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一、概况

位置境域 城厢镇位于安溪县城南部0.5公里处,北纬25°03′,东经118°10′,东南与南安市仑苍镇、翔云镇接壤,西南、西北和官桥镇、蓬莱镇毗邻,东北隔晋江西溪与魁斗镇、凤城镇、参内乡相望,清溪大桥、城西大桥、悬索桥、龙津大桥、颖如大桥等横跨晋江西溪与凤城相连,面积107.2平方公里。因邻县城,故名城厢。镇政府驻砖文村。

建置沿革 宋、元、明、清时,城厢分属长泰里、永安里、光德里。民国时,分属县城区、第一区、城苑镇、泰安乡。新中国成立后,分属龙城区、第一区、第二区、城关区、城关人民公社、城厢人民公社。1984年4月,成立城厢乡。1991年11月,改为城厢镇

村居 人口 1991年,城厢乡(镇)辖雅兴、码头、上营、勤内、同美、光德、仙苑、中标、团结、霞宝、古山、南坪、土楼、路英、石古、砖文、员宅、过溪、涝港、墩坂、玉田、经兜、经岭、南英24个建制村和冬青茶果场,12988户、60685人。2001年,勤内村安置第一批重庆市奉节县新城乡三峡移民41人。2004年,中标村安置第二批重庆市万洲区河口乡三峡移民30人。2003年4月,成立茶都居委会。2004年6月,茶都居委会改为茶都社区居委会。2006年,龙凤都城新入住感德镇潘田村居民528户、2264人(行政权仍属感德镇)。2007年底,城厢镇辖24个建制村、1个社区居委会及1个茶果场,17249户、769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66人。村民姓氏有谢、陈、许、吴、孙、黄、赵、殷、温、刘、龚、倪、李、叶、花等。

资源 特产 1991年,城厢乡(镇)耕地面积1463.67公顷,其中,水田1390.33公顷,农地73.33公顷。1994年,耕地面积1295.26公顷,其中,水田1210.13公顷,旱地85.13公顷。2007年,耕地面积1163公顷,山地面积6333公顷。境内名胜有员宅村的廖长官墓,土楼村的唐上柱国武吕墓、千年古刹宗教院,砖文村的后詹井(开先县令詹敦仁开凿)和省级森林公园——阆苑岩旅游区等。主要特产有后垵柿饼、琳边槟榔芋、经岭麻竹脆笋片等。

二、镇村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 1991—1998年,城厢乡(镇)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兴格公路建设和经岭、霞宝、石古、勤内、上营等山区村主干道的改造,道路硬化137.2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1996年,贯通全镇7个村的漳泉肖铁路建成通车。2000—2007年,投资1亿多元,完成城区—涝港段市政大道、建安大道、西二环路、河滨南路、火车站站前路等公路建设,以及砖文、经岭、同美、光德、仙苑等村主干道的拓宽改造工程;40%的村道实现水泥硬化,全镇公路通车里程250公里;12个村实施主干道亮化工程。

通信 1996年,县邮电局在经兜村建设程控电话模块局,扩容5000多门。2000年,县广电大楼建于后割片区,电信、移动、联通信号覆盖全镇,实现村村通电话。2004年,宽带走进百姓生活,村村建立电子文件收发平台。2006—2007年,有6个村完成农村信息化工程,经岭、同美村建立网络电子阅览室,镇政府建立光纤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实现远程培训和网上交易。

电力 1995年,兴口一级、二级电站建成发电,装机容量2080千瓦。1997—2000年,着力搞好农村电网改造,修建高压线路67公里,新安装变压器72台、容量5700千伏安,农村电价控制在

0.6元—1元/千瓦时。2002年,曾坑电站建成发电,装机容量3000千瓦;城东桥闸大型水电站建成发

电,装机容量2500千瓦。2007年,仙苑220千伏变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电力全省联网。

(二)镇区建设

1996年,城厢镇政府办公大楼(砖文村黄龙山山麓)建成,并投入使用。1997年,完成镇区(包括砖文、土楼、员宅、同美4个村)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六图一书”规划;砖文、同美村相继改旧建新。2000年,完成镇区主干道拓宽改造,绿化、亮化15公里,镇区纳入大城区建设规划控制范围。2001—2007年,县人大、法院、党校、广电局、公路局等行政机关相继迁入;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率75%以上;垃圾焚烧火电厂开工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

1996—2000年,城厢镇按照“六图一书”规划,启动并推进改旧建新工作,投入6609.1万元,拆除旧房6.8万平方米,新建房屋5.5万平方米;24个建制村全部通过小康村验收,提前三年实现小康目标。2001—2005年,恒兴、远太等企业集团入驻开发;世纪豪庭、龙凤都城、锦绣家园、江滨花园等14个新区投入建设,新建楼房35万平方米,新增住户2000多户;全镇一、二类村全部完成“六图一书”规划,有12个村新迁村址,4个村翻建村部办公楼,拆除旧房18万平方米,修筑排水沟155公里,填埋厕所1800个。2006—2007年,投资1亿多元,启动新农村建设项目35个,有7个村实施人饮工程,铺设自来水管道250公里,自来水普及率98%;配备村级环卫人员70人,一、二类村的环卫工作纳入大城区管理,日常保洁;经岭、经兜、同美村被评为省、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经岭村的组织带动型、经兜村的文化促进型模式在省、市推广,城厢镇“家园清洁行动”通过省、市验收。

三、经济建设

(一)农业

1991年,城厢乡(镇)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掀起“村种百亩果,户种一亩果”的热潮,全镇果园面积1032公顷;是年,农业总产值2551.46万元。1995年,建立中标、仙苑、光德、过溪4个村66.66公顷蔬菜基地。1997年,建立路英山鸡养殖场、光德淡水养殖场以及由165户养殖户组成的畜牧基地。1999年,建立蘑菇生产基地8.5万平方米和麻竹生产基地200公顷,形成水果、蔬菜、禽畜、食用菌、麻竹五大生产基地。2000年,成立城厢镇农业产业化服务有限公司。2006—2007年,建立生态茶园45.33公顷;农业产值每年稳定在1.2亿元左右。

(二)工业

1992年,城厢镇列为全省127个重点工业卫星镇。1993年,全镇企业总产值1.2亿元,跨入亿元乡镇行列。1996—2000年,初步形成藤铁工艺、服装鞋帽、电源电器、水暖器材、包装印刷五大支柱产业;新办企业169家,投资5.3亿元。至2007年,新办企业269家,新增投资18.5亿元;全镇企业总产值53.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8.2亿元。

(三)园区建设

1997—1999年,砖文村开发火车站工贸区;同美工业城建成9幢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的通用厂房;下长泰加工走廊和德苑加工区也已初具规模。2000年,规划建设德苑高科技工业园;涝港工业小区引办凯鹰电池厂。2001年,经岭工业区引进英发工艺等企业。2004年,城区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开发,包括城东、德苑、城南三大片区。2005年,引办福尔不锈钢制造园、铁观音高科技园、中国工艺城、闽商投资区等,澳江工业区也着手规划建设。2007年,城区工业园区调整为城东、德苑两大片区。

四、社会事业

(一)教育 科技

1991年,城厢乡(镇)有幼儿园4所,小学24所,中学3所,在校(园)学生10120人,教职员工551人。1993—2002年,先后创办光德中学、长泰中学、金火中学和恒兴中学。1999年,教育“两基”通过省、市级评估;安溪六中通过省三级达标中学验收。2004年,上营、霞保、石古3所小学撤销,学生分别并入雅兴、中标、土楼小学。2006年,安溪六中谢水源理科高考总分662分,为全县第一名。2007年,决定将仙苑、土楼、员宅、中心小学改为第五、第八、第九、第十县直小学。是年,全镇有幼儿园8所,小学21所,中学7所,在校(园)学生10876人,教职员工647人。

1995年,城厢镇制订《科技发展规划》。1999年,开展“科技兴镇月”活动,投资2900万元,推广良种和新技术,实施技改等项目10个;做好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建立百户科技示范户。2006年,城厢镇列为“泉州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在中国茶都设立科普知识宣传栏、科普画廊,设立村级阅报栏21个;建立经岭麻笋场(文山农场)、源彬农业综合场、大宝峰有机茶厂等科技示范基地3个。

(二)文化 卫生

1991—2000年,城厢乡(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建58支农村文化宣传队,1支老年人体育代表队;建立同美、砖文村灯光球场,举办两届“阆苑杯”篮球邀请赛。2002年,制定《城厢镇文化创先工作实施方案》,配备村级文化协管员,开展文化市场整治;完成同美宗祠、孙氏祠堂、殷氏祖祠、孙胤骥墓4个文物点申报工作;加强10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0个文物保护标志的管理,健全镇文体站设施,藏书5000册。2005—2007年,建立15个村级阅览室、图书室,10个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和经岭、经兜两个村文化广场;各公园配备体育娱乐设施。

1991年,城厢乡(镇)有卫生院1所,床位7张,卫技人员47人;村卫生所30所,乡村医生35人。1999年,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镇活动,建立“卫生之家”评比制度。2004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参合率67%。2007年,全镇卫生院1所,床位30张,卫技人员51人;村级卫生所47所,乡村医生59人。新农合参合率99.8%,位居全县第一,全镇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4.5%,人口自然增长率9.2‰,初婚率9.99‰,人口出生率9.66‰。

(三)居民生活

1991年,全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20元。1998年开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113户、237人享受低保。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15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428元;全镇享受低保878户、13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