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后街,俗呼后街道,位于大道街北即长寿社右偏。东西走向,东接井头街、观桥头,西至长寿社边为界。后街是兴化城中的主要官道之一。后街辖境有橄榄巷(庙前路)、黄巷、罗巷里、魏衖里、左所营。

后街是兴化城的一条老街,宋以后即聚居着官宦家族。后街的吴、方、陈、林氏是宋明时期的科第名家。唐清远令陈枢之后、宋员外郎陈仁壁家族是橄榄巷(庙前路)的望族,世称“榄巷世家”;至明万历又出礼部尚书陈经邦。到了清代,居此的金紫林氏、道光进士陕甘总督林扬祖,与世居庙前的“榄巷陈”是后街的两大官僚显族。明参政黄誉一族则是黄巷里的官僚家族,翁、罗、宋氏等是罗巷里的书香名家,魏巷里有明布政使魏一恭家族。后街创建的族祠有:庙前陈经邦“宫保尚书祠”、林扬祖“布政祠”、知府宋卿“中宪祠”、金紫林氏祠堂,以及罗巷里罗氏祠堂、魏衖里魏一恭祠堂等。世家显族在后街滋生的名人故居有:庙前尚书陈经邦“大宗伯第”,魏巷里布政魏一恭居第,罗巷里总督林扬祖新第、清末女诗人陈叔英故居、举人宋慎仪故居等。

后街辖境有宋代创建于社衙头的长寿社,后街黄巷里的长寿祖社,明洪武初创建于庙前的兴化府城隍庙,庙前明代建有忠勋祠、四贤祠和二忠祠三大公祠。而今这些遗迹只有庙前的兴化府城隍庙、陈经邦“大宗伯第”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扬祖新第(含从弟林懋祖居第)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社衙头长寿社、庙前火烧第“柯伯棠医院”难得保存下来,余者早已无迹可寻。后街有福、禄、寿三口古井,今尚存一口 “福泉”井,另两口已填没无影。

自宋始后街就是一条繁荣的商贸老街。这里商铺云集,是老百姓购物必临的地方。民国庙前“柯伯棠医院”、后街陈尧三“明星照相馆”更是声名远播。后街至今保存下来的民居店铺,大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不失昔日古香古色的老街风韵。

街名变迁

后街之名追溯至宋代,李俊甫《莆阳比事》对聚居该街的家族就以“后街”称呼,诸如“后街吴”“后街方”等,可知在宋时街名已定型。该街就地理位置来说,是处于宋军城临北的街道,后街当因此得名。其时地属崇业乡清平里。明清时期仍沿旧称,而隶属左厢。民国以后街名如旧,隶属城中镇长寿铺;而后又更名“中山路”,以纪念中国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949年后,后街沿用“中山路”旧名;“文革”期间,与大路合称“和平路”;1980年以后旋复“后街”古街名,隶属城厢镇的长寿街(“文革”期间改名“立新街”)。21世纪初,后街又与衙后街合并,改名“衙后路”;然居民仍称“后街”。现今又恢复 “后街”古地名,以符众望。

古街概览

后街道西端,邑人俗称为后街头,转折而南即在大路、后街、衙后三条街道交会处,有一座古老而颇有名气的庙宇称“长寿社”,奉祀神陈寅。(详见“长寿社”条)宋时长寿社右即后街头立有 “长寿坊”,以社命其坊名。

长寿社前,这里俗称“社衙头”。因位于长寿社之前、衙后之东端,故名。社衙头,民间亦称“社桥头”,“桥”字何来?或为莆田方言“衙”字的音变;或因古时梅峰山水经上桥(雷山口)折东过衙后,在长寿社前分流后街、大度之故,史上此地真架有桥,而得地名?今不可考。

长寿社周邻有福、禄、寿三井:一曰“福泉井”,在长寿社右而折后街百步。井上覆以阁曰“福泉阁”,祀观世音。今井尚存,水藏停用。一曰“禄泉井”,在后街口长寿社右。民国志称:“民国初年,(县)教育会盖为市肆而井废。”一曰“寿泉井”,在长寿社左大道街,今井地被私人围占建为店面。三井掘于何年,今不可考。禄、寿两井,今废没,而福泉井犹在,观音阁香火至今缭绕,每年正月廿日还举行观音元宵祈福民俗活动。

水是人的生命源泉,先民定居,掘井取水是一件优先考虑的大事。福禄寿三井甘泉滋养着聚居这里的长寿社民,使之家族兴盛。早先聚居后街的族姓,宋代即有科第记录。诸如:吴氏,宋李俊甫《莆阳比事》载称:“后街吴,大夫灿之后。”吴灿(弘治志作吴璨,从比事),重和元年(1118)进士,官朝请大夫,平海军签判。

明清时期,居住这里的吴、陈、林、黄、宋、夏氏等家族科第相踵。诸如:吴氏有吴观,字彦宾,永乐十八年(1420)解元(举人第一名),十九年(1421)登进士第,官礼部主事;观弟福,宣德四年(1429)举人,即墨教谕;观从侄稜,字士矜,成化十六年(1480)解元。陈氏有陈聪,景泰元年(1450)举人,莒州学正;陈余馨,弘治十一年(1498)举人,台州通判。夏氏有夏泰和,弘治十一年(1498)举人。林氏有林蕴后裔林淮,成化十年(1474)举人,十一年(1475)登进士第,历官至常州府学教授。

到了清乾隆朝,有国子监学录、甲午科(1774)举人林景来,由江口刘庄徙居后街。其孙扬祖,道光九年(1829)进士,官至甘肃布政使,署理陕甘总督。林家全盛时期,后街至罗巷里,多为其家产业。扬祖生有七子,至光绪戊寅(1878),五代同堂,蔚为望族。(详见“林扬祖家族与罗弄里新第”条)后街北侧,林家祖厝西,乃居住林扬祖后裔,即莆田县侨联原主席、莆田象棋王林兆麟故居。(详见“象棋王林兆麟”条)

宋代,后街地近军城宁真门“观桥”即“兼济桥”,是兴化城出入宁真门的必经大道。城门外的兼济河,是货船入城贸易的码头。自宋始这里就是一条商业街道。迨至民国时期,后街拓宽,临街房屋多改造为店铺。这些店屋虽然低矮窄深,但保留了清代及民国初期的古建筑风韵。商铺面向农村,以大众化需求为经营方向,商业生意发展繁荣。

旧巷寻踪

后街南侧有巷曰:黄巷;北侧有巷称:橄榄巷、罗巷里、魏衖里、左所营。

黄巷 本节指“后街黄巷里”,位于后街中部南侧。黄巷,俗称“黄巷里”。黄巷里以黄姓聚族居此而得名,始迁祖为明湖广布政司参政黄誉。郡志称:黄氏“其先自仁德里徙居拱辰门内,至誉又徙方巷”。(《重刊兴化府志》卷42《人物列传·宦业》)黄巷里正门出方巷,故族号“刺桐黄”,分东、西二房。东房居后街黄巷里,西房居大路黄巷里。明清时期,郡志多云其族居地为坊巷,实际上日常生活起居分别多从后街、大路出入。

“文革”时期,黄巷里更名为“双井巷”,因大路黄巷里西巷口有双目水并,得名。1980年恢复旧名“后街黄巷里”。巷口旧建有木牌坊,后圮。自后街入巷百步西向可通 “大路黄巷里”;南向可通坊巷。(详见大路街 “坊巷”条)

从后街进巷迤南五六十米有“方岳家庙”,即黄誉祠堂。黄誉,明正统九年(1444)解元,十三年(1448)戊辰科进士,初授南京监察御史;景泰四年(1453),迁浙江按察司佥事。所至摧奸锄暴,时号“括地黄”(喻除草尽绝)。天顺四年(1460),擢浙江布政司参政。丁内艰归,服阕,成化二年(1466)改除湖广。巷南旧有“桐黄书院”,以刺桐巷(坊巷)、黄巷,取桐、黄二字以命名。门额“桐黄书院”四字为清乾隆年间大学士漳浦蔡新所书。桐黄书院创办于乾隆辛亥(1791),嘉庆、咸丰、光绪间均有重修。书院坐子向午兼癸丁。光绪己亥(1899)重修,“地仍其旧,而规模加阔,列屋三楹,上架以楼,广亦如之,阶前隙地数弓,足种花木,楼之西有古树,大可合抱,绿荫掩映,构亭其旁,名曰宜夏,为游泳之所,虽盛署不知也”。(黄中瓒《重建桐黄书院记》,引自《莆田金石木刻拓本志》)院内有光绪举人知县黄中瓒撰文、立石,吴鸿宾书,廖禧刻《重建桐黄书院记》之碑石。书院今被拆除改建为莆田工艺一厂职工宿舍。

居于后街黄巷里黄氏东房,自黄誉荣登进士第后,科第连登。誉子穆,成化七年(1471)举人第二,二十三年(1487)登进士第,官至翰林院编修。穆孙大经,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户部主事。裔孙黄道晋,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为龙安推官。明清时期除进士外,另有举人6人。其中(含进士):解元一人,第二名举人一人,第六名举人一人,第七名举人一人。

橄榄巷 今称庙前路,位于长寿社右,巷南与后街接壤,迤北至铁树里(大宗伯第),折而东抵小西湖中堰,状似曲尺形。橄榄巷,巷名出在宋以前,因地多植橄榄树而得名。宋尚书陈仁璧及其子仆射靖居于此,故橄榄巷又称“陈宅巷”。地属崇业乡清平里。清乾隆《莆田县志》:宋初,游洋人林居裔叛,知县黄禹锡遣其子观偕邑人秘书监陈靖,乞兵于漕使杨克让讨平之。朝廷赐靖之里曰 “清平”。

明初巷东北偏始建有郡城隍庙,是故,明清时期巷称“城隍庙巷”,俗称“庙前”,隶属左厢。民国时仍沿旧称“橄榄巷”,隶属城中镇长寿铺。而后,曾一度称为“光复路”“先农坛路”。1949年后,更名为 “解放路”,亦称 “庙前路”。至 “文革”期间,沿 “解放路”名。1980年以后,复定旧名 “庙前路”。

橄榄巷,为宋时尚书陈仁璧及其子仆射陈靖故居。旧时北巷头忠勋祠前置有为陈靖所立“仆射”坊,其坊横额石匾曰“仆射里居”,行楷。所以,陈宅亦称“仆射里居”。陈氏谱云:

“华表新题仆射坊,旧居犹是尚书宅。”乾隆志云,宋仆射陈靖宅西庑有陈靖所题“燕”诗云:秋去春来不倦遥,流莺相伴语交交。儿孙各自飞鸣去,犹拣新泥补旧巢。

陈仁璧、陈靖父子故第之址,今无迹可寻。而郡志记载留下了历史印迹,还有“仆射里居”石刻,今被识者镶嵌于东山报恩寺天王殿外埕左壁,作为文物保存下来。

《莆榄巷文峰陈氏族谱》称:陈氏其先世居(庄边)薸湖。唐清远令陈枢 “咸通间(860—873)由薸湖徙莆榄巷”。其谱陈仁璧《兴化军厅壁记》云:兴化军移治莆田后,知军段鹏 “易都巡检廨署并仁璧旧宅以为军”。依此推军治谯楼内之宅是为陈氏旧宅。枢子沆,梁开平二年(908)进士,为天雄节度巡官。沆子仁璧,授尚书膳部员外郎,外守泉州录事参军、赐绯鱼袋,赠太子洗马。仁璧子靖,字道卿,官秘书监,封开国伯,赠左仆射。这支陈姓人世称“橄榄巷陈”,简称 “榄巷陈”。大宗伯第大门额有阴匾曰 “榄巷世家”。

榄巷陈自陈仁璧之后,其族衍分前宅、后宅、东房、下街、新厝五房,可见当年陈氏已蔚为甲族。居于本巷的二、三房即后宅、东房,又传衍上陈宅巷(即衙后桃巷)、后街、文峰库前、后塘等地。而明清时居住在庙前的是后宅房陈靖后裔,包括明礼部尚书太子少保陈经邦家族。

榄巷陈氏东房十六世广东盐课司提举陈贤祖,明洪武间由橄榄巷迁居文峰库前。而陈氏祖居因历史变革诸多缘故随之变化,甚至部分地产易与他族。至清末,榄巷文峰陈氏族人复购进大宗伯第房屋(除前落右侧螘家外),时隔400多年又回橄榄巷祖居地。其族有宣统朝最后一科拔贡陈敬汤,字佑铭,一作又名、佑民,1910年赴礼部朝考并参加复试,均列一等,授七品小京官,任度支部主事。入民国,回莆执教于兴化中学校,曾兼任过湖山小学校长,为诗社 “壶社”前期主要成员。20世纪80年代从铁树里走出的陈光毅,为中共中央委员,先后任过甘肃省省长、福建省委书记、国家民航总局局长等职。

庙前路南口古有 “城隍坊”。其巷西侧有:陈言故居、大宗伯第、柯伯棠医院。

陈言故居 即陈经邦祖居,相对巷东林扬祖“布政祠”。陈言,字宜昌,号石溪,陈经邦之父。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南京刑部郎中,被谤免归。以子经邦贵,赠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居第坐西向东,为三间厢房。屋前旧有大门坦,今改作店铺,另辟小拱门出入。

大宗伯第 即“陈经邦府第”,位于陈言祖居北。府第内旧植有铁树,故俗称“铁树里”,是莆仙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宅第建筑之一。2001年,“大宗伯第”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见“陈经邦大宗伯第”条)

柯伯棠医院 位于陈言旧居南,旧“火烧第”。(详见“伯棠医院”条)

而居住在“大宗伯第”第二、三进右侧厢厅是为螘家。清同治有举人蚁廷嬉,入泮时,学使改 “蚁”为“螘”。民国时,有螘硕,字式瓒,先后入福州协和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学习,后来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委员、监察委员,省党部驻永安办事处主任及组训处处长、国立海疆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去台湾,1953年任“监察院”参事,1962年任“监察院”秘书长。后病逝于台湾。

庙前路东侧有四座家族祠堂:金紫林氏祠堂、明知府宋“即“中宪祠”、明陈经邦“宫保尚书祠”、清陕甘总督林扬祖 “布政祠”。(详见 “庙前四大族祠”条)

而庙前路迤北至桃巷折而东,小西湖中堰西侧亦有 “三祠一庙”:自西至东分别为奉祀尚书陈仁璧及子陈靖的 “忠勋祠”、兴化府城隍庙、四贤祠、二忠祠。(详见 “兴化府城隍庙 ” “庙前三大公祠”条)

罗巷里 亦称“罗弄里”,位于后街黄巷里斜对面;自后街入巷,迤北至土地庙、翁家旧第而折西与庙前相接。罗巷里,民间古称 “红窗巷”。据故老相传,宋末元兵陷莆,抗元乡贤陈瓒率兵在这里与元军展开巷战,人马鲜血四溅,染红了巷道居家门窗。里民为纪念抗元战事,故巷以“红窗”取名。清女诗人陈淑英迁居诗有“巷号红窗饶雅趣”句可证。后来罗氏居红窗巷,便称为“罗巷里”。而红窗巷之名渐为人们所淡忘。“文革”期间,巷名更为 “和平支路”。1980年复旧名。

按,红窗巷名无正史记载,而明清郡、县志《里图》均载后街有 “方壶巷”,存考。

从后街循进罗巷里,东侧第一个大门额匾曰“鏖府流芳”,这里为罗氏居地,其大门或为罗氏祠堂大门坦。祠堂至北是连排大宅院,可见,罗氏旧时是为大户人家。以故,巷以“罗”字称呼。“鏖府”即御史府,看来罗氏先世有御史官衔,而以此为匾炫耀门风。光绪年间秀才罗大勋,字仲嘉,号遁斋,曾任训导,清代画家。他曾经就居住在这里。

又北,巷路东侧有三进五间厢带护厝大院,这即是清光绪间举人宋慎仪故居。(详见“清举人宋慎仪故居”条)

巷北头有土地庙,折而西为林扬祖表兄、秀才翁焕文旧居(今长寿社区3号楼之址)。翁氏妻陈淑英,字德卿,清末女诗人。道光丙午岁(1846),翁氏自清江徙居城内时,陈淑英作诗曰:野外浇风乏里仁,乔迁城市寄闲身。鹿怜走险明先见,犬不因贫谢主人①。巷号红窗饶雅趣②,门依白水绝纤尘③。茑萝还存乔松施,莫惜多金为买邻④。

按诗原注:①犬亦随主人移徙;②新居在红窗巷;③近小西湖;④宅与中表林岵瞻方伯同里,太夫人有贤母称。

陈淑英,秉性温和,博通经史,善文、诗、词,博学多才,著有《竹素园诗集》,又作《诗钞》及《竹素园集句》共4卷,林扬祖、知府叶为舟及宋际春为之序跋。林扬祖赞曰:“气含孤芳,词综众妍,无粉麝之气;近体累累如贯珠,与唐音尤合。”集句功力甚深,几无缝隙,足见其漪览之博,为当时文人学士所传诵。陈衍《石遗室书录》评云:“诗皆近体,所集句自六朝唐宋以迄元明,机绪甚清。”陈淑英卒于光绪三年(1877)正月初一。邑人名士刘尚文撰挽联云:“一朝绝笔椒花颂,千载遗篇竹素园。”(陈春阳《莆田市名人志》下册《人物传》)翁宅后有小花园曰“竹素园”,陈淑英有题竹素园诗:林光宜晴宜雨,鸟语自西自东。柳叶微颦朝露,桃花婉笑东风。

翁家与光绪举人宋慎仪居所毗邻。宋于居所自撰门联:“家有荔香阁,门邻竹素园。”以自家与陈氏邻居为荣。

翁家对面是林氏宅第,为林扬祖从弟林懋祖(字昭山)居宅。这是一座二进五间厢庭落式大院,为清末古建筑。大院坐南向北,而大门坦朝东即临罗巷里,与宋家大门坦相向。大门坦有联曰:“金紫家声大,银青世泽长。”可见,林扬祖家族为金紫林氏后裔。进大门坦穿过宴门,便是这座标准的莆式士大夫宅院。其房屋廊檐雕饰、窗棂花格等,总体保存比较完好。林氏后裔,莆田体育界元老、诗人、书法名家林振新即居于此。莆田体育界尊称翁祖烈、程天泗、林振新、林念祖为 “莆田四老”。

罗巷里迤北土地庙折而西过翁家居第即林振新居第西侧,这里便是“林扬祖府第”。1993年,林扬祖府第和林振新居第(作为府第的附属建筑物),一起被列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详见 “林扬祖新第”条)

林扬祖府第前为林氏“布政祠”,坐西向东,祠后便是庙前巷,大门坦临街。今罗巷里巷道尚存,而东、北侧民房均被拆建为长寿社区商住房。

魏衖里 位于后街下,南北走向,南起后街道,北通左所营。巷道北段有1米多宽,南段有四五米。据说,民国时期因改建店铺,巷北宽度被缩为1米多。魏衖里,以魏氏族居于此,故名。朱维斡《莆田县简志》:“著名之魏一恭,闻亦为魏厝人。宦后入城,其遗址曰‘魏衖里’。”

魏氏祖居在魏衖里北头,居屋为一厅四房,坐北朝南,大门向东。相邻即是魏一恭祠堂。魏一恭,字道宗,嘉靖八年(1529)进士,初授温州推官,官终广西左布政使。魏祠建造极为简陋。“文革”前,故居内挂有魏之画像,后佚。史志载,魏为官廉洁,观此居屋规模,信其然也。魏氏族裔后又外迁,散居他处。

巷内亦居有陈、刘、俞氏等家族。魏衖里居地,今被改造为高层商住房,属长寿社区。

左所营 与魏衖里毗邻。其巷以土地庙延伸至南(后街)、北(小西湖)、东南(观桥头)、西北(城隍庙)四向而成。自后街入巷迤北至土地庙、水井,北行30多米,从这里折而北之东偏可至小西湖,折而西北至城隍庙照墙后,从土地庙折而东南可通观桥头北。左所营,在明弘治郡志中不载其巷名,而万历康大和《兴化府志》始以“左所营”名列入井头街之巷。当为明代卫所兵营屯驻于此,得名。“文革”期间更名为 “工农巷”,1980年恢复旧名 “左所营”。

左所营,巷内有祠曰“正一坛”,祀三一教主。1949年后曾作莆田县进修学校、荔城中学校址。巷里居住有刘、周、黄、翁、俞氏等族姓。宋湖民《南禅室集》云:“清同治、光绪间,有一名士黄绢者,字十楼,以诗书画称于时,而书以隶名,画以梅花,尤工篆刻,尝自刻一章曰‘戎马书生’,盖时为某总戎记室也。所居在左所营之北偏,背临兼济河上,辟一小园,莳花木甚多,明窗净几,啸傲其中,今废为某氏果树园矣。”(宋湖民《南禅室集》之《戎马书生黄绢居左所营》)其地后为砺青中学所买,改建为校舍。清末布衣诗人李光荣父子曾寓居这里。李光荣,字梅友,号雪峰,又号雪髯、雪梅、雪香等,工诗,且熟于地方掌故。晚年与邑名士江春霖、吴鸿宾、陈奋孙、刘宗昆、黄道黼、宋石壶等多有交往,尤喜搜集乡邦文献和乡贤诗咏,著有《莆田海疆志》《兴安风雅汇编》《宋元明清大事记》等。陈奋孙《李雪髯统系纪略序》云:“令尊芳园公始寓城内,咸丰三年(1853),永逆陷仙,莆城备御,芳园公议徙蓼江。家有积谷三百石,先祖春溟公(陈池养)劝其输官助饷,芳园公悦而从命。由是世为通家,缔好益密。”(陈奋孙《励志轩文集》之《李雪髯统系纪略序》)民国初年,李光荣时年已过七十余,髯美而长。自言少时居左所营,后随父芳园返故里吉蓼。

原莆田县体育界元老、国家级田径裁判员翁祖烈就居住在这里。1947年10月,莆田体育界组织以翁祖烈为首的“田径访问团”,赴福州、上海、南京三市进行访问比赛。以一县之师与人才荟萃之都市抗衡,历时56天,三战皆捷,轰动全国体坛。时中央教育部督学郝更生称赞:访问团此行是中国体育史上破天荒的创举。从此奠定了莆田 “田径之乡”的基础。

左所营周边,乃至后街东段属地,今已改造为高层商住房,属长寿社区及观桥御景广场。

商铺风韵

宋时,后街地近军城宁真门“观桥”即“兼济桥”,是兴化城出入宁真门的必经大道。城门外的兼济河,是为货船入城贸易的码头。可想而知自宋始这里就是一条商贸繁荣的街道。

迨至民国时期,后街拓宽街道,临街房屋多改造为店铺。至今,后街除了东段被改造为高层商住楼外,西半条街仍保持木构平房。乾隆志载:“清康熙二十年农历十月二十日,城内火灾。毁后街、大度民舍数百间。”所以,旧有的民房和店铺,多为灾后重建。这些店屋虽然低矮窄深,但仍保留了清代至民国初期的古建筑,而商业发展繁荣。旧时,这里颇为出名的店铺有“泰和”中药店、“康济”药店、“恒春”京果店、“大全”金店、“大中华”旅社、“永新”油漆店、“天章”布店、“仁美斋”文具店、“会心楼”菜馆、“明星”照相馆,还有茶叶店、糕饼店、风味小吃店、白铁店、打铁店、香烛店,以及服务农村的杂货店等。

这些商铺中,较著名者当推陈尧三“明星照相馆”。陈氏在后街罗巷里南口购置房产即林家小姐楼旧址,修建为三层楼房,分层分类经营:一楼镜框、酒类、五金电料等;二楼镶牙、加工水银玻璃;三层照相,这是他的主营业务。陈氏非常讲究质量和服务态度,故能驰名莆仙两县。

一家称“大全”号的金店(1949年后转营京果),老板陈国元。抗美援朝期间,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捐献黄金购买飞机大炮,支援前线,获得政府和民众赞誉。而后,陈担任莆田县工商联主席,直至逝世。

居住在罗巷里巷口的杨文清,艺名“魁清”,以藤编工艺著称。1919年曾在坊巷口开设“组成藤器店”,20世纪50年代初,迁至后街。编织馔筐、果盒、菜篮、笔筒和藤床、藤椅等,花纹图案别致多彩,造型端正古雅,纹饰简洁多变,博得人们喜爱。1956年起,其产品即经国家收购,送往苏联等国展销。1959年,省手工业管理局开始包销他的产品。之后,父子三人被调至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专门从事藤编工艺品的创作和生产。同年10月,在北京国庆十周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其产品以“气韵独特”获奖。被省手工业管理局授予“艺人”(工艺美术大师)称号。魁清妻名俞巷里,1907年出生,今已112岁,身体硬朗,精力充沛过人。

如今,后街商铺仍面向农村,根据大众化需求,经营有服饰戏装、厨房用品、铁件加工、首饰加工、书店、药店等,生意繁荣胜过当年。

史迹钩沉

兴化府城隍庙

兴化府城隍庙,位于庙前路东北偏,即忠勋祠左。宋太平兴国中(976—983),创建兴化军城隍庙于子城内即鼓楼里的西北角,列为祀典。弘治志载:“旧在子城西北隅,宋太平兴国中建”,“国朝(明)洪武三年,知府盖天麟移建今所”,“初仅设坛而祭”。宣德五年(1430),县丞叶叔文重修。弘治二年(1489),同知朱士容扩建大殿,赐进士出身、刑部尚书彭韶作重修城隍庙记;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黄穆书丹;赐进士出身、浙江道监察御史周进隆篆额。嘉靖三十八年(1559),莆田县知县何惟憼建寝殿。倭乱后,四十三年(1564)知府易道谈重修正殿。隆庆六年(1572)知府林有源、知县孙谋建东、西两廊,设莆仙两县城隍两所官厅与戏台。万历三年(1575),知府吕一静令小西湖荷叶付道士管取,以助城隍香灯。十四年(1586),知府钱顺德重修正殿并撰记。十九年(1591),知府陈王庭命道士募修仪门,尚书陈经邦为记。三十四年(1606),道士郑文炳募砌甬道,筑月台,建十八司并塑神像。崇祯四年(1631)道士杨大琯、郭稷,“首更建大门,次甬道、仪门,次两庑彰瘅十八司,次公署,次寝殿,以及道居客寮,莫不撤旧而鼎新。又复庙东偏羨地而楼之,翼屏风煞,预请锦书宝字度其中”,陈经邦长孙、户部员外郎陈钟岱为记。(宋湖民《莆田金石木刻拓本志》)清康熙三十年(1691)道士姚于尊募建殿庑新神像。光绪年间(1875—1908),城隍庙再一次重修,新雕城隍神樟木像,迁旧泥像于寝殿之左,重建戏台。至民国时,城隍庙已建设成为规模庞大、祭祀机制比较完备的建筑群。

据《莆田县宗教志稿》载称:至民国时,城隍庙建筑群占地18亩(一说24亩)。中轴线南从照墙起,外埕竖有一对20多米的旗杆。大门上直匾书“城隍庙”三字,两旁二龛有守门将军坐像。大门内挂有一架长8尺、高4尺的巨型算盘;相对一匾大书“看报应”三个大字。大门到仪门为前内埕,中间为石砌甬道。甬道两旁土埕上各植有一株数百年树龄的荔枝树,树干粗大而空心,但每年仍结果累累。从甬道到仪门,门外列四尊2米高的皂隶立像,号张、赵、黄、吴四将军,据说以赵将军香火最旺。民间有人口失踪者祷之,必用手扪其腹,又以新草鞋钉在神像脚板,及得验备礼酬谢;又剪黄布为马褂状,套神像腹背。其东西各塑一泥马及马夫。仪门(设三门)内各建石甬道通月台。靠中门后檐建有戏台,单檐歇山顶、四柱亭式结构,周设木雕栏栅;又以花格四榻屏分隔前后台,左右为风火门。为方便城隍爷神轿出入,将甬道正中2米多宽的棚板设计为活动式,便于拆卸。正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中设石台,祀木雕硬身城隍爷像;台上侍立二童子塑像;后壁屏风扇可以启闭,方便软身城隍爷像由此进退寝殿。殿墙旁立四武将塑像;后墙间还嵌有明代几通修庙碑记。寝殿五间,正中为清初截界时,迁平海卫城城隍爷像和夫人像于此;左间奉软身城隍爷像;右间奉软身夫人像(明代封府一级为淑德夫人),墙上壁画三十六宫婆姐两图。第三进殿内,供奉一尊只尺许高的城隍神像,道士每季下乡收租谷时,带之来往。正殿前两庑之中为县城隍神官厅,左莆田、右仙游,均有塑像。与之毗连的各室为十八司。正殿右旁有金华殿,祀五帝,壁画黑、白无常和八班;其后为体仁堂,朝东,中祀关帝。民国间,莆田县城隍庙的城隍爷和夫人两尊软身像迁此。正殿左旁为清虚阁,祀张天师,回向祀赵玄坛元帅。其旁疏厅为道士办疏榜和学习经典之所;厅堂祀历代道士木主。又其左为老君殿,奉太上老君;后为天尊殿,奉应元普化天尊;四官殿,奉天、地、水、火四官大帝;太岁殿,奉太岁神,有壁画六十甲子太岁和十二地支神君;东岳殿,奉注生大帝。民国年间,又建一座镇壶楼,奉崇祯时道士杨大琯从平海城迎来的一尊铜铸观音像,高1米许,配有根雕天然座。有人考证该铜像为宋少帝航海南迁所遗内宫之物。惜此铜佛在20世纪50年代被毁。

兴化府凡新官上任,“比至城外,斋宿三日。第四日清晨,父老人等导引入城,遍谒诸祠”。要求“新官到任,于本处城隍庙会请应祀神祗,用猪羊二牲总祭”。(《重刊兴化府志》卷20《礼乐志》)径谒城隍庙,应在城隍神前举行覆职宣誓。弘治志载其祝祠曰:

维某年某月某日,某官某,奉命来官,务专人事,主典神祭,特与神誓:神率幽冥,阴阳表里。予有政事未备,希神默祐,使我政兴务举,以安黎庶。予倘怠政奸贪,陷害僚属,凌虐下民,神其降殃!谨以牲礼致祭,神其鉴知。尚飨。

新任官员对城隍神立誓,既保证认真履职并接受神的监督,亦期望自己治事如意,官运亨通。而里民祭祀城隍神,祈求城隍爷庇佑,期望家庭事业发达,安居乐业。

城隍庙一年间的祭祀活动有:农历正月十三晚元宵、五月十九日城隍诞辰、六月初八夫人妈诞辰,以及一年三次的“祭孤”活动。城隍庙这些祭祀与诸庙相比有它的特殊内容,即:

元宵晚“点彩”。旧时元宵,是晚城隍庙正殿上排列盛筵,于供桌之中特别摆设一个骰盆,内中6粒骰子均为红点彩,寓二十四节气平安之意。同夕,与其相近的庙前陈经邦“宫保尚书祠”,亦依此摆设,同样祈求平安。而民间却借此戏称 “陈经邦与城隍爷赌彩”。

农历五月十九日城隍诞辰,亦说是日为明洪武敕封天下府城隍神爵号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接诏之日。这一天城乡信众上庙进香者挤塞庙之内外,香气如云,汗水成雨。是时筵上必备两种特殊供品:一为“六十日早”(早稻品种名称)面饭、一为“绿沙”荔枝供果。城隍庙祭田佃户即阔口村农民为了保障诞辰日供品用米,特以大缸培育数十株“六十日早”早熟水稻,提前收成以供这天 “粢盛”,俗称 “面饭”。而 “绿沙”荔枝即《荔枝谱》所称“火山”荔枝,为早熟品种。

弘治《兴化府志》载:这种荔枝树只涵江黄巷村一株,母树已有500多年,胸围2尺许,而其树非以种子或嫁接而能活。其果熟时壳为绿色,或带点粉红色,梗如枇杷,核如丁香。农历五月中旬火山荔枝已成熟,故诞辰日必以此为供果。

是日,城涵两地城隍庙建醮庆诞,梨园献演大型《八仙过海》剧目。自次日起,各行商人轮流雇梨园到庙演出,常延续20多天,甚至一两个月之久。诞辰日,还举行“十方会”,设有大规模文武筵。文筵由僧侣乐队演唱,武筵由道士乐队演唱。初演唱时,双方各自卖劲表演,到最后舞莲花灯时则联合在一起,鼓乐喧天,群众围观如堵。

农历六月初八日夫人妈诞辰。这一天即将夫人妈软身像抬出寝殿,置于寝殿与正殿后屏门间之过厅上,供善信礼拜。尤其是祈求早生贵子的已婚妇女,多来“请花”“请鞋”,络绎不绝。而每逢闰二月之年,夫人妈巡游全城,仪仗,妆阁,均由各铺(社)里民挑选十四五岁女孩扮演 “故事人物”,争妍斗美,倾城若狂。

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下元节(十月十五日)祭孤。祭孤是在郡厉坛举行祭祀无主孤魂即“厉鬼”,由城隍神监祭的一种祭祀仪式。兴化府的“郡厉坛”设在北门外的仪门村,俗呼“孤魂坛”。“祭孤”日,城隍庙延请道士,建坛设醮,县知事、典史、巡检司、盐运使等均要到庙致祭,礼毕散去。而府、县城隍神像坐绿呢八抬大轿,开道出城,由城隍庙出发沿庙前路折向后街,过观桥、北大路,出拱辰门至厉坛“督祭”。礼毕,回程到新观前折入后塘、下井,过小西湖返回城隍庙。参游者扮装“十恶”鬼神,身穿奇装怪服,随游者亦有信众,队伍浩荡,威武整肃。民间传说,是日荒郊食物什陈,四方孤魂麇集,难免发生争食吵闹事,所以要城隍神亲来弹压。这种“祭孤”仪式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废;近年民间复原“祭孤”活动。

清同治、光绪间兴化府地方绅士在城隍庙正殿设立慈善机构,左侧曰“如心社”,右侧曰“体仁堂”。至民国时期又创办“慈善社”。每到年关前即十二月廿五日,地方善信自发为贫苦民众施舍钱米,如心社事前组织人员办理发放手续,即廿六、廿七日发票,廿八、廿九日凭票领钱米。每年施舍人数以万计,所收米石和银两均以千计。平常还为穷苦死亡者施舍棺木、为急病者施药等。慈善社亦办有药局,并有坐堂义诊医生。

每年除夕夜,城隍庙里雇梨园演唱通宵;同时还例行一场木偶戏,称“〓戏”。按,其实这场“〓戏”是城隍庙东北偏“青莲阁”为谢恩“〓府大神”,每年由信众题缘,除夕夜在城隍庙戏台例行上演的。(详见小西湖“青莲阁”条)旧时穷苦人多,三十暝躲债有家难聚、无路可走,只得进庙看“〓戏”当“守岁”。有乐善好施者,往往派人捎带“红包”到戏棚前察看,悄悄为这些躲债穷人塞“红包”,两不留名。这即是民间俗称“三十暝看 ‘〓戏’ ”。是夜非避债者不入庙看戏。

城隍庙扬善亦惩恶。走进城隍庙,觉得阴森威严,做亏心事的就会不寒而栗。仪门的东门南面门楣上挂有“你来了吗”四字楷书额匾,告诫居心邪恶之人,在城隍爷面前要实事实说,痛改前非,否则,冥冥之中皆有报应。而城隍神像两楹有联曰:“作事奸邪任你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而灭;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而昌”。联中惩恶劝善之言,发人深省,引人遐思。

城隍是城邑的保护神。所以,庙奉及陪祀之神,均为循吏良牧、名臣勇将,或有美政懿德,施惠泽于人民,或能御灾捍患,建功业于国家。史载,宋代福州太守邑人蔡襄,执政惠泽于民,故殁后被敬为福州城隍神。南宋末,元兵陷莆,参知政事、兴化军邑人陈文龙与其叔通判摄兴化军陈瓒,守城不屈而死,文龙谥忠肃、瓒谥忠武。据传说明代封陈文龙为福州城隍神,陈瓒为兴化府城隍神。

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党莆田县党部以破除迷信为由,令拆城隍庙。邑人林春声等以福州祀陈文龙城隍神、兴化祀陈瓒城隍神,有明史礼乐志为据,“合保存神庙条例,呈请施行”,而得以保存。

20世纪50年代初期破除迷信运动之后,城隍庙被改造为城关剧场,大门、仪门、正殿基本完好。除莆田县贸易公司、城厢粮油交易所承租使用外,莆田县实验剧团、莆田县戏曲学校亦设于此。“文革”期间,剧团解散,多数建筑物随之被毁。后来,部分建筑又被拆为莆田县医院用地,仅存仪门、正殿以及父母祠。今庙内尚存明弘治《兴化府重修城隍庙碑》、万历《重修兴化城隍庙记》(两碑为新刻),以及从二忠祠迁移的正德《二忠祠记》等碑铭石刻,是珍贵文化遗产。2001年城隍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社衙头长寿社

长寿社,位于后街头西南偏,即在大路、后街、衙后三条街道交会处。长寿社亦称“长寿灵应庙”。社祀神陈寅。传说寅能护国灭寇,救火济贫。民国《莆田县志》记载:“寅为(福建)观察使陈岩之侄,岩仕闽,寅随之,家于莆。好善乐施,里人歌之。曰:陈公食我兮,饥有餐;陈公衣我兮,冬不寒;愿得陈公寿兮,寿如山。”清乾隆志:陈寅年九十余,卒。先一日,历言五纪,事后皆验,民尸祝之。宋初仆射陈靖讨伐林居裔,祈其默相助。交兵日,贼见甲卒甚盛,旗帜皆署“长寿”字,惊怖甚,一战而克。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仆射陈靖以闻,敕封“护国孚惠显佑长寿圣王”,建庙祀焉。庆元六年(1200),郡市火,神耀赤旗拥甲士扑灭之,事闻赐额“灵应庙”。淳祐四年(1244),郡大疫,境之人依神独无恙,加封“孚感”。宝祐五年(1257),饥,富室闭籴,蛇见于囷惧而倒廪,饥民赖之,加封“广济”。景定五年(1264),海寇林长五猖獗,民见神拥旗鼓与湄洲神协力擒捕,加封 “善佑”。元至大间(1308—1311),里人方泰山募众重建,本路判官吴涛记。明万历九年(1581),重修并建路亭。清康熙二十年(1681)十一月毁,邑人推官黄道晋募金重建。

史籍载称,长寿社创建于五代唐长兴元年(930),后街黄巷里旧有社曰“长寿祖社”,或是今社衙头长寿社的前身?存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破除迷信,社衙头长寿社祀废,而里民将其神像移藏于黄巷里祖社。“文革”间祖社亦被毁废。

长寿社古时社祭尤其是以迎神巡境为特征的上元“祈福”民俗活动,热烈隆重。至民国24年(1935),莆田县长寿救火会成立,其社作为会址。社祭废。1949年后,因破除迷信,社废祀,社址一度为长寿街街公所。后又易为城关粮店,故救火会即随街公所迁移。近年复为社。因而,长寿社与东厢英惠社、龙埔社是兴化古城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三座里社古建筑。

修缮后的长寿社,社龛分三室,中祀长寿圣王(陈寅)、尊主明王(社公),左室祀妈祖,右室祀李三夫人、后土夫人。长寿社境民每逢节日仍举行社祭,香火不断。每年举行上元祈福活动,自“尾牙”开始筹备,十二月廿日“扫船”;沿街张灯结彩等。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该社境民在庙前、顶大路、衙后、后街等轮值,十六日举行长寿社总元宵抬神巡游活动。当晚巡游队伍由长寿社出发,经顶大路、坊巷、井头、后街、庙前、左所营、城隍庙、桃巷(今梅园路)、胜利路、衙后(含下桃巷)、县巷(含县后),巡游毕,返长寿社。

庙前三大公祠

橄榄巷迤北至桃巷折而东,除兴化府城隍庙外,亦有三大忠臣名贤公祠,即:忠勋祠、四贤祠、二忠祠。

忠勋祠 位于城隍庙右,祀宋尚书陈仁璧及其子仆射靖。礼部尚书陈经邦《重建忠勋祠记》云:“二公故有祠在郡后(衙后街),宋皇祐间陈徽卿知兴化军,上疏请建,赐额‘忠勋’。明成化己亥,林佥宪克贤奉诏改建于城隍庙之右。”忠勋祠“莆自壬戌之变,兵燹所及,室无完楹,独二公遗像如故”。因祠毁圮,万历戊子(1588年)巡抚贾待问檄知府范梅重修,有司春秋致祭。20世纪50年代末,原莆田县医院扩建,祠亦被拆毁。原祠内有一通北宋初年文学家王禹偁所撰之《陈仁璧墓碣铭》,为莆田现存最早的宋代碑刻,后移置在三清殿碑园。

四贤祠 位于城隍庙左。明成化间(1465—1487)巡按尹仁檄建,祀陈俊卿、蔡襄,曰“二贤祠”。后增祀艾轩林光朝,改匾为“三贤”。嘉靖庚申(1560),又增祀参政龚茂良,匾改“四贤”,有司春秋致祭。万历间(1573—1620),布政陈瑛同尚书陈经邦重修。后祠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贤姓子孙将祠址卖与邻右。而四贤祠改建于驿前街 “兴贤仓”内。后祠撤改为中山中学校舍。

二忠祠 位于四贤祠左。清乾隆志载:“明正德壬申,郡人评事徐元稔具奏陈瓒、陈文龙叔侄以节合立祠致祭。诏令知府蒙惠、同知李大纪、莆田知县周任,以正德五年秋八月,度地于城隍左偏,建祠肖像祀之。今所专祀二公,有司每春秋致祭。”时有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福建提刑按察司副使、奉敕提督学政姚镆撰文,赐进士出身、资善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林俊书丹,赐同进士出身、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陈茂烈篆额。二忠祠有联曰:“有是母乃有是儿,训子尽忠同武穆;不负国亦不负侄,巡城抗敌等睢阳。”(游定远《碧藏楼杂录》)嘉靖壬戌(1562),前堂毁。万历癸未(1583),裔孙布政瑛请抚院赵可怀、沈人种重建。万历十四年(1586)四川按察司提学副使沔阳陈文烛为记。清嘉庆十四年(1809)己巳进士、江西义宁知州邑人陈云章有《二忠祠吊先忠肃》诗云:

合沙岭上泣孤臣,芳草无情碧血新。死并文山垂大节,生疑武穆是前身。一门忠义无双士,千古科名有几人。只惜西湖荒冢在,不同遗庙祭江滨。

民国甲申年(1945),陈氏又一次重修二忠祠,清末进士张琴撰《重修二忠祠募捐册序》。祠前原立有“二忠祠坊”。20世纪60年代初,祠内宋孝宗书赐陈俊卿札书碑移至三清殿碑园,并建碑亭保护。迨至1957年,城隍爷像被安奉在二忠祠大殿中,左旁塑陈文龙、陈瓒像,“文革”时期像毁。二忠祠被莆田县粮食局改造为食油库。旧城改造时被拆除。至此,二忠祠连同二忠祠坊均已荡然无存。而二忠祠内的明陈瑛所书“昭忠”石匾遗失,明正德、万历两通碑记移置于城隍庙。

陈经邦大宗伯第

大宗伯第,即“陈经邦府第”,位于庙前陈言祖居北。府第内旧植有铁树,故俗称“铁树里”。陈经邦,字公望,号肃庵。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春坊谕德、礼部侍郎、进吏部左侍郎兼太子宾客,官终礼部尚书。府第建成于万历二十年(1592),坐西面东。悬山顶、三段脊、高低檐、穿斗抬梁减柱木构架,以重叠三座七间厢正厝为主体,前后凡七进深,左右加护厝,为超规制之大型宅第,俗称“百廿间大厝”。府第第一进临庙前街,为倒朝房,俗称“下座照”。因廊庑后壁临街,后辟为店面。倒朝房左置门头房即俗称 “大门坦”,额题 “大宗伯第”,上款署 “万历壬辰春”,下款为“门人罗万化书”。按,罗氏为明隆庆戊辰科(1568年)状元,陈经邦主院事时,他曾供职于翰林院,故谦称门人。额匾落款纪年为“万历壬辰春”(即万历二十年,为1592年),是莆仙唯一记载准确建造年代的明代古建筑。大门背面额匾题为隶书“榄巷世家”四个大字,据说是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叶向高所书。“文革”期间,前后额匾均被刷成红色。至20世纪80年代,大门修缮时,外额匾“大宗伯第”修复成原样,而背面额匾“榄巷世家”却被刷上黑漆,无人知晓。幸题匾四字为双钩线阴刻,近有关心文物者用粉笔重新描绘,使叶阁老古朴遒劲的字迹重入人们的眼帘,而边款因没有线刻,无法复原。府第第二进,面宽七间,进深五架桁一间,中设大门。门前置一对抱鼓石。第三至第五进为重叠三座七间厢、共九个天井的正厝。其当心间皆为敞口厅,深(不含廊檐)九架桁。梁架为穿斗、抬梁混作结构(厢厅单作穿斗结构)。按,前二座厅堂的后部原均置有格扇门,20世纪60年代街道在这里办工厂,门扇连门槛皆被锯掉,故成为前后通畅的大弄堂,从大门口可一直眺望到后厅,一览无余。正厅悬挂有“启沃亲臣”横匾,为复制品。旧时,大宗伯第厅堂上方置有圣旨盒,亦挂满科第匾、名人题匾,均毁于“文革”期间。20世纪30年代,第六进御书楼和第七进供堂及后花园等被地方军阀林寿国征购,改建为洋楼别墅,即今荔城区卫生防疫站之址,其原貌已无人能道其详。大宗伯第屡遭破坏,今仅存正堂三进,东西纵深70米、南北宽30米,仍是莆仙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宅第建筑之一。2001年,“大宗伯第”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经邦许多遗闻轶事成了民间茶余饭后的谈资。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官拜避露亭且止”一事。传说陈经邦与太后幽会,为皇帝察觉。皇帝恐夜深露重,老师受凉,盖亭避露。此时,经邦醒悟,少年时九鲤湖祈梦,仙公有“官拜避露亭且止”之语,遂辞官还乡。关于此说,翻开明史可知:隆庆六年(1572)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即代高拱为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病故,时年20岁的神宗于十二年(1584)以“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等罪名告谕天下,将张居正抄没家产,对其引荐任用的官员也“斥削殆尽”。此前的万历十一年(1583),神宗下旨选址营建陵寝。就在这节骨眼上,张居正多年来一手提携的亲信、礼部尚书陈经邦,在定陵地宫复勘上,与当朝辅臣意见相左而被言官弹劾,因而卷入了定陵选址的 “风水之争”。陈经邦被委任为 “总拟陵寝规制”之职,即今称 “总设计师”,定陵的陵寝建筑规制,根据神宗的旨意,投其所好,即基本取法其祖父明世宗的永陵规制建造,规模宏伟壮观。然为避权争之祸,经邦还是选择了辞官归里的明智做法,“因连疏乞致仕”,这即是陈经邦辞官归里的真正原因。至于绯闻之说,古时宫禁森严,宫掖禁地岂能随便出入?民间传闻归传闻,以讹传讹,非实也。

相传,国师爷陈经邦向万历帝辞官,金銮殿上内阁首、次两辅即晋江人李廷机(号九我,莆田人讹称“今我”)和福清人叶向高,依皇上旨意拜经邦为师。而后某年,李、叶两人同时告假回乡省亲祭祖,两人商约日期同赴兴化府城拜会老师。经邦接信得知两位门生同日来莆田,一位来自泉州,由南门进,一位来自福清,从北门入,觉得如此行程,内中必有蹊跷。相爷想以迎客礼节为难老师,而国师爷反想趁机捞个好处。即日,经邦概不出城郊迎,却吩咐府、县官陪他到凤山寺,烧水沏茶等候相爷。两位相爷各自由南北门入城,只见老师家仆禀告客人说,国师爷已在凤山寺等候多时。两人速赴凤山寺,一阵寒暄之后,陈经邦便开口道:“家居陋室,实在难迎贵客,只好权借此地,万望见恕。”两位相爷不知所措,连连拜揖答话:“老师辛苦了一辈子,连个像样的府第都没有,我们做学生的实在有愧。”于是,两人当场答应为老师营造府第。两位相爷回京后懊恼此回赴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只好出资在陈氏老屋两旁为国师爷起盖两座规制相同的府第,不失诺言。据说,靠南侧大宅不久即失火烧毁,故其地如今里人皆称“火烧第”;而北侧之宅即是保存至今的大宗伯第。

清陕甘总督林扬祖府第

罗巷里迤北土地庙折而西,过翁家居第即林振新居第西侧,这里便是“清陕甘总督林扬祖府第”。林扬祖,其先世居江口刘庄。乾隆朝,有国子监学录、甲午科(1774年)举人林景来,由刘庄徙居后街。其子锡龄,为国学生。孙扬祖,字孙诒,号岵瞻、立斋、慎庵,道光五年(1825)拔贡,又举乡试第一(解元),九年(1829)登进士第,初授刑部主事,官至甘肃布政使、署理陕甘总督。同治元年(1862)致仕归里。居家20年,历充莆田擢英、兴安及仙游、永春、厦门等著名书院山长。著有《归食日记》,编修同治《莆田县志稿》。光绪癸未(1883)正月寿终,享年85岁。咸丰六年(1856)状元、光禄大夫、工部尚书翁同龢为林撰墓志铭;光绪三年(1877)状元、奉直大夫、翰林院修撰孙婿王仁堪书。

林扬祖府第坐南向北,是一座二进七间厢大厝,亦是林氏住宅群中最精致的一座庭落式士大夫宅第,为清末古建筑。大院前筑墙围之,有东、西二石框宴门,东通罗巷里,西门临近庙前街道。走进宴门,是一方用规整条石铺就的长方形院埕,前置照墙。大院前落前廊宽敞,大门高大。大门旧有额匾曰 “进士”,雕花镏金十分精美,然而在 “文革”期间被毁。正厝屋顶作三段脊、高低檐,其中段作以燕尾脊。左右重厢厅外墙,筑为镬耳形的全包砖宽大风火墙,其法式为莆田独创。前、后落间有天井。下厅麒麟门毁圮不存,上厅依例敞口,两厢有廊道通向厢厅和护厝。东护厝原有林扬祖读书房,中有小天井,两旁各设美人靠,十分幽雅。1993年,林扬祖府第连同东侧的扬祖从弟懋祖暨林振新居第(作为附属建筑物),一起被列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林扬祖生有七子,长寿熙,优贡生,陕西潼关抚民同知;次寿勋,附贡生,试用训导;三寿煦,举人,内阁中书;四寿燕,邑庠生;五寿照,户部候补主事;六寿杰;七寿鲁。女二。孙男十八、孙女五。扬祖七子合从弟懋祖一房(亚爷房),衍分八房。其族居此开枝散叶,至光绪戊寅(1878),五代同堂,蔚为望族。

扬祖7岁失父,家贫。母翁氏做女红以维家计,守寡养孤,不使母家知,并授扬祖经史,督教甚严。《福建兴化文献》之卓人《林岵瞻轶事》一文还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林扬祖是个螟蛉儿,其母青年孀居,柏舟矢志,抚育成人。故平时事母至孝,而母氏亦克享遐龄。其母弥留之际,召全家子孙们至病榻前说:“咱们家中人生旺盛,已不像从前的孤单。但有一件事应该牢牢记住,倘若家中有男子不幸夭逝,必须准许其年轻媳妇改嫁。”她诉说自己年轻守寡的悲楚日子,告诫族人切勿以门风或面子关系阻挡,令其守寡霜居。林母之遗嘱,足以说明旧礼教桎梏下孤孀们的痛苦人生。林家全盛时期,后街自庙前(南)即橄榄巷头,东至罗巷里,这一路多为其家产业。后街中段近罗巷里有两座规制相同的二进五间厢大厝,西为林家祖厝,东为扬祖子女居所。而在罗巷里巷口建有跨巷骑楼,过罗巷里东建有临街绣楼,俗称 “小姐楼”。故此地曰 “楼下”。(按,至民国时小姐楼被陈尧三所购,易建为照相馆)之后,林氏家业又扩展至后街南侧的黄巷里。据有关资料记载:清咸丰九年(1859),兴化营兵闹饷滋事,在长寿社前将知府林庆贻坐轿捣毁,林即躲进林扬祖宅第,这才避过一劫。

后街南侧即林氏祖厝对面有大门坦,其内是一座二进四目厅大厝,坐南朝北。正厝大门前为院埕,过院埕为面对大门的倒朝房(俗称“下座照”),背面临街,民国时改造为店房。正厝后为供堂。这座大院本是林家某房居第,清末,为副举人、武平教谕刘玉庵购得。毗邻西旁,又有一座大院曰“进士第”。大门从大度黄巷里出入,这是一座典型的莆田士大夫宅第。两座宅第间为通行小巷道。进士第坐北朝南。正面中为门头房(俗称“大门坦”),门额匾楷书“进士第”三字,字迹可辨。进入大门坦过院埕,是一座客厅,俗称“花厅”。花厅背面又有一院埕(按,院埕与花厅隔断,不通门),两旁设有隘门(俗称“宴门”)。这里又是一座二进四目厅大院,前后落中为天井;正厝西边有护厝二间,中有天并。后进背为临街院埕,疑似后花园,民国时改造为店房,今不知其旧貌。院埕西侧有大门坦,可通后街街道。除此之外,林氏家族又衍传罗巷里。而环罗巷里至庙前又发展了不少产业。

林扬祖在位时家族显赫,可说是家大业大。但大有大的难处,食口既众,人来客去,应酬又少不了。据说,致仕归程时,因盘缠无措,向山西汇局贷款,抵家后卖衣物偿还。归里后,往往入不敷出,难免捉襟见肘。据宋启人《先祖宋琢堂公记事》云:“林岵瞻方伯(扬祖)林下后,借掌教修脯以自给,犹苦不足。某岁除夕,托先祖琢堂公及黄蓉村孝廉,向其孙以垣借二百金度岁。其孙多方推托不肯,蓉村愤然曰:‘汝少用一只犬,养汝祖有余也。’欲以杖叩之。以垣乃如数付之。”

清举人宋慎仪故居

清光绪间举人宋慎仪故居,位于罗巷里北之东侧。宋氏其先世居黄石清浦,后徙居城内孝义社湖岸即李梅笙旧居,复迁罗巷里购罗氏宅居。居第为三进五间厢带护厝大院。宋慎仪,号石壶。父琢堂,咸丰己未(1859)举人,以授徒为业,晚年掌教兴安书院。慎仪曾任长芦运库大使,兴郡中学教习。长子宋增佑,字启人、仁陶,号幼石,宣统元年(1909)拔贡。随父石壶创办湖山小学,父子先后任过湖东小学校长。在省立十中(前莆一中)任教30多年,被誉为“育苗护花老园丁”。次子增矩,号湖民,光绪秀才,后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任过莆中、哲理中学教员,研究乡土文化,著有《莆田金石木刻拓本志》;工书法,诗作颇多,为壶社主要人物。子元模,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乃莆田教育界、体育界、新闻界闻人,主编《莆田乡讯》,影响深远。为莆田县第一届政协委员、莆田市第一届政协委员,曾被授予“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一家三代从教,宋氏家族可谓书香门第、教育世家。

象棋王林兆麟旧居

莆田象棋王林兆麟旧居,位于后街林扬祖祖厝西。林兆麟(1910—1993),扬祖玄孙,早年就读于上海劳动大学,后转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在校期间,学业优异,尤爱好象棋。在沪时得棋王谢侠逊指授,潜心钻研谢所赠棋谱,夺得上海各团体象棋大赛亚军,声名大著。毕业后,回莆执教于东山职业学校。1937年赴南洋。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滞留马来西亚。1947年回国,任东山土木工程学校校长。1956年,学校由省接办,改名福建水利学校,继任校长。后学校迁永安。1976年退休,任莆田县侨联主席。

林兆麟在外求学时,搜集古今棋谱70多种,是莆田收藏棋谱最丰富的象棋研究者,著有《象棋开局研究》《象棋中局研究》《象棋实用残局研究》等20多种。所著《象棋艺术源流和莆田象棋史话》是莆田体育史上第一部象棋著作,也是莆田棋家名手留下的一部名著。惜这些珍贵棋谱资料皆散佚于 “文革”中。

柯伯棠医院

柯伯棠医院,位于庙前大宗伯第南,即陈言旧居南侧旧火烧地。民国时,留日学医归来的柯青,在此购地建造二层西式洋楼,创办“伯棠医院”。柯青,号伯棠,早年毕业于日本千叶医大,曾任上海亚东医大教授兼任协和医院院长。大革命时,任黄埔军校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国民革命军军医处长。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沪任东南医学院教授。后回莆开设“伯棠医院”。1949年后,在江口平民医院、涵江医院任职。

庙前路四大族祠

庙前路东侧有:林祠、中宪祠、布政祠、宫保尚书祠。

金紫林氏祠堂 位于巷南口稍北。《长城林氏族谱》载称:韶守林宋可后裔居此。林宋可,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官终韶州知州。明代其族有林公正者,字在仁,号方谷,弘治十一年(1498)举人,官至宁国府通判。

明知府宋卿“中宪祠” 在巷南口西侧,明长沙知府宋卿家族聚居这里并建祠堂。宋卿,字与弼,弘治十七年(1504)举人,正德三年(1508)登进士第,历户部主事、户部郎中,擢长沙府知府。《宋氏联谱》云: “在城隍巷,为长沙知府卿公建中宪祠。明万历戊子乱后遭兵圮。”

清总督林扬祖“布政祠” 在庙前即罗巷里西巷口北则。布政祠南侧是为林扬祖府第。1949年后,布政祠曾被当作长寿街、城关派出所办公场所,其后又创办为城厢纸箱厂等。

明陈经邦 “宫保尚书祠” 在布政祠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莆田县曾以其祠创办公立“普通小学”。4年后,与荔东小学合并改名公立“普东小学”。按,叶树霖《抗战前莆田城内各小学的回忆》云:长寿小学,1906年由塔兜举人李树本(道生)和东黄黄士松(弼侯)等创办,校址设在庙前陈经邦祠堂内。李树本任校长。1929年,改为县立“第一区第五小学”,黄汉秋为校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迁往柳桥村上课,后改名为“南霖乡中心小学”。抗战胜利后回迁复改为“长寿小学”。

20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时,布政祠和宫保尚书祠之地均拆建为商住楼。陈经邦宫保尚书祠迁建于东岩山公园西北隅;而长寿小学搬迁至城隍庙东北偏,且改为 “长寿幼儿园”。

后街科第牌坊

明代时,后街牌坊林立。兴化府官署或家族在此置立表坊的有:

仆射坊,在橄榄巷,为宋尚书陈靖立。

囿凤坊,为景泰元年(1450)庚午科黄谨等23名举人立。

集凤坊,天顺元年(1457),御史夏埙为丙子科黄纶等25名举人立。

三贤坊,成化十一年(1475),御史尹仁为宋陈俊卿、蔡襄、林光朝立。

进士坊,成化十六年(1480),御史阎佐为戊戌进士林俊、吴昭、李德美、黄文琳、陈邦瑞、朱悌、吴球、黄节甫、吴世腾、王朝器立。

解元接武坊,成化十六年(1480),知府刘澄为永乐庚子科乡试第一人吴观暨堂侄成化庚子科第一人吴稜立。

世科坊,弘治十年(1497),布政使陈瑗为殿撰林环及子教谕继,孙教谕偃,助教伋,曾孙教谕禋、祯立。

己未进士坊,弘治十四年(1501),知府陈效等为本科进士陈伯献、吴希由、柯英、陈邦器、李廷梧、陈文滔、林季琼、李鼐立。

父子会魁父子亚魁坊,为明陈言、陈经邦父子立。

国英坊,为正德二年(1507)丁卯科林文俊(解元)等23名举人立。

应宿坊,为正德五年(1510)庚午科黄廷宣等28名举人立。

步蟾宫坊,为正德十一年(1516)丙子科朱淛(解元)等34名举人立。

戊子举人坊,为谢烱等二十名举人立。

癸丑进士坊,在后街下,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方万有、黄休泰、郑茂、陈志、李寅实、萧奇勋、吴元玉、方攸绩立。

乙丑进士坊,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陈经邦、陈诰、唐维城立。

后街方壶巷考

明弘治志、清乾隆志建置篇均记载后街有巷曰“方壶巷”。弘治志亦载:“方次彭居游洋,其曾孙诠迁居城左提茶坊,今曰方壶巷。”纵观后街路巷,何地名方壶?

元代林璧卿(樵谷)故地有方壶宫,宫废名存。明陈伯献改筑园林,仍称“方壶”。而方壶巷是否因方壶宫得名,志书均无明确记载,不敢妄下定论。史学家朱维斡《莆田县简志》之“园亭”中记载:“陈伯献有方壶。”并引周瑛《翠渠续稿》记云:“陈子近治第郡城东,引小西湖水入其前圃。圃隈隩隩深,得水益胜。陈子乃作阁以临之。每春夏水出阁下,其势从高赴卑,淙淙有声。霜降水落,则清冷渊永,细如环佩可听。水过处有桥,桥外凿池作方壶形,水过桥入壶,萦纡回伏,已乃溢塍坎,入败壕以去..陈子尝告我曰:此林樵谷故地。樵谷近有方壶宫,宫废名存,地归于我,此我之方壶也。”(《翠渠续稿》。按:樵谷似指林璧卿也)《闽画记》云:陈伯献,号峰湖,官吏科给事中。因劾瑾外谪。善写山水,尝于寺壁作达摩像,甚工。

经考,黄巷里对面小巷,直通“左所营”,入巷四十来米有土地庙,庙下有一暗渠,一股清水从暗渠中流出,终年不断。经过路边一段明渠后,又入暗渠流过“正一坛”(三一教祠),注入原莆田四中前的兼济河。依此推测,近左所营的“正一坛”有可能是“方壶”园亭旧址。方次彭曾孙方铨迁居方壶巷,宋《莆阳比事》称其族为 “城边东宅后街方”。

旧城改造前,后街北侧有巷三:城隍庙巷即古橄榄巷、罗巷里、左所营。查阅郡志,明弘治、万历《兴化府志》以及清乾隆《莆田县志》均记载后街只有方壶巷、城隍庙巷即庙前巷二巷,也就是说,明清时史志记载的后街均未出现“罗巷里”巷名;而“左所营”自万历志始才载入井头街。据此,方壶巷或是罗巷里,或是后街黄巷里对面这条南起后街北至土地庙的小巷。

而今罗巷里以东包括左所营民居均被拆迁改造,方壶巷已无实景可考,只是留下一个历史地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