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文献街,今称文献路,是位于宋兴化军子城谯楼即鼓楼前的一条东西向横街。旧时地域东自文峰宫,西抵驿前街(今胜利路)为界。辖境有巷曰:务巷、西墙巷、县巷、县后巷,以及萧衖里、戴衖里、退巷口等三条小衖道。

文献街历史悠久,是兴化城的一条老街。宋始即设有衙门廨署,地处政治、军事中心。子城即鼓楼里宋为兴化军署,元是兴化路总管府署,明为兴化卫署及下属五千户所廨署;而鼓楼东、西两侧及善俗坊内(今县巷)亦设有官厅职署,明以后县巷里则置为莆田县廨署。文献街这些旧署古建至今仅存古谯楼,是古城地标性建筑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县巷的旧莆田县署以及门楼,亦列为近现代优秀建筑保存下来。

自唐代始文献街即有聚居先民的记载。而蔚为官僚家族的主要有:宋尚书员外郎陈仁璧(鼓楼)、宋宗室赵氏(西墙巷)、明提举陈贤祖(库前)、明员外郎萧奇勋(萧衖里),明御史林润(务巷)、明知府林允宗(萧衖里)等家族。而这些家族遗存下来的名人故居有:务巷明御史林润故居 “都宪第”(今移迁莆田一中校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墙巷民国名医陈展如故居,2008年市政府列为近现代优秀建筑。

文献街亦是宗教朝拜圣地。唐宋以来建造的主要寺观社宫有:唐敬善院(宋赐额万安水陆院)、宋兴化军城城隍庙(子城内)、元文峰妈祖行宫、明旗纛庙(兴化卫内)、清文昌宫等;亦建有兴隆社等里社。辖境内建有奉祀陈俊卿、叶颙的 “两台霁色”祠、唐县令陈迈 “诚应社”、明提学佥事黄仲昭 “正学纯忠祠”等公祠;多数家族建有族祠。这些文化遗产至今存续下来的只有文峰宫的三代祠、梳妆楼,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文献街是兴化城的重要官道,历代置设彰表官宦事迹的牌坊甚多,其中有明代置于县巷口署名的 “文献名邦”木坊,却毁于1946年春节的大火灾中。文献街又是商埠之地,至今还是莆田市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街名变迁

宋建兴化军子城后,文献街初以 “鼓楼前横街”称呼,因街位于子城鼓楼前,故名。明清时期析分为 “司前街”和 “文峰宫前街”两街,编入郡志《里图》。司前街,明代鼓楼西设有“提刑按察分司”,故名。东自务巷口(今顶务巷),西抵驿前街(今胜利路),为旧文献路西段,明清时期隶属右厢。文峰宫前街,位于文峰宫前而得名。东自文峰宫(妈祖行宫),西至务巷口,与司前街相接壤,为旧文献路东段,隶属左厢。

宋代,新路巷(今称县巷)南置有 “善俗坊”,嘉靖十年(1531)改曰 “文献名邦”。因故,民国时期文峰宫前街和司前街两街合并时,以坊名更称 “文献路”,俗称 “文献街”。据民国《莆田县志稿》(以下简称 “民国志 ”)之 “区乡”条记载,民国22年(1933),城中镇所属街巷将文献路复分为 “鼓楼前横街”(属保福铺)和 “文峰宫前街”(属善俗铺)。而此时所谓 “鼓楼前横街”非宋代 “鼓楼前横街”范围,仅为明清时期的 “司前街”属地。1949年后,将以上两街合并称 “文献路”,隶属城厢镇人民政府的文献街。“文革”期间,又改称 “八二一路”,以纪念1949年8月21日莆田解放,隶属城厢镇文革街。1980年以后定名为 “文献路”,为文献居委会辖地。今称 “文献东路”。

旧街概览

古时,街道未形成或未正式命名前,大都称呼地块(段)之名。

而街道命名后,这些旧地名至今仍沿称。文献路自东至西旧地名曰:妈宫前、文(文献)振(名)邦、水淈头、鼓楼前、射圃前。

妈宫前即指文峰宫前之地。唐开元间(713—741),文峰宫之址为 “敬善院”,宋天圣五年(1027)赐额 “万安”,改名 “万安水陆院”。淳熙九年(1182)火毁,寻复建。元至正十四年(1354),又因火灾复毁。寻将原水陆院山门地建为妈祖行祠,祠对凤凰山文峰,得名 “文峰宫”。因文峰宫奉祀 “天妃”妈祖,俗呼 “娘妈”,故宫名俗称 “妈宫”。明清时期,自妈宫前至务巷口,其地称 “文峰宫前街”。

文振邦 即 “文献名邦”方言速读音字,其地位于县巷口一带。宋代,新路巷即今县巷南建有 “善俗”坊,明嘉靖十年(1531)改称 “文献名邦”,故邑人以 “文振邦”呼其地名。民国35年(1946),其坊因文峰宫前街火灾而毁圮。

水淈头 位于文峰宫前街顶务巷口一带。务巷口地处古凤山脚下,为低洼地,地泉丰富,旧时下雨天,自梅峰的山水向南流经下桥,折而东过鼓楼,至务巷口与凤山流经文峰宫前的水流交汇,复折而南经务巷直泄南城濠。这里长年积水不干,即使用土填平仍可透水,故俗称此地为 “水淈头”。宋时在水淈头的务巷口置有 “通远坊”。水淈头一带是文献路商业经营最繁荣的地方,是故兴化军在坊内设 “都税务”,明初改为兴化府 “税课司”。

鼓楼前 即指古谯楼前之地。宋绍兴六年(1136),知军刘登重建谯楼并置更鼓刻漏于其上,因称 “鼓楼”。谯门前之地俗呼 “鼓楼前”,明清时期即以 “鼓楼前横街”命其街名。谯楼内俗称 “鼓楼里”,宋元明三朝,鼓楼里均设官署衙门;鼓楼之东、西两地,亦置为官厅治事之所。

射圃前 位于鼓楼西。旧时街面有小巷通中山中学,巷东侧即明兴化卫署地。明亡,兴化卫指挥公署倾颓殆尽,只存堂后旗纛庙一所,清废为射圃,其地俗称 “射圃里”。康熙八年(1669),总兵李时芳建亭于庙前月台之上,观摩营兵演习骑射(各营大队合操在北门校场)。因故,谯楼西偏之地俗称 “射圃前”。

弘治志记载:宋时在 “郡西下桥”为贡院设置有 “兴贤坊”;《八闽通志》又载云:明在司前街 “福宁道前之西”置有 “激扬坊”,亦云:激扬坊 “旧名兴贤,口口云 ‘在郡西下桥’”。如此说,激扬坊是以旧兴贤坊改建的,其坊建在郡西下桥。宋贡院在驿前街南即龙门下。故推司前街西与驿前交会处,其地古称 “下桥”。

衙署廨舍

文献街地处子城谯楼前,自宋至明三朝均为兴化军、路、府的政治、军事中心。子城内之地,俗称 “鼓楼里”,设为衙门公署,即宋为兴化军公署,而后是元兴化路总管府署,明兴化卫、所公署。

宋兴化军公署 正厅,知军段鹏以都巡检廨(宋代巡警地方之机构)之址改建。邑人员外郎陈仁璧作记。宣和二年(1120),知军廖刚重修。“中崇御书,御制《戒石铭》《座右铭》石刻;架阁库、甲仗库、印书库、客位、吏舍列于东西两庑”。淳熙三年(1176),知军潘畤建阁其上。小厅,在正厅东,天圣六年(1028),知军李余庆以军资库后隙地建。后匾为 “儒雅堂”,隆兴二年(1164),知军刘韫改名 “平理”,乾道五年(1169),知军何偁复旧名。通判厅,职掌倅贰郡政,在戟门外之西偏。弘治志称:兴化军初不置通判,徽宗崇宁元年(1102),部使者报请,始置通判,以斥判官旧廨为通判厅。淳熙二年(1175),通判周必达重修吏舍,列于厅之南庑。通判厅左偏为 “强为善斋”,又东有 “流化堂”。签厅,在谯门内东侧,原为回车院,郡守秩满之寓。绍兴十七年(1147),知军王辟章改为签厅。

子城公署内,小厅左建有 “清心堂”,有知军徐师闵《荔枝谱》刻于壁。绍兴二十年(1150),有五色雀集于大厅榕木之上,芝草产于后圃,麦秀两岐,故知军陆涣更名为 “三瑞堂”。小厅后有 “靖恭亭”,天圣六年(1028),知军李余庆始命名。儒雅堂西庑为 “正己斋”,知军潘畴自隶额。正己斋后是 “和简堂”,绍熙元年(1190),知军赵彦励建。堂之后曰 “思无邪斋”。大厅东,接正己斋有 “桂籍堂”,而后徙于小厅之北面靖恭亭,崇宁四年(1105),知军郭重建。追考至道以降郡进士题名刻石置于堂上,军学教授胡份作序。宣和七年(1125),知军廖刚立石续记,“每当郡宴新进士,率以次题名,特奏名亦预焉”。郡志载有:兴化军知军李余庆《题名记》、兴化军通判游醳《科名记》。式宴亭,淳熙元年(1174),知军潘畤更曰 “北窗”;十三年(1186),知军朱端学改称 “式宴亭”。在宅堂后有 “扶春馆”,原以种酴名 “翠香亭”,乾道元年(1165),知军张允蹈更上名。后敞一轩,曰 “山人方丈”。扶春馆东有 “望壶楼”,绍兴二十八年(1158),知军韩彬创,以 “壶山”名。在郡圃内有 “五芝亭”,自儒雅兴化城宋代子城境地今貌旧时射击操练堂西由修北迤,原有 “望山亭”,亭后作流觞台。绍兴二十年(1150),台东南生有灵芝,知军陆涣改望山亭为 “五芝亭”,后知军张允蹈又改为 “壶山堂”,堂壁有知军傅自得诗。堂东有 “见远台”,乾道元年(1165)知军张允蹈建,淳熙元年(1174),知军潘畤更名 “和风”,西槛有潘太守留题。

大厅西北隅建有 “使院”。子城西壁是 “作院”,“为急速造作军器,再下营司根刷贴作”,绍熙二年(1191)知军赵彦励重修。小厅南庑有 “公使库” “银器库” “账设库”附之。小厅东庑有 “酒库”,绍熙元年(1190)知军赵彦励重修。谯门内有 “军资库”,天圣七年(1029)知军李余庆重建,元丰二年(1079)知军谢仲规增修。军资库西偏有 “常平库”。通判厅西庑为 “经总制库”。

弘治志载: “宋乾道中,郡守张允蹈以本郡犹剩米之害言于朝,颙在政府,请悉蠲免,郡人德之。”以故,淳熙十八年(1191),郡守张渊在郡治儒雅堂东庑建 “两台霁色”祠,与陈俊卿并祀。淳祐中(1241—1252),郡守林希逸在郡治之西建有 “叶颙丞相祠堂”,此为叶颙专祠。宋太平兴国中,子城西北隅建有城隍庙。明洪武三年(1370),知府盖天麟移建于陈宅巷,即后称庙前巷。

元兴化路总管府署 元朝政权是在军事暴力征服汉民族后建立起来的,起初,其政治、经济制度等都处于转折时期。所以,元之官制,基本上采用唐宋以来的汉民族官制。

宋末,兴化军升为兴安州。元初,升兴安州为兴化路。路总管府设在宋兴化军治地。初以旧廨行事。依志所载,置于子城内的公署有:正厅,至治元年(1321),总管阿鲁威建;至正十二年(1352),县尹董秃坚帖木儿重建。廉访分司,在宋通判厅故址,元初改为分司;职掌本路之监察,为上司下派机构。因元无郡志,故子城内其余廨舍,今不可考。

明兴化卫公署 洪武初,改兴化路为兴化府,置兴化卫,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治于兴化路城。时指挥俞良辅、卢镇奏改元兴化路总管府署为兴化卫署。卫所公署设:大厅,为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同署事之所。景泰四年(1453),指挥使张刚重修,并建穿堂。大厅南建有 “仪门”,正统五年(1440),指挥使张广(刚之父)重建。仪门外建为 “大门”。经历司,在大厅东,为经历、知事署事之处。镇抚署,在谯楼内卫署东,宋兴化军签厅故址,洪武三年(1370),镇抚厅设于此。正厅左为监房。二十八年(1395),镇抚阮忠增建后厅。弘治十三年(1490),指挥胡瑄重建监房。

左千户所署 在卫东镇雅坊内,宋兴化军宣诏亭故址。洪武十三年(1380),副千户孙遇建。中为公厅,东西二房两廊建十百户所。外为大门,中土地祠。清乾隆前俱废。

右千户所署 在卫前前千户所左。洪武十三年(1380),千户陈耕建,规制与左所同。宣德四年(1429),千户廖常重建。嘉靖壬戌(1562)寇毁。后地换盖公馆,尚存官厅并东西房。次年(癸亥)千户段睿捐俸重建。清乾隆前俱废。

前千户所署 在卫前右千户所右。洪武十三年(1380),正千户王良创建。正统五年(1440),千户杜熊重建。嘉靖壬戌寇毁。

中千户所署 在卫署东偏谯楼内,宋兴化军靖恭亭、清心堂故址。明洪武十四年(1381),副千户姚成创建。宣德十年(1435),本所千户白俊重建。嘉靖壬戌(1562)毁,公厅、神祠尚存。清乾隆前俱废。

后千户所署 在卫署东偏谯楼内,宋兴化军桂籍堂、正己斋、和简堂、思无邪斋故址。明洪武十三年(1380)正千户夏立建。按,弘治志、万历志之《建置》中所载,将中千户所署与后千户所署位置对调,本文从弘治志。(见《重刊兴化府志》卷52、万历康大和《兴化府志》之《建置》)嘉靖壬戌(1562)寇毁。

洪武三年(1370),兴化卫指挥李春(一作 “李椿”)在军治后堂之北建有兴化卫 “旗纛庙”,“中设军牙六纛神位,春祭用惊蛰日,秋祭用霜降日 ”。宣德七年(1432),指挥使张广重修。嘉靖壬戌(1562)公署卫所尽毁,仅存旗纛庙一座。隆庆三年(1569),分守熊琦、知府徐绍卿重建衙廨如制。至康熙八年(1669)卫裁,衙署俱圮,原总镇改为厩弁习射所,只存旗纛庙。总兵李时芳建亭于庙前月台之上,观兵演习骑射。后因驿前督学试院童生人数增多,考生难以容纳,即以射圃搭盖篷厂,改为试院考场。而后随着清朝政权衰败,机构裁革,谯楼里之地亦渐易入民间。

谯门左右亦设官厅廨舍,为居官听政之所。

谯楼左,宋建有兴化军 “都监厅”,即兵马都监治事之所。弘治志载称: “都监于军治之东,以提举兵马公事。”乾道七年(1171),知军何偁议以旧行衙、军院地更创贡院,将都监厅之地改为军院、行衙(即转运廨舍)。元时又改作 “总管府急递铺”。明洪武元年(1368),知府盖天麟复改为 “司狱司”,左为官厅,右监房。清时建为 “理刑馆”。乾隆志云: “理刑馆,在卫左务巷口。推官治事之署,即旧司狱司地也。后迁司狱司于府内,以此改为馆。”清后期,因官衙机构截革,鼓楼东之地多卖与民间。

鼓楼西,宋时兴化军 “司理院”置此,为刑曹治事之所。弘治志载称: “司理院,在谯门外通衢之西。司理廨舍附焉。”明代改建为 “文昌宫”。清初,莆田沿海截界时平海卫学曾暂寓于此。乾隆志云: “顺治十八年,迁沿海居民于内地,平海城废,教职仍存。学署暂寓府城文昌宫,在谯楼右。”乾隆五年(1740),庠生郑帝眷等重修文昌宫。至民国26年(1937)六月,将文昌宫设为莆田县谯楼救火会,1949年后改为 “莆田县消防队”。

在宋时,子城戟门外之西偏即旧中山堂北,为兴化军 “通判厅”。弘治志载称: “崇宁初始置通判,乃斥判官旧廨为通判厅,门向东,厅南向。淳熙二年,通判周必达重修吏舍,列于厅之南庑。”元初,改为福建 “闽海道廉访分司”。廉访之职,为 “询民瘼,察冤滞,纠诸不职者”。明洪武元年(1368),更为 “提刑按察司”,故以 “司前”取其街名。永乐六年(1408),又改为 “福宁道”,并在左右为其设 “澄清” “激扬”两坊。弘治志云:正统十一年(1446),佥事况真重修福宁道,中堂匾曰 “衡鉴”。后建穿堂,匾曰 “激浊扬清”。左右翼以四房。正堂之前两廊各三间。前为仪门。又外为大门,署曰 “福宁道”。正统间(1436—1449),迁福宁道于驿前,以福宁道之址建 “察院行署”。

明成化时,在福宁道前、通衢之南建有 “公馆”,为府僚候谒上司的馆所。嘉靖四十三年(1564),知府易道谈购民地辟为公馆,即左为三司馆,右为本府馆。

按,万历志载:兴化卫右千户所署毁于壬戌倭乱,“癸亥吏陈肃、陈容以己地一分在察院前与官建公馆对换本所地西边一半,旧大门房起至官厅墙外止,与伊盖房;又自所廊月台南至甬道计地一分零,与乡官余一鹏换地并起公馆。”清代以降,机构裁革,其地渐入民间,改为民房店铺。

司前街察院行署西偏为明理学名臣黄仲昭祠堂即 “正学纯忠祠”,乾隆志称 “理学名臣祠”。黄仲昭,名潜,号未轩。成化二年(146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烟火予杖,谪湘潭知县,迁南京大理评事,乞休,起江西提学佥事,寻致仕。黄仲昭祠堂,嘉靖年间巡按何维柏檄建于元妙观,毁于倭乱。万历甲午(1594),巡抚许孚远移建于此。太仆寺少卿陈应芳撰《重建正学纯忠祠记》,碑刻今尚存三清殿碑园。祠内有刑部尚书林俊题联曰: “九径真风,翠竹黄花暮景;两朝硕望,青天白日初心。”亦有联曰: “功名自古身之外,人物当今斗以南。”20世纪50年代后,黄仲昭祠堂改为莆田县新华书店仓库,其时石刻祠匾尚存,后来不知去向。该祠至20世纪70年代改建楼房时被拆毁。

世居旧族

文献街形成历史悠久,在唐时即有先民聚居这里。《八闽通志 ·坊市》之兴化府 “南市”条载云: “唐乾宁间,异僧黄涅槃指郡治之基,即今(指明朝)卫署,请陈氏姥曰:宜迁居,退百步,此地当有鼓角声。”《榄巷文峰陈氏族谱》载云:榄巷陈氏一世祖广东清远令陈枢于唐咸通中由薸湖(今属庄边镇)徙莆城。谱内有陈仁璧作《兴化军厅壁记》称: “易都巡检廨署并仁璧旧宅以为军。”可见,涅槃所指 “陈氏姥”即是聚居在谯楼旧地的陈枢家族。陈枢入城起先居屋邻近都巡检廨署,或因涅槃之谶语,旋迁至橄榄巷,此两地直线距离仅数百米。兴化军迁治莆田时,陈枢孙陈仁璧即将毗邻都巡检廨署的旧宅献为建署用地。按,弘治志亦载有陈仁璧《兴化军厅璧记》,文中删去 “并仁璧旧宅”五字,仅提 “易都巡检廨署以为军”。而他志皆载 “陈靖让宅为兴化军”。兴化军建署时,陈仁璧尚健在(卒于淳化二年,即991年),靖为仁璧次子,依旧礼制 “让宅”一事只能由其父主张。其后或因陈靖名声大,将 “让宅”之名加在其身上罢了。

而文献街东端文峰宫旧地为万安水陆院山门,院门前必是通行道路。《八闽通志》载称: “万安水陆院,旧为敬善院,唐开元中建。”可见,在唐时文献街就是一条通衢,不仅有寺院建于此,而且该街已聚居有官僚家族。宋建兴化军城之后,这里出现了不少名门世族。

宋李俊甫《莆阳比事》载称:鼓楼前横街陈姓,为 “朝奉涣之族”。陈涣(弘治志作 “焕”),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朝奉郎。而聚居水陆院前的有谢氏、陈氏家族。“水陆院前谢”为 “教授莹之族”。谢莹,其先祖为陈留(河南开封)人。父史,绍兴八年(1138)进士,湖州府学教授,太常博士。绍兴三十年(1160),谢莹与兄谢洪同登进士第,官至德庆府教授。弟谢升贤,端平二年(1235)进士,官至循州兴宁县令。莹子之任,隆兴元年(1163)进士,官至承议郎长汀知县。“水陆前陈”,为 “朝奉湍,通直梦卿之族”。陈梦卿,绍兴三十年(1160)特奏名,通直郎。聚居务巷前的陈姓称为 “务前陈”,即 “承议刚之后”。明代居住鼓楼西侧陈应魁(景泰贡生、知县)、陈麟祥(成化举人,江浦训导)父子,是否其族裔不得而知。《莆阳比事》亦云:衙前戴为 “教授堞规之后”。

据叶氏族谱载称:宋丞相叶颙之孙叶棠,由仙游万善里古濑迁居莆田城内谯楼前。叶棠,字次魏,自号万竹。以祖颙荫补官,授承务郎。终知太平州、宁国府。此外,阮氏族谱亦称:谯楼西居有阮氏家族,为节度推官阮遵之后。阮遵,驿前街阮巷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为莆田阮姓首位登第者。官至山南东道节度推官、通直郎。遵仗义疏财,常留俸粟异藏而散亲归。临终召诸子孙诫曰: “汝辈当勉学为善人。”世称其 “六行全备”。

明洪武年间(1368—1398),橄榄巷东房古田主簿陈翊后裔、广东盐课司提举陈贤祖亦自橄榄巷徙居库前开族,称 “库前陈”,亦称 “文峰陈”。按,宋兴化军公署内建有军资库、常平库、公使库和酒库等,陈氏因居库之前即文峰宫至县巷一带,故称其地为 “库前”。按,明弘治志中频频出现库前地名,到了清朝以后,“库前”之名却渐被 “妈宫前”所取代。“库前陈”其后有:陈瓚,正统九年(1444)举人,济南通判;陈瑜,天顺四年(1460)贡元,需次给事中;陈懋源,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刑部郎中;陈钟,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广东南雄府同知;陈瓒侄伯献(一作宪),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官南京吏科给事中、广东提学副使;陈位,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四川按察司佥事;陈钟孙应魁,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浙江按察副使;陈宗虞,嘉靖三十四年(1555)举人,雷州府通判;陈其志,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礼部郎中。上述科第者,郡志或记库前人,或金桥巷(即塔寺后巷)人。库前与金桥两地相近。可见,其族自庙前析居库前后,子孙分枝散叶,产业又发展至金桥巷。陈氏且在金桥口建有 “文峰尚书祠”,主祀宋赠尚书陈仁璧,配祀三子古田主簿陈翊、明提举陈贤祖。文峰陈氏又分乾、坤两房,各建支祠即 “肇庆祠” “大夫祠”。

依郡志科第所载,明代居于库前之家族还有:黄氏,宣德九年(1434)有岁贡黄永光,官清江县知县;永光弟永,字永温,天顺六年(1462)例贡,晋府芳山王府教授。徐氏,正统二年(1437)有岁贡徐恺,与务巷徐同出。吴氏,天顺三年(1459)有举人吴清,字德清,丽水县学教谕,改奉新;吴氏出自 “后街吴”,吴清为吴观、吴福之从侄。刘氏,弘治十四年(1501)有举人刘伯善,平海卫学。郑氏,有正德十二年(1513)进士郑洛书,官河南道监察御史。

自宋至清文献街均置公署官廨,又是商埠繁荣之地。而为官者、经商者、业儒者亦以此为宜居乐土,代有驻足入籍而居焉。

商埠繁华

文献街是兴化古城的一条重要通衢,商埠繁华之地。这里商铺云集,尤其是水淈头一带,这大概也是务巷历代设立税务职署的原因之一。至民国时期,城内许多较为著名和规模较大的商店,其名仍传扬至今。举略如下。

酱料业是商业的必营行业,而位于文峰宫前街南侧的 “珍源”酱园是酱料业的老字号。该店铺东邻洪氏 “文成居”文具店,西邻 “咸康”药店,业主为旧莆田县商会执行委员林少筠。乾隆末期有晋江县青阳西边人林云亭,年幼丧父,随母学习民间酿酱技艺,18岁那年,离家入莆卖酱油为生,在莆娶亲,定居城里。世代经营酱料,字号 “珍源”,直至1956年公私合营时才歇业,历时160年左右。珍源酱园是城内经营酱料的老铺,林云亭即是珍源酱园的鼻祖。珍源酿酱严格把握色、香、味(即眼观色,鼻闻香,口尝味)质量关,所产酱油要求达到色泽红润鲜艳(即呈红褐色,澄清无浑浊),有酱香和脂香气,咸淡适口,鲜而带甜,味醇厚柔和,回味犹甘,非三者俱佳概不出售。其店酱油质量稳定可靠,资金积累雄厚,赢得消费者信赖,享有同行业较高信誉。珍源除酿售酱油外,还加工销售味美可口、适合时令的各种酱菜,如目眉瓜、烂姜、烂笋、甜梅酱、白萝卜、大头菜和莴苣等品种,还加工绍兴腐乳、卤豆干、臭腐乳等。城里城外百姓人家都慕名而来购买,其产品还销往邻县及外地。时城区 “珍源” “东源” “协源”和 “万有”四家商号被称为 “三源一有”。林氏家族居住在酱园之后。鼓楼之东有 “泉德”号酱油店,业主为晋江入欧哥,经营酱料声誉是紧跟 “珍源”宝号之后的佼佼者。

药材是民众医疗治病的必需品,创办于清同治、光绪年间的 “恒和”药店,是经营药材业中的一家老字号,位于文峰宫前,西邻 “久大”布店。20世纪20年代初,因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旋由庄边人黄瓒廷买下商号,接管经营。其店药品皆从上海、厦门、广东以及香港等地大药行采购,货源充足,价格合理,尤其是香港胡文虎的 “虎标”清凉油以及一批时好流行西药等,倍受顾客青睐。恒和药房还延聘老中医陈怡贤为坐堂医师,以提高药房知名度和信誉度。到了40年代初,恒和药房由黄瓒廷之子黄文宗接班,时值抗战时期,仍千方百计寻找药源,药铺生意依然看好。1944年,黄文宗被公推为莆田商会会长。

药材业还有 “自西来”药店,位于泉德酱油店东,斜对新西来药房。其店创办于清末,在城内经营历史长、规模大,资金雄厚,药源充足。经营为股份制方式,零售兼营批发,并有坐堂医生。亦有 “咸康”药店,西邻隆鸿酒家,业主为莆田县旧商会药材同业公会理事长吴锦宣。该店坐堂中医师是后为莆田县医院中医科主任的林友庭。还有位于鼓楼前戴衖口西的 “咸宜”西药房、莆田县原新华书店(20世纪50年代初)东旁的 “新西来”西药房以及 “福寿”药店等。这几家药房,不仅药品全,还配有坐诊西医医生或药剂生,药品价格合理,信誉好,为众人夸赞。

文峰宫水淈头东的 “义裕”京果行算是京果业经营的大商家,业主涵江延宁宫陈吓二,创办于民国初期。据说,其总栈设在涵江,福州下杭街设 “义裕”货庄,既是分号,又是大宗货物中转站。文峰宫大街这家京果行则是一个分号,其行有两个门面,常年雇佣店员和学徒30多人,为城内最大的京果(杂货)行。主要经营山货干品、海产干货、粮油食品、生活用品等;其品类齐全,货存量充足,经营规模大,资金雄厚,批零均宜,质量保证,服务周到。每年临近年关,生意红火,店里往往挤得水泄不通,“义裕”号成为文峰宫大街众多老商号中数一数二的大商家。而民国35年(1946)正月,发生在文峰宫前大街的那场大火灾,也使 “义裕”号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据说其行损失达10万银圆之巨,且连累 “义裕”号总店,使其迅速走向衰微,加上当时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不久,该行终于亏空倒闭。京果业其次为退衖口西侧的 “升记”京果店,亦是行业老字号。

文献街的纱布行业商铺,有文峰宫前 “纶成” “久大” “广奇兴”布店和鼓楼前 “元珍”布店,他们是经营大中纱布店的老字号。而位于恒和药店西侧的 “久大”布店,是一家多股份制合股经营、以零售为主的布匹商店。董事长黄天祥,东门兜人,是该店最大股东;此外,还有陈林荣(外号红相毜,后塘河边人)、李九细(别号)等多人股东组成。民国23年(1934),为了扩大经营,适应资金运转和找零的需要,经莆田县国民政府批准,开始发行 “久大汇兑局”纸币,发行总额1万多元(银圆),面额均为壹元以下的辅币,分为壹角、贰角、伍角三种。该纸币在上海印制。民国24年(1935),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久大汇兑局发行的钞票,局限在日常营业中作少量找零业务,发行量逐渐减少。民国35年(1946)农历正月,文峰宫前街发生火灾,久大布店和其他商店一样遭难,经济损失惨重。据说,其店股东陈林荣从火灾中抢救出少量布匹,再投入不少资金,重操旧业,自己又开一家小布店,店名称 “志成”布店。

再说文献街百货(苏广)业,有文峰宫 “广怡兴”和 “新云章”宝号,两家均创办于民国初期。苏广店今称百货店,经营的商品范围广、品类多,有棉毛纺织品、生活日用品等。“广怡兴”苏广店,位于文峰宫大街北侧。其店货品多从上海、福州等大城市采购,货源充足且质量保证;批发、零售同时经营,价格合理,讲求信用。生意范围遍布莆仙及至惠安等地。广怡兴是当时城内最大的苏广店,老板郑国荣长期被推举为莆田县商会苏广同业公会会长。

饮食业,有水淈头 “桃李园”、鼓楼东泉德酱油店西侧的 “醉仙楼”、鼓楼前 “四海春”、鼓楼复茂饼店西侧的 “杏花楼”和县巷 “一壶春” “源源” “壶亭”等。这几家菜馆在民国时期,即经营有高档菜,如海参鲍鱼席、鱼翅席、满汉席,每桌菜金约大洋50元。酒楼主要是为官场招待上司而设,一般群众吃不起这些高档菜,商贾也少有光顾。那时候官场往来频繁,生意相当火爆。其店中档菜为一般菜肴,每桌菜金大洋3-10元,以商贾应酬居多。文献名邦牌坊对面有一家 “三爿拖”店面,称 “隆煌”酒家,人家皆呼 “龙王”,业主文峰陈氏,主营烧卖,其味称绝,“龙王”名扬四方。莆田风味小吃有:鼓楼 “煎包良 ”煎包店,位于鼓楼西文昌宫斜对面,业主游毓良。其经营秘诀是 “货真价实,作风正派”八字。据说,全盛时期,日销煎包百来鼎。员工六七个人各司其职,服务顾客殷勤周到,以满足供应酸甜辣配味见称。“卤肉英”卤肉店,位于县巷口文献名邦坊对面,业主 “卤肉英”。供给菜肴品种有:猪肝、猪心、猪肺、卤豆干、酥鲫、炸虾、卤笋干等。据说,她还有一盘 “捆蹄”名菜,人人称绝;所用猪肉原料是一家叫吴培根的屠户专供的,吴家发誓宰猪不灌水,赢得用户信赖。以此之故,“卤肉英”生意火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她经营的全盛时期。此外,还有位于旧莆田县消防队对面的 “糕沐”蒸碗糕、顶十字街西北角 “点心华”(一曰:亚四)素食店等,这些饮食老铺均有盛名。

此外,还有珍源酱园旁的 “文成居”文具店,其店相对街北的 “良友”照相馆、退衖口西侧 “美光照相馆”、文峰宫前即西墙巷头宋梅英(坊巷宋德新之父)开设的 “宋氏书店”等。民国时期的西医专科如县巷的黄超然牙科、黄超白眼科,技术、用药、服务和收费,均为顾客青睐。以上这些商铺都是莆田城的名店。民国时期,萧衖里西侧还开设一家私立银行曰 “兴安银行”。

古巷寻踪

文献街有古巷曰:务巷、西墙巷、县巷、县后巷,以及萧衖里、戴衖里和退衖口。位于该街南侧的是:务巷、西墙巷、萧衖里。

务巷 位于古司前街东端与文峰宫前街相接壤之地。南北向。宋始以税务机构设在巷中,故名。务巷口,其地俗称 “水淈头”。

务巷之名,历代相承而呼。至1949年后,仍沿旧名。“文革”期间,曾一度更名为 “人民巷”。1980年恢复旧名 “务巷”。旧城改造后,新巷扩而宽之,今巷名称 “顶务街”。按,务巷,旧分顶务巷、下务巷。今扩而宽之,且巷名改称 “顶务街”。若改名 “务街”,由巷到街顺理成章:而称 “顶务街”,如此命名恐欠周全,岂不丢失了 “下务巷”半条街?宋代,在务巷口置有 “通远坊”。弘治志称: “按宋志,此坊旧在行衙前(即务巷口),名 ‘安业’。绍熙二年,知军事赵彦励重建,更是名。”宋兴化军在行衙之南街通远坊内建有兴化军 “都税务”,宣和七年(1125)知军廖刚重修。洪武元年(1368)改为兴化府 “税课司”。清以后多改为民房。

明弘治朝在务巷门首为熙宁九年(1076)廷试第一人徐铎立有 “状元坊”。按,其坊原立于延寿桥头,后子孙徙居务巷,弘治八年(1495)副使汤泽为之重立。在务巷口亦为朱文科立有 “柱史坊”。

民国以后,务巷以东大路为界分为北 “顶务巷”和南 “下务巷”。

顶务巷 为务巷北段,北起文献路南至东大路。这里有萧、林、郑、陈氏等家族聚居于此。巷之东侧,北居为萧氏,即明嘉靖博士萧桂家族;萧氏居宅的东北侧,为文峰库前陈氏家族居住地。萧、陈两姓均是大户人家。(详见 “萧衖里 ”条)萧氏居地之南为明知府林允宗家族居宅。林允宗,字希曾,号方渠。嘉靖八年(1529)进士,累官以刑部郎中出知衡州府,以母忧归,遂不复出,年九十三,卒。林氏其先为城郊长丰人,林允宗出仕后徙居这里。在大道街建有林允宗祠堂。允宗子民止,字敬夫,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宁国知府;民止弟民悦,字益夫,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云南按察副使,故在大道街 “林允宗祠堂”对面即街西林氏大门里建有 “林观察祠”。

顶务巷西侧居为郑氏家族暨国民党莆田县党部书记郑仲武居第。居第大门坦置于东南角,面向顶务巷,额匾曰 “中议第”。(详见 “顶务巷郑氏中议第”条)郑氏中议第东侧有座 “帅爷宫”,奉祀黄孔应帅爷。据《名胜广记》云:宋末,端宗由福州航海至莆田,后又趋泉州。因蒲寿庚叛,遂往广东。时有江西吉水人黄孔应,原为武职,寻至莆田,闻崖山凶讯,遂投井死,乡人殓之,即建墓祠于井上。与此相关,古传陈胡二仙羽化,于是,乡人在壶山之麓即前张(今新度镇善乡村)建有 “名山宫”祀之。亦传宋端宗过莆时,军旅屯驻于壶山,黄孔应寻少帝至此殉职,乡人感之,即祔祀于名山宫,奉为黄帅爷。郑氏本为前张人,故奉名山宫黄帅爷为保护神而随迁城里,并建 “帅爷宫”祀之。宫内亦设有 “别有书舍”,以训子弟。

中议第大门坦南侧,境民建有 “兴隆社”,祀土谷之神。又南,建有 “保善宫”。社、宫已在旧城改造时拆除。20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之前,顶务巷亦有阮、徐、程、俞、关、彭、雷氏等聚居这里。顶务巷东南角即东大路大街旁有古水并,称 “观音井”,井旁建有跨巷骑楼,奉祀观音大士,因称 “观音亭”。下务巷南口亦有观音井,同样建有 “观音亭”。

下务巷 即顶务巷跨过东大路,南侧巷道便是。同为南北向,北接顶务巷南抵文庙路(后称会仙巷)。巷头西侧,居家为宋氏,乃城东双池宋族之后。据说该宅原是林润故宅之绣楼后花园,后卖与宋家。

宋宅南即是明御史林润故居,曰 “都宪第”。林润后裔有民国国民党莆田县党部书记长,砺青中学、中山中学校董林剑华家族居此。林剑华之女即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兰英。(详见 “下务巷林润都宪第 ”条)林润居第南,旧有 “名山行宫”,奉祀陈、胡二仙,衬祀黄孔应帅爷。建于何时,今不可考。按,名山宫在壶山东麓的前张村,顶务巷郑氏祖籍前张(今新度镇善乡村),郑宅内建有 “帅爷宫”,以黄帅爷为保护神,情有可原,而下务巷亦建名山行宫,不知何缘?陈道了《鼎建函三堂始末记》云:函三堂未建时,庚子(1900)午节后,始与设在下务巷的名山行宫 “合炉共冶”。民国《莆阳明德集》云:函三堂郭嗣周、郑鸿湘、陈唐彬、方智家等,“自光绪间,发起于下务巷名山行宫,学悟本之道,修身养性,开莆仙三教联合会。至民国4年,乃迁于府学前,新筑祠宇,塑三一教主、黄都帅爷、陈胡二仙诸金身”。依此看,下务巷名山宫或融入三一教。

嘉靖倭乱后,下务巷建有 “戚公祠”,奉祀抗倭英雄戚继光,后圮废。

下务巷头东侧,居为庄氏,未知何出。庄宅南为阮氏家族居住这里,这一支阮氏与顶务巷阮氏同出,为驿前街阮巷(今称马巷)即宋大理寺评事节度推官阮程之后。阮氏迁此距今100多年。阮氏居宅东为吴氏家族,此支吴姓和居于下务巷南之吴氏,均为唐屯田员外郎吴祭之后,与衙后吴台家族同出,民国时期由黄石水南迁居于此。吴家南居为王姓人。

阮氏居宅南有小巷曰 “桂林里”。巷东为旧府学,可通柴坊里。古时中式举人称 “折桂”,因巷近府学,巷里遍植桂花,故名。这里多居龚氏家族,为南宋丞相龚茂良后裔,即属宋《莆田比事》所称的 “驿前龚”。桂林里巷口之南侧建有龚氏祠堂,龚祠相向巷西也居有龚氏族众。

依郡志《科目》所载,明代居住下务巷李氏,是科第世族。景泰四年(1453)有举人李珏,字元珪,官芜湖县学教谕。珏子天民,字朝征,弘治二年(1489)举人,官雷州徐闻县学教谕,迁王府伴读。珏侄濬,成化二十二年(1486)举人,迁应天府学教授,升府通判。子孚先,字绍周,弘治十七年(1504)举人,官黄州府蕲州知州。孚先子长盛,字宗裕,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惠州府博罗知县。弟日新,嘉靖二十二年(1543)举人,官叙州府高州知州。

宋熙宁九年(1076)状元徐铎即有后裔徙居务巷。永乐十八年(1420)举人徐存书,即是务巷人。景泰四年(1453)举人黄士学,也是 “务巷人”。可见,在明代也有黄氏居于务巷。

萧衖里 位于文献街南侧,相对北戴衖里。南北向。巷内居有明儒士萧俨后裔、博士萧桂家族,故名。萧俨,原兴福里岱石(今北高镇岱峰村)人,父璇。五世以上皆单传,至俨,始有兄弟。璇笃行长者,迪二子必以道谊。俨兄弟白首不析,平生授徒,文名伏于时,所得束脩,悉置田园,曰: “后世必以此合食也。”著家规30多条,训敇子姓,以是家人有雍穆风。俨生文麟、文鸾两子。而后有子孙迁居城内萧衖里。文麟子桂,字芳卿,嘉靖间贡士,三任为博士,孝谨驯确,卓然儒宗。子奇勋、奇熊。萧奇勋,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万历元年(1573)与里人浙江按察副使陈应魁同修文峰宫;萧奇熊,字懋男,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官至永昌(今属云南保山市)同知。文鸾子标,字立卿,事亲至孝。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贺县(治今广西贺州市贺街)知县,以廉慎称。标子奇杰,字懋阳,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官长沙府灌县知县。萧家是为望族,自俨以下四世为郡乡饮宾;巷里建有萧氏祠堂。萧氏居第占地范围大,规制今不可辨;而西有大门坦通顶务巷。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初五(农历清明节),邑人林翰、陈乃元、涂开榘等一批维新派进步分子发起在萧祠创办莆田第一所私立小学。取 “磨砺青年科学救国,宣扬维新进步思想”之义,校名曰 “兴化私立砺青小学堂”,林翰(西园)为堂长。1906年春,因学堂校舍湫隘,迁洞桥头兴安书院。

萧氏居地的东北侧,“文峰库前陈”族众环居这里,为大户人家。据耆老说,古时自萧衖里以东至西墙巷,多为陈氏业产;后因社会鼎革、家族迁徙、经济衰落等原因,部分产业为他族所购。1946年文献路发生火灾前,陈氏临街居宅坐南朝北(文献路),临街(文献路)或为下座照,后改为店铺。陈氏开设有 “隆鸿(煌)酒家”,店主陈元煌,故名。隆鸿酒家在这一带餐饮业中颇为出名,因店铺有三爿门面,故俗呼 “三爿拖”。店铺后为大砖埕,埕南为二进五间厢正厝,中有天井,正厝后为一石埕,中有一水井,石埕南为宅基地,有旧屋遗迹,或与前宅为连体大院。旧时陈氏产业多,占地范围大,其居第规制,难叙其详。

陈氏大院东侧为林氏居宅,临街开设有 “珍源”酱油店。居宅东通西墙巷。

西墙巷 位于凤山寺西,南北向,南接东大路北抵文献路。西墙巷之名可溯源至明清之朝,府、县志《里图》均以 “西墙巷”称之,隶属左厢义井街。民国时期,因俗改曰 “城墙巷”。1949年以后,城墙巷与大路并名为 “和平路”。1980年,整顿街巷路名时,定名为 “城墙巷”,今并入 “大路街”。

西墙巷,所谓 “西墙”,即凤山寺西边寺墙。因巷东侧为凤山寺西墙,而得巷名。莆仙方言 “西”字白读同 “狮”音,久之 “狮”讹为 “城”。以故,民间即将 “西墙巷”讹称为 “城墙巷”。民国志 “城东乡街巷”条,西墙巷即从俗改称 “城墙巷”。由之,邑人言城事即误将 “西墙”作 “城墙”。其实,宋兴化建军以来,兴化城的城墙不论是子城还是外城,城墙从未经此。而今仍有撰文者称:兴化城墙至文峰宫,纯属谬误。

西墙巷东侧即文峰宫左(南),凤山寺大雄宝殿西南偏为民国名医 “陈展如故居”。居第原为凤山寺藏经阁前的鼓楼遗址,1929年为陈家所购,建第于1932年。(详见 “名医陈展如故居 ”条)西墙巷居族有赵、许、陈、林氏等,旧时论科甲门第以赵氏家族为显。宋《莆阳比事》载: “赵子乙妻王氏世居唯阳,年三十守,义事其姑秀容,县君唯谨。靖康失守,王氏以垩土自毁,背负姑携幼子避地而南,他子引裾累累,展转乱尸间。越四年始达温陵,徙居于莆终焉。一时名士二十余人。陈正献、龚庄敏、林艾轩、陈西轩、郑湘卿、郑夹漈、林尚书、黄考功、徐菊坡、方正字、郑监簿、王左司、徐侍郎、林参议皆以诗表之,有云: ‘畴昔干戈百战场,缙绅隳节半苍黄。如何婉娩闺房秀,能丽精神日月光。’其子伯愚、伯达并登第,至今仕进不绝,人以为节前的西墙巷新貌妇之报。”至明时有知府赵允修孙、训导乾子绍献,字子翼,永乐六年(1408)举人,为高要教谕,改容县。绍献子文仲,成化四年(1468)举人,历夏津、萍乡二县学教授。绍献从弟玑,字尚溪,宣德七年(1432),莆田县学岁贡,终官升保定府教授。绍献从侄赵滋,字力修,永乐十五年(1417)举人,开封教授。文仲从侄神甫,字若愚,弘治十四年(1501)举人,安陆州京山知县。这支赵姓人或与府学前赵衖里赵氏同出。而西墙巷许氏家族,见郡志《选举》载有:许实,字存诚,永乐十六年(1418),由府学充贡,任平乐府通判。

文献街北侧巷曰:县巷、县后巷、戴衖里、退衖口。

县巷 位于文峰宫前,东邻大道街,南北向。在宋称为 “新路巷” “新度巷”,因新辟路巷得名。明清时莆田县衙设于此,更名 “县巷”,隶属左厢文峰宫前街。入民国又改名称 “县前街”,亦称 “县府路”。隶属城中镇善俗铺。1949年后,曾一度更名为 “民主巷”;1980年复改为旧名 “县巷”。

县巷口古有坊曰 “善俗坊”。弘治志载: “旧在县前。宋朝以莆善俗而作。国朝(明)宣德间,县丞叶叔文重立,四方人久传诵之。”嘉靖十年(1531),知县王钜修建县衙,将南善俗坊改曰 “文献名邦”,而毁于民国35年(1946)发生在文峰宫前街的那场火灾。(详见 “文献名邦坊”条)明洪武三年(1370),知府盖天麟移迁 “莆田县署”至善俗坊内,以宋 “广节指挥营”之地建为县署。(详见 “旧莆田县公署” “民国县署鼎建考”条)巷东为宋兴化军 “司法厅”。弘治志: “刑曹治事之所也。在善俗坊新路之东,寻废。”淳熙元年(1174),知军潘畴创为 “省马院”,后废为民居。

县巷内,莆田县署大门北侧毗邻诚应社,祀莆田县有史志记载的首位县令陈迈。《莆阳玉湖陈氏家乘》载称:陈迈,及卒,莆人祀之。庙号曰 “兵马诚应社”,在县治东(即后兴化府署地)。洪武间,迁县署于左厢善俗坊,而庙亦移焉(迁今县巷)。今诚应社废祀,被改为民房。

郡志《科目》载称,景泰七年(1456)举人林渶,饶州府通判。渶父时望,宣德丙午(1426)乡试第一人即 “解元”,官浙江富阳教谕。成化间(1465—1487),按察使刘城在县巷为林时望立 “解元坊”。常福,字廷笵,军生,成化元年(1465)举人,通政司经历,改后军都督府都事。成化十六年(1480)举人吴鹏,容城县学教谕;同科举人陈珀,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甘肃行太仆寺卿。上述诸位均为县巷人。县巷南之东侧居有清末举人关燊家族,东(临大路)为乾房,西(临县巷)为坤房。在县巷北端东侧有关氏乾房祠堂,《蒲坂关氏族谱》:乾房祠堂在 “壶兰雄邑坊”左,坐北向南。可见,县巷内至少有林、常、吴、陈、关等族姓居此。然各家族所居之宅门多由大路街出入,或因县巷为衙门之地,百姓出入受到约束。

而今县巷作为古街保存下来,成为古董、花鸟、字画等文化一条街。

县后巷 位于县巷北西侧,东西走向。宋时,巷南置兴化军公署,故称 “州后”。李俊甫《莆阳比事》对居其巷者留氏称为 “州后留”,即 “丞相正提举洪之族”。明清时巷前设为莆田县署,称为 “县后巷”。民国时期改为 “淳风巷”,因县巷头有 “淳风坊”,故名。1949年后,又改名为 “县里”。“文革”期间复称 “淳风巷”。1982年定名为 “县后巷”。巷口旧有亭,祀观音,圮废。巷内自东向西,近中有大路关氏坤房祠堂(《蒲坂关氏族谱》:坤房祠堂在淳风巷)。关祠西为游氏梅房(由衙后析迁)族居于此;巷西亦居有唐姓人。今巷道仍旧,西有小巷道通衙后。旧时,县后巷可通鼓楼里、驿前街。20世纪50年代末,建县委办公楼、招待所、高楼百货公司时,大部分被圈入。现仅留一段小衖而已。

戴衖里 位于文献路北侧,相对街南萧衖里,南北走向,因戴氏居此而得名。清乾隆间,泉州惠安人戴玉山徙居这里。

《莆田戴氏联谱》载云:戴氏居此筑屋称 “考城别墅”,前后有四目厅大厝5座,且建有祠堂曰 “积庆堂”,族众每年在这里举行春秋两祭,祭后燕饮分胙,男性每丁分熟肉半斤、丁饼两个,如有高中毕业之女性者则可享受男丁待遇。可惜因1946年文峰宫前街大火灾殃及戴氏居宅,烧毁居屋一座,余在1992年旧城改造时均被拆迁。戴氏居此开族八房,其后裔有20世纪中后期儿科名医戴恒模家族即居于此。泉州师院教授、泉州市作协主席戴冠青也是戴衖里人。

退衖口 位于戴衖里西侧,是一条南北向的无尾小衖。衖内北头有大榕树,今尚存;西北偏邻旧莆田县衙大牢即 “虎头监”,旧时在监狱内瘐死的囚犯皆自此巷外移送,故名。1.县后巷2.退衙口

史迹钩沉

妈祖行祠文峰宫

文峰宫俗呼“妈宫”,位于文献街东端,大道街南。文峰宫即天妃庙,其祖庙在湄洲岛上。古时,官府往湄洲举祭,每遇海水涨潮时,出入岛过海非常困难。因故,绍兴三十年(1160)在胡公里白湖(今阔口村)建行祠,曰 “顺济庙”。按,《八闽通志》载: “宋宣和五年,给事中路允迪使高丽,中流遇风,神显其灵,迄获安济。归闻于朝,赐额 ‘顺济’。”顺济庙为宋丞相白湖人陈俊卿献地建造。时顺济庙香火极为旺盛。俊卿子陈宓在《白湖顺济庙重建寝殿上梁文》中称: “今仰白湖香火,几半天下。”宋代楼钥《攻媿集》云: “居白湖而镇鲸海之滨,服朱衣而护鸡林之使。舟车所至,香火日严。”元至正十四年(1354),顺济庙复迁于城中左厢善俗铺,以原水陆院山门地改建行祠。按,《八闽通志》记: “至正十七年。”或为重建。(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60《祠庙》)僧霞谷合永福、水陆两院为寺,因奉府县命舍地建天妃宫,面对凤凰山文峰,故名 “文峰宫”。从此,官府春秋两祭均在文峰宫行祠进行。明万历康大和《兴化府志》云: “元时邑人赵还珠等筹建,本朝官加修葺。嘉靖壬戌倭毁,里人宪副陈应魁、员外萧奇勋率众重建。”弘治志记其 “近建亭,横跨街上,使祭时容众序立”。乾隆志载称: “乾隆二十二年,知府宫兆麟扩凤山寺右边地,捐俸建后殿。”嘉庆八年(1803),知府马夔陛于主殿右侧(凤山寺报功祠)建“三代祠”奉祀妈祖三代神主,立有《敕封天后圣母三代列圣殿宇肇建碑记》,记云: “兴郡城中,天后特庙坐东面西,规模颇狭,向未有后殿奉祀三代神牌。每于祭告之期,暂假凤山寺禅室设位行礼,未免简广亵..乃知天后庙宇本属寺基,即以寺之北堂归入天后庙内。夔陛偕丞、令等捐俸创建,虔祀三代神牌..至若两庙香火,应令寺僧敬谨供奉,不得间断。”嘉庆二十三年(1818),兴化府协镇徐庆超集资重修三代祠,“至起盖僧房,复购东边闬地一所添造厨房,置香灯产业以垂诸久”。徐并撰《天后宫三代祠碑记》。道光二十六年(1846),邑人陈池养又募金重修文峰宫,并作《募修郡城文峰宫引》。民国18年(1929)破除迷信,林氏族人林春声等根据族谱 “神有入海救父”之事,呈请福建省民政厅上报国民政府批准改天后宫称 “林孝女祠”,而得以保护。尔后文峰宫山门修缮并竖匾改曰 “林孝女祠”,并邀清末科进士翰林张琴手书。民国27年(1938),在三代祠右侧建梳妆楼,亦称 “升天楼”。20世纪50年代初,文峰宫先被莆田县粮食局占用,为市民定点供应粮油的粮店。后来,粮站移迁长寿社,文峰宫主殿、山门被拆除,改建为国营百货商场。据说,这一时期每日下午百货商场下班关店后,至晚就有妈祖信众自发在店门外烧香,以泥团当香炉;后来民间烧煤球煮饭,即用烧过的煤球渣当香炉,次早商场开门营业前就有人将地打扫干净,如此坚持下来,以表示对妈祖的虔诚。每年农历正月廿九日和三月廿二日,夜间即有信众自发带来桌子,排列于商场门前,置放供品祭祀妈祖。“文革”期间,曾一度被禁。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初,又稍稍恢复。农历正月廿九暝,妈祖信众自发组织,自带供桌、供品、炮烛、贡银、烟花等一类祭品,在文峰宫旧址前 “点烛山”,并组织车鼓队,通宵达旦庆祝元宵。其时,文峰宫这种祭祀活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其祭祀用具仍很简陋,如供桌上只有主桌置放一对铜质大烛台,其他均以酒瓶当香炉之类。可见,妈祖信仰在民间已形成传统习俗。1992年底文献路东拓工桯开建,文峰宫百货商场被拆除。1993年6月,文峰宫现存的主要古建筑 “三代祠” “梳妆楼”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传,三代祠神龛供奉来自白湖顺济庙建造时期的木雕妈祖像,即原顺济庙1159—1190年间妈祖封妃前奉祀的 “夫人”雕像。按,神像初安放于白湖顺济庙,元至正十四年(1354),文峰宫建成后迁此主殿。宋代木雕神像高0.72米,彩色圆雕,身着霞帔凤冠,胸前彩凤依稀可见,腰系玉带,头梳高髻(宋代夫人髻),面容圆满丰润,神态质朴慈祥。1994年和2005年,曾两次东渡台湾巡游。今三代祠、梳妆楼保存有清代妈祖銮驾底座、金锈龙袍、银圭等文物,亦有一册木版刊印的百枝签诗,题款为 “丙午岁桂月”、落款 “三韩弟子郭文鹏敬刊”,是中朝两国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祠内还保存一对古代石柱,楹联曰: “粤三代有秩斯祐,惟我后无忝所生。”祠壁嵌有清嘉庆年间《敕封天后圣三代列圣殿宇肇建碑记》《天后宫三代祠碑记》碑刻两通等。近年修缮妈祖梳妆楼时,又发现邑人书法家陈唐彬题写的卷书头五绝两首遗墨。

如今三代祠已成为文峰宫妈祖祭祀活动主体,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尤其是上元祈福活动。民谚有莆田元宵 “文峰宫起,文峰宫止”,即指自正月初五日至正月廿九日尾暝灯。妈祖总元宵举行有 “一日宵”法事醮筵、敬神筵桌献展,以及 “化龙” “弄五福” “散福” “三及第走马游街”等为主要载体的民俗活动,而尾暝灯 “元宵烛山”尤具特色,2013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来自全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妈祖文化机构(妈祖宫)1000多名妈祖信众(包括台湾大甲镇澜宫等115座妈祖分灵宫庙600多名信众)捧着妈祖神像回湄洲祖庙谒祖进香,举行 “天下妈祖回娘家”系列活动。其间在文峰妈祖行宫举行入场仪式和谒祖进香仪式。

县巷口文献名邦坊

宋代,新路巷即今县巷南以莆淳风善俗而建有 “善俗坊”,至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知县卢俊更其匾曰 “淳风”,而移旧匾于县前街之北端即县巷顶旧坊上。按,弘治志称: “成化二十三年,知县卢俊无故将匾移置偏街,而易以 ‘淳风’,似无意谓。窃谓受礼存羊,宜复旧观。”旋复旧名。(《重刊兴化府志》卷9《户纪》)旋复南为 “善俗坊”,北为 “淳风坊”。嘉靖十年(1531),知县王钜修建县衙,将南 “善俗坊”改曰 “文献名邦坊”,北 “淳风坊”仍旧。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城,官衙民舍尽毁。后三年,知县徐执策重建县衙,重竖南北牌坊,南曰 “莆阳文献”、北称 “海滨邹鲁”。至万历十六年(1588),知县孙继有又改南坊为 “文献名邦”、北坊为 “壶兰雄邑”。光绪十一年(1885),知县徐承禧重修 “壶兰雄邑”坊。二十八年(1902),御史江春霖等重修南北两座衙门坊。

民国后期,叶长青任莆田县国民政府县长时,讽诬文献名邦,丢官丧命。叶长青,福州闽侯人。1943年,任莆田县国民政府县长。至莆以文人学士自居,到任不久,即讥讽 “莆田人只有林剑华可算为半个人才,此外别无其人”。且作诗戏云: “文献名邦首屡回,岂无群彦济时才。”按,“文献名邦首屡回”诗句,疑有错字,今难查考。亦诬 “文献名邦”是莆田历史上的荣誉,现在的莆田怎能称得上 “文献名邦”等。又扬言要拆掉县巷 “文献名邦”木坊。这些举动激起莆田乡绅和文人骚士的愤慨,邑人哗然,群起攻之。莆田《南方日报》副刊《蜜蜂》以及国民党和三青团创办的报刊以文章、和诗进行抨击。之后,邑人组织重修牌坊并由张琴重塑匾书。

就在这一年夏秋间,有一艘外轮机械故障,抛锚在莆田海面,叶即下令扣押货物,被告发。此案调查期间,叶又贿赂办案人彭坤元。彭一生嗜好香烟,叶以香烟盒包装巨钞赠送求情,彭发现后即报告四区督察专员公署。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以叶贪污轮船货物和行贿案撤职查办。叶被扣押在三元(三明县)国民党省保安处监狱听候处罚,不久,病死狱中。后来,评事者讥讽叶长青自恃才学过人,而在莆任职仅一年竟为贪污行贿丢官又丧命,“才乎蠢乎”!(《莆田文史资料》第17辑:陈祖榘《我与南方日报兴化分社》;第3辑:许元培《叶长青行贿丢官》)然而民国35年(1946)开春的那场大火灾,使县巷口 “文献名邦坊”与文峰宫前街的100多家店铺烧为灰烬。而县巷头 “壶兰雄邑坊”,至20世纪50年代初扩宽县巷和衙后路面时,亦被拆废。

而今县巷虽保存古街旧貌,然县巷口这块含金足赤的 “文献名邦”古牌坊火毁之后,再无翰林爷们出头问津 “重塑金身”之事了。

衙门显族置牌坊

在文献街通衢上,官衙设牌坊,彰显或勉励官宦清廉勤政,治事惠民:旌表郡邑子弟科第辉煌,仕途腾达,忠孝有节者。除 “文献名邦坊”外,亦有:宋元祐六年(1091)在谯门外立有 “五劝坊”。《八闽通志》称: “宋元祐六年,漳州通判许长卿来摄郡事,以父遵所作《五劝文》,曰:孝义、务学、谨身、勤力、蓄积,立碑于谯门右,因以名坊。”郡治在谯楼西设有 “廉耻坊”,绍熙间(1190—1194)更名 “镇雅”。弘治志云:初,太守仲安常取四维之义,名 “廉耻”。绍熙间知军赵彦励改名 “镇雅”,后因之。元时改为 “肃清”,明代又更名为 “澄清”。《八闽通志》云: “元置肃政廉访分司于其内,改 ‘肃清’。国朝(明)改廉访分司为福宁道,复改 ‘澄清’。”正统间(1436—1449),为建察院行署而设有 “贞度” “肃僚”两坊。

明代,鼓楼西察院前置为正德辛巳(1521)进士郑一鹏等立的 “应会坊”。鼓楼前还有为工部尚书康大和立的 “尚书坊”;为谕德康大和、洗马黄廷用所立的 “文华应制坊”。文峰宫前街立坊的有:宣德间(1426—1449),为壬子科林同(解元)等10名举人立 “集英坊 ”。景泰四年(1453),知府张澜为癸酉科许评、吴绎思、周瑛等46名中式举人立 “聚奎坊”。天顺三年(1459),知府潘本愚为己卯科杨琅、李仁杰、黄仲昭等28名中式举人立 “集贤坊”,旧名 “文笔”。成化二十二年(1486),御史刘信为甲辰进士方璋、周进隆、姚鸣和、黄华立 “文光坊”。弘治十三年(1500),知府陈效等为南雄府同知陈钟暨其伯通判瓒、叔郎中懋源、弟进士伯献立 “青云接武坊”。正德间(1506—1521),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主事赠光禄卿马思聪立 “忠节坊”。还有为彭甫、大治、文质、宪范、宪章、汝楠一族立的 “三代司马四世名宦坊”。

文峰宫前街大火灾

文献路是古城商业最繁荣的街道,民国35年(1946)正月初三日,在文峰宫前街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损失极为惨重。这件事,对城里上了七八十岁年纪的人来说,还记忆犹新。

这一年春节,是全城欢度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春节。正月初三下午6时许,文峰宫前街隆鸿酒家东侧一家青果店失火。按,民间传说,火灾起因疑是有人燃放鞭炮而引发。因鞭炮弹至该店楼上阳台的水果包装筐内,有易燃物使火星酿成明火而燃烧。当明火蔓延到青果店西三爿的 “义裕”京果店时,才被外人发现。于是,一片救火声接连不断,尔后警锣急响,附近居民纷纷赶赴现场救火。

旧时,文峰宫前街道路面狭窄,商店多为木板屋。所以,青果店火势迅速蔓延,烧到义裕京果店时已是熊熊烈火了。“义裕”是当时城内规模最大的京果店,春节期间仓库备足元宵销售的鞭炮、蜡烛、火油、花生油、纸张等易爆易燃货品。当大火延及该店时,燃爆声立刻响成一片,火光冲天,势不可当。猛火瞬间冲过街道,火球喷入 “玉田”酒店,引发店里同样备存元宵节销售的白酒仓库爆炸,一声巨响,两边街道顿时酿成一片火海。时值春节休假期间,各商店员工回家过年,商店均无法自救。附近居民用脸盆、水桶一类工具盛水灭火,根本无济于事。而赶到现场救火的消防队,救火设备简陋,仅是一辆老式的抽压式救火车,使用人力压水,水力小,水量少,无法控制火势,显得束手无策。于是,群众自发组织两支队伍,分别在水淈头和大度口两处拆除民房屋面杉瓦,开辟防火路以隔堵火势蔓延。尽管如此,火灾从失火地起,西边烧到鼓楼前近福山堂,东边波及文峰宫门前;街北则从大路口一直烧至鼓楼东。灾后一片废墟。

这场火灾,从初三日晚着火至次晨拂晓扑灭,烧毁商铺100多家。据灾后统计,规模较大的有布店10家、药店3家、京果店3家、酱油店4家、苏广店8家、茶叶店1家、照相馆3家,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大洋。莆田文物古迹县巷 “文献名邦”木坊,在这场火灾中化为灰烬。然如此惨烈的火灾,并未损及文峰宫,闻者奇之,以故,文峰宫香火越加旺盛。

灾后,莆田各界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投入救灾重建家园活动。教育界在新学年伊始,即组织学生义务劳动,清理火场。受灾商店业主自力更生重建店房。到了下半年,即有半数店房建成重新开业。次年,整条街道商铺全部恢复了正常营业。新建的街道店房,统一适当后撤,扩宽路面;且店面皆用红砖砌成,使新街宽阔、整齐、美观,即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旧城改造前的街貌。

史载,1920年文峰宫前街也曾经发生过一次火灾,店铺烧毁不少,经济损失巨大。置立在文峰宫前彰表彭甫、彭大治、彭文质、彭宪范、彭宪章、彭汝南的 “三代司马四世名宦”石坊,在这次火灾中被烧崩塌。主事者恐殃及文峰宫,将妈祖神像移送到东大路紫奎庙中。然文峰宫安然无恙,其后举行妈祖回銮,出游全城,盛况空前。有言事者云: “三代司马四世名宦”坊挡在妈祖庙前,因而被烧毁。论其事,坊立于明末,至此时已有三四百年了,若有碍文峰宫,即早已被拆。且坊乃官府所立,如何殃及彭氏?岂不为贬彭之言?1956年政府实行公私合营,旧时的商铺纳入国家和集体经营。文献路上的国营和集体商店有百货商店(苏广店)、杂货店、饮食店、酱行、京果店、新华书店、照相馆、理发厅、钟表修理店、刻印社、服装社等各行各业商铺,鳞次栉比,经营品类齐全,生意更加兴隆,成了县城最繁华的街区。

旧莆田县署

旧莆田县公署,位于县巷西侧。明洪武三年(1370),盖天麟任兴化知府后,莆田县署由府前街移建于左厢善俗坊内即今县巷。弘治志称: “其左厢地,乃宋广节指挥营之故址也。”按,“广节指挥营在子城之东壁”,为 “教阅厢军,熙年三年置”;六年(1373)除 “教阅”改为 “广节指挥”。“元丰三年,升为下禁军”。(明黄仲昭《八闽通志》,《重刊兴化府志》卷48《兵纪》)县署设:正厅,知县、县丞、主簿同署事于此,匾曰 “琴堂”;前为丹墀,堂下为露台,台下为甬道,东西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洪武三年(1370),知县任益建;天顺六年(1462),知县王常重修。成化二年(1466),知县张肃改琴堂匾曰 “行恕泊水”,北楣匾称 “公清勤慎”。甬道之中置 “戒石亭”,有铭云: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弘治志云: “宋太宗摘孟昶《谕诫守令铭》颁布天下,后世因之。”仪门,在甬道之南,其左有 “土地祠”。大门,在仪门外,东向,署曰 “莆田县”。正堂后是后堂,县丞叶叔文匾曰 “勤政”;景泰元年(1450),知县刘玭建穿堂以联之。成化二年(1466),知县张肃以匾曰 “谦冲”。知县廨舍,在县署后,有前后堂及厢房;弘治十二年(1499),知县吴远以其隘陋,改建之,规制端爽。知县廨东为县丞廨舍,知县廨西为主簿廨舍,两廨含规制与知县廨同。县丞廨南是典史廨舍。六房吏舍,列于县厅之东西。宣德十年(1435),县丞叶叔文增辟八门。县大门外为通衢,立 “旌善” “申明”二亭于左右,东向。洪武十六年(1383)建,弘治九年(1497)县丞何登重建。正堂后之东偏为库房,穿堂西偏有架阁库。监房,在兵、刑、工三房之南,门东向。至民国时期,监房改为 “莆田县拘留所”,因监狱门额上方画有 “狴犴”图像,形似虎头,借指监狱,故俗称 “虎头监”。民国志载: “莆田县拘留所,在县署东廊。民国29、30两年,因受禁人犯过多,所内发生传染病,每日死数人。县长林梦飞乃就旧西门街魏忠烈祠遗址新建瓦屋四座。”将已判罪犯移禁于此。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城,莆田县公署堂宇毁尽。四十四年(1565),知县徐执策重建如制。乾隆志载:正堂东增幕厅、西册厅。燕堂东增库房、西增书房。穿堂东为器皿所,西为册籍所。土神祠左建寅宾馆。大门上建谯楼,置更鼓于其上,匾曰 “文治伟观”。门外旌善亭左为四厢馆、总铺两所;申明亭右为榜谕房。康熙三十六年(1697),县堂圮,知县金皋谢重建。乾隆八年(1743),知县周世纪、县丞程渠重修县丞署。十七年(1752),知县王文昭重修大门楼。入民国仍其旧,而后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田县人民政府仍以旧莆田县公署之址作为政府办公用地。2002年莆田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荔城区人大、政府机关置设于此。

民国县署鼎建考

抗日战争胜利后,莆田县国民政府重建办公楼一座(今荔城区人大办公楼)、宿舍楼一座(原机关宿舍10号楼)以及政府大门楼。新建的政府办公楼,坐北朝南。歇山顶、砖木结构,面阔九间共26.8米、进深二间共13.6米,总面积364.48平方米。上下两层,基础石砌,主体为砖墙。前廊大门石雕雕刻精美。

旧时传说政府办公楼是由邑人桥梁道路工程师郭颐堂设计的,对此邑人亦有不同说法。笔者曾做过调查,陶瓷鉴定专家郑永森生前说过,新建县政府办公楼时,他在建设科任职(郑毕业于莆田东山职业学校)。这种大坡度屋面设计图纸是按照南京国民政府统一颁布的县级政府公署标准设计图建设,非地方所能独创。当年也只有莆田县财力雄厚,方能建设这种大楼,这在闽省是仅有的。郑永森参加全过程施工建设,当时清基发现有一口大古井,施工中采用条石砌拱横跨的方法,既省工省料,又能确保地基牢固安全。2017年,85岁的南门人林文辉老先生说:建造这座办公楼时,他才16岁,随父亲在工地做木工锯板,推算起来是1948年。办公楼设计为大坡度屋面,木工称为 “100水”,椽木密铺如平板,瓦片是涵江塘头砖瓦窑场定制,每张瓦片上有2个钉孔,用铁钉固定在椽板上,防止屋瓦滑脱。工程施工木工是西社 “木工林”父亲总负责,泥工有南门吴喜、李历和林玉林等。县巷人陈桂芳(原莆田十八中校长,退休)亦云,1949年前,他的祖父洪潮波担任过莆田县财政科科长,1947年始建公署办公大楼,其时由他负责拨付工程款项。大门楼旁壁嵌有奠基石,落款上为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五月吉日”,下为 “县长陈文照立”。可见,这些建筑至1949年才竣工。2018年春节后,这座大楼屋面进行翻修。据负责现场施工的黄石邹曾徐人邹建平说,大楼为大坡度斜屋面,梁架受力构造复杂,屋面贴瓦施工难度大,非一般工匠所能为。施工中,发现曾经做过两次维修,屋面有不同的瓦片,初建时的瓦片皆有两个钻孔。这次重修亦是采用这种方法以固定瓦片,防此滑脱;且雇用德化县的专业技工,才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楼经重新修葺后,为莆田县人民政府机关办公用房,今为荔城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

明御史林润都宪第

都宪第即明御史林润故居,位于下务巷西北隅。林润,字若雨,一字九霖,号念堂,唐九牧林藻后裔。洪武初国子监林廷纲七世孙。润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临川知县,升南京山东道御史。疏劾奸相严嵩子世蕃与党羽鄢懋卿、罗文龙等朋比为奸,严世蕃被戍。继四十一年(1562),御史邹应龙严嵩父子之后,四十三年(1564)冬,润又弹严世蕃,帝命斩世蕃,都人闻之大快。《明史》林润传论曰: “世蕃之诛,发于邹应龙,成于林润。”据说嘉靖年间,南京城守门宦官高刚,感海刚峰(瑞)、林念堂(润)谏德,于中堂书联赞曰: “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兴化。润奏请减租三年,发库银抚恤贫困,重建学宫,修筑东角海堤,郡民称道。隆庆元年(1567),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三年(1569),病逝于官邸。分守参政熊琦檄郡邑在文庙门外西即乡贤祠右为林润建祠祀之。林润著有《愿治疏稿》6卷、《林中丞集》3册。

都宪第始建于隆庆元年(1567),光绪年间(1875—1908)改建,坐北朝南,东大门坦面朝下务巷。通面阔38.4米、进深57.83米,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为三进庭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依次由院埕、门厅、中厅、后厅及后花园组成。中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后厅和中厅左侧均有厢厅。20世纪末因旧城改造,都宪第移建于莆田一中新校区西,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润后裔林剑华家族仍居于都宪第。林剑华(1901

-1966),原名景滢,号兼化。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曾任南昌《国民日报》总编辑,返莆后任国民党莆田县党部书记长,亦是砺青中学、中山中学校董,莆田“壶社”诗社成员。林剑华之女林兰英(1918—2003),早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物理系。1948年留美,1955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返国后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研究工作,被誉为中国太空材料之母。先后四次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三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8年获霍英东成就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弟林文豪,毕生精力投于教育事业,曾任莆田五中校长、莆田师专教务长、莆田一中校长,后为莆田市政协主席。

顶务巷郑氏中议第

郑氏“中议第”位于顶务巷西侧,聚居郑氏家族暨国民党莆田县党部书记长郑仲武居第。居第大门坦置于东南角,面向顶务巷,门额曰“中议第”。郑氏其先为前张人(今新度镇善乡村),嘉靖间(1522—1566)后封承德郎中议大夫郑如圭徙居于此,故名。郑氏居宅内西边(临十字街)为高州知府郑迁居第,称为“知府房”;东侧即临顶务巷为郑迁之兄郑选居宅,因官为广东电白县知县,故称为“知县房”。中议第为二进五间厢大厝,中夹天井,规制比西知府房大院稍小。乾隆志载:在前张有“为郑庄派下科第至知县郑选等”立“奕世承恩”坊。光绪年间(1875—1908),郑选后裔郑仰樵,邑诸生,授登仕郎;后任莆田田管处粮总。民国初弃政往上海经商,时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交往甚密。仰樵生三子一女,于为其命名:长子伯文、次子仲武、三女安治、季子季斌。次子郑仲武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学,师从校长于右任,深受其赏识和提携,终身追随于之左右。曾任闽赣省党部执行书记兼任江西《民国日报》社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郑仲武回闽,与莆田名流共同创办中山中学,任董事长,并任莆田县党部书记长、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国民党败退台湾,1949年1月,于右任令其秘书李祥麟护送其女于绵绵、于无名姐妹至莆寄托于郑家,就学于中山中学。同年7月,郑仲武同于右任两女离开大陆,经香港往台湾定居。1956年逝世于台湾。

民国名医陈展如故居

陈展如故居,位于西墙巷东侧即旧文峰宫左(南)、凤山寺大雄宝殿西南偏。居第原为凤山寺藏经阁前的鼓楼遗址,1929年为陈家所购。建第于1932年,分主附楼、前庭和后院三部分,占地面积798平方米。主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78平方米,为单体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西洋式建筑。二层带前栏,三层四面阳台,正面两坡顶为三角形山花。其住宅大窗户、高空间,有水泥浇注的花纹图案及顶棚天花角线等建筑装饰,极为精美。前院旧时筑有花园。前庭右侧有古井一口,井碑曰 “慧泉”,为明万历丁酉(1597)知府陈王庭手书。井水味甘,从未枯竭,为当年凤山寺寺僧饮用。20世纪40年代初,莆田大旱,独 “慧泉”井水充盈。临巷围墙还是当年凤山寺或水陆院西墙旧物。1949年前,陈展如居第曾为中共闽中特委地下交通站。2008年莆田市政府列为近现代优秀建筑。

陈展如,名瑞骥,字展如,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早年毕业于天津陆军军医大学,任福建陆军补充第一师军医,后升任军医院院长。时值军阀混战,1923年居辞职退伍,在大度街陈氏 “崇功祠”开设 “展如医院”,居第建成后,便在家宅行医。抗战期间,任莆田抗战自卫团第二团后方医院院长,1939年奉调入伍。展如为人刚正不阿,公开抨击时弊,1940年5月被特务暗杀于浙江省金华石枚泉郊外,年仅50岁。展如身后,子女皆有造诣。孙辈陈希,1953年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学位,研究员。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

文献路经过20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拆迁街东民房,街道开通与水关头环城路相接,并全线扩宽路面,称 “文献步行街”,今为方便城内交通,复通车辆,街仍称 “文献路”。而街巷改造后,新巷道位置与原巷基本保持一致。临街旧有建筑,除古谯楼、文峰妈祖三代祠、凤山寺大雄宝殿作为文物保护外,其余均被拆建为商住楼,路貌街景,焕然一新。新文献路仍然是市区中心最繁华的商业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