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三、唐代莆田经济中心转移与围海造田热潮

唐代朝廷鼓励垦荒造田,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新垦荒山荒地不征税、围海造田不起科和水利设施建设给予经费支持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垦荒种植积极性。但由于莆田山区农业开发空间有限,经济发展潜力不大,粮食产量不高,且人类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广大百姓便开始从山上向山下移居,经济中心也从山区向平原转移,并陆续向沿海地区发展,客观上为商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唐代外来移民日渐增多,人多地少矛盾开始突显,粮食短缺日趋严重。迫于生计,广大百姓只好向海要田,从而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围海造田热潮,促进了莆田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产品和生产工具交换,都需要通过商业这一渠道和商人这一群体来实现。

(一)唐代莆田境内经济中心转移

从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看,最初大多是在深山老林之中,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一方面,由于山上资源相对丰富,生存条件决定了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选择;另一方面,山上有着众多的天然洞穴,成为人类遮风挡雨的理想栖息地,故山区是古代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环境,这也是早期人们选择山区居住的重要原因。但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山上的洞穴日渐短缺,生存压力增大,寻找更理想的生存环境成为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于是,人们便开始从山上向山下转移。随后,又从山下走向平原,最后向沿海发展。而伴随着人类居住地的转移,经济中心也出现了变化。

莆田经济社会发展亦不例外,魏晋之前莆田先民主要是在北部山区垦荒种植,过着火耕水耨的“畲种”生活。从南北朝开始,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山区资源开始匮乏,人们便从深山向山外移居,莆田东北部山区的农民大批迁徙到丘陵地带,如白沙、梧塘、西天尾等地。随后,百姓又向平原和沿海地区转移。据《涵江区志》记载:“南朝、隋朝时期,境内人口大都散居在囊山脚下(今国欢镇沁东、沁西一带)、黄巷山(今国欢镇黄霞、码头村和涵西街道苍林村一带)、塘北山和青璜山(今涵东街道涵东村一带)、紫璜山(今涵东街道顶铺一带)等地。唐宋时期,随着境内北洋平原逐步开发,人口逐渐向境内望江、魏塘、洋尾等地转移”。①而随着人口的逐渐迁移,莆田南部平原和沿海地区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特别是沿海滩涂的大量开发,河海资源的逐渐利用,平原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且很快地超过了山区,形成了新的经济中心。据《莆田县志》记载:“唐以前,人口多聚居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唐以后,随着南北洋的开发,人口逐步向平原、沿海迁移,而且相对集中于南北洋平原、木兰溪沿岸和兴化湾、平海湾及湄洲湾畔”。②同时,随着沿海人口的不断集聚,易货贸易日益发展,逐渐形成了集镇的雏形。据《城厢区志》记载:“唐以后,随着莆田南北洋的开发和宋太平兴国初年军治由山区移至城厢,人口多由山区、半山区向物产丰富、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集镇中心转移,由农村向集镇聚集”。③仙游县经济中心转移与莆田县大体相似。从南北朝起,仙游山区畲民陆续迁徙榜头、赖店、度尾、大济、龙华等丘陵地带居住,原来杂草丛生的仙游东西乡,云集了大批外来移民。此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开发,终于垦僻出著名的东西乡盆地,成为仙游县粮食、甘蔗、水果的主要产区,也是仙游经济发达、人口聚集、商业繁荣的区域。经济中心的转移,商业集镇的形成,客观上为商人队伍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唐代莆田境内围海造田与农业开发

唐代,莆田境内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族群。畲族是境内最早的原住民,长期居住在山区,适应山里的气候条件和生活环境。北方汉人保持了中原族群的生活习惯,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带群居。而长期与水打交道的越人和东吴人,却喜欢在海边定居。从而形成了“在山为畲”、“平原为汉”和“在水为疍”的不同族群。而随着莆田平原和沿海人口的不断增多,生存压力日渐增大,广大百姓只好向海要田,从而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围海造田热潮。

莆田地处东南沿海,背山面海,滩涂广阔,具备了围海造田的天然条件。据史书记载:莆田滩涂开发比福州、连江、泉州、晋江等地早了上百年。据史书记载:早在东晋时期,莆田百姓就开始开发沿海滩涂。进入唐代之后,莆田境内掀起一股围海造田热潮。唐初,莆田百姓修筑的蓄水塘在盐碱地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唐建中年间,境内出现了有组织的围海造田,其中最著名的是吴兴组织百姓修建的延寿陂,围海造田两千多亩,成为当时莆田境内规模最大的农业开发工程。

继吴兴之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福建观察使裴次元也组织民众在莆田红泉“黄石筑堰潴水,围海造田三百三十二顷,岁收数万斛,并在东南角遮浪海边筑堤遏潮”,也成为唐代莆田规模宏大的围海造田工程。①据《兴化府志》记载:“自唐长官吴兴筑海为堤,以开北洋之利,及唐观察使裴次元筑海为堤,以开南洋之利,于是人始得平土而居之”。②唐末,王审知在闽主政期间,出台了一系列劝课农耕、鼓励垦荒种植和围海造田的优惠政策,促进了莆田农业开发热潮的持续发展。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莆田沿海几十万亩滩涂已经开发成为良田,形成福建四大平原之一——兴化平原。但盐碱地改造比较复杂,至少要经过多年的除盐、淡化之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即“一年抛荒、二年冲淡、三年种植”。第一年要用淡水不断冲刷,使海泥中的盐碱成分逐渐淡化;第二年可种植稗、田菁等耐碱植物,以消除土壤中的剩余盐碱,即“初种水稗,斥卤既尽,可为稼田”。③种植稗草和田菁,既可作为农作物肥料,又有经济效益,“稗杆一亩,可当稻杆两亩,其价格值米一石”,④所以莆田百姓采取种植耐碱植物的除碱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唐代的长期开发,莆田沿海大片滩涂变成了米粮仓,为莆田经济发展和商业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莆商队伍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总之,唐代是莆田农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和商业经济崛起的重要阶段。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众多的堰、陂、塘、渠等水利工程的建成使用,多条遮浪海堤挡住了汹涌澎湃的海浪,使莆田沿海二万多顷滩涂变成了良田,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产量不断增长,易货贸易日渐频繁,商人队伍日渐增多,推动了莆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