经之地曰“沟仔墘”。今在陈俊旧宅东新设山门开新路通往云门寺,因故,路履水沟于下而不见古迹。

云门寺北偏地称“后村”,即“乌石山下演武场东”。宋代刘夙、刘朔家族聚居这里,刘氏亦是乌石山前“九大姓”之一。

刘夙,字宾之,父刘炳,赠宣教郎。夙与弟朔同师事林光朝,得其传,时称莆阳“二刘”。刘夙,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累官至衢州、温州知州,乾道七年(1171)卒于家,年四十八。子二人,长子弥正,字退翁,号退退斋,淳熙八年(1181)进士,官终吏部侍郎,累封少师。子克庄、克逊、克刚、克永。弥正弟弥邵,字寿翁,号习静。少孤家贫,自幼好学。不为举子业,唯以学古为心。后为涵江书院山长。著有《易稿》《汉考》等。以学问著名,学者称“习静先生”。

刘朔,字复之,绍兴三十年(1160)登梁克家榜进士,南省第一人,官至秘书省正字,以疾丐外,除福建安抚司参议官,行至信安传舍卒,年四十四。生两子,长子起晦,又称启晦,字建翁,朱熹门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秘书省正字。子希仁、希深。起晦弟起世,庆元二年(1196)进士,官广州南海县尉。

刘夙、刘朔一族兄弟、父子均为进士;而刘朔、刘起晦父子皆官秘书省正字,故人称“父子两麟台”。

后村亦是刘夙孙、弥正子刘克庄旧居。民国志载:“刘后村故宅,在乌石山下演武场东。今里名如故,而残垣颓瓦无复存者。” (详见“宋诗人刘克庄故居”条)

后村西北偏,其地旧曰“校场坡”,明以后兴化府校场设于此而得地名。郡志载:兴化府校场,两所。一在城内乌石山下,广235步,周围1里5步,中有演武亭及将台一座;一在城北4里使华桥北。自洪武以来,操练俱在城内。至嘉靖己未(1559),分守万衣始议移于城外,将内地召殷实户出银承买,增筑城垛。隆庆己巳(1569),知县徐执策申请给价还民,复内地为校场,重建官厅候馆亭台。厅之东,建关王庙一座,立大门匾曰“诘戎”,四围辟筑垣。墉衢路旧有“英威坊”。至清代其匾与坊俱废。

乾隆志载称:明游击府,即守备司也,在城内乌石山下演武场,原驻在城左凤山寺西偏,万历十五年(1587)改建为游击府。清代,在演武场西即游击署设“左营都司署”,左营都司署之南设“左营守备署”。旧时,演武场边为林廷纲立有“开国侍臣坊”。

民国志载云:民国18年(1929),林寿国在北门旧校场守备署创办莆田东山职业中学校,俗呼“东职”。民国28年(1939),被敌机轰炸,疏散东阳村。至民国31年(1942)迁回故址。1949年后,其校搬迁永安;60年代初荔城中学由小西湖“正一坛”迁此。

校场东北偏,古有关帝庙,明隆庆二年(1568),莆田知县徐执策重修校场时建;清康熙年间,总兵王万祥重修。正殿祀雍正朝加封的“忠义圣武关圣大帝”;后殿祀敕封圣父成忠公、祖父裕昌公、曾祖父先昭公神主。殿前为棂星门,门外有半月池、照墙。每年五月十三日圣诞和春秋二仲月官祭。民国3年(1914),奉文兼祀关岳。民国9年(1920),圣公会请撤庙宇,以材料建医院。庙废毁。

校场中军厅西旧有“知府林堪祠堂”。林堪,字舜卿,前埭人,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官终云南曲靖知府,时刘瑾遣校尉缉事云南,堪不与私赂,被谗免官。嘉靖改元,例起用,但以年老致仕。以应聪贵,赠中宪大夫。年97卒。在校场边亦有林氏“长者林轲祠堂”。

1949年后,乌石山前至后村这一片土地多划入解放军“九五医院”用地,随后时有征迁民用地,扩大医院范围。校场坡古建旧迹早已消失。而其地名只是邑人记忆中的地理坐标。

御史巷 在双池巷西。南北走向,南接北大路,北通东山职校。巷名不知命于何时,“文革”期间,更名“五星巷”,1980年后复旧名。其巷即今犹存,邑人讹称“牛磨巷”。

巷内聚居陈氏家族。明景泰五年(1454),巡按御史陶复在后埭大街为陈敬御史立“豸绣坊”。御史巷或以陈敬御史官职而得名。陈敬,字体清,景泰元年(1450)举人,二年(1451)登进士第,官河南道监察御史,升江西按察司佥事。

御史巷与东侧的双池巷交会,稍北延西通陈巷即忠巷;迤北折而西,过下萧巷至方氏宗祠北侧,出后塘。巷北通“东山职业中学”。

而御史巷北端折而西即校场口有里社,曰“通应社”,占称“通应庙”,淳熙十六年(1189)赐额。而后又封“恭正”侯,晋爵为王,明清时更名为“通应社”。清林扬祖《莆田县志稿》之“祠庙”条记载:“通应庙,在乌石山之阳,宋淳熙十六年赐额。”《宋氏族谱》云:“通应庙,在东厢较场口。国子监助教汝勤公偕男广东提学端仪公因归舟得神助,舍地捐金创建。敕赐恭正圣王。”可见,该庙是创建于宋代,明弘治间国子助教宋汝勤偕男提学端仪拓地重建。

忠惠巷 俗称“忠巷”,位于后埭街北侧,御史巷西。巷南斜对上林里,北与下萧巷相接壤。其巷名初以“陈巷”入弘治志《里图考》,隶属东厢后埭街。清朝沿旧名;而因宋宝谟阁学士谥忠惠方大琮一族居此,并在该巷建有忠祠,以故,又以“忠惠巷”呼之。民国时期,其巷直称“忠巷”,隶属城北乡一经铺。

忠惠巷初称“陈巷”,当以陈氏居住这里而命其巷名,陈氏所出以及后裔传衍,志谱缺失,难溯其源。南宋初,绍兴进士方大琮由一经堂析居于此,方氏遂蔚为这里的大户人家,而后其巷名渐由“忠惠”取代,至今仍呼。而陈巷被替代缘故,今无法查考。

大琮字德润,开禧元年(1205)省试第三,授南剑州教授,累迁集英殿修撰、知广州,加宝章阁待制、广东经略,进直学士,改知隆兴府。(见郑王臣《莆风清籁集》)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云:“淳祐六年,进宝章阁直学士,卒于广东经略安抚使任。”赠宝谟阁学士,谥忠惠。著有《铁庵集》。大琮兄大与,字德源,以恩授迪功郎,历知香山、增城、揭阳县。大琮子司农卿演孙始徙居新观前。

后埭街自东之法海巷、双池里,直至西之陈巷里,陈氏是这一带的老主人,唐宋时即蔚为乌石山前九大姓之一。而居此之陈氏究竟何出?乾隆志《里图》之拱辰街“义门”条载称:义门以里社为界,“南属东厢,唐大理丞陈嶰产此”;陈嶰之墓即葬“在乌石山之阴”。陈嶰,陈迈十世孙。据此,或推唐时“刺桐陈”族众徙居东厢后埭这一带。然至明中叶以后,或因陈氏后裔仕宦而外徙就职地,而致居此陈姓甚少。据传双池里宋氏不少房业是尚书陈俊后代变卖所购;忠惠巷旧居陈氏亦渐入新姓方氏,“陈巷”之巷名也被“忠巷”所取代。

一经巷 金紫方氏礼部郎中仁载之后,都官部中方慎从四世孙方万居住地。方万,字盈之,又字揭阳,宋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监和剂局,留意经述,笃于教子。著有《斗居文集》10卷。方万架斗车楼以藏书,朱熹名其堂曰“一经”。邑人郑裕尝作《一经堂诗》。方万所居遂名“一经巷”。

弘治志称:一经巷因“宋方万藏书,故名。或谓巷口有坊”。乾隆志载,宋时“在荔枝宅巷,为方万立一经坊”。万历康大和《兴化府志》载称:一经巷俗呼“宅尾”,方氏雅称为“择美”。如是说,宅尾即是“荔枝宅巷”,也就是说,“一经巷”之前,俗呼“荔枝宅巷”。在明代,方万七世孙方熙、八世孙方临叔侄聚居于此。

方熙,字孟明,宣德元年(1426)举人,五年(1430)登进士第,授翰林庶吉士。宣德六年(1431),知府陈敬在后埭街为其立“进士坊”。熙出为潮州府通判,继连遭父母忧,因目疾致仕。在家辟祖屋东为书斋,自号“东轩”。益以文章为事,酬应无虚日。晚年尤加意于古赋,杜门著书,求文者户不绝履,著有《东轩集》50卷。熙侄临,字子大,天顺三年(1459)举人,仕直隶兴化、章丘两庠教谕,先后历官十八载。致仕后与翰林黄仲昭诸公结社吟咏。熙侄以顺,成化七年(1471)举人。方熙从侄孙方万策,万历十年(1582)举人,次年登进士第,官云南道监察御史,立朝耿直,转广东右参议归。周秦时,御史亦称柱下史,以故,万历间,拱辰门内为万策立坊曰“柱史宪臣”。柱史宪臣坊为石构,四柱、三间、五楼。

方氏在后埭建有方万祖父“方祐祠堂”。方祐,字天贶。世称福平长者,赠承事郎。万历志载:“方天贶祠堂在东厢后埭,始迁世祖也,匾曰‘本始堂’。”

郡志记载,明清时期后埭街还有“古棠巷”。永乐三年(1405)林环《方氏大宗追远祠碑记》云:洪武三十二年(1399),方廷笵十五世孙方邦彦以“盐铁使公(方广翁)之故址”重建荐福祠,匾曰“追远”。崇祯十五年(1642)方尚祖《重建南山荐福祠碑记》记称:“洪武丙子,移建追远堂于古棠巷中。”乾隆志载称:金紫长官方廷笵祠、经略安抚使谥忠惠方大琮祠堂,“在东厢陈巷内”。追远堂即方廷笵祠堂,陈巷即忠巷。《宋氏族谱》亦记称:“旧厝祀堂,在古棠街一经巷口原司训劝祖厅。”综上所述,忠巷、古棠巷以及一经巷,此三巷或相邻或交织在一起,今无迹可考,各巷所处之位置难以断定。

宋以来,东厢自厚隆至后塘这一带,是金紫方氏礼部郎中仁载族裔由坊巷北迁的主要族居地。至宋代即是居乌石山前的“九大姓”之一,莆中望族。还有陈、萧、宋、叶氏等族姓也是居此的大户人家,科第世族。然这里或遭灾难,尤其是宋元之交的兵乱、元末亦思法杭兵乱、明倭乱,民众惨遭浩劫,居者外徙,家族解体,其地渐被沦为废墟。元至元庚寅(1290)宋良佐作《宋氏旧谱》序云:“莆虽小垒,世族最多,而且长远,外郡所不及。数十年来,大非昔比。亦尝过之,见其颓垣败壁,废圃荒墟。问诸其邻,不曰兵厄,则曰绝而无后,又否则困于科差,流离四出,不知所如。”朱维幹《莆田县简志》记述元末波斯戍兵之乱,云:“兴化四百年文物郡,自陈从仁(兴化路同知,惠安人)、林德隆(兴化路总管,莆禧人)作难,兵连不解,勾引异类,肆其惨毒,前后伐杀二万余人,焚荡三四万家。”当地耆老说,20世纪80年代,下萧一带建设新村前多为宅果地,表土下瓦砾成层。民国《里图》中虽有一经铺、古棠铺的记载,然其巷也找不到具体位置。而今本聚居此地的族姓所剩无几,甚至有的族姓已不见其踪。

后埭街南侧,自东至西巷曰:宅巷、乌门巷、朱巷、唐巷、侍御巷、赤柱巷。

宅巷 在拱辰门内之左。明清时期,郡志《里图》曰“宅巷”;清代俗称“东葵里”。乾隆志云“今匾东葵里”,或因巷南通东黄里而得匾名。

巷内聚居南湖郑氏即兵曹郎郑阜家族。史载,北门内建有始祖郑露祠堂。郑阜而下多以荫补入仕。北宋时,郑氏即科第相踵,簪缨不替。郑阜六世孙郑伯玉,字宝臣,自幼聪敏,8岁时,叔父殿中丞试之曰:“伐木斧声闻谷口。”随答云:“过桥旗影映波心。”叔父奇之。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官至殿中侍御史。为人峭直,不屈权贵。好为诗,所作诗300多篇,名曰《锦囊集》。时人以与陈琪、方孝宁诗汇为一集,号“乌山三贤”。凡朝政得失,士夫臧否,皆托之诗。异己者多嫉之。年未五十,以亲老弃官归。归里后,在郑露祠堂附近筑亭。凿地为池,叠石成山,环植荷、柳、松、菊。知军俞希孟匾其亭曰“绿野”。闲居20多年,卒。而后以绿野亭之址建“宋御史郑伯玉祠堂”。《八闽通志》载云:绿野亭“今伯玉祠堂即其址也”。

郑伯玉身后“三世登云,四代攀桂”。其子叔明、叔侨,孙至道、亨道、事道,相继擢第。叔明,皇祐五年(1053)进士;叔侨,元丰八年(1085)进士:至道,元丰二年(1079)进士:亨道、事道同登元祐六年(1091)进士。伯玉从弟伯英,庆历二年(1042)进士;伯喈,庆历六年(1045)进士;伯奇,熙宁九年(1076)为诸科擢第;伯与,元丰八年(1085)特奏名。伯玉曾孙守浩,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邑人方孝宁诗赞曰:“壶公簪笏数如沙,三世青云在一家。”

至明时,科第强势仍在延续。举如:洪武二十年(1387)举人郑云,字行从,二十一年(1388)登进士第,累官升广东布政司右参议。郑循初,字子初,正统十二年(1447)举人,官至鲁府右长史。御史柴文显在后埭街为其立“鸣凤坊”。循初子嘉祐,字宗吉,成化二十二年(1486)举人,官至富阳县知县。郑公奇,字士望,正德五年(1510)举人,九年(1514)登第,官终太平府知府。郑弼,字谐甫,号棠泉,正德十四年(1519)举人,嘉靖二年(1523)登进士第,官至云南府知府。隆庆三年(1569)与康大和等8人创办逸老会。

郑弼子东白,字叔晓,号少棠,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广东佥事。东白弟任,以贡任鱼台县知县。“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难,贼入城,妻陈氏即投井,家人救之出,同夫被执入营,奋必死,既而夫释,独留,遂骂贼,死,归殡之,颜色如生”。(陈春阳《莆田市名人志》下册)任子元辅,万历四年(1576)举人,官至苏州府同知。任弟俶,万历十年(1582)举人,官安吉知州。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倭寇围城,东白善造箭,箭上均刻“郑东白”字样,守城者以箭射倭。倭死伤不少,深恨之,城破,将其地郑姓住宅尽毁以泄恨,绿野亭从此荡然无存。

唐宋以降,郑氏科第兴盛,由是蔚为世家望族。故老相传,自北门内循城墙而行,直至东水关,均为郑姓居第。晚上门前姓灯辉煌,过往行人可不必提灯。而今子孙衍传后埭街,环居在拱辰门内这一带,仍为居地大姓。

乌门巷 俗称“乌门巷里”,在宅巷西。依民国“市区图”,其巷南与宅巷相连,巷北隘门匾曰“贤孝里”。巷内居为东里黄滔后裔。明正统户部主事黄〓一族即聚居这里,其宅称“乌门里居”。

黄〓,字声仲,宣德十年(1435)举人,正统元年(1436)登进士第,官户部主事,免归。家后种梅自娱。正统三年(1438),知府余灵在后埭街为黄〓立“恩荣坊”。〓弟韺,字声叔,宣德间(1426—1435),以明经荐授仙游训导,官至广元教谕。韺孙颙,字伯望,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出知肇庆府。拯孤茕,抑豪右,为民泄怨。有镇守袁仕因诬其酷,以告刘瑾,额入狱。后袁仕被劾,颙乃出狱,补武昌知府,擢广东左参政。

〓子纶,举乡贡,官顺德教授。纶孙待显,字君俊,号柏窗,弘治十七年(1504)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第,官户部郎中。嘉靖三年(1524),世庙更定“章圣慈仁皇太后”(世宗生母)尊号,百官不服,伏阙谏奏。群臣跪伏左顺门,户部30人,待显为之首。帝怒。遣锦衣卫执为首者8人,待显在其列。越5日,杖于廷,下诏狱。时莆籍同受廷杖者有给事中郑一鹏,御史张曰韬、林有孚,户部郎中邱其仁,户部主事陈腾鸾、郭日休,吏部员外郎刘勋,刑事主事方一兰等8人。后待显谪戍广东碣石13年释归。隆庆改元,追赠太常寺少卿。

明代,后埭街立有彰表黄氏科第的牌坊:正统九年(1444),知府胡琛等为甲子科乡试第一人黄誉立“解元坊”;天顺四年(1460),知府潘本愚为庚午科乡试第二名黄谨并其堂兄解元黄誉立“联魁坊”;还有为弘治甲子举人黄如金等立“翔云坊”等。

朱巷 唐巷 位于乌门巷西侧,两巷分别居住朱、唐姓人,故得巷名。而唐巷西侧即“喜雨宫”前,有一条小巷道可通巷南东里“黄巷宫”。

侍御巷 位于古荔“宋家香”暨宋氏大宗祠东侧,相对街北双池巷。其巷呈曲尺形,北起后埭街迤南,折而东抵城墙边。依其巷名“侍御”,当以官职命之,巷内或居官宦人家。20世纪50年代后,其巷被划入莆田县通用厂,无法考详。

赤柱巷 在唐古荔“宋家香”西侧,相对街北御史巷。巷内居者为“九牧林”长房林苇后裔即“赤柱林”族众。(详见石幢街“赤柱巷”条)赤柱巷西通上林巷,早期这里统称“赤柱里”,其后“赤柱里”之地为军分区使用,赤柱巷北巷口被堵;西上林巷北巷口即建为军分区( 旧)北大门。

后埭街是世家望族集聚地,又是府城交通要道。衙门、家族往往设牌坊于此,以彰表科举盛事和宦官显迹。本文在路巷叙事时附带记述,余坊补记于此:

桂林坊,正统十二年(1447),知府胡琛为甲子科方璇、柯潜等8名举人立。

国华坊,弘治十四年(1501),知府陈效等为戊午科方以嘉、林茂达等26名举人立。

五科奎聚坊,为嘉靖戊午林三重等、辛酉叶九金等、甲子王大道等、隆庆丁卯方沆等、庚午陈瑛等立。

海邦麟凤坊,为万历丙子吴献台等、己卯宋献瑞等、壬午林玑等、己酉宋万略等、戊子李允懋等、辛卯卢廷选等、甲午黄起龙等立。

进士坊,有二:一是天顺六年(1462),通判丁泰为户部主事宋澄立;二是弘治五年(1492),知府王弼为庚戌科进士崔仪、方良永、黄颙、方良节、方宪、杨泽、林夔立。

此外,还有为唐守钦等立“丁丑进士坊”、为林民悦等立“庚辰进士坊”、为方沆等立“戊辰进士坊”等。

史迹钩沉

宋尚书刘克庄故居

双池巷后村是宋刘夙、刘朔家族聚居地,也是宋诗人刘克庄的故居。克庄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嘉嘉定二年(1209)郊恩,以祖夙荫补将仕郎。淳祐六年(1246)特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累迁权兵部尚书兼侍讲。咸淳四年(1268)特除龙图阁学士,致仕。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定。有《后村居士集》。

郑王臣《兰陔诗话》云:“后村令建阳日,尝咏《落梅》云:‘东君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梁成大以为讪谤,由此闲废十年。后有《访梅》诗云:‘梦得因桃却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并柳,也被梅花累十年。’”清陈池养有《刘后村故里》诗评云:

后村儒雅亦吾师,吏事文才足冠时。特荐无惭真德秀,见诬深荷郑清之。进拖紫绶持庄论,退隐青山赋好诗。却惜暮年多一出,弹冠应愧鬓如丝。

明刑部尚书彭韶撰《修复刘后村先生祠堂记》云:先生(刘克庄)“年八十三而殁。郡县既祀先生于乡贤堂,而门下士又即先生陈宅巷之故居,塑像以祠。凡二刘之孙子,皆居于是,世有谱牒”。据此,刘夙、刘朔“二刘”聚居后村传至孙辈刘克庄兄弟一代族众已迁居城内陈宅巷,今上桃巷刘氏或为其后裔。而后后村之族式微。清林麟焻有诗云:

后村居士追骚雅,南宋诸贤未易过。孺子亭前移酒旆,落梅花下畏风波。千秋诗话简编重,三劄庙谟忠爱多。极目较场春草绿,萧条门巷起悲歌。

民国志载:“刘后村故宅,在乌石山下演武场东。今里名如故,而残垣颓瓦无复存者。”

明尚书陈俊故第

尚书陈俊宅第,位于双池巷内,宅第斜对北双池。陈俊,字时英,号愚庵,正统十二年(1447)解元,十三年(1448)登进士第,授户部主事。历仕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官任南京户、兵、吏三部尚书,参赞机务。终加太子少保致仕。弘治元年(1488)卒。讣闻,遣官谕祭营葬,谥“康懿”。正统十二年(1447),知府胡琛在后埭街龙坡社前偏东为其立“解元坊”。成化三年(1467)陈俊任户部侍郎时,知府岳正在后埭街为其立“常伯坊”:后埭街亦立有“三部尚书坊”。

陈宅坐南朝北,建筑规模依明初官员营造宅第规制仅为上下座五间厢。现存建筑中轴线自北而南依次为:照墙、外埕、大门坦、内埕、下厅、天井、上厅。大门坦与两旁4间护厝连为一体。上下两厅均为敞口厅,厅前有廊道通两边厢厅。厅面宽仅5.5米,深约7米,各配两房。山墙为穿斗式排架构造,不加抬梁举架。柱础分别作盆形和砧形,下垫磉石,建筑构件朴实无华。而仅有上下厅间的天井,面积不大,却全部用细磨花岗岩条石砌作,前后井壁各浮雕四朵花,作为搁栅托座。是一座典型的明初古建筑。

而后,陈俊故宅三易其主。据说,明末始转卖给宋家,新主人是同知宋万略和副使宋光兰。(按,今文物保护单位以宋氏为主人挂牌保护)。至清代又为郑家所购得,故今为郑姓人聚居。宅第西厢厅旁有小巷道,靠北有倚墙而建的隘门,门额置“承恩世第”石匾。上款记“乾隆八年孟春元旦”,下款作“门生侄大玠书”。隘门边侧有被堵门位痕迹,据说西侧旧建有郑氏祠堂,不得其祠名,祠堂已被拆除,今无迹可考。

陈俊故宅前旧有“尚书陈俊祠堂”。弘治志载云:“陈尚书俊祠堂,在东厢后砻俊居第之北、宋氏双池之东。南京吏部尚书王舆为记。”今已被拆,地易为民房,祠堂规制难述其详。

闽桂荣院士故居

闵桂荣故居,位于后埭开莆来学坊左(南)侧。闵桂荣(1933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桂荣本姓蓝,出身贫困家庭,4岁时卖与闵家,改姓闵氏。自小勤奋苦读,1952年毕业于莆田第一中学,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63年苏联科学院研究生毕业,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返国后投身于航天发射研究工作,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热控制研究室主任、空间飞行器总体部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卫星系列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等职。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航天科技基金奖等多项表彰。曾任全国政协第八、第九届委员,中国科协第三、第四、第五届常委。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顾问。

云门国清禅寺

云门国清禅寺,俗称“云门寺”,位于双池里陈俊故宅东北偏。陈俊故宅东有新建的云门寺山门,折而北二三十米处为云门寺旧山门遗址。郡志载:宋德祐元年(1275),方彰祖舍地一所并钞,宋副翁捐金,与僧石船创建。故俗呼“石船寺”。大德九年(1305)修。至正二十五年(1365)僧霞外增建。后圮。万历九年(1581),僧明盛募建观音堂。三十六年(1608),僧性溥募建正殿。清乾隆二十年(1755),方、宋二氏子孙捐金付僧印受、裕修重建。

云门寺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等。大雄宝殿与天王殿之间为拜亭,亭顶平椽仰瓦,为悬山屋面。从拜亭和大殿两旁回廊由下而上,左为尊客堂、伽蓝堂,楼上为地藏堂,右为斋堂、祖师堂,楼上为观音堂。整座古刹依然保留宋元建筑风格,大殿内有10多根宋代梭形柱和6根宋代方柱及覆盆柱础,拜亭为元代原构。云门寺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清云门寺为莆田佛教唯一的一座云门宗寺庙。云门宗是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为五代时文偃禅师(864—949)住广东韶关云门山关泰禅院时开创,故得云门名,简称云宗,属南宗青原法系。其禅风以“锋辩雄绝”著称。

清康熙间(1662—1722),有吴门人僧佺修(二胜和尚)来莆驻锡云门寺,联络莆中志士,进行反清复明活动。而后,以城中不便行动,乃避迁广化寺。终葬南山莲花峰。明余飏过云门寺访二胜和尚诗云:

檀衣锡杖水云游,特访名山遨九州。海内英贤多故旧,箧中诗赋尽离尤。孤城断雁寒随日,古刹鸣鱼夜带秋。无数亲朋悲寥落,对君不忍说缁流。

余飏,字赓之,号季芦,黄石镇人,明崇祯十年(1637)登进士第,授宣城知县。明亡(1644)后返归莆田。弘光朝(1645)授官礼部文选司,迁稽勋司员外郎,改广东副使。鲁王入闽监国,擢右副都御史,与朱继祚在家乡组织义兵抗清。兵败被俘,禁狱中,逾年得释。此后,隐居海隅,晚制铁苗,自称老铁。读书著述,独喜为诗,间涉为文,著有《芦蜡史论》《芦中诗文集》《莆变纪事》等。

民国28年(1939)拆毁兴化城,拱辰门内城门洞之地掘有10多根石柱和覆盆础盘,形制与寺相同。耆老相传,云门寺古山门即在此。此说今已无法考证。1950年云门寺废。1985年侨僧寂晃申请修复。1989年10月25日举行开光法会。而今大殿石柱出现歪斜,寺屋安全岌岌可危,整座寺庙亟待维修。

崇元万寿宫

崇元万寿宫,俗称“万寿宫”,位于后塘头北偏,旧姨妈宫南。万寿宫相对元妙观而言,俗呼“新观”,为元延祐元年(1314)忠巷里人方广翁捐祖居宅地创建。方广翁,字居之,宋广东经略按抚使方大琮孙,恩荫承务郎。《宗教志》称:景炎元年(1276)陈文龙开府兴化军,授官诸军计院将作监簿,升朝奉大夫,带行沿海宣抚参议官。旋闻少帝将南下,就先庐之地,改建行宫,以备驻跸。按,《柘耕集》卷5《万寿宫》诗小序云:广翁建万寿宫,欲为少帝驻跸。后元世祖使廉之,广翁曤双目为道士,宫改称祝圣道场。入元,厂翁授兴化路盐使、广东盐铁使,弃官学道,捐地建殿宇、楼阁、云房、寮舍230多间。新观三门临街,内建有三清殿、玉皇殿、法堂,周围230多丈。宫中凿池,方广数十步,池中置怪石假山。至弘治朝,池中之石“渐为人取去,池存焉。夜雨蛙声空聒人耳”。

史载,万寿宫由方氏子孙有出家度为道士者当住持,而且“以其承受先世田租一千五百余”,以及海滩、蛤埕、鱼桁等充为观产,“俾子孙甲乙持而世守之”。规定“不为本宫道士者,皆不得而有之”。(《重刊兴化府志》卷54《工纪·外纪》)广翁自为记。而后田租仍渐被不肖子孙所浸没,仅存800多石。永乐间(1403—1424),始延请外姓道士陈宏玉等嗣道接管。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城,玉皇殿被毁。万历四十一年(1613),道士林谦等重建。明代兴化府始在万寿宫内设立“道纪司”。清代将法堂改为“忠惠行祠”,祀方氏先世宋经略方大琮、司农卿方演孙;其西有“居安堂”,祀开山祖方广翁、功德主方彰祖。至民国时,万寿宫仅存三门、三清殿、玉皇殿以及殿前一方池。20世纪30年代,方绍拆卖木石,终至片瓦无存。

宋氏大宗祠

宋氏大宗祠即“主客员外郎宋骈祠堂”,位于后埭街南侧,相对街北双池巷。宋骈,字彦史。咸通六年(865)明经及第,授振武军推官,转主客郎,福泉观察判官。因奉祖母王氏及父宋达来闽就养,几经辗转定居后埭龙坡社。宋氏族谱云:大宗祠在“东厢后埭龙坡社后陇巷口,正堂凡三间,为楹二十,广三丈六尺,深……有后寝、两廊及外门、中门。宋仁宗时(1022—1063),封大理评事府君(諴)建,以祀先世迄于考妣。已而府君卒,遂跻祔其间。后人又奉察推(堂)兄弟而下三世祔焉。东北有荔子厅及养母、乳母二堂,环以子舍,亦皆宋时所建”。(宋国强《宋氏联谱》)宋骈曾孙宋创建祠堂时,尝作诗云:

木择杉梌壁石根,为传基址付子孙。儿孙好好存基址,留取遗风耀我门。

宋即蔡襄《荔枝谱》所称“宋公者”。“公者老人之称,年余八十,子孙皆仕宦”。宋子堂,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宋堂孙宋观,元丰二年(1079)进士;观弟范,绍兴十二年(1142)特奏名;宋堂玄孙宋棐,政和五年(1115)进士;棐弟椿,绍兴五年(1135)别试第一人,登汪应辰榜进士。宋一门自宋堂而下科第接踵,皆仕朝官。宋堂与蔡襄为友,襄尝有句云:“堂中偕老百年妇,膝下含饴五代孙。”

宋氏建祠于宋朝,元末明初“相继夺于戍卫之官”。宋谱云:“大宗祠当蒙古(元)末,行省都事孙〓之占为廨舍。延及洪武,武弁沿袭居住;永乐中,三十二世祖垒公字文用率族人闻于官复之。”林环《宋香记》云:“宋氏子孙不克复者二十余载,永乐初年,始返业于宋。”至弘治间,大宗祠鸠金重葺。万历间,以积储祠堂祭祖重建。大宗祠旁有“为松溪教谕元岳公暨廪膳太学生天下盛名士珏公父子建”的“大宗报功祠”。(台北市莆仙同乡会林国梁主编《福建兴化文献》)

宋元岳,字良甫,宋汝勤孙,宋端仪子,万历中以贡生官建安教谕。宋珏,一名毁,字比玉,号荔支子、浪道人、国子仙,别号荔枝仙。明末莆田名士,长书画、善篆刻、工诗文,书法章、行、草、隶俱佳,八分行草,瘦劲有神;山水画“脱尽画史习气”,“自有一种高逸之致流露尽幅间”,“写松树尤秀绝”,画荔枝“色泽肤理,与生无异”,是士人高致。万历四十四年(1616)传世之作《松荫晓霭图》,崇祯二年(1629)所作扇面《亭皋落木图》,今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其篆刻突破篆文入印的传统,首创以“八分书(隶书)入印”,开创篆刻史上“莆田派”的艺术风格,后人竞相仿效。至清代,“莆田派”与“皖派”“浙派”成为中国篆刻三大流派。宋珏与邑人刘元弼、闽县人林之蕃并称“闽中三绝”。卒,浙江道御史李嗣京为其立石表墓,题额“海内盛名士”,钱谦益作墓志铭。(陈春阳《莆田市名人志》)

旧时,宋氏家族曾在祠堂创办私塾,以训子弟。民国19年(1930)兴办“双池小学”,33年(1944)重修祠堂,办“广平小学”。1949年后,广平小学停办。21世纪初旧城改造时大宗祠被拆除。

唐古荔宋家香

龙坡宋氏大宗祠内,宋氏有植于唐代的千年古荔“宋家香”。宋蔡襄《荔枝谱》云:“宋公荔枝树极高大,实如陈紫而小,甘美无异。或云陈紫种出宋氏,世传其树已三百岁矣。”其树“今虽老矣,实益繁滋,味益香滑,真佳树也”。因成短章,用酬厚意。诗云:

斋馆从容接宴中,每临佳树走觥巡。兵锋却后知神物,年寿高来况主人。并赏昔闻思故友,分甘今喜奉慈亲。岂惟特祝公难老,兼欲灵株比大椿。

据此,“宋家香”古荔当植于唐天宝间(742—756),树龄至今越1200多年。

元辄醉老人张宗夔作《宋香台燕集画记》题跋云:至正癸卯(1363)春,“燕会于宋氏之庭。庭有古荔擅名宋香者,世传旧属王氏,黄巢乱兵欲斧薪之,王媪拥树号泣,愿与俱死,贼悯之,砍树一斧而止。荔了至今核有斧痕,蔡端明亦谱其略”。唐天祐丙寅(906),徐寅撰宋骈墓志铭云:“丙申夏,(骈)以风恙废职寓居莆田。黄巢乱兵入闽,斧园木而薪之,祖母王氏抱木垂涕誓与木偕死,巢兵义之呼曰:义归不可惧!遂偃兵而退。”古荔受斧后,仍树益向荣,根本盘踞,层荫蔽丐。年年开花结实,其核有凹入痕如带束腰,色味香不减从前。南宋林希逸为之题赞:“灵根一株,生香不断,数百年之风味犹存。”实为“品中第一”。(台北市莆仙同乡会林国梁主编《福建兴化文献》)清周亮工《闽小记》称:“荔枝种类最繁,予在闽中,尽饱啖之,当以莆中宋家香为第一,肉肥核小,固足尚,蒂实作旃檀香,尤足异也。”每当果熟时,地方官吏往往有求索而急递以奉上官者,咸以能幸分口福为荣。朱季和《宋祠唐荔》诗:

蔡公荔谱张老图,宋香品第世绝殊。亭亭嘉植荣且敷,巢兵欲斧砍行厨。王媪抱树死与俱,尤物幸之留根株。宋氏老人八十余,得之即此营世居。五百余祀枝叶舒,清阴如幄垂庭除。薰风时来兰麝如,赤日照耀珊瑚朱,桃红笼出白雪肤。斧痕着核留真模,异香奇味天下无。有孙文用美且都,抚之爱护如琼琚。故家乔木多摧枯,云礽世守应无虞。

宋家香古荔植于唐,厄于黄巢兵;而后又挫于风,焚于火。民国12年(1923)六月,强台风过莆田境,宋家香折其中干过半。未及两年,枝侧生甚繁,高几出于屋顶。抗战时期,莆田县设壮丁训练所于祠内,以宋香台堆积纸屑杂物,某壮丁烧火图逸,焚灼树枝。民国33年(1944),宋氏族众鸠资重修大宗祠,又以宋家香为宗祠所托庇,生机盎然矣。(台北市莆仙同乡会林国梁主编《福建兴化文献》)而今宋家香以千年神品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可谓宋氏遗存的植物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