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府学前街,俗称 “学前街”,位于兴化古城东南偏即南门内横街东,今在擢英中学校区内;东西走向,东自书仓巷,西至行尾巷为界。因街位于府学之前,故名。辖属的古巷有行尾巷(雅称 “和美巷”)以及赵衖里。

自唐宋至今学前街皆为学府宝地。唐为莆田县学,宋为兴化军学,元明清皆为兴化府学。科举制度废除后,民国以来这里创办有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称 “省莆师”。之后几经教改,学校更为福建省立莆田中学,俗称 “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田县人民政府接办并更校名为 “莆田县第一中学”。而今莆田一中移迁新校区,校址又改办为 “擢英中学”。这里槐桂满园,是莆田教育之摇篮。

学前街府学内旧有圣庙大成殿、明伦堂、木牌坊、棂星门等学府古建遗迹,亦有名宦祠、乡贤祠、合志祠、朱子祠、文昌祠、林公(林润)祠、旌忠(王家彦)祠等名宦乡贤公祠,以及三一教 “函三堂”。1949年以后,这些古建筑渐被拆毁,至今仅留府学泮池,以及明正统《重修兴化府庙学记》碑刻、清《重建朱子祠碑记》碑刻、民国 “鼎建函三堂碑”,还有一些旧文庙石柱等零星残构件。

旧时,赵、方、龚、林、叶、郑氏等是聚居在府学前街及属巷内的大族。学前街有叶氏祠堂、行尾巷有明国子监林廷纲家族祠堂。行尾巷是明兵部侍郎郑岳故居。

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入民国,学前街仍沿旧名,地为城南镇和美铺属境。由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民国末期,因省立莆田中学辟扩校区,而街堵路封名废;学前街以及周边巷道和民居渐被征用拆除,至今难览遗迹。迨至20世纪的旧城改造,函三堂等古建亦被废毁。

兴化军学

宋咸平初,街北之地建兴化军学。据郡志记载:咸平元年(998),朝廷下旨创办官学。进士方仪、陈诩及邑人捐钱30万,开始营造兴化军学正殿即夫子庙,塑孔子、十哲像。次年,方仪与弟能、从子慎言,晋京应举抡才,又疏请官钱30万,建三礼堂、御书阁,以完善军学。三年(1000),文庙建成。六年(1003),军学建成。皇祐元年(1049),知军陈执方始扩建军学。

至绍兴十九年(1149),教授徐士龙呈请部使者鲍延祖,改建军学校舍,为东庙西学制;新建学馆、广堂、崇文阁、砻石、泮池等,又设县学于庙之东偏,有学舍480间。大成殿及门额均为御书。邑人考功郎黄公度撰记。绍兴二十年(1150),教授徐士龙又在军学之西增建教授厅。(教授治事之所)乾道七年(1171),教授陈应言重修圣庙、殿门、御书阁。淳熙四年(1177),火毁军学几半。五年(1178),知军汪作砺修葺,讲堂改称 “道化堂”;越三年,知军孙绍远书额,堂前有池,池上有桥。绍熙二年(1191),知军赵彦励重建 “忠恕堂”及十斋,又建经史库、祭器库。嘉熙二年(1238),知军张友重修学舍,以增生员廪食。淳祐六年(1246),教授俞来(按,通志作:余来。《重刊兴化府志》卷15、《八闽通志》卷45)修 “忠恕堂”,建 “尊经阁”其上。咸淳八年(1272),知军陈友宗、吕大圭,通判张汝砺,皆辍官钱,相继修葺秘阁。

元初,学校无考。元贞元年(1295)以后,教授曹怘、宋眉年,同知廉大悲奴、郡幕卢端智、学录黄烈、佥宪田九嘉、贰宪朵谐学、分省左丞郑旼等,相继修葺夫子庙、道化堂,增建尊德、尚贤二堂,以祀先贤,仍复学田。

宋时在军学前立有 “育材坊”。绍熙二年(1191),知军事赵彦励重立,改曰 “登云坊”。元天历初,本路同知廉大悲奴在军学前立有 “成德坊”。

兴化府学

明朝政权建立后,洪武二年(1369),改兴化军学为兴化府学。知府盖天麟重修旧军学学舍,定四配十哲位次,饰两庑像,改 “道化堂”称 “明伦堂”;废十斋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辟仪门设会膳堂;建神厨、祭器库、寄牲所于棂星门之左,立米廪于棂星门内之右。永乐四年(1406),通判孙文、教授傅显立进士题名碑。宣德十年(1435),佥事陈祚奉诏命莆田知县刘玭重修庙学鬵学田,以为工费。景泰元年(1450),建教谕、训导两衙。成化八年(1472),知府潘琴建大成门,副使刘琦增筑月台于明伦堂前。十二年(1476),同知孙兰建尊经阁。十五年(1479),教授王镛析建举人、进士题名碑。嘉靖十年(1531),奉诏改大成殿曰 “先师庙”,大成门为庙门。撤圣贤像立木主,另建祠于庙东,祀孔丘之父启圣公。建 “敬一亭”于棂星门右。

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城,庙学尽毁。四十三年(1564),郡人御史林润奏请拨官银3万两,命知府易道谈重建,规制仍旧。左为先师庙:东启圣祠,西乐器库。门东为合志祠、名宦祠,西为乡贤祠、林公(润)祠。又,棂星门、收支所在启圣祠前,宰牲所在棂星门东。右为明伦堂:东尊经阁,前敬一亭,西会文堂,楼下为膳堂。明伦堂前为月台、泮池、拱桥。东为志道、依仁两斋,西为据德、游艺两斋。东斋为教谕署,西斋后为训导署。前为大门,东土神祠(明季改为文昌祠),西碑亭(明季改为土神祠)。路南为指南所,立号房40间。路左为 “圣域” “高第”两坊,右为 “贤关” “名卿”两坊。邑人尚书林云同记。自是而后,隆庆间知府林有源、万历间推官殷宗器、天启间知府胡尔慥相继修葺。明以后在府学前亦建有 “名卿坊”。

清顺治七年(1650),知府朱国藩重修府学。十七年(1660),知府顾镛修明伦堂,邑人黄起有记。康熙七年(1668),慕天颜、教授张可仰重修正殿、两庑。十三年(1674)遭寇蹂躏。二十一年(1682),知府苏昌臣重修明伦堂、尊经阁、两庑、庙门,名宦、乡贤、合志、林公诸祠。圣域、贤关两坊,均有修葺。通判汤傅楷修学门、会文楼。雍正元年(1723),廪生林时迈修明伦堂。乾隆二年(1737),知县张继镜支币重修文庙棂星门、明伦堂大门。二十一年(1756),教授曾元景、训导吴秉德修文昌祠。同治间,邑人林扬祖修文庙两庑、棂星门。光绪十八年(1892),知府李耀奎修明伦堂前门及圣域、贤关两坊。光绪三十一年(1905),朝廷下诏废除科举制度,提倡兴创新学堂,于是府学废。

府学名祠

旧时,府学前街建有彰表名宦、乡贤等公祠,姑录如下。

名宦祠 在府学庙门内之东。初,正德间(1506—1521)建于学门外。嘉靖四十三年(1564)重建于此。祠祀名宦者:宋39人、元4人、明61人、清2人,计共106人。春秋仲月,祀先师毕,致祭。

乡贤祠 在府学庙门内之西。初,正德间(1506—1521)建于学门外。嘉靖四十三年(1564)重建于此。弘治志记载:宋军学教授 “黄灏所定名贤,取林孝子攒、林殿院蕴、林侍郎藻、方著作仪、蔡端明襄、林主客冲之、林提干郁、叶正简颙、郑湘乡厚、郑编修樵、陈正献俊卿、龚庄敏茂良、林文节光朝、刘著作夙、刘正字朔、郑知事侨凡一十六人,皆绘像于两庑而合祀焉”,“绍兴十九年,教授徐士龙建 ‘名贤堂’,专祀林攒、蔡襄二人;嘉定三年,教授任一龙改作 ‘三贤堂’于大成殿后,增入陈俊卿一人。十三年,教授陈汲复立 ‘朱文公祠’于三贤祠之东”。

元至顺间(1330—1333),同知廉大悲奴改三贤祠为 “尚贤堂”。至正八年(1348),经历黄寀改文公祠为 “尊德堂”,绘文公像于其中,而以刘弥邵、黄绩配;复改尚贤堂为 “乡贤祠”,增绘林蕴等,合祀。

弘治志载称:“入国(明)朝来,或谓文公既从祀孔子庙庭,不必专祀,遂移刘弥邵、黄绩并祀于乡贤祠,而以其祠为 ‘文昌祠’。宣德八年,教授上官尹定乡贤祠,增至六十三人。正统间,复增至七十五人。成化八年,巡抚都御史张瑄复增至八十一人。十五年,提学佥事周孟中以文昌祠非学宫所宜有,遂出其神归于老氏,而改其祠为 ‘乡贤祠’,欲定诸贤名次,未果。初,乡贤者绘像,天顺间知府潘本愚撤建之,未功卒而去,诸像随失。自是而后,只设神主。至弘治时,神主列于祠中者百许人。到了清乾隆朝,列主于祠者复增至一百八十余人。春秋仲月,祀先师毕,致祭。”

合志祠 在庙门外东,名宦祠左。中祀宋著作郎方仪、元直学林槐应、戴有功3人。万历四十年(1612),提学副使冯烶易额 “合志祠”。

朱子祠 朱子应陈俊卿(正献)之聘,在莆讲学3年。其高弟有陈宓、方大壮、方来、方壬、方士繇、黄士毅、郑可学、黄续诸人。府学、县学别建朱子祠于明伦堂西。春秋仲月学宫率诸生致祭。清乾隆壬寅(1722)重建府学朱子祠,翰林编修黄之雋撰《重建朱子祠碑记》。

文昌祠 原在府学内,即旧 “朱文公祠”。成化间(1465—1487),督学周孟中以文昌非学中所宜有,改祀 “老子宫”。万历二十三年(1595),又改府学指南所为 “文昌祠”。莆学中亦复修会馔堂为 “文昌祠”,清以神有平蜀功,升为中祀。春秋仲月致祭。

林公祠 在庙门外西,乡贤祠右,为都御史林润建。嘉靖壬戌(1562),郡邑庙学俱毁于倭难。林润御史疏请官银3万两修复,并抚恤遗民,郡人感之。隆庆三年(1569),润卒,诸生请于按院,分守参政熊琦檄郡邑建祠奉祀。

旌忠祠 在府学西偏,建有待郎谥忠端王家彦祠,匾曰 “旌忠祠”。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兵进逼北京,家彦协理京营戍政,守德胜门;城陷,殉难。南明弘光帝赐地建祠,曰 “旌忠祠”,诏赠太子少保(旋加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予祭三坛,遣官卜葬,且特词于莆学宫之右,议荫世锦衣。

莆田新学府

清末,科举废,兴新学。入民国,旧兴化府学即成为莆田新学府。民国3年(1914),两庠生欠折祭胙并募捐修大成殿。4年(1915),莆田县在兴化府学内创办 “城南小学”。6年(1917),福建省为发展师范教育,在福州、南平、漳州、泉州等地创办4所师范学校,本在泉州设立的第四师范学校,因军阀割据,兵乱未止,改设在莆田,地址亦选择在旧府学里。于是,9年(1920)就明伦堂改设 “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成为莆田最早的一所中等师范学校。12年(1923)又将城南小学改为 “省四师附属小学”。15年(1926)改校名为 “省立高级师范学校”。

民国16年(1927),省四师改为 “省立第二高级中学”,简称 “省二高”;改崇圣祠为图书馆,两庑为仪器室,文昌祠、乡贤、名宦、合志四祠均废。第三年秋,省二高又改为 “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即称 “省莆高”,仍附设师范科,由黄玉树(益三)出任校长。民国20年(1931年,一说民国18年),改城南小学为省莆高附属小学,作为师范科学生实习基地。

民国22年(1933)秋,省莆高改为 “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称 “省莆师”。25年(1936)秋,陈仪主闽时,对中等教育实行统制,合并师范学校;省莆师停办,并入福建师范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省合并高中部。以故,福建省立莆田中学改为 “福建省立莆田初级中学”,迁校址至府学里原省莆师址。后又先后迁至广宫、下郑临时校舍上课。1941年11月,学校奉省教育厅电准回迁入城,在原校址办学。1942年,学校复设高中部,恢复校名为 “福建省立莆田中学”,即俗称 “莆中”。次年,因办学成绩优异,获国民政府教育部嘉奖。1952年,莆田县人民政府接办 “莆中”,改校名为 “莆田县第一中学”。1942年,福建省立莆田初级中学改名 “福建省立莆田中学”后,卓克淦接任校长。其间学校由乡下回迁至旧府学里后,为解决校舍紧缺问题,即改移大成殿门扇,以掩蔽孔子偶像,拆除 “四配十哲”神龛,扩大礼堂;在文庙大成门回廊处围建教室,堵截校门口即从下务巷大榕树至函三堂的文庙路(按,实称 “府学前街”),周边之地辟为校区,拆除操场围墙,扩大操场面积,便于校园管理。因改造校园而堵塞了通往文庙的大路即 “府学前街”引起民愤。一些乡绅以 “破坏文庙”之举,联名将校方告至省教育厅,引发出一段公案;府学前街也自此在莆田县地图中消失了。(卓克淦《在前莆田中学任职三年的回忆》,引自《莆田市文史资料》第3辑)20世纪50年代初,为扩建校舍,拆除明伦堂。据老一辈回忆,1962年又拆去大成殿。自此以后,府学前街及其行尾巷(和美巷)已不复存在。府学内旧建筑仅存府学泮池。按,泮池面积264平方米,长方形,周砌条石。池上跨石梁泮桥,北南走向,长16米、宽3.94米,两墩、三孔,叠涩式桥墩:桥栏上共有16只形态各异的柱头狮,桥南端东西望柱上均刻楷书落款: “光绪十八年重修。”泮池北面尚存露台一座,以及宋代石缸、石盆、覆盆柱础、五只石门狮、一对柱狮,明代抱鼓石、鼓式柱础,清代门坦、瓜楞式柱础。存有明正统十三年(1448)立《重修兴化府庙学记》碑刻等遗物。

世居旧族

宋代,府学前街即有大姓名家环居这里。李俊甫《莆阳比事》载称:军学东方,“龙川令原道之后”。方原道,中奉大夫方次彭次子,元丰二年(1079)进士,官至从政郎,循州龙川县令。原道与公衮、次皋、安道叔侄四人同登进士第,一时传为佳话。

学前林,“九牧蕴、光禄积仁之后,今提举叔度之族”。林积仁,字充美,绍圣四年(1097)进士,官至广南东路计度转运使,卒于官,赠左光禄大夫。林光朝状其行。

学前顾,“计院澣、国博纪之族”。顾纪,按,弘治志《科目》作 “顾杞”。淳熙八年(1181)进士,任长沙府学教授兼岳麓书院山长,升国子博士。

学前叶,“朝散胄之后,通判居申之族”。叶胄,熙宁九年(1076)进士,官至朝散郎、签书威武军节度推官。胄子居申(一作居中),按,宋《莆阳比事》作居申;明《八闽通志》一作居申,一作居中;《重刊兴化府志》作 “居中”,注 “本作甲”。从《莆阳比事》。元符三年(1100)进士,授奉议郎。宣和二年(1120)通判(浙江)睦州。时闻睦州青溪人方腊起兵,从吏劝勿行,居申曰: “吾为州佐,避难是不臣也。”仍赴任。同年十二月初二,方腊2万精兵攻入睦州城,居申殉难。叶氏在学前居地建有祠堂,民国间华星女子学校初创时即设于此,寻迁下十字街今太平小学旧址。

学前龚,“参政茂良之后”。柴行巷南端折而西抵下务巷,这是一条东西向小巷,巷内遍植桂花,因命巷名为 “桂林里”,龚氏即聚居这里,桂林里建有 “龚氏祠堂”。绍熙二年(1191),知军赵彦励曾在行尾巷为参政龚茂良立 “宰政坊”。

据弘治志《科目》记载,依其中举登第者之祖籍,居于府学前家族还有:郑氏,有郑华字思实,景泰元年(1450)举人,五年(1454)登进士第,授广东东莞知县,左迁江西庐陵县学教谕,升国子助教。郑华兄郑容,字思恭,天顺六年(1462)例贡,蒲圻县学训导。

夏氏,有夏宏聘,正统五年(1440),由兴化县学岁贡,任连州训导。

古巷寻踪

府学前街旧有巷曰:行尾巷、赵衖里。

行尾巷 在府学前街西。弘治志《里图考》载称: “行尾巷,以在柴尾得名。”亦谓: “府学前街,东自书仓巷,西至行尾巷为界”,“义井街,自望海门内转折而西,历大有仓、永福寺,至行尾巷头为界”。据此,行尾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巷道,南与学前街、文庙路相连,北抵义井街,疑相对街北凤山巷。

弘治志 “南市”条云:南市 “旧名行尾市,亦名鱼行。初,唐乾宁间,异僧黄涅槃指行尾众水归流之处可以立市,留谶云: ‘市连义井岁时丰,水绕壶公文物盛。’越七十余年,始即其处为市。天圣中,复为浮市于郡治前。三年,复归于旧。既而又移于西街,名西市。至元祐六年,民人周忠等以连年旱伤,谷价腾踊,引谶文白于郡,请复旧处。权军事许长卿从之。历宋、元以至于今,俱于鱼行为市。弘治四年,同知朱海有事永福寺,嫌其腥秽,乃迁市于义井之东,去旧市百步,是为今市”。这里所载 “唐乾宁间”即公元894年至898年,“越七十余年”是在北宋初的乾德朝即公元963年之后。依此载,北宋初,兴化军即在这里设市曰 “行尾市”。大概多以经营海产类,故其市亦呼 “鱼行”。天圣中(1023—1032),移至 “郡治前”设为浮市(按,“郡治前”,指宋兴化军鼓楼前)。三年后,回迁于行尾巷旧址。寻又移迁至西街即大佬前,市名 “西市”。至元祐六年(1091),循民意复迁回旧址。历宋、元以至于明代,俱于鱼行为市。弘治四年(1491),再迁到义井街武圣庙东北偏,市曰 “南市”。其地今称 “南市头”。

行尾市移迁义井街后,至清朝时,行尾巷即被邑人雅称为 “和美巷”。乾隆志《里图考》称其巷为 “行尾巷”,而志中他项凡涉其巷内容则均称为 “和美巷”。

民国时期史志仍沿此呼。如弘治志云 “宰政坊,宋在行尾巷,绍熙二年,知军事赵彦励为参政龚茂良立。”而乾隆志、民国志载称: “宰政坊,在和美巷。”以故,在文庙路东创建的里社称 “和美社”。然至民国末期,不知何故,和美巷在莆田城区地图中消失,而且巷地已经建有民房,余地便是宅果地了,原因存考。

宋代在行尾聚族而居的有谢氏等姓。李俊甫《莆阳比事》记载: “行尾谢”为 “金紫之后,自泉移居”。不知今为何族。

而至明代,世居学前街的顾氏家族传衍行尾巷,且科第不替。依郡志《科目》所载有:顾孟乔,正统三年(1438)举人,七年(1442)登进士第,授刑部主事,终官南京刑部郎中,卒年六十一,入祀乡贤祠。成化十三年(1477),吏部尚书尹旻在行尾巷为郎中顾孟乔立 “进士坊”。孟乔子叔龙,改字文时,成化十年(1474)举人,入太学,授广州府通判,未两考,部使者疏其治行,荐之,弘治元年(1488)升肇庆府同知,掌德庆州,卒于官。孟乔曾孙阳和,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河南提学副使。成化二十三年(1487),有司奉敇旨,在行尾巷为顾文嘉之妻杨靖娥立 “贞节坊”。

聚居行尾巷的杨氏,其族登第者有杨慈,字惠叔,一作则惠,号石崖。慈少孤,母郑氏守节抚育。自幼颖敏,有抱负,永乐六年(1408)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二,九年(1411)廷对第四,授翰林庶吉士,是年七月卒,年三十。慈天才绝高,非学力所能至,诗赋操笔立就,有文集15卷。杨慈孙杨元,字乾一,成化四年(1468)举人,休宁县教谕。

和美巷亦居有林氏家族。黄仲昭《和美林氏祠堂记》称:国子监林廷纲之孙叔文(即林书堂,字叔文)娶妻黄氏后,“始买屋数楹于和美街东,为奉先事亲之计”;之后,“家以益裕,遂徙居于和美街西,而以旧所居为祠堂”。(黄仲昭《和美林氏祠堂记》,引自郑振满《福建宗教碑铭汇编》兴化府分册)林廷纲,唐九牧林藻后裔。“洪武初,入国子监。太祖亲试,擢吏科给事中,尽言直谏,因赐名恒忠,锡之上尊。升中书舍人兼太子赞善,与宋燧、揭枢同知制诰。后以他事赐自尽,上意寻悟,然已无及。命葬太平门外,立石旌之”。(陈春阳《莆田市名人志》)嘉靖间,御史聂豹于演武场边为其立 “开国侍臣坊”。可见,明初即有林藻后裔居住和美巷,且在成化壬辰(1472)由非宗子叔文建祠堂于 “和美街东”。“祠之制,中堂四楹,翼以二室,室之前为廊,以周门庭,庖库、祭器悉其”。成化癸卯(1483)黄仲昭撰写祠堂记。《名人志》载称:廷纲六世孙迁乔,号西谷,下务巷人,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十二年(1517)登进士第,官至刑部郎中。因谏武庙南巡,受廷杖,罢官归。据此,这时候林氏有人由和美巷迁居相邻的下务巷居住。迁乔从侄林润亦是。(详见 “下务巷”条)此外,永乐十五年(1417)举人,歙县训导林孙,字彦敬,也是左厢行尾人。

和美巷亦是明兵部侍郎郑岳故居,和美社循文庙路西行约二三十步,路北有郑岳祠堂。郑岳在其故乡蒲坂亦有别业,又于壶山之东、梅花山下之梅陇(今陇头)买林氏民居以筑墓。郑岳《山斋文集》之《山翁乐丘记》称: “凡二竁去穴二丈许,瓷石为祭台为庭,旁列石器,前为明堂,为三门。门左右为屋,前后各三楹:左为祠;右寓守墓之仆。又前为通道,界墙路。仍南出为重门,表以石匾,曰 ‘山翁乐丘’。其外复垒细石为周垣,开地潴水,取土补山。其平处为田,为园,树有松榕,果有员荔,及他杂植,难以数计。环荫蓊郁,皆百年物也。”文庙路东是兴化府学,府学前遍植槐花。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朝拜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后因以三槐喻三公。《周礼 ·秋官 ·朝士》: “面三槐,三公位焉。”宋代王祐尝手植三槐于庭,曰: “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子旦果入相,天下谓之 “三槐王氏”。学府以种植槐花激励学子勤学。古人常言: “槐花黄,举子忙。”槐树花黄时,正是举子秋试季节。唐翁承赞诗云:雨中妆点望中黄,勾引蝉声送夕阳。忆得当年随计吏,马蹄终日为君忙。

因这里是学子聚集的地方,又遍植槐花,故府学前街之地俗称 “槐花树下”。和美巷头与文庙路交会处旧有大榕树,在莆田一中旧校门前。巷南有 “和美社”。和美社东边旧为 “府学前街”,以故这一带地方俗称 “府社头”。

赵衖里 在文庙大成殿东侧、上书仓巷南,因巷内居为赵姓而得名。民国志载: “宋靖康之难,宗室居莆者多。赵以宗子取应者三人,登进士第者二十余人。

其遗族居凤山书仓。”见郡志《科目》,西墙巷亦居有赵氏,或与赵衖里赵姓同出?明代其族科甲接踵。

史迹钩沉

明兵部侍郎郑岳故居

明兵部侍郎郑岳故居,位于和美巷。朱维斡《莆田县简志》第二十章《乡贤产地考》云: “山斋(郑岳)父朴庵,工诗善琴,挈家僦居城金桥,其后山斋又迁和美巷。”山斋即郑岳,字汝华,号山斋。南湖郑露后裔,为郑氏桃源房。其先为渠桥蒲坂人。高祖以财雄于乡,被讼戍甘州,因而破产。至其父朴庵时,举家迁城内金桥巷,之后又迁和美巷。郑岳7岁而孤,依母及舅就食,抚而教之。弘治六年(1493)登进士第,历官江西布政司左布政使。时因宁王朱宸濠欺民案,岳为力振风纪,得罪权贵,被削职为民。宸濠败,岳复职为四川左布政使,而以母丧守制未终辞。世宗即位,召岳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累官至兵部左侍郎。乞致仕。

郑岳归里后,嘉靖六年(1527),与右副都御史林茂达等7人,创立莆田 “逸老会”。举会赋诗于梅峰别业,“合席列座,肴不过五味,菜果羹脯不限;酒五七行,客不饮,亦不强,示真率也。自是率为定规,以次举行”。又遍游诸山为乐。“尤喜奖掖后进,士夫家食者,劝其著书,为不朽事业,闻者有所激励”。至嘉靖十一年(1532),兵部侍郎林富、大理寺丞李廷梧亦参与,得9人,时称 “莆田九老会”。逸老会9人中,“林都宪翠庭(茂达)年七十五,林高士熙晦(嘉绩)、吴宪副临渊(希田)年俱六十七,林御史他石(秀琼)、宋大尹友泉(元翰)俱六十五,林宪副寒谷(有年)年六十四,郑侍郎山斋(岳)年六十三。命工绘为图,山斋作记”,曰: “夫老成典刑,风教之助也,然则今日岂徒宴游为邪? ”寒谷题诗云: “七人四百七十岁,直率衣冠皆白须。”又增林侍郎省吾(富)、李寺丞壶塘(廷梧)诸老,皆乡国之望,各享遐龄,刻有逸老会诗集。(陈春阳《莆田市名人志》、明郑岳《山斋文集》卷12《逸老会图记》)嘉靖十八年(1539)卒。著有《山斋集》24卷、《列传》75卷以及《莆阳文献》《莆阳志略》等,均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并行于世。《明史》有其传。

和美社循文庙路西行约二三十步,路北即为 “郑岳祠堂”,坐北朝南。祠西至北环有平房,为祠堂附属设施。据说,20世纪90年代末旧城改造前,郑岳祠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某年春节前,郑氏文化研究会修整祠堂准备在春节后搬此办公,而在春节期间被房地产开发商偷拆。之后郑氏与其争讼,仍以无果而终。

学前街函三堂

函三堂,俗称“辰宫”。位于学前街赵衖里西南偏,即大成殿之大成门左,主祀三一教主林兆恩。函三堂建成于民国乙丑(1925)。“向离出震”,“东、南各以路为界,西边以圣庙草场为界”。陈道了《鼎建函三堂始末记》云: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己亥暮春,“行教大仙师初次南下,驻驿于莆邑庙(莆田县城隍庙)东边厅事之乐山堂”,初议设立法坛,“只就其凤山巷住宅内敬设香房,拟以 ‘宗本’为名”,此为本堂 “胚胎之期”;其年冬丙子(十一月),择地于南市头 “武圣庙”内为 “法宇暂时假设之地”;庚子(1900)午节后,始与本设在下务巷明御史林念堂居第的名山行宫 “合炉共冶”,旋以 “函三堂”为堂名,此为函三堂 “过渡之处”。癸丑(1913),“佥议鸠资另辟法宇”,即于今地建造。乙卯(1915)冬正殿告成,次年续建先哲及合会宗两堂,丁巳(1917)建东西两楼房,己未(1919)建大门及讲堂,乙丑(1925)建静室及厨房。“计阅十年,诸功渐竣”。(陈道了《鼎建函三堂始末记》,引自郑振满《福建宗教碑铭汇编 ·兴化府分册》)今擢英中学内存放有陈道了撰并篆额、陈祖荫书《鼎建函三堂碑》碑刻一通。

民国郭嗣周《莆阳明德集》记云: “函三堂郭君嗣周,郑君鸿湘,陈君唐彬,方君智家等,正人也。自光绪间,发起于下务巷名山行宫,学悟本之道,修身养性,开莆仙三教联合会。至民国4年,乃迁于府学前,新筑祠宇,塑三一教主、黄都帅府、陈胡二仙诸金身。凡遇朔望、五、十诸日期,聚集道兄弟研精至理,宣讲著书,重刻三教正宗、四书正义、镇家宝诸书传世。”民国10年(1921)夏,“张君治如(琴)由京回梓,特奉吕祖关帝相片,挂函三堂内”。

民国期间,曾在函三堂设有 “赈济会”,为三教门人服务。其会无固定基金,每年由地方人士自捐款充之。举办事业:(一)施米。调查极贫之户,素无不正当行为者,每月施米5斤、国币数元,此为常年救济。年终施米不限,人数由贫民自由往领。(二)施药。贫民得病,由邻右介绍药铺付药,不给资,年终由堂付还。暑月施药茶听人自由往取。(三)施棺。贫人死亡,由邻右介绍领棺木或埋葬费。还有其他临时救济。赈济会由陈唐彬任会长。1949年后,函三堂神祀废,而后被莆田一中辟为校区。近年,在旧武圣庙遗址复建 “武圣庙”,旁辟两室,左为 “函三堂”、右为 “紫奎社”,中祀关圣帝君、左祀黄帅爷(按,其像为旧函三堂神像)、右祀尊主明王。

宋咸平初,在学前街先后创办兴化军、府之学府,历经900多年。至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随之建立新教制度。民国初即在兴化府学宫内兴办新式学堂,旧式庙学设施随之被不断改造,尤其是在1942年以后,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用地范围亦随之扩展。因而,旧学前街以及周边巷道和民居渐被学校建设征地拆迁所蚕食,府学里古建筑和街巷道路均堵而拆。府学前街、赵衖里以及和美巷等街巷路名均在莆田城区地图中消失。就是象征莆田传统文化根基的文庙等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址也湮没在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