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安溪县人杰地灵,人才荟萃。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更是优秀人物辈出。本章收录1991—2007年已知逝世的安溪籍优秀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文化名流、创业精英和爱国爱乡、建设桑梓的海外侨胞、港台同胞及2个反面人物(兼补前志遗漏),共51人,其中,人物传记38人,人物传略13人。以传主生年为序排列,若生年相同,则以姓氏笔画为序。

一、人物传记

黄丹季

黄丹季(1900—1995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安溪县长泰里镇抚乡(今参内乡镇东村)。他在家乡读完小学和中学后,于民国13年(1924年),就读厦门大学。民国16年,加入北伐军。因参加进步活动,大革命失败后被国民党当局通缉。民国17年,南渡新加坡。民国19年,辗转前往印度尼西亚(时称荷属东印度)玛琅,任教于华文学校,后弃教从商,开办银行及工厂。他热心社会事业,在玛琅发起组织生活促进社,并任主席。后曾任印度尼西亚中华总会理事、泗水中华总会领导人和玛琅中华总会副主席等职务,积极支持华侨的正义事业,深受华侨敬仰。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先后占领了马来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到处搜捕爱国华侨,曾悬赏100万元抓捕爱国侨领陈嘉庚。新加坡沦陷前夕,陈嘉庚前往印度尼西亚泗水梭罗避难。黄丹季获悉这一消息,即千方百计打听陈嘉庚住处,并前往梭罗,将陈嘉庚接到玛琅细心照顾。民国31年10月20日,有人悄悄告知黄丹季,日本宪兵队队长探听到陈嘉庚已到玛琅,并着手进行搜查。黄丹季与陈嘉庚商议后,决定把陈嘉庚转移到他办的家具厂内暂避。几天之后,未见任何动静,10月29日才将陈嘉庚接回原住处。民国32年5月的一天,黄丹季陪陈嘉庚散步,途经一幢大厦,发现门口新设一个岗哨并挂着日本国旗,路人必须向其行礼,陈嘉庚不肯这样做。日本哨兵持枪追过来,黄丹季急忙迎上去,同时示意陈嘉庚避开,哨兵就向黄丹季拳打、脚踢。事后,陈嘉庚连声感谢他的保护,黄丹季则夸赞陈嘉庚有骨气。是年10月的一天,陈嘉庚正在屋里专心看书,突然闯进一个日本军官,用印度尼西亚语对陈嘉庚喝道:“你是谁?”陈嘉庚很镇静佯作没听见。日本军官气得直拍桌子大声喝斥,陈嘉庚照样不予理睬。这时,正在内厅的黄丹季赶来用印度尼西亚语说:“他是我叔叔,耳聋听不见。”日本军官才扫兴地离去,黄丹季如释重负。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黄丹季冒着生命危险,多次与敌人巧妙周旋,终使陈嘉庚躲过敌人魔掌,安然无恙。民国34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陈嘉庚返回新加坡,曾通知集美学校校董会,要给予黄丹季家属经济上支持,又决定在海外划出大量橡胶园给黄丹季,以报答营救之恩,均被他婉言谢绝。

新中国成立后,黄丹季在印度尼西亚处境不顺,但他并未伸手要求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全国侨联主席的陈嘉庚照顾。陈嘉庚多次请他回国定居,也被他婉言辞却。黄丹季保护陈嘉庚有功。1956年,他应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邀请回国观光,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受到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设宴招待。何香凝特地绘画一幅立轴牡丹赠送给他,画上写着“丹季先生爱国纪念”,以表彰他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保护陈嘉庚的功绩。

1986年,黄丹季返乡探亲,在得知县里正在组织新编《安溪县志》的消息后,表示要力所能及协助。后游说印度尼西亚泗水安溪互助会捐赠部分修志费用。1995年5月25日,黄丹季在印度尼西亚逝世。

白施恩

白施恩(1903—1983年),祖籍安溪县龙门镇龙门村霞埔,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生于厦门市。民国18年(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该院和美国纽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细菌学助教。他致力于改进白喉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当时,国内实验室培养白喉杆菌,普遍采用德国细菌学家吕佛留氏倡用的凝固血清斜管培养基方法,制备过程相当繁杂。为解决这个问题,白施恩改用培养结核菌的“鸡蛋斜管”培养白喉杆菌,材料易得,制法简便。在“鸡蛋斜管”上生长的白喉杆菌,形态、染色、毒力形成等,均可与传统方法培养的白喉杆菌相媲美。民国21年,白施恩将此成果写成论文,在《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上发表。论文发表后,很快得到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研究白喉菌的权威细菌学家傅壁森(译音)的注意。他经采用并证实,“鸡蛋斜管”培养方法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培养基方法。随后,傅氏将其命名为“白氏培养基”,同时在美国传染病学杂志上发文推荐。此后,该培养基在美国医学院校教学和传染病院的细菌实验室推广使用,并分别被美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手册》、美国公共卫生学会《细菌、真菌与寄生虫病诊断手册》、著名的《美国医学大典》和中国《实验临床检验手册》(蔡宏道编)以及香港《新英汉医学大辞典》收录。

民国22年后,白施恩先后任湖南湘雅医学院副教授、教授和代教务主任。民国27年,白施恩随湘雅医学院转移到抗日后方的贵阳市郊。当时物质奇缺,他利用煤油灯自制恒温箱培养细菌。针对野鼠常把学校用于实验的动物咬死的状况,他设计用简单的材料建造防鼠实验动物室,成功地繁殖出一批又一批的家兔、豚鼠和小白鼠,有效解决实验动物供应难的问题。民国30年,他自编细菌学讲义,为细菌学与免疫学教学作出贡献。民国34年9月,白施恩以研究员的名义被派往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微生物学系进修。民国35年底回国,继续在湘雅医学院从事微生物学教学工作。其间,翻译出版《秦氏细菌学》(英文第二版)中的《免疫学》篇,先后在中外医学杂志上发表《回归热病者血清的华氏及坎氏反应分析》《大蒜汁气杀菌试验》《简单真空干燥保菌法》等论文。后历任成都大学医学院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细菌学教授、武汉大学医学院细菌学教授兼附属医院院长、广州岭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主任教授。

1953年,广州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后,白施恩调任华南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组主任教授。他除负责领导该教研组工作外,还担任广州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恙虫病立克次体研究组组长,积极指导广东省及广州地区开展脑炎和恙虫病的防治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先后发表《广东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学初步探讨》等9篇有关乙型脑炎病毒的学术论文。1956年后,白施恩开始招收研究生,并指导青年助教开展广州地区各年龄组人群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抗体调查、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新城鸡瘟病毒简化斑测定方法等研究。1976年起,白施恩兼任中山医学院肿瘤研究所顾问,他对广州地区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并撰写《广东茶楼与鼻咽癌发病因素的联系》等教学论文。

1978年起,全国高等院校恢复招收研究生。白施恩亲自组织成立研究生指导教师小组,加快医学科研人才培养。他先后指导6名研究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虽年事日长,体力衰弱,但他还继续担任微生物学教研室、广东省微生物学会、中华医学会广东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的领导工作,参加学术会议,评阅科研论文,与各国来广州访问的微生物学界人士进行学术交流。1982年,白施恩应香港微生物学会邀请,到香港大学医学院进行访问,并作《白喉今昔》学术报告,受到香港微生物界同行的欢迎。白施恩热心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1983年夏天,在他患病住院前夕,不辞劳苦地帮助出国进修的青年教师提高英语水平,仔细修改他们的科学论文,并替他们书写推荐函。

白施恩是中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历任全国微生物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中华医学微生物免疫学会委员和广东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技干部职称评委会委员,中山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是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委员。曾当选广东省政协第一届至第四届委员。

1983年,白施恩在广州市病逝。

王瑞璧

王瑞璧(1904—1998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于安溪县在坊里南街(今凤城镇南街)。毕业于厦门大学。曾任省立厦门中学、集美中学、安溪县立中学(今安溪一中)、崇德中学副校长、校长等职。民国37年(1948年),任安溪县国民政府县长。翌年,往香港。1954年,移居新加坡,先后任新加坡南洋女中、马来西亚柔佛州居銮中华中学和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校长。

王瑞璧少时,对书法颇有兴趣,初学颜、柳体,后练草书,练就草书后又练指书。历经磨练,其书法挥洒自如,自成一格。退休后,用更多的精力提炼书法,书法水平更上一层楼。1981年,新加坡书协举办王瑞璧个人书法展。1987年9月,王瑞壁回乡期间,厦门市书法协会、厦门大学书画研究会和厦门市工人文化宫联合,安溪县文化局和安溪县书法协会等单位联合,分别举办王瑞璧书法展。1988年,新加坡书协再次为王瑞壁举办个人书法展。1992年,新加坡政府为四个人颁发文化奖,其中王瑞璧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书法家。1993年,他与新加坡国家博物院联合举办王瑞璧九十书法展。王瑞壁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新马、新日、新韩、新中及新港等国家和地区书法交流展览,还在亚运纪念国际书法联展、台北举办的第六届国际书法联展和中国广东、河南、湖北、福建、宁夏等省、自治区举办的国际书法邀请赛展出,成为誉满东南亚的著名书法家。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不少地方建立碑林。王瑞璧的书法入石的有湖南中国炎帝陵文物馆碑林,福建厦门市万石碑林,云南曲靖市书画碑林,河南开封碑林、洛阳碑刻,四川江油市碑林等。

1981年起,新加坡书协先后出版《王瑞璧翰墨集》《王瑞璧指书》《王瑞璧笔艺》《王瑞璧指墨二集》等。1993年,王瑞璧与新加坡国家博物院联合出版《王瑞璧九十书艺》一书。1994年,县博物馆编辑《王瑞璧先生墨宝选集》一书,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会长陈声桂为该书作序。

王瑞璧是新加坡书协顾问、新加坡三指一画会名誉顾问、新加坡安溪会馆和太原王氏公会会务顾问。他以辛勤耕耘之书法,大力弘扬中华书法艺术,促进新加坡和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王瑞璧关心安溪一中的发展。1987年9月返回新加坡后,即发动海外侨胞集资捐建和助建安溪一中学生膳厅和教学楼。1998年5月18日,王瑞璧在新加坡逝世。

吴水阁

吴水阁(1905—1994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于安溪县长泰里坂洋乡(今城厢镇墩坂村)。童年在家乡念私塾。民国10年(1921年)旅居印度尼西亚,协助其兄经营杂货店。民国18年,往东婆罗洲,后到苏门答腊实武牙帮助二兄经商。民国26年,开始自营橡胶生意。民国35年,到新加坡与友人合股创办达华公司,经营船务。

1955年,吴水阁独资创办达利私人有限公司,经营橡胶生意,1958年,业务扩展到马来西亚。20世纪60年代,达利私人有限公司经营开始向多元化发展。1961年,他响应当地政府推动工业化的号召,斥资960万新加坡元,与政府合办大众钢铁厂(从创办至1986年任董事副主席)。1973年11月,创办达利银行,任董事主席。创办后发展分行20多家,成为新加坡第五大银行。1976年,达利银行成为新加坡第一家到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开设代表处的银行,也是新加坡较早到中国设立代表处的银行之一。该行发展期间,新加坡的中国银行曾因执照问题而发生挤兑,吴水阁决定由达利银行给中国银行大力支持,使中国银行顺利渡过难关。1980年,达利银行成为上市公司,后发展成为达利集团。是年,创办达得金融并任主席。20世纪80年代初,东南亚发生经济危机,吴水阁以达利银行为白志勇等担保贷款,使其险遭破产变兴业。1961—1984年,吴水阁先后任马来西亚银行董事,百龄麦公司董事,美丽华大酒店主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主席、主席。从1969年起,还任冯马控股有限公司主席等职。1990年,吴水阁辞去达利集团属下的5家公司董事主席的职务,交给儿子瀛洲、自强主持经营。吴水阁先后任新加坡南洋大学理事会副主席、南洋初级学院筹建会主席、海星中学筹建会副主席、中正中学董事会主席、华侨中学董事、新加坡福建会馆副会长、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名誉主席等。1967年,获新加坡总统授予太平局绅勋衔,1972年,获总统颁赐公众服务星章(B·B·M),1990年,获教育服务奖。

吴水阁热心家乡教育事业。1954年,捐资兴建墩坂小学校舍,后又捐资扩建该校舍。1955年,独资创办墩坂幼儿园,负责全部办学经费。1979年,又捐建新园舍1幢。该园办园50多年,培养幼儿4000多人,其中,有100多人考入大中专院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单位、侨务系统先进单位,并获省、市、县多项荣誉称号。1984年,吴水阁又和其他侨亲筹资创办墩坂中学。是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办学金质奖章、“乐育英才”匾额和荣誉证书。

1994年12月25日,吴水阁在新加坡病逝。

陈清江

陈清江(1905—1993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于安溪县新溪里山兜乡(今官桥镇仙都村)。家境贫困。民国7年(1918年),陈清江13岁时,只身到厦门做童工,在厦门水仙旅店当清洁工,扫地洗马桶。至民国11年回安溪,不久即随堂亲南渡印度尼西亚巴厘,先在一咖啡店打工,因勤快、耐劳深得老板赞赏。稍有积蓄后,便自做小生意,经营印度尼西亚土特产。生意逐渐起色,加上他生活十分俭朴,就有了一定的资本,旋自建厂房,从事食品(椰子油)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嗣后,市场扩大至菲律宾等地,业务日甚一日,颇有成就,是安溪旅居印度尼西亚的四大名侨“三江一水”之一。

他富而思源,不忘祖国。新中国成立后,倍感做中国人自豪与光荣,争先在其住所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并组织华侨上街游行庆祝。当时,他有一辆轿车(车牌后四位均为“2”),在巴厘是最好的。因此每逢中国党政要人访问印度尼西亚,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都会借用。1956年,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及其夫人王光美出访印度尼西亚,后来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等先后到访印度尼西亚,陈清江都将轿车借给大使馆,并受到上述中国领导人接见。刘少奇、宋庆龄、周恩来等还到其家里看望他。他曾多次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陈清江热情为华侨服务,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尤其是见华侨及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有困难就帮。当时,有不少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国留学生回国缺路费,他都及时资助解决。陈清江深受当地华侨及社会各界人士敬仰,被推选为巴厘中华总会主席等职,成为爱国侨领,曾被当地华侨称为“巴厘王”。

陈清江身居异域,心怀桑梓。他事业有成之后,即慷慨解囊,在家乡兴办公益事业,先后捐助兴建官桥吾宗小学、仙都小学、曾郁小学,官桥医院和官桥戏院,并捐赠官桥医院一批药物等。1959—1961年,中国经济暂时困难时期,陈清江多次从印度尼西亚购买大米、食油等食品,寄给仙都村乡亲,缓解其困境。

1965年,印度尼西亚发生政变,陈清江在印度尼西亚的家产、工厂被毁。1966年,中国政府为保护印度尼西亚华侨利益而采取撤侨行动。陈清江举家随中国大使馆租用的轮船回国,定居厦门。之后,他积极协助厦门市政府开展侨务工作,广泛团结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曾任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市侨联会常务委员,安溪县侨联会名誉主席、顾问等职。

1993年1月28日,陈清江在厦门病危。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叶落归根”。家属遂其意,租来救护车,采取应急措施,护送其回到安溪老家。他被抬进祖厝(出生地)后,不到20分钟即逝世。

陈乃昌

陈乃昌(1910—2004年),别名罗光(参加中共地下组织时用名),祖籍安溪县龙涓乡新民村,清宣统二年(1910年)11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5岁回祖国,读私塾和小学。民国13年(1924年)至民国16年,在厦门集美师范求学,其间参加革命活动,在集美学校创建国民党左派组织“福建青年协社”,创办《星火周报》,并带领一支宣传队回安溪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民国1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年8月至民国18年4月,在上海大陆大学工作。民国18年5月至民国22年4月,在中共厦门市委工作。民国22年4月,受中共的委派回祖籍地开展农民武装斗争,不幸被国民党军逮捕,后经中共组织和进步华侨营救获释。5月,赴上海参加工人运动,担任上海纱厂总工会宣传部部长。民国24年,赴日本东京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并参与中共地下工作。民国25年,回国任上海《大公报》特约记者,从事中共秘密工作和统战工作。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陈乃昌一直在周恩来(化名伍豪,与罗光通信用)的直接领导下,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和对国民党上层有关人员的统战工作。他曾在国民党军政部第三厅负责宣传工作,同时兼任孩子剧团指导员。他在从事中共秘密工作的同时,以笔为枪,配合共产党对敌斗争的需要,撰写《关于反战》《反托派》《揭露日本田中首相秘密奏折侵占满蒙论》《社会法西斯主义论》《论苏德战争》《欧洲民族解放运动与反希特勒法西斯战争》《贺郭沫若五十寿》等文章,批判汉奸媚日卖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拥护支持抗战,在社会上和文化界产生较大影响。抗日战争胜利后,陈乃昌继续从事中共秘密工作。上海解放前夕,任敌伪汉奸珠宝及有价证券清理处负责人,为收缴和妥善保护敌伪汉奸逆产及金银财宝,阻止其被国民党运往台湾作出重要贡献。他团结民主进步人士,创办并主编《真理与自由》杂志,传播革命思想,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民主反人民的丑恶面目。先后兼任上海大夏大学、复旦大学、震旦大学教授,主讲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课程;同时参加组建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工作。陈乃昌长期从事中共秘密工作,常常得到周恩来的教诲,一贯执行周恩来“坚持隐蔽的工作方针”,机警沉着,临危不惧,深入虎穴,出生入死。

上海解放后,陈乃昌先后任上海市军管会房地产管理处(后改为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处长、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委员,负责房地产工作,协助查明并修缮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1954年,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处长。1960年,任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研究室主任,从事马列主义研究工作,著有《建党学说》《马列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追随周恩来的岁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话》等著作,富有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1961年,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工作。1981年,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顾问。1985年,享受国家机关副部长级待遇。之后,获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12月,离开工作岗位。1999年,享受国家机关部长级医疗待遇。是政协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商会委员。

陈乃昌晚年,身体结实,不发胖,不驼背,坐如松,行如风。他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观礼,步行直上天安门城楼,足足站了4个钟头。他在夫人蔡静渊帮助下,撰写《回忆陈嘉庚》《周恩来谈陈嘉庚先生》和《相见五十七年前——纪念郭沫若诞生100周年》等纪念文章。1996年,夫人病逝后,他依嘱将她的骨灰撒入江河,还写了《水赋》,寄托对夫人的深切怀念。他学识丰富,学力深厚,熟悉英、俄、日、德等国语言,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学术素养。他爱惜人才,提携后俊,关心青年的进步成长。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办事公道,宽厚待人。他非常关心福建,常为福建的改革开放出谋献策,牵线搭桥。福建历任的主要领导人也都非常尊重他。福建省委原书记项南曾说:“优患时世,不计个人得失。待人随和,并非不分是非曲直。纵有争论,也不疾言厉色、居高临下、强加于人。这就是我们一向十分敬重的陈老陈乃昌同志。”他也关心家乡安溪的发展,先后为崇文学校、安溪一中、培文师范题词。他嘱托:“一定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办好,还一定把旧安溪翻过来,变成闽南的一颗明珠!”

2004年6月4日,陈乃昌在北京病逝。陈乃昌病重期间及辞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贺国强、成思危、罗豪才等以不同方式向他及其家属表示慰问和哀悼。6月9日,安溪县委书记曾荣华和县政协主席苏宇霖等前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参加陈乃昌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潘皓星

潘皓星(1912—1950年),又名文治、启政,字春枝,安溪县西坪镇留山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8月15日生。毕业于福建省漳州私立暨南中学。曾参加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特训第一期培训并毕业。任小学教员、区政工作人员多年。民国27年11月,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局(简称军统局),后任军统局闽南站通信员。民国35年5月,任军统局第三十站中校通信员。民国37年9月,任国民党交警第六总队中校大队长。民国38年5月,解放大军渡江后,福建省解放在即,潘皓星在厦门参加国民党“应变”会议,被任命为东南反共救国军闽南军区泉州军分区上校指挥兼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保密局泉州直属组组长。他纠集地方武装800余人,流窜于安溪、同安、长泰等地,组织执行国民党所谓的“游击计划之作战方针”,占据深山,作困兽之斗,先后袭击安溪桃舟、龙涓、长坑区(乡)公所,杀害干部、群众。泉州一带解放后,潘皓星率其残部,逃至同安、长泰边界的莲花山,并以此为据点进行破坏活动。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后,潘皓星率其残部李培元等10余人,随东南反共救国军闽南军区指挥部逃至金门。之后,在金门接受台湾特务机关训练,补充弹药给养。是年12月,潘皓星率李培元、陈连进等敌特26人,携轻机枪、步枪、弹药及电台2部,由金门偷渡至惠安崇武登陆,经永春进入安溪,纠集前窜入同安、长泰边界的旧部,在安溪罗岩会合。以罗岩为据点,潘皓星任总指挥,下设“中国人民反共救国军闽西南边区指挥司令部”“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泉厦分区安漳纵队”“青年反共救国军闽海纵队”,在安溪等地及九龙江区域,对刚刚建立的人民政权组织进行偷袭、破坏,并与台湾特务机关保持联系。

1950年12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91师驻华安大寨272团,派出驻长泰的营部侦察班到安溪县第八区(今龙涓举溪、西坪宝山)了解潘皓星敌特活动情况。在西坪平原村俘获特务大队长陈连进,从审讯中掌握潘皓星在罗岩一带的行踪,于是赶到罗岩内村角落(今美庄村)搜查。侦察班长迎面巧遇潘皓星和敌机枪手,他一梭子弹射出,击中敌机枪手。潘皓星见势不妙,抢走机枪,利用有利地形作掩护边跑边反击,侦察班战士紧追不舍,潘皓星被击中后跌入崩岗底而死。

白清机

白清机(1913—1962年),又名白沙、白颂唯,化名杨维正、白文俊、白适溪,安溪县龙门镇和平村人,民国2年(1913年)2月14日生。他从小聪明好学,学习成绩很好。小学毕业后,受堂叔白圻引、堂兄白锡澄资助,于民国18年春进著名侨校集美中学学习,民国21年1月毕业。是年往上海,化名白颂唯入泉漳中学读高中。在校期间,经同学介绍,参加反帝大同盟。民国22年3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

民国22年11月,白清机被调回福建,在福州连江一带开展革命工作。民国23年4月,从连江护送2名中共地下党伤员到福州,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当局逮捕。5月18日,被以“危害民国”罪判刑5年,先后关押于福州第一监狱和福州“反省院”。民国26年9月,被保释出狱后,因病回安溪老家。民国27年4月后,任榜头镇联保主任。借此合法身份,进行抗日救亡宣传、保护抗日组织和中共地下工作者的秘密活动。是年10月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以快邮(代电报)的形式,密达福建省党部,指白清机任联保主任期间,“行为反动”“宣传赤化、煽惑民众离开政府”,希国民党当局“查照注意”。此后不久,国民党当局以榜头联保的保丁打死一名小偷为借口,将白清机逮捕,关押于安溪县监狱。至民国28年8月,国民党当局迫于国内社会及旅菲安溪同乡会的压力,同意白清机保释出狱。

民国28年10月,白清机再次辗转到达上海。通过林施远、王宣化找到中共组织,经审查,同意恢复其党组织关系,并在吴成方的直接领导下,开展情报工作。民国35年春,白清机受中共华中局情报部派遣潜入南京,通过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主任秘书罗劲芙(其弟罗若霞时任中共华中局秘书)的关系,打入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统计局任专员。有了合法身份的掩护,他胆大心细地猎取大量的敌伪情报(当时,他用于密写情报的竹签和稿纸60页,今收藏于南京市文管会),然后由中共华中局交通员或自己设法传送。同时,他常以记者、商人身份为掩护,奔走于沪宁之间,接待中共华中局工作人员和护送东北籍青年到解放区。

民国35年4月后,白清机除继续做情报工作外,还奉命搞策反工作,使许多国民党军政人员弃暗投明。其中,包括策反原国民党海军司令部情报处上校科长罗柳溪,罗以其特殊条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军事情报,如民国35年的“陆军全军作战序列”、民国36年的“黄河战略”、民国37年的“徐、蚌战役作战计划”、民国38年的“长江联合作战计划”等;鼓动在国民党海军司令部任职的吕美华参加革命,为我方做情报传递、抄录和联络工作;发动国民党政府首都第二警卫师副师长喻天鉴、师长王晏清先后起义。同时,促使国民党最高检察署检察长杨兆龙于国共和谈期间,从南京监狱中释放一批“政治犯”,其中,包括中共地下组织工运会负责人彭原及朱成学、华彬洁、李飞等数十名中共党员;劝导国民党中央研究院许杰等科学家留在上海不去台湾;经许杰介绍,白清机与安徽省伪立法委员、省政府秘书长朱子帆建立关系,通过朱子帆的努力保留民国时期安徽省的全部档案。民国38年2月,白清机参与策划重庆号起义(“重庆号”是民国37年英国政府赠给中国国民党政府的一艘轻型巡洋舰,满载排水量7500吨,乘员750多人。舰上官兵不满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并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影响,于民国38年2月25日,在上海吴淞口外起义,次日抵解放区烟台港。是年3月19日,该舰遭美国和国民党军飞机轰炸,翌日沉没于葫芦岛港),沉重地打击国民党反动派。

民国38年3月,解放战争胜利在望,国民党妄图凭借长江天险,负隅顽抗。其时,中共南京市委接到中共中央关于指派两个同志(一个要熟悉敌情,一个须熟悉党务)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前委汇报敌占区情况的指示。中共南京市委研究后,决定派朱启銮和白清机执行这一任务。是月20日,他们身穿长袍马褂,化装成商人,密带国民党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的京沪、沪杭沿线军事布置图,长江北岸桥头堡封港情况,江宁要塞弹药储运及数量表,按计划找原驻于扬州六圩已被策反的国民党某师长护送过江。未料该师大部已南移,遂求该师长写一张过江证明。接近敌人封锁线时,他们将所携带的情报分别捆在身上,机智灵活地对付敌人的盘问,终于顺利过关,安抵合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前委司令部,向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汇报,为解放大军渡江创造有利条件。后白清机随渡江大军回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白清机历任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处副处长,南京师范学院政治辅导处主任、党总支书记,江苏教师进修学院教务长、副院长、代理党委书记,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等职。

1962年9月29日,白清机在北京病逝。

白清机逝后,江苏教育学院将其骨灰葬于南京市雨花台,立有墓碑,并刻上其生平事迹。其事迹载入《国家安全史》和《华东情报史专辑》。

林树彦

林树彦(1913—1993年),民国2年(1913年)生于安溪县官溪镇赤岭保(今官桥镇赤岭村)。民国17年,南渡印度尼西亚。民国27年,他移居新加坡经商,并在新加坡源顺街创办侨通行,经营汇兑业,后又在小坡美芝律开办分行。抗日战争胜利后,林树彦洞察到华侨急需汇款给家乡亲人,即从民国35年起,分别在马来亚各埠、印度尼西亚及香港等地设立分行,后把业务扩展到中国上海、厦门等城市,事业如日中天。当时,国外政府规定汇兑业须缴纳保证金,国内侨汇限制自由兑换,经营汇兑业困难重重。为维护汇兑业利益,林树彦倡议并促成成立新加坡中华汇兑业总会,并任主席。在他的领导下,经多方交涉,同业者受益颇多,他也成为新加坡汇兑业界领袖。后曾任新加坡闽侨汇兑公会会长、新加坡安溪会馆名誉委员等职。

民国35年春,他获悉家乡筹办中学经费困难,即捐赠法币1000万元作为筹办经费。5月,在厦门的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海内外董事陈丙丁等人,倡议修复安同公路(即安溪北石至同安县城西门的公路,全长61公里,由当时的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公司募股于民国17年春修建,民国19年冬建成。民国27年,金门、厦门沦陷前夕,为防日军侵入内地,安溪和同安两县政府奉命对安同公路实施破坏),并组织修复委员会,复路资金拟添新股1亿元(国币)。林树彦认购1000万元助修。是年9月和11月,安溪和同安两县政府分别组织民工,在各自路段动工修复,历时半年,全线修复通车。民国35年11月,成立校董会,公推林树彦为董事长。翌年春,学校暂名中正中学,以驷岭林氏大宗祠为校舍,延聘校长、教师,招生160多人,学籍寄于崇德中学。民国36年,林树彦回乡视察学校,表态学校经费由他负责,并当即拨出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股息300万元(国币)及安溪银行股份1亿元(国币),作为立案基金。是年秋,办学申请获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民国37年,学校正式定名为私立蓝溪初级中学。学校创办后,林树彦逐月汇捐办学费用,至1949年秋累计折合国币5亿多元。

1953年2月,该校由县人民政府接办,并更名安溪第二中学。此后,林树彦仍关心支持其发展。至1958年,增设高中部。安溪第二中学已由初级中学发展为一所完全中学,并成为安溪县重点中学之一。1980年,该校恢复蓝溪中学校名。1984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特地为该校题写校名。1985年5月,林树彦夫人及女儿、女婿一行回乡探亲,特地到蓝溪中学,代表林树彦向学校师生表示问候。

1993年7月28日,林树彦在新加坡病逝。

高玉树

高玉树(1913—2005年),字宗适,祖籍安溪县新康乡萍州保(今大坪乡福美村),民国2年(1913年)9月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民国22年,毕业于台北工业学校(后称台北工专,今为台北科技大学)电气科。民国30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机械工程系。后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并获韩国成均馆大学颁赠荣誉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日本理研大河内研究室研究员兼生产技术研究所所长。民国34年11月,获推为日本东京华侨总会会长。

民国36年,高玉树返台经商,曾任台北商会总干事。1951—1952年,先后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麻省工科大学冶金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其间,1951年,参选台北市第一届省辖市民选市长时落选。1952年,任台湾军队联勤第四十四兵工厂技术顾问。1954年5月2日,高玉树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参选,击败国民党候选人王民宁而当选为台北市市长。1957年,竞选台北市长连任失败后,一度经营营造业。1959年,参加台北市议员选举,与黄信介等5人当选,有“五虎将”之称。1960年,高玉树因国民党不允许他派监票员而弃选台北市长。1964年4月26日,高玉树再次参选并当选为台北市第五届市长。在国民党政府控制下的台北市,高玉树能击垮国民党全力支持的候选人,被视为是“不可能的壮举”,此后他成为台湾无党派人士的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1967年6月30日,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结束民选市长的任期,高玉树被任命为第一任市长。

高玉树三次出任台北市市长,时间长达11年之久。任期内,他组织实施很多重大市政建设项目。著名的有台北市中山北路的马赛克壁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人称“水牛图”);敦化南北路,宽100米,隔离带中间绿化,美如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仁爱路林荫大道;仁爱圆环,直径约200米,比法国巴黎凯旋门圆环还大,堪称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圆环。至今,敦化南北路及仁爱路林荫大道仍为人们所称颂,一直被选为台北市的地标及最漂亮的地方,并成为台湾电视广告的拍摄地。此外,他致力于居住小区的人文景观建设。如兴建台北市中山纪念堂一带、光复南路、仁爱路孙文纪念馆附近、自强隧道出口等处一大批浮雕、壁画景观等。这些建设,奠定了台北市成为国际都市的基础。因此,高玉树在民间有“开路市长”之誉。同时,高玉树组织实施台北市国民九年义务教育成绩显著,被台湾当局授予景星大绶勋章。

1972年6月,台湾“行政院”改组,高玉树任“交通部长”、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1976年,因台湾铁路新竹谈文车站事故,“交通部长”一职被撤。此后,专任“行政院政务委员”达13年之久。1989年6月和2002年5月20日,李登辉和陈水扁分别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高玉树均被聘任为台湾“总统府资政”。

高玉树虽身居台湾,但始终关注祖籍地安溪的发展。他在办公室墙上悬挂着一幅安溪地图,不时都要看看。作为台北市安溪同乡会顾问,他通过各种渠道,多方了解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尽可能地参加安溪同乡会开展的各种活动。1992年8月,年近80岁的他,首次返乡谒祖,由于汽车无法抵达福美,仅到大坪拜谒高氏宗祠。1994年10月,第二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在安溪召开。是月17日,高玉树第二次返乡赴会,并以台湾安溪乡亲还乡恳亲团名誉会长的身份在大会上致辞。他说:玉树躬逢其盛,与世界各地回国乡亲,欢聚一堂,共叙桑梓之情,以及见到家乡建设进步的新貌,格外感到高兴。..我们先祖,都以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精神立业,充分发挥善于理财的智慧才能,力谋发展,在世界各地,尤其东南亚,拥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身在海外,都心存祖国,思乡殷切,一向表现输财报国,大有成效,殊值欣慰。今天举办海内外乡亲相聚的盛会,其意义非常深长。今后希望乡亲更加精诚团结,互助合作,宏图大展,并期安溪繁荣进步,而使祖德流芳百世,子孙前途无量。他的讲话博得来自世界各地2000多位安溪乡亲的阵阵热烈掌声。1999年9月6日,高玉树第三次返乡,在泉州参加第三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未等大会闭幕,他就带着最小的儿子高成城,直奔大坪乡福美村探亲谒祖。面对族谱和祖先牌位,高玉树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260多年前,我的祖先到台湾打拼(奋斗)。如今,祖家的子孙在台湾也有一些,事业成功者也有不少,但是祖家在这里,饮水要思源,这里是后代打拼的原居地。他教导小儿子不要忘记祖先。其情至殷,其景感人。他多次在台北接待县赴台参访交流团,热心安台乡情交流。

在参观安溪十九中学时,他捐赠人民币10.6万元,帮助学校兴建食堂。在向学校师生作报告时,他勉励全体师生奋发图强,努力掌握更多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2005年6月15日,高玉树在台湾省台北市病逝。

陈江苏

陈江苏(1915—2003年),民国4年(1915年)生于安溪县官溪镇官郁保(今官桥镇官郁村)。毕业于集美商校。民国23年,随父南渡印度尼西亚经商,创办印度尼西亚宇宙集团并任董事主席。该集团旗下有宇宙银行、诚一银行、橡胶厂、玻璃厂、塑料厂等,主要经营金融、橡胶、玻璃、味精、塑料及土特产等。陈江苏经过多年拼搏,事业有成,是安溪旅居印度尼西亚的四大名侨“三江一水”之一。后移居新加坡创业,并在香港开办宇宙财务公司、公利贸易有限公司及参股中侨国货公司,经营金融、味精及国货等。

民国11年,陈江苏之父和从兄,捐资在家乡创办私立曾郁小学。陈江苏继承父志并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他为主的7位侨亲,共同捐资扩建曾郁小学教室2间。此后,该小学由政府接办。1971年,更名为官桥学校,并附设初中班。后该校升格为官桥中学,兼设附属小学。1981年,陈江苏独资建造教学楼1幢,取其先父之名为“迥义楼”,后又捐建该楼两侧教室4间。1984年,再次捐建官桥中学教学楼,并捐资设立官桥中学教育基金会,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他2次获泉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资办学铜质奖章、“乐育英才”奖匾和荣誉证书。

陈江苏热心家乡医疗卫生事业。1956年,与其他侨亲一起捐建华侨官桥医院(后更名为官桥医院)。1959—1961年,在中国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他捐赠给官桥医院一批贵重药品,帮助该院渡过缺药难关。1976年,独资和合资分别建造官桥医院1号和2号病房楼,并独自捐赠救护车1辆。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资办医银质奖章、“兴医利民”奖匾及荣誉奖章。2003年11月,陈江苏在香港病逝。

林降祥

林降祥(1915—1992年),又名林青,安溪县龙门镇龙门村人,民国4年(1915年)10月生。民国20年前,在家乡就读小学和中学。民国20年至民国25年,先后就读于集美商业学校、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复旦附中、广西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北子路英语补习学校。其间,因从事革命活动,多次被学校无理开除。民国20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三省,林降祥正就读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他积极参加该校学生“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要求收复失地”的罢课示威活动,并参加集美学校学生抗日义勇军。因国民党当局镇压破坏,义勇军组织被迫解散。民国25年,林降祥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救国会,开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革命生涯。民国26年,“七七”事变后,他根据地下党的指示,回安溪龙门教夜校,担任校长职务,并以此为掩护,积极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组建地下秘密组织,发动和领导当地农民群众进行抗日活动。民国27年10月,林降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龙门支部委员、书记。他与地下党其他党员一起,恢复龙门农民协会组织和农村夜校,发动农民参加抗日救国,秘密建立革命武装和创建造枪厂,为中国共产党在龙门地区建立武装队伍奠定基础。并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建立安南同白区工作基地,秘密发展党的组织。

民国3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林降祥受中共组织派遣前往国外,参加星洲华侨抗日宣募队。后在印度尼西亚任解放大同盟组织委员、中共泗水支部书记、华侨战时服务团组织委员、泗水南侨日报社社长等职。民国31年秋,又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创建和领导印度尼西亚泗水民族解放抗日大同盟,并担任该同盟总部组织部长,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中印尼两国人民团结抗日作出贡献。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但英国对印度尼西亚发动战争。林降祥为支持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发动和组织华侨临时战地服务团,担负前线救助伤员和粮食运输工作,并参与组织爪哇市民罢市、学生罢课和示威游行活动,为印度尼西亚人民打败英国侵略军,争取民族独立作出贡献。林降祥着手创办进步侨报《南侨日报》,并担任社长职务。

民国35年夏,由于荷兰侵略者攻占印度尼西亚,《南侨日报》等许多侨报与侨团组织一同被查封。在严峻的形势下,林降祥转以经贸活动为掩护,通过变卖家产等方式筹款,先后在椰城和泗水等地创办祥兴公司、大华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其间,他积极参加“救济香港文化人”运动,支持新加坡创办《新华三日刊》,资助雅加达《新生活报》等进步报刊组织开展爱国民主运动。同时,他为支援祖国的解放事业、促进华侨大团结和建立海外统一战线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当地华侨中产生一定影响。

1952年,林降祥回国,在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工作。后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办公室副主任、联络部负责人等职。曾分别当选和荣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和第四届委员会名誉委员。

林降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历程中,他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信念从不动摇。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他坚决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执行国家侨务政策,为侨联的恢复、发展,为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中国“四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1992年12月30日,林降祥在北京病逝。

林济民

林济民(1915—1998年),民国4年(1915年)6月生于安溪县新康乡金榜保(今虎邱镇金榜村)。林济民童年就读于金榜、崇德及卓源维新小学,后就读集美农林学校、集美高级农业学校。曾在家乡任小学校长、乡(镇)长。民国31年,弃政从商,经营茶叶生意。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林济民往香港。是年,往印度尼西亚椰城,在商行任职员。1953年,往印度尼西亚棉兰经商。1973年,往椰城经营土特产、五金等。20世纪70年代末,返回香港创办大顺公司,与中国大陆开展贸易,经销国货,主要经营轻工原料、五金等,是中国“钻石”牌不锈钢器皿的总经销商。他与其子林峥嵘多次捐资兴办家乡公益事业,先后捐资助建蓝溪中学校友楼、初中及高中部教学楼,金榜小学校舍、增添教学设备和创设奖学基金,捐建金榜旧圩桥,捐资修筑金榜村水泥路,捐资助建虎邱中心小学校舍,官桥医院2号病房楼、门诊大楼,侨光大厦,购置发电设备。林济民与林木荣为主捐资兴建金榜中学校舍和连接金榜、美亭村的微征桥,捐建金榜中学一幢综合楼,捐资为学校增添教学设备、修筑水泥路。

20多年间,林济民父子热心家乡公益事业。1997年始,先后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办学金质奖章、银质奖章,捐资办医金质奖章,匾额及荣誉证书。1999年,获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泉州市捐赠公益事业”铜质奖章及荣誉证书。

1998年8月18日,林济民在印度尼西亚逝世。

钟江海

钟江海(1916—2000年),畲族,民国5年(1916年)生于安溪县官溪镇善坛保(今官桥镇善坛村),是名人钟铭选的长子。20世纪40年代,他秉承父愿到上海经营银庄,后随父南渡新加坡。在新加坡与其父及其弟先后创办侨益行、侨益行金融、加宝地产公司等。后来,钟江海又创办9个公司,任董事会主席,其中,地产和建筑业成就显著。60年代后,钟江海把事业扩展到香港,开办“总统大酒店”;侨益行发展为资本雄厚的企业集团。钟江海曾任新加坡安溪会馆执委、财政股主任、监察主席、名誉委员等职。

钟江海与其弟钟明辉等继承父志,热心家乡公益事业。1990年,安溪在县城新办铭选中学,钟氏昆仲等先后捐建校舍、科学楼1幢及体育设施,后又兴建50间店面作为学校财产。1991年,钟氏昆仲在县城捐资兴建铭选医院综合大楼、住院部、传染病房等10幢主体建筑以及14项附属配套工程。1993年,又捐赠该院医疗仪器。1994年,钟江海昆仲等捐建铭选大桥。安溪县人民政府将钟氏昆仲捐建的学校、医院、大桥分别以其父之名命名为“铭选中学”“铭选医院”“铭选大桥”。钟江海和钟明辉还捐资(个人捐资数额最高者)助建龙门隧道。是年,钟氏昆仲又捐建官桥镇草坂至善坛的水泥路。1995年,钟氏昆仲捐建官桥医院、善坛小学新校舍、善坛村委会村部,捐资给善坛村委会安装程控电话,捐资给安溪县红十字会。2007年,钟江海的哲嗣钟棋伟、钟仁伟和钟英伟兄弟捐建铭选医院“钟江海科研教学楼”;又与其叔捐资拓建草坂至善坛的水泥路。1990—2007年,钟江海昆仲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办学、捐资兴医、捐办公益事业金质奖章,“乐育英才”“兴医利民”和“惠泽桑梓”匾额及荣誉证书。

2000年10月,钟江海在香港病逝。

2004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为钟江海昆仲颁发“福建省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安溪县人民政府为其颁发“安溪县捐赠公益事业重大贡献奖”匾额。2005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为钟江海昆仲立碑表彰:“钟江海先生、钟明辉先生、天德集团钟辉煌、琼林、炯辉、燊南先生昆仲,祖籍泉州安溪,旅居新加坡,情系桑梓,慷慨捐资兴办公益事业。为颂扬功德,特立此碑。”

王永庆

王永庆(1917—2008年),祖籍安溪县长坑乡玉湖村,民国6年(1917年)1月18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县新店直潭。其父王长庚以种茶为生,生活颇为艰辛。他15岁小学毕业后到茶园(店)做杂工,后又到一家小米店当学徒。第二年,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开了一家小米店。

1954年,王永庆筹资创办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57年建成投产。靠“坚持两权彻底分离”的管理制度,他的台塑集团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下辖台湾塑胶公司、南亚塑胶公司、台湾化学纤维公司、台湾化学染整公司、台旭纤维公司、台丽成衣公司、育志工业公司、朝阳木材公司和新茂木材公司9家公司,并在美国经营几家大公司;与台塑集团有着存亡与共关系的下游加工厂

超过1500家。1980年,王永庆为解决PVC塑胶粉原料短缺问题,并购美国德州的一家石化公司。1984年,台塑集团资本额就达45亿美元,年营业额达30亿美元,占台湾地区国民生产毛额的5.5%。1986年9月,经过13年的极力争取,“六轻计划”由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核准通过。1993年,台塑成为全世界最大的PVC生产业者,“南亚”成为全球最大的PVC加工业者。1994年,王永庆在台湾南部投

资新台币90亿元,成立石化专业区。2003年5月,台塑宣布第四期“六轻”计划启动,投入新台币1200亿元。一至四期“六轻”计划共投入新台币超过6500亿元。2006年6月5日,王永庆指示成立台塑企业行政中心,以90岁高龄正式宣布交棒。当时,王永庆在台湾的富豪中雄居首席,在世界化学工业界居50强之列,是台湾唯一进入“世界企业50强”的企业之王。2008年6月,福布斯公布王永庆身价68亿美元,位居台湾第二,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塑胶大王”。曾任台北市安溪同乡会顾问。多次在台北接见接待县赴台交流考察团。

王永庆身为亿万富翁,在生活上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一贯勤劳朴实,事事讲究“合理化”。据说,王永庆的吃饭原则是“简便”,最爱吃的是家常咸肉饭;穿的原则是“整洁”,一双运动鞋总要穿上好几年。但王永庆却热心公益事业。2004年6月,王永庆携夫人李宝珠和女儿王瑞华女婿杨定一一行首次回安溪参访,考察在安溪捐办公益事业事宜。2005年,他捐赠残疾人事业3700万元,捐建安溪明德特殊教育学校1000万元,捐赠13个人工耳蜗(价值355.90万元)给特教学校及安溪其他耳聋患者;他夫人李宝珠还捐赠该校10台笔记本电脑和147.42万元。他设立王长庚社会福利基金公益信托、王詹样社会福利基金公益信托,且委托台银、中信局操作执行,要求仿效美国钢铁大王洛克菲勒基金会管理模式。他希望王家不分家,以维护家族团结和财富共同愿望,让子子孙孙长长远远对社会尽一份责任。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王永庆捐款1亿元人民币支援灾区。

2008年10月15日9时38分(美国时间),王永庆因心肺功能衰竭在美国新泽西州一医院逝世。

陈沼涛

陈沼涛(1917—2007年),祖籍安溪县祥华乡珍山村,民国6年(1917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小学就读日据时代中正国民学校,禀性良善,谦恭有礼,学业名列前茅。由于家境贫困,无法升入中学,成为一生最大的憾事。他12岁就开始工作养家,每天从清晨忙到黑夜,不辞辛劳。陈沼涛是

台湾财团法人陈沼涛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台湾地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慈善家,一生致力于行善广施,不忮不求。一贯省吃俭用,情系桑梓,热心家乡公益事业。

陈沼涛非常重视自己的根。他从先世相传的口语及简略的记载中,知道来自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但对故乡安溪和宗亲情况,却一无所知。1991年,友人杜光润回福建省福清探亲,他就委托杜光润到安溪县寻根。是年秋,已有75岁高龄的陈沼涛得知根在安溪县祥华乡珍山村的消息后,毅然带领家人回安溪珍山寻根问祖,看了族谱,确定祖在安溪,非常欢喜,就表示在安溪做点好事。他说:“不是我有钱,而是我有心。同根同源同血脉,隔山隔水不隔情。”“孩子们有书读是我毕生最大的心愿。”他用已预备的15万美元捐建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是年11月16日,沼涛实小落成庆典。1992年8月24日,陈沼涛带领有关人员回乡视察沼涛实小教学楼,并决定捐建沼涛实小综合大楼。1994年1月18日,沼涛实小综合大楼落成庆典,他很高兴,决定再捐资兴建一所中学。安溪县委、县政府盛赞陈沼涛捐资办学的义举,对他表示极大的赞赏和敬意。1994年10月17日,陈沼涛参加沼涛中学的奠基仪式。1996年2月2日,在沼涛中学校园里,陈沼涛一行12人与泉州市、安溪县领导,县直机关、乡镇领导以及全校师生共1000多人参加沼涛中学命名揭牌暨教学实验楼落成庆典。县委、县政府宣布,把校名更名为安溪沼涛中学。他在会上说:“教育是国家的根本,也是民族兴盛的指标,我有责任也非常乐意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菲薄之力”。

1995年,陈沼涛毅然反对子女们原先为他80大寿祝寿的方案,建议在家乡再捐建一个项目,说这是最好的庆贺。他得知安溪县图书馆尚无独立馆舍,就动员子女世镇、世上、世锦、寿美、美华、丽美、美珍捐建一幢图书馆大楼。1996年4月,沼涛图书馆主体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1997年11月,陈沼涛到沼涛图书馆视察,看到馆内专门设置的“陈沼涛文教基金会赠书专柜”上摆放的《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大英科技百科全书》《世界文明史》等图书时,显得非常亲切和兴奋。这些书都是他从台湾运到安溪,因邮费与书价等值,为了节约邮费,他煞费苦心,将书作为随带行李,限量装袋,分批于每次回乡时,率子孙携带,虽遇上搬运种种不便,仍克服完成,运送到沼涛图书馆。1997年11月16日,继沼涛中学初中教学实验楼投入使用之后,陈沼涛又筹建沼涛中学高中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食堂、餐厅和运动场,并出资为沼涛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添置实验仪器,为学校添置电脑、打印机等设备。1999年9月22日,陈沼涛回安溪参加沼涛中学1999—2000年度开学典礼,并与沼涛中学全校师生合影。在送陈沼涛一行返程时,他大女儿悄悄对学校领导说,我父亲年事已高,行动不方便,以后学校有什么事,千万别再邀请他回来,由我们处理。陈沼涛听到之后,笑呵呵地说:“只要我还能走得动,即使还有一口气,我自己爬也要爬回来看看。”2002年10月18日,陈沼涛回安溪参加沼涛实验小学建校十周年庆典。2003年12月25日,沼涛中学建校十周年,陈沼涛坐着轮椅参加庆典。至2003年底,他先后回乡23次。

2007年1月3日,陈沼涛在台北市病逝。

2010年9月20日,在沼涛中学、沼涛小学、沼涛图书馆分别隆重举行陈沼涛铜像揭幕仪式。

林诚致

林诚致(1917—1994年),民国6年(1917年)生于安溪县官溪镇赤岭保(今官桥镇赤岭村)。曾就读于集美农林学校。民国25年,往印度尼西亚谋生,后移居新加坡,积极筹款支持祖国抗日战争。民国29年,定居香港,又积极从事抗日的各项工作。民国30年11月,香港沦陷前夕,他辗转到当时福建省省会永安,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香港。在香港开办侨通行,与在新加坡同开办侨通行之兄联营汇兑业。他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派驻香港的人员开展工作。新中国成立时,林诚致无比兴奋,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此后,他积极支持祖国的经济建设。受时任外贸部部长叶季壮的委托,组织内地柑橘到香港销售,开拓内地柑橘销往香港和国际市场的新局面。其时,中国在广州举办出口商品交易会,海外侨胞取道香港赴会遇到困难。林诚致积极向香港当局交涉,终得解决,方便侨胞参会。

20世纪50年代,林诚致任香港福建中学董事局副主席。他四处奔走筹集办学经费,并把自己经营侨通行所挣的几十万港币贴上,使学校得以续办,解决香港闽籍同胞的子弟就学问题。

20世纪50年代后,林诚致在香港创办侨信五金钢材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同时兼任香港佳和有限公司、民谊(香港)有限公司及厦门民谊有限公司等副董事长。林诚致经商办事以诚待人、坚守信用,深受商界人士赞誉和信任,被推任香港中华总商会常务董事和香港福建商会常务理事兼教育主任。1956年,他在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期间,发起恢复香港福建体育会,并先后任该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1956年后,曾多次率团到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参加南音大会唱和篮球、舞蹈比赛。1978年后,应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之邀,率香港福建同乡旅行团回闽旅游参观和回乡探亲。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回大陆探亲后,他提议把香港福建同乡会部分房子改为接待回乡探亲台胞的住所,为其提供方便。1988年,福建省宁德地区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林诚致率香港福建同乡会理、监事长,在港发动各界人士为宁德灾民捐款600多万港币。林诚致致力于香港进步社团活动40多年,深受香港和海内外各界人士敬重,成为香港知名爱国人士,是著名社会活动家。曾任香港福建同乡会第九、十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参与发起创建香港安溪同乡会,任名誉会长、永远名誉会长。

林诚致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支持其兄捐资创办蓝溪中学,长期关注该校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他联络海外侨亲和校友捐建蓝溪中学校友楼,并捐赠一批教学设备。1984年10月,他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和全国侨联举办的陈嘉庚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受蓝溪中学之托邀请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为蓝溪中学题写校名。1993年,他与其嫂、弟、侄等亲友集资捐建蓝溪中学综合办公楼。是时,蓝溪中学以驷岭林氏大宗祠为校舍。林诚致鼓励旅外乡亲集资为蓝溪中学修建校舍,将宗祠归还,两全其美,受到双方赞许。他还鼓励旅外乡亲捐建赤岭小学新校舍及通往该校的桥梁。同时,他慷慨解囊,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和集美中学捐赠教学设备。

1984年,林诚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资办学“乐育英才”匾额及荣誉证书,晋江专署和安溪县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曾任福建省外商投资协会名誉会长、华侨大学董事、泉州侨乡体育协会名誉会长、安溪县侨联会名誉主席等职。曾当选福建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是较早荣任福建省政协委员的安溪籍香港同胞。

1994年10月21日,林诚致在加拿大多伦多病逝。

萧枫

萧枫(1917—1991年),乳名萧田湖,曾用名萧师颖、萧锋、徐明德、许如鹤,民国6年(1917年)5月生于安溪县龙榜镇湖山保(今龙门镇湖山村朴都)。4岁时随母往印度尼西亚爪哇谏义里与父亲团聚。民国19年至26年,到集美小学、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上海泉漳中学、暨南大学附属中学和暨南大学工商管理系学习。民国25年1月,参加革命,先后参加暨南大学生救国会、暨大救亡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27年4月,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到陕北公学学习。10月,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受中共组织的委派,赴上海从事中共地下工作,任上海市学生救亡协会服务部长,对内领导学协工作组,对外代表学生界开展工作;同时,任中共暨大支部委员及华侨同学会主席。民国30年10月,与几位中共地下党员以创办暨光中学为掩护,进行地下工作。其间,担任副区长、政治教导员、苏中军区供给部政治协理员、31旅直工科长、29军85师254团政治处主任等职。民国31年11月,由组织派往苏中军区工作。民国31年后,到苏北抗日根据地任民运队长、区长、县教育科长等职。民国37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9军85师25团任政治部主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萧枫先后参加苏中战役、盐城战役、涟水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泉漳厦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萧枫任厦门大学副军事代表、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55年,任中共厦门市委书记处书记,后调任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兼省高教局局长等职。“文化大革命”后,任政协厦门市副主席、中共厦门市委副书记、厦门鹭江职业大学校长等职。萧枫信仰坚定,忠贞不渝,平易近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1年8月,萧枫在厦门病逝。

黄雨定

黄雨定(1917—1951年),字奕沛,安溪县龙涓乡半林村人,民国6年(1917年)3月28日生。父黄则科,务农。黄雨定有兄弟3人,他排行第二。

黄雨定孩童时,在家专事放牛。民国19年,他13岁时,到九龙江(北溪)流浪打工,在华安九龙江渡口遇到2名巡渡人员,双方发生口角,黄雨定乘其不备,突然袭击,打死其中1人,抢走步枪1支。16岁时,随与其父结拜的民军排长陈党到东山县。后受人唆使,打死陈党逃回老家,投奔民军团长郭宗,任排长。不久郭宗部内讧,黄雨定改投长泰坂里土豪、民军首领叶扬瑜门下当勤务兵。为表示背郭向叶,黄雨定专程到龙涓下洋圩,枪杀郭宗部小头目3人,后被叶扬瑜提升为班长、连长。

民国17年至22年,国民党第四独立师师长张贞率部驻扎漳州,收编长泰叶文龙,安溪郭宗、吕振山、詹方珍等部。民国22年,詹方珍围攻华安大地土楼不克,勒索白银100元并洗劫侨属汤山而退。后詹方珍到漳州整编被杀于角美,其残部被叶文龙袭击败退华安。叶扬瑜乘机派肖石珠、黄雨定、吴业章带领部属入华安,配合华安保安中队进行清剿。黄雨定趁机结识当地士绅和一些上层人物,渐露头角。

民国24年,华安大地华侨刘枚铨归里续弦,被土匪詹登已绑架欲勒索巨款。其亲人求助黄雨定。黄雨定带贴身护卫,乘土匪詹登已率同伙外出行劫之机,进入其驻地,出其不意一枪打死看管匪兵,救出刘枚铨并一起绕小路逃回大地。此事震动近邻乡村,黄雨定遂在当地出名,并逐渐得势。是年,龙涓新岭旅印度尼西亚华侨陈镇邦,回乡路过华安新圩也遭土匪抢劫。其时,国民党政府接受侨胞刘圳川、刘枚铨建议,在华安仙都成立护侨队,并聘黄雨定任队长。民国30年3月后,黄雨定历任闽南“讨逆军”第八区队第三总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长,华安县自卫独立大队上尉中队长、大队长,华安县民众自卫总团部副总团长。黄雨定以手握兵权,左右县政,成为势倾华安的“土皇帝”。他曾参加福建省保安干部训练所第三期培训并毕业,但至死目不识丁。

民国36年冬,华安县举行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黄雨定原非拟定候选人,但他派爪牙四处活动拉票,后被选为华安县国民大会代表,任国民党华安县党部监委会常委,第五专署参议。

民国37年,黄雨定先借口修黄枣至仙都公路,派黑单,滥发信用券,强迫县民使用,修路却只修路坯;后摊派“应变基金”,“特别费”等款目,对民众横征暴敛,大发横财;继强买强占仙都、良村一带良田,四处建仓收租,改放高利贷,欺压盘剥百姓;还常以父母生日、儿女成婚等名目,在华安遍发请帖,借机敛财,仅其父一次寿辰就收受生猪40多头。黄则科也仗势在半林村强占良田。黄雨定一边在华安、安溪龙涓一带横行,一边图谋改变自己的形象。在安溪龙涓曾倡办庄灶、半林、珠塔等小学,并任半林学校董事长。对其父在家乡强占良田,在人前表面上进行反对、规劝,实际上暗中纵容。黄雨定凶残成性,一次回半林,因怀疑村中有人联络庄灶农会,竟下令枪杀半林学校教师等4人。

民国38年4月,解放大军渡江。黄雨定目睹时局严重,急图逃离。他携带黄金8公斤,逃至漳州,原想与张贞一起逃亡台湾。不料张贞先行逃逸,他所带黄金在兵荒马乱中被国民党军方扣留,不得已狼狈而归。5月,黄雨定为福建省保安第二团带路,围剿安溪游击队。是月16日,攻占安溪县城,致使解放一个星期的安溪县城又落入敌人手中。6月,国民党东南反共救国军在厦门成立闽南军区,黄雨定以为捞到救命稻草,急忙参加,并被任命为国民党东南反共救国军华(安)漳(平)纵队少将指挥。他以华安为据点,纠集人枪2500余,抵抗对其围剿的闽浙边区纵队第八支队李仲元部。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7日,厦门全部解放,华安一带解放在即。黄雨定惶惶不可终日,率其残部上山为匪,破坏人民政府征粮,偷袭华安县人民政府,打死县政府人员多人。是年12月底,黄雨定纠集土匪陈恬、李奕、李水草等人,围攻龙涓乡人民政府,抢走枪支17支。

1950年,黄雨定被国民党任命为福建省游击队闽西南纵队司令。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流窜于华安、漳平、龙岩、宁化、南靖、长泰、龙溪等县,继续与人民为敌,尤其是在九龙江上,偷袭过往船只,制造混乱,破坏和平接管等。是年1月,纠合南靖李开端部,在金山、龙山、和溪、水潮一带,先后截击人民武装部队6次,致死50余人。3月,纠合长泰蔡国梁、雷同安等部,在长泰城关、岩溪一带,突袭人民武装部队;配合龙溪钟泉水部,潜入漳浦南部,打死浦南农民协会主席林阿水等10余人。4月,在华安城关、仙都、良新、石宜、珍山等地,突袭人民武装部队,抓走干部、战士10余人,抢夺枪支100余支,劫走被俘国民党军陈万物等8人。5月,偷袭漳平溪南区人民政府,打死区干部20余人,抢走枪支10余支,抓走区长张丑。7月,在九龙江(北溪)一带,烧毁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艇一艘,并抢走艇上军用品。

1951年1月4日,黄雨定被国民党任命为闽西地区司令部司令。3月24日,黄雨定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于华安县平治乡,竟负隅顽抗,至30日,被当场击毙。

王新整

王新整(1918—2008年),又名钟炎,别名犁夫,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人,民国7年(1918年)2月生。至10岁,始读乡村私塾。6年后,到厦门读小学、中学。民国26年,转读集美中学。民国31年9月,就读于福建建阳暨南大学。民国3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5年3月,从暨南大学工商管理系毕业,旋即在安溪中学任教。9月,到同安中学任教务主任,建立中共同安中学支部,发展党员。民国36年7月,任中共同安中学支部书记。10月,在同安两次被国民党逮捕入狱。民国37年初,被转往晋江监狱关押,6月28日,经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组织劫狱获救。9月,往香港任中共泉厦临时工委委员、安南同临时工委书记。11月,从香港返回安溪龙门,发动群众反“三征”(征兵、征税、征粮)。12月,到西坪、三洋、龙涓、长坑一带筹建县、乡解放委员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安插外来中共党员、干部,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武装,开辟安(溪)、永(春)、德(化)游击区。民国38年2月后,历任中共安永德临时工委负责人,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安溪人民游击大队政治部主任,中共漳平县工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第五营(漳平)教导员。

1949年10月20日,王新整任新中国成立后安溪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此后,历任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地下党落实政策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84年6月离休,享受副厅级待遇。王新整在革命战争年代积极为党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事党务和教育管理工作,为革命,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受冲击迫害,但他的信念从未动摇。2008年1月5日,王新整在福州病逝。

林梧桐

林梧桐(1918—2007年),民国7年(1918年)生于安溪县蓬莱乡蓬中保(今蓬莱镇联中村)。童年时,勤读经书诗文,又常跟父亲到彭圩街和邻县永春卖菜籽。16岁时,父亲逝世,梧桐辍学,挑起养家重担。他在晚年时曾经回忆起这段经历:向亲友借2元钱作卖菜籽生意的本钱,一开始做生意便发现,跟在父亲背后是一回事,自己独当一面又是另一回事,困难重重,不知怎么办;第一天到永春卖菜籽,竟然连一点生意也没做成,当晚辗转反侧,唉声叹气,眼泪禁不住簌簌而下,始终忘不了当时的惆怅和挫折感;两年后,他还清父亲生前欠下的72元钱,心里感到无比轻松。

民国26年,林梧桐前往马来亚谋生。他当过木匠,种菜务农,做五金生意,投资铁矿业,经营建筑业。1951年,成立建发有限公司,承建多项政府重点建设工程,均获得成功。20世纪60年代,他的建筑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建筑企业之一,林梧桐也成为马来西亚著名的建筑商。1963年,林梧桐向马来西亚彭亨州政府申请云顶森芭的土地,他视之为福祉,亲自组织一支探山队伍,在海拔1800米的险境山峰上勘察,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开辟上山道路,六次化险为夷,将云顶开发成国际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200万人次,为世界最大的综合性的高原度假娱乐城。1965年4月,成立云顶高原有限公司。1965年8月成立云顶集团,该集团是马来西亚营运资产超百亿马币的大企业集团之一。集团旗下的云顶有限公司、名胜世界有限公司、亚地种植发展有限公司和丽星邮轮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在吉隆坡和香港上市之后,其丽星邮轮有限公司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创造了一个总资产超过220亿美元的大商业集团。其间,林梧桐还涉足种植业、房地产业、造纸业和发电业等。2002年,林梧桐获国际产业联盟授予的“产业风云人物奖”。是年,他将云顶集团有限公司及名胜世界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总长职务交给次子林国泰。2003年,又将云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主席职务也交给林国泰,他任云顶集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主席。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先后获马来西亚杰出“经理奖”“最佳雇主奖”“政府特别奖”等多项奖励,获得吉州苏丹颁赐拿督(D·J·M

K)荣衔,雪兰莪州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及拿督(D·K·M·P)勋衔,还获得马来西亚最高

元首封赐丹斯里(P·S·M)勋衔。林梧桐致力于增进马来西亚安溪乡亲的团结,热情服务安溪同乡。他历任马来西亚雪隆安溪会馆会长、雪隆安溪基金会主席、林氏基金会主席、马来西亚安溪总会会长、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永远荣誉会长等职。2007年,美国杂志《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林梧桐名列第204位,是马来西亚第三大富豪。

林梧桐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强调人不能忘本。他在《我的自传》中说:“我也强调勿忘本。虽然我和孩子早已成为马来西亚公民,我曾带领全家人,包括所有的儿孙,回去中国寻根拜祖。我希望继我之后,世世代代的后人都会继续这么做。”1979年,林梧桐偕夫人李金花及儿子参加马来西亚政府贸易考察团来华访问,参加中马贸易谈判,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结束后回到阔别多年的安溪故乡,祭扫先祖父母坟墓。他感慨地说:“人活百岁,总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父母;人行千里,也总会热爱自己生长的故乡。”林梧桐非常孝顺对他一生很有影响的母亲,往马来西亚3年后,就赶回来看望母亲。后来他的母亲病逝。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他有机会就回乡祭扫父母的坟墓。从1979年到2002年,他共回乡12次,最后一次是2002年回来祭祖,他已是85岁高龄,仍长跪在父母墓前,哭诉思念之苦,让在场之人为之动容。

1983年,林梧桐来华访问,并回安溪探亲,在泉州市和安溪县领导人的陪同下,参观安溪县感德镇潘田铁矿。1984年,林梧桐回乡捐资兴建代贤中学和附小校舍。2000年,捐资创建代贤中学高中部。2004年,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安溪县代贤中学更名为安溪梧桐中学。2000年3月,林梧桐捐资在安溪县城创建安溪梧桐体育馆。他还以其侄林海水的名义捐资(为当时个人捐资数额较高者之一)建设龙门隧道,捐资建设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厦,捐资修建蓬莱镇所在地至彭亭的水泥路及桥梁,捐建蓬莱卫生院院舍,以其先父名字设立石泉慈善基金会,并捐赠善款。林梧桐热心公益事业,多次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福建省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乐育英才”“惠泽桑梓”匾额及荣誉证书。2004年3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对他捐建梧桐中学和梧桐体育馆分别两次为其立碑表彰:“林梧桐先生,祖籍泉州安溪,旅居马来西亚,情系桑梓,慷慨捐资兴办公益事业。为颂扬功德,特立此碑。”10月,安溪县人民政府为其颁发“安溪县捐赠公益事业特大贡献奖”匾额。

2007年10月23日,林梧桐在马来西亚逝世。

柯隆美

柯隆美(1918—2007年),民国7年(1918年)生于安溪县蓬莱乡蓬中保(今蓬莱镇蓬溪村)。民国22年,随父柯登山前往新加坡,在其父经营的“隆成号”五金店当助手;后来继承父业,经营和发展“隆成号”五金店。民国35年后,他先后创办新加坡隆美有限公司、隆成有限公司、荣兴公司、宗利隆成有限公司、马来西亚蚊香厂有限公司等,均任董事长,主要经营五金、船务、船舶机件、代理日本生产的机动车头及塑料等,是星马地区日本“野马”牌油渣机的总代理商。他还在香港开办建生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成衣、针织、印染等业。柯隆美曾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新加坡五金公会主席,新加坡柯氏公会主席,新加坡安溪会馆财政股主任、名誉主席,香港安溪同乡会名誉会长,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名誉主席等职。

柯隆美关心家乡。20世纪50年代,他参与捐建蓬莱镇彭圩桥。1958年,参与捐建蓬莱大桥。1966年回乡探亲,捐建进来小学校舍。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柯隆美和柯镇安捐资兴建安溪八中“美安楼”教学楼。1994年和1997年,两次捐资兴建安溪八中“思源楼”和“育贤楼”。1998年,又助建安溪八中科学楼,支持安溪八中缓解资金困难,创建福建省三级达标学校。柯隆美还与柯镇安等率先捐资设立安溪侨乡首家——蓬溪村敬老基金会,又和其他侨亲继续捐资充实敬老基金,使敬老基金会得以持续发展。他还捐资助建彭圩至蓬溪村乡村公路、龙门隧道工程、蓬莱医院、蓬莱侨联会、清水岩旅游区、东岳寺旅游区以及家乡茶果园等。柯隆美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捐资办学金质奖章、“乐育英才”匾额和荣誉证书;获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捐资办学铜质奖章。

2007年3月,柯隆美在新加坡逝世。

林挺生

林挺生(1919—2006年),祖籍安溪县虎邱镇湖邱村,民国8年(1919年)12月5日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是台湾老牌家电大厂大同集团创办人林尚志之子。他在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获韩国中央大学荣誉工学博士、仁荷大学荣誉工学博士,美国培波坦大学荣誉法学博士、贝得佛大学名誉政治学博士。1963年,被选为国民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1969年后,当选国民党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并任中常委。1986年3月,退出长达16年的国民党中常委生涯。1988年7月,改任国民党第十三次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1991年,被聘为“总统府资政”。1996年5月,被续聘为“总统府资政”。曾任国民党台湾省改造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任委员、台北市议会议长,台北市安溪同乡会顾问;台湾省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工程师学会、化学学会理事长。

林挺生是台湾著名企业家。民国30年,他承袭父业,经营大同铁工所,不久就全部接管下来。民国35年,投资兴建铁路支线与火车制造厂,进展颇为顺利,并把事业发展的希望寄托于大陆市场。民国38年,火车事业因失去市场而遭重创,转而投资制造电扇、电饭锅、电冰箱、冷气机等,在台湾开创家电生产之先河,为大同家电王国奠定基础。1956年,他创建大同工学院,任该院院长和大同高级工商职业学校校长。其后,相继组建一系列企业,形成遍及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兼任企业集团36家子公司中17家公司的董事长长达65年,被称为永远的董事长。1988年,他成为台湾第二大进出口厂商,仅次于王永庆南亚塑胶。1994年,台湾百大富豪排名中,林挺生的财富净值200亿元新台币,居第十六位。1995年和1996年,均以220亿元新台币居第十五位与第十三位。1996年6月,大同集团重新改组,董事会成员增加到15人,林挺生的5个儿子全部进入董事会,林家成员占8人。

林挺生为人谦和,礼貌待人。他做事注意为下属留足面子,很少当众训斥,叫人下不了台。有些扫面子的事他不明着说,而是用委婉的方式表示。他工作十分勤奋,事必躬亲。他称自己是“没有时间生病的人”,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巡视工厂是他的基本功。

林挺生著有《谈民生主义的工业政策》。

2006年5月10日,林挺生在台北市病逝。

李尚大

李尚大(1921—2008年),字法仁,民国10年(1921年)农历三月生于安溪县清溪镇选贤保(今湖头镇湖二村)。9岁丧父,由慈母姚闸(卡)艰辛养育成人。早年就读其父李瑶悌(号和声)创办的慈山小学,活泼好动,游泳、打球样样都行。后到厦门双十中学、集美中学和重庆朝阳法学院等地就学。民国36年,毕业于福建学院,应聘到安溪蓝溪中学任校长。不久,在厦门与人合资经营“天平行”。民国38年初,只身前往香港。继辗转到印度尼西亚,从码头搬运工做到工头再到仓库管理员。后与友人合作开店,经营橡胶、咖啡、香料等土特产品生意,足迹遍及苏门答腊、爪哇、苏拉威西、安汶和加里曼丹各岛的大小埠头。1961年,开始转营伐木业,事业初成后,在香港、新加坡成立和声有限公司,任董事长。1967年,他在东加里曼丹获得5万公顷森林开发权,又获政府划拨西加里曼丹18万公顷森林开发权,设立10多家伐木加工场和胶合板厂,工人数万人。20世纪70年代以后,创办胶合板厂、钢铁厂、瓷砖厂等,并涉足酒店、房地产、石油等行业。其“海鸟”牌胶合板闻名世界,每年出口量达20多万平方米,为印度尼西亚十大木材出口商之一;“罗马”牌瓷砖等产品也畅销欧美。他对数十年的创业过程记忆犹新:“时起时落,再接再厉”;妻子吴灿(倩)英,以“奉献的精神”替他分担许多“苦难”。90年代初,李尚大将事业交给儿子李川羽、李龙羽,兄弟俩将父亲的事业发展壮大,成立尚大集团。尚大集团Wisma46大楼至今仍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最高的地标性建筑。

李尚大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实业家、慈善家。他深受母亲姚闸(卡)“仁慈宽宏而又果断的精神”的影响,养成临事果决、“想干就干”的性格,一生牢记“施比受更有福”的母训。1965年印度尼西亚排华时,有一大批已放弃印度尼西亚国籍而没有返归祖国的华侨,被印度尼西亚当局在巨港、占碑、锡江、西爪当格朗、棉兰等地“圈地为牢”,无法求学、就业,各方面遇到许多困难。1992年起,他多方交涉,耗费许多心血和财力,历时五载,终于使30多万名印度尼西亚华侨在1996年重新获得印度尼西亚国籍。尔后又在雅加达创办商学院,让这些华侨子女就学。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贾庆林获悉后,致信赞扬道:“尚大先生能拯救30多万华侨,难能可贵,功德无量。”1989年,他带头发起创建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任该会多届主席。他也是新加坡安溪会馆名誉主席。在1992年10月第一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上,他提议第二届大会在故乡安溪举行。第二、三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分别于1994年10月、1997年11月在安溪举行,他都率团回乡赴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还令其子在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首府坤甸与省政府接办面临倒闭的西加里曼丹大学等。

1998年,印度尼西亚社会政局变化,李尚大又令其次子与印度尼西亚社会精英——以傅志宽为会长的印度尼西亚国籍协会(IKI)诸位理事一起,推动修改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印度尼西亚的《国籍

法》,使印度尼西亚新的《国籍法》(U·U·2006年第12号法令)和《撤除种族歧视法》(U·U2008年第40号法令)获得国会通过,并先后于2006年8月1日和2008年10月28日予以颁布施行,.为印度尼西亚华人和其他少数族群争得国民基本权利和法律保障,也为印度尼西亚社会迈向安定、和谐和繁荣奠定法律基础。李尚大年青时就接受陈嘉庚爱国兴学思想的教育,崇尚陈嘉庚精神。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政府落实侨务政策,激发了李尚大的爱乡热情。1985年12月,他第一次回乡,目睹家乡的发展变化,深受触动。于是,逐步把生意交给儿子管理,表示要对家乡做些回报,办些公益事业。此后,李尚大与胞弟李陆大捐资兴建慈山学校及泉州慈山财经中专校舍、蓝溪中学教师宿舍“和声楼”、长坑衡阳学校、湖上慈恩小学等多所校舍,捐建湖头和声大桥、湖上多座桥梁、长坑衡阳公路等;他本人捐建安溪慈山农业中学(后升格为安溪慈山农业职业中专学校)、安溪县高甲戏剧团“慈山楼”。为了这些公益事业,李尚大始终把一个个项目挂记心头,往返于安溪和印度尼西亚,不顾年事已高,不顾舟车劳顿,参加大部分项目的选址和规划,参与图纸设计论证,并亲临工地巡视;不能回安溪时,就用电话了解工程进度,或用书信叮嘱施工安全,为工程的顺利完成倾注大量的心血。此外,李尚大还捐建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吴龙江大楼”“陈后潮大楼”“张圣才大楼”“汪德耀大楼”“黄丹季大楼”“项南大楼”及“慈山大楼”等,被推任黎明职业大学第二任董事长。李尚大还捐建集美大学“村牧楼”“尚大楼”“灿英楼”和集美中学“福山楼”,帮助集美大学组建成功,“实现实质性合并”(集美大学原校长语),被推任集美大学校董会第一、二届副主席。帮助厦门市政府和厦门大学联办医学院,帮助厦门市中山医院兴建一所高水平的心血管研究中心。李尚大还协助蔡继琨教授筹建福建音乐学院。提供低息贷款,为省交通部门解决建路资金。为北京燕京华侨大学捐建校舍。为北京外贸大学创设奖学金。20多年间,他因捐办公益事业而书写的信件已知的超千封。1987年起,李尚大一回家乡,就为安溪茶业发展奔走呼号。安溪盛产乌龙茶,原由外贸部门统一收购出口。他看到国外市场茶价昂贵,而国内外贸部门收购价格偏低,茶农生产积极性不高,安溪茶业优势未能发挥,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即亲笔撰写一份20多页的《为我安溪人请命》的报告,利用各种机会向中央、省领导反映,呼吁将茶叶出口权下放给安溪。他两次致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恳切请求解决安溪茶叶出口权问题。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安溪于1996年底拥有茶叶出口经营权。1994年1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接见李尚大及其家人。江泽民动情地对李尚大说:“你在印度尼西亚做了许多好事,我代表国家感谢你;你在中国做了许多好事,我个人感谢你。”他还多次受到胡锦涛、贾庆林、习近平等中国国家领导人接见,参加过在北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7周年庆典。多次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福建省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奖匾、荣誉证书,并于2004年3月30日,受到福建省人民政府立碑表彰:“李尚大先生,祖籍泉州安溪,旅居印尼,情系桑梓,慷慨捐资兴办公益事业。为颂扬功德,特立此碑。”获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泉州市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奖匾,并受到立碑表彰。获安溪县人民政府授予的“安溪县捐赠公益事业特大贡献奖”匾额。

2008年11月2日,李尚大在新加坡逝世。

2009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再次为他立碑:“李尚大先生(1921—2008年),祖籍安溪湖头,东南亚著名华人企业家、慈善家。身居异域,情系桑梓,慷慨解囊兴办公益事业,为福建和安溪经济、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为彰显先生的功绩,弘扬先生高尚的情怀,特立此碑,以昭后人。”11月,集美大学在诚毅学院举行李尚大铜像揭幕仪式,集美校友总会编辑出版《李尚大画传》和《纪念李尚大》,纪念李尚大逝世一周年。2011年4月5日,集美校友总会召开纪念李尚大诞辰90周年座谈会,缅怀李尚大的不朽业绩和高尚情怀。10月31日,中共安溪县委、安溪县人民政府在湖二村大寨山举行尚大公园(李尚大哲嗣捐建)落成典礼和李尚大铜像揭幕仪式,纪念李尚大逝世三周年。

李石岩

李石岩(1922—1996年),民国11年(1922年)生于安溪县尚卿乡翰苑保(今尚卿乡翰苑村)。3岁随父母到新加坡。长大后,和父母在新加坡的乡村开垦荒地、种植蔬菜、饲养和屠宰生猪,经营规模不断扩大。1987年,他的居住地因政府征用,经营的种植业、饲养业和屠宰业只好收场。

李石岩遵照长辈教诲:如果将来有能力,就要回家乡办事业。于是,他把自己在经营方面的积累和政府征地的赔款,分批捐赠给家乡兴办公益事业。1980年,李石岩回到阔别数十年的翰苑村,看到家乡小学校舍破旧,就捐资给翰苑小学兴建教学楼1幢。1983年,他第二次回乡,看了新校舍非常高兴,又为该校捐资。校舍建成后,他又捐资兴建教师宿舍楼1幢和设立翰苑小学奖学教育基金会。同时,捐资30多万元给灶美小学兴建教学楼。接着,捐资给安溪第十四中学兴建教学楼1幢,命名“石岩楼”。20世纪90年代,捐资帮助翰苑村实现通村公路路面硬化。此后,李石岩还捐赠医疗仪器给尚卿卫生院,参与捐建尚卿乡侨联大厦。1989年后,李石岩多次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资办学银质奖章、“乐育英才”匾额和荣誉证书,捐办公益事业金质奖章、“惠泽桑梓”匾额和荣誉证书。

李石岩非富商巨贾,但为桑梓公益事业,捐罄积累,继而变卖别墅,捐出巨资。然而他自己生活俭朴。回乡时,他经常不让县、乡侨联派车,也舍不得坐出租车,而是和普通乘客一样,坐班车到尚卿科洋村,下车后雇摩托车载至尚卿老家。有一年,因回乡停留时间较长,他虽住在尚卿乡侨联,但却买米、买菜自己开伙,吃不完的饭菜留着下一餐热了再吃。他说“这样可比上饭馆节省好多钱。”

1996年3月,李石岩在新加坡病逝。1996年8月,由县委宣传部和县广电局联合摄制,反映李石岩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的电视专题片《热血丰碑》在全县各地播放。

2000年3月,为纪念李石岩对家乡作出的贡献,尚卿乡人民政府在翰苑村建造“石岩亭”。亭中石碑上镌刻着李石岩的事迹,并嵌有李石岩遗像,供人瞻仰;亭中石柱上镌有冠头联:“石士千秋留圣德,岩亭万代志丰功。”

李陆大

李陆大(1923—2007年),民国12年(1923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生于安溪县清溪镇选贤保(今湖头镇湖二村)。7岁丧父,由慈母姚闸(卡)教养成人。早年在其父李瑶悌(号和声)创办的慈山小学读书,举止文静,爱看古籍。后就读厦门双十中学和集美中学,深受陈嘉庚爱国兴学精神的影响。民国35年,厦门大学法学院政治系毕业。先在安溪蓝溪中学任庶务处主任,后到集美财经学校任教。1957年,李陆大前往香港,与胞兄李尚大先后在香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创办公司,经营木材、房地产、食品厂和金融业等。后定居新加坡,创办和声有限公司。公司许多成员常常见到李陆大戴着安全帽,背着挎包,“足迹遍及工棚”,“汗水撒在厂房”,“笑容露出在工地”。家人全力支持,让他“擘画懋迁,大业以成”。

李陆大自幼耳濡母亲的谆谆教诲,深受老人家“懿行身教和仁厚慈悲心性的遗传”“懂得了扶贫济困、广施爱心、造福他人和社会是做人立世之本,并毕生以此自律”。他曾说:“中国,是我的故乡,我在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这里是我的根之所在。我虽然旅居海外多年,中国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当我在外创业略有成就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为故乡和故乡的父老乡亲奉献绵薄之力。”他觉得:“为善最乐,你能够帮忙人家就是好事,你在内心上、在精神上,都会感到很舒服的。”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政府落实侨务政策,温暖了李陆大的心。1985年后,李陆大与胞兄李尚大捐资兴建慈山学校、泉州慈山财经中专校舍、蓝溪中学教师宿舍“和声楼”、长坑衡阳学校、湖上慈恩小学、湖头湖二、半山、郭埔等多所小学,捐建湖头和声大桥、湖上多座桥梁、长坑衡阳公路等;他本人捐建慈山幼儿园校舍,安溪一中“景昀科学楼”“吴思敏图书馆”“吴伯桢电教馆”“李振羽艺术馆”、学生宿舍“瑞壁楼”“昆祝楼”“炳悌楼”、食堂“吾文楼”和“吴伯桢教学楼”,共9幢大楼;捐建蓝溪中学“振羽楼”“瑶闸楼”,助建“树彦楼”“金乌科学楼”“锦山楼”“林配楼”等;捐建俊民中学教工宿舍“和声楼”“振羽教学楼”和综合楼;捐建湖头湖四、溪美小学、长坑西溪小学等多所小学及县第三实验幼儿园校舍;捐资建造县城颖如大桥、湖头瑶闸大道、湖头振羽大桥;助建官桥医院侨光大厦,筹建湖头振羽医院(今安溪陆大医院);捐资修缮安溪文庙及明伦堂、湖头贤良祠及李光地故居(新衙)等。他还捐建厦门双十中学、建筑技工学校校舍,捐建集友大厦、集美大学“陆大楼”,资助福建师范大学200名贫困生,捐助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同心县发展教育事业,捐助福建省血液中心,捐赠厦门中山医院建“振羽制剂中心”,收益用于改善该院职工福利。李陆大尊崇祖宗,富有孝心,敬老尊师,待友诚恳。每趟回国,他必到李氏家庙谒祖,以表敬意;也常重游新衙、上东小宗旧迹。他从小孝顺母亲,天各一方时,通过书信嘘寒问暖。母亲逝世后,他以各种方式纪念先慈。李陆大敬重自己的老人,并把它推及到敬重别人的老人,他捐建湖头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立老年人活动基金,购买寒衣分发给年老长者,还帮助许多乡亲解决生活困难。1988年起,每年春节在县城举办“迎春敬老宴”,连续18年,共宴请达5万多人次。1996年起,每年春节在湖头举办敬老宴会,宴请李氏家族老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分发红包〔李陆大逝世后,由安溪(香港)李和声慈善基金会续办〕。他曾在宴会上表示:“安溪土地是我生长的地方,要感谢父老乡亲对我的培养。”李陆大慈眉善目,温文尔雅,在众多的安溪见识者当中留下深刻的印象。2002年5月,他在厦门双十中学读书时的张圣才老师百岁诞辰,李陆大特地从新加坡赶来为其祝寿,于18日—19日宴请来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等地的双十校友350多人。李陆大交游甚广,五湖四海都有他的人生知己。2006年,他回到厦门小住,有位同学对他说,抗日战争时期原集美中学校长戴世龙,身后萧条,其子女七八人在农村,生活清苦。他立即邀请他们来厦门,每人赠送10万元。友人招展曾诗赞李陆大:“世态炎凉情义重,人情冷暖友谊深。”1994年,李陆大向中国扶贫基金会一次性捐赠扶贫巨资,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3609”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李陆大星”。1996年4月,北京举行“李陆大星”命名典礼。从此,“李陆大星”和“陈嘉庚星”等一起长驻宇宙,同辉日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此题书“扶贫济困,功在千秋。”1999年,国际杰出领导委员会“表彰他对当代社会的卓越贡献”,宣布李陆大获“杰出领导奖”,其名字被选入国际杰出领导委员会名录第九版。

李陆大为公益事业贡献巨大,多次获省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办学”和“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乐育英才”“惠泽桑梓”奖匾及荣誉证书。2004年3月,他捐资安溪一中,受到福建省人民政府立碑表彰:“李陆大先生,祖籍泉州安溪,旅居新加坡,情系桑梓,慷慨捐资兴办公益事业。为颂扬功德,特立此碑。”是年9月1日,他捐资慈山学园等,又一次受到福建省人民政府立碑表彰。李陆大还获泉州市“支持老龄事业特别贡献奖”荣誉证书,获安溪县人民政府授予的“安溪县捐赠公益事业特大贡献奖”匾额;获厦门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厦门市荣誉市民”称号。2006年6月17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新加坡访问期间专程拜访李陆大,表示:“李先生为福建的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代表3500多万福建人民感谢你。很多年轻人在你捐建的学校里学习、成才,我也代表他们感谢你。”

2007年2月16日,李陆大在新加坡逝世。

2008年4月,泉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编印《侨海星光》画册,纪念“李陆大星”命名十二周年和李陆大逝世一周年。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为《侨海星光》画册题名。2012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再次立碑表彰:“李陆大基金,情系桑梓,慷慨捐资兴办公益事业。为颂扬功德,特立此碑。”7月29日,中共安溪县委、安溪县人民政府在湖头镇举行安溪陆大医院落成典礼暨李陆大铜像揭幕仪式,缅怀李陆大恋祖爱乡、乐善好施的高风亮节。

诸葛辂

诸葛辂(1923—2005年),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国12年(1923年)12月生。1949年春,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政治系。是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任歌剧演员、剧本创作组创作员、团支部书记。撰写《四野文工团在为兵服务的方向下前进》一文,发表于部队报刊上。与辛泓联合为文工团创作《朝鲜一夜》话剧剧本,由此产生对剧本创作的兴趣。1952年8月,转业地方,安置在福建省安溪县,先后在长坑中学(今崇德中学)担任语文(兼任体育、美术、音乐)教师、教研组长、教务主任。1962年,调到安溪县官桥镇业余剧团任编剧,创作反映嫌贫爱富而酿成爱情悲剧的高甲古装戏《千古长恨》。该剧演出历时40多年,逾千场次,成为安溪县高甲戏剧团及闽南地区各专业剧团的保留剧目。1963年,诸葛辂任县高甲戏剧团编剧。他的戏剧创作逐渐步入正轨,先后创作高甲现代戏《蓝溪风云》(后易名为《青龙湾》)等。1969年11月,诸葛辂下放到原籍江西省上饶地区茅家岭公社周田大队。1972年5月,在茅家岭公社业余文艺宣传队任编导兼演员,创作歌剧、话剧、小戏、表演唱、相声、对口词、绕口令等40多个文艺节目,其中,《四老汉喜看“龙江颂”》,参加上饶地区、江西省业余文艺会演,获得演出奖(其时奖项未分等级)。获奖后,诸葛辂体会到戏剧创作必须深入实际、贴近生活、服务社会。这对其后来的戏剧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1981年10月,诸葛辂重回安溪县高甲戏剧团任编剧。1982年,创作高甲戏古装喜剧《凤冠梦》剧本,爱憎分明地对势利者的鞭挞,对善良者的感激。1984年,《凤冠梦》剧本获得全国优秀剧本奖。是年,中国戏剧出版社以《阴错阳差夫人梦》为名编绘出版连环画。1985年3月,安溪县高甲戏剧团晋京并入中南海怀仁堂献演《凤冠梦》,受到中央首长、专家学者、首都观众的赞赏。《北京晚报》以醒目的标题“闽南侨乡高甲戏,一夜倾倒北京城”,《华声报》“侨乡高甲戏,味道好似铁观音”等20多家新闻媒体给予报道。《凤冠梦》古装喜剧堪称“饮誉京华,蜚声海内外”,很快被全国300多个剧团20多个剧种移植演出。使时濒临倒闭的安溪县高甲戏剧团也因此名扬四方,走出困境,成为有了“一部戏救活一个剧团”的美谈。1987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把《凤冠梦》拍成故事片,搬上银幕,更名《抢状元》;北京评剧院改为电视剧。

1988年,诸葛辂创作高甲戏古装讽刺喜剧《玉珠串》剧本,借古喻今反映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钱、权、势的不同看法,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进行有益的探索,将高甲戏的丑角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一出警世、喻世、醒世的难得好戏。先后获市、省剧本一、二等奖。1995年3月,安溪县高甲戏剧团二度晋京演出《玉珠串》喜剧,继《凤冠梦》又一次掀起首都观众赞扬热潮。专家们称《玉珠串》古装喜剧“是闪闪发光的一串玉珠!”“是近年来少见的讽刺喜剧!”1996年,《玉珠串》获中宣部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文化部第六届“文华奖”(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家协会“’95曹禺戏剧文学奖”。一个剧目,同时获得三项国家级大奖,在全国为数不多,实属难得。一个县级剧团在10年时间里二度晋京演出,诸葛功不可没。1996—2004年,安溪县高甲戏剧团有8个剧目12次上中央电视台演出,其中,由诸葛辂编剧的有《老鼠嫁女》《玉珠串》(片断)、《群丑献艺》《金龙戏珠》《相马》5个剧目7次上中央电视台演出。这些对提高安溪高甲戏艺术水平起了相当大的作用。1997年,诸葛辂开始创作《冯驩弹铗》,这是一部渗人“以民为本,为民办事”理念的剧作,可惜在完成四稿后,因身体状况不佳,无力完成最后的修改,未能搬上舞台。

诸葛辂曾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泉州市文联顾问,是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他为人耿直,有话直说,一生坎坷,历经磨难,起起伏伏。他把发自内心的爱与恨倾注于作品之中。在他的笔下,钱、权、势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但要“取之有道”。现实生活中的诸葛辂也是坚持这样的信念。他创作《凤冠梦》时,已是花甲之年,可谓“老树连发春华”。1992年4月,经组织批准,诸葛辂在安溪县文化馆离休。人们对诸葛辂作品的了解,更多的是他60岁以后的作品。诸葛辂的一生,戏剧重于生命,即使在坎坷岁月中都无法割断他与戏剧的不解之缘。他神来之笔独具,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作出富有成效的贡献。

2005年12月,诸葛辂病逝于安溪。

李宝树

李宝树(1924—2004年),祖籍安溪县龙涓乡赤片村,民国13年(1924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其父李金水是安溪旅居印度尼西亚四大名侨“三江一水”之一。李宝树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继承其祖父及父亲创办的胜德栈有限公司,经营茶叶及巴泽(花裙)、白布生意,并发扬光大,又创办沙里拉沙有限公司。他善于经营,后又创办必利达纸厂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李宝树祖父李传别于民国7年(1918年)与其他侨亲在家乡捐资创办崇文小学,任首届董事长,后又与侨亲捐建该小学校舍。其父李金水于1957年捐资创办崇文中学。

李宝树继承其祖、父辈遗志,在家乡兴办公益事业。1980年,李宝树回乡探亲,捐资修缮崇文中学校舍,增添设备,美化校园。1983年,李宝树和廖荣光、钟水心等35位侨亲捐资兴建官桥医院病房2号楼(1160平方米)。是年秋,李宝树夫妇回乡,看到崇文小学校舍破旧拥挤,即与侨亲捐资,新建教学楼(16间教室)、教师宿舍和礼堂。小学旧校舍修缮后,改办崇文幼儿园。1984—1985年,李宝树和李锦凤、李冬春等38位侨亲捐资新建龙涓卫生院门诊楼(1幢1250平方米)和龙涓卫生院街道门诊楼(190平方米)。1985年,李宝树和其他侨亲合资捐建崇文中学第一期新校舍。1987—1988年,李宝树捐资扩建崇文小学校舍,兴建崇文中学第二期新校舍。1988年10月1日,崇文学校举行小学创办70周年和中学创办30周年校庆暨新校舍落成典礼,李宝树夫妇从印度尼西亚赶回参加庆典活动。李宝树在校庆特刊写道:“教育可导致社会文明,促进科技发达,故古有庠序之教,今有学校之设,龙涓虽处安溪山区,然崇文学校建立满70周年矣!所培养人才,虽未敢曰济济多士,而春风桃李,亦颇可观。兹逢其古稀庆典,企望各方善长继续大力支持,以介其寿,而成百年树人之美举。”李宝树为践其诺,遂与其他侨亲合资设立崇文教育福利基金会,用于崇文中学、小学及幼儿园的福利和奖学奖教。1992年后,两次捐资兴建崇文中学学生宿舍楼。1993年,捐资40万元设立崇文学校教育基金会。1997年,李宝树和夫人陈如璇在海外举行金婚庆典,收到贺仪12万元,他把贺仪全部分赠给崇文中学、崇文小学、崇文幼儿园、龙涓中学和龙涓医院。

李宝树祖孙热爱桑梓,三代捐资建设崇文学校。此外,李宝树还捐资给蓝溪中学、崇德中学、龙涓中学、举溪中学、山坛小学、下洋小学、西兴小学、龙涓医院、官桥医院、龙涓柏油路、霞阳桥、赤土墘水泥桥、赤片村、龙涓侨联会,并捐资帮助出版《李纯青台湾问题论集》和《安溪华侨志》。1978年后,他热心家乡公益事业,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资办学金质奖章、“乐育英才”匾额和荣誉证书。泉州市人民政府颁发“泉州市捐赠办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奖匾,并为其立碑表彰:“李宝树先生,泉籍旅居印度尼西亚侨胞,其身居海外,心系故里,不吝解囊兴办公益事业,造福于国家社会。为彰其功德,垂范后世,谨勒石,以志之。”安溪县人民政府为其颁发“安溪县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奖匾。

2004年1月6日,李宝树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病逝。

陈罗庚

陈罗庚(1925—1998年),安溪县湖头镇后溪村人,民国14年(1925年)生。童年因家境贫困,无法进学校学习文化,就随父母种稻栽菜和学习甘薯苗培育技术,并与甘薯结下不解之缘。

1953年冬,陈罗庚在甘薯“新三齿”植株上采到5粒自然杂交种子。1954年春,陈罗庚将这5粒种子种植后进行无性栽培(将长出的薯蔓剪下种植)。至1960年,经过反复对照筛选,终于选定一个品种暂名“新种花”,作为繁育薯苗进行大田种植。种植后,株株结薯,亩亩增产,块块好吃。群众赞其为“三高”(含糖分高、产量高、晒干率高)良种。1962年秋,时任晋江专署农业局农业技术员杨逢平下乡湖头公社,亲眼看到新种花薯块块头大、皮质光滑、薯肉金黄,外形极佳;煮熟后尝之,甜而无渣,嫩而不烂,舒口性好。1963年春,在杨逢平帮助下,该品种在惠安、晋江、南安、同安巷东旱作站(今泉州农科所)等地,进行大面积种植对照试验。经测定,该品种产量高,质量好,适应性强,出粉率、晒干率高,营养丰富。是年,晋江地区农业局专门召开该品种鉴定会,同意将该品种正式命名为“新种花”,并决定尽快推广,以发挥其效益。同时决定每月由晋江地区农业局、农科所各出50元补助陈罗庚。此后,晋江地区(包括今泉州市及莆田市)各地都种上甘薯新种花。是年,陈罗庚受聘为福建省农科院特约研究员。

1964年春,甘薯新种花推广至福建省大田、同安、漳浦等地,进行大面积种植。是年12月,陈罗庚与杨逢平参加福建省科委以省政府名义在福州召开的全省稻薯专题讨论会。杨逢平宣读了两篇有关甘薯新种花的论文,引起轰动。会后,省内多地和湘、赣、粤、桂等省、自治区纷纷来信索要新种花薯苗。陈罗庚自己繁育的种苗供不应求,其所在生产大队就在所属24个生产小队中各划出0.13公顷地,专门给新种花育种传苗。1965年,甘薯新种花仅福建省已推广37个县,种植面积2.9万多公顷。至20世纪80年代末,新种花成为泉州市乃至全省的甘薯当家良种,年种植面积在6.7万公顷以上。其中,1979—1983年,福建省、泉州市和安溪县种植新种花面积累计分别为40.84万公顷、14.27万公顷和2.87万公顷,各占甘薯种植总面积40%、47%和72%。甘薯新种花一般公顷产3万公斤,最高达7.5万公斤。晋江县金井镇古垵村陈连成从宅园地里挖出一株新种花甘薯,重达34公斤,成为罕见的奇迹。

1975年起,甘薯新种花被福建省种子公司确定为全省甘薯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的标准对照品种。1978年,甘薯新种花获福建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83年,被列为福建省主要粮油作物优良品种。1984年,被列入《全国甘薯品种资源目录》。1988年,名列《当代中国的农作物业》甘薯品种第二。1989年5月,福建省农业厅在惠安县召开全省旱粮生产现场会。省农业厅主要领导了解陈罗庚繁育甘薯良种新种花的事迹后,当场决定每月给予50元补助。1991年8月30日,泉州市科技局决定给予农民育种家陈罗庚科技成果特殊专项奖励金4000元。同时,肯定甘薯新种花“为提供人们的食粮作出较大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甘薯新种花因缺乏提纯复壮,种性退化及薯瘟、蔓割病等,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1993年,陈罗庚被评为农民高级技师。曾被授予“福建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曾当选为福建省第三、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8年6月22日,陈罗庚在湖头镇后溪村病逝。

陈罗庚逝世后,泉州市农业局原局长杨逢平常对人说:“勿忘‘新种花’,常记陈罗庚。”2002年6月,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将甘薯新种花编入《福建省小学乡土教材》。

曾星如

曾星如(1925—2008年),又名焕硕,祖籍安溪县龙门镇龙山村,民国14年(1925年)12月6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泗水。7岁回乡,先后就读龙文小学、集美中学和省立龙溪中学。毕业后在家乡小学任教。民国35年,往香港谋生,打短工、当小职员、做小买卖。后来,自己创办公司,发展为集团性企业,经营服装、水产、丝印、地产等行业,业务拓展到美国、加拿大等地。

20世纪60年代,曾星如开始经营布匹服装业。他发现香港服装市场没有国产西装,即以源美公司进行经营,成为国产西装在香港的总经销商。他创办大洋水产公司、华利(源记)虾栏和德记鱼栏贸易公司,成为中国粮油食品总公司在香港的总经销商。他任香港海产(冻虾)进口商会理事长和港九水产商会常务董事等职。1980年始,曾星如事业有新的发展。在香港有曾星如物业、富亨实业有限公司,大江丝印机械厂等;在加拿大有多伦多中大企业、温哥华裕景企业有限公司;在美国有中大企业、纽约协昌企业有限公司。他创办29家公司,其中,在26家任董事主席。他成为香港著名的企业家,任香港福建商会副理事长。1983年,曾星如参与发起组建香港安溪同乡会,连任一届至三届会长。1984年2月,曾星如与县联益发展公司各投资人民币50万元,创办安溪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1985年1月正式投产,产品出口亚洲及欧美4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1989年底,创汇2230万美元,成为福建省首批外商投资产品出口企业和创汇大户之一,获福建省和全国外经贸行业先进单位及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等称号。安星公司先后在全县15个乡(镇)设立69个加工点,吸纳7000多名劳动力,5年发放工资5000万元,扶持6000多户农民脱贫;该公司除安置劳动力外,还向农村收购竹梢、芒草、地瓜藤作原料,让全县农民增收1500多万元。还允许领工料回家加工,许多农家妇女一边带小孩,料理家务,一边编制竹藤产品,每个月都有几百元的收入。其时,如能到安星公司打工,家庭就脱贫。安星公司的创办,为安溪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为安溪脱贫致富作出贡献。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为安溪藤铁工艺品产业培育大量技术人才,推动安溪藤铁工艺品企业的发展,使安溪成为藤铁之乡。至2001年12月,安溪有藤铁工艺企业437家,加工点5200多个,年产值45.6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0.96%,全年工艺品出口额1.77亿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53.75%,许多藤铁企业厂家负责人是从安星公司培养出来的。藤铁工艺产业在安溪已发展成为一个涉及10多万人口的支柱产业。这与曾星如投资创办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发挥奠基、示范、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曾星如还投资创办安星服装厂、安星丝花厂、安星纸品工业、安星轻工实业有限公司。1985年,捐赠香港保良局资产兴办慈善事业,任保良局(甲午年)总理。1986年,曾星如联合香港知名人士,设立香港福建经济发展协进会,任会长,为福建省的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服务。他先后任香港福建同乡会第十一届、十二届理事长,第十三届监事长,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为香港回归祖国做大量工作。

曾星如关心家乡公益事业。先后捐建龙门镇龙山村小水电站,龙门医院手术室,捐赠龙门医院救护车1辆,在龙门镇捐建1幢3层的“秀美敬老基金楼”,作为老年人活动中心,资助家乡中、小学及华侨大学。1993年,在安溪县城捐建有20间店面的5层“星如敬老基金楼”,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造价198万多元。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为基金楼题写“星如敬老基金楼”。基金楼年租金收入(约20多万元),作为凤城地区老年团体及老年人活动经费。曾星如曾任全国政协第八届、九届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全国侨联名誉顾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商会副会长、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名誉会长、福州华南女子学院董事长、华侨大学董事及基金会理事等职。曾星如为公益事业捐资300多万元,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惠泽桑梓”匾额及荣誉证书。

2008年8月21日,曾星如在香港病逝。

林木荣

林木荣(1927—2009年),民国16年(1927年)生于安溪县新康乡金榜保(今虎邱镇仙景村)。民国30年,随父林金实往马来亚,经营小杂货店。1957年后,到怡保及万锡矿场当职员。1962年,中万字票发财,购置矿山,经营矿业。1968年后,先后开办荣昌实业有限公司、和利建筑有限公司、林木荣父子有限公司、利马有限公司、和利锡矿有限公司和速润有限公司等。20世纪80年代初,转向房地产投资,事业迅速发展。1983年,创办甘文丁企业有限公司,任董事主席,后来发展成为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经营种植业、博彩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制造业、商业和运输业等,拥有马化控股、万能企业、万利管理、大城市发展、马种植、南洛园丘、置地通用及甘文丁机构8家上市公司,均由林木荣任董事主席。他又是林木荣、林昌有限公司及马沙林有限公司董事主席,马来西亚著名的矿业家及实业家。林木荣还将事业扩大到香港、澳门。在香港经营长风投资有限公司及万松林有限公司,作为马来西亚金锡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均任董事主席。20世纪80年代后期,林木荣把公司逐步交给儿子经营。林木荣对马来西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作出贡献,获雪兰莪州苏丹封赐太平局绅(J·P)及有功勋衔(P.J·K),获封赐皇室拿督(D·K·R·S)勋衔。他曾任雪兰莪安溪会馆执行董事、马来西亚安溪总会副会长、雪兰莪林氏宗祠主席、甲洞同群乐主席、孟加兰民众华小家教协会主席、孟加兰马华支会财政等职。

林木荣情系桑梓,热心家乡公益事业。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他捐资金榜小学修建教室、灯光球场、操场及水泥路,为金榜小学成为“福建省第二批农村示范小学”创造条件;他创设金榜村教育基金会、金榜小学教师福利基金会;捐建仙景村的桥梁和乡村大道,捐资给仙景村委会、金榜村委会、虎邱侨联会、县中旅社等单位(为当时个人捐资数额最多者之一);捐资助建龙门隧道、虎邱镇旅游景点和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厦等,帮助安溪进口第一台吹塑薄膜机,捐献3辆中巴客车给安溪中旅社。1991年,捐资1万元港币支持编修1994年版《安溪县志》。1994年,林木荣投资4800万元,与县水电开发总公司合资创办蓝田水库电站。至1995年,林木荣捐建金榜中学教学楼1幢、教师宿舍楼1幢,捐赠电脑60台,捐建蓝溪中学和安溪十五中校舍,捐赠虎邱卫生院救护车、X光机等医疗设备,捐建该卫生院“侨荣楼”和官桥医院院舍。福建省人民政府为其颁发捐资办学、捐资办医、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乐育英才”“兴医利民”“惠泽桑梓”匾额及荣誉证书,并于2004年3月30日为其立碑表彰:“林木荣先生,祖籍泉州安溪,旅居马来西亚,情系桑梓,慷慨捐资兴办公益事业。为颂扬功德,特立此碑。”安溪县人民政府授予“安溪县捐赠公益事业重大贡献奖”匾额。

2009年3月15日,林木荣在马来西亚病逝。

易黄雪月

易黄雪月(1927—1998年),女,原籍南安市诗山镇,民国16年(1927年)生于一个殷实的望族世家。先后就读诗山中心小学、成功中学。自幼秀丽活泼,得到父亲宠爱。童年时学唱南曲,一有迎神赛会,常扮阁旦,风头很健。年青时,黄雪月大方漂亮。她婉拒富家婚求,嫁给山高地僻的教师易峥嵘。入门后一反奢习,勤俭治家。她把衣物送给贫寒穷人,把食物分给村邻妇小。她用陪嫁物——当时全村唯一的一架针车(缝纫机),起早摸黑为妇孺缝制衣服,缝补破衣旧裤,耄耋翁媪夸赞她的手艺,叨念她的好处。她常教育子女:“不该用的五分钱都得省,该用的不管多少都得花。”她相夫教子,把6个子女培养成商家。新加坡南安公会主席黄国衣赞她是“巾帼人杰,母爱典范”。1956年,前往新加坡与丈夫团聚。1964年起,辅助丈夫经商。易黄雪月人缘特好,又能察言观色,体会人意,善于招呼顾客,成为公司的好助手。易黄雪月曾任新加坡武吉巴督区公民咨询委员会名誉主席、百德咨询委员会主席、新加坡南安会馆名誉主席、新加坡福建公会名誉主席等职。1997年11月7日,新加坡总统王鼎昌授予她公共服务奖章(P·B·M),她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安溪女乡亲。新加坡武吉巴督社区各团体授予她“巾帼之光”匾额。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黄雪月与其夫经常回乡。20世纪90年代起,她发愿在力所能及时要为家乡办些公益事业。1996年10月,夫妻捐资助铺省道205线通往贞洋村的“钟洋幸福路”。易黄雪月此时年事已高,她在儿媳的陪伴下,裹着硕大的棉袄,挪着浮肿的双腿,顶着凛冽的寒风,入工棚询问工人的生活,捧着图纸察看设计标准,下工地巡查施工质量,归来时手脚麻木,其儿媳为她按摩数小时才有热气。视察施工现场的县领导赞扬她“责任心比谁都强”。1997年7月,夫妻捐资给安溪第七中学兴建图书馆(以其先嫜名字命名“珍问图书馆”)、购置图书并创建电脑语音教室、购置多媒体电脑语音教学设备。1997年,夫妻助建安溪县特教学校综合楼1幢(以其先姑名字命名“郭来综合楼”)。夫妻还多次捐资为贞洋小学建教学楼及添置教学设备;捐资为贞洋村建造楼房1幢,作为村委会办公场所、医疗室及老年人活动中心;易峥嵘曾感慨地说:“雪月最可贵的精神就是特别热爱家乡。”湖南诗人沙菲赞其“不将外国作天堂,却把天堂搬故乡”。夫妻俩还捐建魁斗卫生院院舍,捐赠医疗仪器等设备,安溪县人民政府将该院命名为“树德医院”;捐资给安溪县铭选医院添置医疗器械及助建树德综合楼,创设峥嵘医学科学研究人才基金。夫妻热心家乡公益事业,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办医造福人民”金质奖章、“兴医利民”匾额及荣誉证书。夫妻还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捐资兴学”金质奖章、银质奖章、“惠泽桑梓”“乐育英才”匾额及荣誉证书,获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造福桑梓”匾额,获安溪县人民政府授予“热心公益、造福桑梓”匾额。

1998年4月8日,易黄雪月在新加坡病逝。她病逝后,设立贞洋易黄雪月慈善基金,用于家乡奖学奖教助学和扶贫济困。

1998年6月20日,《泉州晚报》“华夏风情”专栏以《情系故土》为题著文,怀念易黄雪月女士。1998年7月18日,《福建侨报》发表署名文章《游子情怀总是真》,缅怀易黄雪月女士的感人事迹。2002年秋,安溪县楹联学会向全国各地诗联界征稿,由贞洋易黄雪月慈善基金主办,编辑出版《故园明月》一书,缅怀易黄雪月。2006年6月,泉州市人民政府为其立碑表彰:“易峥嵘、黄雪月伉俪,泉籍旅居新加坡侨胞,其身居海外,心系故里,不吝解囊兴办公益事业,造福于国家社会。为彰其功德,垂范后世,谨勒石,以志之。”

林江水

林江水(1928—2000年),民国17年(1928年)6月生于安溪县官溪镇莲美保(今官桥镇莲美村)。民国34年,就读集美中学。民国37年,毕业后往香港,后转往新加坡谋生,在著名侨领刘梧桐的集华船务公司任职,继在新加坡及缅甸创办内衣制造公司。1954年,创办旺温公司,经营船务进出口业务。1959年,往香港经营进出口业务。

1961年,林江水往马来西亚,在吉隆坡研究开发音像制品,开设联馨唱片有限公司、联和兹电工业有限公司、实福炼油厂有限公司等。1989年,林江水在香港开设具有规模的保险公司,事业不断发展,成为一名企业家。

1984年,林江水回到阔别数十年的家乡探亲。1993年起,他捐赠官桥医院发电及医疗设备。1996年,林江水因病回到家乡官桥医院治疗,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病情得到控制和好转,他甚感欣慰。

林江水在回乡治病期间,获悉官桥正在筹办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他受集美中学校主陈嘉庚倾资办学精神的影响,决定捐资在官桥镇创建包括小学和初中部的学校,分两期进行建设。从1997年起,林江水捐资建成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音乐室、食堂等,建筑面积5020平方米。为表彰林江水热心兴学,安溪县人民政府将学校命名为“江水学校”。该校于1998年招生上课,中小学生2000多人。1999年2月5日,举行校舍落成典礼,年逾古稀的林江水坐着轮椅出席落成庆典。林江水捐赠巨资创建学校,获省人民政府颁发捐资办学金质奖章、“乐育英才”匾额及荣誉证书。

1997年,林江水和夫人曾荷花,捐助建设官桥医院门诊大楼和购置电梯、B超、心电图机等。1998年,林江水和夫人曾荷花捐助建设官桥侨联会所。1998年,曾荷花捐建莲美村委会村部。2001年,曾荷花捐建莲美村老年人协会会所。

2000年,林江水在家乡病逝。

2004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并为其立碑:“林江水先生,祖籍泉州安溪,旅居马来西亚,情系桑梓,慷慨捐资兴办公益事业。为颂扬功德,特立此碑。”是年10月,安溪县人民政府为林江水颁发“安溪县捐赠公益事业重大贡献奖”奖匾。

胡金钟

胡金钟(1929—2009年),祖籍安溪县蓬莱镇龙溪村,民国18年(1929年)出生于新加坡。胡金钟中学毕业后从商,经营橡胶、房地产及金融业,先后开办有利企业有限公司、南洲树胶厂有限公司、大马火锯有限公司、南辉有限公司、胡金钟实业有限公司、星金融发展有限公司、金辉控股有限公司等,成为一名实业家。他曾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南洋胡氏总会主席,新加坡树胶装配公会主席,布莱德邻区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布莱德邻区福利委员会主席,布莱德邻区民众联络所主席,同济医院主席,南洋女中董事副主席,南洋初级学院董事,社会发展部社会基金委员会委员等30多个职务,在商界和民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1981年,胡金钟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委;1985年,任会馆第一副主席。1991年,他大力支持会馆主席唐裕倡议,发起筹办第一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并任筹备工委副主席,积极发动捐款和参加各项筹备工作。历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他均做大量工作,带领团组参加,增进乡亲情谊。其中,第五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在新加坡召开,他身为新加坡安溪会馆主席,负责组织会务工作。并邀请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张九桓出席大会开幕式。

胡金钟为新加坡的经济繁荣作出贡献。1976年、1980年、1990年,分别获新加坡总统颁赐的公共服务奖章(P·B·M)、公共服务星章(B·B·M)、公共服务星章勋条(B·B·M·L),在新加坡的安溪侨亲中最早获此殊荣。并获新加坡社会发展部授予元老奖。2005年,获新加坡公民咨询委员会颁发的新加坡建国40周年纪念先驱领袖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新加坡安溪乡亲。为此,新加坡安溪会馆全体执监委及乡亲百余人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为他祝贺。

胡金钟年少时,崇拜华侨先贤陈嘉庚和李光前,把他们热心公益事业作为学习楷模。他身居异域,情系桑梓。1994年后,先后捐资修建家乡胡氏大鹏祖宇,捐建龙溪小学校舍,捐资设立教育基金会,捐资安装龙溪村电话,资助龙门隧道工程等。1997年,获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泉州市捐赠公益事业”铜质奖章及荣誉证书。

2009年1月16日,胡金钟在新加坡病逝。

陈福接

陈福接(1935—2006年),安溪县官桥镇吾宗村人,民国24年(1935年)4月生。1954年10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分配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并参军入伍。

入伍后,一直从事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1958年,参加“331”电子计算机研制,设计运算器的除法器,独立完成全部程序设计。是年,该样机能解题运行,受周恩来总理接见,深受鼓舞而倍加努力。1959年,他带队到汉口改进、生产“331”机。1964年,参加441-B的调试、试算。1965年5

月,组织441-C高炮指挥仪的研制。1970年,南迁长沙,从事718工程计算机、银河巨型机的研制,是主要设计者、领导者和学术带头人。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7年,出席第二次全军英模会议。1990年,获劳动部授予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83—1993年,任计算机系主任兼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完成“银河石油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建成西南计算中心银河亿机系统;研制成“银河仿真-1”“仿真-2”“银河超级小型机”。特别是任“银河-2”工程总指挥时,于1992年研制成功“银河-2并行巨型机”,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贺电中说:这是我国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高性能计算技术的一大进步。1993年,中央军委授予该计算机研究所“科技攻关先锋”荣誉称号。他狠抓教学与基础研究,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取得丰硕成果。1989年和1993年,计算机系分别获国家教委授予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1993年9月,陈福接在“银河-2”研制工作的装机现场突发心脏病。1994年后,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主持并参加“八五”“九五”国防预研课题,培养研究生。1996年,获首届“湖南科技之星”称号。1997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2005年9月,经组织批准退休。

陈福接是中国著名的计算机系统研制专家,曾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顾问,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少将(专业技术一级、文职一级)。曾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委副主任,信息存贮技术专委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委员、理事、常务理事;是南昌陆军学院顾问,解放军指挥技术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客座教授。他亲自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23人,硕士研究生16人,指导博士后1人。他创建银河服务部和银河计算机产业公司(MAC中心),以亲身经历,总结该系(所)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动力,就是“胸怀祖国,团结协作,志在高峰,奋勇拼搏”的“银河精神”。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要有《一种容错主存结构的研究》《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进展》等。著有《电子计算机磁芯存贮器》《大规模并行机程序并行化理论与技术》等著作。获国家级科技一等奖2项,部委级一等奖2项,部委级二等奖5项。曾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2006年3月10日,陈福接在厦门病逝。

陈火旺

陈火旺(1936—2008年),安溪县长坑乡玉南村人,民国25年(1936年)1月19日生。195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9月至1959年2月,在北京大学数理逻辑专业进修。1965年10月至1967年2月,在英国皇家物理所进修。1970年8月,调入长沙工学院。1978年10月,调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1982年后,先后任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兼研究所副主任、教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博士生导师。1985年,荣立二等功。1987年6月,任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90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

陈火旺是中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1967—1968年,他主持设计并成功研制中国第一个符号宏汇编器,他提出的递归结构式的符号宏指令产生技术为许多单位所引用。1971年,他主持和领导全国Fortran编译程序会战,负责编译器的总体设计,并于197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Fortran编译系统,开创中国国产计算机装备Fortran语言的新时代。1973—1979年,负责中国首发洲际导弹发射试验工程中心计算机DJ151语言系统研制,担任符号宏汇编系统和FortranIV编译系统设计师,提出因子分解式全局优化技术,是国内第一个具备全局优化的编译系统。1978—1984年,参加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1的研制工作,负责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提出一整套用软件工程方法研制大型软件的方案和规划,直接主持设计并成功研制向量Fortran语言,为向量

识别器的研制奠定基础;率先在国内倡导和开展面向对象方法的研究,主持设计国内第一个面向对象集成化软件开发环境,主持研制成功英汉机器翻译系统,把中国的英汉翻译技术提高到国际水平;主持研制非单调推理系统,把PROLOG从单调发展到非单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针对军用软件中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力倡导高可信软件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研究。陈火旺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项目10多项,在计算机软件和理论方面有重要影响,在《JournalofLogicandComputation》《逻辑与运算》)和《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他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特等国防科技成果奖1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陈火旺是中国计算机软件方面最早的博士生导师之一。他指导和培养博士后16人、博士研究生50人、硕士研究生近百人。陈火旺是中国最早的工科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与专业目录的编制主持人。他编(译)计算机方面著作4部,其中《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获国家级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是国内迄今为止影响最为广泛的教材之一,被重印10多次。陈火旺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较早的成员之一。他为国家计算机软件学科的构建和学位制度的建立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他主持的“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促进计算机学科建设”研究,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陈火旺在主持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工作期间,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科建设奠定基础。陈火旺是中国计算机软件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为国家、军队和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作出突出贡献。他志存高远,治学严谨,造诣深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是深受学术界敬重的一代名师。曾任中国计算机科学理论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兼职委员。

2008年2月,陈火旺在长沙病逝。

陈再成

陈再成(1941—1997年),安溪县蓬莱镇彭格村人,民国30年(1941年)1月生。1963年8月,陈再成毕业于厦门大学,被分配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任技术员。1964年2月,任永安烤烟试验站“五反”工作队副队长。1965年1月,任惠安社教工作队秘书。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人秘组干事。1970年3月,任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1972年10月,任中共漳浦县委组织部干事。1975年11月,任漳浦县教育局副局长。1977年1月,任龙溪地委组织部干事、副科长。1983年8月,任龙溪地委组织部副部长。1985年5月,任中共漳州市委常委、秘书长。1990年5月,任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1996年3月,任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1985年,在龙溪地区改为漳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原漳州市(县级市)建制改为芗城区时,时间紧、任务重,身为地委组织部副部长的陈再成夜以继日,做好企业改制,职能转变,体制改变等大量的前期改制工作,得到组织上的肯定。新的漳州市委成立时,陈再成被任命为市委常委、秘书长。

1986年,漳州市委、市政府成立贯穿市区东西主干道胜利路改造开发领导小组,陈再成任组长。其时,新旧体制并存,要做好“拆迁”“改造”工作,存在许多困难,沿街还有许多破旧危房,街头又搭盖着不少门市、摊点。按照规划,工程总投资需1.9亿元。开始时,市政府只拨给178万元周转金和6000元开发费。仅拆迁三个地段,征地0.667公顷,购买安置房就花掉160万元,剩下18万元连付拆迁工资都不够,更谈不上进一步拆迁改造。陈再成除做好市委秘书长的日常工作外,把余下时间都用于拆迁改造工作。他带领小组成员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找到积累资金的多种渠道。决定边改造开发边积累资金,变把拆迁费发给拆迁户、让拆迁户自己建房、买商品房的办法为拆迁给房不给钱、资金统一使用、保证每个拆迁户都有房住。同时,注意充分利用有限地皮,合理设计,增加楼数和层数,安置房都建成6层、7层,底层作为商店出租。多余的安置房作为商品房出售,以积累资金。在拆迁过渡期间发给补贴费和搬家费,帮助拆迁户解决生产、生活出路,解决产权纠纷。在动迁之前,领导小组制定《漳州市建设拆迁安置办法》,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市政府颁布施行,使拆迁工作有法可依。在执行中,又制定具体奖罚办法,并将拆迁安置情况张榜公布,民主评议,群众监督,使拆迁工作顺利进行。经过两年时间,拆迁旧房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拆迁居民437户1576人,开发建设24个项目,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开发投资2660万元,整个拆迁改造工程不花财政一分钱。拆迁户平均入增居住面积3.15平方米,拓宽和修建街道772米,增加绿化面积6600平方米,路面拓宽,大楼沿街竖立,人车各行其道,市容街貌大为改观。1988年12月9日,《福建日报》以《走“人民城市人民建”新路子》为题、1989年3月10日,《人民日报》以《办法是有的》为题,分别给予报道,吸引兄弟县、市有关领导到漳州市参观学习。

1987年,他主持改革漳州宾馆。改变传统观念,把从单纯接待型转变为接待服务型,敞开大门,对外开放,实行定额承包责任制,超奖少扣办法。建立三级卫生管理制度,层层抓落实。客房被单,用具做到一客一换,客房利用率达87%,实现扭亏为盈,利润达80万元。1988年1月—5月,共接待宾客7.9万多人次,客房利用率90%以上,客房收入101万元,比1987年同期增长43.97%,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全省首家不拿财政补贴,成功改革的地市级宾馆。1988年7月1日,《福建日报》以《改“首长至上”为“宾客至上”漳州宾馆敞大门迎来宾》为题给予报道,省内多家宾馆仿效改革。1986年,为让市民有一休闲游览的去处,他首先带头捐资,筹集50万元,主持在距市区中心8公里的云洞岩开发风景区,在景区里建立闽南碑林,有宋代理学家朱熹“溪山第一”等题刻200多处,吸引来自四方的游客,发展旅游经济,成为省级名胜风景区。

陈再成担任泉州市政府副市长期间,先后分管城建、农业和农村等工作,兼任漳泉肖铁路工程建设总指挥。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注意总结经验,指导工作,抓好落实,把群众放在心内,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其间,全市粮食总产量保持基本稳定,乡镇企业效益连续三年位居全省首位,全面超额完成省定造林任务,水利水电建设和扶贫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在任漳泉肖铁路工程总指挥期间,经常下基层,跑工地,工作抓细,抓具体,召开各种会议,与当地领导研究解决具体困难,与工程技术人员探讨工程质量,为群众解决征地、拆迁、补偿等问题。陈再成经常带病坚持工作,捂着病休,日夜操劳,时时挂念着铁路工程进度,晋京赴榕请示汇报。在他的带领下,漳泉肖铁路工程建设缩短工期,提前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1995年底铺轨到泉州站的任务,为泉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陈再成在病重期间,仍然关心着全市的经济建设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

1997年4月14日,陈再成在泉州病逝。

陈应辉

陈应辉(1950—2009年),安溪县官桥镇碧二村人,1950年12月生。1969年2月,在龙涓公社插队。1971年3月,在清流县嵩溪建设兵团2师8团7连当战士;10月,在永安加福煤矿兵团5团12营任职工。1972年11月,在福建农学院农学系学习。1975年9月,任安溪县农业局技术员。197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中共安溪县委组织部干事。1980年4月,任长坑公社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1981年11月,任蓝田公社党委书记。1983年11月至1984年11月,任代理县长。1984年11月至1987年9月,任中共安溪县委常委、县长。1987年9月,任中共永春县委常委,10月,任永春县副县长。1990年7月,任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副校长。1993年4月,任泉州市交通局局长。1994年11月,任泉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96年4月,任宁德地区行署副专员。2000年11月,任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7年3月,任宁德市人民政府副巡视员,兼任宁德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宁德市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宁德宁武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宁德陆军预备役海防团第一政委。

陈应辉在安溪县工作期间,工作有思路、有魄力,办事果断,政绩显著。特别是担任县长期间,他把安溪脱贫致富作为执政第一要务。安溪县被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定为重点贫困县,魁斗、蓬莱、尚卿等10个乡(镇)被确定为贫困地区,他积极向上级争取,1985年起,5年不负担粮食统购和农业税。他还晋京争取扶贫资金,运用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扶贫综合开发。他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大胆果断地决定,用县财政担保,向银行贷款与外商合作创办安溪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尔后,该公司发展69个分厂(加工点),解决7000多农村贫困户人员出路,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陈应辉多次到省政府争取安溪茶叶出口配额、铁矿石开采权,群众生活用煤配额,组织劳务出口等,使不少贫困地区的小农经济向适度规模的区域经济转变,全县脱贫致富取得初步成效。在永春工作期间,虽调为副职,但能正确对待,从不气馁。他分管的工作敢抓敢管、认真负责,先后完成市话改制、东段公路改线、味精厂扩建等重大任务,赢得良好声誉。在任泉州市交通局局长期间,全省实施“公路先行工程”,他在泉州公路拓宽改造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经常深入一线检查、指导、督促,协调各方面关系,帮助基层排忧解难,推动工程顺利进展,确保质量第一,其中,国道324线泉州段质量为同期工程之最。在任泉州市政府秘书长期间,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综合协调、督察落实、保障服务作用,确保政令畅通。

陈应辉在宁德市工作期间,先后分管外经、高速公路、粮食、商业、供销、物资、金融、纠风、信访、农业、规划、建设、环保、民兵预备役及东侨经济开发区等工作。他工作热情,开拓进取,提出并实践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和措施,所分管和负责的工作成绩突出,富有成效。其中,他专管的福(鼎)宁(德)高速公路主线141公里和福安连接线31公里的工程,工程概算81.13亿元,从1998年2月25日争取交通部立项、2001年1月8日正式获准开工至2003年6月28日建成通车,整整五年半时间,他倾注了感情,历尽了艰辛,全心投入这项他从政以来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业,为破解制约宁德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打通福建通往长三角的出省大通道作出了突出贡献。工程开工之初,他率团专程到美国考察高速公路路网建设。为了工程早日开工建设,他精心组织有关专家对线路、项目可行性等进行反复论证,往返奔波于中央及省直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工程建设期间,他经常深入到福安、福鼎、霞浦沿线地质勘探地点进行检查,反复强调福宁高速公路要创全优工程。桥梁、隧道、软基、高边坡等工程难度大,他严格抓好“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致力为闽东人民建设一条高质量的发展大通道。2001年9月,在全国高速公路质量检查评比中,宁德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被评为全国三年质量年活动“十佳”优秀项目法人单位。1999—2003年,连续5年被省重点办评为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工作单位。他除严抓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外,同时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福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指挥部的一批干部先后走上领导岗位,大部分干部职工成为运营公司骨干。

陈应辉对分管的环保工作,除经常听取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外,还经常深入到基层调查了解、检查指导。在听取全市石板材企业污染整治督查组督查情况汇报后指出,为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石板材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然后推动石板材行业做大做强做优。在古田县鹤塘镇检查时,深入到芝山石材加工基地实地察看,指出古田县地处闽江中游、熬江上游,是宁德市唯一与福州水系相连的县城,要继续推进芝山石材加工基地环保建设,确保福州饮用水源安全。到屏南县调研时,他指出,要充分发挥“水清气净在屏南”的环境资源优势,着力打响白水洋的旅游品牌,开发旅游经济。在宁德市霍童溪流域调研环保工作时,他深入到九都镇南阳实业九都种猪养殖场,霍童镇邑板省级生态示范村和石桥板材加工厂进行实地考察,提出做好宁德母亲河霍童溪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大家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保护霍童溪流域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大家的资产和财富。在福鼎、福安、蕉城调研时,他再三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并重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保部门应严格审核,筛选能耗少、污染小、效益高的投资项目,切实当好政府参谋。不要把高速公路作为污染转移的便捷通道。他提出要以“三个整治一个确保”为重点,抓工业污染整治,抓一批实行挂牌督办的重点排污企业整治,抓城市农村污染源整治,确保饮用水安全。提出全面实施“市区禁煤、油烟整治、粉尘整治、机动车尾气整治、噪声控制”五大工程,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在农村污染源整治工作中,加强小流域污染治理,规范水产和规模化畜禽养殖,重点推行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宁德市环保工作得到省环保局的肯定。2007年,省环保局为此专门安排50万元给宁德市作为选定环保项目资金之用。

陈应辉对分管的经济、建设、农业、粮食等工作,能针对性的提出指导意见。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他强调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增长极港口中心城市中提供更好的服务,重点在项目带动、民营经济、“三农”工作、商标等四方面做好服务,在整顿与规范市场秩序中提高监管水平,加强监管力度。到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现场办公时,要求城市建设部门要多为他人着想,要把关心帮助城建项目的开展作为自己的责任,主动上门服务。他关心爱护在宁德投资创办企业的华侨和闽南籍企业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办事难等软环境问题。对水利工作,他强调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从增进农民福祉出发,解决农村最紧迫、农业最需要、农民最关心的水利问题。要求修订完善防洪抗震抗灾预案,落实防汛责任制。陈应辉兼任宁德市人民政府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主持制定《宁德市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方案》,增强粮食安全预警能力,确保全市粮食市场稳定。对民政工作,他提出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抓好城乡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及推进殡葬改革工作。

2005年7月,陈应辉被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经过2个疗程化疗,病情稍好后返回宁德市工作。其间,病情多次反复,又经多次化疗。在与病魔顽强搏斗的同时,他仍心系事业,始终关注和牵挂宁德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一直牵挂环三都澳区域发展和宁武高速公路建设。他不顾病痛,多次晋京赴榕,向有关部门力陈要义,争取三都澳水域扩大开放和宁武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的立项和资金。

陈应辉工作勤奋,经常白天下基层,晚上处理公务。他平易近人,善待群众,对身边人说:“小事不计较,糊涂一点;大事风格高,潇洒一点。”他将调离安溪到永春工作时,一位有名望的华侨脱下手上带了多年的金表要赠送给他,作为留念,他谢绝接受。陈应辉在安溪龙涓福黎插队锻炼时,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后来,即使到泉州、宁德等地工作,只要有回安溪,他就抽空到龙涓看望当地群众。1993年,陈应辉得知福黎村要建一座石拱桥,除与夫人各捐1000元外,还发动企业家合捐18万元给予支持。1996年,陈应辉伉俪捐资2万元支持福黎村小学建教学楼;2006年,又以夫妇名义捐资3万元给福黎村老人基金会;2007年,再次以夫妇名义捐资2万元支持该村小学建教学楼;2008年,福黎村道路硬化建设,陈应辉发动企业家合捐54万元给予支持。

2009年4月2日,陈应辉在泉州病逝。

二、人物传略

廖博厚

廖博厚(1907—2002年),祖籍安溪县尚卿乡翰卿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于泉州市(今鲤城区)北门。民国16年(1927年)春,廖博厚毕业于厦门集美师范学院。民国19年夏,在泉州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互济会。民国29年,在南安洪濑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30年,脱离国民党关系,不再参加国民党活动。至1949年5月,先后在厦门、南安、晋江等地任小学教员、校长及厦门建和行会计。1949年6月—11月,在泉州从事策反工作和支前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至1951年3月,任晋江地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委会秘书。1951年3月至1956年6月,任泉州市(时为县级市,下同)卫生局局长。其间,1951年9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任民盟泉州市委会主任委员。1956年7月至1966年6月,任泉州市政府副市长。1978年10月至1986年1月,任泉州市政协副主席。1986年1月至1994年,任泉州市(地级市)政协副主席。曾当选泉州市一届至六届、八届至九届人大代表,福建省一届至四届人大代表,民盟泉州市委一届至八届主任委员。廖博厚为人正派,工作认真负责,生活俭朴。

2002年12月25日,廖博厚在泉州病逝。

林盛

林盛(1910—1999年),原名林春魁,安溪县蓬莱镇龙居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民国19年(1930年),林盛毕业于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民国20年至34年,先后在陈嘉庚公司“集美”2号、“福宁”“福东”等轮船及中威公司、中华公司“源长”“华盈”轮船任三副、二副至大副。民国34年至38年,任“太安”“泉荣”“神农”等轮船船长。其间,民国38年,“神农”轮船被国民党拉兵差,强令从汕头运国民党军队和武器到海南岛,他想这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该岛增大阻力,就协同轮机长与国民党军队斗智,将轮船转向开到香港。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林盛到香港华夏公司任“奥比特”轮船船长,参加反美蒋对中国封锁、禁运的斗争。1951—1959年,任轮船总船长、船务部经理,负责华夏公司船队的高级船员组织工作,与香港及外国船长有很多联系,在航运界享有较高名望。1959年,因工作需要,调回北京外运公司工作。作为党外人士,他毅然放弃留港优厚条件,携眷到北京赴任,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自觉的组织纪律性。在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工作期间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被评为高级工程师。1972年退休。

1999年12月,林盛在厦门病逝。

林长青

林长青(1912—1995年),安溪县龙门镇龙山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12月14日生。他在集美师范学校毕业后,历任小学教师、校长,联保主任、镇长、区长、龙门汽车公司经理等职。民国35年初,林长青与陈丙丁、叶采真、林泗水等在厦门成立安溪建设协会,筹集资金,修复安同公路,并重置车辆,恢复运营。林长青任汽车公司经理,时逢战乱,为防途中抢劫,在东岭半山筑楼架枪护路,又派人员武装押车,保护旅客特别是侨客的人身、财物安全。

1949年10月,林长青往台湾省。先后组建马来亚企业公司、侨营交通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周林企业公司,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曾任国民党保安第一纵队中校附员兼挺进支队长;华侨狮子会会长和台北市福建省同乡会常务理事,台北市福建省同乡会评议委员。1964年4月和1967年12月,分别担任台北市安溪同乡会和院辖市台北市安溪同乡会常务理事,1976年12月、1980年3月、1983年5月、1986年5月,先后被选为院辖市台北市安溪同乡会第二届至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1988—1989年,林长青捐资家乡修建祖祠、道路和学校。

1995年,林长青在台湾逝世。

李月

李月(1914—2007年),女,民国3年(1914年)生于安溪县蓬莱乡鸿福保(今蓬莱镇鸿福村)。她与蓬莱镇蓬溪村柯章秀结婚后,因家境贫困,即携子往新加坡谋生。抵新加坡后,勤劳俭朴、建家立业、培养子女。其子柯宝国、柯保安、柯宝明,经营五金机械,业有所成。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李月和侨亲柯秋水到清水岩,决定由她和柯秋水出资兴建清水岩寺第三殿。于是,李月母子及柯秋水父子带头捐资,至1988年,两人捐资金额并列第一,为清水岩的保护、恢复和发展作出贡献。

1985年,李月及其子柯宝国在安溪第八中学捐资修建4层学生楼1幢,名为“敬业楼”,同时创设奖学金。20世纪90年代,李月与其子捐建蓬莱医院左侧3层16间简易职工宿舍楼,名为“章秀楼”。她捐资给清水岩旅游区、龙门隧道工程、尚卿乡中山村道路工程等,捐建蓬溪村敬老院、进来小学岩白分校校舍,捐赠蓬莱医院医疗设备。1996年,李月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资办医金质奖章、“兴医利民”奖匾及荣誉证书。李月言传身教,带动下一辈关心家乡公益事业。其子柯宝国、柯保安先后捐建进来小学校舍、安溪第八中学校舍、“二女户”和困难户住房,捐助鸿福村敬老基金等。2007年4月9日,李月在新加坡病逝。

黄联山

黄联山(1914—1991年),民国3年(1914年)生于安溪县尚卿乡科名保(今尚卿乡科洋村)。民国19年,随父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谋生,经营土产生意。

抗日战争时期,黄联山结识胡愈之等进步人士,受进步思想影响,热心为侨胞兴办公益事业,先后创办“侨益”“侨众”等3所华文学校和主持进步侨报《生活报》的工作。后来,这些华文学校、报刊被迫停办。他即利用该场所开办椰城公众针灸诊疗所,保护华文学校财产,并以开办中医业务需用中文为由来保存中文。

1986年10月,黄联山回乡谒祖省亲,目睹家乡学前教育落后现状,毅然变卖家产,创办科洋联山幼儿园。为幼儿园生存计,在雅加达成立科洋幼儿园财务委员会,筹集资金。曾筹集安溪县籍和外县籍侨亲捐资数万元。

1991年7月,黄联山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逝世。

1992年,科洋联山幼儿园由科洋幼儿园财务委员会筹资翻建。后经李尚大、李陆大等爱国侨胞捐资,得以不断完善,成为一所园舍、设备、环境、保教质量较好的农村幼儿园。2006年1月,由于办园经费难以为继,县政府将其纳入县公办幼儿园管理。

王伯兰

王伯兰(1917—2003年),字澧卿,号信天翁。安溪县凤城镇上西街人,民国6年(1917年)3月生,其父王家培为当地饱学之士。王伯兰秉承家学,一生嗜书、读书、教书,视书如命。他聪颖过人,八九岁便能吟诗作对。及长,常与当地名士诵读唱和,感时咏物,直抒胸臆,所作诗联颇具功力,深受名士赞赏。民国30年,风雨如晦,王伯兰步杜甫、王渔洋韵写就《春日感怀》八首、《秋柳》四首等诗篇,格律谨严、慷慨激昂、壮烈感人,字里行间充满热血青年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的悲愤,一时广为传诵,名噪小城,遂有民间“三支半笔”之一美誉。民国35年,他应聘到集美校董会任秘书,凭借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勤勉的工作态度,深得校董信任。

1950年,王伯兰应聘到蓝溪中学任教。教学之余,热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宇宙天体进行独立思考,写下探索文章《不是不可思议的宇宙》,请教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得到郭沫若的亲笔回信,称赞王伯兰有精辟见解。1969年,调往蓬莱中学执教。1977年退休。退休后应城厢中学之邀前往兼课。30个春秋寒暑,他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心无旁鹜,精益求精。他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写作应用能力,在教学中以丰富的学识幽默讲授,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教学效果显著,质量上乘,极受学生爱戴。走下讲坛后,他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积累,结合现代科学教学理念,完成《模糊语文教学法》一文,并列出详尽改革方案,为国家教委及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盛世修志为千秋大业。县里新编《安溪县志》,这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工程,需要修志人才,他应县方志办聘请,于1991年辞去集美校友会的工作,回安溪帮忙编纂事务,在帮助点校明嘉靖版和清康熙版、乾隆版3部《安溪县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为整理出版安溪珍贵的古籍文献尽心尽力。王伯兰治学谨严,曾于1989年对四川辞书出版社编纂的《汉语大辞典》存在的文法、修辞、史实等问题提出尖锐批评意见。在书法临池之余,参阅八大山人《临河序》及《晋书》《万有文库》等相关史料,独辟蹊径,从文法秩序上论证《兰亭序》非王羲之所作,对中华文化的执着和热爱可见一斑。王伯兰生于社会动荡、变革频仍时期,仅留有《信天翁诗草》。1997年,由县文联牵头在安溪文庙举办“王伯兰八十诗文展”。此外,有少量诗联作品镌刻于中国茶都、清风洞、达摩岩、安山庙等旅游景点。

王伯兰曾当选安溪县政协第二届委员、第三、四届常委。他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安溪经济社会发展尽一已之力。2003年9月27日,王伯兰在安溪逝世。

汪济诚

汪济诚(1918—1996年),号一愚,原籍安溪县感德镇霞春村,民国7年(1918年)3月生。民国29年,参加地方组训工作,任安溪县长康区署指导员。民国34年,往台湾省台北市,在台湾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服务。民国35年底,转入台湾省产物保险公司,历任课长、副主任、专门委员。1983年,以专门委员届龄退休。退休后,担任福建同乡会文教委员会委员、闽南同乡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南亚台北市六桂宗亲会和台北市安溪同乡会常务理事兼总干事、台北市麒麟文化艺术协会名誉会长兼艺术导师。

汪济诚是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幼年师从泉州晚清举人汪煌辉,攻读古文诗词,研习书画。及长,勤学力行,行、草书融汇各家之长,独树风格;甲骨、钟鼎、魏碑、隶书各有创意;所画梅、兰、竹、菊“四君子”蕴涵古雅神韵。作品数十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大展,曾获中日文化交流国际书道展首奖和世界网溪艺术家奖。其作品、传略载入《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当代民间名人大典》《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等专集及百种报刊,并被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文化机构及个人珍藏。有《汪济诚书画集》《汪济诚诗词集》和《东南亚六桂堂宗亲人物志》(与江锦帆合编)等书刊行世。1989年春,应台北市安溪同乡会和台北市六桂宗亲会联合邀请,首次在福建同乡会文化中心举办个人书画展,200多件作品均被有识之士争先约订收藏,其中部分精品,有20多人同时复订。

汪济诚国学素养颇深,秉性忠厚谦和。有钤印联“自维愚鲁萦千虑,济世无方秉一诚”,可见其为人处世之道。曾为台北市安溪同乡会劝募奖助学金,遍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设立奖助学金委员会,嘉惠同乡优秀子弟;并参与编纂六桂堂姓氏史料、海内外宗亲传志,筹建六桂堂宗祠,积极参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他热心乡情联谊,担任台北市安溪同乡会总干事,积极主动做好会务,深受乡亲与艺术同仁的敬重。1991年,汪济诚回乡,倡议并捐资25万元兴建安溪县霞春中学教学楼。1995年8月,他把在台湾唯一的儿子其洋前年逝世的人身保险费和吊礼金,连同自己筹措的共10万元人民币以及珍藏多年的389卷图书先后寄回霞春中学,以其父存良的名义创建“存良图书室”。他还为沟通海峡两岸、振兴安溪经济做了大量工作。

1996年3月26日,汪济诚在厦门逝世。

周锦隆

周锦隆(1924—2010年),原籍安溪县虎邱镇竹园村,民国13年(1924年)生。幼年时随父迁往台湾省定居经商,经一路打拼,终于取得一定成就。曾担任第三届至第五届台北市安溪同乡会监事,第六届台北市安溪同乡会常务理事,第八届至第十届台北市安溪同乡会理事长。

“回馈社会,将爱心永远传递”,是周锦隆最大的心愿。周锦隆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积极推动安台两地之间联络乡情、交流合作、寻根谒祖、故乡建设等工作。他与妻子林慧英、儿子周宜宏,多次慷慨解囊,捐建家乡的水泥路和学校,助力家乡公益事业。捐款11万元助建龙门隧道;为虎邱竹园第一小学添置30台电脑,捐资修建虎邱竹园蒲西祖祠;发起筹集并向安溪慈善总会捐款28万多元,用于慈善事业,并捐赠轮椅车100辆;向安溪县中医院捐赠救护车1辆;两次帮助安溪县台属联谊会筹款购置接待车辆。

周锦隆任职台北安溪同乡会期间,多次在台北市接见接待安溪县赴台交流考察团,多次带团回安溪参加安台两地交流活动,在促进安台交流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工作。2002年,他率先以台北市安溪同乡会名义率团回安溪交流考察。多次率团参加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为联络乡情乡谊贡献心智,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2010年1月,周锦隆逝世。

林列

林列(1925—2006年),曾用名林光烈,安溪县西坪镇龙地村人,民国14年(1925年)10月生。民国34年7月,林列毕业于省立南靖师范学校。8月,任教于安溪西坪小学,曾先后任教导主任、校长,为学校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民国38年6月,任安溪县崇新区农筹会主任。是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4月,林列任中共安溪县第七区工委会副书记,为新中国地方政权的建立,土地改革做了许多有益工作,赢得组织的信任和提拔。1952年7月,调人福建省图书馆工作,先后担任辅导部主任、副馆长等职。他热爱图书馆事业,对事业尽心尽职,长期坚持自学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组织能力及管理水平较强,赢得单位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赞誉。他具有丰富的图书馆工作实践经验,特别是对图书学、版本学、古籍文献和地方文献,有较深入的研究,古汉语水平较高,先后编辑出版多部专著,对省图书馆及全省县、市馆的古籍抢救、保护、整理、利用作出重大贡献。还担任福建省文史馆福建丛书顾问编委。林列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在高血压病发作时,仍带病坚持工作。1983年9月,经组织批准在省文化厅离休(副厅级)。离休后,还积极参加馆内及社会工作,发表大量的专业论著。1992年8月,被省文化厅授予图书馆专业副研究员任职资格。

林列情系桑梓,心系教育,关注家乡教育事业发展。生前多次提出将他个人珍藏的书籍捐献给家乡中学。2010年2月,其妻将林列个人珍藏的《八闽通史》(明·黄仲昭)一套、《福建通志》(旧版)一套及其他史书、文献、地方史研究、佛学等1000多册,价值数万元捐献给家乡西坪中学。该校为此设立林列图书专柜。

2006年11月17日,林列在福州病逝。

柯其香

柯其香(1925—1994年),民国14年(1925年)生于安溪县蓬莱乡蓬中保(今蓬莱镇蓬溪村)。他毕业于安溪中学。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家乡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其妻林朝花往新加坡经商,开办和隆私人有限公司,经营五金业,发展成为新加坡五金界名商。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柯其香经常回乡探亲,关心和捐助家乡兴办教育事业。1981年,捐资给安溪第八中学(前身为进来中学),分别用于兴建一幢名为“敬诚楼”的办公大楼和设立柯进来教育基金会、添置教学设备、慰问教职员工等。1988年,柯其香在母校安溪一中捐建一幢三层的校友楼。此后,以他为主的侨亲先后为该校捐建一幢五层的综合大楼(侨贤楼)和一幢四层的(3号)教学楼,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条件。此外,柯其香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先后捐赠蓬莱医院、蓬莱侨联会、蓬溪老年协会等单位和蓬中大桥、蓬莱圩头水坝等建设项目,并捐资设立蓬溪村敬老基金等。1990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办学金质奖章、“乐育英才”匾额及荣誉证书。

1994年5月,柯其香在新加坡病逝。

张荣杰

张荣杰(1931—1995年),安溪县大坪乡萍州村人,民国20年(1931年)12月生,小学文化程度。1951年,任大坪乡财粮助理员。1953年,任大坪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1954年,任大坪乡信用合作社主任。195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任萍州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1956年,张荣杰任萍州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他在高级社里建立茶叶高产示范基地,进行大面积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成活率90%以上。1957年,农业部组织南方13个省的茶叶代表到大坪萍州参观学习。是年,他出席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8年后,张荣杰历任萍州大队大队长、党支部书记。1958年,他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大会,萍州大队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

1972年后,张荣杰和萍州大队(村)党支部带领全村人民自力更生,先后投资近200万元,建设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800千瓦(一级电站200千瓦,二级电站600千瓦),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1977年,在茶叶专家指导下,张荣杰组织实施低产茶园改造工程。1989年,经省组织专家鉴定验收,被改造过的老茶园年亩产由原来的30公斤提高到325公斤。1990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千亩低产茶园改造三等奖”。

1978年,张荣杰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1993年,被评为农民高级技师职称。曾当选政协福建省第二、三、四届委员。1995年10月20日,张荣杰在萍州村病逝。

汪枝等

汪枝等(1934—1988年),安溪县感德镇霞庭村人,民国23年(1934年)2月生。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出生3个月后,其父即往南洋谋生,一去杳无音信。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贫困,仅读几年小学。

新中国成立后,汪枝等刻苦学习文化、学习政治,追求进步。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总是把党的事业摆在首位,尽职尽责。他的人生格言是“做人要忠、勤、俭”。是年底,他任霞春大队民兵营营长。为发展民兵组织,提高民兵的军事素质,历尽艰辛。民兵集训时,他放弃自己的一切家事,有时几个昼夜没有回家,家人病了也无暇顾及。民兵训练中,他身先士卒,自己先学好基本功,再传授他人。不论春夏秋冬,摸爬滚打,从不叫苦叫累。他给民兵讲解动作要领,做示范,总是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培训出尖子班、尖子连。他经常带领民兵到公社和县里,进行刺杀、射击、投弹、搏斗、队列等科目演示或比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因此,汪枝等声名鹊起,常常被县武装部聘请到一些公社当民兵教练。1959年后,他多次参加县、市、省的民兵代表大会和泉州军分区的民兵代表座谈会。1959年,他被福建省军区评为“民兵工作积极分子”。1961年,汪枝等任中共霞春大队支部书记。担子重了,但他一如既往,一心扑在民兵工作上。1963年,汪枝等再次被福建省军区评为“民兵工作积极分子”。1964年4月,汪枝等晋京参加全国民兵英模大会,受到毛泽东等中央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并获中央军委嘉奖“五六”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一支(枪号22024073,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央军委下文收回个人保管的枪支,他才忍痛割爱把枪上交给县人民武装部,但枪号和殊荣永远归汪枝等本人)。

1998年2月,汪枝等在家乡病逝。

林中堂

林中堂(1937—2001年),祖籍安溪县官桥镇莲兜美村,民国26年(1937年)5月14日出生于台湾省。林中堂于台湾国民大学毕业后,在台北市创业,先后开办辉鸿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通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和创帮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中国改革开放后,林中堂到海南、广州、长春、上海等地投资创办海南永宏旅业有限公司、海口胜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长春长义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咸特车辅有限公司,任董事长。1995年,在厦门投资开办比庆开发有限公司。是年,任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厦筹委会副主任。1997年,在台中投资高尔夫球场。林中堂是台湾省著名的企业家。曾任台湾省台中市老人会顾问、秀光慈善会名誉会长、爱心慈善会顾问、林四福堂宗亲会常务监事、台中狮子会和台北市安溪同乡会理事等职。

1993年,林中堂从族谱中查到自己的祖籍地是官桥镇莲兜美村。他先后8次回乡,在家乡捐助公益事业,至1998年,共捐资150多万元,修建莲兜美四福水泥大道、资助龙门隧道工程,协助兴建官桥中心学校、兴美教育大楼、安溪县医院、官桥医院门诊大楼、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厦,捐资重修莲林族谱,并劝募安溪在海外的乡亲共襄盛举,为家乡公益事业、慈善事业作出贡献,在海峡两岸享有较高声誉,深得社会及乡亲的好评。

2001年5月,林中堂在台湾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