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义井街,即今东大路,是古兴化城内夹在南门内横街与鼓楼前横街之间的一条东西向通衢大路。东自望海门(东门)内转折而西,经大有仓、永福寺,西至行尾巷头。属境有巷曰:居仁巷、亚美巷、仓边巷、仓后巷、留桥巷、紫奎巷、凤山巷、书仓巷

义井街是一条古老的街道。唐代有僧涅槃开凿的“义井”,宋有兴化军建的都仓和常平仓(明改为大有仓),明设有鱼行和柴行。旧谶云:“市连义井岁时丰,水绕壶公文物盛。”同时,宋代望海门内是牢城指挥营驻地,塔寺前设有驿站即“宋东驿”。宗教活动场所有:宋太平兴国初建造的永福院(即凤山寺),清光绪建造的莆田县城隍庙、义井武圣庙,民国初建造的基督教莆田堂,以及东门兜显迹宫,居仁巷会望宫、太师庙,书仓巷白衣堂等。属境亦建有义海社、义海上社、义海下社、忠孝社、天禧社、紫奎社、材行社、仁寿社等里社;官府建造春秋致祭的名宦乡贤公祠:东门明尚书彭韶祠、大有仓东尚书林俊祠、大有仓内尚书林云同“崇德祠”、东门清总兵朱天贵祠堂、仓后明忠孝祠、二烈祠、世忠祠等。

义井街辖境姓多族大。宋代的宰相龚茂良、状元郑侨、榜眼李宗师等家族,明代的刑部尚书林俊、礼部尚书曾楚卿、知府游日章等家族,清代大理寺卿郭尚先、大理寺少卿程甲化、东昌知府程鲲化、东门孝子郑文炳,以及清末民国书法家陈唐彬、刑事主事关陈谟等家族,或是世家望族,或为郡邑名贤;而且这些家族多建有族祠和家庙。街中巷里留下不少名人故居,如宋代仓前龚茂良故第、书仓巷郑侨故居,明代柴行巷林俊故居、书仓巷曾楚卿故第,清代书仓巷郭尚先故第、居仁巷孝子郑文炳居第、朱仓关陈谟故居、留桥口书法家陈唐彬居第等。

清嘉庆间,官府即在义井街建有擢英书院(后改为“兴郡中学堂”);光绪间,在仓后巷建有“兴郡中西学堂”(后改名 “哲理中学 ”)、在塔寺里建有 “莆田县砺青小学”(即后来的 “文献小学 ”)等。

义井街尚存的古迹有:万安永福禅寺(即凤山寺,仅存大雄宝殿一座,2009年列为省级文物单位)、仓边巷基督教卫理公会莆田堂(1996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书仓巷清大理寺卿郭尚先故第(1993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清总兵官朱天贵祠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城改造时移建于绶溪公园内)。其余皆淹没于历史长河中。

街名变迁

义井街历史悠久。明清之前,今东大路这条横街以鼓楼前的井亭街即今十字街为界,分为东、西两街。井亭街以东曰“东街”,弘治志谓“亚魁坊,旧在东街柴行”即是;以西则称“西街”。东街永福寺之左、通衢南有“义井”一口,郡志载:为唐“僧涅槃所凿”。以故,明朝时东街即以井取名“义井街”。清朝里图仍旧。明清时期义井街隶属左厢。

民国初,义并街隶属城厢区。至民国21年(1932),该街分为三街:东门内街,属义海铺;南市头街,属紫奎铺;凤山寺前街,属材行铺。三街隶属城东乡。民国末,复并为义井街,且与西街合并更名“东大路”,隶属城厢镇。

1949年后,义井街仍沿用旧名“东大路”,隶属城厢镇凤山街。“文革”期间,凤山街改名为“东方红街”,东大路亦随之改称“东方红路”。1980年以后,复旧名“东大路”,属城厢镇凤山居委会。今街名称“凤山社区居委会”。本节以古义井街范围(不含西街)叙事。

宋宣和三年(1121),兴化军更筑军城,义井街东南端设置城门曰 “望海门”,俗呼 “东门”。自此,义井街不仅是兴化城中的东西通衢之一,而且还是沿海、南洋、平原有事进城者尤其是商贾货郎过白湖渡,由东门进城的必经大道。

旧街概览

旧时,义井街自东至西地段之名俗呼:东门内街、义海社、仓前、南市头、塔寺前。

东门内街 位于望海门即东门内,故名,俗呼 “东门街”。南北向,南自东门北至义海社。

自望海桥入城,便是东门瓮城。瓮城内是一条微弧形的小街道,街上有十多爿店面,多为加工经营传统竹器手工制品。街中东侧有 “显迹宫”,奉祀杨公太师。莆田县《宗教志稿》云: “在城门口有义海下社。 ”有耆老说,社近显迹宫,不知孰是。 20世纪 50年代初建设福厦公路时,瓮城及其社庙均被拆毁。

东门街有官府建的名宦祠堂,春秋致祭,此类祠堂称为“公祠”。举如:

清宫保总兵官谥忠壮朱天贵祠,位于东门街东侧。(详见“朱天贵祠”条)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旧城改造,祠堂迁建于绶溪公园,与明史学家柯维骐 “修史堂”毗邻。

尚书谥惠安彭韶祠。彭韶,字凤仪,天顺元年(1457)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惠安。彭韶祠为正德间(1506—1521)参政魏瀚所建,春秋致祭。嘉靖壬戌(1562)毁。地被民众占用。万历初,分守阴武卿查复,知府吕一静捐俸助建,匾曰 “名臣彭惠安祠”。万历乙未(1595),巡抚许孚远、巡按陈子贞修。康熙癸未(1703),族孙都御史彭鹏重修。

明弘治五年(1492),参政魏瀚等还在东门内为时任右副都御史彭韶立有“都宪坊”,彭韶卒后又为其立“三代元老一代名臣坊”。明代在东门内亦为 “嘉靖八年(1529)己丑进士郑■、郑大同、魏一恭、林允宗、林东海、陈光华、黄谨容”立有 “己丑进士坊”。

东门街有民国诗人陈禅心旧居。陈禅心(1912—2004),原名春霖,字畏陀,由常太迁居东门,与朱天贵祠堂对门。早年毕业于哲理中学、省立农林高级中学。 1936年始在空军部队服役,擅长唐诗集句,誉称“空军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福建省文史馆馆员。著有《抗倭集》《沧桑集》等。

义海坊 弘治志载:“义海坊,旧在东营前,东抵望海门。”宋代建。居仁巷南巷口有义海社,坐东面西,社因坊而得名。而在亚尾巷口有“义海上社”。据此,义海坊疑位于东门街北,居仁巷至亚尾巷一带。以故,自东门街北折而西至仓前这一带地方,民间俗称为 “义海坊”。

《莆田宗教志稿》称:位于亚尾巷口的义海上社和城门口的义海下社均为居仁巷义海社的“社仔”。20世纪末旧城改造时,这些里社宫庙均被拆除。然里社信仰已形成宗教习俗,近年来居民又自发在本社区即今东大路675弄5号楼南夹道间建新社曰“义海上社”,又在东大路675弄61号北(旧居仁巷南,接东大路)新建社曰“义海中社”(代表旧义海社),恢复里社民俗活动。新建的义海上社和义海中社规制大不如前,形如民间土地庙,然而香火如旧,每年仍依旧俗举行元宵社祭。

弘治志记载:宋代“在望海门内”驻有“牢城指挥营”。《八闽通志》亦载称:“牢城指挥营,在义海坊通衢之北。”为厢军,行防御镇戍之责。据此,疑牢城指挥营设在义井街东端北侧。而据弘治志所载:“义海坊,旧在东门营前,东抵望海门。”其兵营屋前即是居仁巷义海社。至清代其址改为东门营。

仓前 位于亚美巷西。东门内街北折而西,过居仁巷、亚美巷,宋兴化军在街北建有仓储,即“都仓”和“常平仓”。按,都仓,亦称 “大仓”,即兴化军总粮仓;常平仓,即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的粮仓。以故,其地俗称“仓前”。仓内地曰 “仓里埔”,仓西有巷称 “仓边”,仓北之巷曰 “仓后”。

郡志载:义井街东北偏,宋建有“都仓”,都仓北为“常平仓”。两仓何时建置无考,后倾圮。至绍熙元年(1190),太守赵彦励重修。明洪武元年(1368),兴化府将都仓、常平仓改建为 “大有仓”,知府盖天麟修葺。明大有仓廒凡 35:曰天、地、日、月、仁、义、礼、智、信、雍、熙、泰、和、玄、黄、宙、洪、风、调、雨、顺、乾、元、亨、利、贞、福、禄、寿、行、笃、敬、平、广、盈。景泰以后,陆续倾圮,只存天、雍、熙、泰、玄、黄、宙、调8廒,嘉靖间(1522— 1566)尽毁。隆庆三年(1569),知府徐绍卿、知县徐执策拨款重建东西两廒,有大门两仓官衙吏舍。清初,存仓廒 5,添建积贮仓、谷廒 1间,捐纳监仓 1、仓王庙 1。后仓废。清光绪十一年(1885),莆田知县徐承禧将大有仓改建为 “莆田县城隍庙”。(详见 “莆田县城隍庙”条) 1949年后,仓里改为莆田驻军即第 28军司令部用地。

明嘉靖间(1522—1566),在大有仓东建有尚书谥贞肃林俊祠,即“名德祠”,四十一年(1562)毁,万历三年(1575),巡按孙综行郡重建;十二年(1584),巡抚赵参鲁修。万历二十六年(1598),巡按徐兆魁在大有仓内建尚书谥端简林云同祠堂,即“崇德祠”。以上两祠均为春秋致祭。明末,仓前亦建有湖广按察使游云鸿祠堂。

1949年后,东大路东端打通至环城路。20世纪末旧城改造时,仓里即今文献路以北部分均被拆建为“金鼎”商业大厦,以南部分亦改建为中高层商住楼及安置房。

南市头 位于仓前西,过仓边巷便是,明弘治以后设市于此而得地名。郡城之市,初设行尾,故名“行尾市”,亦名“鱼行”。其地之后雅称“和美巷”。后来,鱼行因故曾一度迁设浮市于“郡治前”,旋移设于西街即大佬前,称“西市”。元祐六年(1091)复迁回行尾。至弘治四年(1491),“同知朱海有事永福寺,嫌其腥秽”,乃由行尾迁市于义井之东,称“南市”(按,南市是与新观前北市相对而呼)。清朝南市仍旧,散伙于何时,未见郡志详载。而邑人将南市前这一带地俗呼为 “市头下”。

宋时,兴化军在南市左建有 “不欺坊”,后来改名 “隆礼坊”。

仓边巷口西侧,南市头东聚居张氏家族,南市头西居郑氏家族。而留桥口东侧,居者为林氏家族,有清末民国时期的书法家陈唐彬故居。

留桥口相对义井街南侧,有奉祀关帝圣君的“武圣庙”,庙右旧有一大杧果树。武圣庙西侧为“紫奎社”,祀社公社妈。社庙相邻,坐南朝北。武圣庙为清代所建,祀关圣彩塑冕服坐像。二进中夹天井,前落为三门厅堂、后落为正殿。教场关帝庙废后,其匾联多移置此庙。1949年后废祀,凤山街居委会曾一度在这里办公;“文革”后又为城厢脱水厂使用。而紫奎社被莆田县建筑公司占用。 20世纪末旧城改造时均被拆除。近年社区居民又在今东大路 542弄3号楼北夹道间(相近旧址)重建武圣庙。新庙坐西朝东,规模窄小,分三室:中为武圣庙、南室为紫奎社、北室为函三堂,庙、社、堂三合一,匾额曰 “武圣庙”。

旧武圣庙东有南北向小巷,即 “下书仓巷”。

义井大街南侧街旁,旧紫奎社稍西有唐僧涅槃所凿的义井,相对街北郭家大院。弘治志载:义井“在永福寺之左,通衢之南”。《图经》谓:“唐僧涅槃所凿”,“广几及丈,大旱不竭,左厢居民通取汲焉”。井上覆四目石井围。乾隆志称:莆有五泉,此曰“义泉”。义井街因井得名,邑人俗呼这一带地方为“义井”。义井是兴化城内的一口古名井,世代孕育了不少的乡贤名流。旧城改造时其井被覆在路下,井位大概在今郭尚先故居东巷道北口稍东的街旁。

塔寺前 位于南市头西,过留桥巷。旧时,义井街北有 “凤山寺”即 “万安永福禅寺”,因寺位于凤山之上,故名。弘治志称: “凤山在城中,由梅山分脉而来。永福寺在焉。 ”寺内有浮屠五级,俗呼 “塔寺”;寺坐北朝南,因山门前是义井街,故自东留桥巷至西西墙巷这一带地俗称 “塔寺前”,寺内则称 “塔寺里”。

凤山寺,初为两院:一曰“万安水陆院”,一曰“永福院”。宋淳熙九年(1182)两院俱火毁,寻复建。元至正十四年(1354),又遭火,僧霞谷重建,并为一寺,次年赐“万安永福禅寺”额。至今仅存一座大雄宝殿。(详见“万安永福禅寺”条)凤山寺山门右侧有 “材行社”。宋代,寺前西南隅设为柴行,后改称 “材行”,故名。旧城改造时被拆除。近年社区居民在东大路北侧 421弄1—3号楼夹道中重建新材行社,规制简陋。

按,弘治志、乾隆志《里图》记载:义井街,东自望海门,西至行尾巷头。然自行尾巷头西至井亭街,这一路段查无地名,亦无归属街道。当地有耆老云:其地俗称 “十字街口 ”,不知孰是。存考。

义井街为兴化古城东西通衢,为彰表名宦忠臣,在街巷要道多置有牌坊,之前已作表述。又如,成化八年(1472),知府潘琴等为右副都御史翁世资立“都宪坊”。而在其街还建有表彰本邑中举登第之科第牌坊,诸如:正统六年(1441),知府余灵为乡试第一人方玭立“解元坊”,成化二十二年(1486),御史刘信为丙戌进士黄仲昭、陈岳、林敷、林孟和、朱文环、余祈繁、柯墩、林正、黄琏、邱山、余康、陈鼐立 “群凤坊”。

世居旧族

义井街至迟在唐代就有族姓居住这里,涅槃为滋民在此凿义井;唐开元建万安水陆院,是信众朝拜的地方。聚居这里的家族到了宋代,按李俊甫《莆阳比事》所载,不少蔚为科第大族。

宋时聚居在仓前的名族有:“仓前李,为水陆永福寺前亚魁李宗师之族,潮守特正、朝请敷正之后。”李宗师,政和二年(1112)进士第二人(榜眼),官湖州掌书记。宗师侄特正,弘治志作“持正”,从《莆阳比事》。(《重刊兴化府志》卷16《科目》)字季秉,少与宗师以文名于太学,号“大小李”。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官德庆、南剑、潮阳三郡,官终朝请大夫。特正弟敷正,弘治志作“敦正”,从《莆阳比事》。(《重刊兴化府志》卷16《科目》)建炎三年(1129)进士,官朝请郎、湖州签判。宗师后裔仍传塔寺前、留桥等处。

聚居仓前的还有南宋绍兴八年(1138)进士、宰相龚茂良家族。市头东南偏即旧擢英书院为龚茂良府第,(详见“宰相龚茂良故第”条)宋《莆阳比事》称这一支龚氏为“市东龚”。龚茂良身后,其族裔仍在城内传衍。《莆阳比事》称龚氏居于义井街及府学前街的还有 “驿前龚” “学前龚”等。其子孙虽少见高官显爵,却已蔚为兴化名门望族。

仓边巷口西侧,南市头东聚居张氏家族。居第为东西两座并排的二进院落式大厝,规制颇大,院门均面义井街。民国初仙游县县长张寿棋即是这里人。张寿棋,字介庵,清光绪十一年(1885)拔贡,朝考一等,授吏部主事。丁优。二十七年(1901),任莆田县官立小学堂监督(校长)。三十二年(1906),进京供职,补文选司主事。民国2年(1913)任仙游县县长。子景堂,字左如。清末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回国后,热衷于教育事业,历任莆田官立高等小学、私立砺青初级中学校长。 1912年,任福建省参议会仪员,兼任公立法政专科学校教务长。北伐战争胜利后,调入福建省政府供职。

南市头西即留桥口东侧,居者为林氏家族,有清末民国时期的书法家陈唐彬故居。(详见“陈唐彬故居”条)

陈唐彬居宅北,居有郑氏家族。《莆阳比事》称:“市西郑,新守浩、监簿耕老之族。”不知孰是?新守浩,当是宋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承议郎,知新州的郑守浩。郑耕老,字谷叔,号友堂,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官至国子监主簿。

聚居水陆院永福寺前的家族有李氏家族。《莆阳比事》称: “水陆院前李”为 “亚魁宗师之后,与仓前、留桥李同出”。

宋时聚居义井街的还有欧阳氏、吴氏、宋氏、黄氏。

欧阳氏,为“四门詹后,刚定盻族,与义门欧阳同出”。欧阳詹,字行周。晋江潘湖人,唐贞元八年(792)登贾棱榜进士第二,韩愈居三,李观、李绎、崔群、王涯、冯宿、瘦承宣诸名士联第同榜,皆天下英俊,故时人誉称为“龙虎榜”。贞元十四年(798)授国子监四门助教。詹工诗善文,著有《欧阳行周集》10卷。詹为九牧林披之婿,妻林萍为蕴之妹,生槚、荫、秬三子。詹卒后归葬于莆,入祀乡贤祠。欧阳盻,弘治志作“盼”,从《莆阳比事》。政和二年(1112)进士,朝散郎、详定司敇令所删定官。盻父伸,熙宁六年(1073)诸科及第,官古田令。宋时,因欧阳詹子孙居于此,故在义井街立有“崇教坊”。欧阳氏在莆,有后人改复姓为单姓 “欧”氏。

吴氏,为“连江丞焕之后”。吴焕,父颋,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循州教授。焕,庆元二年(1196)特奏名,连江县。宋氏,为 “唐员外骈之后,与后埭宋同出”。黄氏,为 “状元定之族,自三山移居”。

迨至明代,依郡志《科目》科第人物记载,游氏是居住东门的科第大族。嘉靖二十八年(1549)有举人游日章,字学■,嘉靖三十八年(1559)登进士第,官至廉州知府。子伯槐字登辅。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人,三十五年(1607)登进士第,官至广西按察使。伯槐孙谦征,字广益,顺治中拔贡。《续莆阳比事》载:游氏三世四科甲,即游日章、日就、伯槐、叔骅,系祖孙父子叔侄也。

明代,聚居义井街仓前的有林、高、昌氏等家族。其科第有:林氏,正统九年(1444)林庆,由府学岁贡,任儋州知州。高氏,洪武间有高献民,应荐任浦江知县。献民子高霖,字资说;高霖侄橙,字彦材,白马庙人。叔侄二人同为景泰四年(1453)举人。昌氏,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昌应会,字廷魁,官升廉州府同知,终官长史。弟应时,字廷佐,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临安府知府。

侄维基,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官建昌府同知。兴化府曾在仓前为同知昌应会、弟知府应时、父封员外郎在通立 “三大夫坊”。

义井街市头居有陈氏家族,诸如志称: “陈纲,纪之弟,南市头人。天顺六年举人”, “陈彰,字仲赞,南市头人。谐之孙,俊卿之族孙。成化二十二年举人”。可见,陈彰家族出自 “玉湖陈氏”。

聚居塔寺前的有王氏、洪氏、曾氏等家族。王氏,有 “王福,塔寺下人。景泰四年举人,严州府学训导,改韶州,转惠州”;洪氏,有 “洪忠,字贵诚,塔寺前人,天顺六年举人,历扬州府学教授”。还有曾氏一族。(详见 “尚书曾楚卿居第”条)

依郡志《科目》科第人物记载:永乐十年(1412)进士黄常祖,字邦经,号澹轩,义井街人。常祖父震,号梅东,精易学,为莆士师。常祖登第后授刑部主事,历官至山西布政司左参议,正统十年(1445)以老疾乞致仕。景泰元年(1450),知府张澜在望仙门内街为黄常祖等9位致仕回乡官员立“耆英坊”。常祖孙开颜,字公悦,弘治二年(1489)举人,四川重庆府合州学正。

明宣德十年(1435)举人蔡亮,字孟孚,由教谕升庆远府教授,义井人。郡志亦载,景泰三年(1452),宋通议大夫陈大卞的十九世孙户部员外郎陈中在左厢义井建有陈大卞祠堂。陈大卞,字仲循,自号南塘居士,治平四年(1064)进士,累官至威武军佥判。可见,在明时居住义井街的还有浮山陈氏和蔡氏家族。

朱维斡《莆田县简志》记载:嘉靖丙戌进士邹守愚,黄石邹曾徐人,为广东知府,能以单骑解新会民变。未几,属瑶迫于阃帅,将大讧,得守愚一言遂解。守愚累官至河南巡抚、户部右侍郎。居第在城东门内,然久已易主矣。可见,邹守愚后迁城东门内即义井街营建新第,依其官职,新第规制当属官僚士大夫宅第行列。然守愚新第“久已易主”,居第如今已无迹可寻。而城厢镇公产即凤山街 “会望宫”四周界限登记称:宫在 “居仁巷 ——北邹宅”;此邹氏或是邹守愚后裔。

古巷寻踪 义井街北侧,自东至西有巷曰:居仁巷、亚美巷、仓边巷、仓后巷、留桥巷、凤山巷。

居仁巷 位于义井街东端北侧,南北向,南接东门内街,北过仓后巷抵湖岸巷。居仁巷之名初见于民国《莆田县志》,时称 “居仁街”,属城东乡义海铺。1949年后,巷名仍沿旧名,隶属城厢镇。 “文革”期间,曾一度被更名为 “反帝路”, 1980年复旧名为 “居仁巷”,沿用至今。

至于民国以前,查郡志未见以居仁巷命名。20世纪50年代城厢镇“公产登记册”之凤山街“会望宫”条,称宫在“居仁巷,东至翁祠,西路,南翁祠,北邹宅”。如此说,翁祠是在居仁巷,与会望宫相邻。而乾隆志、民国志之《建置》均载称:“翁六桂祠堂,在东门街。”时义井街东端止于东门内街。据此,居仁巷在民国以前或统称为“东门街”。清朝,曾在这里建置守备“东门营”。乾隆志《里图考》中,义井街有巷曰 “东门营”,或为居仁巷之前名。

居仁巷,邑人亦称“居仁里”。南巷口东侧建有“义海社”,面对义井街。循北行,这里世居宋史学家郑樵后裔郑氏家族,俗称“下郑”。建有郑氏祠堂。 1949年后,莆田竹器一厂、草织社曾设于郑祠。 20世纪末旧城改造时,文献路向东延伸穿过祠堂,祠堂即被拆除。从此,居仁巷也被析为南、北两巷了。南段被拆建为商住房,北段基本保持旧巷原貌。

居仁巷北段,即今过文献大街,北通仓后巷,仍居有郑氏家族,俗称“上郑”。这里尚保存一座大门坦面向巷道的古建筑,为清乾隆间誉称“郑孝子”的郑文炳居第。(详见“郑文炳居第”条)

郑文炳居第相对巷西,为清康熙举人、东昌知府程鲲化居第以及“知府程鲲化祠堂”。程鲲化,字季序,号南洲,康熙二十三年(1684)举人,累官迁刑部郎中,出知东昌府,有政声。《兰陔诗话》评云:“南洲牵丝多惠政,有古循吏风。”为人重孝道,有女嫁孝子郑文炳。卒后郡人在这里(郡志称“县城隍庙东”)建程公祠祀之。今华亭旧街岭头店石碑龟尚立有巡抚汪隆书 “程先生神道碑”一通,碑高360厘米、宽98厘米,文曰:“诰授中宪大夫山东东昌府知府、加四级晋阶通议大夫、刑部贵州清吏司郎中、祀名宦南州程先生神道碑。 ”上款: “雍正己酉吉旦,赐进士第年家眷侄汪隆顿首拜书。 ”鲲化子大僖,字而有,雍正朝授抚宁知县。程祠西可通亚美巷,故民国志《风俗》云:宋理宗朝婺源人程文 “奉使居杭州,历仕度、敬、端三朝,随少帝入海,殉难。其子复与侄鹏居莆亚美巷”。

程鲲化故宅迤北,即郑文炳居第斜对面是民国莆田县议长黄祖汉故居。黄祖汉(1886—1970),字仲良,光绪末留日,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回国后任过福建省民政厅秘书长暨代厅长、私立莆田砺青中学校长、莆田县参议会议长等职。1949年赴台湾任台北师专教授、台北莆仙同乡会第五届理事长。黄氏居宅在巷西,大门坦面朝居仁巷。居第坐西朝东,悬山顶、土木结构,前后两落七间厢八天井的院落式大厝,为清末建筑。据说居第是黄祖汉父亲所建,至今房屋保护还较为完好,居者仍为黄氏家族。黄氏大院北侧有偏门通仓后巷。

黄氏居宅相向巷东,旧有“翁氏六桂祠”,祀翁氏“六桂”。唐补阙翁乾度生六子,宋建隆元年(960)、开宝六年(973)、雍熙二年(985),兄弟先后登进士第。同胞六兄弟,三科六进士,时称“六桂”。过后衖,与之相交的湖岸巷,聚居有翁氏家族。六桂祠北邻 “会望宫”。

居仁巷北抵湖岸巷折而东旧称 “后衖”,通水关头。

亚尾巷 东邻居仁巷,南北走向,南自义井街北接仓后路。 “亚尾巷”之名初见于明清郡、县志《里图考》,民国时期雅称为 “霞美巷”,隶属城东乡义海铺。 1949年后,仍沿旧名,隶属凤山街。 “文革”期间,曾一度被改名为 “反帝路”, 1980年复称旧名 “亚尾巷”,为凤山居委会属地,今称凤山社区居委会。

亚尾巷口建有 “义海上社”,为居仁巷义海社的 “社仔”,20世纪末旧城改造时被拆除。近年居民自发在本社区即今东大路 675弄5号楼南夹道间建新社,仍称“义海上社”,恢复里社民俗活动。

亚尾巷北口东侧,旧有“忠孝社”。其社相对巷西是“忠孝祠”,祠前有“忠孝”祠坊,社因坊得名。忠孝社坐东向西,疑在原忠祠遗址所建。(详见 “忠孝祠堂”条) 1949年后,为莆田驻军营房。 20世纪旧城改造时拆除,2015年社民在亚美巷北即市人民银行西侧,置设一座如同土地神庙大小而用大理石板组装的“忠孝社”,规制难辨是社,复社后逢正月元宵节仍举行祈福活动。

仓边巷 位于仓前西,南北向,南自义井街起,北与仓后巷、井头街相接壤。巷名初见于明郡志《里图考》,清朝、民国巷名仍沿旧,民国时隶属城东乡天禧铺。民国后期将井头街和仓边巷合并称为 “由义里”。 1949年以后,巷名更曰 “文化巷”,为凤山街属地;至1980年恢复旧名 “仓边巷”,属凤山居委会。

弘治志载,仓边巷古有 “天禧庙”,其前宋建有坊曰 “天禧坊”,后毁圮,弘治间知府陈效判令重立。巷西有一里社曰 “天禧社”,以坊得名。 20世纪末旧城改造时,天禧社已被拆除。

天禧社北即旧咸益女中东侧,临巷,是一座颇有名气的“基督教莆田堂”,俗称“莆田大教堂”。(详见“基督教莆田堂”条)

旧时,郑氏是居住仓边巷的大姓名族。据郡志《选举》载有:正统九年(1444)举人郑立,字克豫,官饶州府学教授,卒,祀乡贤。立子徽,字元美,成化十年(1474)举人,官至高州府通判。弘治十四年(1501),知府陈效等为甲子科举人郑立及其子、甲午科举人郑徽立“世科坊”。郑立从兄郑已,字克成,宣德三年(1429)由府学岁贡,任嘉兴府通判。乾隆志载:在仓边巷口,为郑淑派下郑已、郑立等立 “奕世承恩”坊,坊匾阴额题 “初祖倡学”。

相对奕世承恩坊即街南侧,有观音亭;这里亦居有郑氏家族。族老说其族与亚美巷郑氏、书仓郑氏同出。按,亚美巷、书仓巷郑氏为旧兴化县浔阳郑庄派系;乾隆志称郑已为 “郑淑派下”,属仙游赖店巩桥郑淑之族。故此 “同出”之说,或追溯至初 “南湖郑氏”。

仓边巷东侧乃居有郑氏一族,为郑淑派下郑纪后裔。据年过八旬的主人郑启佑先生云:清咸丰间(1851—1861),曾祖父郑某由仙游徙迁莆田城外东门兜,先做卖烟小生意,后开酒坊,发迹后到仓边巷买厝迁居于此。居宅在仓边巷南巷口东侧第一个大门,即“文革”前文化巷1号。祖父郑振烈大概是1865年在新居出生。这里的居屋似为祠堂建筑,传说原是北河边翁氏因发迹为感恩某人而建的。 20世纪末旧城拆迁时被拆除。

仓边巷居族还有林、陈、李氏等。林氏,明代居此者是九牧林蔇之裔林永龄。林永龄,初名龄,以字行,又字延年,天顺二年(1458),以选贡入国子学,授广东翁源县教谕,摄英德知县事。积劳成疾,卒于官。翁源、英德俱建祠祀之。卒后祀乡贤祠。

陈氏,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举人陈大谟,字于忠,苏州府崇明县学训导。据郡志载,这支陈氏为元著名诗人国子监丞陈旅之裔。陈旅,字众仲,号荔溪。其先为崇福里人,先世业儒,至父子修,尤号博古,与同郡郑钺同勘谬郑樵《通志略》。陈旅自幼聪颖勤学,能博览群书,元统中授国子助教,官至国子监丞,阶文林郎。卒祀乡贤。《元史》有传。

李氏,有正统十一年(1446)贡生李循良,字绍卓,武宁县学教谕。仓边巷东侧即天禧社相向还有朱姓人居住这里,并建有家族祠堂。

仓后巷 位于宋兴化军仓储之后,得名。东西向,西连仓边巷头东抵居仁巷。

仓后之名见于宋。李俊甫《莆阳比事》有“仓后姚”的记载,称:“仓后姚,少监宗之之族。”姚宗之,字元仲,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累官至将作少监,后移江西路提点刑狱,未遂而母卒;宗之寻亦卒,年五十六。而巷名载志始自乾隆志《里图考》。其名自清朝以后一直沿用,至 “文革”期间被改名为 “反帝路”, 1980年以后恢复旧名 “仓后巷”,邑人俗称 “仓后街” “仓后路”。

郡志记载,旧时仓后路建有忠孝祠、二烈祠、世忠祠等公祠。(详见“忠孝祠堂”条)民国时期,这些祠堂均废祀。其址或被基督教卫理公会建为牧师屋,或易入民间。1949年后,莆田二中左侧的基督教牧师楼初为莆田县公安局使用,后改为莆田驻军干部宿舍楼;南侧为莆田驻军司令部用址。

仓后巷西北侧为旧哲理中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基督教美以美会蒲鲁士夫妇将创办在坊巷的培元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即 “兴郡中西学堂”,又称“中西学斋”。三十三年(1907),“中西学斋”改名“兴郡哲理中西学堂”。民国28年(1939),以仓后巷西北侧的天官第旧址建造的礼堂“蒲星堂”落成,并移原设在井头街朱紫坊的校门至仓后程甲化祠堂之右。校门两侧分立石板竖匾,各镌 “哲理中学校”五大字。至1952年,哲理中学由人民政府接办,改名 “莆田第二中学”。

(详见井头街 “哲理中学与钟楼条 ”)

中西学斋改为“哲理中学”后,原中西学斋小学部亦改名为“哲明小学”。民国11年(1922),国家新学制颁布后,应中小学发展之需要,哲理中学与哲明小学校舍对换,即哲明小学改以学斋为校舍。民国31年(1942),铸益女子小学与哲理中学附属哲明小学合并,更名 “铸明小学”。校舍移迁哲理中学斜对面的仓后巷新校区。 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 “凤山小学”。

明代,有九牧林蕴后裔、通议大夫林元甫始从龙坡移迁左厢,族居仓后巷。

朱维斡《莆田县简志》云:元甫父“朴叟居龙坡”;弘治志《科目》载曰:“林元甫,仓后人。”可见,这一支林氏自元甫始由龙坡徙居仓后。《莆田县简志》亦云:“林元甫在林氏为井头房。”林元甫,原名普长,字元甫,后以字行,改字秉仁,号豫斋,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官至云南巡抚,进通议大夫。正德元年(1506)以疾告归,三年卒。子有孚,字以吉,正德六年(1511)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嘉靖议礼被廷杖。元甫侄有禄,字以贤,弘治五年(1492)举人,官至琼州府知府,卒年八十。

郡志科第记载仓后巷亦有黄、李氏家族居此。弘治朝有黄文雍,字世和。弘治八年(1495)举人,滕县县学教谕。正德间有黄行可,字兆见,号葵山。正德五年(1510)举人,十六年(1521)登进士第,累官至广西提刑按察使。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李仁,字善长, “在城仓后人,桐栢县学教谕,改苏州吴县”。

留桥巷 即“金桥巷”,这里指义井街辖地今“下金桥巷”。该巷东邻仓边巷,在宋时因留氏居此而得名。南北走向,南接义井街,北通塔寺后巷即旧咸益女中,与上金桥巷接壤。以故,其巷相对上金桥巷而言俗称“下金桥巷”。(详见大道街“金桥巷”条)过金桥巷即凤山寺左侧有小巷(死胡同),巷宽约2米,疑此巷古是“紫奎巷”。古时社为境所设,而境为社属地。巷前旧有紫奎社,故推测近北之巷为“紫奎巷”。弘治志《里图考》称为“紫溪巷”,乾隆志《里图》称为“紫奎巷”。而民国志中,此巷消失了。然这里居有杨姓,不知何时起此巷称为“杨衖里”?旧时,巷里也住有罗姓。小巷东侧临街,旧为郭氏大院。1949年后,这里创办有“抽纱厂”;后来又为街办 “塑料厂”使用。地区移治莆田后,改为 “莆田地区法院”,莆田建市后为 “莆田市法院”。

凤山巷 位于西墙巷西,南北向,南出东大路,巷北不知何故被堵塞而成为死胡同。巷名至民国时方见入志。凤山巷内居者为林氏,有耆老说是明刑部尚书林俊后裔。不知孰是。巷西邻务巷,巷南过东大路或是和美巷,稍东即是柴坊巷。

义井街南侧,为巷曰:柴坊巷、书仓巷

柴行巷 位于今擢英中学(原莆田一中校址)校门前,南北向,斜对街北西墙巷。宋代,这里建有柴行,大概是柴木燃料交易市场,因故得名。后来,逐渐扩大增加建筑杉木材料,而改称“材行”。弘治志谓:“宋志作柴行,今(明)作材行。”明清朝均以“柴行巷”名入志,民国时期更称“柴坊巷”,隶属城东乡材行铺。元至元九年(1343),廉坊司佥事赫德尔在柴行巷为林应成父子登同榜进士第而立 “联桂坊”,以故,邑人俗称 “柴坊巷”,至今仍此呼。

《八闽通志》载称:宋政和二年(1112),在柴行为莫俦榜第二人李宗师立有“亚魁坊”。至绍熙二年(1191),知军赵彦励重立,改坊名为“德义坊”。即乾隆志称:“德义坊,旧名亚魁,为宋榜眼李宗师立。原在材行巷。”按,弘治志载:“德义坊,旧在东街永福寺前。 ”而材行巷位于永福寺前,故推测 “德义坊”之址在永福寺前材行巷。《八闽通志》载:宋代 “在德义坊,郡治东第二街左”设有驿站曰 “东驿”。在宋时塔寺前这一带地方俗称 “驿前”。按,今胜利路中山中学前,邑人亦称 “驿前”,因明代在此设驿而得名。宋驿地非同明驿。

宋代,有黄、丁、林等大族居于驿前、柴行巷。《莆阳比事》称:“驿前黄”,为“侍郎艾之后”。黄艾,字伯耆,乾道八年(1172)进士第二(榜眼),累官至刑部侍郎,以待制终,封莆田县开国男。乾道八年(1172),在塘尾为榜眼黄艾立“亚魁坊”,坊旁侧有桥,人犹呼“亚魁桥”。可见,黄艾是塘尾人,其后裔居城内东驿。艾侄诰,宋庆元二年(1196)进士。诰侄伯剂,宋庆元五年(1199)进士,官至国子学正。按,宋设有义井街之东驿和龙门下之西驿,西驿于乾道淳熙朝地入贡院,而《莆阳比事》面世于嘉定间,故此支黄氏居地推测为东驿之地。

柴行丁,为“知县彦先之后”。丁彦先,一作亥先,宋宝元元年(1038)进士,为莆田丁姓首个登第者,官至校书郎。据此,在宋时莆田即有丁姓,可是繁衍缓慢,至今仍是莆田小姓之族。

柴行林,为“侍郎光朝之族”。林光朝,字谦之,号艾轩。祖出金紫林氏。绍兴五年(1135),赴礼部试落第,八年(1138),再试礼部不第。于是,潜心学问,通六经,贯百氏。创办“红泉义学”、“松隐岩”学堂、“蒲弄草堂”等,开门教授,四方从学者数百人。学问渊深,为朱熹等所推崇。人称为“南夫子”。隆兴元年(1163),年五十始以进士及第,授袁州司户参军,累迁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以朝散郎充集英殿修撰,知婺州。请祠,提举太平兴国宫。卒,谥文节。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撰其神道碑。著有《艾轩集》。绍熙二年(1191),知军赵彦励为其立 “师儒坊”。

自宋以后,九牧林蕴后裔林应成一族世居柴行巷,至明代是“刑部尚书林俊故居”。(详见“林俊故居”条)应成,一作应承,字汝大,号矩轩。咸淳七年(1271),林应成与子栋登同榜进士,官至宗正寺簿、充闽广宣抚司机宜,宋亡不仕。子栋,字可用,号松湖,历知同安县,有廉直高古声。宋亡后隐居,讲明道学,以淑后进。时人称: “朱子之学,盛于东湖,实栋父子之力。 ”(陈春阳《莆田市名人志》上册)

林氏自此科第相踵。元代,林栋子冈孙,字于高,号傎斋,延祐五年(1318)进士,终官温州路瑞安州知州。冈孙弟以顺,字子睦,又作子木,至治元年(1321)进士,官至福州路同知。

林冈孙之孙林圭,字信玉,号信斋,洪武初,举明经,官至宁国县学教谕。

《兰陔诗话》: “信斋工古文辞,治经有师法,林状元环、黄探花旸、杨解元慈、顾郎中孟乔皆其徒也。 ”永乐间,应召修《永乐大典》。以老,赐带致仕归。圭孙宗,字存敬,正统九年(1444)举人,历官至扬州府学教授。宗孙俊、侃、僖。林俊官至刑部尚书。(详见 “林俊故居”条)侃、■兄弟同中弘治八年(1495)举人,侃官南雄府通判,僖官寿州知州。林应成一族可谓 “文献世家”。

林氏原在左厢联桂坊(柴行)内建有“邵州刺史林蕴祠堂”。元福清州知州林以顺重新修建。郡志载,亦有一座林蕴祠堂在左厢留桥巷,并祀司业林震、侍郎林彬之。成化十五年(1479),裔孙监察御史诚重建。正德七年(1512)壬申,时任右都御史裔孙林俊重建于元妙观内,匾曰 “忠烈”。乾隆志载:在材行巷亦为唐林苇兄弟立 “九牧坊”。

弘治十四年(1501)举人、南昌教谕王鍱,字崇用,柴行人,与居于行尾的郑岳相邻。时郑岳为江西布政使,为宁王朱宸濠所■龁,岳被诬害,并株连及鍱。鍱坐拷掠几死。与岳同归。而后朱宸濠因叛反被诛,朝廷起用郑岳,岳极力推荐复用王鍱,鍱谢绝不就。弘治志亦载:“鍱与尚书林俊同居一巷,俊亦重之。”王鍱与郑岳、林俊为布衣之交。景泰四年(1453)举人王福,官惠州府学训导,塔寺下人,鍱或为其族裔?存考。

书仓巷 位于义井至塔寺前南。巷如 “ ■”形,环绕着武圣庙、紫奎社、郭氏和郑氏等家族的外围,此为东西向;巷道近中,又有支巷向南延伸至城墙脚,为南北向。这两条相连在一起的巷道便是 “书仓巷”。

书仓巷,初名“朱仓巷”。宋代巷里居住着朱姓人,邑人俗称“朱庄”。亦有故老说,巷道东北偏邻兴化军仓储,以故,居者以“朱仓”命名。宋《莆阳比事》称:“朱仓朱,宗簿明叔之后,知县慥之族。”朱明叔,为崇宁五年(1106)进士,官至宗学博士。可见,朱仓巷之名起源至迟在宋代。宋宁宗朝,兴化县福兴里人参政郑侨致仕后迁居于此,子孙遂为莆田人。侨子郑寅嗜书如命,建书楼以藏书数万卷,其巷因此得名“书仓”。《兴化县志》卷2《宅志》云:“郑侨宅在福兴里云顶峰下,晚居莆城东。子寅(字子敬),官至知漳州,藏书数万卷,故地名书仓。 ”明清时即称其巷为 “书仓巷”。

至民国时期书仓巷始分为 “上书仓”和 “下书仓”两巷,隶属城东乡仁寿铺。柴坊巷以东、材行社斜对面,俗称 “朱仓口”。自朱仓口即今东大路394弄入巷,循南行至吴氏居宅(左前旧有公共厕所)转折而东,至郭尚先居第大门坦复折而南直抵城墙边(民国时城墙拆除后可直通城外天九湾大桥),此称“上书仓巷”;过郭氏大门坦东行至旧郭颐堂果园东南角,又转折而北抵东大路,即旧武圣庙东侧,称 “下书仓巷”。 “文革”期间,书仓巷被改称 “前进路”。 1980年整顿地名时,复旧名为 “书仓巷”,沿用至今。而邑人仍俗呼 “朱仓衖”。

书仓巷聚居有郑、郭两大家族。郑氏,即是宋状元郑侨家族。(详见“状元郑侨故里”条)自状元郑侨始,书仓郑氏多出名人,可谓书香门第,为莆中望族。据说,郑氏居宅左旧有郑氏祠堂,或是“通政家庙”,之后卖给远族人建房,1956年拆迁改建为莆田一中操场。

而郭氏家族,是清中叶入居书仓巷的书香门第。上书仓巷迤东折而南通天九湾,位于拐弯处的北侧即是大理寺卿郭尚先居第。自郭尚先之后,代出名人,为世家名族。(详见“郭尚先居第”条)据郭风《汗颜斋文札》记述,紧靠郭宅东墙,相连的是方氏、柯氏大祠堂。这两座祠堂一称“户部祠”、一称“礼部祠”。祠堂大厅均画有穿着红袍的古代官员肖像,据云一为户部尚书、一为礼部尚书。祠堂显得衰败,而租(或借)住着数户来自沿海的佃农。其祠堂属为何族,今难考察。

郭尚先居第大门口稍东折而南直行,可通天九湾大桥,南北走向,亦称 “上书仓巷”,俗称 “朱庄”。北端东侧有 “土地庙”,稍前为 “仁寿社”,坐北朝南。因书仓巷俗称 “仁寿里”,故得社名。

书仓巷南近城墙东侧,有祀观音大士的“白衣堂”。其神龛内供奉“一尊执水瓶、着长袍、眉目慈祥的观音大士佛像。后堂的神龛是泥塑、涂金的如来佛像”。据说,观音签诗,天下相同,而称 “白衣堂”特异,未知如何。

朱庄巷西侧,这里居住着书法家陈唐彬养父唐氏家族。陈唐彬出嗣金桥口林家为子后,家居于下金桥巷东侧。 20世纪50年代初,陈唐彬随分唐姓之子女迁返上书仓巷原唐家老宅居住。唐宅南为清光绪刑部主事关陈谟故居。(详见“陈唐彬故居”“关陈谟故居”条)其先居住书仓巷的家族除朱氏外,在宋时还有林、王姓。林氏,为“横守丛之后”。林丛,乾道二年(1166)进士,朝请郎,(广西)横州知州;王氏,为“莆田令王保隆之后,给事晞亮之族”。王保隆,王审知六世孙,祖籍泉州人,以大理评事知莆田县,遂家迁莆田(今新度镇)王庄。其后裔王晞亮,字希明,一作秀明,历官除给事中,终以秘阁修撰致仕。

明代居书仓有科第记录的家族有:刘、徐、林、黄、廖氏等。

刘氏:刘源,字子西,洪武八年(1375),由府学充贡,任临川县丞。刘正隆,字德甫,源之曾孙,成化元年(1465)举人,历永嘉、乐平、番禺县学教谕。

徐氏:徐琏,字用贵,成化十六年(1480)由府学岁贡,云和县学训导。

林氏:林长懋,字景时,九牧林蕴后裔,永乐三年(1405)举人,授南昌教谕。永乐十八年(1420)擢翰林编修。洪熙时转春坊中允,与戴纶侍皇太孙(即宣宗帝)讲读,因力谏太孙不宜荒学而事游猎为之所恨。及宣宗即位,积忤系狱十余年。至英宗立,复知郁林州。自奉清俭,朝夕食唯盐菜,人称“林盐菜”。年六十,卒于官,无子。葬桂林县黄峡口,每逢过年,当地人均为其扫墓培土,并建祠祀之。弟遒节,字景宜,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授刑部主事。长懋下狱,遒节降为平乐通判,后迁知沪州,升鹤庆知府,以母丧归。

黄氏:黄铜,字永器,天顺六年(1462)举人,文安县学教谕。

廖氏:廖梯,字云卿,号梅南,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南京户部郎中,调礼部。擢山东参议,未任,因户部诖事受株连,谪为安吉州知州。转宁国府同知,升镇远府知府。寻以母老乞归。梯甘贫守约,容膝之庐,沮卤之田,一仆给薪,步不假舆,妇女布裳而已,缝纫均出室人。享年八十一卒。

书仓巷及至整个凤山社区,古时家族多以紧密型聚族而居。然由于社会鼎革、避乱逃役、家族传衍迁徙等缘故,其族裔随时代变迁,或辗转移居城内他处,或徙迁城外各地。尤其是在20世纪末旧城改造中,书仓巷除了郭尚先居第作为文物保护外,其余民居建筑均在一股拆除的烟尘中消失,原来世居这里的家族即散居于新建的中高层商住楼中。

史迹钩沉

莆田县城隍庙

莆田县城隍庙,位于仓里,即明大有仓遗址。清光绪十一年(1885),江苏六合人徐承禧任莆田知县时,说他的家乡六合有县城隍庙,城隍神是邑人状元学士柯潜;莆田有府城隍庙而无县城隍庙,是为缺典。次年,徐即将大有仓改建为“莆田县城隍庙”。庙为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木构架。正殿五间,中央雕塑城隍神“莆田县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坐像;台前加塑了邑入学士柯潜的坐像。寝殿9间、两庑十八司各5间、仪门3间、大门3间。东官厅3间、翼屋3间、长廊1条;西文昌3间、房2间,报功祠3间。《郡城记》云:“壮丽比之郡庙,而香火即少杀焉。”入民国庙即毁废,而城隍爷和惠德夫人两尊软身雕像移祀府城隍庙体仁堂,官厅、寝殿、文昌阁改为 “城东小学校”,后改名 “县立仓后小学”。抗战期间,学校迁常太熨斗。

民国 16年( 1927),国民党莆田县党部设于县城隍庙。19年(1930),县党部移迁驿前街的督学试院。27年(1938),其址改为 “莆田县警察局”,撤去西廊、文昌阁、报功祠,辟为警察局操场。30年(1941),正殿改为“忠烈祠”,祀抗倭烈士。余屋仍为警察局使用。

1949年后,仓里改为莆田驻军即第28军司令部驻地。1970年,莆田地区公署始设于此;1983年莆田建市,改为市人民政府驻地。

仓后四大公祠

郡志记载,旧时仓后路建有忠孝祠、二烈祠、世忠祠等公祠。

忠孝祠 分忠祠、孝祠。乾隆志载:左为“忠祠”,坐东向西。明正德十四年(1519)御史周鹤、知府冯驯建。祀唐刺史林蕴,宋通判方喜、少尹阮骏、主客郎林冲之、知县宋旅、招抚陈淬,明给谏陈继之、太守陈彦回,匾曰 “忠臣祠”。右为 “孝祠”,坐西向东,相对忠祠。与忠祠同建,配祀唐福唐尉林攒,宋参军郭义重,元承务郎郭道卿、教授郭廷炜,明御史陈茂烈、训导刘闵、举人方重杰。有司春秋致祭。万历癸卯(1603),知府李茂功行县勘,将祠前堂后违章房屋概行拆毁,七家子孙重修。祠前建有 “忠孝祠坊”。

按,依志所载,其初忠祠、孝祠相向而坐,当位于仓后巷南侧、亚尾巷北端两侧。“嘉靖庚子(1540),本祠为乡人呈请,将唐宋六公(即忠祠所祀除继之、彦回外的六位忠臣)神位迁于孝祠,而陈继之、彦回二公则迁涵江二烈祠”。忠祠即废。“隆庆辛未(1571),八家(忠祠奉祀的八位忠臣)之裔其呈请复,有司判令原请之家出地并资建,复于孝子祠左,匾曰‘忠烈祠’。内正堂三间,后存地二分,隔断民居,以防火患。祠门外扩地阔九丈、深四丈,与孝子祠一列”。

二烈祠 万历康大和《兴化府志》载称:位于大有仓后巷,坐南向北,正德丙子(1516),巡按胡文静檄知府冯驯建。奉祀靖难死事户科给事中陈继之、徽州知府陈彦回,郡人尚书林俊撰记。祠后废。万历丙子(1576),按院侯尧封重建,通判许培之移建大有仓东边。一座三间,并大门深九丈、阔七丈,匾曰“忠烈祠”,有司春秋致祭。“盖自大有仓之祠建,而二公(继之、彦回)始获特祀于春秋,先只就忠孝祠祭”。

世忠祠 旧址位于仓后巷西南侧,本是建于前明的王氏祠堂,崇祯甲申侍郎王家彦以身殉国,为告慰忠魂,昭示来者,弘光元年(1645)四月,巡抚张肯堂奉旨重建王氏祠堂,赐“世笃忠贞”匾额。祠祀尚书王家彦,并祀祖莆田令保隆、宋侍郎晞亮、御史回、明侍御史玉荣,祠名易称 “世忠祠”。春秋官祭。至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火,光绪三年(1877)重建。

民国时期,这些祠堂均废祀。其址或被基督教卫理公会建为牧师屋,或易入民间。而世忠祠废祀于民国时期。1950年后,祠址被莆田驻军临时征用。1970年起,先后成为闽侯专区、莆田地区革委会行政公署办公场所。1984年拆毁,其址建为莆田市委办公大楼。

宋宰相龚茂良故第

南宋宰相龚茂良故第,位于仓前南侧即今莆田市实验小学旧址。龚茂良,字实之,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第。这一年, “莆中大魁则黄公度,亚魁则陈俊卿,林邓年七十三为榜尊,茂良年十八为榜幼,莆人以为四异”,(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名动京华。龚茂良累官显谟阁直学士,以参知政事行宰相事。淳熙四年(1177),被曾觌和谢廓然所构,落职贬放,安置英州,次年父子卒于贬所。龚茂良屈死是南宋孝宗时的最大冤案。直到曾、谢死后,茂良子女诣阙讼冤,朝廷仅追复茂良为通奉大夫。淳熙十四年(1187),宰相周必大进呈茂良复职,孝宗以 “茂良本无罪”诏复为资政殿学士,赠太师、秦国公,谥庄敏。茂良子政,字仲旸。终官汀州知州。茂良孙堪,字少任,终官主管官告院。

龚茂良以 18岁为 “榜幼”名动京华,终以代相之高位被贬死英州而震惊朝野。陆游曾比之为 “南宋屈原”,作诗云: “台省诸公岁岁新,平生敬慕独斯人。 ”(陈春阳《莆田市名人志》上册)邑人将龚茂良与蔡襄、陈俊卿、林光朝并称为宋代 “莆田四贤”,立 “四贤祠”祀之。绍熙二年(1191),郡守赵彦励在和美巷为其立 “宰政坊”。

而龚茂良居第的变迁,见清林扬祖《莆田县志稿》之《学校 ·书院》载云: “擢英书院在郡城东门内书仓,嘉庆十二年知县张均建。初,均下车观风录生童各十人,赁书仓唐氏祠为义塾,延省垣进士何恒键为之师。至是捐廉购宋参知政事龚茂良故宅为擢英书院。 ”

按,民国志载云: “莆田知县张均莅任,购明郑侍郎大同故宅改建为擢英书院。 ”(民国张琴《莆田县志稿》卷3《通纪》)据此,至明代龚宅或为刑部侍郎郑大同所得。郑大同,字皆吾,号于野,为状元、观文殿学士郑侨后裔。嘉靖八年(1529)进士,累官至刑部右侍郎,赠刑部尚书。时严嵩柄国,四方之士皆奔走其门。大同家与嵩毗连,而未尝入其门。大同为刑部右侍郎时,太宰李默为严嵩门客赵文华诬构,因下之诏狱。大同为李辩护,而以李党罪罢归。

宋状元郑侨故居

宋状元郑侨故第,位于书仓巷。郑侨字惠叔,宋乾道五年(1169)高中状元,历官龙图阁学士,同知枢密院事,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事。宁宗朝求退,除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以太师郇国公致仕,谥忠惠。弘治志称:“侨,游洋之浔阳人,晚居郡城东,子孙遂为莆人。”

郑侨子寅,字子敬,一字承敬,号肯亭。以父任补官,知吉州。官终漳州知府。寅静重博洽,藏书数万卷。《澹生堂藏书训》称:邯郸李淑所藏图书 1836种、 13300多卷,莆田郑子敬所藏,卷帙不减于李淑。著有《郑氏书目》 7卷,其类目据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记载,分为经、史、子、艺、方技、文、类。自唐代以后,书目不以四部,而仍以七部分类,唯郑氏一家。另著有《通志考误》《通志大旨》, “极称淹贯”;又有《包蒙》 7卷、《中兴纶言集》 28卷、《郑都司文集》 15卷,兼通翰墨。 “惜流传已少,不可得见”。

郑寅曾孙枃,字子经,居书仓。按,《仙游县志》《游洋志》均作杓。《康熙字典》:“枃,音进。凡织,先经,以枃梳丝,使不乱。”依古人名与字互训原则,名枃,字子经。郑枃,《仙游志》作仙游人,《永泰志》作永泰(福)人,非也。2011年9月《福州摩崖石刻》(增订本)收录有莆田郑枃题书石刻两碣:一是“赵州孟诚伯真、京口蒋天则之用,来游闽中之乌石山,莆田郑枃子经书石,广信章容元度勒字”(在石天北);一是“至正三年癸未重九,福唐刘顺老偕子德生、懋生、愿生、恩生、志生为大祖拂尘,莆田郑枃、永阳梁说同拜”(在华严岩东)。此两碣落款皆自署 “莆田郑枃”。可见,郑枃是地道的莆田人。元泰定年间(1324—1328),枃官南安县教谕。精文学,著有《春秋解义》《表义》《览古编》《夹漈余声乐府》《衍极》5篇;又有《衍极记载》5篇,自仓颉至元,凡古人籀、篆以及书法之变,书中皆有所论,作 “衍极堂”以藏其书。可是, “衍极堂”今已无迹可寻。

南宋以来,郑氏、郭氏是先后聚居书仓巷的两大家族。然郑侨初居书仓之址及其居第形势,今不可考。而其子孙早已蔚为义井街的名门望族。

明刑部尚书林俊故居

明刑部尚书林俊家族,世居柴行巷。林俊字待用,号见素,晚号云庄,九牧林蕴后裔,少年姿态秀朗。《兰陔诗话》: “公(俊)将诞之夕,母黄夫人梦三神凌空飞绕,一人以一卷授之,生有异光。年五岁,外祖母食以乳饼,饼圆如月,试命对曰: ‘直如吞皓月。 ’公应声曰: ‘何不挂青天。 ’识者奇之。”16岁即能诗文,得太守岳正赏识。成化十四年(1478)登进士第,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成化末,太监梁芳等引进妖僧继晓,将大起镇国寺,科道莫敢言,俊独疏其非,遭廷杖,下死狱。林俊致仕时,尝从病中上书言:“成化时,臣及见廷挞三口臣,容厚棉底衣,夹以重毡叠帕,犹床褥数月,瘀血始消。正德时,逆谨用事,始启去衣之端,重非国难所宜,酿有末年南巡挞死之惨。”可见明时廷杖形罚之残酷。林俊经太监怀恩和尚书王恕疏救,得免死,谪姚州判官。帝寻悟,斥继晓,俊复官南京刑部员外。世宗即位,起为工部尚书,改刑部尚书。《续莆阳比事》卷7云:“林少保俊起四川巡抚,请除刘瑾大逆,以谢天地,谢祖宗,谢天下,时称与胡铨乞斩秦桧疏并垂。 ”又云: “刚直敢言,海内称朝阳凤鸣。 ”林俊 “历事四朝,抗词敢谏,以礼进退,始终一节”。弘治十六年(1503),巡按御史陆偁在义井里为林俊立 “都宪坊”。嘉靖二年(1523),乞致仕,加太子太保,赐玺书、酒馔、宝镪以归。嘉靖六年(1527)卒,年76。《兰陔诗话》:俊“殁时,居后义井中有雾气如龙蜿蜒上下,少顷大雨,飞腾而去”。杨一清撰《林公墓志铭》。隆庆元年(1567),赠少保,谥贞肃。

林俊工书法,法宗苏、米,乃善绘画山水。擅长文学,非正书不读,文喜追韩愈、欧阳修,诗崇唐杜甫,晚乃出黄庭坚、陈师道间。著有《西征集》《见素文集》 28卷,其中 14卷被收进《四库全书总目》,并有《奏疏》 7卷等。民国志云: “林贞肃集二十卷,明嘉靖本原板藏林家祠堂,其远族林兆骐移置郡城隍庙。民国 3年,林苑办理禁烟会,借住其中,逐日取书板烹茶,数月已尽。此与毛氏子孙用汲古阁板烹顾渚茶何异甚矣,俗子之可痛也。 ”

朱维斡《莆田县简志》载:林俊筑有 “一素亭”。郑岳和韵有句云:千卷储书作墨庄,梦随春草到池塘。涓涓碧井分仙灶,面面青峰隔女墙。

亦载“俊有别墅在卖花亭桥(即旧东门外西社)附近”。

林俊子达,字志道,号愧吾,正德九年(1514)进士,累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工篆隶,能诗文。致仕后,在南门外筱塘建 “归来亭”隐居。著有《自考集》《续莆阳文献》等。《明史》中父子均有传。

明礼部尚书曾楚卿居第

明末礼部尚书曾楚卿居第,位于塔寺前原城关派出所旧址。曾楚卿,字元赞,号矞云,其先为平海卫曾城人,后迁居塔寺前(书仓巷头)。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四十一年(1613)登进士第,选翰林院庶吉士,除检讨,转赞善,历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其时,改修《光宗皇帝实录》,命楚卿为副总裁,阉党魏忠贤诬吏部侍郎张鼐诽谤朝政,谓楚卿为张鼐的门生,削职。崇祯初,起用礼部左侍郎,转吏部左侍郎,晋礼部尚书。因与首辅温体仁政见不合,累疏辞归。楚卿归里后,曾在棠坡置有别墅曰 “曾城亭”。楚卿工书法,擅小楷。今江口东岳观内尚存其手书 “东皇司命”巨匾。著有《曾城集》。

楚卿子世衮,字长修,号东亭,天启四年(1624)举人,官至兵科给事中。永历二年(顺治五年,即1548年),为本邑“五公子”(曾楚卿子世衮、彭汝南子彭士瑛、周如磐子周霑、宋光兰孙洪乾,及中书舍人梁镗)之一,响应朱继祚抗清收复兴化,后兵败。遁入思明岛,赴海卒。尚书居第亦被清兵烧毁。因故,其子孙多遁空门,棠坡别墅即改为寺。

书仓巷旧有“爱云曾公祠堂”暨曾楚卿“尚书祠”,与其居第毗邻,大门面朝书仓巷。考福建布政使右参政徐日久撰《爱云曾公祠堂碑记》,曾氏系出宋学士曾公亮,而元闽帅曾彦明自泉迁莆而家焉。传后曾良敏,为人 “和易正直,为里中所取平,故号 ‘祭酒’ ”。良敏仲子即楚卿之父,名国翼,字志鹏,爱云为其别号。爱云至 62岁才生楚卿,卒后若干年即以子楚卿贵,累赠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官。而后建祠于书仓巷。至楚卿卒后,曾氏以楚卿祔祀之,故改名 “尚书祠”。(徐日久撰《爱云曾公祠碑记》,引自郑振满《福建宗教碑铭汇编·兴化府分册》)祠圮。民国志载:“民国30年(1941),其远族人卖其址与郑南洲。今此碑尚立院左,右有董宰撰碑,系为曾尚书(楚卿)立。 ”之后,郑氏在其址建房,原城关派出所的三层楼房即是。而今,旧城改造后其址大概在新建派出所稍西,邻街。

清大理寺卿郭尚先居第

书仓巷东折而南拐弯处,巷北即清大理寺卿即“郭尚先居第”。郭尚先,字元开,号兰石,一号伯抑,祖籍城郊南箕傅墩,后迁居左厢书仓巷。(《莆田金石木刻拓本志》之《清侍讲戚人镜书郭仲伊墓志铭》)祖父郭占选,字子徽,号可园。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镇江府溧阳知县。父郭捷南,字邦贤,号仲尹,清贡生,以诗文名于时。尚先自幼聪颖,喜读经世书。嘉庆十二年(1807)中福建乡试第一人(解元)。清施鸿保《闽杂记》有郭尚先乡试祈梦 “提灯聊玩”一题云: “莆田郭兰石尚先大理,举嘉庆丁卯,本省乡试解元。先时祈梦九仙祠,梦仙书:‘提灯聊玩’四字示之‘灯’字,只从俗书,醒甚不解,及赴省试时,即书四字于灯笼上,揭榜夜,携以候榜,于路,烛侧,灯烧一半,但余 ‘是丁卯元’四字,榜发果然。 ”莆田科举祈梦之传说甚多,此为一事耳。

嘉庆十四年(1809),郭尚先与林则徐和邑人陈池养、陈云章登同榜进士第。选翰林庶吉士。在京日,与林则徐同馆,两人志趣相投,成为知友;又深得翰林院学士卢荫薄赏识,三人往来唱酬甚密。十六年(1811),授翰林院编修。位在翰林12年,先后五次奉命出任乡试考官。道光八年(1828)秋,奉旨督学四川。时蜀地士不知学,试多作弊,其顶名入场者有“硬顶、硬复、换本、包本”等,又往往勾结隶卒,诡计百出。尚先到任后便告示规约,查获作弊者,均置之于法,其弊遂绝。亦查处占田别县应考案,理顺考籍,堵塞避考之风,政绩显著,蜀民咸颂德。累官至大理寺卿,署理礼部右侍郎。

郭尚先博学多艺,工诗词、擅书、善篆刻、善画、精鉴定,尤以书法闻名于世,善行草,楷体典重工致,为当时馆、阁所摹效。其书法本学欧阳询,兼学颜真卿、褚遂良,堪与元朝赵孟頫、明朝董其昌相媲美。间作小楷,颇深别越,临摹诸家,悉可乱真。其人品书品深博嘉庆皇帝的赏识。 “求书者履满户外,一时碑板、文字非尚先书写不乐”, “尤以高丽士宦争购之”, “高丽贩参者,辄以人参易尺幅”。康有为称其书大盛于时, “风流扇荡,名重一时”。他亦能诗善画,精于篆刻。工山水,尤擅长兰石;篆刻朴茂浑古,法度精严。有《增默庵遗集》《芳坚馆印存》等行世。今故宫博物院珍藏之《楷书 ·黄庭内景经卷》《楷书 ·毛圣思墓志册》《楷书 ·温公墓志铭册》等均为郭尚先传世之作。郭尚先一生又善撰楹联。据说,道光皇帝举行万寿庆典,翰林官各撰一联庆贺。兰石以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数年号,分别拆开集句云: “顺天康泰,雍睦乾元嘉有道;治世熙年,正当隆运庆重光。 ”道光帝龙颜大悦,赐以御酒,一时成为美谈。莆仙一些庙宇,至今存有尚先亲书楹联。江口东岳观殿联 “风雨八肱来日观,壶华双笏觐天齐”。仙游爱晓宫联 “健笔补天凌造化,高文惊世涌波澜”; “潇洒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还有黄石浦口宫内的 “泽润生民”匾额、江口厚峰圣寿寺楹联等,都是郭尚先大手笔,为传世之宝。 2010年6月,国家文物局公布限制出境作品及其画家名单,郭尚先作品列入 1795年至 1949年间著名书画家的书画精品和各时期代表作品不准出境名单,可谓国之瑰宝也。

郭尚先一生性情耿直,为官尽瘁。道光十二年(1832)十二月除夕日,终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享年四十八。道光皇帝哀惜 “郭尚先学问好,人品更好,不意如此短寿”。林则徐作《大理寺卿郭兰石郭先生墓志铭》云:

吾闽文学侍从之臣,以嘉庆朝为盛,其声誉煊赫,为中外倾慕者,兰石郭先生其尤也。然慕先生者大抵首推书法。

某师友为他撰一挽联曰:

文可学,字可学,品尤可学,世谁不钦此老;年未大,官未大,子更未大,天胡遽夺斯人。

郭尚先居第,据其六世孙郭风《汗颜斋文札》记云:“家中前辈称,它最初为林姓所有,后为翁姓所有,大约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始归郭姓所有。”居第为明末古建筑,清代复修并扩建。坐北朝南。为悬山顶、穿斗结构,内外山墙均为五柱落地穿枋排架,建筑规制为前后二座七间厢正厝加前门厅和后供堂。通面阔 36米、进深 42米,占地面积 1512平方米。居第大门两旁髹漆着 “汾阳世胄,魏阙名家”对联;第三进 “麒麟门”上有 “解元”、第四进大厅有 “文魁” “进士”等匾额。郭家耆老说:正厝两边原东有 “东亭”,为祀神之处;西有 “西亭”,俗称 “花厅”,为接待宾客之所;后供堂西边有小型园林和郭尚先书斋 “芳坚馆”。郭风说: “这里有一厅两室,一池、一阁,余为回廊、栏杆、假山、花坛以及以溪卵石铺成的小径和花墙等;有松、竹、梅三友,有木笔树、山茶树;有柽柳和棕榈;有古荔..假山石有如 ‘浸月’ ‘云屋’ ‘仙掌’等篆体或行书的刻字。 ”(引自郭风《汗颜斋文札》)可惜这些遗产文物均已毁废。 1993年郭氏居第列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郭尚先的子女后裔多出名人。郭尚先子篯龄,字祖武,又字子寿,号山民,清道光秀才,以例贡入太学,只得一名浙江候补州官,又恰遇太平军攻陷杭州城,未任还莆,自此隐居庄边薸湖专心著述。他性嗜书,精通先秦传记、道家秘述、释典梵文,尤精于易学。所著有《周易从周》《易林伐山》《吉雨山房诗文集》等。尚先孙慎行,字幼安,又字心余、星渔,清同治贡生,官县学教谕、敕授修职郎,后任福安高等学堂教习。喜收藏金石书画,亦擅长书法,尤精篆刻。

桥梁建筑专家郭颐堂(1898—1987),名铿若,颐堂为其号。其先为西天尾上郭人, 4岁时,父母送养于书仓巷郭家。民国初毕业于福建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土木专科。自1930年即参加福州闽江大桥设计和建设,升任为福州市工务局长。抗日战争期间,任甘肃省公路总队长兼总工程师,又以工程师职参加甘肃各地专项水利工程建设。 1946年,因父丧返里。次年,执教于莆田东山土木工程学校,兼任莆田县水利委员会副主任。 1949年后,在莆田县建设部门任职。历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和秘书长、副县长等职。 1957年被划为右派, 1978年平反。 1980年当选为政协莆田县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并受聘为县土木建设学会第二届名誉理事长。 1987年病逝,终年 90岁。

革命烈士郭寿銮( 1907—1932),又名郭佩苍,化名谢刚。早年就读于莆田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学时就参加学生进步活动,被推为福建学生会兴化分会负责人。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当选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委员;同年 11月,又当选为中共莆属(闽中)特委委员兼组织部长。 1931年,任中共仙游县委书记。 1932年3月,率领游击队在北区发动群众开展斗争时,遭地方民团袭击,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 26岁。

郭风是在郭家大院诞生的一位当代著名作家。郭风(1917—2010),原名郭嘉桂,1944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出版作品50多部。历任省文联秘书长、副主席,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委会名誉委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1991年首批获得国务院授予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郭氏家族真可谓 “书香门第”。

东门考子郑文炳故宅

郑文炳居第,位于居仁巷东侧,今存之郑氏居宅在郑祠北,其地俗称 “上郑”。居第大门坦面向巷道,为清古建筑。郑文炳字慕斯,父光春。母叶氏,幼而知书,贞静而慧,能诗而贤,性不喜华饰,摒弃粉黛,穿针学绣。《清史稿》云: “郑光春妻叶氏,莆田人。光春游湖南,久不归,叶以纺织养姑。子文炳幼,或不率教,辄祔心号天,文炳惧,向学。姑老病痹,叶负以出入。七年,姑乃卒。 ”文炳以孝行著称。父光春客游四方,久绝音信。文炳千里跋涉,至滇南寻父。后父卒,负遗骸归。时有 “郑孝子”之称,人呼其名 “孝子炳”。文炳从少精通理学,作《正字论》,以闽洛为归。补弟子员。张伯行抚闽时选入鳌峰书院。张氏抚江苏,复请赴江苏讲学。一生淡泊仕进,专心治学。晚年主持洞桥书院。著有《周易要义》《性理广义》《省书堂家训》等文集。有联赞颂郑孝子曰:“由乡教而举孝廉、应宾筵,常有令名传不朽;继闽儒而崇道学、登国史,还彰潜德卜其昌。 ”

清乾隆年间(1736—1795),礼部尚书纪晓岚来闽任督学使者时,文炳孙远芳号芷朋,为纪之得意门生。纪有诗句云: “南过仙霞差不负,诗人收得郑都官。 ”纪得悉文炳的孝行事迹,深受感动,即奏请乾隆帝恩建 “孝子坊”于拱辰门外三亭圆智庵旁之驿道,并亲自撰书楹联一副,曰: “少寻父,长负骸,两度滇南殚子职;行格天,书传世,千秋道左合公评。 ” “文革”期间,孝子坊被拆毁,遗存牌坊楹联、部分残柱今置于市博物馆三清殿碑园,还有部分牌坊石构件尚存三亭圆智庵内,也散落在村间、沟渠之中。这些零星碎片实为珍贵文物。

郑文炳居第,大门坦坐东朝西,面临居仁巷道。门第联曰:“夹漈通儒世裔,东门孝子名家。”大门上方旧有额匾,已毁废。迈进大门,为甬道,东行有石框隘门,转折而西又有一内大门坦(今毁废),复有隘门通院埕。面向院埕是一座三进七间厢庭院式大院。大院坐西朝东,是悬山顶、穿斗结构的清代古建筑。按,据今居本宅的郑永强先生说,近年在修铺厅堂地板时,发现地下有两层砖及筑上下两层不同用材的排水沟,下层水沟已堵死,而上层排水沟仍有流水。疑其第是以旧屋翻建。前落中为敞开式大厅,原构明、次间不设隔墙,使大厅显得宽敞明亮,左右两边有小厅和厢房。据说旧时大厅顶悬挂有边框雕龙“圣旨”盒。大厅中后设六扇门启闭,可通中、后落大厝。两落之间各有左、右、中三天井。后落大厅有横匾曰 “奕世麟雄”。其第木雕精美,表现时代建筑特征。今大院虽已破落不湛,院内仍有郑氏后裔聚居。

旧时居第南有一座“花厅”(一说为书房),旁筑花园;又南有“郑氏祠堂”两座;又南亦是一座二进七间厢居宅,宅内筑有假山花园,规模比花厅里花园大。居住这里的郑氏即称为 “下郑”。如此,自南至北郑氏共有古建筑 5座,周以高墙垣之,外为通道。可见,这是一组庞大的清代建筑群。

书法家陈唐彬故居

留桥口东侧,聚居着林氏家族,暨清末民国时期的书法家 “陈唐彬故居”。陈唐彬(1868-1964),原名陈文炳,号慕禅,道号了一子,清末秀才,邑廪生。科举废除后,即热衷于教育事业,执教于新式学堂,初受聘于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进群小学任教。辛亥革命以后,政府接办为公立小学,迁校址于洞桥兴安书院,受任校长。直至抗日战争学校内迁,历经35个春秋。在进群小学任教期间,与同年秀才郑鸿湘募资在县城隍庙倡建私立城东小学,并任校董。其门生不少是社会知名人士,可谓 “桃李满天下”。其后五代,儿女中有林颐川、孙子陈振华、曾孙女陈起宜等均为人民教师,陈唐彬一族是为 “教育世家”。

唐彬工书法,四体俱佳,尤精古篆和隶书。而隶书取法汉碑《礼器碑》,瘦劲宽博,从容秀逸。晚年喜摹钟鼎文字,混古天成,得三代之韵致。一生笔耕不辍,墨迹远播东南亚。据说,荷兰女王和总督曾经通过印尼侨领并竟请国民政府驻印尼领事邑人李鸿,才求得陈唐彬的两幅《百寿图》书帖。今莆田 “烈士英雄纪念碑”正楷碑文及碑座 “英风盖世,浩气冲霄” 8个隶书大字、石室岩殿王维所撰诗联 “九天阊阉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书、民国间重修十字街 “春宫嘉客”坊题字、留桥柯氏居宅外之 “洛阳里”石碣、华亭山牌渡漕纪念碑题字等,均出自他的大手笔。 2013年修缮市区文峰宫时,重现于妈祖梳妆楼墀头的卷书题诗云: “帘幕向阳开,登临亦壮哉,万方崇母德,熏沐一齐来;设计辟尘氛,重檐喜拂云,林峦供俯视,解愠纳南熏。”上联落款 “了一子彬题”,下联落款为 “庚辰蒲夏”。这是陈唐彬 72岁时即 1940年5月所题的五绝诗联。留存至今的书迹遗墨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亦是文峰宫文物古迹遗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5年始陈唐彬连任四届政协莆田县委员会常务委员。1956年,受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陈唐彬生为新县上茅人,幼时乞养于书仓巷唐家,长成后又出赘留桥口东侧林德盛为子,改名陈唐林。光绪二十一年(1895),考中秀才,次年考补廪生,其时主考学政戴鸿慈,感其身居三姓,即在“林”字右旁添三撇,更名为陈唐彬,从此沿用终身。陈唐彬生二子,长子唐成章,次子林翊。他的子孙后裔甚多,依莆田习俗约定,分陈、唐、林三姓。 20世纪 50年代初,陈唐彬随子孙唐姓者迁回朱仓居住;而林姓者仍居留桥口。 1964年,陈唐彬无疾而终,享年 96岁。

清进士关陈谟故居

清光绪间刑部主事关陈谟故居,位于朱仓,唐氏居宅南。关陈谟( 1872— 1932),字勋甫,号佛心。其先祖系汀州官姓,高祖官春明迁居本县广业里泗洋村。清同治间(1862—1874),曾祖绵举即官开因避乱始迁入城,并改 “官”为 “关”姓。(按,一说关陈谟因科举应试,为避讳“官”字而改姓)赁寓城内书仓巷,遂家焉。关陈谟自束发受书,即颖悟异常,与张琴就读于城内东山华源祠。光绪二十八年(1902),与林翰、吴台等中式举人,二十九年(1903)登进士第,授刑部主事。寻以母老归,不复仕,致力于家乡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在邑,关陈谟与林翰、张琴、吴台,时称“四才子”。归里后,同年受聘于涵江兴郡崇实中学堂任教。光绪三十年(1904)废科举,县设劝学所,任所长。之后,续任私立砺青小学堂堂长,官立兴郡中学堂总教习、监督、校长;曾一度兼任莆田教育会会长。宣统元年(1909)清廷准备立宪,各省设谘议局,他被推为莆田议员。民国 2年(1913),当选为福建省临时议会议员。民国15年(1926),关陈谟以绅士代表身份见证驻莆北洋军阀董胜标收编民军。点编时,北军突然用机枪扫射民军,关陈谟中弹受伤,失去右臂。关陈谟擅长书法,晚年犹以左手执笔,字迹遒劲潇洒,是莆田壶社一位老诗人,吟咏风雅。尤谙于地方史志,著有《莆田史谈》《莆中倭祸记》《莆田地理的演进》《中原民族迁莆的探索》以及《诗文集》若干卷。民国 21年(1932),病逝,年六十一。

擢英书院

擢英书院,位于义井街仓前,清嘉庆十二年(1807)由宋参知政事龚茂良故宅改建。院舍坐北向南,外、内大门居中。中设文昌祠、讲堂,东偏为报功祠、山长住斋,西偏为斋舍。光绪三十二年(1906)(一说光绪三十一年),兴化府檄莆仙两县以 “擢英书院”为校址创办 “兴郡中学堂”。张琴依教育新制主董院舍改造。 1908年,外大门火毁,次年,学校大门改面南为北向,临东大路。宣统二年(1910),校名冠称 “官立兴郡中学”。

民国元年(1912),官立兴郡中学改名 “官立兴化中学”。 4年(1915),全省公立中学排序,其改名为 “省立第十中学”。16年(1927),改名 “省立第十初级中学”。18年(1929),又改为 “省立莆田初级中学”。 21年(1932),学校増设高中部,扩充为 “省立莆田中学”(完中)。民国 25年(1936),中学教育实行统制,省立莆田师范并入闽师。次年,省莆中又改为省立莆田初级中学,校址迁至莆师原址,即旧兴化府学里(原莆田一中校址)。

随着省立莆田师范的改制,原省莆师附属小学亦改名为 “省立莆田小学”,校址即由旧府学里迁至原省立莆田初级中学(旧擢英书院)。 1950年,由莆田县接办为县立城厢小学。1953年,改称为“城厢实验小学”,莆田建市后改为“莆田市实验小学”。20世纪末旧城改造,仓边巷向南延伸,北与井头街、北大路相连,改称 “北大南街”。实验小学部分校舍被拆建,新校与旧址基本不变,或有扩大,而新校大门由朝北 “东大路”,改为西向 “北大南街”。

莆田砺青学堂

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后,郡邑名流即在塔寺里兴办新式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林翰等一批名流在顶务巷萧氏祠堂创办莆田第一所私立小学,即“兴化私立砺青小学堂”。二十八年(1902),兴化府知府宝康、莆田县知县吴廷桢亦拨款在凤山寺创办“官立小学堂”,吏部主事张寿祺任监督(校长)。三十二年(1906),两校合并为“莆田官立砺青小学堂”,林翰为第一任堂长。至民国初,学校改官立为县立,名曰“莆田县砺青小学”(按,民国初一度更名为“莆田县立第一小学”),并改堂长称校长。民国14年(1925),砺青小学创办人之一陈乃元又倡议增设私立砺青初中部,张景棠为首任校长;两校同址,即在塔寺里。其时,毁除正殿佛像,改为礼堂。按,凤山寺大殿佛像,系明代著名瓷塑大师何朝宗所作,雕塑精美,为莆田各寺庙之冠。大殿佛像之后,竖有铜铸佛屏,高逾数丈,镂空金碧,为省内少有,佛台莲花淳朴别致。后殿有壁画“六子戏弥勒”图,传为万历间莆籍名画家吴彬所作。清时,名画家周禔来莆观画,称赞:“此画比之唐代吴道子所画,并无逊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夏,砺青中学迁址白沙夹漈祠; 1940年夏复迁广化寺。 1942年回迁城内元妙观。民国 24年(1935),砺青小学更名为 “凤山小学”。1951年,莆田县人民政府接办私立砺青小学,并改名为 “文献小学”。

清总兵朱天贵祠堂

清宫保总兵朱天贵祠,位于东门内街东侧。朱天贵,字尊士,号达三,初为郑成功子郑锦部将,官至左都督,统领水师二十八镇。康熙十九年(1680)降清,被授为平阳(浙江温州)总兵;二十二年(1683)六月,施琅奉命规复台湾,朱以主力参战,中炮穿肋而死于船中,年仅37岁。赠太子少保,谥“忠壮”。旨命兴化府建祠祀之,春秋致祭,并追赠曾祖介禄、祖父元绅、父从谏均为总兵左都督;子源淳,荫官知州,历官至济南道。

祠堂建于康熙年间,悬山顶、抬梁穿斗结构。斗拱、驼峰、雀替为金漆木雕,整体建筑保持清代结构,是研究清初建筑和闽台关系的典型实物。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旧城改造时,祠堂迁建于绶溪公园,与明史学家柯维骐修史堂相毗邻。

清大理寺少卿程甲化祠堂

大理寺少卿程甲化祠堂,位于哲理中学东。祠右衬祀父赠少卿元琳。程甲化,字季白,号碧州,清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十八年(1661)进士,授诸城知县。回家丁忧,遇耿乱,勒授伪职,毁形漆身,示不堪用。拘至省囚禁,胁迫不从,历受惨刑,矢死成父志。康熙二十三年(1684),以治行擢吏部文选司主事,累迁大理寺少卿。卒年 70,祀忠义祠。民国志《风俗》云:“清大理寺少卿程甲化迁城里仓后街,子孙散居瑶台、北高、笏石各处,是为金瓯派。”1959年,莆田二中建造科学楼时,程祠被征用拆除。莆田建市后,复被改建为机关宿舍楼。据说,程祠拆除时,祠半楼上尚存有不少清康熙朝景德镇瓷窑出产的整捆碗碟等类瓷器。康熙三十五年(1696),其弟程鲲化任江西浮梁县知县,这些瓷器或为其任间所购。后来,这些瓷器由东门内街杂货商店出售,识货者大捡漏。按,据故老云:仓后程祠匾曰“夫子祠”,祠名当以宋理学二程即程颢、程颐命名,据此,疑是程氏总祠。

万安永福禅寺

万安永福禅寺,位于留桥西,寺南地称 “塔寺前”,民国时期,一度称为 “塔寺前街”。该寺初为相邻的两院:一曰 “万安水陆院”,旧为 “敬善院”,唐开元(713—741)中建,宋天圣五年(1027)赐额“万安”。政和中改“神霄宫”,建炎初仍旧,内有欧阳詹祠堂。一曰“永福院”,内有浮屠三级,号“塔院”,宋太平兴国初朱仁赞舍宅建造。五年(980)赐额,政和中增建浮屠为五级。淳熙九年(1182)两院俱被火毁,寻复建;元至正十四年(1354),又遭火毁,僧霞谷报请合并为一寺重建;次年,赐“万安永福禅寺”额。按,弘治志、通志俱载称:十五年(1355)赐“万安永福禅寺”额,洪武三十一年(1398)修;乾隆志称:元至正十五年(1355)敇赐“祝圣都道场”。(《重刊兴化府志》卷54《外纪》;《八闽通志》卷79《寺观》;清乾隆《莆田县志》卷4《建置》)并将原水陆院山门遗址改建为“天妃宫”。据此,原水陆院山门面西即文峰宫前街,而原永福院山门向南即义井街。

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城,寺毁。布衣林兆恩请僧明丰等募缘重建正殿、法堂、山门,朱有开捐金佐之。时新设守备,知府易道谈权将寺西鼓楼遗址建为守备司,后移于乌山下,还地于寺。万历七年(1579),重建木浮屠五级。十五年(1587),知府陈王庭命僧慧性等建钟鼓楼。三十二年(1604),知县蔡善继命僧慧性、心圆募建藏经阁。三十八年(1610),僧慧性、心圆赴京请回藏经一部,藏其上。崇祯十二年(1639),塔毁于火。僧演章倡建,庠生林衍祚捐金铸塔顶。康熙二年(1663),寺僧海月、宗乘、宗承、通璟募建法堂。四十年(1701),僧众重建钟楼。乾隆二十二年(1757),僧裕修募修大门、二门。道光间(1821— 1850),陈池养募修正殿、两庑、大门。

清康熙五十八年(1679),知县钱万选因官民监谷运积甚多,故在凤山寺法堂东西边建“凤山仓”,作为临时储仓。雍正十年(1732),因台谷无仓可贮,知县王玲仍旧借贮寺内。至乾隆五年(1740),奉文劝捐社谷,监生陈奇芳捐银就前地筑砌收贮。九年(1744),知县周世纪又就西边添建五间。以故,道光四年(1824),陈池养等一批邑绅士上书府衙,禀称:“凤山寺乃志载十八丛林之首,且系郡学后屏,为合郡文物风水攸关。曩遭仓书籍公弊害,借贮仓谷于内,渐至占地盖厂,开砻碾米,寺梁椽木曼丛虫蚁,寺宇致坏。”要求示禁勒石,“永远不许仓书借内贮谷贻要,俾本寺堪保净洁,永固..”为此,府衙令停,并立碑示禁:“城中凤山永福寺宇,现经绅士募捐重建,已复旧观。嗣后凡有运到厅、县谷石,务须归贮常平、兴贤等仓碾放,勿许籍以官谷寄贮寺宇。自示之后,永远禁革。如该仓胥、斗级人等仍敢复蹈故习,恃强借野,许该绅士、乡练、寺僧等措名按禀赴府,以凭察究。凛遵勿讳。 ”(清道光四年即 1824年《凤山寺奉示禁碑》,引自郑振满《福建宗教碑铭汇编 ·兴化府分册》)自此,凤山寺复为平静。

凤山寺木浮屠即“无量寿佛塔”,雄伟而精美。木塔初建于后晋天福间,为三级,八角形塔座,有石刻八天王像。莆田县志载:永福寺“有石刻八天王塔,工夫精妙,入于人品。明四明丰学士熙以议礼谪戍镇海卫,过莆息此,与方简肃良永、郑司马岳、林大理茂达,共为山泽之游”。万历七年(1579),知府陆通霄命僧心圆募众改建木浮屠为五级。据有心人实地丈量,木塔为八角形,底层边长2.8米,塔高30多米,有楼梯直通四层。清时,曾将木塔设为县考揭榜处,取“雁塔题名”之义。抗日战争时期,第四层设为防空警报台。塔为木构,其主干木柱从地下基础直通四层,木料粗大,双臂合抱不拢,专家称其建造技术高超,整体性强,与地基联结牢固。每层周围木柱间用多扇木门与外廊隔开为墙,中央4根主木柱以榫卯联结其他木柱的枋梁及塔檐。塔檐长举起翘,塔尖有铜葫芦宝顶,雄伟壮观。然塔因木柱蛀虫而倾斜,1951年被拆除。木塔拆除,而石构八角形基座、瓜楞柱等仍保存完好。其护塔八天王、韦驮像、须弥座等石浮雕仍栩栩如生,十分精美。可惜终毁于 “文革”期间 “破四旧”。

史载,凤山寺至明、清两朝最盛,僧众甚多。洪武三十一年(1398),兴化府在该寺设有 “僧纲司”,统领众僧焚修,以祝圣为事。凡值圣诞正旦、冬至、千秋令节,先一日,各官皆于此寺习仪,至期于郡行庆贺礼。僧纲司设职官二员:一为都纲,从九品公服,掌印;一副都纲,未入流。均推举寺僧有戒行者充任,不制禄。僧众间纠纷,或违犯清规事,僧官俱公服开堂判案,依律处分。明清僧官衙门均设在凤山寺,由该寺住持充任僧官,俗称 “和尚老爹”。清末废其制。民国 18年(1929)建立 “中国佛教会”。 1953年重新组织 “中国佛教协会”,受各级政府宗教事务局管理。民国 19年(1930),凤山寺藏经阁改为旧莆田县工会商会、三青团和青年服务社等单位用地;鼓楼遗址于 1929年为陈展如所购,建为居第。 1949年后,凤山寺正殿、两庑成为军人服务社、招待所,大门、二门等建筑物改作莆田县印刷厂,法堂改为文献小学。藏经阁为工商联会址, “文革”后,改为莆田地区(市)印刷厂。而今凤山寺仅存大雄宝殿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二柱;重檐歇山顶、抬梁减柱穿斗式木构架;金柱直径 0. 58米,石柱础为南宋遗物。 2009年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基督教莆田堂

基督教莆田堂,位于仓边巷旧天禧社北,临巷,即今北大北街77号,是一座颇有名气的基督教教堂,俗称“莆田大教堂”。清同治三年(1864),基督教卫理公会(即基督教监理宗,又音译为“美以美”)传入兴化,六年(1867)兴化设立牧区;十一年(1872)设立教区,隶属福州年议会;光绪二十二年(1896)设立兴化布道年议会。自同治四年(1865)起,基督教堂先后设教在东门外太师庙、十八张厝、坊巷周宅、“奕世金紫”之“天道堂”。民国4年(1915),美国信徒甘雅各和甘大辟(一作卫)为父甘伯勒留名倡捐,在仓边 “马台里”购地 4亩多,创建卫理公会兴化年议会莆田总堂,即今 “莆田基督教总堂”。

教堂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南北长25.46米、东西长35.24米,总建筑面积1572平方米。其二层东、西及南边厢楼、辅助房,总面积为520平方米。西南隅亦建有钟楼,共4层,总高度为15.25米。教堂基墙以花岗岩条石砌建,坚固美观。建筑结构、门窗格式及外装潢等均为中西合璧,设计独特,蔚为大观。室内宽敞明亮,富丽堂皇,视听观感恰到好处。大厅及东西南三面厢楼,可容纳 3500多个教徒做礼拜。教堂于 1918年落成, 1920年元月举行献堂典礼。据说,教堂建成时为东南亚四大教堂之一。 “文革”期间,基督教堂礼拜活动一度被叫停;改革开放后即恢复活动。 1986年3月9日大教堂举行开堂典礼,参加信徒 3000多人。 1996年基督教莆田堂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而今大教堂内设立有莆田市基督教协会、 “三自 ”爱国委员会。

义井街即东大路,古今均为城中的东西通衢,又是通往城外南洋平原、沿海农村的主要通道。地理位置优越,是商业经营的繁荣之地,即所谓唐末异僧涅槃留谶云: “市连义井岁时丰,水绕壶公文物盛。”自唐始其街建有庙宇,且有先人徙迁聚居于此。北宋初设有柴行、鱼行等农产品、海产品交易市场。旧时凤山寺里整日红烛高烧,香烟缭绕。塔寺前的香烛店生意兴隆。其街商铺林立,有竹器店、木器店、陶器店、汽灯店、杂货店、打棉坊、草鞋店、鞋店、菜籽店等,早就成为销售农村生产和生活必需品一条街,尤其是东门街的传统竹器制品乃传承至今。农民进城购物逛街,品尝城市小吃风味,或为家人孩子带点什么,这也给城里人带来商机。因而,豆腐店、豆浆店、小吃店、蛋糕店、饼店、酱园店等应运而生,生意竞争的吆喝声一阵高过一阵。据说,旧时塔寺前 “公饼盛”的饼食名扬城之内外,顾客络绎不断。 20世纪 50年代初,通往沿海的公路改道从天九湾直趋阔口,从东大路抄巷道更近,由巷道进出城的人很多。

今旧城改造后的义井街即凤山社区,高楼耸立,街道宽畅,商铺鳞次栉比。而商业经营面向社会尤其是普通消费者,销售的商品既适应现代生活又符合城乡大众化要求,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