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一)大陆岸线

海岸线系指大潮平均高潮位与陆地相接触的界线。根据福建省及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全省大陆岸线总长为3051公里,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三。直线距离与岸线长度之比的曲折率达1:5.6,居全国首位。各县市大陆岸线以霞浦县最长,达433公里。次为福清、莆田。仙游县岸线最短,仅4.4公里(表1-1)。

岸线虽漫长曲折,但总体延伸方向明显。自长乐松下往东北岸线总体走向为NE30°,其南岸线总体走向为NE40°。

(二)潮间带(滩涂)

福建海岸受断裂构造控制,许多岸段山丘直逼海岸,海底岸坡较陡,湾外滩涂又受风浪、海流冲刷,致使滩涂不甚发育。以海岸线直线长度为基数,全省滩涂平均宽度仅3.85公里,比渤海、黄海沿岸及长江口地区滩涂要狭窄得多。而且面积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分布于海湾内。

全省大陆滩涂自岸至理论深度基准面(0米)面积为1994.5平方公里,以福清县滩涂最广,达333.8平方公里。次为莆田、霞浦。仙游县滩涂最少,仅4.7平方公里(表1-1)。

(三)海湾

福建是多海湾省份,计有125个海湾。海湾是深入陆地形成明显水曲的海域,湾口两个对应岬角的连线是海湾与外海的分界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0条第2款规定:“海湾为凹入陆地的明显水曲,其水曲的面积要大于或等于的湾口宽度为直径划的半圆面积”。据此,全省有15个海湾,即沙埕湾、三沙湾、罗源湾、福清湾、兴化湾、湄洲湾、泉州湾、安海湾、同安湾、厦门湾、佛昙湾、旧镇湾、东山湾、诏安湾、宫口湾符合此规定要求。此外还有闽东北的晴川湾、文渡湾、硖门湾、牙城湾、福宁湾、黄岐湾、定海湾,闽中的海坛湾、坛南湾、高山湾、平海湾、大港湾、深沪湾等虽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湾的规定,但通常也称为“海湾”。

据对15个海湾地形要素统计(表1-2、表1-3),虽然沙埕湾、福清湾、兴化湾等湾20米以深水域面积尚未统计,但并不影响海湾总面积(滩涂与水域面积之和)等排名。全省计有大型海湾(总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6个,中型(200~50平方公里)6个,小型(小于50平方公里)3个。在岸线长度中,如以100公里为界,大于100公里的长岸线海湾有7个。在滩涂面积中,如以90平方公里为界,大于90平方公里的广滩涂海湾有6个。在10米以深面积中,如以11平方公里为界,大于11平方公里的较深水或深水海湾有7个。在海湾最大水深中,如以30米为界,大于30米的深水海湾有6个。总计以上特征,全省有三沙湾(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福清湾、沙埕湾达到或某项达到大型或长、广、深规模。其中以三沙湾为首,各项地形要素居于第一,总面积达713.89平方公里,岸线长达449.98公里,滩涂308.03平方公里,20米以深水域面积达143.85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达110米,堪称世界一流的深水大湾。

在海湾地形中,各湾都为陆地环抱,水域内有天然水道纵横构成可航水道,湾中有湾,港中有港。现以三沙、湄洲、厦门、东山为例(图1-2)。

1.三沙湾

位于闽东北沿海,地处霞浦、福安、宁德、罗源等地滨岸交界处。形状似伸展的右手掌,仅在东南方向的东冲口与外海相通,口门宽度仅3公里,构成为半封闭型海湾。内有一澳(三都澳)、三港(卢门港、白马港、盐田港)、三“洋”(东吾洋、官井洋、福鼎洋)等次一级海湾汇集,形成为湾中有湾、港中有港的复合海湾。水域面积达405.86平方公里,海底地形崎岖不平,有许多水道、岛屿和暗礁。三都、东安、青山等岛屿是主岛,东冲、青山、金梭门水道是主航道,湾内最大水深达110米。

2.湄洲湾

位于闽中沿海,湾内三面被大陆环抱,为多口门的海湾,从文甲口经采屿、大竹到后屿共有4个较大口门,宽度共达9.5公里。水域面积达216.73平方公里,10米以深位于湾中,并向湾口及湾中心加深,最大水深达52米。湾内岛屿层层设置,湾外有湄洲岛,口内有盘屿、大竹岛、小竹岛、大生岛,湾内有罗屿、横屿等。

3.厦门湾

位于闽南九龙江入海口附近,分为内港(含九龙江口)和外港。口门朝向东南,北起厦门白石经大担岛、二担岛、青屿至龙海市塔角。水域面积154.18平方公里,10米以深沿外、内港中心伸展,最大水深达31米。湾外有小金门岛、大担岛、青屿、浯屿等屏障。

4.东山湾

位于闽南东山、云霄、漳浦三县之间,呈不规则梨形伸入陆地,湾口朝南,口门狭窄仅5公里,其间有塔屿等屏障,是半封闭型海湾,水域面积为155.5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水域面积为11.12平方公里,20米以深面积(5.11平方公里)沿塔屿东西2个水道伸入湾内。最大深度为36米。

(四)岛屿

1.数量分布

海岛系指被海水包围的小块陆地。据对大潮平均高潮面之上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调查,福建省沿海岛屿总数为1546个(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浙江),岸线总长度为2804.3公里,岛屿总面积为1400.13平方公里。各县、市海洋岛屿统计结果见表1-4。

全省海域岛屿中,以闽东北的霞浦县岛屿最多,达276个。闽东北(含福州市)沿海岛屿合计数达647个,占全省41.8%,但总面积及总岸线长却不及其南岸段。全省海岛总面积以平潭县最大(318.86平方公里),次为东山县。岸段岛屿总面积以闽南最大,达629.46平方公里。全省海岛总岸线长以平潭县最大(437.7公里),岸段岸线以闽中最大(1070.94公里)。

此外,各县(市)海岛分布不均,个数与总面积差异较大。如同样面向海的霞浦与罗源、平潭、福清与长乐等,金门、东山与诏安,其岛屿数目、面积、岸线长度就悬殊回异,而在一些大、中岛(海坛岛、金门岛、东山岛)周围,海岛密集分布。

2.面积分布

福建海岛面积(平方公里)大小不均。大型岛(100以上)有4个,中型岛(10~100)16个,其余为中小型及小型岛(1526个)(表1-5)。但大、中型岛面积占84%,面积集中分布于大、中型岛,这成为福建省岛屿的一项优势。就全国来说,如不计台湾岛与海南岛,中国岛屿基本状况是大岛少、小岛多,而福建省大、中型岛屿面积比例高。

在大、中型岛屿中,有16个是有人居住岛,海坛、东山、金门、厦门四岛为全省四大岛屿,其面积在省内分别为1~4名,在全国分别列5~11名,也即是在全国11个大岛(含台湾、海南岛)中其数目占36.36%。故大岛个体数目较多也是福建的一个优势(表1-6)。

(五)海区

1.台湾海峡

为位于闽、台两省间的海域,是连接东海与南海的水道。其南、北界限的划分不尽一致。南界常有二种划分,自台湾岛猫鼻头至东山岛或南澳岛。北界常有三种划法,自台湾岛北端富贵角至福建连江北茭,或至闽江口或至平潭岛。本文根据台湾海峡具有鲜明的综合特性,其南、北界限除根据闽、台两岸地形特点外,还基于海底地形、地质、地貌、地震以及闽江等入海泥砂等综合特点进行划界。

南界:台湾南端猫鼻头至广东南澳岛。

北界:台湾北端富贵角至福建连江北茭。

台湾海峡NE向纵向延伸,长约400公里,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南宽北窄,南口宽约400公里,北口宽约200公里,北部最窄处(平潭一新竹)为130公里。南浅北深,南有台湾浅滩,成为与南海的天然分界,往东北方向渐深,北口通向东海陆架。内部地形起伏不均,可分若干单位阐述(图1-1):

(1)岸坡

福建海岸水下25米等深浅以内地形坡度一般较缓,仅海坛岛、晋江围头附近岸坡较陡。而台湾西岸水下25米等深浅以内坡度较陡。

(2)海坛岛东侧水下高地

顶部在水深25米以上,呈近东西向断续展布,延伸约50公里。

(3)台湾浅滩

位于22°30′~23°46′N、117°10′~119°10′E,为东海与南海的分界。水下地形由40米等深浅包围,面积约8800平方公里,以25米等深浅为界,长约150公里,南北最窄处约50公里。水深最浅处仅为10米以浅。内有砂丘分布,谷、峰间隔起伏,最大高差达22米。80%的砂丘底部宽度小于400米,底部大部平缓,坡度2°~7°的砂丘占77.1%,8°以上的只有13.7%。

(4)海峡西部盆地及深槽

海峡西部盆地又称中央盆地,位于23°30′~25°15′N,水深大于50米,西为福建岸坡,东为澎湖列岛、澎北台地,北为海坛岛之东的水下高地。深槽位于23°35′~24°30′N,水深大于70米,最大深度超过80米。

(5)澎湖与澎北台地

澎湖列岛附近为小于50米的台地,露出水面为岛屿,其南有八罩岛等台地与台湾浅滩相连。澎北台地位于24°0′~24°40′N,水深小于50米。

(6)台西北盆地

位于台湾新竹西北侧海域,水深大于60米,在海峡范围内延伸长约15公里,西南浅,往东北深,最大深度达90余米。

(7)台西南深水盆地

位于澎湖之东南、台湾西南及台湾浅滩东南。为陡坎相接,从40米陡降至100米,再降入1000~2000米深水盆地,达南海海域。其北为澎湖水道。

2.闽东北海区

南接台湾海峡,北至约27°10′N海域。地形特点与海峡明显不同,大体而言其内海底起伏程度低,海底自西向东缓缓倾斜,并渐深至100米以深。但海底坡度变化仍有所差异:50米以浅,地形坡度变化较缓;50米以深,地形呈波状起伏下降,起伏高度10米左右,一直倾斜下降至100米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