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医疗队紧急集结奔赴灾区】 5月14日16时,厦门市接到福建省卫生厅的紧急通知,要求火速集结相关医务人员,组建厦门市援川医疗急救队。经过短暂的准备,一支由14人组成的援川医疗队迅速集结,队长由市中山医院副院长张振清主任医师担任,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齐忠权主任医师担任临时支部书记,医护人员来自厦门市第一医院、中山医院、第二医院、市中医院和市医疗急救中心的外科、骨科、胸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等,其中医师9名,护士5名,医疗队全队医师均为年富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副主任以上医师,护士中还有3名男护士。急救队伍按地震救灾医疗急救的主要学科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急救设备以一个独立作战的小型战地医院标准进行配备,医疗队随身携带价值40多万元的医疗卫生救援物资,其中急救设备、药械共300余种,各类应急物资装备20余种。根据省卫生厅统一安排,5月15日,第一批医疗队从厦门出发赶赴福州,与全省另外5支救援医疗队汇合后,于5月16日8时乘专机飞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医疗急救工作。

【灾区现场医疗救治】 5月16日10时54分,厦门第一批医疗队14人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当日13时接到任务,医疗队赶赴温江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担任医疗救治任务。该院在都江堰市设有一个前方急救点,对重伤员后送医院治疗,当时已收治住院病人200余人,其中有重伤员30多人正等待手术。厦门医疗队刚到达便立即开始联合查房,当天下午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联合对10余名重伤员进行会诊,随即完成1台颅脑神经外科手术,连夜又完成其他3台手术,其中为2例产气荚膜杆菌感染病人实施截肢手术,控制了感染的蔓延。

厦门医疗队从入川之日至5月31日,完成各类手术41台次,麻醉23台次,抢救危重病人28人次,参加院前急救28人次,参加机场接转危重伤员15人;参加伤员大转移的护送29人次,直接护送伤员到沈阳3人次。在参加医疗全覆盖工作中,医疗队辗转在重灾区都江堰和彭州5个镇50个自然村,负责约10万人口的巡诊工作,出动医疗队员140人次,接诊病人2000余人次,转送病人22人次;为都江堰安置在温江区的3000余名高三学生诊疗500多人次。

【食品监督综合救援】 5月20日,根据福建省卫生厅组建“援川卫生监督队”的命令,厦门市卫生局立即行动,数小时后,第一批由市、区卫生监督所10名骨干组成的厦门市援川卫生监督队集结完毕,5月20日参入福建省卫生监督队奔赴汶川县,为全国第一支最早到达汶川的卫生监督队。当时,由于余震不断,后勤保障严重不足,灾区的灾情不明,卫生监督队经雅安,小金,马尔康,理县,绕行800公里于5月23日中午进入震中汶川,驻扎在汶川县绵池镇羌丰村,接受汶川县抗震指挥部的任务,开展以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场所、灾区留居群众和救灾人员集中生活点及救灾物资集中分发场所为重点的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救援工作。队员在缺水,没电,手机没信号,住帐篷,睡地铺,昼夜温差30多度的艰难条件下,冒着山体随时滑坡的危险,克服困难,开展工作。截至6月8日,卫生监督队在绵池镇走遍14个村,40多个村民小组,30个村民安置点,监测26个生活饮用水取水点,检测水样92份,应用快速检测1656项次,监测覆盖率达100%。同时,还检查20批次的赈灾食品,检查4个集中供餐点,走访200多个村民帐篷,发放防疫知识宣传单3000多份,张贴宣传画500多张,开展卫生知识讲座16场,查阅6个医疗点门诊日记,提出卫生指导意见,食品卫生保障工作覆盖率每个村均达100%。其间,厦门卫生监督队负责的地区未出现一起群体性食物中毒及由饮食,饮水造成的传染病流行。

厦门市第一批卫生监督人员赴灾区救援工作,历时23天,是福建省第一批援川卫生监督队中坚持到最后离开汶川的卫生监督队,之后厦门又先后派出第二批和第三批援建卫生监督队参加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工作。

【援川卫生防疫工作】 5月17日上午,根据省卫生厅关于成立卫生防疫应急队的通知精神,在市卫生局统一部署下,不到3个小时,首批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消毒站)、市卫生监督所和厦门大学医学院、仙岳医院等单位联合选调的12名卫生防疫队员就集结完毕。临行前队员们准备了2万份以“抗灾防病”为主题的应急健康宣传海报和宣传折页,组织开展以“抗震救灾防疫与消毒实用技术”和“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为重点的技术培训,并邀请市急救中心的专家现场培训急救知识,市疾控中心还准备了价值50余万元的专用救灾物资和个人装备。5月19日,厦门市首批援川卫生防疫队伍赶赴福州集结。5月20日凌晨,这支由厦门、龙岩、南平三地36名队员组成的福建省援川卫生防疫队带着各种应急物资和装备,从福州赶赴四川灾区。

5月21日,厦门市援川卫生防疫队抵达绵阳江油市太平镇,负责太平镇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此次大地震,江油市遭遇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绝大多数房屋倒塌或受到较大程度毁坏成为危房,当地居民都在街头路边搭帐篷住。特别是厦门卫生防疫队所驻扎的太平镇外来灾民安置点有2000多灾民,都是从临近的北川、平武等重灾区撤下来的,整个安置点住宿条件和环境卫生很差,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垃圾成堆,蚊蝇肆虐,并且只有一个移动厕所和一口不能饮用的水井。面对此情此景,队员们不顾疲劳和安置点没有照明电的困难,一组人员立即对垃圾堆、厕所、臭水沟等重点场所进行消杀,另一组人员带领志愿者到处张贴宣传海报、分发宣传折页。第二天起,各项工作全面展开,队员们分头对安置点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消杀、开展水质检测、健康教育,到各医疗点了解疫情。为了弥补消杀工作人手不足的困难,厦门卫生防疫队组织志愿者进行消杀技能培训;为解决安置点厕所严重不足的问题,队员们自己动手挖旱厕,每天消毒,最后经无害化处理后用土填埋。每天队员们深入灾民帐篷,掌握第一手疫情资料,按户分发消毒药片,指导灾民开展餐具消毒,并将厦门市在全国首创的“小手牵大手,健康知识带回家”活动移植到灾区,为帐篷学校师生上健康教育课,主动担任帐篷学校的兼职校医,开展学生们晨检工作。5月29日起,厦门卫生防疫队的工作区域由太平镇扩展到紧邻地震重灾区的北川4镇及香水乡,此处是唐家山堰塞湖泄洪的必经之地,随时都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但是,为了救灾,队员们不顾山路崎岖,到处是滑坡、塌方的危险,乘坐租来的微型车开赴含增镇和香水乡。

6月7日晚,厦门市从市、区两级疾控机构选调11名业务骨干组成第二批援川卫生防疫队抵达江油市太平镇驻地,接替第一队开展各项卫生防疫工作。6月12日,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后,厦门市援川卫生防疫队受福建省卫生防疫总队的委托,深入受淹情况较重的青莲镇东河、太白两个村,在当地防疫人员配合下,组织两场近300人参加的受淹村庄卫生防疫消杀应急培训班,用简单实用的方法,教会当地干部和群众做好排涝清淤、水井监测、漂浮物消毒清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队员们连续5天顶烈日、冒酷暑、踏泥泞、迎异味,穿梭在被震垮又被洪水淹没、随时都有倒塌可能的危房中。6月25日,厦门市援川卫生防疫队员又赶赴彭州市龙门山镇,这里距震中汶川的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是彭州灾情最严重的地区,90%的房屋倒塌、受损,本地人口死亡900余人,游客死亡、失踪人数多达数千人,灾后卫生防疫任务十分严峻。卫生防疫队抵达龙门山镇后,立即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并将前一阶段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应用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7月16日,厦门第三批援川卫生防疫队进驻彭州市受灾最严重的龙门山镇、白鹿镇。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当地防疫、监督部门密切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消毒杀虫、疾病监测、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等工作。

在灾区开展卫生防疫救援工作,除了工作上的辛苦和危险,生活上更是艰苦和不便。缺水缺电,加上当地气候早晚和午间的温差极大,晚上帐篷内只有十一、二度,队员们睡在地上经常被冻醒,但午间帐篷内温度基本都在40度以上,最高达到49度。一遇下雨,帐篷边上到处漏水,床铺、被褥都被打湿。白天天气炎热,队员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背上沉重的喷雾器进行工作,几个小时下来全身衣服都湿透了,身上有时还会沾染上消杀药物,要洗澡更是困难,在当地好心人的帮助下,队员们只好冒着余震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轮流到吊顶脱落、瓷砖开裂的当地居民家中洗澡。由于环境恶劣,很多队员都得了中暑、感冒、腹泻等疾病,但大家仍带病坚持工作。

从5月20日至9月28日,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派出3批24名队员,在灾区度过整整130天。据不完全统计,共出动防疫人员1343人次,消杀面积50.07万平方米;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活动33场次,发放宣传折页19963张,张贴宣传海报3811张;开展疫情巡诊18682人,巡查卫生所39家;共对1841户自炊户、168个集中安置点、18个集贸市场进行食品卫生监督;对170个供水点和水源进行卫生检测,对208个垃圾集中点、333个厕所进行消杀;培训乡镇专业卫生防疫人员470人次。

【灾区心理救援】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厦门市仙岳医院派出张晓阳、陈钊2名心理医生与福州3名心理医生一道,于5月19日到达四川江油市实施心理救援。江油市有8个灾民安置点,约2万多灾民,所有灾民都来自北川陈家坝及平武等重灾区,许多灾民都存在睡眠障碍、惊恐、麻木、过度担心安全、容易激动、行动冲动等应激表现,很多求援人员也存在明显的情绪波动过大等表现。从5月21日开始,厦门派出的心理医生以“美国911心理求援手册”为蓝本,印制20多本心理求援实用操作手册,分发给8个灾民安置点的求援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可以简要处理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在发现重大心理问题时能及时转介。在20天的心理救援中,心理医生分组对灾民实行地毯式心理筛查,对重点人群及家庭实行独立干预,鼓励灾民接纳现实,适当地宣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及行为,寻求支持系统、升华悲痛等等。其中,张晓阳医生完成家庭心理治疗60多家,个人心理咨询80多人次。此外,厦门心理医生还对江油市疾控中心的30多名员工进行约2小时的团体心理治疗,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员工的心理压力;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10多名教职员工(含义务工作者)实施团体心理咨询,并以“美国911灾难评估量表”及“台湾921地震后评估量表”合成本为蓝本,完成“震后心理评估量表”300多份。

【检验检疫局积极投入援川卫生防疫】 5月17日至7月4日,厦门检验检疫局先后派出两批共20人组成的卫生防疫队,先后在绵阳、北川、平武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主要对街道、废墟、垃圾堆放处、厕所、帐篷、尸体临时停放点、灾民安置点等进行防疫消毒除虫工作。其中北川县受灾较严重,当地苍蝇密度高,工作生活环境异常恶劣,防疫人员明显不足,防疫形势非常严峻。卫生防疫队先后转战绵阳市九州体育馆灾民安置点、北川旧县城、任家坪车辆消毒点和平武南坝镇开展工作。在对北川废墟的消毒杀虫工作中,卫生防疫队因地制宜,提出了“三人一组,两人作业、一人观哨”的作业模式,得到了正在这里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充分肯定,要求及时推广。在灾区,队员们还入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监测,为科学防疫奠定基础。针对灾民安置点消毒除虫工作的安全性要求,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消杀药品选用从厦门带去的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小的瑞莨和菊酯类杀虫剂,尽量不用安置点配备的漂白粉和敌敌畏,做到了科学防疫,有效地保护了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卫生防疫队还注意加强对灾民的培训和健康教育,开展疫情监测、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等知识培训,在灾民安置点建立卫生防疫长效工作机制,组建一支“永不撤退”的卫生防疫队伍,为灾区构建一个特殊时期的卫生防疫体系摸索出一套方法。

在一个多月的援川卫生防疫工作中,防疫队累计实施消毒杀虫面积达78万平方米、空气消毒10万立方米、处理遗体35具、消毒车辆1100多车次、投药总量达2.721吨。

【防疫队在灾区开展爱心行动】 6月1日,厦门检验检疫局防疫队利用休整时间来到九洲帐篷小学为其铺设五百多米的“爱心”小路,队员还捐款1200多元为灾区的孩子购买衣服和学习文具。在南坝镇,防疫队队员冒着烈日翻山越岭,帮助一滕姓灾民收割400多公斤小麦。队员杨清双利用休息时间,每天花两个小时为檬籽村帐篷学校的初二年级学生辅导英语课,被灾民和学生亲切地称为“杨老师”。

【收治地震灾区伤员】 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厦门市负责收治灾区的162名伤病员。接到任务后,市卫生局和承担收治伤员任务的6家医院紧急动员,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院内工作领导小组,调集应急药械、设备、设施等物资,明确伤员转运、爱心病区和院内诊疗专家组等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全力以赴投入到收治地震灾区伤员工作中。为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市卫生局还专门成立“灾区伤员市级医疗救护专家组”,由11个专业的25位专家组成,并建立《各定点收治灾区伤员“爱心病区(房)”八项工作制度》。为有序地转运和救治伤员,厦门市还专门成立厦门市四川地震灾区伤员转运工作顾问组和指挥部,由副市长潘世建担任总指挥。

6月1日晚,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162名伤员顺利抵达厦门火车站。此次伤员人数量多,转运路途较长,困难较大,但在市赈灾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铁路、交警、公安、宣传等部门通力合作,调集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救护车78部,236医师、护士分别参与随行、医疗保障和接收任务,还出动担架员300人、引导员290人、调度员102人,确保162名伤员安然无恙地转抵厦门市6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其中厦门市第一医院收治伤员35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伤员36名,解放军第174医院收治伤员30名,厦门市第三医院、厦门市第二医院和厦门市中医院分别收治伤员23、22和16名。伤员中,14岁以下14人,60岁以上33人,其中年龄最小2岁,年龄最大84岁。灾区伤员伤情以四肢为主的多发性骨折居多(占90%以上),多数伤员还伴有软组织挫伤,部分重伤员伴有颅脑、脊柱外伤、感染以及较重的基础性疾病。

伤员入住的当晚,各收治医院即调集最好的医护人员,使用最好的设备设施,采取最好的服务保障措施,在第一时间组织诊查,完成常规检查、伤员细菌培养、伤情确认以及院内专家的会诊,进一步诊断和明确治疗方案。各医院都选择条件较好的病房,单独开设“爱心病区(房)”,建立独立的护理单元,布置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提供规范的管理和医疗服务。各医院都成立专门的医疗救治专家组,选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技术骨干力量参加灾区伤员的医疗救治工作,并适时安排心理医生进行访视,对伤员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尽最大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确保转送伤员得到安全、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厦门市还精心安排好随行陪护人员食宿,按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发给生活补助。

市中山医院收治的重伤员何仁琼入院时颅脑、四肢等全身多发伤,双侧胸腔积液还伴有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中度贫血等基础性疾病。患者入院后,医院迅速组建专门的救治小组对其进行系统治疗,邀请国内专家会诊4次,远程会诊1次,制定了详细谨慎的医疗方案,在专家小组指导下有步骤地对其行胸腔穿刺引流术、脑室腹腔引流术,经控制感染、调整血糖、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治疗后,患者颅内、胸腔感染得到控制,病情稳定出院返乡。

在两个多月的救治中,各收治医院共开展手术44台,组织院内会诊127人次,院际、省际和国内专家会诊34次,入院伤员在医务人员的精心诊治和护理下伤病痊愈,康复出院,162名伤员无一例死亡,无一例新发并发症及致残。据统计,162名伤员在厦共发生医疗费用208.76万元,人均医疗费用约1.29万元。

为保证结束临床治疗的伤员得到及时的康复,并妥善处理所救治的伤员及陪护人员安全有序地返乡,市卫生局联合市民政、市残联等部门共同成立“厦门市四川汶川地震伤员出院返乡和康复工作协调小组”。一方面,在厦门市第一医院杏林院区设立临时康复点(爱心康复病区),并组建“灾区伤员市级医疗康复专家小组”,对结束临床治疗但仍需一段时间进行肌体康复锻炼的伤员实施康复计划。另一方面,配合民政部门对伤愈出院返乡伤员的伤情进行准确评估,共同制定出院返乡转送事宜,为返川的伤病员及家属购买硬卧火车票,并为治愈出院的伤病员配备后续使用药品。自6月18日起分7批顺利地将伤员转送回家乡。

厦门特警在北川县城擂鼓镇灾民安置点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