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二节 宋代外贸政策转变与兴化港口经济崛起

自唐安史之乱后,吐蕃、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相继崛起,隔断了宋廷与西北部相邻国家的陆路联系。于是,东南沿海就成了宋朝对外贸易的唯一通道,加上北宋军事上的失败和国家经济的暂时困难,导致了宋王朝与其他朝代具有不同的经济形势,只能通过扩大对外贸易来增加关税收入,以缓解朝廷的财政困难,这也是宋廷对外贸易政策改变和对外经济交流扩大的重要原因。

一、宋代对外贸易政策转变

宋朝结束了五季之乱,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开始快速发展,加上朝廷实行奖励外贸政策,对外经济交流不断扩大。在商贸蓬勃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兴化对外贸易和经济交流日益扩大,联系地区之广,进出口货物品种及数量之多,大大超过了唐代,港口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宋代经营对外贸易的商人称为舶商,在国家户籍中特列一类,称为“舶主”。由于海上交通工具投资巨大,进出口商品都是大宗货物,流动资金多,普通商人根本无法经营,只有土豪大姓、巨商富贾、官僚贵族等,才有可能购置船只,经营对外贸易。据《宋史》记载:“海舶之利,颛于富家大姓”,“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③兴化的船舶主大多数是商贾巨富,或达官贵人及其亲属,经营方式以官商结合为主。

宋初,朝廷设立榷易院,管理东南沿海各港口的对外贸易,但以朝贡贸易为主。太平兴国初,“宋太宗曾特派使者持敕书金帛,分四路招致海南诸蕃国,并在京师置榷易院。凡诸蕃国香药、宝货至广州、交趾、泉州、两浙,非出于官库者,不得私相市易”。④随后,朝廷指定泉州为对外贸易港口,受泉州港口辐射,兴化诸港口逐渐繁荣起来。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宋廷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掌管海上贸易和进出口事务,时福建对外贸易归广州市舶司管辖,闽商须到广州市舶司申请,领取公凭,方能出海。返航时,还要到广州市舶司抽解,否则没收其货物。由于路途遥远,商人多有不便,客观上影响了福建对外贸易的发展。

“宋元祐二年十月六日,诏泉州增置市舶”。①泉州市市舶司设立之后,极大地方便了福建商人的出海申请,兴化与泉州毗邻,近水楼台,对外贸易迅速崛起。

北宋初期,朝廷实行重课税政策,凡进口船舶和物资一律征税,税种繁多。如宋代称船税为抽鲜,实行进口商品“禁榷制”,即进口商品专卖制度,凡禁榷货物必须经过官方抽鲜、课证后,方能进入市场流通。同时,市舶司还对紧缺物资进行收购,称为“博买”或“私买”,然后投放市场。据《莆田市志》记载:“元祐二年(1087年)进口的禁榷货物由泉州市舶司全部收购,酌量投放市场。不属禁榷的货物经过课证、博卖等程序后,进入集市交易”。②北宋初期,朝廷几乎垄断所有进出口货物的头道贩卖。但随着对外贸易的日益扩大,进出口商品日渐增多,朝廷无法垄断所有进出口货物的流通与贸易,才有条件地放松禁榷,采取抽成放行的办法,通常是“十抽其二”,由市舶司发给销售许可证,让商人互市销售。

宋元祐年间,朝廷进一步放松“禁榷制”,任其民间自由贸易,并在军以上行政区设立外贸管理机构。据《莆田市外经贸志》记载:“宋元祐二年(1087年)成立福建市舶司(亦称泉州市舶司)后,照朝廷颁定《市舶条例》,境内设路官衙,其主要职能有:颁发出海航船《公凭》。境内路官衙奉令查验,办理进口货物的抽解(征税)。市舶司押运抽解货物赴京师时,境内路官各负责其过境安全。禁榷博易。非收购货物由市舶司投放市场后,境内路官衙可参加此类货物的经营。

招徕互市。境内路官衙负责协助市舶司宣传解释朝廷的《市舶条例》和其他有关法令”。③这一举措大大方便了兴化对外经济交流,境内对外贸易出现了蓬勃发展态势,仙游太平港、莆田白湖港和涵江港等港口迅速繁荣起来。

进入南宋之后,朝廷全面放开商榷制度,外国进口货物一般不加限制,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并鼓励和欢迎海外“蕃客”来宋易货贸易。出口货物品种限制逐渐取消,除了严禁铜钱出口境外,其他货物均可出口,允许商人自由贸易,兴化对外贸易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宋朝廷为了鼓励对外贸易发展,除了开放港口之外,还采取多种政治措施以鼓励对外贸易发展:一是朝廷经常派遣使者前往海外诸国游说,与海外各国建立长期贸易伙伴关系。如政和五年(1115年),福建市舶司曾派专人往占城(越南)和罗斛(今泰国南部),邀请外商来宋贸易。④据《莆田市志》记载;“宝祐年间,方澄孙曾两次奉诏率兴化军船队,出洋经办商务”。⑤方澄孙(1214—1261年),祖籍福洲,定居莆田,宝祐六年(1258年)任泉州郡事兼提举市舶司。二是对入境贸易的“蕃客”给予优惠待遇。外商来宋贸易,不但有物质奖励,还给予居住权照顾,并对其犒劳、慰问等。如绍兴十四年(1144年),泉州市舶司经朝廷批准,每年于发遣蕃船时,支付官钱三百贯,排办筵席作饯。同时,市舶司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祭神仪式,俗称“祈风”,保佑海上商船航行平安,以示朝廷对海内外商人的重视。三是在对外贸易中有重大贡献的中外商人,朝廷还给予官爵奖励。如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大食蕃客蒲哕辛运载乳香来中国贸易,到泉州市舶司抽解时,价钱三十万贯,数额巨大,朝廷授予承信郎之职,并犒赏船上人员,让他们回国晓喻诸商,继续前来贩卖乳香。①又如福建“蕃舶纲首”蔡景芳,因“招诱贩到物货,自建炎元年(1127年)至绍兴四年(1134年),收净利钱九十八万余贯”,朝廷授予承信郎官爵,以资鼓励。②可见,宋代积极的外贸政策,不但促进了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的繁荣,而且加速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港口经济蓬勃发展兴化军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长,港口众多,具有对外贸易的天然优势。早在中唐时期,兴化的“白湖港、端明、小屿、江口、枫亭、宁海诸港渐兴”。③宋初,兴化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白湖港外国商船众多。据史书记载:“白湖港,港址在城厢以东2.5公里的阔口村。宋乾道《莆阳图经》载:‘白湖东引沧江、介延寿、木兰二水之间,南北商舟会焉。’”④当时兴化湾港汊深入,将兴化平原分为南北两洋,船只从湄洲湾入港直航军城附近的白湖港。还有涵江的江口、枫亭的太平港,均是商旅南来北往的必经之道,也是货物流通和农产品输出的重要港口。

从宋建中年间起,兴化港口的通航条件出现了变化,白湖港因南北洋围垦造田,港汊淤泥堆积,影响了船只通航。宋神龙年间,兴化军组织百姓疏浚港道,改善了港口通航条件。

宋庆历三年至六年(公元1043—1046年),枫亭商人洪忠捐资兴建了太平桥(亦名洪忠桥),使枫亭东西两边连成一片,原来的鱼墟、盐墟连成一起,形成了街市,即著名的枫亭鱼街。此后,莆田、仙游、惠安三县的部分渔船汇集太平港,桥南成为商贾销售海产品和食盐的专业市场,莆仙惠三县商人多来采购,南日岛、湄洲岛及崇武等地的渔民,纷纷将海产品运到枫亭销售,并购回粮食和手工业品,枫亭商贸非常繁荣。

南宋时期,兴化境内可停靠大船的港口有白湖港、涵江港、江口港和太平港等。白湖港是宋代兴化对外贸易最繁荣的港口之一,港道宽畅,里接内河货运,外连海道商船,成为莆田、仙游、兴化三县的货物集散地。与涵江毗邻的江口港也是宋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江口港附近的迎仙市,建有专门接待蕃客的驿站,吸引了众多蕃客来莆经商贸易。

宋代,枫亭太平港开始繁荣。枫亭地处莆田的南大门,溪流通津达海,商船汇集,成为莆、仙、惠(安)三县的货物集散地。据史书记载:太平港的商船出枫亭、经秀屿、过文甲,向北往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南通;向东往台湾、冲绳、高丽、暹罗、琉球、安志;向南过泉州、到达厦门,前往广州、香港和东南亚各国。民间流传一句俗话:“欲求大富,必须飘海”,可见宋代太平港的繁荣盛况。

南宋时期,兴化商业中心开始向沿海转移,秀屿港开埠,成为莆田、仙游、惠安三县的重要货物集散地。还有莆田的吉了港、水南港等,也是宋代兴化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据《仙游县志》记载:“宋击蓼(在今忠门吉了)、湄洲之间,为闽市辐辏之所”。同时,兴化湾畔的鸡爪城(现忠门镇),宋代建有潮州会馆,外来商人众多,商贸繁荣。南宋时期,在港口经济的带动下,兴化境内形成了多个对外贸易集市,有迎仙市(今江口东田)、江口市(今江口镇)、涵头市(今涵江)、黄石市(今黄石镇)、太平市(今枫亭镇)及贤良港(今忠门镇港里)等。

宋代兴化港口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除了临海优势外,造船业发达和船工技术高超也是重要条件。宋代福建造船业十分发达,福、泉、兴、漳四地所造海船享誉天下,兴化军是“福建四大造船中心之一”。①据史书记载:宋代兴化舟匠掌握了全国一流的造船技术,可制造大型海运帆船,“船面宽达八丈以上”,通称艚或■,可悬挂3面至13面船帆,载重量可达100吨。据《莆田县简志》记载:福州“木材商将圆木沿溪放至洪塘、南台、宁波等处发卖。外载杉木,内装丝绵,驾海出洋。每赁兴化大海船一只,价至八十余两,其取利不赀”。②说明宋代兴化造船业非常发达,福州、福清等地的商人,都到兴化租赁船只。

宋代兴化船工的航海技术十分高超。兴化航运历史悠久,“境内海上运输起于南朝后期,经唐代的发展而盛于宋代”。③“沿海民家户习风涛,开洋得利”,世世代代与海打交道,许多人以海为生,近水之家炼就了一身水中生存的过硬本领,出现了一支技艺高超的船工队伍。进入宋代之后,兴化船工总结出一整套航海经验,夜观星、昼测日,预测潮汛、风信、阴暗和台风暴雨,懂得使用指南针。加上兴化又是妈祖的故乡,外地海商对兴化船工更是高看一等,许多历史文献典籍中都记载了兴化舟师乘风破浪、越洋过海的壮举,这也是宋代兴化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