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南门内横街示意图

南门内横街,俗称 “南门横街”,是位于兴化城南门内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与南北向的井亭街(今十字街)、驿前街(今胜利路)龙门下相交叉。其街东自府学前、行尾巷口(府社头),西至府前街为界。宋兴化军筑城后,南门横街是官民自南门、东门出入城以及通往府学前街的府学文庙的一条主要通道。民国以后,该街按地段分为文庙路、十八张厝和府前街。

横街是宋兴化军筑城后的一条老街,谓之风水宝地,古建遗迹甚多。这里设有五朝的县、府廨署,即唐宋元莆田县署、明清兴化府廨;也是古代兵营即宋保节二十五指挥营、明兴化卫兵马司的驻地。这里创有科第摇篮的学府即莆田县学,县学内有大成殿、明伦堂以及宋 “薛公池”(文物保护单位)等古迹。横街的文庙路有奉祀明兴化卫千户白仁的 “忠勇祠”(俗称 “白公祠”)、奉祀文昌帝君的经天书院、明兵部侍郎郑岳祠堂,十八张厝有延福社、张嘉文 “通议家庙”等。旧兴化府署内有奉祀明嘉靖知府奚世亮的 “忠节祠”,西北隅亦有奚世亮坟墓等名人遗迹。

聚居在横街十八张厝的明兵部尚书郭应聘、清末翰林张琴等家族是这里的官僚缙绅显族。居住县前的陈、林氏,龙门下的方氏,十八张厝的周、李、林氏等,亦是大户人家。十八张厝旧有郭应聘府第(亦称 “大司马第 ”)、清末翰林张琴居第等名人故居。

由于历史社会变革,尤其是经过世纪之交的旧城改造等原因,文庙路、府前路连同横街古建遗迹多已荡然无存,仅剩下一条面目全非的十八张厝小巷以及早已衰落的张琴居宅、张氏 “通议家庙”;巷里还有一座矮旧的延福社,仍延续着境民的香火。

街巷变迁

南门内横街之名,源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创筑军城。其时在子城鼓楼前直街的南端置有城门曰 “迎仙门”,俗称 “南门”;而将位于南门内的东西向横街称为 “南门内横街”。明清两朝均以 “南门内横街”编入府、县志《里图》,隶属右厢。南门内横街俗呼 “南门横街”。

民国以后,南门横街以井亭街(今十字街)为界,以东称 “文庙路”,以西仍称 “南门内横街”,而后改名 “十八张厝”,两巷均隶属城南镇延福铺;跨过驿前街龙门下,以西巷道称为 “旧府前街”,隶属城南镇登龙铺。

文庙路 位于南门内即十字街东侧,因通东府学前街的府学文庙,故名。西自十字街,东抵行尾巷口、府社头。文庙路内,古有 “白公祠”,后人重建,改称 “会生宫”,俗称 “会仙宫”,旧城改造前的府前路故民国时期亦称其巷为 “会仙宫巷”,俗呼 “会仙巷” “会仙洞”。

十八张厝 位于南门内,东自十字街,西至龙门下。古时这里驻有兵营。弘治志载:宋兴化军 “保节二十五指挥营,在郡城右厢横街之西北”;明兴化卫 “兵马司四所,在各城门之内”。其巷后来或以兵营番号,被俗称为 “十八营厝”;也有人说这里的驻兵建有十八张营房,亦称 “十八张厝”。

而因巷内有里社曰 “延福社”,故邑人亦称其巷为 “延福里”;又明兵部尚书郭应聘建府第 “大司马第”于此,俗称 “大司马里”。

府前路 位于驿前街龙门下西侧。唐宋时,因莆田县衙置于巷北,故称该巷路为 “县前”。明清时,莆田县公署改建为兴化府公署之后,其巷改称 “府前街”,亦称 “府前路”,隶属右厢。入民国,兴化府撤销后,其巷即改称为 “旧府前街”。1949年后,文庙路沿旧名 “会仙巷”,十八张厝更名 “太平巷”。因 “太平街”设于此,街名以属地西州有 “太平社”得名,十八张厝属址焉。而旧府前街因民国18年(1929)将府署遗址建为莆田县公共体育场,邻巷设有南大门,故更巷名为 “公共路”。“文革”期间,会仙巷、十八张厝与公共路并称 “跃进路”。自1980年起,会仙巷、十八张厝各自恢复旧名,而公共路改旧名府前路为 “府前巷”,隶属城厢镇(今改为龙桥街道办事处)太平居委会。而今因旧城改造,会仙巷被堵废,巷地已建为商住楼;府前巷之地也被划为文献步行街广场商住楼用地。

旧巷寻踪

南门内横街自十字街东侧入巷,这里就是 “会仙巷”,亦称 “文庙路”。明末在宋兴化军南门兵马司旧地建有 “忠勇祠”,俗称 “白公祠”,奉祀明兴化卫千户白仁。之后,白公祠圮废重建,改名 “会生宫”。(详见 “文庙路白公祠”条)民国时期,莆田县国民政府曾在这里设立农会,林慎修任主席。1949年后,会生宫设为莆田县粮食仓库,20世纪末旧城改造时被拆除。

会生宫斜对巷北是 “经天书院”,内置神龛,奉祀文昌帝君。民国13年(1924)县立妇女职业补习学校设于此,两年后移至驿前。巷内聚居林氏等家族。文庙路东、和美社西,路北有 “郑岳祠堂”,坐北朝南。祠西至北环有平房,为祠堂附属设施,亦居有郑氏族众。(详见府学前街 “和美巷”条)文庙路东端与旧和美(行尾)巷头交会处有大榕树,南有 “和美社”。和美社东旧为府学前街,以故这一带俗称 “府社头”。

南门内横街自十字街西侧入巷,即是十八张厝。由东向西循进,巷北侧为李家大院,居屋为三进二天井的四目厅大院。依居宅的规模,旧时族居这里的李姓当为大户人家;有耆老云:古时,这座大院亦是郭家居第,后为李氏所购,不知孰是。李家大院,俗号 “李家庄”,颇有名气。有李廉者,旧为城门报时,俗称 “打更”。与李氏毗邻为林氏居宅。

林宅西为 “延福社”,祀土谷之神,明翰林院侍讲 “陈用祠堂”附之。弘治志载: “陈侍讲用祠堂,在右厢。初,用建延福社,祀土谷之神,后圮。成化十五年,乡人林近龙等请于官重建,取古 ‘乡先生殁则祭于其社’,而以用附之。”1949年后,社祭废。近年复修其社,并举行元宵 “上元祈福”活动。

延福社西,为明南京兵部尚书郭应聘故第,亦称 “大司马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居第被拆建为莆田县侨联影剧院,部分被莆田县饮服公司占用;今均被拆建改造为新楼房,而郭应聘府第早已荡然无存。(详见 “郭应聘居第”条)郭应聘亦在锦亭钟潭建有别墅。

郭应聘府第旧址西有张氏祠堂,曰 “通议家庙”,坐北朝南。民国志称为 “赠通议大夫张嘉文祠堂”。祠堂大门临巷,进门为祠埕。祠堂为二进中夹天井,前落为三间厢,后进为四目厅,祠室有半楼。民国时期,张琴与吴台、林葆翰、郑仰樵等利用通议家庙创办 “莆阳图书馆”。20世纪50年代,城厢镇城南街作为街址办公。尔后因机构变革,张祠又为太平街(旋改称为太平居委会)办公场所,至今祠堂旧迹尚存。

通议家庙西为周氏居宅,二进五间厢大院。居此周氏族人云:宅第为明天启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周如磐家族居第。不知孰是,今难考证。

又西,与周氏居宅毗邻有南北向小巷,巷侧有一水井,井的北偏旧为 “德会宫”,坐北朝南,为二进中夹天井,上厅为敞开式。九秩老人辛先生云:德会宫旧时实为 “大妈府”,宫内置神像甚多。1949年后,祀废,成为太平街街办工厂仓库。近年,社区居民又在这里重建 “德会宫”,庙屋坐西朝东,规制卑陋。新建的 “德会宫”,中祀妈祖,旁挂有三一教主画像,杂祀地方神。德会宫庙祀虽非旧神,然信众拜神总求平安发财,有虔诚之心即可。十八张厝西北偏,宋时为兴化军保节二十五指挥营,后取其地半合行衙军院之址建为贡院。(详见驿前街 “兴化贡院 ”条)十八张厝南侧,斜对通议家庙,是清末进士、民国议员张琴居第。(详见 “张琴居第”条)宋时,驿前街南端即龙门下置有 “龙门”,举子放榜题名于上。民国17年(1928),闽省修建福厦公路,穿邑城而过,增设西南、东北两城门。西南门即在龙门下打通古城墙而新设的 “五城门”。

跨过驿前街龙门下,五城门西,街之东北侧旧有里社,因置有 “龙门”,故命社名 “登龙社”。莆田县《宗教志稿》载云:登龙社 “在龙门下,即宋代贡院前路抵城边”。

府前街北侧,自唐始莆田县署即设在这里,明朝建立后,改兴化路为兴化府。莆田县公署迁至今县巷,其址改建为兴化府公署,清代仍旧。以故,明清时期府署内之地称为 “府里”。至民国时期,兴化府遗址改建为莆田县公共体育场。

弘治志载,宋时在莆田县治东建有奉祀莆田县武德初县令陈迈的 “兵马诚应社”,明移县署至文峰宫前街 “善俗坊”内,兵马诚应社随迁重建于县前即今县巷。

兴化府治门外之东偏,明时设有 “府前铺”,主递送文书。中为邮亭,亭后为官厅;两廊置房为 “司马寓所”,外为大门。后铺舍倾圮。

宋始在莆田县署前有泮池曰 “薛公池”,元朝始在薛公池上创办莆田县学。1949年后,莆田县电力公司设于此。20世纪70年代,文庙、明伦堂等古建筑均被拆建为新楼。而薛公池亦毁于21世纪初旧城改造,其地开发为 “文献步行街广场”。

民国志称:在县学万仞宫墙内建有 “御史林诚祠堂”。林诚,字贵实,号井庵,明景泰四年(1453)举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广东道监察御史。明代在薛公池东建有 “射圃”。民国志载: “府学射圃旧址在望海门外,为居民所侵。正统八年,佥事李在修复之,建观德亭其中。成化间知府岳正徙于迎仙门内之右。弘治四年知府王弼改今所(洞桥头)。万历二十三年知府李大钦建为明宗书院。县学射圃即以迎仙门府学射圃充之。”兴化府署内,即旧公共体育场东北偏原城关税务所办公楼后,旧有明兴化府知府奚世亮坟墓,毁于21世纪初旧城改造即开发 “文献步行街广场”之时。(以上古迹详见 “史迹钩沉”条)府前路,为府衙廨舍之地,而隙间也居有官宦百姓。宋李俊甫《莆阳比事》称:至宋时有陈氏,即 “知县士宏之后”居住这里;居此者亦有 “县前林”,即 “惠守俛之后,与阙下林同出”。明代,金紫 “六桂方”秘监仁岳派下也有后裔聚居这里。黄石澄塘人方宜贤,弘治十一年(1498)举人,高州府吴川知县。其子方一桂、方一兰,嘉靖二年(1523)同登进士第。一桂官至监察御史,一兰官至礼部郎中,兄弟由澄塘迁居府前街。

横街牌坊

南门内横街是宋莆田县署、明清兴化府公署通往街东府学文庙的一条重要官道。在这条街道上,自宋以来历代建有表坊:宣化坊,《八闽通志》载:在府治前之左,即旧县治。宋时建,初名 “宣化”,后改名 “安民”。雍熙间,知县薛奎有惠政,民思之,因其谥,更名 “简肃”,后又改 “安民”。乾道二年(1166)复今名 “宣化”。国朝(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知府丁镛等重建。坊为郡治立。

汇进坊,天顺六年(1462),御史滕昭为壬午科黄初等33个举人立。

三世登瀛坊,成化二年(1466),监察御史魏翰为员外郎林英及其子甲辰进士辉、孙甲申进士诚立。同升坊,成化二年(1466),知府岳正为乙酉科吴仲珠等36个举人立。两朝侍御坊,成化二十三年(1487),知府丁镛等为归田监察御史林诚立。丱魁坊,成化十一年(1485),知府潘琴等为甲午科举入第二名吴昭立。儒林坊,在县学路口。弘治三年(1490),知府王弼等立。嘉靖壬戌寇毁,而后重建,改名 “万仞宫墙”。

凤冈坊,弘治五年(1492),知府王弼等为丙午科崔仪等29个举人立。

承流坊,弘治五年(1492),知府王弼等为郡治立。

豸史坊,弘治七年(1494),御史贾宗锡等为监察御史周进隆立。

按,民国志载称:丱魁坊、两朝侍御坊、豸史坊,在驿前街。

史迹钩沉

古莆田县署

府前街自唐至清是衙署公廨之地。唐宋时,“莆田县公署”即建设于此。依《八闽通志》载: “庆历四年(1044),秘书丞张纬出宰莆田,再新县中堂,其基太高,不与他室等,治之使平,得一石铭长五尺,阔亦如之。验之无刊镂痕,乃墨迹焉。其文曰: ‘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唐大历五年四月十日,县令郑(押字记)。’并有石符二枚具存。”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适唐中期。据此,弘治志云:莆田县治则 “唐以前厅设一向在此”。

自陈光大二年(568)置县至宋前,莆田县廨署内如何设置,今不可考。

而宋莆田县公署设有:正厅,为知县治事之所。建隆二年(961),清源招讨使留居道任莆田县知县时重建。天禧元年(1017),知县严已重修。庆历五年(1045),知县张纬更创堂宇。主簿厅,在县门外之东偏。厅事后是燕堂。燕堂西为致爽轩。县后圃建有嘉木亭。知县邱铎芟夷县圃,有古木樛曲如虬龙状,故以 “嘉木”名亭。其余廨舍均设在公署外的城内他处。

明朝建立后,莆田县公署迁至善俗坊内即今县巷里。

明清兴化府署

明朝建立后,兴化路改为府。初将鼓楼里元路署改设为兴化府署,继而指挥俞良辅及卢镇呈请将府署设为兴化卫署。知府盖天麟即移莆田县署于左厢善俗坊内,即今县巷里,而以县前街的莆田县署旧址改建为 “兴化府署”。

明兴化府公署设:正堂,知府(总管一郡之政)、同知(佐知府以理庶务,后专管清理军匠,故称 “清军馆”)、通判(佐知府理庶务,后专管督粮饷,故称 “督粮馆”)、推官(职掌刑名,凡本府授受一应词状皆牒送问疑,完事之日送府署审发落,故称 “理刑馆”),同署事于此。正厅中为知府衙,东同知衙,西通判衙。同知衙南为推官衙,又南知事衙,其前为司狱司。弘治志称:洪武元年(1368),知府盖天麟改莆田县署为之。前为丹墀,近北为露台,露台下为甬道。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刑、工房。永乐元年(1403),知府周宗璲改匾曰 “敏政”。天顺元年(1457),知府潘本愚重建,易以石柱,匾曰 “公生明”。弘治十四年(1501),知府陈效节缩稍入,重复修治。戒石亭,甬道之中竖有宋太宗摘孟昶《谕诫守令铭》颁布天下之碑铭云: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按,今新县镇古兴化县公署内亦置有《谕诫守令铭》,其石刻至今尚存市博物馆。仪门,在甬道之南。戟门,在仪门之外(宋制得立戟,明无戟,门仍名戟门)。仪门外东有土神祠。前大门的门外东西建 “旌善” “申明”两亭,亭中刻书:旌善书贤人、君子,申明书过恶,大概在于劝励风俗而已。后堂,在正堂后,是为休憩之所;天顺初,知府潘本愚建穿堂以联之,又于堂东西列房四间为斋房。经历司(佐经历以理司事),在正堂东偏,为经历、知事同署事之所。照磨所(佐照磨以磨勘为事),在正堂西偏,为照磨、检校同署事之所。又,钦恤厅,推官鞠刑之所。知府廨舍,在府署后,有前后堂及厢房,外门南向,廨舍西有圃。前太守丁镛作亭,苫以茅,继守王弼易以瓦,匾曰 “共乐”,后太守陈效作回栏护之,更称 “皆乐”。同知廨舍,在知府廨东,有前后堂及厢房,外门西向。通判廨舍,在知府廨西,有前后堂及厢房,外门东向。推官廨舍、知事廨舍,以次列于同知廨之南。经历、照磨、检校廨舍,以次列于通判廨之南。凡廨舍均有垣墙,各自为居。

六房吏舍,各照房分列于东西六房后。丰盈库,在府后堂左。架阁库,在府署东。府署外为通衢,东立 “承流坊”,西立 “宣化坊”。

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城,焚毁殆尽。郡人御史林润奏拨币银,四十四年(1566),知府易道谈重建。乾隆志载:三堂、仪门、大门俱如旧制,而于旧址稍移过,东缩入2丈多。后堂东丰盈库下添军器房,西创龙仗库及黄册房,东支房上增架阁房,西兵房上增承发科。仪门外,西创寅宾馆与土神祠。相对大门外,东建旌善亭、惠民局,西建申明亭、急递铺。南榜谕房东西重建承流、宣化两坊。隆庆元年(1567),知府徐绍卿重建中堂5间、后堂3间、东西厢房2间。万历二年(1574),吕一静以门前旷阔非宜,将大门移出丈余,两边地集稍高门外,添设障垣。修旌善、申明两亭,移铺局于别所,重立更名石于堂之北。郡人尚书康大和撰重建郡治记。五年(1577),知府陆通霄重修土神祠。三十九年(1611),知府马梦吉重修堂庑。

清代,兴化府仍设署于此。迨至康熙六年(1667),裁推官,其官署归并海防同知。十七年(1678),同知署改从土神祠前出,通判署改从寅宾馆前出入。而照磨、检校两署并裁,以废地租民间为菜圃。乾隆六年(1741),裁同知位,知府萧琰就署后隙地建常平仓。光绪三十三年(1768),裁通判位。

宣统二年(1910),以通判署为巡警传习所。三年(1911),巡警肇事,市民焚通判署。八月初四日,巡警讲习所警察毕业,清理街道排摊。城区警士入店捕人,市民反抗,发生罢市风潮,焚毁禁烟公所和禁烟副总办陈樵居第,敲毁总办吴鸿宾家宅第。

清亡,民国元年(1912)撤销兴化府公署。民国2年(1913),兴化府东吏舍大火,文卷毁。3年(1914),财政部拍卖官产,张琴等绅士呈请以府署古迹甚多得以保存。而同知、经历及土神祠,以常平仓款承买为仓产。7年(1918),驻军撤大堂。10年(1921),尽撤西六房、仪门、大门、土神祠,辟为操场。原兴化府署仅存义仓、常平仓及燕堂、后堂,其余成为一片荒芜之地。之后,燕堂改为劝学所,后衙为修志局。次年,以劝学所改为旧莆田县教育局办公室和宿舍。民国15年(1926),改为中山公园。18年(1929),移中山公园于永丰塘,建莆田县公共体育场(体育场设南北两大门,南大门通府前路,北大门通府后路)。又建中山纪念台一座。21年(1932),以教育局旧址建为惠儿院。23年(1934),福建省建设厅以常平仓址建为莆田汽车站,至20世纪60年代,复改为莆田县体育场大门。自此旧址无一存矣。邑人林翰感时伤物,作诗记其事。诗前小序曰: “旧兴化府署紫藤华馆前,有藤大可盈抱,相传为宋时物。戊午之乱,某军驻署内,藤以碍路被斫。今年过署,哀芳尘之沦逝,感兵焰之飞扬。因与壶社同人为诗记之。”(民国张琴《莆田县志》卷18《建设志》)诗云:公馆不合栖虎貔,繁条碍路花岂知?将军斫花如斫贼,威猛有过风家姨。郡斋古藤世仅见,绕室百丈青蛟螭。种花太守知何代,传自天水滋然疑。春来紫雪满庭院,五亩以内无丑枝。忆昔花阴醉芳醁,鏖诗有愿酬清时。花时未终鼙鼓动,马挝到门千健儿。古藤摇风似微叹,虽有长幡难护持。历数掌故剩此卉,视若荆杞从芟夷。军中近时尚儒雅,翦拜宜念甘棠诗。曷不留花帐前笑,亦使春色生旌旗。为薪不供百夫爨,莝刍仅疗十马饥。威加草木未为武,寇盗满地司者谁?空庭有人抱蔓叹,一花之细胡能为?愿君惜取斫花手,回舆斫贼清四陲。

薛公池与县学

宋代,在莆田县署前有泮池曰 “薛公池”。初,莆田县治前有 “临水亭”。薛奎为莆田知县时,重修县署,增辟堂宇,掘土洼地成池。按,薛奎任职时间,《八闽通志》载称为 “真宗朝”;弘治志 “县宫年表”记云: “雍熙三年,以大理寺丞知。” “山川考”薛公池条云: “宋咸平间,薛简肃奎来知县事。”(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39《秩官》;《重刊兴化府志》卷1)薛奎离任后,郡民颂之德政,号其池为 “薛公池”。宣和四年(1122),知县吕之材到任后,即在薛公池故址上复建 “思贤堂”,又建亭池南,匾曰 “鉴亭”。元至顺二年(1331),改创县学,其池作为县学泮池。明洪武初,知县任益筑台池中,作亭台上,匾曰 “咏归”。弘治初,郡守王弼购民地辟学前衢路,作石桥跨于池上;教谕程凤仪移亭于池东西,东曰 “咏归”,西称 “乐周”。逢岁大比,池中莲开并蒂,则为魁元之兆。《八闽通志》云: “薛公池,在莆田县学大成门之前。宋薛奎知县事时所凿。其后奎入参大政,邑人思之,因名。元至顺初,移建县学于此,遂以为泮池。池植莲,有双萼同干者出于其间,则诸生必有登魁名者。林环、柯潜廷试第一人,皆有此瑞。”同治岁贡林钟铸《薛公池瑞莲》诗:薛公池内纪同茎,屡见莆阳及第生。直值莲房开并蒂,料应蕊榜冠群英。祥占喜报三秋捷,瑞缀奇葩两瓣呈。欲把风幡勤护惜,鹿鸣宴启共飞觥。

薛公池改创县学泮池之后,直至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伴随县学近600年,这期间亦同县学不断修建过(详见 “县学”条)。1949年后,莆田县电力公司设于此。至20世纪70年代,先后撤去大成殿、明伦堂等古建筑。薛公池为旧莆田县学唯一仅存的标志物,被政府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至21世纪初旧体育场改造为“文献步行街广场”时,被彻底拆毁。至此,这些文化遗迹均荡然无存。

元朝开始在薛公池上创办莆田县学。弘治志载云:莆田县学,“盖自唐设,其额张九龄书也。宋高宗绍兴十九年教授徐士龙改作军学,仍以县学附于大成殿东偏”。元至顺二年(1331),迁建于府前路莆田县署前薛公池上。东为庙,西为学,讲堂之前为两斋,而以薛公池为泮池。泮池东建为县学射圃,后废,附于府学射圃。学官廨舍,并建于庙东。明清仍旧制。洪武、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年间,县学多次重修、改建、扩建,重塑神像,建筑设施和庙学礼制趋于完善。

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城,学祠俱毁,仅存庙学堂门。四十五年(1566),知府易道谈、知县徐执策拨款重建。中为圣庙、两庑。前庙门、泮池。池东西两斋,各5间。又前,棂星门。庙右为明伦堂,为后堂,东西房5间。堂西为会所,前蔬园、内斋舍10间。庙左原训导西衙,建启圣祠。祠东有米廪3间。又东教谕衙及训导东衙南,为敬一亭。之后,隆庆、万历年间,又不断修建。迨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均有重新修建。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至民国8年(1919),邑绅仍募捐修大成殿。民国20年(1931),改土神祠训导处为夹漈祠。21年(1932),改教谕署魁星楼为博物研究馆,撤卖东学门及照墙。24年(1935),张琴仍捐资修复大成殿庙门及棂星门、东学门。可是,郑仲武盖屋时,明少卿黄后峰巩《莆田县学重建咏归亭碑》记云: “郑盖屋取石材筑墙基,将此碑碎为四段,并其他碑同遭此厄者凡八”。(宋湖民《南禅室集》 “莆田掌故见知录 ”之《金石木刻之遭厄》)1949年后,莆田县电力公司设于此。这时,县学内仅存文庙大成殿、明伦堂、魁星楼、棂星门和泮池曲桥等建筑物。至20世纪70年代,大成殿、明伦堂等被改建为楼房,其他古建筑随之拆除。

明兵部尚书郭应聘居第

明南京兵部尚书郭应聘居第,亦称“大司马第”,位于十八张厝延福社西。郭应聘,字君宾,号华溪,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中,出知南宁府,擢四川兵备副使,升广西按察使,转右布政使,晋副都御史,巡抚广西,加兵部侍郎巡抚如故,入为户部侍郎;以忧归,寻加兵部侍郎,再抚广西,晋两广总制,召拜南京兵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谥襄靖。

大司马第,建于明万历间,坐北向南,面临十八张厝巷道。有人说,郭应聘居第是一座五进七间厢大型高等级官员宅第;也有人说郭是隆庆、万历年间莆田首富,居第为六进,其北为绣楼,俗称 “小姐楼”。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居第被拆建为莆田县侨联影剧院,部分被莆田县饮服公司占用。今居第荡然无存,建筑形制难考其详,只知道邑人均称其第为 “百廿间大厝”。可见,郭应聘居第是明末一座颇有规模的官僚家族大宅门。居第旁旧有小巷,过侨联影剧院可通大佬前。因居第后进有绣楼,可观西市即大佬前街景,故巷口地称 “楼下”。邑人称这条小巷为 “楼下里”。后来,朱维斡《莆田县简志 ·乡贤产地考》载云: “今旧第虽存,而不为郭有矣。”明万历初在下十字街为郭应聘建有 “大司马”坊;郭应聘逝后,万历十七年(1589),抚宪周宷、按院邓链檄建 “尚书谥襄靖郭应聘祠”祀之。乾隆志载:祠在右厢龙门下,匾曰 “名臣襄靖郭公祠”,有司春秋致祭。至民国时祠废。应聘子良翰,万历中,以荫补都察院照磨,累官黎平知府。归田后筑万卷书堂,一生力学绩文,著述涉及经、史、子各部,有较高学术及史料价值。

清末翰林张琴宅第

清末进士、翰林编修张琴居第,位于十八张厝南侧,斜对通议家庙,大门坦临巷,进大门折而西,复过院门便是。居屋坐南朝北,为二进院落式正厝,前座一厅二房,后座为居屋,四目厅,东西有护厝。东边护厝之外为假山花园。

张琴(1876—1952),字治如,一作知庐,笔名持儒,号天马山民、桐云轩主人,晚号石匏老人,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莆田名流。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三十年(1904)登刘春霖榜(清末科)进士第,授翰林院编修。三十一年(1905)丁忧归里,即热衷于莆田文化教育事业,与莆田名流创立兴郡中学堂(莆田一中前身),首任监督(校长)。民国元年(1912),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张琴被推选任参议;同年,当选为国会议员。赴北京任职期间,时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他和友人创办《亚东新闻》并为主笔,发表 “反袁”文章,抨击袁世凯窃国行径(后编为《张琴反袁社论选辑》),因而被袁世凯拘禁,并查封《亚东新闻》。1916年,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恢复国会,张琴复任议员。次年,赴广东出席国会非常会议,拥戴孙中山为大总统,投入护法运动。

民国初,张琴受聘为莆田修志局总纂。《莆阳明德集》记云: “民国6年(1917),大总统颁布天下,令各县重修邑乘,洵盛典也。吾莆修志局,设于驿前四贤祠内..聘请前太史张君治如为总纂。”据说,民国11年(1922)左右《莆阳明德集》出版后,张琴即着手收集资料并编纂《莆田县志》。该志虽未及正式出版,然这是莆田县在民国时期的最后一次纂修旧志,为后世人研宄莆田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民国间,张琴还发起组织莆田绅士名流,重修位于杭州西湖智果寺翠竹园的陈文龙墓园,并为墓祠撰联曰: “南宋两状元,理宗丙辰科,度宗戊辰科,十余年甲第联镳,千古文章标节义;西湖二忠肃,前身岳少保,后身于少保,四五里松揪相望,双悬日月照乾坤。”1949年莆田解放前夕,中共闽中游击司令部授意成立莆田防护委员会,张琴被推为主任,维护社会秩序,直至莆田解放。

张琴生平爱作诗、工书画,是山水画家,朱维斡先生评张琴 “博闻强记,多才善艺,举凡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等,博而能精,勤于治学,指掌成茧,著作等身”。时与张琴为同科会元、同馆翰林的谭延闿(民国后,曾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职),盛赞张琴 “诗、书、画”为当代三绝。有《桐云轩诗文集》《桐云轩声画集》等传世。

府署遗址铁锚考

民国《莆田县志》载: “旧兴化府署,有大铁锚一具。民国废府始为人持去。”邑人认为,兴化城之地,“古为海滩所塍。大铁锚,或为古代船具所遗”。据此,民国志将铁锚作为此地由海变为陆地的证据。文献广场建设《地质勘探报告》表明:旧体育场及车站,“地貌上属于兴化滨海相平原与剥蚀残丘过渡地貌单元”。从该工地施工的实际地形地貌观察,这里是雷山、州峰的余脉,延至旧体育场南大门,与府前路落差还有二三米。可见,这里不是海。

然锚为固船之物,非海无船而铁锚置此何用?清施鸿保《闽杂记》之《兴化府署形》记云:兴化府署,相传为海船形。大门左右石柱,犹系船桩也。大堂无暖阁,犹船舱也。庭中二铁锚,一水柜,皆船中物也。惟不知前人置此何用。铁锚自古有之,水柜久陷地下。道光丙午,署守霍明高起土得之,留置庭中。俗谓彭、樊、危、索等姓,皆不可知府事,以彭樊音同篷帆,危则同桅,索则犹帆索也。

施鸿保,字可斋,浙江钱塘县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林则徐任杭嘉湖道时,拔为 “童生第一”。道光四年(1824)考中秀才后,屡试不第,遂弃仕进,当起幕客,俗称 “师爷”,往来闽、赣县、府衙门间。闲居时,多习经学、考证。施鸿保这个记载应该是可信的。由此可知,铁锚并非出土之物,而是堪舆家打造府署船形的道具,抑或为厌胜之物。

据有关史籍记载,作为固定船的器具,宋代以前多使用石制的碇,宋元用木制或木石合制明的碇,至明时才大量使用铁锚。所以,府署遗址铁锚最早不会超出明代。兴化府 “海船形”府署创建时间,无正史明确记载,而弘治志称:兴化府署,“天顺元年,知府潘本愚重建,易以石柱”。此石柱或为《闽杂记》所云 “大门左右石柱,犹系船桩也”。至于民国志所载,兴化府署遗址发现大铁锚,应为明、清时期重修府署的重置物,而具体时间不可考了。

文庙路白公祠

白公祠,原称“忠勇祠”,位于文庙路的宋兴化军南门兵马司旧地,建于明末,奉祀明兴化卫千户白仁。嘉靖三十三年(1554)十一月,白仁领兵剿倭阵亡,赠明威将军,加秩二级,子孙世袭指挥佥事,命有司春秋致祭。嘉赐 “忠勇”,故称 “忠勇祠”。今三清殿碑园存有 “忠勇白公祠碑”。

白公祠圮废,而后里人重建,改名 “会生宫”,坐南朝北。民国志称: “白公为白大人,而其事迹知之者鲜。”1963年《莆田县志稿 ·宗教》亦称: “会仙宫为公祠古迹,里人求其事迹不得,但呼为白大人,信师巫之说,立雷公祠,而呼白大将军为白大人。”据此,“会仙宫”是 “会生宫”之俗称。

明知府奚世亮墓

明兴化府太守奚世亮坟墓,位于古兴化府署内即旧公共体育场北大门内之东偏(原城关税务所办公楼后),今 “文献步行街”广场。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劫莆,奚世亮阖门殉难,埋遗骨于此。清光绪庚辰(1880)仲春,梁景先《兴化府署新葺忠节祠记》云: “署东偏废圃内古塚累累,相传为有明倭寇陷城日,殉难官及其家属瘗骨之所。来守土者,朔望焚香楮垣外,时节荐食以慰幽魂。”(清知府梁景先《兴化府署新葺忠节祠记》,引自《莆田金石木刻拓本志》下册)奚世亮,字明仲,湖北黄冈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四十一年(1562),由延平府同知来摄兴化府事,才月余,倭寇攻城。世亮与分守翁时器分城而守,躬冒矢石拒敌,相持月余。城陷时,翁时器与通判李邦光、参戎毕某皆越城逃走。世亮犹在城内西南角与倭巷战,身受重创,为守土而殉节。同事死者有县丞叶阑、训导卢尧佐。民国志载:“二月寇平,始得遗骸于圆亭。事闻,赠右参议,荫子,给葬。”游定远《奚公坟记》亦云:“奚死于乱兵中,全家妇孺投井以殉。当道闻之,葬公于府署后园,至今坯土巍然。距墓数步,有废井,即公之家属埋骨处..邦人建奚公祠于府署后园隙地,吴国伦作奚大夫像记,石刻落于民间。自府署奉裁,祠即不保,沧桑多故,区区祠墓,徒怀古者凭吊耳。”(游定远《碧藏楼杂录》之《奚公坟记》)林翰有诗云:两朝百太守,千古一孤坟。碧血犹新草,灵旗空暮云。大仇日出国,快事戚家军。寂寞谁封树?啼鸦不忍闻。

奚太守殉难后,在西门内建奚公祠,民国时废;清兴化府署内旧藏军器中亦建有“忠节祠”祀之,民国2年(1913)废。21世纪初,因旧城改造,奚世亮墓随同公共体育场一起被拆毁。说事者叹,奚世亮来邦守土,与城同亡,“曾无秋菊寒泉之荐”,只留一丘荒土,今掘之而无移葬,何谈爱国爱乡教育? “邦人之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