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高山流水遇知音

那是二十年前的一个春天。有一个清晨,我正在弹奏贝多芬乐曲《献给爱丽丝》。突然,有一位满头银丝白发的慈祥长者,拍着手走进我的客厅,“弹得好!弹得好!”我赶紧起身引他入座,得知他是一位画家,姓周,名秀廷,莆田华亭人,刚搬到我楼下居住不久,他说画得有点疲倦,听到楼上琴声悠扬就上来看看。我连忙致谢,并自我介绍,本人姓俞,从事音乐教育,也是莆田华亭人。他高兴地说:“我们是老乡,同为三紫山人,要为三紫山争光!而且我们也一定会成为知音。”接着,先生告诉我知音典故的由来。他说,战国时期有一个叫俞伯牙的琴师,有一天回乡途经汉水,与一位叫钟子期的拾柴少年相遇,当时俞伯牙在湖中的船上弹奏古琴《高山流水》,钟子期在湖畔山上砍柴时听到琴声,就来到岸边,轻轻放下手中樵柴,坐下来聚精会神聆听俞伯牙弹琴。钟子期不但能听出俞伯牙的琴韵,而且还能直指俞伯牙弹琴的欠佳音律。于是,长者俞伯牙高兴地引钟子期为知音,成为千古佳话!后因钟子期生病,家贫无法医治夭折,俞伯牙获悉后,悲痛欲绝,自己的知音因病又无钱医治而逝,自己居然不知,结果知音离己远去,那我留琴何用?还弹给谁听呢?他愤然摔琴绝弦!

我听了知音的典故之后,内心感到无比震撼。这也印证了人与人之间只有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会天长地久!不久,周先生特为我精心创作了一幅四尺整张的小工写《知音图》(右图),并题诗“流水高山曲,三年不易春。人间称绝调,海上妙情传”赠我清玩。我的心灵再次为之震动。我不仅为周先生的情操所感染,更让我触动的是,先生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全情热爱。先生虽历经沧桑坎坷,却能默然耕耘,固守在绘画艺术领域五十多个春秋,始终不悔。我当时就坚信:周先生人好艺精,是一位有故事的传奇艺术家,机缘来临定会一鸣惊人。尽管周先生已取得显著成绩,艺术成就暂未被人们所广泛认知,但那只是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先生隐遁乡间太久之故,就像金子暂被埋地下而已。

为此,我特用周六、周日的时间,专程飞去武汉探寻知音典故的发生地,观看《高山流水》断琴台的遗址。回来后,我当日即向周先生表态,我要为先生在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举办个人画展,由我策划、组织、并负责筹资。经过精心筹备,一年后,周秀廷画展如期在北京隆重举办,并获得空前成功。

如今,周秀廷先生虽然化鹤成仙,但他的人品气节,真情大度,奖掖后人的情怀永远温暖我们的心。千古难遇一知音,周老师,您是我心中永不磨灭的良师益友—我爱您!永远铭记着您:敬爱的周老师!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