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大道街,今称“大路”,位于文峰宫右,南起文峰宫,北抵长寿社;是兴化古城中心的一条南北向交通要道,故称“大道”。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商家经营和家族宜居之地。属境有巷曰:塔寺后巷、留桥巷(后两巷合称 “金桥巷”),坊巷、黄巷、太史巷、杨亭里。

旧时,聚居大道街的姓族如:大路关、陈、郑、林、游、蔡;留桥巷(即金桥巷)柯、陈、郑、彭;坊巷陈、方、林、翁;黄巷里黄、杨亭里杨氏等,多为名家世族;坊巷则是“刺桐陈”“金紫方”“忠义林”等官僚望族的发祥地。这里的官僚显贵建有祠堂,如:大路唐莆田首任知县陈迈“崇功祠”,明知府林允宗祠堂、按察副使林民悦“观察祠”,清巡抚彭鹏祠堂,以及大路黄巷里明主事黄铎“秋官祠”,塔寺后陈氏尚书祠、肇庆祠、大夫祠,坊巷宋主客郎中林冲之祠堂、黄氏笃孝祠(坊巷黄巷里)等;属境有德义社、长寿社、金桥书社等三个里社,以供里民和家族祭祀与议事活动。

大道街西侧遗存有关(游)、陈、郑、林等5座明清古民宅,以及太史巷的宋氏3座民国红砖洋楼(列为近现代优秀建筑)。旧有名人故居:明尚书彭韶府第(已拆毁)、清巡抚彭鹏居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总兵游金辂“武魁第”;塔寺后民国陈乃元故居(已拆毁)、金桥里“树屏书屋”、坊巷早期女飞行员林鹏侠故居等。此外,塔寺后尚存一座古城仅有的砖木结构牌坊 “光裕坊”,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道街也是文化教育摇篮地。坊巷有基督教美以美会创办于清末的兴郡中西学堂,后改为哲理中学;有莆田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美以美会初等女子学堂”,后迁金桥巷,更名“咸益女中”;并创办有《奋兴报》,为兴化史上第一家新闻报纸。

街名变迁

大道街历史可溯源至唐宋时期。史志记载,唐开元间(713—741),位于该街南端文峰宫之址的即是“敬善院”;宋天圣五年(1027)赐额改名为“万安水陆院”。而位于该街北端,由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仆射陈靖所建的“长寿灵应庙”,即今长寿社。大路杨亭里巷口北侧,亦有元至正十六年(1356)创建的“德义庙”,今称德义社。可见,自唐始这里就有宗教活动场所,即信众朝拜的圣地。至于唐宋时期的街名,今不可考。

明清时期,以“大道街”之名入弘治志、乾隆志《里图》,隶属左厢。而后其街名因莆田方言谐音所致,由初之“道”,旋称为“度”,再改为“路”。民国后该街改名为“中正路”,亦称“大度街”,隶属城中镇。俗以坊巷头为界,分(北)上大度和(南)下大度,分别为长寿铺和德义铺属地。

1949年后,大度街又改称“和平路”,“文革”期间路名不变。1980年以后定名为“大路”,仍分为“顶(上)大路”“下大路”,分别归属长寿居委会、文献居委会管辖。

旧街概览

大度街自南至北而行,东侧,今文峰宫妈祖梳妆楼折而北有一口 “四目”水井,井北有东西走向巷道,古曰 “塔寺后巷”,今俗称 “刘桥”,(详见 “刘桥里”条)而街、巷交会地称 “刘桥口 ”。

自刘桥口往北循进二三十米有明知府“林允宗祠堂”。林允宗,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衡州知府。允宗子民止,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宁国知府;民止弟民悦,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云南按察副使。林允宗祠堂对面建有“林观察祠”。林允宗,其先郊区长丰人,仕宦后迁居城内顶务巷,而建祠堂在大道街。

林允宗祠堂右邻“雍氏祠堂”。民国志《风俗》载曰:“宋时,京兆人雍汝和为兴化盐运使时,其家徙居莆城大度街。”明代雍澜,字斯道,号见川,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广东参议。民国时雍微先,毕业于中央军校13期,后任少校副营长,1941年在江西上高抗日前线牺牲。雍祠创建时间,今不可考,其遗址建为城郊乡卫生院(今荔城区中医院),祠堂石匾曾被铺设在大门内甬道中,今佚。

雍氏祠堂北偏,有东西向小巷曰“杨亭里”。杨亭里西巷口北侧有“德义社”,建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初建时称 “德义庙”。20世纪70年代,文献居委会在社址上创办牙科材料厂。今社楼仍奉祀社公社妈。

德义社北邻蔡氏居宅。蔡氏,其先世为东沙大埔(今东海镇大埔)人。清末迁大路,聚族而居。居宅为二进七间厢(前落东缺厢房)大院。今族裔因居住条件所限,对部分旧屋进行改建,损坏了整体性建筑结构。

循北,邻坊巷头有“杨氏祠堂”,在临街店铺后。已被拆建为民房。下大路街西即“林观察祠”北,这里原来还有一座杨家祠堂。清末,杨姓人断卖与关氏。其后,关氏又将祠产卖与渠桥人刘天瑞,刘改建为二层洋楼。1949年后,刘在 “土改”时被镇压,其房分给几家贫民,曾一度为莆田县统战部办公用地。

又北,为方巷,今称 “坊巷”,古曰 “刺桐巷”。东西向。坊巷西端与大路交叉地,俗称 “坊巷头”。

顶大路南即坊巷头北侧,为清巡抚“彭鹏祠堂”。1949年后,废祀。50年代初,上十字街书香巷内拆建南市场时,将居于那里的原氏家族迁移彭祠居住。60年代初期,曾一度为文献居委会办公用地。今仍为原氏居宅。

彭祠北即顶大路近长寿社有小巷曰“大路黄巷里”。巷内通称“黄巷里”,世居黄氏家族。入巷迤东有小巷,折而北可通后街,称为 “后街黄巷里”;折而南则可通坊巷,称为 “坊巷黄巷里”。

大路黄巷里,聚居着黄誉叔父黄宦家族,为刺桐黄氏“西房”。黄宦,永乐十二年(1414)举人,终南安府教授,以子谨贵,赠监察御史。在这个家族中,曾有4人登进士第,5人中式举人。黄宦子谨,字廷仪,景泰元年(1450)举人(第二名),登五年(1454)进士第,官终湖广按察司佥事。黄启初,字知白,谨曾孙,嘉靖二十二年(1543)举人,礼部司务。黄铎,字文器,宦孙,谨侄,为天顺六年(1462)举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官至刑部主事。颇有志尚,不幸早卒。大路黄巷里,西巷口有“秋官祠”即黄铎祠堂,祠以铎之职得名。黄铎侄漳,为正德八年(1513)举人,岳州通判。黄应策,铎从孙,漳子,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二十年(1541)登进士第,官金华推官。黄兆亨,字谦夫,章侄孙,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应州知州。黄衮,应策孙,万历元年(1573)举人,五年(1577)登进士第,官国子监助教。成化二年(1466),巡按御史魏瀚在坊巷为 “黄氏教授宦,及其子御史谨、孙主事铎立”有 “三世青云坊”。

大度街西侧,南起有“林观察祠”,相对街东的林允宗祠堂。明衡州知府林允宗次子民悦,官拜云南按察副使,故以 “观察”名其祠。

林祠北邻关氏家族居宅。大路关氏,据说与江口蒲坂关姓同出。居宅大门联曰:“陇郡家声大,霞溪世泽长。”居住这里的关姓分乾、坤两房,其宅第分下关与上关,是一组规模庞大的民居建筑群。(详见“关氏古民宅”条)

今文献社区居委会内有敕建奉祀唐武德初莆田县令陈迈的公祠曰“崇功祠”,俗称“十八陈总祠”。(详见 “陈迈崇功祠”条)崇功祠南、林观察祠北为关宅,地称“下关”;而居于崇功祠北的游氏家族,因居宅是向关氏所购,故地称 “上关”。

自上关迤北依次聚居有陈、吴、郑、林氏等家族。这些家族居宅均为坐北朝南,多在明代营建,为二进以上的庭落式大院,呈现大姓富家气派。

陈氏,居上关游氏宅第北。居宅为东西两座大厝组成的庭落式大院,均为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的明古建筑。东为二进五间厢大厝,未知何时卖与吴姓,今宅屋破落,空无人住;西为四进五间厢大厝,共有九天井,中厅天井石壁雕有八卦图案。有人说宅院初为明嘉靖浙江按察副使陈应魁 “中宪第”,不知孰是。

郑氏,居宅在陈宅北。为二进五间厢大厝,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的明代古建筑。门头房(即大门坦)朝东,临大路街;进大门坦有通往院埕隘门,其额匾篆书“天一”两字,不知书于何时。按,郡志载:“清康熙二十年(1681)十月二十日,城内火灾。毁后街、大度民舍数百间。”其额书当寓以水制火之意。据耆老说,旧时顶大路街中亦立有“天一门”木坊。居此郑族,清光绪间有郑宗郇,字慎斋,十五年(1889)中式举人,二十一年(1895)登进士第,官任知县。今宅主人仍是郑姓人。

林氏,居于郑宅北。坐北朝南。今存房屋为二进五间厢大厝,通面阔23.4米、进深23米,建筑面积538平方米。悬山顶,穿斗抬梁减柱木构架。据说,居宅建于明万历间(1573—1620),创建者今无考,清时为游总兵所购居。前厅旧挂有“武魁”匾额,今佚,故居宅称“武魁第”。考游氏总兵即游金辂,字君载,乾隆九年(1744)任泉州城守营守备,历官福建南澳镇、金门镇、台湾镇总兵。乾隆二十六年(1761)四月,出任镇守福建台湾等处挂印总兵官、左都督署理水师提督。后为闽浙总督杨廷璋所参,二十八年(1763)以“贪黩不职”革职,自刎。卒后追封“定国将军”。依实地考察,这座宅第今门厅前尚存有与上厅前一样的天井,据建筑文物专家判断,初建时当为四进大厝,而下厅与后厅圮后改建他屋,今只存中、上两厅即二进正厝。而后,其第为何易与他族,难考其详。今居为林氏家族,故称“林宅”。

以上这些居宅东临大度街,西为县巷,规模庞大,两侧均可设门以通行。然旧时居民为避县巷衙门官道,而多在东侧置门头房,俗称“大门坦”出入。诸如弘治志记载:景泰七年(1456)举人林渶,字景源,官饶州府通判。父林时望。其兄林景纯,天顺六年(1462)入贡,任中都留守经历。他们应是县巷人,弘治志却称其为 “大度人”。其实,就是居住在县巷与大路这一区间。

旧时,居住大路的还有邱氏家族。邱氏,据《凤岗丘氏族谱》称:其先自仙游上邱迁居刺桐巷,始迁祖邱微之子邱逸。逸孙直、里由刺桐巷析居大路。成化十九年(1483)举人邱(丘)汝亨,即为邱氏大路派后裔。

大道街是交通要道,过往官民川流不息。旧时与他街一样置立有各类彰显科第精英表坊。

大道街也是商贸活动的繁华街道。这里的制鞋业生意具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闻名兴化。史籍载,早在明朝后期,即有出名的修鞋店4家。民间流传下来“陈经邦与补鞋匠”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大道街长寿社前。后来修鞋业逐渐发展为制鞋业,迨至民国时期,已发展成为莆田著名的“鞋街”了。据耆老说,规模和名气最大的要算“彩成”和“进步天”鞋店。那时候,鞋店均为自产自售,以布鞋为主兼制少量皮鞋、拖鞋等。布鞋面料有当时流行的直贡呢、帆布、粗布;颜色大多为黑色,少量蓝色。底料由起初的“花旗”(上等牛皮)、骆驼皮、橡胶3种,逐步发展为以轮胎裁制鞋底,因为轮胎底具有价廉、耐用的特点,适用大众化,大受顾客欢迎。这里制造的布鞋,畅销莆仙两县,凡进城顾客都喜欢到大度街买双合意的布鞋。而清末西医传入莆田后,大道的药材业经营也备受欢迎,且发展迅速。

古巷寻踪

大度街有古巷曰:金桥巷、杨亭里、坊巷、黄巷里、太史巷。

金桥巷 亦称“留桥”“刘桥”。古时,南自义井街折北过咸益女中,迤北至观音井,复折而东抵仓后巷为界。在宋时其巷名见《莆阳比事》,以“留桥”称之,建隆二年(961)莆田知县留居道后裔迁此,故名。至明代弘治志以“刘桥”巷名入志《里图》。朱维斡《莆田县简志》云:宣德五年(1430),刘武登进十第,官至广东提学佥事。武由奉国里析居城左金桥,刘桥因此得名。乾隆志《里图》复宋旧名 “留桥巷”,隶属左厢。

而明清时期自大道街即文峰宫右折而东抵咸益女中,弘治志、乾隆志《里图》均称其巷为“塔寺后巷”,因巷位于凤山塔寺之后,故名。

入民国,留桥巷、塔寺后巷合称为“金桥巷”,因塔寺后巷东之南侧有“金桥书社”而得名,境属城东乡金桥铺。而以金桥书社、咸益女中为界,南至东大路称“下金桥巷”,以北的留桥巷和塔寺后巷合称为 “上金桥巷”。

上金桥巷道曲折,范围大。以旧咸益女中即今实验幼儿园为界,一是向西至大道即旧塔寺后巷;一是由咸益女中循北至观音井,折而东抵仓边巷;一是由观音井折而西复折而北至坊巷。由于小巷多而曲折,并互为交叉,或各自有名,今人统称为 “金桥里”。

1949年后,仍沿旧名;而至 “文革”期间,合上、下金桥巷改名为 “团结巷”;1980年以后复旧名为 “金桥巷”,仍分为上、下金桥巷,分别隶属文献居委会和凤山居委会。

自大道街南即刘桥口入巷,巷道边有观音井。20世纪50年代,亭拆。据耆老云,时设在塔寺后巷的城关派出所拆其亭屋,以其木瓦盖建监房之用。今井尚存,水以洗涤之用。

刘桥口入巷,该巷古称“塔寺后巷”。巷内聚居文峰陈氏家族,这里旧有陈氏“三祠一坊”即尚书祠、肇庆祠、大夫祠和光裕坊。三祠早已拆毁,而今尚存的光裕木坊,额匾已佚,坊表亦破损不堪。(详见“文峰陈氏三祠一坊”条)巷里聚居陈氏外,亦居住有郑姓大户人家。

塔寺后巷自西循东过光裕坊,北侧有小巷曰“太史巷”。南北向,北通坊巷。太史巷南口斜对旧文献小学,校区设在塔寺里,而校门临塔寺后巷。

文献小学东为福建医学院副校长陈国熙居宅。陈国熙父乃元,为近代民主革命者,民国时期曾一度代理福建省政府主席职务。(详见“陈乃元故居”条)

塔寺后巷东端拐弯处,巷东侧旧为“咸益女中”。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莆田女子中学”。1958年改为“莆田第九中学”,今为荔城区实验幼儿园。(详见“咸益女中”条)

咸益女中斜对大门坦内为郑氏家族居宅。明成化元年(1465)郑氏出举人郑廉,字一能,扬州府清军同知。弘治志称:郑廉是为“塔寺后人,孟良之侄孙”。宅外也有郑氏居于临巷,门联曰:“夹漈家声大,南湖世泽长。”当为郑庄派下、宋史学家郑樵族裔。郑宅内外所居郑姓,或出为同族,不知孰是。

朱维斡《莆田县简志》:“山斋(郑岳)父朴庵,工诗善琴,挈家僦居城金桥,其后山斋又迁和美巷。”据此,郑岳家族居住金桥巷时间不长,其后裔即迁和美巷等地繁衍。而郑岳居于上金桥里或下金桥巷,《简志》未叙其详,姑且录于此。

咸益女中右,迤北抵观音井。其井面盖有六角石,石凿二目,邑人称“井套”。上覆有亭,祀观音,故称“观音井”。井亭拆于20世纪50年代,井水仍用。

自观音井折而东出巷,与井头街、仓边巷、仓后巷会合。旧时,邑人称此巷为“上金桥里”。巷中段北侧有清巡抚彭鹏居第。清道光前,彭氏将居第断卖与吴、黄姓人;之后,吴、黄氏又将部分业产转卖与柯、李姓人。彭鹏居第今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见“彭鹏居第”条)

观音井西有小巷,迤西与太史巷相接壤;转折而北拐弯处(今新桥巷29号)有一座大门坦面东朝巷,门额题为“树屏书屋”,清末进士邑人治如(张琴)书。门内居宅坐北向南。据说是一位呼王干侯者死于海关任上,时用安家费所建,为20世纪30年代砖木建筑。通面阔14.4米、进深13米,建筑面积187.2平方米,由院门、围墙、上下两层主屋组成西洋式单进建筑。今列为莆田市近现代优秀建筑予以保护。树屏书屋折而北通坊巷

下金桥巷 南北走向,北接上金桥巷,南至东大路即市头顶。其巷初称“留桥”,因宋时留氏居此而得名。宋代居住留桥的留氏家族,为“鄂国公从效之后、丞相正提举洪之族”。留洪,字知厚,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知德庆府;洪从弟文瑞,为庆元五年(1199)特奏名;洪孙均,嘉定四年(1211)特奏名。留氏后裔衍传井头街、州后等地。

据《莆阳比事》载称,宋代聚居留桥的还有:李氏,为“潮守特正朝请敷正之后、高守说仲房分居留桥”。方氏,“殿撰天若、比部天任之后”。方天若,字彦稽,方仪孙。宋绍圣四年(1097)榜眼及第。留桥为方天若立有“亚魁坊”,绍熙二年(1191)赵彦励重立,坊改名“采衣”。天若官至秘书少监,改右文殿修撰。方天佑,一作天任,天若弟,政和二年(1112)进士,官至朝奉大夫、比部郎中。郑氏,即 “留桥东郑”为 “监簿耕老之族,与上塘并司门淮之后”。

下金桥巷北端巷东,旧时有居第号“洛阳里”,以隶书石碣镶于壁,落款暮禅彬,即莆田著名书法家陈唐彬大手笔;宅第居者为柯氏家族。按,柯氏居第为明建古民居,五开间三天井,三进加供堂,用材硕大,精雕细刻,建筑规制与上金桥巷清巡抚彭鹏居第相当。本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城改造时,省文物部门要求移地重建保护,而拆迁人并没有执行有关部门的批示,建筑物被拆毁后至今无人问津。

柯氏其先居为晋江县水沟头,天福元年(937),柯宝迁武盛里西山古楼兜。宝五世孙瑛,乡人称为“万石翁”,生三子:长子昱徙居莆之安乐里筑浦(今灵川柯朱)、次子愈居黄石沈埔、三子念居莆城之留桥,为万石公三房,亦称“留桥柯”。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柯雨官即为留桥人。柯氏族谱云:“至宋元莆陷劫难之后,有柯管勾又迁居安乐里筑浦。”道光前后,有柯氏购得吴氏地产而析居上金桥巷即彭鹏旧居。

到了明代,“宣德五年(1430),刘武登进士第,官至广东提学佥事;武由奉国里析居城左金桥”,留桥巷名亦改为“刘桥”。成化十八年(1482)副使李冕为提学佥事刘武立“进士坊”。刘武曾孙勋,字绍功,正德九年(1514),授刑部主事,改吏部员外部。世宗亲政,勋伏阙抗疏议大礼,受廷杖。累官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以疾乞致仕。

下金桥巷 “洛阳里”相向巷西,居住着陈氏家族。弘治志载称:陈实为 “左厢刘桥人”。陈实字尚成,号诚斋,永乐三年(1405)举人,四年(1406)与邑人林环登同科进士第,选翰林院庶吉士。这一科林环中了状元,实上书言取状元不公,而以廷争状元违旨罪,发戍三边充军。实赴伍不久即卒。时人叹曰:“实挟奇才,负奇气,而罹奇祸,盖一奇也。”陈宅内即旧金桥书社之后(南)建有 “陈氏祠堂”。

弘治志记载,留桥陈氏登第者有:陈禄,字贵爵,永乐十八年(1420)举人。岁贡,顺天府中,高州通判。陈熊,字祥孟,成化七年(1471)举人,十一年(1475)登进士第,顺德知县。陈曰渐,成化二十二年(1486)举人,遂平县学教谕。子杰,字国英,号万严,弘冶十七年(1504)举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南京湖广道御史。卒后,督学潘璜题其墓曰 “孝廉先生”。

抗战老兵中国“飞虎队”队员陈炳靖亦是金桥巷人,今定居香港,是至今唯一健在的中国“飞虎队”队员。(详见“陈炳靖故居”条)

杨亭里 位于大道街东侧,西自大道街入巷,循东二十来步折而北续行,复折而东接太史巷,巷道窄小曲折。巷内古有亭,世居杨氏家族,光绪五年(1879),己卯科举人杨中楷即是杨亭里人。是故1949年后取巷名为“杨亭里”,“文革”期间,与大路街通称 “和平路”,1980年后复旧名 “杨亭里”。

郡志载:杨瑛,字德华,方巷人,正统三年(1438)中式举人,四年(1439)进士,官礼部主事,升员外郎。正统八年(1443),事高超在坊巷为进士杨瑛立有“进士坊”。杨义,瑛子,字士宜,成化元年(1465)中式举人,兴国州知州。杨文命,瑛孙,字日敬,成化二十二年(1486)举人,德兴县学训导,升於潜县学教谕。杨瑛一族三代俱登科第,为书香门第。而郡志俱称他们为“方巷人”。旧时,杨氏或先肇基方巷,再传衍杨亭里;或方巷、杨亭里为两支杨氏;或因杨亭里经太史巷可通方巷,而统称为“方巷人”。可是,这些推测今却无据解读。

自大路入巷十来米,巷北有居屋门额曰 “侯城世居”,这里便是莆仙戏现代杰出剧作家朱国福故居。(详见 “朱国福故居”条)

杨亭里,今巷道北端转折东向之地被堵建为民舍,几阻不通;而巷中古亭早已被拆,易为民居。“杨亭”名存实亡。

坊巷

位于大路中部,东西走向,西起大道街,东与井头街接壤。坊巷初名“刺桐巷”。黄仲昭《八闽通志》之“坊市”条称为“刺桐花巷”,巷因列植刺桐花而得名。唐末五代以降,金紫长官方廷笵家族卜居这里,故在明清时期以姓号改其巷名为“方巷”。按,弘治志载称:方巷,“旧名刺桐巷。以唐补阙翁乾度尝列植刺桐花得名。及长官方廷笵居之,遂姓其巷”。又载:陈迈,“唐武德初令莆田,始家刺桐巷”。陈迈是武德间家于刺桐巷,方氏居此在唐末五代。而翁氏始居刺桐巷的年间,依翁氏族谱所载,为北宋初乾度长子处厚仕宦后迁徙。据此,“刺桐巷”之名在唐时或未号名,或命名非源于翁氏。入民国复称“刺桐巷”,因其巷建有“朱紫坊”,俗称“坊巷”。隶属城中镇德义铺。“文革”期间,改名为“文革路”。自1980年起,复旧名“坊巷”,隶属城厢镇文献居委会。

坊巷聚族而居的历史至迟形成于唐代。这里西临通衢大道街,交通方便,安静舒适。自唐以降,此巷成为官宦名臣恋居之地,亦是早期居此之陈、方、林氏等家族的发祥地,并由此蔚为莆中望族。

唐武德初,陈迈出任莆田县令,即安家这里。这一支陈氏称“刺桐陈”,是有史籍记载最早入居刺桐巷的家族。陈氏发祥于此,而后裔徙传乌石山下仪门、后埭等地,播迁省内外,支庶众多,为莆中甲族。(详见 “唐县令陈迈故里”条)

唐末,时称“长官”的方廷笵,因避“中原割据”,卜居刺桐巷。廷笵生六子均仕闽王氏,故称这一支方氏为“金紫刺桐方”。其后蔚为科第世族,子孙传衍后埭、后塘等处。方氏与陈姓后裔徙传东厢,同蔚为乌石山前的九大姓。(详见“唐方廷笵故里”条)

唐时,金紫林殿中侍御史林谠,从(北高)长城析居刺桐巷。至宋靖康初,林谠五世孙林冲之任主客郎中时诏为副使,随陈过庭出使金国。至金国被拘禁于显州极北酷寒之地十余年,不屈而绝,人称为“宋苏武”。冲之子郁、侄震与霆均有忠名,邑人称为 “忠义林氏”。宋宝庆三年(1227),诏以刺桐巷故居立祠曰 “忠义祠”。(详见 “刺桐巷忠义林家 ”条)

北宋初,殿中丞翁处厚由兴福里迁居于此,称“朱紫坊刺桐翁”。(详见“翁处厚故居”条)

宋乾道间(1165—1173),仙游上邱人邱(丘)微之之子邱逸,迁居刺桐巷。仙游《凤岗邱氏族谱》记云“微之公元子逸公’居兴郡刺桐,为刺桐之祖。传五世孙铎公,迁金桥开基,因分铎公派下为刺桐乾房..铎公从弟钟公迁黄石象镇开基,因分钟公派下为刺桐坤房。”邱微之,登乾道二年(1166)进士第,终官循阳通判,以朝奉大夫奉祠。弘治志称:明时,其后裔有“丘(邱)添德字孔辅,号朴庵。其先世居城左刺桐巷,至添德始徙居水南之象店”。

按,仙游《凤岗邱氏族谱》云:“微之公为蔡君谟女婿,以进士列官朝奉大夫,枢密院都监。翁婿同览壶兰名胜,君谟公营南郊(今蔡宅),微之公卜城左(即刺桐巷)。遂偕元季两子:逸公、晞公,由仙邑上邱徙居莆阳。莆阳之邱,微之公始也。”考,蔡君谟即蔡襄,登宋天圣八年(1030)进士第;而邱微之为乾道二年(1166)进士。翁婿两人登第时间相距136年,这种姻缘关系实不可信。翁者或为蔡襄后裔。民国志亦载:“邱姓,谱载理宗二年进士邱晞,仕邵武军通判,居仙游。宋末迁莆刺桐巷。”经考,宋理宗二年即宝庆元年(1226),该年无开考。而宝庆二年(1227),有邱氏登进士第名曰:邱献,一作渔,字渭夫。非邱晞也。

早期入莆聚居在坊巷的陈、方、林、翁、邱氏等家族,其后族裔传衍兴化各地多蔚为望族。在科举时期,这些家族有不少学子登第仕宦后迁居于就职地落籍,也有少数因各种缘故而移迁他地。因此,这些姓氏居住这里的时间不久即有族裔渐之外徙。今居坊巷者并不多。

明成化间(1465—1487),渚林人吴腆迁居刺桐巷。吴腆,字宏载,成化四年(1468)举人。南昌府通判。成化间,御史吴璘在刘桥为举人吴腆表立“一鹗横秋坊”。吴氏在坊巷建有祠堂。光绪四年(1878),基督教兴化美以美会(即卫理公会)曾租赁在吴祠创办 “培元书院”。

坊巷黄巷里迤东,北侧有明刑部尚书彭韶府第曰“尚书第”,邑人称其第为“百廿间大厝”。(详见“彭韶尚书第”条)彭韶尚书第毗邻东偏,清光绪间,基督教兴化美以美会曾以林氏“奕世金紫”(疑为宋林冲之祠堂)旧址,改建为红砖墙西式 “天道堂”,即基督教礼拜堂。

坊巷东,近井头南侧,旧时有美教会传道士林心香的夫人杨玉英在这里设立的“恤嫠院”,邑人称“幸福院”,养教会嫠妇9人。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闻以手书“懿德慈型”横匾赠之,表彰其善举。1949年以后,幸福院改办为半工半读学校。至今院楼尚存。而后林心香往新加坡开发橡胶园,誉称“橡胶大王”。林家鼎盛时,在莆田、新加坡家大业大,在福州鼓岭、浙江天目山拥有别墅。心香有5子2女,均上大学,其中有5人留学英美。出生于此的林心香女儿林鹏侠为中国早期女飞行员,亦是莆田《福建新报》的创始人。(详见 “女飞行员林鹏侠”条)

坊巷东近井头,旧时巷道中置有石构 “朱紫”坊,毁于 “文革”期间 “破四旧”。(详见 “朱紫坊演变考”条)

清同治二年(1863),基督教卫理公会传入莆田。寻设兴化牧区,继设教区。至光绪间,基督教致力于传教的同时,亦在坊巷创办学校以及慈善事业。坊巷成为兴化基督教文化教育的基地,也是废除科举制度后创办新式学堂的摇篮。

而今,坊巷即古刺桐巷,除坊巷黄巷里和彭韶旧第进行局部改造外,大部分仍保留旧巷原貌,而巷道铺设大理石板,或水泥路面。沿巷旧屋多已改为店铺,经营大众化服装、居室用品等。巷内幽静如旧,居住这里的居民除了一些旧有的世家望族后裔,也有后来入迁的新姓错居其间。

黄巷里

俗称“坊巷黄巷里”,在坊巷中段北侧。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黄誉,授南京道监察御史,由拱辰门内徙居于此;黄誉家族世居其巷,故以姓取其巷名。巷内之地通称“黄巷里”。入巷迤北,折而东有小巷通后街曰 “后街黄巷里”,居住着黄氏 “东房”即黄誉家族;折而西则通大路街曰 “大路黄巷里”。

坊巷黄巷里,居族为黄誉后裔,俗称“刺桐黄”,以坊巷古称“刺桐巷”命其族号。巷里有“笃孝祠”,即黄巷里 “黄氏大宗祠”。祠前有 “奕世恩荣坊”,跨街有弘治七年(1494)知府王弼为编修黄穆表立的 “太史坊”,坊名以黄穆官职命之。黄穆,誉长子。弘治志载:“穆登丁未进士第,选翰林庶吉士,授编修。为人侃侃,有父风。亦不幸早卒。”黄巷里的黄氏祠堂、书院、牌坊早已废圮,而太史坊前有巷曰“太史巷”,是黄氏辉煌历史的地标。

弘治志《礼纪》记载:黄氏亦有一支黄滔后裔,早于黄巷里黄誉家族而居于坊巷黄巷里。始迁祖黄国镇,元符三年(1100)进士,崇宁间(1102—1110)为福清县尉。“孤介绝俗,及去官,偕一仆荷笼纵步南归”;官终提举福建路常平事。其后裔有黄以礼,成化七年(1471)举人;黄廷璧,字世英,成化十三年(1477)岁贡,玉山县训导。

太史巷 在坊巷南侧,相对黄巷里,因坊巷立有“太史坊”,故俗呼“太史巷”。巷内有宋氏即宋德新家族聚居这里。宋氏其先祖居渠桥(今新度镇)东郊,民国初宋德新(一作德星)迁城居于此。据耆老云,宋为基督教徒,民国4年(1915),负责在仓边巷建设莆田基督教总堂。应该说,宋氏家族发端于传教事,积累资本后,又经营生意,逐步发展成为富族。宋氏在金桥里建造购置了不少产业。民国初,宋德新就在今太史巷西侧大宅内先后建造两座二层砖墙洋楼:五间厢前后房一座、四目厅前后房一座。1940年又在西边建造一座二层四目厅(一层为石墙,有前、后房),称为“宋氏纪念堂”。其屋用材粗实,雕刻精美,今列为莆田市近现代优秀建筑。旧时,宋氏出入居宅由太史巷南口出塔寺后巷。1949年后,曾经作为莆田驻军(即第28、29军)首长居所,后来为莆田地区公安局、莆田市政法委、莆田市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多家单位的办公或工作人员居住场所。

按,弘治、乾隆两志《里图考》记载,明清时期,大道街有巷曰“竹秀巷”。民国以后,其巷名消失,今地不可寻,或为杨亭里或是太史巷,存考。

史迹钩沉

唐县今陈迈故里

隋大业十二年(616),正是隋王朝风雨飘摇之年,陈迈领泉州兵马镇守莆田。武德五年(622),析南安地另置丰州即今泉州,复置莆田县,陈迈任莆田第一任县令。陈迈任间“经划始创,澹泊简易,多惠政于民。仁治、严治并举,莆人获益日多”。施政期间,由于连年丰收,农家盆盈钵满,人口增多。朝廷褒其功,加封其为骑都尉。陈迈任满后因爱莆田山水之美,定居于刺桐巷。因故,这一支陈氏称“刺桐陈”。民国志称: “初唐莆田置县伊始,武德间(618—626),陈迈为莆田令,家于莆刺桐巷,支庶众多。”卒后,莆人自发为其送葬,并在县署东立“兵马诚应社”祀之。明代在大道街建有奉祀陈迈的 “崇功祠”。

查阅陈氏族谱,陈迈子孙前数世多以荫补官,默然无闻。传至九世陈齐,生十子。长子陈峤,字延封,号景山,唐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时年63岁(据黄滔《司直陈公墓志铭》)。黄滔有《喜陈先辈及第峤》诗云:

今年春已到京华,天与吾曹雪怨嗟。甲乙中时公道复,朝廷看处主司夸。飞离海浪从烧尾,咽却金丹定易牙。不是驾前偏落羽,锦城争得杏园花。

王审知主闽后,峤与邑人黄滔等仕为王氏幕僚,官至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

陈峤晚年归乡,孤身一人,清贫乐居。冯梦龙《古今谭概》云:闽人陈峤,六旬余始获一名(进士),还乡娶儒家女,一至新婚,近八十矣,合卺之夕,文士竞集,悉赋催妆诗,咸有生荑(以枯树生新芽,喻老汉娶少妻)之讽。峤亦自成一章,其末曰: “彭祖尚闻年八百,陈峤犹是小孩儿。”座客称绝。

陈峤曾孙绛,宋咸平二年(999)进士,景德四年(1007)拔贤良方正科,历官右正言,累迁工部郎中,知河阳府,移福州。自陈绛始,四代连登进士第,世家高门鼎贵,名噪于闽。时人诗赞云: “自从曾祖初攀桂,直至曾孙不歇枝。”可谓科第世族。

乾隆志《舆地志》“拱辰街”条载曰:“义门,以里社为界。南属东厢,唐大理丞陈嶰产地。”嶰为峤弟。据此,陈迈之后即陈嶰家族已迁东厢传衍,并蔚为世居大姓。宋《莆阳比事》称:“延寿陈,唐御史峤之后,贤良绛、待制睦、侍郎彦文之族。与乌石陈同出,多寓于浙。”可见,陈氏在唐末五代已有后裔从刺桐巷析迁于外。而后迁徙者不断,至今居此者无几,然陈迈后裔蔚为兴化望族。

陈迈崇功祠

崇功祠,俗称“十八陈总祠”,敕建时奉祀唐武德初莆田县令陈迈。祠堂位于大路下关北偏,今为文献社区居委会办公用址。崇功祠坐北朝南,祠前左大门坦临大度街,相向“德义社”。弘治十八年(1505)四月十五日,兴化各支派陈氏议定,不论入莆先后,共尊陈迈为兴化陈氏肇基始祖。尔后,南京大理寺左评事徐元稔上疏,特奏立祠祭祀。正德四年(1509)十二月,兴化府经历司择地立祠曰“崇功祠”,每岁春秋就委本府正官致祭。顺治辛丑(1661),仁泽陈氏后裔进士陈育甲任浙江青田县令时与族众重建崇功祠,春秋两祭。光绪年间(1875—1908),邑人陈麟,号书亭,官候补千总,领五品衔,率11支陈氏世系的廪生、生员、附生等知名乡绅,重修崇功祠。

陈氏谱牒记载,旧时崇功祠主厅堂上方高挂“颍川郡”匾,正中神龛悬挂着陈迈的巨幅坐像,龛前置供祭桌;大厅两侧设有通往厅堂后面的供堂甬道,供堂内设有供台,台上安放着数百块陈迈派下各支各房祖宗以及历代陈氏名士的木主牌。崇功祠经过清顺治、光绪两次陈氏族人的集资修建,由一个专祀陈迈的公祠,演变为奉祀含陈迈在内的各支房系始祖及历代名士的兴化陈姓合族大宗祠,故崇功祠俗称“十八陈总祠”。民国时期,曾在此开设过“展如医院”。1949年后,莆田县政协一度在这里办公,房屋整洁雅致;而大埕拜亭则是政协委员吟诗作画的好场所。20世纪60年代起为文献居委会办公场所,拆毁部分建筑改建,渐失原貌。今仅存正厅三间。

唐长官方廷笵故里

唐大顺二年(891)进士方廷笵,历知长溪、古田、长乐三县,有善政,人称“长官”;因避“中原割据”,卜居刺桐巷。廷笵生六子均仕闽王氏:仁逸,检校水部员外郎;仁岳,秘书少监;仁瑞,著作郎;仁逊,大理司直;仁载,礼部郎中;仁远,秘书正字。号称“六桂”。方廷笵因五子仁载贵,赠上柱国金紫光禄大夫。以故,居于刺桐巷的这一支方氏称“金紫刺桐方”。在明清时期以方氏姓号改刺桐巷为“方巷”。《莆仙方氏宗谱》:“入宋,长官诸孙擢甲科,以文章、事业著见,号名臣者项背相望,遂为本朝甲族。”而方巷成为方氏家族的发样地。

延笵次子秘书少监仁岳,其长子方震而下三代多以荫补官。自第五代起,即仁岳玄孙方齐卿,始有父子、祖孙同登进士第。仁岳次子方仪,咸平三年(1000)进士,官大理寺评事,迁著作左郎。廷笵五子仁载,传至孙辈,有方慎言,与从父方仪登同科进士第,知信丰、兰溪两县,号称神明;历工、刑、兵三部郎中,两浙转运使,以朝请大夫知广州,卒赠开府仪三司。

宋《莆阳比事》云:方慎言“咸平三年举进士,赴廷试时,皇子年尚幼,因观慎言所用砚,喜之。慎言曰:期试毕为献。迨暮,皇子至。慎言以衣袖洁砚,跪进之。皇子持入以奏,真宗嘉其有礼。唱名日,皇子立御案旁,指慎言曰:多髯者是也。已而深蒙东眷。时谓慎言结知于上已,基于此”。

慎言从弟慎从,景德二年(1005)进士,历宰六邑,刺两州,知四郡,终都官郎中,阶朝奉大夫。郡志载,其莅官所至皆有德于民,而漳人至以 “父”称之。

郡志载:“莆置郡,肇自太平兴国之四年,逾二十年未有学也。至咸平三年,始从仪之请,赐地立庙学;继复从仪及其弟侄之请,而学制始大备焉。”“自仪请建郡学之后,迄今子孙第进士、登诸科者累累不绝”,(《重刊兴化府志》卷34《礼纪 ·儒林上》)称科第世族。

六桂子孙自宋以后即渐析迁出坊巷,传衍各地。在宋时,依李俊甫《莆阳比事》载称:在城有后塘方、汤峬方、乌石方、荔宅方、前坊方、后垄方、龙井方、尉衙东方等,方氏蔚为莆中望族。迨至明朝,后塘方氏尤盛。

刺桐巷忠义林家

唐时,“金紫林”殿中侍御史林谠,从(北高)长城析居刺桐巷。林谠五世孙深之,字原叔,为宋熙宁九年(1076)进士,官至知下邳县,秩满,年六十,以朝奉郎知开封府都厢,致仕,赠通议大夫。深之弟冲之,字和叔,元符三年(1100)进士,靖康初,任主客郎中时,诏为副使,随陈过庭出使金国。至金国被拘禁,不屈,徙置显州极北酷寒之地,幽禁佛寺十余年。病危,语同难者曰:“某(我)年七十二,持忠入地无恨,所恨者国仇未复耳!”南面一恸而绝。寺僧葬其于佛寺旁。事迹奏知朝廷,诏赐二子为官。郑樵以诗哭曰:“官似冯唐能老去,节如苏武不生还!”人称冲之为“宋苏武”。高宗时追赠为中奉大夫。冲之侄霆,字时隐,政和五年(1115)第进士。吏部尚书余深、侍郎许将皆欲以女婚之,霆曰:“若人之女安能事吾母?”两辞之。累迁乌江丞。伯父冲之被命使金,霆三上书请代往,还里不复仕。绍兴中,秦桧以霆有库序之旧,召为详定司敕令所删定官。霆见桧曰:“公忍以二帝置万里外易一相位乎?”力辞去。秦桧死后,转承议郎、通判衢州,迁湖州。以两寡姊年垂八十,不欲远宦,告老而归。冲之子郁、侄震与霆均有忠名,莆人称为“忠义林氏”。其族亦有“一门五进士,父子叔侄忠义家”美称。宋宝庆三年(1227),诏以刺桐巷旧居立祠曰 “忠义祠”。宝祐中(1253—1258),又给田百亩,供祭祀。(《重刊兴化府志》卷43《礼纪·忠义》)乾隆志载:“主客郎中忠义林冲之祠堂,在坊巷。又祔祀唐侍御史谠祠内,在乌石山下。”

其后,有林霆曾孙司农卿光世,字逢圣,号水村。淳祐十一年(1251),光世渊源家学,遍览藏书,因《易》十三卦,取法乾象者,著为图说,以明圣人仰观之义,名曰《易镜》。淮东漕黄汉章上其书于朝,理宗览而惊异,以为先儒所未发,命有司以礼津遗补阙,由布衣授史馆检阅,迁校勘。历将作丞,知潮州。数迁得提举浙东常平茶监。进《嘉言》20篇,特赐同进士出身,召拜司农少卿兼史职。俄而去食祠,复起知隆兴府,以言者寝新命,遂用朝请大夫知秘阁。归老。

《水村易镜》是研究易学的古典文献。依林光世自序云:“诸儒诂易,独遗仰观俯察之义,因居海上测验天文,悟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宫之星,皆自然六十四卦也,遂以星配卦,先取系辞所列,自离至央十三卦推关其旨,以发大凡。”(《陈佳润文集》之《莆田的文物与古迹》)清乾隆《四库全书》著录其书。光世致仕后,理宗赐金与他,在水亭村(东坡)沥〓山扩筑别墅“水村堂”。在城内刺桐巷故居(一说筑于水亭村)亦建有 “忠爱堂”和 “学力斋”,且有理宗帝御书赐匾,今皆不存。

宋殿中丞翁处厚故居

唐德宗朝,翁氏有检校散骑常侍翁何自京兆入莆,择居兴福里竹啸庄。传至五世右补阙翁乾度,生六子,均中进士。北宋初,翁乾度长子翁处厚,与弟处易同登建隆元年(960)进士,为宋代莆田首位登第者,官至承议郎,殿中丞。翁处厚仕宦后由兴福里竹啸庄徙迁左厢刺桐巷,购刺桐巷陈垣宅居之。故此支翁氏称“朱紫坊刺桐翁”。《莆阳比事》亦载:“朱紫坊刺桐翁,唐补阙乾度之后,殿丞损、寺丞鉴之族。与竹啸、马蓝、后埭翁同出。”翁处厚孙损,天圣二年(1024)进士,累官至殿中;抃,熙宁六年(1073)诸科,官福州长史。曾孙景文,元丰五年(1078)特奏名,常州无锡县尉;景述,元祐六年(1091)进士,授承务郎;师回,为崇宁二年(1103)特奏名,授汀州文学。

明刑部尚书彭韶府第

坊巷黄巷里迤东,北侧有彭韶府第曰“尚书第”。彭韶,字凤仪,自号从吾。港利(古称涵口)人。天顺元年(1328)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历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召为大理寺卿,累迁刑部尚书。弘治八年(1495)卒,年六十五,赠太子太保,谥惠安。营葬华亭宝溪,墓前筑“从吾亭”。尚书第建于何年,形制又是如何?今第已毁,无法叙其详。然故老相传,民间都呼尚书第为“百廿间大厝”。可见,它是一座大型的士大夫宅第。至1949年后,这里曾设为莆田驻军军人服务社,续为莆田地区招待所,后又改建为兴化宾馆,今为莆田市港口管理局。尚书第历史上几经磨难,至此已荡然无存。

彭韶子孙族裔如何繁衍,笔者手头无谱志可查,而其先同出一祖的小横塘彭氏有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彭甫,乾隆志《人物志》载云:“彭甫,字原岳,韶族侄。”历官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广西提学佥事。彭甫子大治,字宜定,号定轩,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升户部郎中,改知扬州,转知叙州,“屹然当事,不畏权势”,迁长芦运使,未上任卒。大治子文质,字在份,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揭阳知县,官终广西布政司参政,以孙汝南赠兵部侍郎。《兰陔诗话》:彭甫“与子大治、孙文质并著清节”。朱维斡《莆田县简志》:彭甫之孙文质,徙城刺桐巷。(彭鹏《古愚心言》卷5《先考妣合葬圹志》)彭文质徙迁坊巷后,居于何处,今不可考。而乾隆志之卷3载,与坊巷相邻的井头街有“侍郎彭汝南祠堂”。彭汝南,字伯栋,文质孙,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

文峰陈氏三祠一坊

明洪武间(1368—1398),宋尚书陈仁璧后裔、明广东盐课司提举陈贤祖,自橄榄巷徙居文峰库前,遂开族“文峰陈氏”。而后,衍传塔寺后即金桥里,蔚为望族。其族在这里创建有“三祠一坊”即尚书祠、肇庆祠、大夫祠和光裕坊。

尚书祠 刘桥口入巷三四十米,北侧便是陈氏“文峰尚书祠”。祠祀宋赠太子洗马吏部尚书陈仁璧及三子古田县主簿陈翊、文峰库前房始迁祖(榄巷陈氏十六世)提举陈贤祖。陈仁璧,字象玄。祖枢,唐咸通中由薸湖(即今庄边萍湖),徙莆城橄榄巷(庙前),为莆田橄榄巷陈氏始祖。乾符初,授广州清远令,迁循州录事参军,以疾卒于官。父沆,字巨源,登梁开平二年(908)进士,授天雄军节度推官。廉直耿介,知梁政必乱,以父丧岭南,弃官南走,负柩而归。王审知欲辟从官,坚辞不受,聚徒讲学。仁璧,以文行称,仕陈洪进为泉州别驾。宋初,劝陈洪进纳土归朝,太祖嘉其忠,授膳部员外郎赐绯鱼袋,赠太子洗马,吏、兵二部尚书。仁璧生五子:长曰益,奉礼郎,为前宅房;次靖,左仆射,封开国伯,为后宅房;三翊,古田县主簿,为东房;四竦,大理寺评事,为下街房;五端,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太常博士,知浔州,为新厝房。明洪武间(1368—1398),东房后裔提举陈贤祖,自橄榄巷徙居文峰库前,开族 “库前陈”,又称“文峰陈”;其后裔又衍传塔寺后即金桥里,蔚为望族。陈应魁,字孚元,号梅山,嘉靖十七年(1538),以丱角(童年)登进士第,钦赐归娶。史载,历工部郎中,在部十余年,嘉誉流闻;为礼部同考官,所得皆名士;出为浙江按察副使,尝摄兵备道,督少林僧兵出战,三月凯旋,有剿倭功。因忤严嵩、赵文华,乞归。在里倡修文峰宫,故文峰陈氏为文峰宫功德主。著有《梅山诗稿》。

尚书祠,创建于明代。二进一天井庭落式古祠堂建筑,规模大,用材硕大,且雕刻精致美观,实可作为古建文物保护;若稍加修缮,则是明代遗存下来的上乘建筑物。1949年后,尚书祠曾一度作为部队伙房,而后被荔城区中医院占用。2012年却遭拆毁,建为中医院院楼即今中药房之址。尚书祠不论用名人祠堂还是古建文化遗产性质恒量,皆应得到保护;实拆可惜矣。

肇庆祠即乾隆志称 “给谏陈伯献祠堂”,俗称“七房祠”。位于尚书祠西,临巷道,祀文峰库前陈氏乾房列祖。按,提举陈贤祖生二子,分乾、坤两房。长子以清生秀,秀生七子,称为 “乾七房”;次子以长生孔珣,孔珣生四子,称为 “坤四房”。

1949年后,“庆祠”一度设为城中街文化站,后为城郊保健院所据。20世纪70年代改建为医院即今中医院门诊楼。

大夫祠 俗称“四房祠”,位于光裕坊左(东)侧稍后,祀文峰陈氏坤房列祖。1949年后,大夫祠由陈氏族人居住,后被改建为楼房。

光裕坊 位于尚书祠东,临巷,为砖木结构。明时,坊为文峰库前陈氏即提举陈贤祖一门立。1984年12月,光裕坊列为城厢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莆田城内仅存的一座砖木牌坊。其坊旧有横匾,中书 “光裕”二字;匾阴书文峰陈氏历代科第姓名官职。今匾已佚,且坊表也破损不堪,岌岌可危。

清巡抚彭鹏居第

清巡抚彭鹏居第,位于上金桥巷,由观音井左迤东,巷中段北侧便是。彭鹏,字奋斯,号无山,一号古愚。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出仕后,由小横塘迁居城内金桥里。授三河知县,贵州按察使,擢广西巡抚,调广东。“历官中外,清风亮节,天下称之”。鹏卒于官舍。讣闻,旨褒“实心供职,克尽勤劳,赐祭丧如例,祀于广东名宦祠”。有《古愚心言》传世。彭鹏居第,坐北朝南,门头房即“大门坦”临巷,靠宅第东。门内为院埕,北为四进七间厢大厝。前落为厅廊;二、三进为七间厢正厝,两进间夹有左、右、中三天井,两旁为护厝;后落为供堂,中为厅,左三间为客厅,右三间为学厅,供堂后为花园。供堂前置一长方形大天井,旁设美人靠。第二进厅堂上,悬挂有清左都御史于成龙题“帝眷忠清”匾额,题款记为彭鹏职衔:“征士郎、候补给事中,前顺天府通州知三河县事,特恩留任一十一次,召对,赐金,钦差吏部员外郎特询治行,钦取‘天下有司第一’,选用监察侍御史引见,特授谏议八闽抗节拒伪,庚子科乡荐士。”依题款内容可知,该匾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彭鹏在三河县任上为康熙召对后所立。匾额字迹清晰可辨,弥足珍贵。

彭鹏居第为明清交替间宅第建筑承上启下之典型。正厝第一进廊檐梁架雕饰,如挑檐桁表面和廊道梁架上屿斗拱、雀替、驼峰等小木作,相比明代建筑显得细致,垂筒柱还雕成倒吊莲花。这些雕饰皆为兴化清代宅第建筑开创之作。在建筑结构上,厅堂高度增高而宽度明显缩小,因而各厅均单作穿斗结构,不再附加抬梁移柱手法。

宅第正厝左侧,有一座独立小院,为彭氏购居前的明后期建筑原构,主体建筑为悬山顶、穿斗结构的五间厢平屋。正中为厅堂,匾曰“帝君厅”。厅两侧为正房,两旁为厢厅。门前为庭院,东过隘门、大门坦通井头街。砖铺小院埕为假山穿插、花卉掩映的小园林,风雅可人。屋后亦为小院埕。房屋为清初重新装修,其门窗形制奇巧,部分石构件也显得格外精美,为上上艺术品。

清道光前,彭鹏宅第不知何故断卖与吴、黄姓人。之后,吴、黄氏又将部分业彭鹏府第东侧旧“帝君厅”产转卖与柯、李姓人。宅第之西旁部分房屋被后主改建过,失去本来面目;而其他保留下来的宅屋中,居于东边的柯姓人(东西房主非同一族)均保持原构,做过修缮,古色古香。现今,这座古建筑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顶大路即坊巷头北侧建有彭鹏祠堂。乾隆志载:“巡抚彭鹏祠堂,在武城铺大度街。”彭祠门头房本来面向大道街,后因扩宽街道,后改由坊巷出入。过隘门(俗称“宴门”)为红瓦砖铺设的院埕。祠堂为二进五间厢大厝,中夹东西三天井,悬山顶,穿木结构,清代古建筑。后落中三间为敞开式,旧时当为享堂,今中堂与次间以土墙隔断。建筑外观规模显得宏伟朴实;而细察祠堂内部,用材硕大,木石雕刻精细。彭祠自20世纪初即废祀,改为原氏居宅。

清举人关燊与关氏古宅

关氏家族居宅,位于大路西侧,南邻明万历云南按察副使林民悦“观察祠”。大路关氏,据说与江口蒲坂关姓同出。居住这里的关姓分乾、坤两房,其宅第分下关与上关,是一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

下关居第在陈迈崇功祠前,门头房朝东大道街。迈进大门坦折而南复折而西,过东西两道隘门便是居第院埕。院埕西向所存遗迹,疑设有与东向相同甬道,原来可通县巷。据族老说,其地卖与原氏建房,今路被堵死。居第正厝坐北朝南,为悬山顶、穿斗木结构。一进面宽七间(七间厢)、进深三间;两边建有护厝,东西厢房与护厝之间筑有狭长天井,护厝北端的天井边上各凿有水井。居第大门面向院埕,院埕旧有外围屋,邑人俗称“下座照”,今圮。院埕南亦凿有水井一口。关氏耆老说,居第内这三口井称为“龙井”,旧时每年元宵巡游活动,大院内只许戏狮,切忌舞龙。大厝正厅面宽6.2米、设12扇门,宽度大,门槛高。整个建筑用材硕大,为明建清修古建筑。其独特之处是屋面下之装潢,以编织精致的竹席贴椽做天花,据说也是用作防盗的设施,这是莆田士大夫居第古建筑中仅有的。族老说,下关居宅本是乾、坤两房合居于此,乾房关燊即居住这里。其后,坤房将所居之西小厅、厢房和护厝房产卖与郑氏。大院后西侧,是两座三间厢平屋,为清古建筑。关氏乾房族众居于这座宅院,由县巷出入。

乾房居第北为陈迈 “崇功祠”。祠后又是三座并排的明古建筑,是一组庭落式大居第,民间俗称这里为 “上关”。

上关居第坐北朝南,门厅前铺设大砖埕,以中落正厝为中轴线,左右各设有宴门,今门底石尚存。据说,旧时东西两侧俱置门头房,东通大路,西通县巷。

中落为二进四目厅正厝,面宽三间7.2米、进深三间,为悬山顶、穿斗抬梁减柱木结构。用材硕大古朴。门厅两旁木柱为鼓钉柱础。天井石壁雕刻有八卦图案,寓以水制火意;若家族节庆演戏时,亦用于作铺架木板,为表演场地。

东侧落亦为二进面宽三开间、进深三间的大厝,悬山顶、穿斗木结构。左厢房,民国时被改建过,为二层小楼房,南侧二楼木窗设有美人靠。中落门厅东原设有朝西向的厢厅门,今门尚存却闭堵。依此推测,其初中、东两座是为共同体,而后房屋或作改建,且居者与中落非同姓人。中、东两座居宅大门坦设在东侧,临大路街。按,有耆老说民国时关氏将东侧落这座房产与中落房屋一同卖与游氏,而后游家复将前进房产卖与陈氏,后进房产卖与罗家。不知孰是。

西侧落为三进面宽三间、进深四间的大厝,悬山顶、穿斗木结构。上下厅间的天井两旁建有回廊,俗称 “闬头”。西侧临县巷,今改为店铺。这里居者是关氏坤房,今出租与商户经营书画和花鸟。

依文物专家考证,关氏宅第为明代营建。而《蒲坂关氏族谱》载称:关氏至“十一世,首迁入城,居于文峰,原有‘天、地、人、和’四支,因过房等原因,只存乾、坤两房,并分建祠堂”,传至今二十二世。如关谱记载可信,关氏入城至早在清康雍时期。据此,关宅非关氏所建,或向他族所购。有人说,上关中落正厝为十七世关贻楫娶妻方氏,方家以其宅和40亩田庄作为嫁妆随嫁的,至今年代久远且无相关家谱资料佐证。至于下关居第,其族老相传为道光时举人关燊所建,然这座宅第为明建清修古建筑,或为关燊重修。所以,关宅历史嬗变今难解读,是为谜。

关氏家族,在清代后期可谓辉煌显赫一时。考关氏科第官宦记载,道光二十三年(1843),乾房有关燊,字倬夫,考中癸卯科举人。关燊中举后无官职记载,据说是结交上层官场,充当乡绅,乃涉足商务而发迹。关燊中举时,居于后街的江口老乡林扬祖,道光二十年(1840)出任广西乡试副考官,二十二年(1842)乞归,在家伺候祖母。关燊与林扬祖交往甚密,即利用这个关系当起乡绅来,在莆田城这块地盘上拥有了话语权。道光二十五年(1845),林扬祖回京复职后,关与林以及泉州籍的两广总督黄宗汉,三人结拜为兄弟。按,黄宗汉,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进翰林,二十五年(1845),出为广东督粮道;咸丰元年(1851),由浙江按察使迁任甘肃布政使,二年(1852),擢升云南巡抚,未到任又调浙江巡抚;四年(1854),提升四川总督;六年(1856),被调回京都补内阁学士,兼刑部侍郎、顺天府尹。七年(1857)冬,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广州沦陷,黄宗汉被授为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因力主抗击英法联军,清政府竟以黄“有碍和局”免其职,调任四川总督。而考林扬祖履历,咸丰二年(1852)黄宗汉调离甘肃布政使,三年(1853)林扬祖先任陕西布政使,不久即接任甘肃布政使;咸丰七年(1857)黄宗汉被授为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而九年(1859)林扬祖亦特旨署理陕甘总督。可见,林扬祖与黄宗汉不仅是闽籍老乡,亦为同朝同行高官,关系密切。于是,林、黄通过关系举荐关燊包揽泉州和莆田三江口海关业务,从这里便可发现关燊发迹的端倪。关氏家族在城里置有不少店铺,城西北太平山及江口某地亦购有不少山地,在乡下也购置了若干田产,时为富家显族。

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帝病死热河,穆宗继位,那拉氏被尊为慈禧太后,为扫除政敌,勾结奕诉杀害载垣、肃顺等八大臣,史称“辛酉政变”。而属“肃顺党”的黄宗汉、林扬祖在劫难逃。同治元年(1862),黄宗汉即以“迎合载垣,行为不端”而获罪,被革职并宣布永不叙用,追回文宗御书“忠勤正直”匾额。其时,林扬祖亦被新任总督以 “年老颓废”考语按原品致仕归里。(陈盛明《晚清泉州一个典型的世家 ——黄宗汉家族试探》,引自《泉州文史》1983年第8期)

据传,乡绅关燊罗织官场关系网,可以左右官员入莆为官,官员皆畏之。然黄宗汉、林扬祖被革职,关燊终因涉事亦被告发,败身而终。幼石(宋启人)《莆阳楹联汇辑》云:“关孝廉燊因事与郡守白冠玉龃龉,被传案责辱,愤而服毒。自挽云:‘慰吾祖母与吾亲,抚不肖灵前,莫过悲哀妨晚景;革我功名戕我命,到阎罗殿下,定拿酷吏雪奇冤。’”(幼石《莆阳楹联汇辑》,引自台北市莆仙同乡会林国梁主编《福建兴化文献》)按,白冠玉,同治元年至八年(1862—1869)任兴化知府。关氏家族或自此走向衰落。

至民国时期,关氏乾、坤两房都有人开设钱庄,而衙后“卅六果”则开设当铺,两家互有钱财业务来往。关氏某钱庄曾以上关乾房房屋作为抵押物与当铺发生资金借贷关系,后来关氏不知何故无法偿还当铺资金,即将此座房产断卖与衙后游观兰家族,以所得房款归还当铺。据说关游两家交易契约有“卅六果”签字做证,时间大概在20世纪30年代间。因故,上关宅第产权本属关氏乾房的房屋,今居者为游观兰次子游鸿远(仪园)即 “竹房”家族。

民国陈乃元故居

陈乃元故居,即福建医学院副校长陈国熙居宅,位于塔寺后巷,旧文献小学东侧。陈乃元,字子范,号爱吾,清末秀才。祖籍华亭顶村人,后迁金桥巷居住。早在光绪三十年(1904),陈乃元即与邑内名流在县城创办“开文学堂”和“醒社”,宣传新思想;三十三年(1907)留日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又加入同盟会在福州设立的总机关部即“桥南公益社”。民国时期先后任过福建省议会议员、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一度代理省主席职务。1930年1月,尤溪卢兴荣发动政变,劫持省府委员,陈乃元从病榻上被劫至尤溪,同年中秋节前夕病逝。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至陈家灵堂祭奠。政变平息后,灵柩返葬于莆田筱塘山,与杨持平烈士之墓相邻。据传,蒋介石为其墓牌坊书联,林森书写墓志铭,国民党将领胡汉民书写墓碑,于右任为其墓后纪念碑题款。其时国民政府亦拨款在福州西湖建衣冠冢。陈乃元子国熙,1941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并由美国纽约医学院授予博士学位,退休前为福建医学院副院长、外科学家、教授,为福建医学界精英。今年寿过百。

20世纪70年代前,陈宅初设为城关派出所。后改为莆田地区公安局机关办公场所,继为地区群众艺术馆。陈宅东毗邻 “金桥书院”,文献居委会幼儿园曾创办在这里。90年代旧城改造时均被拆迁。

中国早期女飞行员林鹏侠

林鹏侠,原名淑珠,1907年5月17日出生于坊巷,为基督教传教士林心香之女。少时就读哲理中学,后又求学于天津、上海等高校,1925年留学美国。1929年毕业后,改名林鹏侠,字霄冲,寓鹏程万里、侠肝义胆、气冲霄汉之意;赴英国学习军事航空飞行技术,成为一名中国早期的女飞行员。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林放弃在新加坡代父管理橡园事业,毅然归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赶回上海时,国民党政府已经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鹏侠抗日报国之心未能如愿。同年11月在其母的支持下,即自费从上海出发,远赴甘肃、青海和新疆等西北边陲考察,行程逾万里。后来她把西北考察成果结集成《新疆行》和《西北行》两书出版,传播中国西北形象。正因为如此,1934年12月,林鹏侠与当时上海知名女性胡蝶、宋美龄、何香凝、丁玲和宋氏三姐妹之母倪桂珍,一同被《良友》画报评为当时的标准女性。进入21世纪之后,全国各地研究开发大西北的文章,大凡回顾历史必提林鹏侠,并且重新出版《新疆行》《西北行》两书。林鹏侠之名几乎成为民国时期女性考察大西北的符号。西行5年后的1938年1月,林鹏侠和胞妹林荫民又在莆田创办《莆田新版》,同年10月改名为《福建新报》,旨在弘扬民族正义,呼吁民众抗日救亡。该报直至1949年8月莆田解放后才停办。后来林鹏侠定居美国,1979年在夏威夷病逝。

抗战老兵陈炳靖故居

抗战老兵中国“飞虎队”队员陈炳靖故居,位于金桥巷。陈炳靖,生于1918年,兄弟6人。幼时家道寒贫,刻苦读书,早年毕业于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一三”淞沪会战时,陈炳靖愤而从戎报国,考入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第12期学习。1942年赴美,在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行学校接受训练。留学归国后,加入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23大队75中队,为准尉飞行员,即成为一名“飞虎队”队员。曾在越南与日空战身受重伤,坠机跳伞而被俘,先后被关押在越南河内、上海江湾和南京战俘营,直至抗日胜利。1949年后陈去了台湾,1963年夫妻定居香港,是至今唯一健在的中国 “飞虎队”队员。

剧作家朱国福旧居

莆仙戏现代杰出剧作家朱国福旧居,位于杨亭里近西巷口,即由大路入巷十来米,巷北有居屋门额曰“侯城世居”便是。朱国福(1921—2003),笔名蟾痴、眉痕,早年毕业于仙游师范,从事教育工作。执教期间兼为莆仙戏业余编剧。1949年后,“莆田县戏剧改进会”成立,朱为领导成员,参加整理第一个传统剧目《千里送》,由莆田县典型剧团(后改名“实验剧团”)排演,赴榕参加福建省第一届地方戏曲观摩大会。此后,又连续执笔或参加整理《瓜老种瓜》《春江》《百花亭》和《瑞兰走雨》等优秀传统剧目,经遴选分别参加福建省和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其后,又整理改编了《高文举》《朱弁回朝》《靖边记》等十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20世纪50年代初至“文革”前,莆田县典型剧团和戏曲学校(后改名“实验二团”)所演剧本,大多出自朱国福之手。平生剧作经上演和出版的不下60个剧本。“这些剧目不但当时饮誉剧坛,其中多数至今仍活跃在莆仙戏舞台上,屡演不衰,成为莆仙戏表演团体保留剧目和艺校的教材”。

朱国福在编写剧本的同时,矢心于莆仙戏剧种的理论研究。20世纪50年代,他曾同莆仙戏一代宗师黄文狄合作,记录、整理、编绘并出版了《莆仙戏传统科介》一书,轰动一时,受到梅兰芳的高度赞赏。创作之余,还着力从莆仙戏几首传统曲牌名目中探索剧种源流。朱国福编剧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使其剧本独具既反映中华戏剧文化的内涵,又体现地方戏剧草根文化的特色,成为一位 “公认的最全面熟悉莆仙戏传统艺术的老一辈剧作家”。(周长赋《序》,引自朱合浦译校《朱国福剧作选》)

基督教与兴化教育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基督教卫斯理宗(音译为“美以美”)由美国传入福建福州,称“中华基督教会卫理公会”。同治二年(1863),基督教传入莆田,南日人林振珍为首位基督信徒。六年(1867)兴化正式设立牧区,林振珍为牧师。十年(1871)设兴化教区。光绪二十年(1894),兴化美以美会在坊巷彭韶尚书第毗邻东偏,将林氏“奕世金紫”(疑为宋林冲之祠堂)旧址改建为红砖墙西式“天道堂”,即基督教兴化总堂。光绪二十二年(1896)设立兴化布道年议会,三十年(1904)成立兴化正式年议会。

光绪十六年(1890)农历十一月,美国传教士蒲鲁士同妻蒲星氏自福州赴兴化教区传教,居坊巷旧教堂。光绪十八年(1892),蒲星氏就在这里创办女子学堂,名曰 “美以美会初等女子学堂”,因专收女生,故称 “内女学”,亦称“美以美女书院”,蒲星氏自任校长,这是莆田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蒲星氏他就后,由西教士万明治接任校长,之后更名为“咸益女子学堂”,即“咸益女中”的前身。民国8年(1919),咸益女中本在坊巷的小学部改名为“铸益女子小学”,并附设幼雅园。31年(1942),铸益女子小学与哲理中学附属哲明小学合并更名为“铸明小学”,而后迁仓后巷。1949年后改名“凤山小学”,“文革”初停办;而铸益女子小学校舍续办幼儿园。

清光绪四年(1878)(一说:光绪五年),基督教兴化美以美会男布道会传教士谢锡恩、薛承恩、阮国兴等,曾在坊巷创办“培元书院”。光绪十八年(1892),美国传教士蒲鲁士在坊巷创办“福音书院”(地址无考,或在坊巷“奕世金紫”),自任院长。二十四年(1898),光绪帝推行新政,大兴学校。是年十一月,蒲鲁士及其夫人蒲星氏将培元书院改制为一所中西文化交融的新式学堂,称“兴郡中西学堂”,又名“中西学斋”,这是莆田实行新教制度后创办的第一所普通中学,蒲星氏任校长。二十五年(1899),高德理接任校长。三十年(1904),高德理病逝。三十三年(1909),年议会为纪念高德理的功绩,故议定改“中西学斋”为“兴郡哲理中西学堂”。[参见民国14年(1925)陈日新《兴化美以美会蒲公鲁士传》、民国36年(1947)张福基《兴化卫理公会史》 ]

光绪二十四年(1898),蒲鲁士在办学的同时,亦开始创办罗马文8开版《奋兴报》,亦称《起信者》。蒲鲁士自任发行人,蒲星氏任主编。这是当时基督教徒唯一的读物,也是兴化史上第一家新闻报纸。光绪三十四年(1908),又增办中文版《奋兴报》,创刊号于同年5月1日出版。由蒲鲁士自任总经理,宋学连等为董事。邑人陈唐彬为《奋兴报》报头题字,后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名。《奋兴报》为教会机关报,主要宣传宗教信仰,为传道服务;同时又是一张新闻报纸,内容有国内外新闻、本省时事、本地新闻及副刊《文苑》等。该报发行至1949年,随着洋教士陆续回国,于1950年底停办。

光绪二十三年(1997),美以美会在坊巷头开设“美兴书局”。民国5年(1916),迁至文峰宫前大街营业,销售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书籍,由宋梅英承办。至1949年底停业。

金桥巷咸益女中

咸益女中,位于塔寺后巷东端拐弯处,即金桥巷东侧原莆田县教师进修学校之址。民国5年(1916),基督教卫理公会原创办于坊巷的“咸益女学堂”改名为“咸益高初级女子小学”,亦称“咸益高初两等女学堂”。民国6年(1917),增设中学,中学部即迁至金桥里新校舍,改名为“私立咸益女子中学”,俗称“咸益女中”。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莆田女子中学”。1958年改为“莆田第九中学”。“文革”以后,莆田九中迁址,旧址创办文献小学、城厢实验幼儿园(今荔城区实验幼儿园)。

蒲氏与兴化话罗马字

光绪年间,美国传教士蒲鲁士挈眷来兴化传教。初到莆田,语言难通,无法与教徒交流,更难宣讲基督教 “福音”。于是,蒲氏夫妇即苦心研究,寻求捷径,通过用罗马字拼音标注的方法,辅以分析和刻苦记忆的功夫读写兴化方言“特音”,不到一年的工夫就很快学会了一口平顺流利的兴化话。鉴于兴化教会教徒多为文盲的家庭妇女,蒲氏夫妇即将这种罗马字拼音方法经验传授给教徒。出乎意料,一般女教徒3个月后就能用罗马字拼写出莆仙方言;彼此之间也能用罗马字顺畅地互相交流,清楚表达意思。通过实践证明,用罗马字拼写莆仙方言是行之有效的识字办法。蒲星氏为了帮助兴化教会女教徒用罗马字相互写信、阅读圣经,于光绪十九年(1893)向英国定制了一套罗马文活版铅字,开始以兴化话罗马字译印新旧约圣经。三十六年(1906),在井头街南之西侧,即井头街与金桥巷交叉地之西北角(原市劳动服务公司旧址)创建 “美兴印书局”,办公楼次年落成;美兴印书局负责《奋兴报》的印刷,是莆田史上第一家印刷机构。(1947年张福基《兴化卫理公会史》)

刘福铸《兴化话罗马字研究》云:“兴化话罗马字拼音系统共有声母14个(不包括零声母),莆田话有韵母31个,仙游话只有韵母27个。罗马字不论莆仙,皆没有标注入声韵母,而是用声调符号加以对应。声调9个(实为8个)。”高德矞《兴化话与罗马字》一文说,用罗马字拼写兴化话使用字母少,只有10字主韵母、20字复韵母、14字发声母、9个声调符号和普通的标点,即能写出所有的兴化话语音及声调,简单易学,仙游话更为简单。若增加各种特殊发声母,可以拼写各国的文字音和方言音,可拼写出各种鸟兽叫声和声调,各种噪声及人们的哭声、笑声的声调。一般有汉字拼音和英语切音基础者,经过短时间练习即能全面掌握。(刘福铸《兴化话罗马字研究》,《莆田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高德矞《兴化话与罗马字》,《莆田文史资料》第11辑)不过,当时使用兴化语罗马字竟局限在兴化基督教会内通行,教外并不推广,也无人问津。此后,因普及普通话和汉字拼音教育,这种兴化话罗马字,随之被淘汰而湮没,成了历史陈迹。

蒲鲁士,全名为威廉·蒲鲁士,后取汉文“叟堂”为号。1862年12月出生于美国,1888年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其妻星以利沙伯,邑人称她蒲星氏。两人于1890年一同来莆田。夫妻在兴化设堂传教,毕生献身于教会事业,并致力于兴化的文化教育、医疗慈善、社会服务等事业,以及发展洋行企业,为兴化社会事业发展做了不少贡献,对中美民间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光绪二十九年(1903),蒲鲁士回国度假,由莆田带回“小陈紫”荔枝苗两株,移植于与莆田同纬度的南部佛罗里达州。之后在美国繁殖发展,南部包括波多黎谷和南加州等地,以及巴西、古巴等国,都有千亩以上的荔枝园。这些传自中国的兴化荔枝,被誉称为“果中皇后”。美国人为纪念蒲鲁士引种功绩,将它命名为“蒲氏荔枝”。1912年蒲氏开始组织带领兴化人渡洋旅居马来西亚砂拉越垦荒,为兴化移民马来西亚奠定了基础。(详见“蒲鲁氏与诗巫兴化芭”条)1916年11月,蒲鲁士回国病卒,年54岁;1951年,90高龄的蒲星氏回国,1955年3月逝世。

蒲鲁氏与诗巫兴化芭

兴化芭,是指民国初由基督教美以美会组织兴化人移民马来西亚诗巫垦荒的兴化垦场。诗巫属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兴化垦场在诗巫纯溪美拉北岸,初称 “新兴化”。

兴化地区地狭人穷,引发基督教组织向海外移民垦殖的设想。美以美会传教士蒲鲁士受到福州黄乃裳组织基督教徒移民南洋垦殖经验的启发和影响。黄乃裳,福州闽清六都湖峰人,基督教徒。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曾参与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回闽。1900年12月起,先后率领三批福州移民前往马来西亚砂拉越的诗巫开垦,命名为“新福州”。这些移民成员多数为基督教徒,其中也有少数兴化会友参加移民,开启了兴化美以美会组织移民的先河。1911年,蒲鲁士、李长水两人就移民一事往砂拉越考察,并与砂拉越官方签订在“新福州”垦区对岸划地“长十二公里,广随其开垦所及,无限制”的约定。蒲鲁士返莆后即发布招工启事并制定章程,要求“赴垦场者,当立约,如有生息,十输其一,献于兴化教会”,着手组织基督教美以美教徒移民南洋垦荒事宜。

民国元年(1912)2月16日,蒲鲁士委托方家明和陈秉忠牧师带领兴化教徒101人,买棹南渡,由涵江搭驾鹅轮船出发,经厦门往马来西亚。至5月22日抵达诗巫,随即拈阄分居于亚活江上中下游沿岸三区,搭盖三座亚苔厝,占地百余英亩,自称“兴化芭”。他们开始垦荒,种植蔬菜薯芋等杂粮以充日粮,种植树胶以谋发展。这是兴化人移民马来西亚诗巫垦荒的开端,也为后来的旅居华侨奠定了基础。1913年,陈秉忠牧师回乡挈眷赴马,3月7日又带领第二批40名教友出航,6月17日抵达。翌年,在上区后山斩伐大丛林,开拓新垦区。自此移民者随之增加,逐渐形成高潮,居住地也逐渐扩散到新珠山、船倪德古、朋那达、船倪杯等地。可见,基督教美以美会蒲鲁士夫妇在莆传教的同时,乃大力发展教育、慈善事业,还为兴化移民旅居东南亚国家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何受良《诗巫兴化垦场六十年简史》、林开臻《诗巫兴化垦场史略》,引自方辉绳《莆田旧事抄》。何受良,莆田灵川何寨人;林开臻,兴化莆仙公会首届主席)

据耆老说,笔者故乡灵川张边(旧称“场边”)村的萧福生、萧照生等同乡,于1918年也组织首批渡洋移民诗巫谋生。他们初居兴化芭,与兴化人移民一样,做工、割橡胶、种菜,也布田种水稻。后来萧、林姓移民中有萧孝江、萧仙景、林乌菊、林冬菊等几个家族开始经营橡胶,做新鲜海产批发,并逐渐发展为公司,经营冷藏海产批发生意。经早期移民的牵头,故乡亲友又不断向南洋开发,并形成移民族群,至今在马来西亚定居繁衍的人口有2000多人;亦成立了兴化张边同乡会,作为服务侨民和联络故乡情谊的组织。

坊巷朱紫坊之演变

朱紫坊,位于坊巷东之巷道中,近井头。宋时,郡衙在坊巷以“长官方廷笵居此,后诸子皆登巍科,跻膴仕”,立有“袭桂”坊以表其居。绍熙二年(1191)知军赵彦励重立,改坊名为“朱紫”。朱紫坊依金紫光禄大夫方廷笵父子官品取名。

宋李俊甫《莆阳比事》云:“方殷符,唐僖宗朝为王府谘议与其子廷笵,自光山来宰长乐,遂家于莆田刺桐巷。廷笵六子是为六房。方自齐卿擢皇祐第,子壳复擢熙宁第,郡榜其坊曰‘袭桂’。既而容武举及第;子天若、族子句,同擢绍圣第;天若子劭,复擢大观第;弟天任擢政和第。又有林氏由长城来居,是巷自深之擢熙宁第,弟冲之擢元符第,冲之子郁濯宣和第,朝请涣之子震擢崇宁第,朝奉泽之子霍擢政和第。衣冠联延,复榜其坊曰 ‘朱紫’。”

弘治志载,“朱紫坊”废于弘治前,而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福建监察御史方元彦、兴化府知府王嘉忠重建。新建的 “朱紫坊”为石构,四柱、三间、五楼,雕饰精美,然而历经300多年风霜雨露,而毁于 “文革”期间 “破四旧”的一瞬间。

大道街科第精英牌坊

大道街是兴化城通衢,过往官民川流不息。旧时与其他街道一样置立有各类彰显科第表坊,举如:

状元坊,景泰三年(1452),刑部尚书薛希琏为辛未科(景泰二年,即1451年)殿试第一(状元)柯潜立。

邦彦坊,成化十六年(1480),知府刘澄为庚子科吴绫等33个举人立。

传桂坊,成化十八年(1482),参议叶祚为郑氏教授观、助教孟良、同知广、教谕庠俱领乡荐立。

联璧坊,成化二十二年(1486),御史刘信为甲申进士陈音、林诚、杨琅、郑淮、吴希贤、陈按、吴宏密、陈迁而立。

多隽坊,弘治五年(1492),知府王弼为己酉科陈伯献等33个举人立。

癸未进士坊,为嘉靖二年(1523)姚文炤等14个进士立。

壬辰进士坊,为嘉靖十一年(1532)方召南等11个进士立。

群英坊,为嘉靖二十二年(1543)癸卯科黄继周(解元)等32个举人立。

丙辰进士坊,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科进士林润、戴科立。

共步瀛洲坊,为万历元年(1573)癸酉科陈王道等17个举人立。

大道街,是一条古老的街道。如今,被列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存着旧城区难得的一片古建筑和古路巷,留给兴化人见证兴化古城的历史。而且通过修缮道路和店铺,开发专营服装、布料、日用小商品等一条街,使这条古色古香的老街又充满时代新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