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三节 清代兴化商贸发展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崛起

明末,兴化境内商贸日渐繁荣,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进入清代之后,西方一些国家开始工业革命,急需拓展海外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但根深蒂固的中国封建制度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顽强地阻抗。于是,西方列强采用军舰、大炮等强行轰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威逼清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通商条约。从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起,“洋货从福州、厦门源源不断地倾销兴化城乡市场,当地手工业、运输业遭受严重打击”。③此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对兴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在资本主义排山倒海的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逐渐解体。地处福建沿海的兴化府,成为西方国家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入的前沿阵地,面临着封建自然经济瓦解的阵痛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动荡,但客观上又促进了兴化境内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崛起。

清代,兴化商贸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清初的战乱与海禁,导致兴化商业经济一度萧条。到了清康熙年间,随着社会的稳定、农业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兴起,兴化境内商贸开始恢复。清中后期,兴化商贸再度出现了繁荣。特别是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促进了兴化商品经济的发展。据《福建商业志》记载:“清代,兴化市场已具相当规模,莆仙两县商户近千户。仅涵江、城厢、枫亭、荔城四地即有16个行业之盛”。④但由于莆、仙两县地理位置和商贸条件不同,加上清初受“截界”和战乱影响程度不一样,商贸发展的时间与进程也不尽相同,在此分别进行概述。

一、莆田县商贸恢复与发展

清代,莆田县商贸易发展出现了一波三折。清初,清军在莆田城乡大肆掠夺,对商人敲骨取髓,郡城、涵江、梧塘和黄石等集镇,商人成批外逃,商铺纷纷关门。加上朝廷实施海禁政策,对外贸易全面停滞,莆田县各集镇的商贸一度出现了萧条。据《莆田市志》记载:“清初,政府实行‘截界迁民’。渔舟商船禁止出海,携物入城的都要搜查,影响商业活动”。①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复界之后,海禁逐渐放松,商业环境得到了改善,莆田商贸才逐渐恢复。

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莆田商贸出现了快速发展态势。沿海全面复界之后,海禁放松,莆田商贸开始活跃。据《莆田市志》记载:康熙后期,兴化境内“许多集贸活动已是每日进行。同时,集市数量增加。......仅莆田城厢就有3市(乌石山市、南市、石幢市)一街(东门外街)......。尤其是涵头市(今涵江)为莆之闹市,长三里许,人家稠密,商贾鱼盐辐辏”。②涵江集镇,商家林立,货物充裕,商品丰富,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仅纺织品就有“洋布和外埠机织棉布的土纱、洋布、呢料、丝绸等100多种,其中针织品有毛线、棉毛衫裤、毛巾、袜子、手帕等”。“纱布的货源主要来自上海、南通、杭州、绍兴、盛泽、广东、厦门、福州,还有本地西洙和南埕等村加工的土布等”。③涵江市场的日用百货琳琅满目,品种多样,“轻工业品(有手电筒、胶鞋、热水瓶、搪瓷脸盆、茶杯、被单、汗衫、背心和毛巾等)、手工艺品(有牛骨梳、牙刷、牙粉、剪刀、衣线和纸杂花等)以及食品杂货。货源多来自苏州和广州(故百货店又称‘苏广店’)”。④“至清嘉庆时,涵江万商云集,已有十家富商,号称‘百万富甲全郡’”。⑤涵江的衙前街、顶铺、鉴前、前街、后街、新桥头及宫口河一带,有三百多家商店,“出现了宫下吕家、霞徐黄家、宫口河陈家、延宁林家、顶铺徐家等‘富甲一方’的巨贾。如梧塘西庄商人卢九泰,在涵江桂圆生意红火之时,也开设桂圆行,自建焙房,规模甚大,年销桂圆几千担,成为清末梧塘首富。清郭龙光在咏《涵江》一诗中曰:‘月光小吴越,财货甲漳泉。’”⑥莆田籍水利专家陈池养有一首描写清代涵江商贸繁荣的诗:“......澄清海宇弛海禁,帆樯利重波涛轻。乘风远近随所赴,载来金珠不知数。百货转移满民间,举袂成幕为汗雨。苏杭都会真相似,山川气运当其时。......”“清末,涵江已雄居全省沿海‘四大名镇’(涵江、金锋、石码、石狮)之首”。⑦据《福建商业志》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涵江已万铺云集,成为土特产运出、外来商品输入的枢纽,经营区域不断向外埠发展。当时,涵江顶铺的徐姓、后埔的李姓、仓前的陈姓、宫下的吕姓等数十家大商人,经营致富,号称百万富甲全郡”⑧从清中期起,莆田城里商铺林立,日日开墟,“零售的方式有‘坐商’与‘行商’之分。行商零售的主要形式是‘货郎担’,经营纱布、百货和日用小商品,靠肩挑走街串户,以‘拨郎鼓’招揽生意。......在坐商经营的商店里,普遍雇有店员作为帮手。零售商的货源是由市内批发商供应的,采取的方式是开单提货,或者是看样选购”。①城南和西门有多个商贸集市,“许多集贸活动已是每日进行,在上午10~12点最为热闹,下午散集,有‘老鹰市’之称”,“参与集贸的商品繁多,有豆饼、果品、山货、土纸、土烟、蔗糖、青靛、茶叶、肉、禽蛋、迷信品、木材、竹编、蔬菜、牲畜、饲料、杂货乃至柴草等”,市场购销繁荣。②清代,莆田县境内商业行业众多,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粮食、豆饼、纱布、桂圆、京果等五大行业。境内最大宗的买卖是农副产品,主要有大米、小麦、黄豆、花生、兴化米粉、桂圆、荔枝、蔗糖、食盐、茶叶等。据史书记载:清代,“涵江市场是驰名全国的‘兴化桂圆’的主要集散地,每年烘干的桂圆,大年有16万担左右,小年有8万担左右”。其次是纱布业,在莆田城里有20多家,涵江集镇“从事这个行业的店铺共有40家左右”。③再次是京果行业,经营规模庞大,遍布城乡。所以说,清代是莆田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商业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据史书记载:至辛亥革命之前,仅涵江集镇共有56个商业行业、700家商铺,3000多商人,形成了众多大商行和大商号。

二、仙游境内商贸发展与繁荣

清代,仙游境内商贸出现了持续繁荣态势。清初,仙游县受“截界”和战乱影响相对较小,境内商贸开始恢复,“县城三里长街,西出仰照门,商店鳞次栉比,连接起龙星、永正、安怀、台斗、茅亭、泗州尾街市。......成为‘日兑千金之地’”。④到了清中期,仙游“县城有商业街道6条,集市4处,墟2个,商店1380家。乡村集镇有小街28条、集市20处、墟8处、商店1695家”。⑤清末,仙游商业出现空前的繁荣,“境内有大小集镇27个,市集35个。城关有商业街市12个,集贸墟场6个;枫亭有商业街市8个,集贸墟场4个。墟市上批零栈贩,有十六行业之称,大小商店3075家”。⑥清代枫亭商贸也在曲折中发展。清初,枫亭海运发达,仙游各地的地主豪绅纷纷在枫亭设店开栈,太平桥畔,商肆、店邸鳞次栉比,街市非常繁荣。富甲全郡的巨商徐宁盛以枫亭太平港为依托,开展对台贸易,将仙游的农产品和土特产销往台湾和津、沪、杭、淮、浙等地,枫亭成为闽中各县的粮油集散地和莆、仙、惠的商贸中心。清顺治、康熙年间,因“截界”和“禁海”,沿海民众被驱赶到20里外居住,枫亭商贸一度衰退。到了康熙后期,枫亭商贸开始恢复,港口经济再度繁荣,太平港成为糖、盐、荔枝等土特产品的集散地,兴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从太平港出航,大量运销江浙、京津等地。而外国的煤油、火柴、洋布大量进口,江浙诸省的丝绸、杂货、粮油、化肥、豆饼、棉花、棉纱、肥皂、海产品等从太平港运进,销往莆、仙、惠各县,枫亭街市迤逦近五里,成为莆、仙、惠(安)、永(春)的货物集散地。

总之,清代兴化境内商贸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成为莆田古代最鼎盛的时期。据《莆田市志》记载:清末“仙游县有个体私营工商户3025户(县城1380户)。涵江设船头站、轮局、船务公司、轮船行10多家,营办帆船航务、轮船业务;设英、美、德在厦门洋行煤油、肥田粉代理商6家”,兴化“工商业经营发展,私营企业日兴,境内私营商业达3000多户,其中涵江700多户,经营40多个行业,豆饼、桂圆、纱布、轮船为五大行业,豆饼行业有四五十家,年进销豆饼30~40万块,桂圆每年外运40~50万担”。①枫亭集市也有700多家商户,莆仙惠三县的商人云集枫亭港口从事经营活动,码头集市一片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