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井头街,位于古兴化城兼济桥、宁真门内,即今观桥御景广场东偏;南北向,北起旧兼济桥(观桥),南与仓边巷相接壤。其地今属北大南街北段。宋兴化军筑城后,自宁真门入城,经井头、仓边可通南仓前义井街,及往南、东城门。因此,在宋时井头街就是兴化城中的南北向交通的主要通道之一。井头街属巷有:葵山巷、湖岸巷。

聚居井头街的家族,自宋以降林氏即是科第世族,明代后街下方氏有明工科给事中方万有,是这里的官僚显族,清时癸山巷的廖氏家族是雕刻世家,圭海陈氏为官宦人家。这里的宗族祠堂如:井头郑氏祠堂、明侍郎彭汝南祠堂、葵山巷明知府林光庭祠堂等。井头有名人故居:工科给事中方万有居第、著名雕刻家廖熙故居、澄海县令陈仪斋居第;至今仅有清古民居陈仪斋居第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下来。而井头街旧有的孝义社、太乙灵宫、上帝庙、清节堂以及后衖太师庙等古迹皆已被拆毁。

清光绪基督教美以美会在坊巷创办莆田第一所普通中学“兴郡中西学堂”,之后校址移至井头,校名改称 “哲理中学 ”,并创建哲理中学第一座五层红砖洋楼“映雪楼”,俗称 “钟楼”。钟楼是莆田革命摇篮地, 1986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街名变迁

宋李俊甫《莆阳比事》记述“井头”一带居住的家族,均以“井头林”“井头留”“井头姚”等称呼,可推定在宋代井头地名已经形成。坊巷东端斜对井头街东侧有 “四目 ”古水井,故其街名以 “井头街”命之。

明清时期,该街亦是以“井头街”名入编弘治志、乾隆志《里图考》,隶属左厢。入民国,因该街的西侧即坊巷东端有坊曰“朱紫”,故以“朱紫坊”名与上岐山巷、下岐山巷、湖岸巷同隶属城东乡孝义铺。而后,该街又与仓边巷合并更名为 “由义里”。 1949年后,由义里又改名“文化巷”,属元妙街,后划属凤山街管辖。“文革”期间,街名仍旧。1980年恢复古地名为“井头街”,行政区属凤山居委会。旧城改造后,北大路、井头街、仓边巷,再向南延伸抵古城路,合称为 “北大街”。

世居旧族

井头街自宋至清世有官宦显族聚居这里,且代出名家。诸如:

井头林,唐九牧林藻后裔。《莆阳比事》称为“朝请嗣光,朝散萱、通判观之族”。按,弘治志作“嗣先”。(《重刊兴化府志》卷16)林嗣先,熙宁六年(1073)进士,官房州录事参军、监秀州海盐盐场,赠朝散郎。嗣先兄嗣宗,熙宁六年(1073),以明经、文学诸科及第,官闽清县尉。嗣先子萱,元丰五年(1082)进士,朝散郎,历官余姚、永福知县。嗣宗孙观,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承议郎,漳州通判。

宋代,在井头街立有“孝义坊”。弘治志载:“宋林昭度以计偕卒于外,其妻翁氏守志,事舅姑以孝闻;教二子嗣宗、嗣先皆登第。郡以至行闻于朝,在井头街表其坊曰‘孝义’。、绍熙二年(1191),太守赵彦励重立。”孝义坊至明代圮废,即有参军林用和在这里创建里社,并以“孝义”号其社名。明工科给事中方万有《孝义里社重建记》云:“孝义里社故在玉井街孝义坊之东,国朝(明)参军林公用和率里人创建。”林氏孝悌遗风在孝义里居得到传承。

林氏为莆中科第世族,到了明朝仍科甲连登。诸如:林喦,字鲁瞻,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即建文元年)举人,(广东)仁化县教谕,以子祥凤贵赠监察御史。“为人简俭自得,胸襟豁如,冬一裘,夏一葛,饭蔬一味,纷华势利不介于意家。遇良辰美景,携朋四出,悠然吟赏,颇有晋人风致。家无甔石之储,不计也。弟子业成,以金帛为束修,亦不受,曰:‘我职然耳。’每岁大比,交聘文衡,赴者以得人为贺,四入棘闱,多得名士。诗文敏速,下笔立就,兼精书法,善真草,名家屏障,士夫卷轴,不得喦书笔诗草,相诮谓俗”。《柳湄诗传》云:“喦,工书法,名人帧轴多有题咏,笔书秀劲似元人。”(陈春阳《莆田市名人志》之《人物传》)林嵒子祥凤,字鸣皋,宣德七年(1432)举人,授郓城训导,擢监察御史。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扈从英宗征鞑靼,至土木堡兵败,死于难。卒后入祀乡贤祠。《明史》有传。

井头姚,《莆阳比事》称是“知县廷槐之后”。姚廷槐(弘治志作“廷瑰”,从《比事》),绍兴八年(1138)进士,承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

井头留,《莆阳比事》称为“鄂国公从效之后、丞相正提举洪之族”。留洪,字知厚,从效裔孙,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官德庆知府。

孝义坊李,为“唐江王元祥之后”,与白塘李同出。弘治志《科目》载云:“李伯通,(白塘)洋尾人,今居井头,体广之侄。”成化七年(1471)举人,严州府同知。

宁真门内吴,《莆阳比事》称为“教授源、推官溶之族”。吴源,字和甫,乾道二年(1166)进士,文林郎,福清县丞。吴溶,字和甫,吴源弟。淳熙十四年(1187)特奏名,邕州观察推官,授登仕郎。弘治志亦载:弘治二年(1489)举人吴琬,字德玉,亦是井头人。按,宋城宁真门,因“以天庆观得名”,以故,城门外之濠桥即兼济桥亦称“观桥”。桥南这一带则称为 “观桥头”。所以, “宁真门内吴”亦称居 “观桥头”。

聚居在观桥头的还有陈氏、郑氏家族。依弘治志《科目》载:天顺六年(1462)例贡“陈恩,字尚德,观桥人。任於潜教谕”。成化十六年(1480)举人“陈世显,父陈恩。观桥人。官至(浙江)青田县令”。亦载:宣德七年(1432)举人“陈善,井头人。绥德州学正”。据郡志对科第人物产地之表述,井头街所居陈氏难说为同族;观桥头耆老也说,居此的陈姓不止一支,难辨各派源流。

居住观桥的郑氏家族为宋状元郑侨后裔。正德进士郑瓒即是观桥人。郑瓒,字宗献。祖父郑商,父郑崇。正德二年(1507)举人,三年(1508)登进士第,官至户部郎中,以子䌹贵赠兵部侍郎。子䌹,嘉靖元年(1522)举人,八年(1529)登进士第,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瓒侄,䌹从兄大同,嘉靖四年(1525)举人,八年(1529)登进士第,官至兵部右侍郎。郑王臣《兰陔诗话》云:“公(䌹)与兄于野并列卿二,里人荣之。谦抑自持,不以门望骄人。”郑氏在井头街西,即相对玉井陈氏古宅,创建有郑氏祠堂。祠堂大门坦临街,祠院内有两棵古杧果树。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因兴化宾馆扩建,祠堂被征用拆除。观桥头西即后街东端,因后街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故这一带地称 “后街下”。明工部给事中方万有居宅就在后街下西南角。

方万有,字如初,号奎山,又号颐庵。先祖为刺桐巷“朱紫方”方仁载派下。祖父临,字子大,宅尾人,明天顺三年(1459)举人,历官直隶兴化、章丘府两庠教谕。方临有璟、璐、玑(在渊)三子。方玑由“宅尾迁左厢玉井”。玑子万有,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改庶吉士,迁工科给事中。郑王臣《兰陔诗话》云:“颐庵以发赵文华狎客不法状,忤严务宜,谪丞休宁。稍迁清曹,寻以计典中之。林居数十年,游情篇翰。”著有《颐庵藏稿》。旧时,方氏居宅为士大夫庭院式大厝,而在 20世纪 90年代旧城改造时被拆除。

此外,明代居于井头的家族还有戴、赵、彭氏。弘治志《科目》载云:天顺六年(1462)例贡“戴兴祖,字崇起,井头人”,成化九年(1473)岁贡“赵鉴,字体明,军生,井头人。由府学贡,任於潜县教谕”。

彭氏,其先世祖籍小横塘,至参政彭文质时,始迁入城,居刺桐巷(即坊巷)。彭鹏撰《先考妣合葬圹志》云:“从野,讳文质,官揭阳令。徙郡城刺桐巷。”文质,字在份,嘉靖二十二年(1543)举人,三十八年(1559)登进士第,授潮州府揭阳知县,官至广西左参政。文质自祖父甫而下三世甲科,并享清誉,人以为难。文质孙彭汝楠,字伯栋,号让木,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次年登进士第,授绍兴府会稽县知县,升礼科给事中。时魏忠贤擅权,彭“名列东林,疏劾魏珰,中引赵高鹿马为谕。忠贤大恚,矫制夺职”。(郑王臣《莆风清籁集》卷32)崇祯初,起大理寺丞,转太常卿,升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后因流寇猖獗,主张剿伐,与当权者不合,遂辞官归隐。

彭文质徙居坊巷,其址今不可寻。而郡志载: “侍郎彭汝楠祠堂”在井头街。坊巷与井头街相连,彭文质之后,彭汝楠或已居于井头街;或在汝楠之后,族人于井头街购地建祠;或坊巷、井头二者混称。

彭汝楠以少司马乞归,天启五年(1625)建别墅于柳桥,曰“岸圃”。明亡,清顺治三年(1646)冬,清兵南下福建时,汝南子士锳,字灿斯,时年未二十,集结南明山海义兵收复兴化城,及城再陷,不幸遭山寇王士玉暗算而身亡。清兵屠城时,城外柳桥之“岸圃”亦被夷为平地。

后街下方氏居宅斜对街东,聚居清代入莆的廖氏家族,也是清末著名雕刻家、书画家廖熙故居。康熙时,有廖明山由安溪宦游来莆,居城北双池。之后,族裔又从城北迁居井头。井头廖氏为雕刻世家。(详见“雕刻家廖熙故居”条)廖氏居地左为上葵山巷,过巷临街居为玉井陈氏家族。因始迁祖为清乾隆朝澄海县令陈仪斋,故这一支陈姓亦称“圭海陈氏 ”。

街巷寻踪

宋代,在井头街有为林昭度“妻翁氏守志,事舅姑以孝闻;教二子嗣宗、嗣先皆登第”立“孝义坊”。至明代有参军林用和在这里创建里社,曰“孝义社”。而后毁于兵乱,正德间购地于其东葵山巷重建。

过上葵山巷,临街为“圭海陈氏”即清乾隆朝澄海县令陈仪斋居第。这是一座创建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的清古建筑, 1993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坊巷口斜对街东,旧哲理中学(莆田二中)钟楼西北偏有一口“四目”古水井,当地人雅称“玉井”。郡志对居此家族以“井”为别称呼。诸如“圭海陈”亦称“井头陈”“玉井陈”。旧城改造时,玉井被废埋于路下,井头街亦被改称为 “北大街”。

玉井东偏即是旧哲理中学校区,临玉井为“映雪楼”,因楼顶置有校钟,故俗称“钟楼”,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钟楼南即井头街东南角为哲理中学礼堂“蒲星堂”。今蒲星堂包括旧哲理中学校区楼舍多被拆建为莆田市政府机关宿舍。

玉井斜对街西即坊巷东南角,有一庙宇曰“上帝庙”,奉祀玄天大帝。创建时间无考。1949年后,废祀; “文革”之后,其庙被拆建为民房。

在明时,井头街建有牌坊,诸如:从龙坊,成化四年(1468),知府岳正在井头街为戊子科陈鲤等31名举人立。多贤坊,成化四年(1468),知府岳正又以莆多贤立。绣衣坊,正统十二年(1447),御史柴文显在井头街为御史林祥凤立。存问优恤坊,在兼济桥南,为知府林堪立。

井头街东侧有巷曰:葵山巷、湖岸巷、后衖。

葵山巷 东西向。西南侧邻“玉井陈”居宅。在明时,依弘治志《里图考》记载:葵山巷分为“大葵山巷”和 “小葵山巷”。清代,小葵山巷改称“下葵山巷”。民国时期仍沿旧名。葵山巷,亦称 “岐山巷”。

明代,兴化卫千户高荣之族居住下葵山巷。高荣侄俊,字士伟,一字世甫,成化十六年(1480)举人,历曲阜县学教谕,迁肇庆府府学教授,升衡州府推官,卒。俊孙昭,嘉靖七年(1528)举人,授德庆州知州,俄卒。以故,至清代下葵山巷因居高氏而呼 “高巷”。 “文革”期间,葵山巷与井头街并称 “文化巷”。 1980年复改旧名 “葵山巷”。

明代,葵山巷聚居有林氏家族,且在下葵山巷建有“知府林光庭祠堂”。林光庭,字冲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举人,次年登进士第,官至武昌府知府。丁父忧,归,寻卒。入祀乡贤祠。林光庭祠堂,以其子举人佳育佥事衍陪祔祀。

旧时,居住在葵山巷的除林、高氏外,亦有黄、翁氏等大户人家,林氏是为大族。葵山巷自西至东旧有:孝义社,在巷北,相对玉井陈氏居宅;太乙灵宫,在巷北,西与孝义社共壁;清节堂,在巷南,相对太乙灵宫偏东。(详见“社庙逝影”条)

民国13年(1924),莆田留美物理学硕士吴仁民、留美学者黄天民,在下湖岸路与下葵山巷相接地稍西,邀请城中知名人士发起筹建莆田电灯公司。

湖岸巷 俗称“乌瓦”,位于葵山巷北,东西向,西起观桥头东抵水关。耆老相传,明代这里设有守城兵营,因兵营之屋面盖以乌灰色瓦片,是故其地俗称“乌瓦营”;万历朝已以“乌瓦营”巷名入编郡志《里图》。至清代,因地近兼济河,又以“湖岸里”巷名入编乾隆《莆田县志》之《里图》。民国时期改曰 “湖岸巷”。

1949年后,仍沿旧名“湖岸巷”。“文革”时期更名为“反帝路”。1980年定名为“湖岸路”。

聚居于湖岸路的姓氏有:林、陈、王、翁、崔、欧、翁、黄、朱氏等,林、翁、陈姓为大户人家。

旧时,林氏是居在湖岸巷和葵山巷的官宦家族。湖岸巷创建有赠知县“林仪祠堂”。林仪子太仆寺正卿林源祔祀。林仪,字瑞仙,号瞻九,清顺治中诸生,以子源赠庆都县知县。祖父光庭。子林源,字奕逢,号学川,康熙三十八年(1699)举人,授屯田司主事,历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光寺禄少卿、光禄寺卿。任间凡所奏论均涉世道民情,帝温旨奖励,年老以太仆寺卿致仕。大学士高安、朱轼赞曰: “当世完名全节莫公若也。 ”卒年 76岁。

湖岸巷有清末莆田名士李梅笙故居。宋湖民《南禅室集》云:梅笙 “先生盖一时名士也”, “某科学使临郡时,试院中例有陈设。先生书直条挂幅若干帧,托供办者悬其卧室,某学使见之,大加赞赏,以为出诸名手,及点名时及其名,奇之,见其文又佳,拔取第二,遂于是年食廪饩”。宋际春《绿天偶笔》云:“李梅笙书学《戏鸿堂帖》,后得予善本《砖塔铭》,书益进。画山水不能作长幅,然学《石竹斋小品》绝肖。尤工红梅,风致嫣然,然不轻应人。”宋湖民的祖父宋琢堂,咸丰朝举人,自清江挈眷入城,首居湖岸,其宅即为李梅笙故居。宋家后移居后街罗巷里。

清时居于北河边的翁氏,据其族耆老云:翁氏分为“天、地、人、和”四房,后来有“和房”后裔析居湖岸,是这里的大户人家。

湖岸里,亦是基督教圣公会莆田支区城内教堂的始创地。清同治元年(1862),圣公会传入莆田,宋恩是在莆田传教的英籍传教士第一人。光绪二年(1876),圣公会成立莆田支区,委任华人陈总信为会吏,主持教会事务,英国传教士胡约翰、罗为霖为布道使。于是,在湖岸里租赁民房为堂所,名曰“安立间”教会。光绪四年(1878),堂址由湖岸迁至北河边“翁氏大夫祠”。同时,附设小规模男女学校,并在后街开设圣经书店。次年,因坑边堂址过于狭窄,复迁仓边巷聚会,后来坑边旧址改设为医院。光绪六年(1880),堂址又从仓边迁回湖岸。迨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郑高德发起向教徒募捐,在北门街倡建支区总堂,名曰 “复原堂”,即今 “梅峰教堂”。

20世纪60年代初,观桥头即湖岸巷西端建有农贸市场,俗称“北市场”。迨至80年代初,原莆田县城厢镇和县财政局联合出资,将市场拆建为“观桥影剧院”,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90年代旧城改造时被拆除。

后衖 居仁巷北过今仓边巷即湖岸巷东南侧有巷曰“后衖”,东西向。巷东近水关有庙称“太师庙”。据说,太师庙与水关上的关帝庙同是镇关(水关)神庙。庙祀杨公太师,即太原人杨重贵,事北汉刘崇官建雄军节度使,号杨无敌,赐姓刘,名继业。宋太宗统一北汉,北汉主率众归降,太宗命其复姓杨,名业,为代州刺史。《莆田县宗教志》云:莆田道教庙奉杨为瘟部五帝之一,称杨公太师,其像脸黑,僧衣帽,手举如酒瓶状锤子。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号召破除迷信,以故,有人附会杨公太师是纪念邑人抗元的太师陈文龙,而另塑白面黑须文官冠服的陈公太师像,祀于中座,以避毁庙。太师庙东通水关头即今八二一路。20世纪太师庙成为莆田县屠宰场,至90年代旧城改造时被拆除。 1949年后,因莆田二中扩建下操场,葵山巷与湖岸巷之中段直至北侧河边民居及其果地均被其征用。以故,此两巷实际上只剩西端两段;而东端只剩湖岸巷 “横巷口 ”以南至水关之巷段。

后衖西之南侧,为原莆田县木器一厂。巷西折而南即是居仁巷。旧时仓边巷东至居仁巷,并未延伸至旧福厦路即今八二一路,所以,居仁巷北过仓边巷,其北侧巷道仍属居仁巷。

其巷西侧,有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知青之父”的李庆霖居宅。旧时门牌“居仁巷15号”,今为“新湖岸 27号”。(详见 “李庆霖旧居”条)

逝影遗迹

哲理中学与钟楼

哲理中学,校区位于井头街东侧、仓后路西北偏。学校源于基督教美以美会在坊巷创办的“中西学斋”。(详见大道街“基督教与兴化教育”条)

清末,废除科举制度,推行新教制。光绪二十四年(1898)十一月,基督教兴化美以美会蒲鲁士及其夫人蒲星氏,将光绪四年(1878)创办于坊巷的培元书院改制办成一所中西文化交融的新式学堂,称“兴郡中西学堂”,又名“中西学斋”,这是莆田实行新教制度后创办的第一所普通中学,蒲星氏任校长。次年蒲星氏他就,高德理接任校长,即在井头街东南隅“天官第”购地数十亩,开辟新校区,随之在此建造了哲理中学第一座洋式五层砖砌楼房,称“映雪楼”,1901年竣工投入使用;因楼顶置有校钟,故俗称“钟楼”。三十年(1904)12月26日,高德理病逝,年39岁。按,高德理,号尔明,1865年2月出生于美国,初入美国甘撒西南大学,长算文法诸科,得学士学位,旋进西北大学神学院深造。1899年来华布道,并接任中西学斋主理即校长职。1907年,年议会为纪念高德理办学的杰出业绩,议定改中西学斋为“兴郡哲理中西学堂”(取“德理”的莆田方言谐音);原中西学斋小学部亦改名为“哲明小学”。1924年12月,在校园中央建造的“蒲鲁士纪念堂”落成,堂为石砌四层大楼,俗称“石厝”。1939年,亦以天官第旧址建可容纳1000多人的大礼堂,命名为“蒲星堂”,以纪念学校缔造者蒲鲁士和蒲星氏夫妻之功德。至20世纪30年代,哲理中学已建有校舍10多座。1939年,将原置于坊巷“朱紫坊”的校门改为仓后程氏祠堂右,建造新校门。至1952年,旧哲理中学由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莆田第二中学”。20世纪80年代莆田二中搬迁梅山新校区后,原校区作为莆田地区机关干部宿舍区用地。至90年代,旧有的校舍除“钟楼”作为文物保护而完整保存下来外,其余多数被改建为机关宿舍楼。

哲理中学“钟楼”,是中共莆田地方组织的诞生地、闽中革命的摇篮。民国14年(1925),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的莆籍学生陈国柱(化名廖华),在学时即投身革命,并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团组织。1926年1月,接受党的派遣,回到莆田母校哲理中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住在钟楼二层学生宿舍,深入学生,点播革命火种,钟楼成为地下党的革命活动据点。2月,陈天章、陈兆芳、吴梦泽、陈德来、吴承斌5人被首批吸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钟楼成立了“莆田党团混合支部”,由陈国柱任书记,组织委员陈天章,宣传委员陈德来,直属党中央领导。同年6月,北伐战争开始,陈天章等五名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党团混合支部改称“中共莆田支部”。支部改建后,积极向农村发展党员,在斗争中物色发展对象,吸收骨干分子入党,建立农村党支部。12月,中共福建省委又在这里建立了“中共莆田特别区委会”,直属福州地委,统一领导全县各党支部,组织和领导莆田人民开展革命斗争。1927年4月,莆田发生了“四八反革命事变”,中共莆田特区委机关被国民党右派分子查抄,区委机关随之从哲理钟楼转移到农村继续开展地下斗争。哲理中学钟楼是莆田革命的摇篮,该校参加地下革命的不少师生,在艰难的革命斗争中为国捐躯。 1986年4月,哲理钟楼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圭海陈氏古宅

圭海陈氏古宅,位于上葵山巷南,北邻廖氏居宅。陈宅临街,为一座坐东朝西清古建筑;居第主人为清乾隆朝澄海县令陈仪斋。居第创建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悬山顶、穿斗式木架结构,前后三进二埕三天井。整个布局精致,装饰雕刻精美,体现建筑的时代感,又具有庭院园林的特色。 1993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街大门坦为单间门廊,悬山顶。大门前置一对青色门枕石,左右两边雕有松鹤、竹鹿图案。进院门右拐,便是正厝前的长方形砖埕。面向院埕的是第一进正厝。正厝大厅作一厅二房,厅后部置一麒麟门,平时正中大门关闭,从两边侧门进出,家族婚丧喜庆大事方开大门。前后落间即麒麟门后设天井。天井左右侧为卷棚顶廊庑,并设便门通往厢房和护厝。第二进大厝的厅堂为敞开式,厅内前后亦置有襻间。厅左右为房,房门对开。两边厢厅置于偏门之外,门前亦置有石砌小天井。第三进为供堂,面宽七开间一字排开。中间置八扇木制格扇门,门扇肚板浮雕各种图案,并附有各种变体古篆。而其独特之处在于文字中含有许多姓氏官衔内容,如曹直院、牛中书、胡都统、估吏书、石端明、余司封、黄秘书、竺秘阁、边都护等;八扇门上亦刻有“先丞相正献公”之句,不知何故,主人如此用心良苦。供堂前又是一大长方形砖埕,中央为花坛,左边有一口八角井,右边则置石雕方桌及条凳,似乎是为客人赏花品茗而作。

院埕两边为廊庑,有偏门通前边两侧护厝。左偏门上方置有一块书“载德”的石匾额,落款“癸丑初秋汜农云书”。穿过偏门便是护厝,为一厅二房三间厢,间道中有小天井;右偏门上无额匾,可通护厝和书亭花园。书亭为二层四方形,单檐歇山顶。书亭与花园连为一体,底层走廊置有美人靠座椅,坐在这里可观赏花园内布置精巧的小桥流水、假山花木。亭内有木梯可登二层,在这里可依窗眺望远山近景。左边护厝外建有一座坐北朝南的祠堂,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结构简单,大概是清末民国初的建筑。

陈氏居第是文物保护单位,但居宅内居户乱搭盖,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先的构造结局,使这座在旧城改造中难得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丧失了时代建筑风貌,大大削弱了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居第主人陈仪斋,澄海县令,秩满归莆,恋山水之胜而定居于此。因念其澄海为官之故思,所以,这一支陈氏称“圭海陈”。坊巷口斜对街东,旧哲理中学钟楼西北偏旧有一口“四目”古水井,当地人雅称 “玉井”。郡志对居此家族以 “井”为别称呼, “圭海陈”亦称 “井头陈” “玉井陈”。

清末雕刻家廖熙故居

清末著名雕刻家、书画家廖熙故居,位于上葵山巷西巷口的北侧,南邻圭海陈氏宅第。清康熙时,廖氏有廖明山由安溪宦游来莆,居城北双池。之后,有族裔从城北迁居井头。井头廖氏为雕刻世家。入莆始祖廖明山善于雕刻,能以方寸之木雕镂成人物、花草、虫鱼等,是清代莆田木雕最有代表性艺人。其五世孙廖熙,也是清末著名的雕刻家、书画家。熙幼亦聪敏,师承家教,妙得精传。廖熙长于刻花,刀法娴熟。光绪间,曾贡作品入京,得光绪帝喜爱,以御书 “巧夺天工”四字赐之。福建博物院收藏的两件廖熙木雕作品 “关公像”,堪称廖氏木雕经典之作。 1908年,廖熙的作品“关公坐像”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获一等奖。至今其雕刻作品仍为国内外收藏家所珍存。工绘事,善画梅、兰,巧妙地融传统画技于民间雕艺之中,所刻关羽、达摩等人物,能因物赋形,栩栩如生,令人赞绝。其书法亦雅健秀劲。

李庆霖旧居

居仁巷后衖,旧时门牌15号,今为“新湖岸27号”,相对原莆田县木器一厂,是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 “知青之父”的李庆霖的居宅。

李庆霖(1929—2004),本是一名小学教师。1969年冬,李庆霖的大儿子、17岁的李良模初中毕业后,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到莆田县萩芦公社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后,李庆霖面对儿子知青生活的艰难困境,看到基层在执行知青上山下乡政策中存在的以权谋私问题,哀怨无奈之下,于1972年12月20日,写信向毛泽东主席直接反映知青“上山下乡”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一封“告御状”惊动了毛泽东主席。1973年4月25日,毛泽东给李庆霖亲笔写了回信:“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毛泽东亦以此为契机,着手解决知青问题。同年4月2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和落实毛泽东给李庆霖的复信精神,研究统筹解决知青问题。6月10日,中共中央以中发〔1973〕21号文件公布了毛泽东的复信,并附上李庆霖“告御状”全文。6月22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为期47天的知青工作会议,并形成解决知青问题的中共中央30号文件。

此间,李庆霖被奉为“知青之父”而成为新闻“焦点人物”。新闻舆论紧追不舍,省、县各级领导纷纷接见李庆霖; 1957年 “反右”运动时被定为 “中右”问题得到平反,并拔掉了 1958年插在头上的 “白旗”。福建省召开6万人大会,李被请上台作大会发言。省委亦安排他担任人大代表,参加全国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并选为常务委员。李庆霖先是提为城厢中心小学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继而升任为县知青办副主任、县革委会教育组副组长、福建省高招办副主任,又被任命为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成员。 1973年11月,《红旗》杂志发表李庆霖《谈反潮流》文章,一时间他成为 “反潮流英雄”。然而,在一片“向李庆霖革命精神学习”的口号声中,李卷入“文革”政治斗争的旋涡,他的命运与 “四人帮”连在一起,并一步步地为自己日后身陷囹圄埋下人生苦果。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当年11月李庆霖即被省委宣布隔离审查。1977年11月14日,被正式宣布逮捕。1979年6月18日,莆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判,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处李庆霖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80年4月,被送往崇安监狱服刑。1986年8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李庆霖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1990年12月24日,福建省南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准予减刑 2年。 1994年4月,李再次获得减刑。同月 17日释放回家。 2004年2月19日,李庆霖病逝在家中。李就这样走完了由小学教师到“知青之父”,继而从“反潮流英雄”沦为阶下囚,又回归大自然的戏剧性一生。李庆霖长子李良模后来以知青身份被安排在乡镇部门工作,而今已退休在家,仍居住在李家那座三间厢的老屋里。

清宣统拔贡考试之海难事件

我国科举制度史上,井头人陈祖荫等是兴化参加最后一次拔贡考试的中式者。宣统元年(1909),溥仪登基后举行最后一次拔贡考试。这一年农历七月间,福建拔贡考试在福州贡院举行。兴化府、县学有四五十人生员参加这次拔贡、优贡及恩贡等科目的最后一次考试。而揭晓中式者只有宋增佑(后街罗巷里人)、陈敬汤(庙前铁树里人)、林回澜(梅峰雷山巷人)、陈祖荫(观桥井头人)、张奇(常太长基人)和童培元(华亭湖头人)6人。次年上京朝考者只有两陈和张、林4人。这次省考揭晓中式的陈祖荫,字子茂,号为枢。第二年,晋京朝考和复试,以其文、字俱优,列一等二十八名,签分吉林省补用知县。赴吉林报到候补时,适逢辛亥武昌起义,乃束装南返。其后在莆田美兴印书局《奋兴报》任编校。民国初,曾一度兼任过莆田县农会会长。

这次拔贡考试揭榜后,一些落选者以及参加别种科目考试尚未发榜的秀才,不耐在省城久待,亟盼早日返家。农历七月底,有一艘号“台湾府”的轮船将由福州开往莆田,于是,这些秀才即搭乘该轮返莆。八月初二日,行途突遇强台风袭击,轮船不幸在苦屿门(福清与平潭间的水道)沉没。据说,全船乘客100人,其中有莆籍秀才20人,均罹海难。全船只有某家一仆人,被巨浪掀至岛礁之上,得以幸免,也是该轮乘客唯一生返者,其后寿至80多岁而终。这次海难是兴化科举史上发生的一起令人难以忘却的特大灾难事件。

葵山巷社庙逝影

葵山巷自西至东旧有孝义社、太乙灵宫、清节堂。

孝义社 在巷北,相对玉井陈氏居宅。因宋代在井头街建有孝义坊,故名。万历十六年(1588)方万有《孝义里社重建记》云:“孝义里社故在玉井街孝义坊之东,国朝(明)参军林公用和率里人创建者,后被武夫侵毁。正德庚戌(按,正德无庚戌,有庚午即1510年、庚辰即1520年;庚戌为嘉靖二十九年,即1550年。疑文中笔误)其六世孙都事公有恒、都宪公有孚,购地于其东葵山巷中徙建焉。以是里人至今称林氏为檀越主云。社位癸向东,中堂祀土谷圣王诸神,东偏一室为仙姑坛。嘉靖壬戌,毁于兵燹..寇退,都事子别驾仰成倡众修葺,时诎力乏,昌以栖神耳。”(方万有《孝义里社重建记》,引自《莆田金石木刻拓本志》)万历十五年(1587),孝义社由里人林应洗、林履成、高君文、彭思鹏等募众捐助重建,并建 “太乙灵宫”。

太乙灵宫 在巷北,西与孝义社共壁,大概位于今新湖岸路95号,24号楼西,明代创建,主祀太乙星君。据说额匾 “太乙灵宫”四字为文徵明所书。大乙,亦作太一,本为中天星名,在紫微宫闾阖门中。《星经》:“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汉纪》记:“刘向校书天禄阁,夜暗,独坐诵书,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吹杖端烟燃曰:‘我太乙之精。’”太乙灵宫原为孝义社偏室,万历十五年(1587),重建孝义社,并建“太乙灵宫”。《孝义里社重建记》云:“仍其旧址,建堂一座,前建以堂,分建瓴水于左右。其外门廊支以石柱,翼以栏槛,计广五弓,深九弓一尺。东偏坛室旧面壁逼暗,今凿垣别开一门,与社门并,颇觉明豁,而外亦设栏槛翼护,广四弓一尺,深五弓一尺,仍祀仙姑,改名曰‘太一灵宫’。”按,弓,古时亦作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 1弓等于 5尺。

孝义社和太乙灵宫重建后的第二年,工科给事中方万有为之撰写《孝义里社重建记》,郡庠生蒋于亨书丹,西湖少庭林伯祥勒石。而在“文革”破“四旧”间被拆除。近年,社区居民又集资在井头街720弄4号楼夹道重建“孝义社”;在6号楼夹道重建“太乙灵宫”,其右侧亦另立一室,立奉软身太乙星君神像。新建的社、宫如同土地庙,规模狭窄而简陋。

近年孝义社恢复元宵“上元祈福”民俗活动。这里正月十三日总元宵,是日晚7时由执士抬扶太乙灵宫软身“太乙救苦天尊”,耆老接奉孝义社社炉,亦有车鼓队、舞龙队、舞蹈队等,举行境内巡游;十三至十五日,为湖岸、井头陈、后街方社民轮值;十六日尾暝灯,点烛山。其间太乙灵宫、孝义社香火缭绕,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据说,旧时莆田元宵“舞龙”盛行于城厢,而舞龙队则以井头铺最为出名。其表演式样多,舞姿活泼,动作娴熟,气势雄壮。耆老回忆,1940年春节莆田各界在哲理中学操场举行舞龙大会,欢送 “青年军”入伍;其时有九龙同时竞舞,是城厢舞龙最盛之年。

清节堂 在巷南,相对太乙灵宫偏东,即位今湖岸路24号楼南,清光绪中叶创建。民国志载云:时安海人林某捐资8000元,邑绅宋玉祥募款千余元助之。购置民房一所,五间厢三进,为寡妇奉佛静修之所。兴化知府施启宗书匾曰“清节堂”。又购买古龙东埭民田29亩,为寡妇膳食;买西关外山地 2亩为寡妇安葬地。清节堂由董事二人管理,堂内推举寡妇一人为住持。住堂寡妇以20人为限,有缺填补。亦在郡城隍庙设体仁堂一处,施济堂外寡妇。以20人为限,每人每月给米 5斤、银圆 2元。民国25年(1936),华星女子学校董事以清节堂田产充为该校学款经费,清节堂渐趋衰落。 1949年后,清节堂活动停止。 “文革”期间,被易为民居。

民国莆田电灯厂 莆田电灯厂,位于下湖岸路,与下葵山巷相接地稍西。民国13年(1924),莆田留美物理学硕士吴仁民、留美学者黄天民,邀请城中知名人士发起筹建莆田电灯公司。在湖岸巷建立厂房,购置美制旧37匹马力柴油发动机一台,带动一台美制西屋25千伏安三相交流发电机。这是莆田安装的第二台照明发电机。翌年秋,投产供电,每晚由下午6时供电至11时。由此莆田城南的军政机关、主要街道以及较大商店和附近学校(哲理中学)等都得以电灯照明。从此,莆田开始自力发电,供给民用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