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二、农村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宋代,兴化境内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新修建的陂、堰、坝、渠等水利工程,利用溪流水位落差原理,实现自流灌溉,既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又改善了大片盐碱地,一些原不能耕种的滩涂海田,因为有了淡水迅速改造成早涝保收的良田,许多地势较高的旱地,有了丰富的水源也变成了可以种植水稻的良田。特别是几大水陂建成投产之后,众多蓄水塘失去了作用,将其改造成为农田,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解决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如太平陂建成之后,原北洋的太和塘、屯前塘、东塘、胜寿塘、西冲塘等遂改造为农田,扩大了300多亩耕地,解决了太平陂的建陂经费。而木兰陂修筑之后,原南洋六大塘,遂废五塘为田,惟留国清一塘。据《兴化府志》记载:“陂既而塘废。(李)侯干五塘,并大小孤屿白水之地,垦田二百余顷。以八百石赡陂,设陂司掌其出纳,署李金紫户输田粮,惟留国清一塘助陂,以备大旱”。②木兰陂建成之后,既扩大了农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又解决了维护水利设施的经费问题。据《莆田县志》记载:木兰陂修筑后,“遂废五塘为田,令民兴之,岁得谷二千五百五十五石有奇”。③可见,宋代兴化水利设施效益良好,不但迅速缓解了莆田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使兴化平原2万顷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田,穷乡僻壤的兴化军演变成富庶之邦。宋代莆籍诗人岳正有诗云:“不是满篓禾稻熟,敢因佳节出郊游?”反映了诗人对于家乡富庶的喜悦心情。④宋代兴化农村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与地方官员的积极作为有关。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大力鼓励农业发展,促进了兴化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北宋初起,兴化境内开始出现粮食短缺,地方政府通过鼓励农耕、发展经济等方式,解决食粮不足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形式就是颁布劝农文书。中国古代地方官员有劝课农桑的传统,宋代甚为流行,每逢仲春时节,伴随出郊劝农例行公事产生了许多劝农文书,虽然其中不乏徒为具文的官样文章,但也有不少总结农事经验、传播先进耕作技术和宣传种植稻麦菜豆的内容,有益于农业发展。如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仙游县令就有《普惠院劝农》诗:“青麻幪幪近人长,小麦青青大麦黄。令尹出郊闻好语,春来喜有半年粮。”从诗中可以看出官方劝课家桑的积极行为。⑤另一方面,地方官员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耕技术革新,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客观上也促进了兴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仙游县从“自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引进‘占城’稻”,水稻亩产量迅速提高。⑥“占城稻”是从越南引进的一种耐旱高产的“旱占”水稻品种,引进种植成功之后,境内粮食产量迅速提高。水稻新品种的引进和改良,对于提高莆田粮食产量意义十分重大。据史书记载:宋代福建水稻亩平均产量为1.5石,而兴化平原平均亩产量达到了2石,仅这一项就增加粮食100多万石(每石50千克)。

宋代兴化境内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百姓丰衣足食。据《莆田县志》记载:宋代境内“有单季稻、双季稻之别,又有籼谷和糯谷之分”。①“按种植季节分,有早、中(大冬稻、单季稻)晚稻,按品种类型有籼、粳、糯三种”。②庄稼一年三熟,两季水稻,一季蚕豆或大小麦,还有甘蔗、黄麻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宋《仙溪志》记载:“稻之别有三:粳、秫、金成也。粟、麦、麻、豆”。③宋代兴化境内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增,库存丰裕,“建炎三年,因盗起,拨本军米二万五百石,纳于福州,以应军期急用,后遂为定例,谓之犹剩米”。④一个滨海小邑,竟可临时调拨二万五百石大米,且以后“袭为定例”,足以说明宋代兴化粮食之丰裕、政府财政之宽余、民众之富庶。

经过宋代经济的持续发展,兴化军彻底改变了穷山恶水、土地贫瘠和经济落后的面貌,广大百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兴化士人生动地描述了兴化平原的风光美景:“夹岸荔枝红蘸水”与岸上金黄色的稻田和远处的青山相映生辉,呈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壮丽画卷。木兰陂下游的“九十九沟”成为兴化境内主要的淡水鱼产区,每年秋天水稻成熟时,沟渠里成群的毛蟹游向海里产卵,在近海的沟渠和桥边,随手可以抓到肥美的野生毛蟹。春夏之交,天气闷热,大暴雨即将来临,为了防止木兰溪水泛滥,开闸放水,沟渠中水位陡降,大量沟螺来不及爬进水中,紧贴沟壁,伸手可捡。木兰春涨时,溪水越过河床,向两岸缓缓漫溢,倒灌到兴化平原的水田之中,鱼儿随溢水游入田中,在田间游来游去,好一派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邑人朱德善在《木兰陂》中称赞兴化平原的富庶情景:“万顷狂澜越壑低,中流砥柱卧龙栖。二神共飨东西庙,一水平分南北溪。雨过木兰瑶草长,秋深松柏翠云齐。仁波千载犹滂沛,到处春田足一犁”。⑤宋代,兴化军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使境内沟渠纵横交错,形成了水陆交通网络,既保障了农田水利灌溉,又兼有生产生活用水、航运交通、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特别是兴化平原的沟渠,为广大民众运送粮食、肥料、稻禾和收成庄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兴化商人利用四通八达的水渠进行货物运输,开展商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