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事工作

【概况】 2008年,厦门市人事局按照“完善政策、强化市场、优质服务、加强引导、营造环境”的工作思路,坚持“创新发展、强化服务”,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人才引进与高级人才管理。全年引进(调入)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2710名。其中,高级职称412人,中级职称541人;博士241人,硕士424人,本科1733人;留学人员268人;柔性引进31人;审核确认为重点人才34人。接收毕业生26518人,办理毕业生就业审批19150人。其中,外地生源15795人;博士195人、硕士2158人、本科17657人(就业14670人)、专科3924人(就业1940人);为来厦多年成为企业骨干的大专、中专学历毕业生办理人事户口调入62人。

年内,举办“厦门市2008年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交流大会”,开展征集重要职位,免费服务面向国内外招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活动,427家单位推出2024个职位,需求人才7356名,应邀参会4300多人,其中博士231人、硕士607人、本科3015人、大专工科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480多人;推出高层次人才匹配服务,为76家单位130个岗位推荐配置303名中高级人才;签订委托猎头服务协议12份,搜寻各类人才1591名,推荐194人次,成功上岗6人;根据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要求,梳理《厦门市引进人才政策简介》,编发《2008年度厦门市急需紧缺引进人才目录》;受理人才住房申请489人;落实首批出售人才住房房源400套。

2.职称评审和人事考试。评审或批准确认专业技术资格3631人,其中中级2641人、高级990人;审批事业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1054人,工人技师聘任11人;组织各类职称和职(执)业资格及其他人事考试40余场,7万多人次报名;承接46家单位委托,完成101套社会化考试试卷的命题、组卷。

3.引进海外留学人才。获批引智项目37项127人,资助311万元。其中,出国培训项目8项44人,获资助46万元。聘请专家项目29项83人,获资助265万元,市财政配套180万元,项目主要涉及软件与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制造、飞机维修、重点市政工程、医疗及名优农产品等重点发展领域;推荐55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赴香港、美国、法国参加中国企业高级人才及其他管理方面的培训;推荐50多人参加新加坡政府资助短期培训项目30多个,12人学成回国;5名外国专家获2008年“白鹭友谊奖”;2个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千村引智示范项目”。

4.公务员管理。完成厦门市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91家(市直35家、区属56家)1124人的培训任务;全市春季计划招考113名(其中政府系统计划招考46名),实际录用45名;秋季计划招考143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其中政府系统计划招考56名、参照管理单位计划招考36名),实际录用91名;市公安局从公安大学、刑警学院录用2008年度应届毕业生50名。

273家行政机关、893家事业单位共计44754人参加年度考核,评为优秀7332名,占16.38%;称职(合格)35502名,占79.33%;基本称职(基本合格)44名,占0.098%;不称职(不合格)17名占0.038%;未定等次1859人,占4.15%。联合评选表彰全国系统先进集体10家、劳动模范1名、农村优秀人才1名、先进工作者5名;省级系统先进集体53家、先进工作者207名;市级先进集体173家、先进工作者363名;配合评荐表彰省、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57个、先进个人796名、功臣6名;清理1979年以来市、县(区)、乡镇政府及同级党委联合表彰的先进集体25929家、先进工作者47319人;审核部分享受地市级劳模待遇50人、部级系统先进晋升一个级别工资档次(或一级薪级工资)8人;审核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任免330批次2323人,公务员调动60人,省部属调动人员落户手续136人。

5.工资福利与退休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两年正常晋升级别工资档次11336人、滚动晋级806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薪级工资18879人;调出人员工资减退、调动人员工资确定、职级变动、毕业生转正定级等8027人;新增退休人员待遇374人,增发退休干部高龄补贴235人、遗属补助27人。

6.军转干部安置。制定《厦门市2008年营职以下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实施意见》,接收安置军转干部档案321人(不含师职干部),其中计划安置283人(营职以下及技术干部177人)、自主择业38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购房贷款可享受公积金贷款政策;春节、“八一”节慰问企业军转干部1058人次,发放慰问金75.06万元。

7.教育培训。依托“培训超市”和卫星远程教育,开展菜单式培训26个专题,参训6642人次,其中华侨大学与ABB公司试行校企合作,拟培养20名工程硕士;开办中高层次人才研修班24个,4896人参训,其中“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和“心理健康与现代管理”列为省重点示范班;联合行业协会举办软件、旅游、税务、会计等高端紧缺人才培训班88期,5220人参训(其中软件人才培训18期,1032人次参训);开展公务员能力建设和公文写作培训,6000多名公务员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网络培训或考试,8000多名公务员参加网上法律知识考试;全年办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验证7257人次,发放、登记、验证公务员培训证书5680人次,更改、认证机关工作人员学历268人次;国内首个软件与集成电路人才培训的国家级基地获批落户厦门,促进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8.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厦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全年审核事业单位招聘方案50批次518个岗位、招聘花名册146批次,补充工作人员1430人(含简化程序520人),其中博士47人、硕士397人、本科611人、大专154人、中专及以下221人;高级职称132人、中级216人、初级及以下1082人(含毕业生716人);推出事业单位统一招考工作人员岗位68个,1332人通过报名资格初审,招聘83人(其中8家单位16个岗位首次进行专业技能面试)。

9.人才中介机构管理和服务。市人才中心在全国“211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院校新增建立高校人才服务工作站6个,至此,厦门市已在全国27所重点院校建立人才服务工作站;福建建筑人才服务中心厦门分中心挂牌成立;成立制定厦门市人才中介服务标准工作小组,出台《厦门市互联网人才中介服务活动管理办法》,规范人才交流会、人事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等9项业务服务标准;年度验证人才中介机构70家,合格69家、注销1家;核准颁发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12家;办理《许可证》登记事项变更26家;核准举办人才交流会220场;培训人才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资格176人,全部取得从业资格证书;举办岛外“三合一”(人才交流、本地劳动力转移、外地进城务工人员求职)专场交流会、重点园区专场交流会、公益性综合人才交流会等“公益性人才服务月”活动,约900家次企业参会,提供岗位4.3万多个,吸引4.9万多人次参加,约7000人达成就业协议;开通翔安区、集美区、同安区3场招聘会19部人才直通车,组织输送近千名人才到场应聘;市人才市场全年举办交流会149场(不含岛外翔安、集美分市场举办的19场以及公益性专场37场),参会单位26013家,提供职位371885个;办理人事代理单位立户1301家,立户单位总数达13059家;个人委托代理1053人,委托代理人员总数达70525人;接收档案21348卷,档案总数达132453卷;接收人才储备申报780人,储备人才总数达4512人;集体户口迁入5827人,集体户口总数达19022人;签订单纯保管协议2294份,国内学历认证6100例,国外学历认证157例;新增机关事业单位人才派遣单位147家,2636人,派遣及人才事务单位总数达318家,4343人;市评荐中心突出酒店式交流会的品牌效应,举办8场中高级人才交流会和配套网上招聘活动,参会单位183家,提供4482个中高级职位,到场人才3800多人,网站访问15.8万多人次,近400名人才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或实现了双向选择;成立“厦门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发展会员266名。

10.人事争议仲裁、信访工作。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员市区两级共享制度;接待人事争议仲裁来信来访117人次;接待企业军转干部来访136批次,近300人次;办理群众来信290件;答复网络咨询2700多条次。

【促进毕业生就业】 一是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X+1”培养模式,加快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研发人才、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年内,华侨大学与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培养光电专业技术人才协议。二是对经市、区人事行政主管部门授权或委托,为本市生源毕业生提供免费公共服务的人才中介机构或其他有关机构给予一定专项补贴。三是组织厦门大学、集美大学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邀请专业人士、职业经理人、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以讲座等形式开展职前培训。四是推荐毕业生就业。开展厦门生源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掌握42所高校7185名2008届厦门生源毕业生就业情况;市人事局举办毕业生专场交流会,其中,在毕业生人才“1+4”系列交流大会上,773家(次)单位提供1.6万个岗位,来自全国各地5.2万多人(次)毕业生前来求职应聘;市人才服务中心举办毕业生就业力培训32场,1万多人次参加,成功推荐厦门生源首次就业247人;举办厦门生源毕业生专场10场,与省人事厅联合举办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人才(闽南)专场交流大会。五是开展毕业生职业见习活动。188家用人单位提供1427个见习职位,1246名厦门生源毕业生上岗见习,拨付见习补贴216.04万元;举办毕业生行政助理、计算机、人事管理、职场通用等职业技能培训,331名毕业生参加培训,拨付资金15.18元;组织非师范类毕业生参加教师技能培训,59名厦门生源师范类毕业生上岗见习。

【人才人事管理】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厦门市企事业单位人才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修改引进人才经济补贴规定若干事项意见的通知》,调整经济补贴申请条件、提高补贴标准,引导人才向岛外和厦门市重点产业聚集,促进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的稳定;《关于厦门市企事业单位人才住房和引进人才经济补贴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将驻厦省部属事业单位人才纳入厦门市人才住房的对象范围;《关于进一步规范厦门市事业单位补充编内工作人员工作的通知》,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好事业单位人员“进口关”。

【职称改革】 年内,市人事局联合市教育局、经发局等部门对多个系列的职称评审工作进行改革。首次组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绿色通道评审,采取专家现场评课、笔试、面试及答辩相结合,并首次引入学生评价教师师德。13名教师申报,3名通过评审,其中2名曾多次辅导学生取得奥赛金牌。首次在机械、化工、设备三个专业试点高级工程师量化评审,取消代表作鉴定,将论文答辩、专家组评议及评委会评审三个步骤合并为面试答辩、按评价要素量化评分的方式,65人报名参评,59人成绩合格通过评审。改革中学教师评审方法,引入课堂教学考评环节,实行量化评分,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客观评价教师的业务能力。335名中学教师报名参加首次课堂教学考评。改进“小中高”教师推荐对象的评价方法,按上课(说课)、论文答辩和工作业绩三部分量化评分,并将师德表现纳入考评范围,明确表现不合格者不得参评。41名教师申报,确定20名上报省里参评。对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进行4项改革,完善以创新能力、工作实绩为导向,不唯身份、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和不用跑、不用找的职称评价新机制。

【海外留学人才引进】 国家外专局、省人事厅授权厦门市办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证,开通网上办公系统;启用教育部港澳台学历学位认证网上申报系统,开通台湾同胞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快速绿色通道,缩短认证时间,加大台湾人才引进力度;组织21家企业和50个专家项目成果参加第六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国(境)外留学人员科技成果展,8家单位参加“大型人才招聘会”,其中厦门致晟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孵化企业与投资公司、研究院所成功实现项目对接并签约,总投资金额达1.38亿元;6家留学人员企业获得福建省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每家20万元);组织33家留学人员企业、60多位留学人员企业家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洽谈会——直接投资基金项目对接会,与40多家国内外顶尖投资机构洽谈,7家留学人员企业与风险投资商对接;广州留交会厦门展位接待留学人员600多人次,270多名留学人员与企事业单位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24家单位推出715个职位、2152名人才需求和97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及厦门公路局11个技术难题对外发布,168名留学人员携带100多个高新技术项目应邀来厦参会。

【多元化人才服务平台建立】 提升厦门人才网功能,主页累计访问量达6920万次,个人求职简历新增或刷新72万份(次),发布职位信息67.3万个次;在线职位7.1万个/日,人才库新增1500人/日,求贤榜平均发布约110条/日,主页日访问量保持37万次左右,日高峰期超42万次;推出“招聘广场”及“招聘信息电子发布区”,全天候免费发布招聘信息;“厦门留学人才网”加入教育部“中国留学英才网”会员单位,联系169家海外留学生组织和驻外使领馆、9家国内知名留学人员网站,利用广州留交会网站(OCS)“厦门专栏”加强厦门市人才政策和招聘信息宣传,“厦门高级人才网”人才库新增2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