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概述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南部“金三角”的泉州市西北部,晋江西溪上游,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和“中国藤铁工艺之乡”,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安溪既是农业人口大县、沿海山区开放县,也是革命老区县,拥有铁观音、清水岩、李光地故居三张闪亮的名片。1991年后,勤劳智慧的安溪人民,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县域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由一个全省最大的贫困县跃升为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和经济发展十佳“双优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一个“工贸发达、特色突出、山川秀美、文明和谐的现代山水茶乡”正在崛起。

历史悠久,区位独特 安溪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唐咸通五年(864年)置小溪场,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以小溪场并增割南安近地正式建立清溪县。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清溪县为安溪县。县政府设于凤城镇。安溪地跨北纬24°50′—26′,东16″25°27″经117°36′—17′之间,通山而达海,是闽东到闽西的必经之路,连接沿海与山区县的枢纽,

39″118°00″具有山海交通走廊的区位优势。东接南安市,西邻漳州市华安县,南连厦门市同安区,北毗永春县,西南与漳州市长泰县接壤,西北与龙岩市漳平市交界,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具有立足泉州,面向厦门,背连龙岩、三明内陆腹地之便。戴云山脉东南坡向安溪延伸,县内多山,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2934座。以湖头西缘的五阆山至龙门跌死虎山西缘为界,西部称内安溪,东部称外安溪。外安溪地势较为平缓,平均海拔300米—400米,以低山、丘陵串珠状河谷盆地为主,属南亚热带气候,夏季长且炎热,冬季短而无严寒,年均气温19℃—20℃,年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适合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平均海拔660米—700米,以山地为主,土壤多为酸性红壤和砖红壤,属中亚热带气候,常年云雾缭绕,年均气温16℃—18℃,年降水量1800毫米以上,秋冷较早,春来较迟,年相对湿度78%以上,为铁观音等乌龙茶的种植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全县面积3057.28平方公里,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63公里,是泉州市地域最大的县份。至2007年,全县辖24个乡(镇),20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建制村、6594个村(居)民小组,共有274976户,107.02万人。大部分是汉族,有少数民族25个,人口11115人,主要是畲族。

物产丰富,茶果飘香 县内有晋江西溪和九龙江北溪两大水系。泉州市的母亲河——晋江的源头位于县内西北部的桃舟乡达新村云中山梯仔岭东南坡谷。在沿溪两岸,形成若干冲积平原,为主要农耕地区。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乌龙茶是安溪传统产业,其中,铁观音、黄金桂、毛蟹、本山四大名茶名闻遐迩,远销世界各地。每逢茶季,茶果飘香,万商云集,蔚为壮观,被海内外誉为“飘香的土地”“中国茶都”。1995年,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水果有荔枝、龙眼、芒果、香蕉、凤梨、芦柑、油柿等,尤以油柿量多质优,远近闻名。传统特产有湖头米粉,官桥豆干、山珍豆签、后垵柿饼、龙涓菜干、蓬莱冬瓜糖、长坑麦芽糖、赤岭橘红糕、湖头蜜橘、养脾散、福昌瓷凉席、盛富竹器等,遐迩驰名。特色美食有白粿、鸡卷、芋包、春卷、烧卖、卤面、藿米糍、茈粬糕,咸笋包等,别具风味。山地资源丰富。全县山地面积22万公顷,林木蓄积量437.9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1%。森林中蕴涵诸多珍贵的生物资源与物种。列入国家级保护的动物有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黑麂、蟒、鼋、黄腹角雉5种,国家级保护的植物有1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杏2种。水资源丰富。全县水能资源蕴藏量3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蕴藏量26万千瓦。矿藏点多面广,已发现或探明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28种,主要有煤、铁、锰、铅、锌、石墨、石灰岩、高岭土、花岗岩和温泉等。潘田铁矿位于县内西北部的感德镇潘田村,是全国重要的富矿。

先儒化育,人文荟萃 安溪自古山水秀丽,“龙凤名区”,人杰地灵,名流俊彦继往开来。唐银青光禄大夫廖俨、开先县令詹敦仁先后入场垦殖,唐末诗人周朴、北宋理学大师朱熹到此云游挥毫,南宋抗金名将刘錡择宝地而安忠灵。名儒高士在安溪布施教化,惠政于民,儒家精神和中原文化在自古山多林密、相对封闭的安溪落地生根、熏陶浸染,衍化形成具有安溪特质的茶乡文化,孕育了安溪人豪爽、豁达、大气、包容的民风,濡养了安溪人质朴、敦厚、谦恭、刚毅的性格,锤炼了安溪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意志,培育了自强不息、开拓奋进的安溪人精神。自宋至清,安溪人才辈出,代有才俊,先后有武状元1人,榜眼1人,武进士4人,文进士93人,武举人76人,文举人308人。宋有理学家张读入朝编修《国朝会典》;明有刑部侍郎詹仰庇刚正不阿;清有名相李光地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贤吏林嗣环挥就《口技》名篇脍炙人口,大数学家陈万策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现代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庄希泉、罗豪才,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林军,世界著名医学博士美籍华人李景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宗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少将陈福接,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陈火旺,南昌陆军学院政委、少将杨林雄,《延安颂》歌词作者、文学家莫耶(陈淑媛),国家级帆船运动健将陈秀梅等,可谓国家栋梁,民族精英,各界楷模。据不完全统计,至2007年,安溪人任副处级以上职务干部525人,任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70人,获博士学位128人;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个人246人。安溪历史悠久,自然与人文景观荟萃,是福建省正在开发的又一个旅游胜地。尤以茶文化旅游、古迹朝圣、温泉休闲、体育健身为特色。其中,有誉为“泉石无双地、蓬莱第一峰”、全国唯一“帝”字形结构岩寺的国家AA级清水岩旅游风景区,江南保存最完好名冠八闽的千年文庙,五邑无双的安溪城隍庙,素有“小泉州”之称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湖头镇,集朝圣、茶文化、森林、休闲为一体的国家AA级凤山旅游风景区,集休闲、度假、健身为一体的志闽生态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茶都。茶文化旅游专线成为福建特色的旅游线路,被列为全国三大茶文化黄金旅游线之一。

红色苏区,革命热土 安溪是泉州第一个红色政权——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的诞生地,泉州地区最早的、唯一的、规格最高的苏维埃红色政权的所在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领导安南永德四县的游击战争,掀起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民国21年(1932年)4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形成一个范围近7000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在土地革命战争中,郭节、李实、陈凤伍等数百位革命烈士和人民群众的鲜血染红了安溪土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溪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坚持斗争,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经过近年广泛深入挖掘,从保存的大量文献资料和史实表明,安溪苏区是在闽西苏区的中共福建省委和福建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创建的,隶属于中央苏区。魁斗镇佛仔格土楼(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和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的诞生地),金谷镇东溪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莫耶故居,蓬莱镇温泉村青云楼(陈凤伍等烈士蒙难地),长坑乡崇德中学(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安溪中心县委机关和“八支四团”总部驻地),龙门镇中共安南同边区活动中心,镌刻朱德、邓子恢亲笔题词的凤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一批红色旅游点,构成红色朝圣的经典线路。

著名侨乡,台胞祖地 安溪是全国著名侨乡。历史上由于山多地少,贫穷落后,匪患频仍,许多安溪人先后漂洋过海外出谋生。明末,安溪人就开始东渡日本、南下吕宋(菲律宾)。清代以来,又有大量安溪人分别到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发展。安溪侨胞分布到5大洲29个国家和地区,人数100多万人。其中,新加坡23.85万人,马来西亚28.01万人,印度尼西亚30.07万人,缅甸6.57万人,泰国

1.4万人,菲律宾1.3万人,越南1.4万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南非等国家0.6万多人。全县归侨、侨眷8.1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07万人的7.6%。安溪侨胞为侨居地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作出巨大贡献,许多人成为商界翘楚、业界巨擘、社会精英。如被授予“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普特塔玛勋章”(最高荣誉称号)的民间外交家唐裕,印尼十大木材出口商之一李尚大,印尼第二大华裔企业集团董事长、烟草巨子林天宝,新加坡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和声集团主席李陆大,获马来西亚政府特别奖的云顶集团创始人林梧桐,亚洲最大的邮轮公司——丽星邮轮公司董事长林国泰,荣登世界华人富豪榜的马来西亚银行家陈忠宪等。安溪成为广大旅外侨亲兴办公益、投资实业的热土。至2007年,全县由华侨捐资兴建幼儿园16所,小学202所,中学46所,医院14家,水泥路221条,桥梁162座。侨资投资实业涉及冶炼、建材、电力、机械、地产、酒店、农业综合开发等多个领域。安溪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早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安溪乡民已开始入垦台湾。至清代,又有多批乡民先后迁台。他们不畏艰辛,在台湾地区各地拓荒垦殖,扎根繁衍;他们积极参与郑成功的驱荷复台斗争和施琅统一台湾的活动,积极参与抗法、抗日战争;他们带去祖地族谱和祖宗灵牌,在新开垦的乡村,大量沿用安溪祖地的地名,供奉家乡最信仰的神明,安溪祖地的清水祖师庙宇在台湾地区有近400处分炉。至2007年,在台湾地区的安溪籍同胞248万人,约占台湾人口的1/10强,超过安溪本土人口1倍,分布于台湾地区24个县(市),其中,以台北市、台北县、桃园县、台南县、高雄市居多。安溪台胞在台湾地区各界的名人众多,如台湾“经营之神”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台湾大同集团创始人、国民党中央原常务委员林挺生,台北市原市长、台湾“总统府资政”高玉树,台湾“司法院”原院长翁岳生、台南市市长许添财,台北中华奥委会副主席吕威震,台湾工商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太子集团董事长许胜发,财团法人陈沼涛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陈沼涛,淡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蔡信夫,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原主席、著名作家陈映真,“立法委员”林郁方、王聪松、高明见、林德福、吴光训、白添枝、纪国栋、翁重钧、李鸿钧等。安溪以台胞台属众多的优势,依托独特的“五缘”(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关系,积极推进安台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1991—2007年,台胞回乡联谊谒祖20多万人次,安溪赴台交流7000多人次,台胞在安溪投资2亿多美元,创办83家企业,捐赠8844.92万元兴办公益事业,为安溪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随着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和安溪投资环境的改善,安台交流更加密切,交流领域不断拓宽,交流质量和层次不断提升。

1991—2007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过了“解决温饱——夯实基础——快速发展”三大进程,县域经济特色凸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迈进了“强县富民”的康庄大道。

攻坚克难,消除贫困 1991年前,安溪交通不便、电力匮乏、山多耕地少、产业结构单一,拥有80万人口的安溪,有23.96万人生活在温饱线下,贫困面占全县总人口的25.8%,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3%,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贫困县,也是福建省最大的贫困县。199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617元,居福建省64个农村县中倒数第6位。是年起,安溪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决策,打响扶贫攻坚战役;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重点,农科教相结合,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搞规划、打基础、抓种养、促工商”等重要举措,先后建立茶叶、水果、林竹、畜禽、食用菌五大农业特色基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布局更趋合理。2007年,全县粮食产量14.58万吨,水果产量2.6万吨。全县林地面积占泉州市林地总面积近1/3,森林覆盖率67.1%,绿化程度91%,达到森林生态平衡,被省政府确认为造林绿化达标县。脱贫致富工作取得长足发展。199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国定贫困县标准,安溪由国定贫困县改为省定贫困县。1996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发出“举全市之力,攻贫困之坚”的重大举措,推进山海合作,全县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向深层次拓展。是年,全县消除绝对贫困。199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709元,绝大多数贫困户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初步完成农村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彻底摘掉安溪贫困县的帽子。之后,安溪加紧实施科教兴县、科技兴企、科技兴农战略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产业化进程。200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45元,2005年,达5156元,年均增幅保持在10%左右,收入水平从全省第12位上升到第7位,增幅居全省第2位;全县有15个乡(镇)、310个村(居)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

深化改革,壮大实力 1991年后,安溪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和全面推进阶段。邓小平南巡讲话,把安溪推向全面开放的浪潮。继续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小型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度改革,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财税、金融、外贸、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社会保障等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安溪人打通龙门隧道,投建蓝田水库电站,拓宽泉安公路,建成中国茶都,在改革开放路上奋起直追。中共十六大的召开,把安溪引入综合改革的“深水区”。确立“现代山水茶乡”目标,推进“强县富民”策略,谋划“两城五区”格局,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启动安厦高速公路,拓展“四大工业园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全面加速的快车道,彻底甩掉“拖福建后腿”“泉州发展大包袱”的帽子。茶乡儿女走出山门,纵横四海,在茶业、水电、矿产、物流、百货等领域异军突起,叱咤风云,涌现出林秀成、陈发树、柯希平、杨景队、陈清河、林文侨、王文礼、陈明辉等一大批各界精英,缔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192.85亿元,比1991年6.25亿元,增长29.85倍,财政收入15.55亿元,比1991年0.60亿元,增长24.91倍;农业总产值28.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35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

7.99倍、9.43倍。

工业强县,挺起脊梁 面对省、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战略部署,面对周边逼人的发展态势,安溪努力在夹缝中求突破,在突破中调整战略,在调整中实现跃升。2003年,县委、县政府明确制定“工业强县、茶业富民”基本策略,提出安溪经济发展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茶业产业化,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文化软实力为基本方向。围绕“工业强县”目标,发挥资源、区位、人文优势,推动经济发展从以农业为主逐步向以工业为主转变。系统地作出“八五打基础,九五立支柱,十五迈大步,十一五上台阶”的工业发展总构想,着重在“特”字上下功夫,重点培育“六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五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一个工业大县的架构,三安钢铁、集安锰铁、八马茶业、铁观音集团、恒星工艺、三元岩水泥等一批工业企业迅速壮大。充分发挥侨台胞众多、民间投资活跃优势,以外向型、民营化推动工业化提速。在发展县域工业经济过程中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始终把发展工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促进县域工业经济持续壮大。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思路,打造城区、德苑、龙桥、湖头四大工贸园区,引导各类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一区带四园”的格局,推动产业集群化,有力增强县域工业的发展后劲。2007年,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2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526家,实现工业产值147亿元。钢铁产量突破110万吨,是福建省第二大钢铁生产基地;水泥产量250万吨,占泉州市水泥总产量的2/3;藤铁工艺业年产值46.53亿元以上,占全国同类产品交易额的40%以上。全县工业经济告别单一,走向多元,茶业、工艺、建材、冶炼整合提升,脱胎换骨;电子电器、纺织化纤等新兴产业落地生根,风生水起。全县工业产值从1991年4.88亿元,增加到2007年274.41亿元,增长53.9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2家,产值190.68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48.8%。全县外贸出口总值3.3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204万美元,比1991年增长75.6倍。蒸蒸日上的工业经济,挺起茶乡崛起的脊梁。

茶业富民,百业兴旺 安溪茶业起源于唐,发展于明清,兴盛于当代。安溪3057平方公里的土地,有2200多平方公里是山地,有70万农民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没有农民的富裕,安溪就与小康断缘。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在实施“工业强县”策略的同时,大力实施“茶业富民”策略,把茶业从单纯民生产业升格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从“八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先后实施“以茶脱贫”和“优质、精品、名牌”战略,提出“创品牌、拓市场,保名牌、抓质量,建市场、组集团”的“三步走”发展思路和“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兴茶理念;以“绿色、品牌、诚信、文化”为主线,大力培育茶叶市场和实施“2112”工程。2000年,建设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成功举办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和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茶叶市场迅速向国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扩展,打造“凤山”“八马”“魏荫”等一批质量信得过、市场打得响的茶叶品牌,“安溪铁观音”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起,连续3年创造性地举办“安溪铁观音神州行”大型媒体联合考察、交流、采风系列活动,涉足华南、华北、华中和东北、西北主要茶叶销售区域的中心城市,有效展示安溪铁观音品牌形象,提升安溪铁观音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2007年,全县茶园面积3.33万公顷,茶叶产量5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3,涉茶行业总产值57亿元,涉茶收入占农民年收入52%。茶产业给安溪人民带来巨大实惠,出现“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带动了印刷包装、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交通运输、仓储物流、餐饮旅馆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安溪铁观音从一片名不见经传的“小茶叶”,蜕变成驰名中外的“大茶业”,创造了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受益人口、从业人员、茶农收入、平均单价等10多项全国第一。2006年,全县农民储蓄存款比2000年增长1倍。安溪打响了一个品牌,富足了一方农民,铁观音成为安溪一张烫金的名片和安溪的代名词。

完善基础,城乡巨变 1991年始,安溪县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方针,通过引进侨资、发动捐资、举债贷款等办法,实施“公路先行工程”“农村小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等,打通了直达厦门的龙门隧道,实现了“打开山门,跃出龙门”的夙愿;拓宽了通往泉州的公路,漳泉肖铁路安溪段建成通车,贯穿安溪西北至东南11个乡(镇)。安厦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开创了全国县级自筹资金建设高速公路的先河;城区东、西二环路相继建设,大城区交通网进一步形成。如今,安溪驱车到厦门或到泉州港分别仅40分钟,与港口经济圈实现了最短距离对接。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697公里。至2007年,兴建蓝田水库电站等一批大型水电站,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宽带网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移动通信网络覆盖90%以上建制村,年用电量17.11亿千瓦时,获“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称号,为工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施大县城发展战略,优化和完善投资环境。1991年起,县政府对城区先后进行三次控制性规划编修,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全面铺开,全面落实“显山、露水、增绿、加亮、拔高、拓展、配套、人文、品位”九大举措,全力打造现代山水园林城市名片。先后实施大同路、中山路、工会、城东、龙津等12个旧城片区改造,启动龙凤都城、世纪豪庭、三远江滨花园、龙湖山庄等25个新区开发建设。数十个巧规划、高品位的楼盘在安溪县城竞相展现,一座座高层建筑依山傍水拔地而起,为茶乡人民打造优越的人居环境。与此同时,相关配套设施、公共设施全面启动,河滨南路、城西大桥、南门大桥完成拓改,城区西二环路建成通车,建安大道、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市政设施有序推进;凤山森林公园、龙津公园、金钱山公园、茶都公园等5个休闲公园先后建成。2001年,大县城建设开始实施“东拓南进,主辅双城”计划与“一轴双城三组团”规划(一轴,城镇发展将沿蓝溪和省道206线主轴展开;双城,主城区和辅城区姐妹城;三组团,中心组团,东翼组团、西翼组团),使大县城“南展北仰,东跃西联,主辅双城,一线展开”,形成东拓南进、主辅协调发展的大县城建设体系。先后启动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安溪工艺城、安溪特产城、安德物流中心、安溪建材城、安溪农贸新城等市场建设,强化大县城产业集群、要素集散、综合服务和文化凝聚功能。尤其是“大龙湖”的建成、“十里诗廊”的竣工,安溪大县城配套更全、景观更美、品位更高,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山城明珠”。2007年,县城区域面积扩大到1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8万,水域面积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6%,人均绿地面积9.1平方米,昔日“横直两条街,最高四层楼”的小县城,茁壮成长为“山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生态文明城市。2006年,获第九届“省级文明县城”称号;2007年,获“省级园林县城”称号。安溪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依托产业、市场引导、聚集资源、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用足用好省级试点小城镇政策,大手笔、快速度、高品位推进南翼新城、湖头新城建设。湖头中山路片区改造、龙涓万客茶叶城、蓝田环镇路等一批项目先后投建,涌现蓬莱、湖头、官桥、龙门、感德、祥华等一批已具雏形的新型集镇,全县城镇化水平30%,逐步构建“一副、四轴、七星”的城镇发展格局。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先后建成魁斗奇观、城厢经岭、经兜、尚卿尤俊、龙门溪坂、湖头美溪等一批中心村、精品村、示范村,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1991—2007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的需要,确立以人为本施政理念,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建设平安安溪,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教育发展,科技创先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质量稳步提高。1997年,全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8年,教育“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和教育部的达标验收。1999—2003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连续5年通过省、市跟踪督导。“双高普九”规划全面实施,2007年,高考本科录取人数2885人,高考每万人口本科录取人数位居泉州市前列。全县形成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县奠定基础。实施科技兴县战略,认真落实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安溪经济的措施。加快科技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创新服务中心,设立安溪县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91—2007年,全县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1项,省级31项,市级116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9项,市级30项(含省厅级3项);共申请国家专利322件,获授权228件。安溪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

文体繁荣,医卫进步 千年茶乡孕育了安溪灿烂的文化,传统戏曲高甲戏、南音,创作题材丰富,佳作迭出;铁观音茶文化博大精深,誉满全球。1991年,安溪县获“省级文化先进县”称号。1995年,安溪高甲戏《玉珠串》晋京演出,一举囊括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化新剧目奖”和中国文联、中国剧协“曹禺戏剧文学奖”三项大奖。1996—2002年,安溪高甲戏连续六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戏剧晚会,其中《老鼠嫁女》《群丑献艺》《金龙戏珠》等剧目先后11次搬上中央电视台,轰动中国剧坛。安溪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蓝印花布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官桥水操队、湖头水车阁入选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溪文庙、清水岩成功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与拍摄《婀娜公主》《铁爷茶馆》等电视剧,安溪获中国民间文化(茶文化)艺术之乡。以茶为媒,许多名流云集高峰论坛;以茶搭台,多少明星讴歌嘉木奇茗。毛阿敏、宋祖英、韩红等文艺明星来安溪放歌;张铁林、李连杰、许晴等影视大腕为铁观音代言;安溪茶艺表演巡回大江南北,铁观音茶文化成为文明安溪的象征。“夜间文化工程”启动,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快速发展,至2007年,全县有线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8.3%,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8%。党史研究不断深入,为全县申报中央苏区县奠定基础。地方志工作创新发展,出版各类地情资料书籍,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群众性体育运动生机勃勃,竞技体育成绩斐然,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推进。学生、职工、居民、老年人成为各种体育运动的主体,篮球、气排球、门球、乒乓球、登山、钓鱼、拔河等成为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1991—2007年,竞技体育为国家培养举重、田径、射击、游泳等国家一级运动员13人,其中,国家级运动健将帆船运动员陈秀梅先后8次获得全国锦标赛、亚运会和世界公开赛冠军或第一名;国家级运动健将孙丽美、刘蔚明、王英菊、苏保英、陈亚宏等在全国翻波板、田径、帆船、射击锦标赛中屡屡夺冠。吴晓维、吴晓萍孪生姐妹2002年获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射击团体金牌。2000年,安溪被评为第七批“全国体育先进县007年,县总工会被全国总工会表彰为“申奥运”全国亿万职工体育活动月先进单位。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目标,深入持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教育,努力构建优美、舒适、文明的居住环境,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多项技术居全省全市前列。1997年,建立“120”急救中心。2000年,全县实现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2001年,全县实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2002年,获“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称号。2003年,安溪成为全省三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新农合”的经验被誉为“安溪模式”。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2007年,被定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试点县。

依法治县,科学发展 1991年后,认真贯彻国家依法治国方略,不断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全县经济建设大局,为建设现代山水茶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竞争激励、优胜劣汰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加强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政务公开工作被评为全省示范单位、全国先进单位。坚持开展普法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广大农村实行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深入开展。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持续稳定。2003—2004年,城乡居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分别为90.07%和92.6%,2005年为94.3%,居全市第三位。坚持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等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口计生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全省三类县(市、区)行列,“关爱女孩行动”试点成为全国典型,被评为“2001—2005年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国土资源管理以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重点,建立三级执法监察网络,保住全县3.15万公顷耕地。环境保护工作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生态和谐安溪”为主题,污染防控、总量减排、饮用水资源保护、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地质灾害群防群治工作和崩岗治理模式成为全国典型,5000多处崩岗重披绿装,建成全国第一个县级地质灾害监测管理体系,获得“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加强矿山开发治理,管控高岭土、花岗岩、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工业废气、废料,培育循环经济。全县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乡镇”创建成效突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硕果累累。

社会和谐,民生殷实 1991年始,突出以人为本施政理念,努力建设民生殷实、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的和谐安溪。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公共资源、新增财力、工作力量向民生倾斜;创优就业环境,拓宽增收渠道,发展社会事业,保持公平正义;深入实施“教育优先、民生保障、文化惠民、医疗健康”等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健全和谐共享机制,确保发展成果普惠于民。为民办实事项目件件落实,高中阶段和学前教育“瓶颈”化解。先后实施“文化小康工程”“十百千扶贫开发工程”,健全“五险统征”机制。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三条保障线,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完善“新农合”与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成立安溪县慈善总会,慈善事业方兴未艾。实施“安居工程”,建立县老年人福利基金,开展“生育关怀”,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逐渐健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社会安定稳定,风正气顺人和。200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8元,比1991年1053元,增长8.92倍,人均消费支出7124元,比1991年1120元,增长5.3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435元,比1991年617元,增长9.43倍,人均消费支出4465.78元,比1991年568.95元,增长6.85倍;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14平方米,分别比1991年增长96.80%、73.9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全县储蓄存款余额58.75亿元,比1991年43140万元,增长12.62倍,人均储蓄存款5489元;17年间,储蓄存款年均增长17.7%。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逐步升级换代,电视机、电冰箱、电脑、洗衣机、热水器、空调等家用电器迅速普及,各种档次小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城乡居民生活从过去的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跨越。

经过17年的奋斗,安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山水茶乡建设和处于转型发展、跃升发展的关键时期。形势催人奋进,事业任重道远。安溪人民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安溪与全国、全省、全市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诸多的挑战。

一是安溪作为后发展地区,工业化水平还不高,经济总量、财力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悬殊。县域经济面临着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二是安溪经济结构仍以资源型为主,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茶业等传统特色产业受到外来冲击和挑战。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任重道远。

三是内外安溪经济发展不平衡。外安溪经济基础较好、工商业较发达,内安溪经济基础较差、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十分突出。

四是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资源浪费严重,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不容乐观。

五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分配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不到位、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等制度性障碍,改革攻坚任务存在复杂性和艰巨性。以上困难和问题引起安溪县决策者的高度重视,需要在未来发展的新时期着力解决。

海峡西岸正东风,茶乡大地春意浓。安溪人民将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冲刺“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的目标;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敢于冒险、敢于竞争的精神,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气度应对挑战,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大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牢牢把握中央支持加快海西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现代化,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科技进步创新体系和民生优先保障体系;显著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推动跨越发展、跃升发展,把安溪建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现代山水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