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一篇 货币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产物。福建铸印发行流通的货币,经历了从金属币到金属币与纸币混用,以至纸币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漫长历史过程。

福建铸钱始于唐代。自唐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在福建都设有铸钱机构,铸钱均为方孔圆形,币质以铜为主。五代闽国因福建缺铜,曾铸铅钱和铁钱,与铜钱并行。宋代铜、铁钱参用,后又造夹锡钱,种类繁多,币制复杂。嗣以盗铸严重,劣币驱逐良币,铜钱外流。宋室南渡后,发行“会子”,以济铸钱之不足,是本省行用纸币的开始,后“会子”发行无度,贬值停用,此时白银在本省使用已较普遍。元初兼用“交钞”、“银钞”,后钱银混合使用。明初推行“宝钞”,但民俗重钱轻钞,复用铜钱。洪武以后,铸钱币材、形式、成色、重量都有定制,称为制钱。每改年号,更铸新钱,均称“通宝”,钱钞兼用,后因纸钞膨胀贬值,交易都以银钱支付。清代沿袭明制,但鉴于前朝钞法之弊,长期用银钱,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清廷军需浩繁,筹措无术,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继而私票仿行,“银票”、“钱票”泛滥,尤以福州钱业的“台伏票”盛行一时,操纵市场,后受政府取缔。民国元年(1912年)铸“福建通宝”圆孔圆钱,是本省铸造的最后一种有孔的铜钱。清末民初币制紊乱,通货膨胀,铜钱贬值,渐为制作精良、款式新颖的机制铜元所排斥而退出流通领域。

福建古代已有使用金银,但黄金主要用作贮藏和大额支付手段;白银后分为银两和银元两类。银两属称量货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形状、不同称谓。本省宋代冶银技术发达,铸成银锭流通市场。明末,随着海上交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方银元开始流入中国,其时世界银价上涨,国内出现用银元套购白银的现象,引起白银大量外流。清廷为挽救利权,自铸银元,与银两并用。本省最早铸造的银币有台湾“寿星银饼”和漳州“漳州军饷“,都为地方铸币。及至民国,大量铸造“孙币”、“袁币”,广为流通,外国银元逐渐退出市场。民国22年(1933年),国民政府发布“废两改元”,实行银元本位,银两制度从此宣告终结。民国24年,实施“法币改革”,推行纸币,以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钞票为法币,取代银元流通,同时铜元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势力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在华特权,先后有英印汇隆银行、英国丽如银行、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荷兰安达银行、美国花旗银行等在福州、厦门设立机构,发行钞票,掠夺中国人民财富。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虽对统一币制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仍不能摆脱对英磅、美元的依附,基本上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金融性质,加上发动内战,通货恶性膨胀,物价一日数涨,人民深受其害,法币改革终于随着国民政府统治的没落而全面崩溃。

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本省各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先后以银行、合作社和政府军队的名义,发行根据地货币,其特点是:发行货币的目的在于冲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发展根据地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支援革命战争;根据地和游击区独立自主发行的纸币在辖区内流通,保证兑现,币值稳定,受到人民的拥护和信任。

福建解放后,省人行从1949年8月建行以来到1988年止,遵照总行规定,先后在全省发行四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简称旧币),从建行开始发行到1955年2月停止,旧币由省人行负责收回销毁;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62年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987年发行第四套人民币。上述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简称新币,在全省混合流通使用。其中第二套人民币由原苏联代印制的三、五、十元券3种于1964年夏收回。人民币是我国独立自主、统一发行、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得到广大人民的信任,享有崇高的信誉,对巩固人民政权、稳定金融物价、促进生产发展、繁荣国民经济、支持改革开放、支援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一章 历史货币

第一节 金属币

一、铸钱

福建在古代,由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开发较迟,商品经济不发达,在唐代以前使用的货币,都是从外地流入的。

本省自铸钱币,始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止于民国元年(1912年),长达1068年的历史。其间历代封建王朝都有在本省铸钱,以方孔圆形铜钱为主,有些朝代铅钱、铁钱、夹锡钱参用。

(一)唐代

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命令全国铸钱所,各加本郡州号名为背文铸造铜钱,以增加钱币流通。福建铸造方孔圆形铜钱,直径2.3厘米,面文“开元通宝”4字,隶书直读,背有“福”字铸局名,这是福建自铸的第一种铜钱。会昌年间各地铸造的“开元通宝”都以郡州名作为背文,世称“会昌开元”。

(二)五代闽国

闽王王审知治闽期间,鉴于福建铜元不足,于后梁贞明元年(915年),在汀州宁化县设铅场,次年在福州铸造“开元通宝”小平钱(1文)和当十钱(10文)二种铅钱,与铜钱并用。同时铸造“开元通宝”小平铜钱,背文“闽”字。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又铸造“开元通宝”大铁钱,阔寸余,很粗重。并厘订铜、铅、铁三种钱的兑换比价,民间按规定比价使用,使不同币材的钱同时流通于市场,便利民间贸易。这是王审知在福建货币史上的创举。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称帝,国号大闽,建元龙启。三年后,其子继鹏弑父自主。延钧父子曾铸“开元通宝”大小铅钱。闽国通文四年(939年),王审知三子延羲为王,改元永隆,铸“永隆通宝”铜、铅、铁钱,并铸“开元通宝”小平铅钱。永隆四年(942年),其弟延政发动兵谏,于建州自立为帝,国号大殷,改元天德,后二年(944年)铸铜、铁“天德通宝”、“天德重宝”钱,并铸“开元通宝”小平铅钱,背“殷”字。

王审知家族统治福建35年,有6人称帝王,其中5人有铸钱。

五代闽国铸钱一览表,见表1-1。

(三)宋代

两宋时期铜铁钱兼用,铸钱种类繁多,每有新帝接位或更换年号,都铸新钱。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在建州(今建瓯)铸大铁钱,面文“太平通宝”。咸平二年(999年),朝廷委派铸钱官员在建州设“丰国监”,是宋代四大钱监之一。该年建州铸“咸平元宝”铜钱。景德元年(1004年)在福州铸“景德元宝”铜钱。庆历五年(1045年)在泉州铸“庆历重宝”铁钱。熙宁元年(1068年)在建州铸“熙宁元宝”和“熙宁重宝”铜钱。崇宁四年(1105年)铸“崇宁通宝”。大观元年(1107年)铸“大观通宝”,这两种铜钱都铸有宋徽宗亲笔写的瘦金体面文,世称为“御笔钱”。

政和元年(1111年)和二年,钱监铸夹锡钱,面文“政和通宝”,各地通用。绍兴元年(1131年)铸“绍兴通宝”铜钱。

宋元祐年间,泉州已发展为对外通商口岸,设市舶司。后随着对外贸易发展,大量铜钱被外商运往海外。据《宋会要》载:外国人喜爱中国铜钱,得钱分库贮藏,作为镇国之宝。加上各地盗铸严重,地方官府曾设卡严禁铜钱外流,朝廷命令沿海地区行使铁钱,停铸铜钱。

宋钱书体多种多样,篆、隶、楷、行、草兼备,一般都有二、三种书体,同一种钱,面、背文和大小相同,两种书体成对,称为“对钱”。宋朝铸钱的工艺水平较高,为其特色。宋钱的币值分别大小成为制度,有小平(1文)、折二(2文)、折三(3文)、折五(5文)、当十(10文)等多种,铜、铁、夹锡钱按官定比价参用,但价格时有浮动,很难维持其稳定。

宋代福建铸钱一览表,见表1-2。

(四)元代

元初禁用铜钱,行用“交钞”、“银钞”,但民间重钱轻钞,习惯使用宋旧钱,且因纸币贬值,不能取信于民,后来朝廷不得不恢复铜钱,与钞混用。

元代有些可汗有铸过钱,但并非作为货币使用。据《新元史•钞法门》载:“然历朝并铸铜钱,盖以备布施佛寺之用,非民间通用也”。这种专用于寺庙作布施用的钱,世称“庙宇钱”。

(五)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在福建设“宝泉局”,鼓铸“大中通宝”方孔圆形铜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共五种。朱元璋称帝后,洪武元年(1368年)在各省设宝泉局,铸“洪武通宝”铜钱。并颁布“洪武通宝钱制”,规定钱分五等即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当一小平重一钱,当十重一两,全部用铜,生铜一斤铸小平钱160文,余类推。洪武以后,官炉铸钱的币材、形式、重量、成色都有定制,称为“制钱”,以别于前朝旧钱和本朝的私铸钱。后来铸钱愈多,分量愈轻,至洪武二十三年,小平钱每文只含铜二分,减少十分之八,加以盗铸严重,铜源不足,后仿元朝办法,推行“宝钞”,很少铸钱。永乐九年(1411年)福建布政司铸“永乐通宝”钱。弘治十六年(1503年)铸“弘治通宝”钱。嘉靖以后,宝钞停用,恢复铜钱。嘉靖六年(1527年)铸“嘉靖通宝”钱,每文重一钱三分。嘉靖十九年因铸钱不敷成本而停铸。万历四年(1576年)铸“万历通宝”钱。天启元年(1621年)铸“天启通宝”大钱1种,背面铸有地名、局名。

隆武元年(1645年),南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铸“隆武通宝”铜钱。南明永历五年(1651年)延平王郑成功铸“永历通宝”折二铜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子郑经于康熙五年(1666年)和康熙十三年(1674年)两次在日本长崎铸“永历通宝”铜钱,流通台湾、厦门有38年之久。

明代福建铸钱一览表,见表1-3。

(六)清代

清朝币制是银、钱平行本位,大额使银,小额用钱,兼用“宝钞”。清铸钱仿明制,在京设“宝源局”,各省设“宝泉局”。顺治六年(1649年)铸“顺治通宝”铜钱,面文“顺治通宝”4字,楷书直读。钱分五式:第一式是光背仿古钱;第二式是一厘钱,背书“一厘”及局名;第三式背有一汉字,标明何局所铸;第四式背有两个满文,左为“宝”字,右为“福”字(局名);第五式是满汉文钱,背面左有一满字,右有一汉字,均记局名。

清朝自福临进关,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后历经十代皇帝,铸有11种年号钱。康熙、乾隆时的铜钱,内廓完好,重量也准。嘉庆、道光以后,小钱杂出,钱法渐坏。咸丰年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清政府内外交困,军费支出浩繁,从咸丰三年(1853年)起,开始铸各种大钱,种类繁多,轻重不等。咸丰末年,清政府被迫停铸大钱。方孔钱的历史发展到这时接近尾声。

清代福建铸局时开时停,很不稳定。据《福建通志》载:顺治六年(1649年)开福建铸局,十三年(1656年)停铸。十七年(1660年)复开鼓铸局,钱幕兼铸地名、满汉文,福州府铸“福”字,康熙元年(1662年)停铸。六年(1667年)复设福建鼓铸局,次年因铸钱太多,暂停鼓铸。十四年(1675年)清廷下令撤藩,三藩靖南王耿精忠不服,以福州为踞点,对抗清廷,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于当年自铸“裕民通宝”有小平钱、权银钱、浙一钱,流通于福州。十九年(1680年)清廷又派满汉科道各一人,稽查钱局,开福建漳州府鼓铸局,钱幕铸满汉文“漳”字,二十一年(1682年)停漳州铸局。二十四年(1685年)复开福建铸局,罢前代旧钱之禁,民间可兼用旧钱,与新钱混合行使。二十七年开福建台湾铸局,钱幕铸满汉文“台”字。三十一年停台湾府铸局。三十四年停福建铸局。乾隆五年(1740年)开福建鼓铸局。道光四年(1824年)因福建银价昂贵,铸钱成本太高,是年夏季起,停止鼓铸。此后福建铸局铸钱情况见附表。

清代福建铸钱一览表,见表1-4。

(七)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福建造币局铸“福建通宝”铜钱,圆孔圆形,一文钱直径2厘米,二文钱2.5厘米,面文楷书对读。背面上铸币值,左边是革命军政府18星旗,代表全国18省响应武昌起义;右边的条纹旗有二种:一种是阳文五色旗粗纹5条,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另一种阴文细纹五色旗。这是本省铸造形式特殊的最后一种铜钱。

此外,福建历代流通的钱币,除本省自铸钱外,还有外省铸造,辗转流入本省的旧钱也不少,种类繁多,数量无法查考。

闽南地区,还曾有外国铜钱流通。清道光年间,有“光中通宝”、“景盛通宝”、“嘉隆通宝”等越南钱。光绪十六年(1890年)厦门曾统计全市铜钱流通量,其中越南铜钱占40%,清代铜钱占50%,日本宽永铜钱和宋代、明代旧钱占10%。福州及其他地区外国铜钱流通较少。

二、银两

福建民间使用白银作货币,有银两和银元两类。

银两属秤量货(①指秤量计算的货币。)币因形状和时代不同,有不同的称谓。隋唐以前称饼、笏、铤。宋称银锭。元又改称元宝。明清银锭形状改为马蹄形。

福建开矿冶银始于宋代。其时,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市场大额使银,小额用钱,银钱并用。本省流通的银两,由官炉熔铸成形,其种类有元宝、中锭、小锭等多种。“元宝”每锭约50两,形似马蹄,也称“马蹄银”,成色和比值各地不同。福州使用的“闽锭”,属于“中锭”,每锭约10两,形状不一,多数似秤锤。“小锭”又称“小镙银”,形似馒头,重约3至5两。“碎银”又称“滴珠”,或称“台捧”,作找零之用。

全国各地银两出纳的衡量标准有多种,主要有“库平”(②政府征税使用的衡量标准。)、“漕平”(③漕米改征白银所用的衡量标准。)、“广平”(④广州使用的衡量标准。)、“关平”(⑤海关收税使用的衡量标准。)、“公砝平”(⑥旧时上海、北京、天津等地计算汇兑价格的标准。),兑价各不相同。

福建各地秤银的标准,名称与兑价也各有不同。福州南台钱庄用“台新议平”。“台新议平”7.416钱,合福州通用银元1元,或“台捧”银7.17钱。“台新议平”1000两,合上海“九八规元”1065.93两。“台捧”银7钱,合“台伏票”1元。

福州城内钱庄用“城新议平”,兑价比较低。福州的外商银行(汇丰和渣打银行)拒收“城新议平”,只收“台新议平”,但在银两付出时,改用“洋例平”,比价是“洋例平”100两,合“台新议平”103.30两。泉州用“天平”,相当于995“库平”,建瓯用“芝平”或“建平”,“建平”100两,合福州“台新议平”100.6两;“宁化平”100两,等于银元133.33元,“连城平”100两,等于银元131.58元,“长汀关平”银7.5钱,等于银元1元。

银两作为货币,在流通领域中起过其历史作用,但由于各地银两种类成色不一,秤砝、称量不标准,制度不统一,使用时须经称重、评色、计值等繁琐手续,诸多不便,加上官商盘剥,有其不利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面。民国22年(1933年)3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制订《银本位币铸造条例》,提出“废两改元”币制改革。同年3月10日先在上海试行。4月6日起本省正式实行“废两改元”,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和订立契约、市场交易等,一律改用银元,不准再使用银两。“废两改元”后,如有仍以银两计算的契约或票证等,在法律上一概无效。个人及单位持有的银两,可按规定通过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元,或向当地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兑换银元使用。银两制度从此宣告终结。

三、银元

福建最早出现的是外国银饼,称重计算,大的称“马钱”,是海马形,中的称“花边钱”,小的称“十字钱”。“花边钱”有大中小三等,大的重七钱三分左右,中的重三钱有奇,小的重一钱有奇。民间通称为“洋番”或“番钱”。明末,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外商到本省大量采购茶叶、瓷器等土特产所使用的货币,就是外国银元。

外国银元主要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香港银元、日本龙洋、美国贸易银元、还有荷兰、智利、越南银元等多种。由于银元具有质量形态划一、使用方便等特点,比银锭优越。后出现以银元套购白银,引起白银大量外流,于是清廷寻求对策,以挽利权。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为保护民族利益,挽回国家利权,奏请朝廷自铸重量5钱的银元,以抵制外国银币,未被采纳。但当时福建的漳州和台湾以及上海等地,为适应市场需要,已开始自铸银元。

本省最早铸造的银币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台湾铸造的,形式仿西班牙本洋,正面有寿星像,左右分列篆书“道光年铸”和“足纹银饼”字样,像下有正楷“库平七二”4字;背面铸一鼎,并有满文“台湾”字样,俗称“寿星银饼”,行使不广。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闽浙总督刘韵珂为镇压台湾嘉义起义军,在本省漳州铸有“漳州军饷”银币,成色98%,直径3.8~4厘米,正反面都有汉字楷书,无图纹,正面横书“漳州军饷”字样,下有草书签押“七十四”,指币重七钱四分。反面横书“足纹”,直书“通行”,是本省早期试铸的银币。“漳州军饷”银币还有3种版别,外形、面文、成色、大小都相似,但签押各不相同。由于主要对“漳州军饷”的草书签押认识不同,对该币的铸造年代和何人所铸问题,学术界有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漳州军饷”银币的花押是“曾”字与“左”字。传说是同治三年(1864年)至四年,曾国藩、左宗棠在漳州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所铸。但币上草书签押是否“曾“或“左”字组成仍有争议。

另一种意见是1962年冬,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到厦门视察郑成功纪念馆时,辨认“漳州军饱”银币的签押分别为“朱成功”和“国姓大木”所组成。原来郑成功名森,字大木。后隆武帝赐姓朱,改名大木,据此认定“漳州军饷”就是“郑成功大元”。铸造时间认为顺治九年(1652年)前后。根据这种论点,本省自铸银币时间要提前近200年。

光绪十五年(1889年),本省仿效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局铸造“光绪元宝”的办法,开始自铸“光绪元宝”龙洋。光绪二十年清廷命令各省管理本地银元的铸造。光绪二十二年十月户部又规定:无论金、银、铜任何一种钱币,统归官局铸造,不准商人附搭私股或私自铸造。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闽浙总督许应骙提出:“福建省官督商办,铸造银元。”二年后,经度支部批准,于光绪二十八年成立福建官局,铸造面额1元的“光绪元宝”龙洋,直径3.8厘米,成色88%,重量26.56克。当时又铸造一种“福建恭进”银币,正面有光绪半身像,背有图纹中“寿”字,直径3.93厘米,成色98%,重量36克。

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正式规定银元为本位币,铸币权收归政府。同年5月,福建开铸“大清银币”流通本省。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国民政府铸造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开国纪念币”。民国3年政府公布“新国币条例”,仍以银元为单位铸造袁世凯头像银元,俗称“袁头”。民国16年北伐胜利,国民政府禁铸“袁头”,改铸孙中山头像币,俗称”孙币”。“袁头”和“孙币”在本省广为流通,从此外国银元逐渐退出市场。民国22年7月1日起本省奉命发行新的孙中山银元(俗称新币),由中央造币厂统一铸造,银币正面铸孙中山像,下有“中华民国二十二年”8字,背面正中铸双帆船1艘,两旁有“壹圆”字样。

同年7月底财政部通知:为统一币制,除由中央漳币厂铸造新币行使外,各种旧币一律不准流通。各省中央银行限期收兑各种旧币,福建的中央、中国两银行奉命收兑鹰洋、本洋、袁币、龙洋、北洋等旧银元,全部运往上海中央造币厂改铸新币。

20世纪20年代与30年代之交,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受国际金银价格波动的影响,白银大量外流,银本位制难以维持,国内货币发行也不统一。国民政府于民国24年(1935年)11月,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后增加农民银行)钞票为法币,从此不再兑换银元,其他银行钞票一律停止发行,并禁止银元在市场流通。

福建在历史上流通使用的银元,除外国银元和本省自铸银元外,还有外省铸造的银元流入本省也不少。流通范围最广的是“孙中山币”,其次是“袁币”和“龙洋”;闽南地区流通最多的是“鹰洋”和“本洋”。各种银元比价,大部分可以十足流通使用,偏远地区对外国银元须加贴水。

四、银角(银辅币)

光绪十六年(1890年),福建官局开始铸造银角,币面铸有“台湾省”字样,二角币重1.44钱,一角币重0.72钱,半角(五分)币重0.36钱,含银量都是82%,至光绪二十九年停铸。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本省绅士孙宝王f呈官批准,在福州南台苍霞洲设局铸造银角,有二角、一角、半角3种,币面有“福建省造”字样,成色很差,市场流通每角值钱106文,后因排斥者多而停铸。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福建都督崇善奏准设立“福建官钱局”,铸造银角,因成色不好,每角跌至102文。不久,该局舞弊案发,清廷派邮传部侍郎陈璧来查办,遂停铸。光绪二十八年福建官钱局又铸造银角。

民国元年(1912年),福建都督孙道仁在福州设局铸造银角。币正面有“中华元宝”4字,背面有18星,上加“福州都督府造”6字,面值二角,成色不佳,后因孙去职而停铸。同年,福建财政司在福州南台苍霞洲造币厂铸造二角币,正面有“中华元宝”和“开国纪念币”字样,背面有民国军旗图样。

民国2年(1913年)2月,福州造币厂铸造二角、一角、半角银币,币面铸有币值和“福建省造”字样,背面有蟠龙。

民国3年(1914年),国民政府颁布“新国币条例”,规定银角的重量和成色为:五角币重3.6钱,二角币重1.44钱,一角币重0.72钱,成色都是银7铜3。后因监督不严,各铸局所铸银角的重量和成色都下降。

民国12年(1923年),福建银币厂铸造“中华癸亥银辅币”,正面有“中华癸亥”4字,币值二角,直径2,37厘米,成色70%,有多种版别。

民国13年(1924年),福建银币厂铸造“民国甲子银辅币”,正面有“民国甲子”4字,币值二角、一角,直径分别为2.36厘米和1.7厘米,成色70%。同年该厂又铸造“中华元宝”银辅币,正面有“中华元宝”4字,上有“福建银币厂造”,下有“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字样,币值二角,直径2.36厘米,成色70%,又有一角币,直径1.7厘米,成色同。

民国16年(1927年),铸造孙总理纪念币银角。

民国18年(1929年),福建铸币委员会报省政府财政厅,拟铸造“黄花岗纪念银角”,经批准由福州洪山桥造币广承铸,币值有二角、一角2种。二角币重1.44钱,一角币重0.72钱,成色都是银8铜2,每角值100文,10角兑1元,指定由颐远银行发行。民国21年11月,上海富商林雪庵出面自筹白银,委托福建铸造辅币委员会代铸“黄花岗纪念银角”3000万角,省政府批准代铸,提盈利十分之一30万元,以18万元供造币厂费用,12万元由省财政厅缴库。

民国22年(1933年)1月福建省政府命令:省铸黄花岗纪念银角,每10角为大洋1元,全省一律通用,即日起不再新铸,各地所铸劣质银角,禁止流通使用。

本省流通使用的各种银角,版别很多。据《中央银行月报》1936年5卷12号调查资料载有:孙中山像市、袁世凯像币、福建省造币、黄花岗纪念币、仿广东省造币、光绪元宝等6种,都有单角和双角;癸亥(1803年)、甲子(1804年)铸造的旗双角;湖北省铸造的单角;湖南省铸造的双角;还有福建省东山县土角等10多种。其中东山土角只限东山使用,每25角合银元1元;癸亥、甲子双角,只限永定县使用,每18角合银元1元。其他银角全省都可流通,按成色折价使用,比价各有不同;孙中山银角、光绪元宝银角、仿广东银角都是12角合银元1元;黄花岗纪念银角,13角合银元1元;广东新双毫,18角合银元1元;袁世凯银角,19角合银元1元。

五、铜元

清末在钱币铸造技术上与铸造形制上有一次改革,即把用手工业生产方式铸造的方孔钱改为用机器铸造没有方孔的铜元。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8月,闽浙总督许应骙提出用福建银元局机器,仿照广东办法开铸机制铜元,每枚当十文铜钱使用,按照湖北省办法由官钱局负责铸造发行。该币正面文铸“光绪元宝”4字,上有“福建省造”,下有“当制钱十文”等字样,(后又增加当二十文1种),背面有蟠龙图案。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2月,清廷下令:近来各地制钱不敷周转,福建、广东两省所铸铜元,轮廓精美,流通使用方便,命令广东、福建、江苏3省将所铸铜元,速解送户部各数十万元,以便转发全国各地使用。后因铸造铜元有利可图,各省竞相仿铸,市场铜元大增,铜元价格日渐下跌。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5月,户部尚书鹿传霖奏请限制各省设厂铸造铜元,已设厂的不得再增设分厂,尚未铸造铜元的各省,不要再设厂开铸。次年2月,财政处会同户部拟定统一铜元管理办法,限制铸造铜元的数量及大宗贩运,并将浙江铜元局归并福建铜元局。光绪三十三年5月,户部派陈璧侍郎到福建考查,常驻福州南台铜元局。南台铜元局成立较早,将旧铜改铸铜元,较有余利;洪山及马尾两局因铜价上涨,成本加重,开办不久就停铸。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月,清廷命令各省暂停铸造铜元。福建停铸一年,后又恢复铸造“大清铜币”、“宣统元宝”两种铜元。民国以后,又铸造“开国纪念币”等铜元。当时北洋军阀和各省地方势力都以鼓铸铜元敛财,于是铜元大量充斥市场,质量又差,币值下跌,商民深受其害。

本省自铸铜元以“当十”(10文)和“当廿”(20文)的居多,其它较少。成色有含铜多的红铜元,和含铜少的黄铜元两种;重量:“当十”铜元每枚库平2钱,“当廿”铜元每枚重4钱;币面都铸有币值和“福建省造”字样。

福建全省流通的铜元,除本省自铸外,还有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及香港铸造的铜元。铜元与银元的比价,在各地和各个时期都不同。福州在清光绪年间,铜元300到380枚可兑银元1元;民国14年(1925年)后为187到194枚兑银元1元;次年又改为228到232枚兑银元1元。由于比价升降不定,加上本省自铸铜元太多,商贩私运铜元出口,牟取暴利。民国22年7月,福建省财政厅制定铜元管理办法,并由中央银行负责平衡铜元市价,在比价高时,平价卖出,比价低时,大量收进,并由海关禁止铜元进出口,以杜贩运。至民国25年间,我省铜元比价基本稳定在300枚左右兑银元1元。嗣后,因国际市场铜价高涨,财政部为防止熔化偷运出口,通知将“当十”铜元比价改为每200枚兑法币1元。后因铜价更高,财政部重新规定“当十”铜元每100枚合法币1元。本省从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后,禁止银元流通,铜元逐渐退出市场。

六、镍币

民国3年(1914年)2月8日,国民政府公布发行1种五分镇币。民国24年又发行五分、十分、二十分3种镍币。当时本省市场流通使用镍币较少。至民国25年3月,中央银行运到第一批镍币1万元。因数量不多,不敷分配。后运到第二批镍币5万元,币值有五分、十分、二十分3种,其中五分币2万元,十分币和二十分币各1.5万元,中央银行通知各银行、钱庄挂牌代换镍币。

同年7月,中央银行转达财政部决定:在新辅币(镍币)未普及流通前,旧银角仍可按市价流通使用,如要求收兑银角的,应估定成色、规定兑换标准,委托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及分支机构代兑。

新辅币的成色和重量:五分镍币重2克,十分镍币重3克,二十分镍币重5克,成色都是镍18%,铜55%,锌27%,规定按10进单位计算:法币1元可兑五分镍币20枚;十分镍币10枚,二十分镍币5枚。

七、其他金属币

福建历史上使用黄金作为财富贮藏或大额支付之用。黄金的计量一般16小两为1斤,20小两为1镒。有方形、元饼、马蹄形、铤形、元宝多种形状,其名称和计量在各地各个时期并不划一。

民国时期福州钱庄所使用的金块,称“足赤”,也称“烚赤”,一般是长方形,重量为新议平6两、10两等。钱庄的金块铸有牌号及重量,6两以下都以小块出售。另有一种20两的金块,外形、成色和10两同,非福州钱庄所铸。当时台湾银行基隆支行分析福州钱庄所铸的1两金块,按日本秤量为9.68钱,成色含纯金0.9857,含银0.014,杂耗0.0003。福州也有中央造币局所铸的999%成色金块,在市场上最受欢迎。

第二节 纸币

福建行使纸币始于宋代。据《福建通志•钱法》记载:“宋初铜铁钱参用,其后乃行钱引,造会子”。“崇宁四年(1105年),令诸路用钱引,惟闽浙湖广不行”。又载:“宋高宗南渡后,国用日亏,绍兴而后增造会子,以济铜钱之不足。初各路通行钱引,福建因是权相蔡京的家乡,免用钱引,至嘉定年间会子跌值,在建瓯、南平间,会子一千只值钱六百以下,地愈远值愈轻,愈轻则愈不用。”

元初兼用“交钞”、“银钞”,后银、钱混合使用。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禁用钱,专用钞。当时民间重钱轻钞,钞一贯,仅折钱50~160文之间,物价腾贵,钱法益坏。官府下令搜集民间钱归官换钞,不许使用铜钱。永乐二年(1404年)后,民间课赋纳税,一律用钞,但折钱比价时有浮动,钞值不稳,而且易生弊端,交易多用银钱,明末停止用钞。

清代鉴于前朝钞法之弊,长期用银钱。咸丰二年(1852年),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饷需浩繁,招商设立“官钱局”,发行以银两为本位的“户部官票”和以制钱为本位的“大清宝钞”,通令各省设局照办。清代“宝钞”与“官票”同时流通,民间就把纸币简称为“钞票”。清末福建省市场的票币有官票、私票与银行钞票。官钱局发行的钞票称官票。钱庄、银号、商行等发行的钱票、银票、银元票称私票。银行钞票则有地方银行、商业银行和国家银行之分。

一、官票

福建在清朝末叶,先后设立“永丰官钱局”和“福建官钱局”,发行银票、钱票、银元票。当时钞法规定银钱并用,官票宝钞一律流通,官票的发行、回收,采用银、票按成搭配,后因官票发行过多,不能兑现,又加贪官污吏营私舞弊,失信于民,不得不停止发行。

(一)永丰官钱局官票

咸丰三年(1853年)7月,闽浙总督王懿德奉令在福州南台设立永丰官钱局,经营省库款,开始发行“官银票”和“大清宝钞”(钱票)。

咸丰八年(1858年)2月,永丰官钱局发生舞弊案,御史陈濬提出严究。总督下令将南台永丰官钱局管事缉拿到案,管事供认该局已亏损40万贯,并涉及其他官员。同年8月,福州将军庆端奏云:“永丰官钱局票本全无,粮价飞涨,人民反抗”。当时该局发行“官票”支付官府军、政费用,由于连年发付军饷太多,各省奉拨银钱尚未解到,本省应征款项又一再拖欠,该局只能以增发官票应急。因此官票越发越多,票本更为空虚,造成钱贵钞轻,物价上涨,商民怨声载道。

永丰官钱局至咸丰九年(1859年)因超额发行官票而负债达255.35万两银,军民要求兑银清偿,无法应付,宣告停业。厦门、台湾等各分局也同时清理结束。

(二)福建官钱局官票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10月,福建官钱局成立于福州,发行银元票,包括大洋票和小洋票。该局光绪三十三年改名为福建官银行,后因滥发官票,发生挤兑,无力应付而倒闭,停发官票,最后余额为3088元,合台平银2161.60两。

二、私票

私票亦称私钞,是未经政府批准发行的纸币,福建主要有钱票、银票、银元票等多种。私票发行单位大多是银钱业,也有汇兑局、商号、公司等等,其流通范围多数限于发票单位所在地,少数也有跨地区流通。

私票规定凭票即付现钱,但习惯上已成为信用货币流通,用作支付手段。后因发行管理不严,滥发无度,发票单位时有倒闭,流弊不少,遭到政府取缔,私票才先后相继退出市场。

(―)钱票

清同治二年(1863年),本省各地钱庄、银号、商行发行的直式大票,有庄票(①庄票指钱庄签发的本票。采用不记名式,在市面流通,视同现金。)、本票(②本票一般为银行所签发,用以代替现金,又分为定期本票和即期本票。)、期票(③期票是商业票据的一种,由购货人对销货人发出,出票人到期必须付款。)等付给客户,替代货币流通。凡以制钱为本位的私票,通称钱票,也称钱钞或铜钱票。面额有制钱100文、200文、400文、600文等多种。钱票可和铜钱相辅使用,流通范围限于出票单位所在地,也可以凭票兑换现钱。

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搜取的在华特权进行经济侵略,物资交易都要现洋,拒收福州地区钱庄发行的“城钱票”,钱庄就发行一种“台钱票”。该票在福州南台可以兑换制钱或银洋。福州的钱业中心也从城内移至南台,“台钱票”在福州盛行一时。清末汇丰、渣打等外商银行先后在福州开业,操纵对外贸易,一切收付都按银元计算,“城钱票”进一步被打击,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废止“城钱票”,一律改用“台钱票”。光绪三十年,“台钱票”改名“七钱台伏票”,凭票可兑换银洋。福州钱庄的“台伏票”从此替代了福州钱票。

(二)银票

本省钱庄或银号开给客户的本票或期票,以银两为计算单位的直式大票,通称银票。

道光年间,福州银票和钱票相辅使用。咸丰二年(1852年)因太平天国革命爆发,连年战争,军需浩繁,清廷授命福建官钱局发行“银票”。其时,本省各地的一些钱庄、银号、汇兑庄等也仿效官钱局大量发行银票。福州地区发行的银票称“台捧票“,由商界根据市场情况自订比价。后因各种银票充斥市场,比价下跌,至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本省银票随银两同时废止。

(三)银元票

本省各地钱庄和银号开出的直式大票,以银元为计算单位,通称“银元票”。在福州地区又称“台伏票”,后改制为“大洋票”,也称“划洋”。银元票有即期和远期之分,市场贸易往来凭以代替银元使用。

(四)其他私票

全省各地除银钱业外的公司、行号、汇兑庄、当铺等组织,未经政府批准,以代价券或流通票名义所发出的私票,种类繁多,情况复杂,流弊不少。

私票发行时,都鼓吹信誉好,准备金充足,凭票兑现等,但倒风时起,人民受害无穷。如尤溪、闽清等地的广豫汇兑庄发行的“广豫票”,华通汇兑庄发行的“华通票”,三友实业公司发行的“三友票”,连城县使用的“串票”、“牛票”等等,都是地方势力借繁荣地方经济为名,发行私票,掠夺人民财富,其他类似情况很多,均因信誉不好,商民纷纷拒收而先后遭到唾弃。

三、商业银行纸币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金融资本侵入中国,在各大通商口岸设立银行,发行纸币进行经济掠夺。光绪廿三年(1897年)清廷核准在上海设立“中国通商银行”,并于次年批准发行纸币后,各地也仿效筹设商业银行,并获得纸币发行权。在本省陆续发行的商业银行钞票计有:

(一)外商银行纸币

1.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纸币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是英国在华最有势力的一家,总行设在香港。该行于同治五年(1866年)成立福州分理处,同治七年(1868年)改为分行,发行以西班牙本洋为单位的银元票,面额有一元、五元、十元、二十五元、一百元5种,发行纸币总额从不公布。光绪四年(1878年)该行厦门分行成立,发行纸币的面额种类和福州同,发行总额也从不公布。

2.台湾银行纸币

该行成立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总行设在台北市,是日本政府的殖民地银行。该行在福建厦门和福州先后成立分支机构,曾发行面额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等多种银行券,流通于福州、厦门等地。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该行于翌年5月20日由国民党当局收归地方所有,该行纸币停止使用。

3.福建美丰银行纸币

该行系中美商人合办,民国11年(1922年)开业,总行在福州,厦门设分行,发行一元、五元、十元3种纸币。民国14年12月止,共发行205万余元,流通于福州、厦门等地。

(二)中南银行纸币

厦门中南银行成立于民国11年(1922年),发行上海地名的中南银行兑换券。在福建发行厦门地名的中南银行五元券,正面红色,背面兰色。中南银行的大股东兼董事长黄奕柱,是厦门华侨首富,资力雄厚,因此该行纸币信誉较高,业务居厦门商业银行之首。民国24年11月,实行法币改革后,该行纸币停止发行。

(三)东南银行纸币

东南银行于民国17年(1928年)开业,民国24年停业。该行发行的纸币流通于福州、厦门两地,发行最高余额为35.4万元。

(四)中国通商银行纸币

厦门中国通商银行于民国23年(1934年)开业,发行印有上海地名的一元、五元、十元3种兑换券,实行法币改革后,停止发行。

(五)中国实业银行纸币

民国23年(1934年)中国实业银行福州分行和厦门分行先后成立,均发行福州地名的纸币,面额有一元、五元、十元3种。发行余额最高为63万元,实行法币改革后,停止发行。

(六)辛泰银行纸币

民国23年(1934年)8月辛泰银行福州分行成立,翌年发行直式大票,票面印有“本票即付来人”字样,面额有一元、五元2种。民国26年该行停业。

(七)农商银行纸币

民国24年(1935年)12月农商银行厦门支行成立,发行该行总行的纸币,面额有一元、五元、十元3种,流通于福州、厦门等地区。民国27年停业。

四、国家银行纸币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光绪三十四年改称大清银行,曾发行银两票、银元票和制钱票3种纸币。光绪三十三年邮传部成立“交通银行”,也有纸币发行权。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并与交通银行同在民国初年被定为国家银行,继续发行纸币。民国13年(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发行纸币,履行国家银行职能。民国24年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改称中国农民银行,也属国家银行,有发行纸币权。

(一)大清银行纸币

宣统元年(1909年)成立大清银行福州分行,在厦门设立分号,并开始发行纸币。到宣统三年,福州分行已发行银两票1.02万两,银元票48.27万元。其中一元票4.65万元,五元票13.55万元,十元票30.07万元。该行厦门分号领去银元票42万元,其中一元票4万元,五元票13万元,十元票25万元;其他分号只领去银元票一元、五元、十元票各100张,金额各1600元。

(二)中国银行纸币

中国银行在民国成立之后,先后几次在本省发行加盖福建地名的纸币。民国3年(1914年)中国银行福建分行成立,发行该行总行纸币。民国5年袁世凯称帝,引起全国讨袁,银行发生挤兑风潮,北洋军政府命令上海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停止纸币兑换银元,交通银行受命停兑,中国银行拒不受命,并委托商业银行和钱庄帮助收兑中国银行纸币,经受住挤兑风潮考验,维护了该行信誉,博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当时中国银行发行的十元红色纸币,信誉较好,福建人民称它为“红公鸡”,当作现洋贮藏。民国20年前,该行在本省发行的纸币已逾1千万元。民国24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后,该行纸币定为“法币”,不再兑换银元。

中国银行发行加盖福建地名的纸币一览表,见表1-5。

(三)交通银行纸币

该行经国民政府特许发行纸币,发行的版式、数额、期限由财政部核定。宣统二年(1910年)5月,交通银行在厦门设立分行,开业仅4年就撤销,尚未发行纸币;但据统计当时外省流入福州和厦门的交行纸币已有55.5万余元。.

民国3年(1914年〉交通银行发行加盖福建地名的纸币面额有一元、五元、十元券3种。民国23年10月交通银行厦门分行复业,11月福州支行成立,均有发行上海地名的交行纸币,面额有一元、五元、十元3种。后因上海汇福建的汇率上升,商人将上海交行纸币运到福建兑现,使厦门分行在资金调拨上受到压力,因此,改发厦门地名的交行纸币。外省运来交行纸币只许流通,不能兑换现洋。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后,交行纸币定为法币,不再兑换银元。

交通银行发行加盖福建地名的纸币一览表,见表1-6。

(四)中央银行纸市

民国13年(1924年)孙中山为调节金融、活跃经济,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民国15年在国民革命军东征时,该行发行加盖“福建”地名的一元、五元票。民国17年,国民政府在上海设立中央银行(原中央银行改为广东中央银行),该行于民国18年在福州成立分行。全省各该分支行都有发行该行上海地名的纸币,主币有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等5种,全省流通,并可兑换银元。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后,中央银行纸币定为法币,不再兑换银元。从此,纸币发行权统一归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在福建发行的纸币一览表,见表1-7。

(五)中国农民银行纸币

中国农民银行前身是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民国23年(1934年)10月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在福州成立分行,该行曾发行福州地名一元和辅币一角的纸币2种。翌年4月改为中国农民银行福州分行时又增发二角、五角辅币券。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后,该行纸币定为法币,不再兑换银元。

五、地方银行纸币

福建为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由地方当局开办银行,发行纸币,其影响较大的有福建银行、国民党第四十九师进驻漳州时成立的民兴银行、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进驻龙岩时成立的闽西农民银行和福建省政府筹办的福建省银行。这些银行发行的纸币,有的由于管理不善,滥发无度而告终;有的随着后台垮台而停止;有的受币制改革的制约改为领用性质发行。

(一)福建银行纸币

福建银行创于宣统三年(1911年)10月,原名福建官银号,民国3年(1914年)8月改组为福建银行,总行设福州。该行发行3种钞票:第一种是锻板印的直式“台伏票”,用墨笔填写金额及日期,面额有银元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三十元、一百元、一千元9种,流通于福州市区;第二种是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的“小洋票”,面额有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十元5种,交由各分支行发行,流通于设有各分支行的地区使用;第三种是民国以后该行增加发行的1种大洋票。

福建省政府于民国3年(1914年)核定福建银行发行大洋票,总额以40万元为限,各分支行发行小洋票以25万元为限。民国4年12月止,该行已发行大洋票39万元,各分支行发行小洋票20余万元,并发行了一部分铜元票。

福建银行的放款对象是官府,经常到期收不回来,营业收支无法平衡,只能印发纸币。民国11年(1922年)闽督李厚基下台,该行发生挤兑风潮,无力应付,宣告倒闭,所发行的纸币成为废纸。

(二)民兴银行纸币

民国18年(1929年),漳州民兴银行发行面额有一角、二角、一元、二元、五元、十元6种纸币在龙溪地区使用,发行不久,该行就倒闭。

(三)闽西农民银行纸币

民国22年(1933年、)7月,闽西农民银行在龙岩发行纸币,面额有一元、一角、二角、五角4种,一元票正面是牌楼图景,第二年就停止发行。

(四)福建省银行纸币

民国24年(1935年),福建省银行成立,经省政府转报财政部核准,发行面额一角、二角、五角辅币券3000万元。民国27年11月又发行一分券20万元,五分券50万元。民国28年8月又批准发行一元券2500万元。嗣后又先后报经批准增加发行一分、五分、二角、五角辅币券和一元券数次,至民国34年上期该行发行总额4147.75万元,对调剂本省金融起了一定作用。

民国31年(1942年)财政部命令货币改归中央银行统一发行。福建省银行发行的票券由央行接收,改为领用性质。民国38年5月,该行奉福州绥靖公署和福建省政府令,印制银元辅币券,至同年7月30日止,发行五分、一角、五角银元辅币券共计45.15万元,基金准备充足,流通市场。1949年8月福州解放,该行被接管,所发行的银元辅币券由省人行限期收兑。

六、国民政府纸币

民国24年(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宣布以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后加农民银行)纸币为“法币”,不再兑换银元,其他银行纸币停止发行。由于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和从事内战期间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物价暴涨,法币一再贬值,民国37年法币制度彻底崩溃。国民政府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元券”,以取代法币,同时停止发行关金券(①关金券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简称“关金”,是国民政府于民国20年5月发行的,专供缴纳关税之用。民国31年4月,以1关金折合法币20元的比价,与法币同时流通。),但未到十个月,金元券因急速膨胀,各地纷纷拒用;最后改发“银元券”,规定可以兑换银元,实际无法兑现,失信于民。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随着政局崩溃、金融混乱而终于彻底失败。

(一)法币

民国24年(1935年)11月4日起,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实行“法币改革”。福州中央银行会同中国、交通银行召集全市银钱业负责人开会,宣布贯彻执行“法币改革”的具体规定:中央、中国、交通银行的纸币为法币,全国一律通用。其他银行纸币在市场上暂时继续使用,即日起不再发行,限期兑换中央银行纸币。各银行的纸币发行准备金,仍由中央银行统一保管。同时禁止银元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本省各银行均遵照执行。民国25年2月,国民政府又宣布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也被指定为法币。

当时,福建省政府一再通告全省商民,将金银交各地中央银行兑换法币使用,并由中央、中国、农民3家银行派员到尚未设立省银行的地区,常驻县政府收兑金银。兑换法币期限,原定第二年2月3日止,后延期至5月3日,继又改为可根据各地情况继续兑换,分别规定截止期,并通知中央银行尽量供应法币,以利收兑金银工作。后因法币不敷应用,中央银行公告:借用中国农工银行红色一元纸币,加印中央银行行名、图章、签字和四角加印“央”字作为一元法币使用。

民国33年(1944年),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西南内地与东南沿海地区交通阻隔,运钞专车不能到达福建,市场钞荒严重。中央银行请准财政部在福建印发“法币定额木票”,代替法币流通市场。第二年中国、交通、农民3家银行因通货膨胀,纸币赶印不及,也报准印发“定额本票”,面额有一百元、二百五十元、五百元、一千元4种,后增发五千元、一万元、二万元、三万元、四万元、五万元6种,补充法币流通市场。其时各地商业银行、钱庄、商店也仿效发行“定额本票”,更加刺激物价上涨,法币一再贬值。民国34年6月,财政部下令,规定“定额本票”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除中国、交通、农民银行所属东南地区各行处经财政部批准发行外,其他银行、钱庄等均不准发行。这种“定额本票”直到民国36年5月法币运到后才停止发行。

由于国民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增发无度,发行总额在抗日战争前夕为14亿余元,至日本投降前夕已达5千亿元。民国36年(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至民国37年竟增达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战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当时本省市场因法币贬值,纷纷拒用,“定额本票”也不受欢迎,交易都以黄金、美钞、港币、银元计算。法币恶性膨胀,失信于民,终于彻底崩溃,国民政府不得不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元券以取代法币。

中央银行于民国20年(1931年)5月发行“关金兑换券”,作为缴纳关税之用。民国31年4月规定按关金1元折合法币20元的比价,与法币同时流通。面额有关金十分、二十分、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二百五十元、五百元、一千元、二千元、五千元、一万元、二万五千元、五万元等16种。本省各地中央银行均有发行,但因通货膨胀影响,行用不广,及至国民政府发行“金元券”后,关金券和法币停止发行。

(二)金元券

民国37年(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元券取代法币,兑换率定为金元券1元折合法币300万元。福州中央银行接到命令,会同中国、交通、农民银行召开全市银钱业会议,通知从8月23日开始发行金元券,按规定比价无限额收兑法币和金银、外币。其时,福州中央银行已运到的金元券面额有: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7种,开始先发行一角、一元、十元3种。全省银行、邮局、各行各业的收付,一律以金元券为单位,以金元券记帐,一角以下辅币券尚未运到前,暂以法币折价使用。

当时规定收兑黄金、白银由中央银行办理;收兑美钞、港币由中国银行办理;收兑银元由交通银行办理。兑换率都按中央银行规定比价,取缔黑市买卖。并规定黄金、外币收兑到10月底止,银元收兑到11月底止。

福州中央银行及各委托收兑银行截至8月底止共收兑黄金35.76万两,白银96.72万两,银元530.37万元,美钞1040.83万元,港币2783.12万元,共计发行金元券14712.71万元。9~10月止共收兑黄金0.65万两,白银14.92万两,银元5.82万元,美钞24.09万元,港币20.34万元。福州市收兑金银、外币第一周最多,第二周减少。其中黄金减少最多,主要是福州市取缔黑市买卖,不少商民携带黄金到厦门换取美钞,再运美钞回福州换金元券牟利。

厦门中央银行从民国37年(1948年)8月23日至9月11日3周内,共收兑黄金983.53两,白银3.05万两,银元7397元,双毫银角8079枚,美钞68.84万元,港币1.31万元,法币1100亿元,发出金元券1153万元。

民国37年(1948年)11月1日国民政府又公布《经济紧急处分令补充办法》,12日再公布《修正金元券发行办法》,其主要内容:

1.“金元”的含金量,原为0.22217克,修改为0.00444克;

2.金、银、美钞、银元对金元券的比价:黄金每市两由200元改为1000元;美钞1元由4元改为20元;白银每市两由3元改为15元;银元1元由2元改为10元;

3.“金元”由政府铸造,交由中央银行发行,如以金元券存入中央银行指定之银行,定期满一年的,除照章计息外,并得于存款时与存款同额的金元券向存款银行兑换“金元”,在“金元”未铸成前得按规定比率兑取黄金或银元;

4.持有“金元”或金元券的,可照政府管理外汇办法之规定购买外汇;

5.原办法禁止金银、外币流通买卖和持有,修正办法改为准许人民持有,除银元外,禁止金银、外币流通买卖。

该补充办法公布后,金元券的发行面额就连续增长。民国38年(1949年)2月1日本省增发2种五十元票和1种一百元票;3月1日增发五百元、一千元票各1种;4月5日又增发五千元和一万元票各1种;4月21日增发五万元票;5月1日再增发十万元票,以上都是由中华书局代印。5月1日至10日又增发中央印制局印的十万元和五十万元票各1种。由于金元券面额大幅度增加又滥发无度,引起不断贬值和物价暴涨。据资料记载,民国38年4月1日至13日,福州市政府公布银元折合金元券的标准为1:9000,4月6日为1:11000,7至10日为1:17000,11至13日为1:36000,仅13天时间,银元1元兑金元券的比价增长4倍,市场的比价还要高出几倍,金元券失信于民,也同法币一样面临着崩溃。

当时本省各地因金元券不断贬值,市场交易改用以货易货方式,或以黄金、银元计价,大额贸易使用银元、美钞、港币,零星交易使用银角或铜元,也有以白米或鸡蛋等实物换取日用品,金元券只能在城市购买车票、船票、缴纳税款、交纳水电费或找零之用。公务人员的工资,名义上虽有提高,但远远跟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大家悲叹“未曾发薪盼发薪,领到薪金更伤心”。民国38年(1949年)5月福州电力公司电费也改收银元。内河轮船公司规定按黄金收取大宗货物运费,每3天调整一次比价折收金元券。当时市场商品批发、零售都按金价计算。福州的物价,一日数涨,如黄金上午每分9万元,下午就涨到14万元。米价每斗上午挂牌11万元,下午已涨到14万元,傍晚又涨到17万元,市场一片混乱,人民叫苦连天。加上当时金元券的印制和运输都跟不上,市场发生钞荒,中央银行又再度发行“金元券定额本票”,更促使物价飞涨,人民视之为“纸老虎”省、市商会都电向行政院和中央银行总行告急,要求速运现钞,或由中央银行抛售黄金、银元,以平抑物价。其时,福州市银行和林森县银行也乘机印发“定额本票”,各地商行纷起效尤。福州市金铺印发“金本票”,漳州市参议会组织“厚生信用行”印发“实物券”;泉安汽车公司单独印发“流通券”。莆田、涵江、福清、福安、长乐、浦城等地的商家也印发小额“流通券”。从而引起全省物价进一步暴涨,白米无市,各业提前关门。

金元券发行不到10个月,发行总额已达109.5万亿元,增加65万倍。市场物价上涨120万倍,金元券已形成废纸,各地纷纷拒用。

(三)银元券

民国38年(1949年)7月3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电称:“法币、金元券两度贬值,民间对纸币失去信心,盼望使用银元,为适应民情,重建币信,国家决定恢复银本位,以旧有帆船版银元为标准,其余各式银元都可使用,一切公私款项收付都以银元为计算标准。因银元体质笨重,携带不便,授权中央银行发行银元兑换券,和银元同时流通”。福州中央银行于同年7月9日开始发行银元券。当时福州银元券兑换区规定,银元券1元兑换金元券5亿元,实际上金元券已成废纸,无人前来兑换。厦门市原不是银元券兑换区,市场交易仍以银元及外币为主,后厦门市商会请中央银行建议财政部,同意在厦门设立银元券兑换区,以利银元券推广发行。银元券面额,主币有一元、五元、十元、一百元4种,辅币有一角、二角2种。同年7月26日起,厦门中央银行开始办理银元券兑换银元,同时调整黄金、美钞兑换银元的牌价:美钞1元合银元1.48元,港币1元合银元0.24元,菲币1元合银元0.72元,黄金1市两合银元79元。

福建银元券兑换区只有福州、厦门两市,其他地区银元券只能流通使用,不能兑换银元。

银元券发行后,财政部要求福建省政府要积极推广银元券发行,规定各级政府的税收、公营事业费一律要收银元券,严禁外币流通和银元外流。8月16日财政部又电令省政府,规定所有公私收付,一律以银元券为计算单位。当时省政府规定:出境旅客携带银元每人不超过500元,逾限一律禁止。兑换银元每人每次由70元下降为20元。省政府还准备自铸银元,以维持本省金融,后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神速,福州于1949年8月17日解放,厦门也于10月17日解放,本省自铸银元未实现。

第二章 革命根据地货币

在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福建境内的各革命根据地为冲破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活跃根据地经济,巩固革命政权,曾先后以银行、合作社及苏维埃政府的名义,发行各种纸币和金属币。

革命根据地正确掌握货币发行原则,坚持有多少财力发行多少票子,坚持按经济发展需要组织货币的发行与回笼,保证纸币充分兑现,保证银币的成色和重量,在人民群众中有崇高的信誉。

第一节 纸币

民国16年(1927年)年底前后,福建省上杭县蚊洋乡农民协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蛟洋农民银行,发行流通券,这是本省最早由中国共产党须导的金融机构发行的货币。随着闽西、闽北和闽东三块区域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各根据地开始发行各种流通券、银毫票、银元票以及代用票。在解放战争时期,闽西、闽中根据地也发行纸币。由于各根据地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故货币发行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闽西,纸币的发行经历由信用合作社分散发行,到闽西工农银行相对集中,最后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统一发行的过程;闽北则始终由政府银行集中统一发行;闽东尚处在分散发行的阶段。就本省根据地货币发行的主体而言,有银行、合作社,苏维埃政府,还有以部队的名义发行纸币的。

一、银行纸币

(一)蛟洋农民银行流通券

蚊洋农民银行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杭县北四区领导农民运动中,由蚊洋乡农民协会组织创办的。该行成立后即发行以银元为本位的流通券共4000元,面额有一角、一元两种。在蚊洋乡及毗邻的龙岩大池和连城庙前、莒溪一带流通使用。翌年5月,因受当时形势所迫而停业,所发行的流通券也停止使用。

(二)闽西工农银行银元票

闽西工农银行于民国19年(1930年)11月7日在龙岩成立,11月25日首期发行面额一元的银元票3万元。闽西苏维埃政府在《关于发行闽西工农银行纸币的布告》中指出:闽西工农银行所发行纸币为暂行纸币,与银元等值流通,各级政府和合作社负责兑现。民国20年,闽西工农银行又发行另一种版别的暂行纸币和辅币。

闽西工农银行银元票的印制,先由龙岩县“东壁斋”印刷社承印,后由工农银行接管,在永定虎岗印制1931年版暂行银元票和其他辅币。

该行银元票面额版式有:

一角辅币券。票面颜色土红和草绿套色,石版印刷,票幅88×55MM,民国20年(1931年)发行。正面主图由太阳、红旗以及民众进城等图案组成;背面标明发行单位和面值的英文字样。

二角辅币券。票面颜色深兰和土红套色、石版印刷,票幅88×55MM,民国20年(1931年)发行。正背面主图与一角券相同。

一元券。石版印刷。版式有二:一种是1930年版,票面深绿色,票幅145×80MM,正面主图由马克思、列宁像及“凭票兑付通用银元”和“暂用钞票”等字样组成;背面主图为镰刀、锤子外套五星图案。另一种是1931年版,票面土红色,票幅150×90MM,正背面主图和1930年版相似,但整个票面的图案更繁杂,防伪性提高。钞票左边加盖骑缝章和存根编号。

闽西工农银行银元券发行后,在群众中逐步获得信誉,在闽西革命根据地广泛流通。民国21年(1932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开始发行后,该银元票即停止发行,逐步收回。由于该票信誉高,群众欢迎,仍有部分在市场上流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流散于民间的闽西工农银行银元票,由当地人行负责收兑。

(三)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银元票

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原名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于民国20年(1931年)底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大安成立。后由于隶属关系和根据地更改名称,先后改称闽赣省苏维埃闽北分区银行和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该行三易其名,曾分别以三个银行的名义发行纸币,这三种纸币均以银元为本位,由闽北分区印钞厂印制,在闽北根据地内流通使用,各县、区苏维埃政府负责纸币的兑现。

1.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银元券

该券发行于民国20年(1931年)1月,有一角、二角、五角、一元四种面额。颜色、图案、背面文字均为:正面黄兰红套色,票面底纹有篆书“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字样;主图正中为镰刀、锤子、红五角星图案,两边是面额及花纹图案。背面绿色,印有发行纸币规定:“本行钞票,现银一律;准备基金,十分充足。工农士兵,携带轻便;县苏区内,都可兑现。买卖完税,毋许折扣;倘被查出,定必彻究。发行纸币,信用攸关;如有伪造,从严惩办。”发行时背面还加盖银行方印及行长或副行长印〓,五角券和一元券正面左右还加盖“赣东北省苏维埃闽北分区银行印”骑缝章。四种面额银元券票幅分别为:一角券98×67MM;二角券107×60MM;五角券124×78MM;—元券132×90MM。

2.闽赣省苏维埃闽北分区银行银元券

民国22年(1933年)6月闽北根据地改隶闽赣省管辖,闽赣省苏维埃闽北分区银行没有设计新的版式纸币,仍沿用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纸币版式,只是更换行长印〓,并将加盖在票面左右的骑缝章改成“闽北分区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印”,以示区别。据现有资料,这一时期仅发行面额一元的纸币。

3.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银元券

该券发行于民国23年(1934年)11月,面额有一角和一元两种。除一角券正面底纹为小红点、一元券无底纹外,其余图案及币面文字与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纸币基本相同。其票幅分别为:一角券90×67MM,—元券136×88MM。

以上三种银元券在民国24年(1935年)1月闽北苏维埃政府撤离大安后,停止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遗留民间票券由当地人行负责收兑。

(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银元券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银元券于民国21年(1932年)7月开始发行。该券在福建境内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福建省分行发行。流通范围主要在闽西根据地,但也有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活动而流通到闽北、闽东等根据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银元券面额与版式有:

五分券。民国21年(1932年)发行,票幅82×49MM,票面主图为列队行进中的红军。

一角券。民国21年(1932年)发行,票幅98×56MM,票面为花纹组成的图案。

二角券。有民国21年(1932年)和民国23年两个版别。票幅94×69MM,正面主图为列宁正面像,背面由地球、镰刀、锤子、禾穗等图案组成。

五角券。民国22年(1933年)发行,票幅104×65MM,票面为花纹图案。

一元券。有民国22年(1933年)和23年两种版别。票幅119×66MM,正面为列宁正面头像,背面为花纹图案。

民国23年(1934年)10月红军北上长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银元券随着各根据地的陷落而逐渐停用,其遗留民间的票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人行负责收兑。

二、合作社纸币

民国18年(1929年),在闽西苏维埃政府倡导下,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永定、上杭等县许多区乡成立信用合作社。其中一些信用合作社发行纸币,以满足市场对辅币的需要。此外,一些消费合作社为解决交易中找零之需,也发行辅币。这些纸币流通范围仅限于发行机构所在的区乡。苏维埃政府对合作社发行纸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规定各合作社发行纸币须报经闽西苏维埃政府批准,发行数量不得超过资本的半数,超过部分责令其收回。民国20年3月,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决定,纸币应由政府银行集中统一发行。为此,闽西苏维埃政府规定各合作社不得再增发纸币,已发行的用现金(银元)逐步收回。

民国38年(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闽粤赣边区革命根据地迅速扩大。为使根据地不受国民党统治区金元券崩溃和货币市场混乱的影响,闽粤赣边区财经委员会决定以“闽粤赣边区军民合作社”的名义发行流通券,在根据地内流通使用,取代港币、银元以至实物货币,统一货币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通券由当地人行负责收兑。

本省革命根据地有几家合作社发行纸币已无确数可稽,根据所见实物和资料证明有下列几种合作社纸币:

(一)永定第三区信用合作社银毫票

该银毫票实际系永定第一区信用合作社发行。民国18年(1929年)11月,永定县丰田里湖雷乡成立信用合作社,因其所在地行政区划属第三区,故名永定第三区信用合作社。民国19年2月9日,永定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对全辖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原第三区改称第一区,信用社也随之易名为“永定县第一区信用合作社”。该信用社一成立即着手准备发行纸币,就在即将发行的前六天,信用社名称更改,为解决纸币发行名实不一的问题,根据当地群众称呼湖雷及周围地区为“丰田里”的习惯,在钞票正面加印红色“丰田区信用社”六字,背面两端加印“丰”字,以示原第三区信用社钞票,已改由丰田里第一区信用社发行。

民国19年(1930年)2月15日,“永定第三区信用合作社银毫票”开始发行,有一毫、二毫、五毫3种面额,由永定湖雷进化社印制。该票今仅见“壹毫”1种,收藏于龙岩地区永定县革命纪念馆。票幅107×65MM,石印双面,正面草绿色,主图为镰刀、锤子外套五角星图案;背面土红色,主图是北京天坛祈年殿图景。券正面左右印有统一编号“No.720821”,发行时再书写发行编号。该票发行后在第一区辖内流通。民国20年三四月间,永定第一区信用合作社停办,银毫票停止使用。

(二)永定县太平区信用合作社银元票

永定县太平区信用合作社成立于民国18年(1929年)10月,该信用社发行的纸币面额仅为一元一种,系石印双面印刷。正面为红色,主图是天坛图景;背面为浅绿色,由花纹图案和“壹圆”面值文字组成。纸币与银元等价使用,流通使用的范围除太平区管辖地区外,龙岩县城的“谦记”金银店还为太平区信用合作社办理纸币兑换。民国20年7月国民党军队攻打虎岗,太平区信用社被迫停止营业,所发纸币一直流通至民国21年下半年。

(三)上杭县北四区信用合作社流通券

上杭县北四区信用社成立于民国18年(1929年)10月。该信用社成立后即发行流通券,流通券以银元为本位,面额有二角、五角两种。流通范围不仅北四区所管辖的区域内,而且在连城县庙前和龙岩县的大池、小池一带也可以使用。

(四)杭武县坑口墟消费合作社银毫票

坑口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大厚乡中心。民国20年(1931年)1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将上杭、武平两县合并,建立杭武县。该县第三区和所辖的第二乡苏维埃政府均设于坑口。这里商业比较发达,墟场贸易活跃,当时闽西工农银行的一元票虽已发行,但辅币券尚未印发,市场交易找零困难,加上银毫和铜元被奸商操纵,兑换率混乱,一地一价,严重影响当地商品交易正常开展。杭武县第三区苏维埃政府为疏导货币流通,活跃市场,推动苏区经济发展,决定在坑口墟发行银毫票:由于当地未设信用合作社,经报闽西苏维埃政府批准,以坑口墟消费合作社名义于民国20年1月发行银毫票。该票为雕版木刻印刷,票幅14085MM,正面红绿套色,主图由镰刀、锤子外套五角星以及马克思、列宁头像组成;背面深兰色,书有“坑口墟消费合作社”及“凭票兑付净洋壹毫伍厘”等字样。

当时,闽西根据地内流通的各种银毫,因成色不同,兑换率也不统一,闽西苏维埃政府为稳定市场,规定各种银毫的比价为:时洋(①指民国21年福建银币厂铸造的银辅币,是年为癸亥年,亦称癸亥毛。)18毫兑换大洋1元,时洋10毫兑换净洋(②指黄花岗银毫和民国8年至民国10年广东省造的银毫,也称净毫。)7.5毫,大洋1元兑净洋13.5毫。为方便兑换,坑口墟消费合作社银毫票将面额定为“净洋壹毫伍厘”,1张银毫票可兑换2枚时洋,9张可兑换大洋1元。

该票发行量1000张左右,在坑口一带流通使用。发行当年5月受所谓“肃清社会民主党”运动影响,杭武县第三区苏维埃政府被强令解散,坑口墟消费合作社银毫票也停止流通。

(五)闽粤赣边区军民合作社闽西分社流通券

民国38年(1949年)5月初,闽粤赣边区财经委员会决定成立军民合作社,发行流通券,作为边区的合法货币投放市场,闽粤赣边区军民合作社下设大埔、闽西两个分社,分别负责粤东北和闽西南地区的发行工作。该年6月18日闽粤赣边区军民合作社闽西分社开始发行流通券(简称闽西流通券),该券以银元为本位,每10元折合民国3年造“袁大头”银元1元。

闽西流通券有五分、一角、一元、十元4种面额6种版别。

五分券。浅红色单面石印,版别有两种,一种为“军民共耕图”,票幅101×49MM,券面是战士和农民共同挥锄耕作的图案;另一种为“送征图”,票幅101×49MM,券面是群众为出征战士送别的图案。

一角券。红棕色单面石印,版别有2种:一种为“山林红旗图”,票幅108×51MM;另一种为“山川行船图”,票幅108×51MM。

一元券。靛青色单面石印,券面为“运粮进城图”,票幅135×65MM。

十元券。紫红色双面石印,票幅125×62MM,正面主图为光茫四射的五角星;背面主图是人民群众慰劳解放军战士的场景。

闽西流通券和大埔分社流通券,统一由总社委托大埔县文化印务局印刷厂印制,其大小、图案、面值皆相同,为便于区别,发行时票面分别加盖“闽西”、“大埔”字样和发行编号。闽西流通券流通范围,主要在永定、上杭、龙岩县城及其主要集镇,同大埔分社流通券可相互流通使用,两分社不定期将所收流通券交换,差额以银元或港币抵补,该券实际发行总额为99012元。1949年10月,人民币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部队南下流入闽西后,闽西流通券即停止发行,已发行的仍在市面流通。1950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在闽西各县的分支机构,以流通券1元比人民币250元的比价收兑。

三、苏维埃政府纸币

闽东革命根据地形成于民国23年(1934年)初,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福建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闽东苏维埃政府及一些县、区工农政权,为适应经济斗争和军事斗争的需要,因地制宜以苏维埃政府名义发行货币。这些货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印制较简单,被群众称作“白条”的苏维埃政府纸币;另一类是借用商店发行的纸币,加盖苏维埃政府印记后发行的苏维埃政府代用票。

(一)苏维埃政府纸币

1.闽东苏维埃政府纸币

民国23年(1934年)2月闽东苏维埃政府在福安柏柱洋成立,不久即发行闽东苏维埃政府纸币,面额有一角、二角、五角等3种。该纸币印制简单,纸质较差,流通范围主要在闽东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柏柱洋一带。同年10月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该纸币停止流通。

2.安德、福霞和安福三县苏维埃政府纸币

民国23年(1934年)2月,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以根据地中心福安县及毗邻的宁德、霞浦、寿宁等县交界部分地区组合成立安德、福霞、福寿、安福四个边区县。安德、福霞、安福县苏维埃政府都曾印制发行纸币。安德县苏维埃政府纸币,面额有一角、二角、五角和二分、五分等5种;福霞县苏维埃政府纸币,面额有一角、五角等种;安福县苏维埃政府纸币,面额有一角、二角、三角、五角等4种。上述三种纸币印制均较简单,流通范围主要在各该苏维埃政府管辖的区域内。民国23年底,闽东根据地大部分地区为国民党军队攻占,以上纸币先后停用。

3.福寿县苏维埃政府纸币

民国24年(1935年)夏至民国26年初,中共闽东特委在寿宁县领导建立了以岗垄为中心的福寿根据地,在此期间以福寿县苏维埃政府名义发行了被群众称作“白条”的纸币,其面额有五分和一角两种。这种纸币在群众中有较高信誉,不仅在根据地内流通使用,甚至流通到根据地以外的一些地区。民国26年初,福寿根据地遭破坏,该纸币遂停止使用。

(二)苏维埃政府代用票

1.安福中区苏维埃政府代用票

安福中区苏维埃政府代用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闽东革命根据地货币实物。该纸币发行于民国23年(1934年)六七月间,券别有三角和五角两种。安福是闽东苏维埃政府所辖的边区县之一,建制于民国23年6月,由福安东部、霞浦柏洋的部分地区以及柘荣的富溪等地组合而成。由于霞浦历史上曾是福宁府所在地,故安福县即为(福)安和福(宁)的边区县。该县下辖六个区,中区是其中之一。安福中区苏维埃政府建制当时,借用东昆村协升昌渔货店的私票加盖苏维埃政府印记后,发行安福中区苏维埃政府代用票。该票形制分别为:三角券,双面石印,票幅170×83MM,票形为直式,正面兰、黑、咖啡三色套印,原票面有“福安东昆协升昌”和“凭票支大洋叁角正”等字样,以及民国16年福建省造“总理纪念币”一角银毫等图案,“安福中区苏维埃政府代兑”兰色直式印章加盖在票面正中;背面为横式,黄色,正中为北京北海白塔图景,以及表明发行单位和面额的字样。苏维埃政府发行时在票面下方加书“1934”表示发行时间,并在左边加盖“财政部印”的小方印。五角券,双面石印,票幅173×83MM,正面黄、兰、黑三色套印,除表示面值的图文外,其他形制与三角券大致相同;背面为横式,咖啡色,正中为北京天坛祈年殿图景,苏维埃政府发行时加盖的标志均与叁角券相同。

安福中区苏维埃政府代用票在中区苏维埃控制的区域内基本上都可流通使用,苏维埃政府负责兑换银元。民国25年(1936年)初,该代用票停止流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福安县人民政府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委托人行在各地营业所负责收兑苏维埃政府发行的纸币,该代用票由当地人行负责收兑。

2.福寿县上北区苏维埃政府代用票

福寿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于民国23年(1934年)5月,年底福寿县上北区苏维埃政府为解决经费问题,决定借用福安太逢“锭记”杂货店的私票,发行福寿县上北区苏维埃政府代用票,用于支付区苏维埃政府的日常开支,数量有二三百元。该代用票面额有二角、三角两种,票形直式红色,双面印刷,民国24年初停止流通。

第二节 金属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福建境内的革命根据地,仅闽北根据地有铸造金属货币;闽西根据地虽未铸造,但有中华苏维埃政府铸造的金属币流通使用。

一、银币

(一)仿铸银元

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偏僻山乡、远离中心城市,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许多物资如钢铁、药品、布匹以及生活必需的食盐等,都要到根据地以外的地区购买,在以银元为货币本位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要保证根据地所需物资的供应,就必须掌握足量的银元。当时根据地被封锁,银元不易进来,同时资源缺乏,为便于在国民政府统治区采购物资,仿铸旧版银元。闽西根据地未设造币厂,在长汀有一熔银厂,负责将没收土豪和向群众收购来的银首饰和铜熔铸成银块和铜块,送中央造币厂作为铸造银元的原料。闽北根据地造币厂成立于民国21年(1932年)初,厂址设在崇安县大安乡,有工人十余人。仿铸银元的种类主要有: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大头或大头);孙中山头像(俗称孙头或小头);墨西哥银元,其币面图案是飞鹰,又称鹰洋;日本银元,其币面为蟠龙图案,亦称龙番。

(二)自铸银币

闽西根据地流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中央造币厂铸造的银币种类有:

1.中华苏维埃银元

该银元1932年铸造,重量24.50克,成色87.5%,直径38.9MM。银元正面中间有“壹圆”二字。上、下沿为“一九三二年造”和俄文中华苏维埃字样;背面中心为地球及镰刀、锤子交叉图案,四周环铸“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呵”字样。

2.中华苏维埃贰角银辅币

该银辅币民国21年(1932年)铸造,重量5.75克,成色60%,直径24MM。正面中间为“贰角”2字,上、下沿铸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公历一九三二年”字样,背面是嘉禾环绕地球及镰刀、锤子图案,上方有“每五枚当一圆”字样。

闽北革命根据地铸造的苏维埃银元又称闽北“红洋”,有2种版式:

1.列宁侧胸像银元

该银元正面铸有“中国苏维埃造”字样,民国23年(1934年)铸造,重量26.30克,成色94%,直径38.8MM。银元正面为列宁侧面胸像,上、下沿分别为“中国苏维埃造”字样和花环环绕;背面上、下沿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和“一九三四年”字样,中间虚线圆圈内有“壹圆”2字,圈外左右各有一颗小五角星。

2.五次反围攻军用币

该币民国23年(1934年)铸造,重量26.60克,成色88%,直径38.7MM。银元正面中间为地球及镰刀、锤子交叉图案,四周环铸“粉碎敌人五次围攻决战临时军用币”字样;背面图文与“列宁侧胸像银元”相同。

二、铜元

闽西根据地流通中央造币厂1932年铸造的铜元,面额有一分和五分2种:

(一)一分铜元

该铜元直径12MM,正面为镰刀、锤子交叉图案,上端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字样;背面上方有一颗小五角星,中间是“一分”2字,周围嘉禾环绕。

(二)五分铜元

该铜元直径26MM,正面中间圆圈内为中国地图和镰刀、锤子图案,上、下沿各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每二十枚当国币一元”字样,左右各有一颗小五角星;背面上端为五角星,中有“五分”2字,周围嘉禾环绕。

第三章 当代货币

在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到民国37年(1948年)秋,各个解放区多已连成一片,全国解放在望。为适应新形势要求,中共中央于民国37年12月1日,在原有“北海银行”、“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了统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发行人民币,陆续收回各解放区人民政权的货币,迅速清除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并禁止外币、金银在市场上流通和买卖,人民币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一发行、币值稳定、唯一的合法货币,对支援解放战争、稳定金融物价、巩固人民政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今后必将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人民币以元为单位,元为主币,角、分为辅币,按十进位,10分为1角,10角为1元。人民币“元”的汉字拼音为“YUAN”,符号为“¥”;有多种版式和面额。

省人行从建行以来到1988年止,遵照总行规定先后在全省发行4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简称旧币),本省从1949年8月开始发行,到1955年2月停止,根据国务院决定,由省人行负责收兑回销毁;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62年起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987年起发行第四套人民币。上述二、三、四套人民币简称新币,在全省混合流通使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货币职能和作用。

第一节 第一套人民币

民国38年(1949年)8月25日,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明令公布:“人民币为我国唯一合法货币,禁止银元和外币流通使用”。省人行在同日正式开始发行人民币,同时挂牌收兑银元,兑换率是银元1元兑人民币2000元。全省各级人行也先后发行人民币,并按牌价收兑银元。在当地党政领导下,各级银行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经过宣传发动,采取经济的和行政的有力措施,肃清旧通货,统一货币流通,稳定金融物价,克服各种困难,建立了统一的人民币市场。

总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有12种券别,62个版别,最小面额为一元,最大面额为五万元。省人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有8种券别,34个版别,最小面额为五十元,最大面额为五万元,见表1-8、1-9。

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币,同时收兑旧币,至12月31日止收兑第一套人民币的券别、金额,见表1-10。

第一套人民币(收回数及库存,包括破损券)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签发销毁命令(1956年第9、10号),批准销毁数和实际销毁数均为15711.59亿元。见表1-11。

第二节 第二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由于历史原因,面额大,单位价值低,在流通和计算方面有许多不便。为适应国家有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进一步健全和巩固新中国的货币制度,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决定,自1955年3月1日起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和收回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

省人行遵照国务院命令和总行指示,在当地党政领导下,具体部署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和收回第一套人民币工作。全省统一从1955年3月1日开始办理。

第一套人民币兑换期限规定:一万元、五万元票在3月份内可以兑换也可以流通使用,4月份起市场停止流通,但仍可向银行兑换,5月1日起停止兑换;五千元票及五千元以下的票,可继续流通,5月10日起停止流通,在6月10日前仍可向银行兑换,至6月11日停止兑换。

第二套人民币在本省发行后,全省的机关、团体、企业和个人一切收付、交易计价、契约、合同、单据、凭证、记帐及国际清算等,都以第二套人民币为计算单位,原以第一套人民币计算的债权债务,包括国家公债,都按规定比率折合第二套人民币计算和清还。

第二套人民币面额:主币有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十元5种;辅币有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6种。每种券别都印有汉、藏、蒙、维吾尔族四种文字。见表1-12、1-13。

第二套人民币在本省发行后,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对健全国家货币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节 第三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自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本省从4月20日开始全面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的主币有4种券别和版别;辅币有3种券别和5种版别。见表1—14、1—15。

第三套人民币印制精良,图案美观大方,是本省发行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它增强了人民币的反假防伪能力,为健全我国货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本省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期间,省人行于1964年4月遵照总行指示,布置全省各行处收兑苏联代印制的1953年版人民币3种票券。券别有:深绿色“井岗山”图案的三元券;酱紫色“各民族大团结”图案的五元券;黑色“工农”图景的十元券。

第四节 第四套人民币

1987年4月25日国务院颁布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命令,由中国人民银行从1987年4月27日开始陆续发行,这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繁荣,社会商品零售额大幅度增长,要求货币发行总量和券别结构与之相适应,进一步健全货币制度,方便货币交易核算和流通使用而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二、三套人民币同值流通使用。

本省于当年4月27日开始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主币有6种券别和版别;辅币有3种券别和版别。见表1-16、1-17。

第四套人民币的辅币一角、二角、五角券,主币一元、二元、五元、十元券的币面都采用我国14个民族人物头像,发扬了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我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鲜明表现出我国民族风格,且增加了50元、100元两种券别,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便于流通使用,充分发挥人民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这套人民币在本省发行后,受到全省人民的喜爱。

第五节 金属辅币与流通纪念币

本省从1957年12月起,结合第二套人民币开始发行一分、二分、五分3种铝镁合金辅币(简称硬分币),和纸分币等值流通使用。分合金币正面都铸有国徽和国名,背面铸有麦穗、币值和年号,币色银白,其直径:一分币为1.8厘米,二分币为2.1厘米,五分币为2.4厘米。

1980年4月15日,本省结合第三套人民币发行一角、二角、五角3种铜锌合金辅币,和市场流通的纸辅币同值使用。3种角币的正面都铸有国徽和国名,背面为齿轮、麦穗、币值和年号,币色金黄,其直径:一角币为2厘米,二角币为2.3厘米,五角币为2.6厘米。同年还发行面额一元的铜镍合金主币,和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混合流通使用。元合金币的正面铸有国徽、国名和年号,背面铸有长城图景和币值,币色银灰,直径3厘米。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10月1日起,发行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流通纪念币”共3种,正面为国徽图案,背面分别铸有开国大典、民族大团结和华表、松树、仙鹤、长城组成的象征祖国万岁的图景。面额都是人民币一元,本省发行12.4万元。

1986年9月20日,本省又发行“国际和平年流通纪念币”1种,正面国徽图案,背面铸有和平雕塑像,面值一元,本省发行46万元。

1988年12月1日发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40周年流通纪念币”1种,正面图案为国徽,背面图案为中国人民银行大楼楼景,面值一元,本省发行6万元。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在1985年为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和纪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以及1987年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先后发行5种流通纪念币,面额、币值、币色、重量、直径都和元合金币相同。1987年11月20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流通纪念币”一套,每套3枚,纪念币正面图案为第六届全运会会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字样,背面图案分别为足球、排球、体操运动员形象。面值都是一角。这些流通纪念币虽不在福建发行,但也有从外省流入的。

附录

附录一 福州地区台伏票和大洋票

一、台伏票

光绪三十年(1904年),福州市场银元紧缺,主要是由钱庄发行的“台伏票”代替银元使用。“台伏票”名称的来历:相传“台”是福州南台地名的简称;“伏”和“佛”同音,指当时外国流入的佛头银元。“台伏票”为直式大票,是福州地区的银元票。“台伏票”的面额有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二百元、一千元10种。其比价原定和银元同值,“台伏票”1元折合库平银7.2钱,折合“台捧”为7钱。福州钱业公会为合理平衡各钱庄发行的“台伏票”,规定一种“行坪制度”,每天分路进行“台伏票”行坪互兑1次(类似票据交换),核算其长短,以现洋结算,如无现洋,须贴番水(贴息)。

“台伏票”和“台捧票”同是虚银本位,没有实币,仅是一种以票换票、不能兑现的票币。“台伏票”的发行原是为解决市场银元短缺,后在福州钱业的操纵下,一度排斥了市场上各种票币,流通范围扩大到邻近各县及乡镇,在一定时间内,对发展地方经济、繁荣市场起过一定作用;到民国16年(1927年),钱业任意抬高“台伏票”价格,抑低银元比价,从中牟取厚利。银元1元原值“台伏票”1.06元,后被抑低为0.81元,差价越来越大,商民深受其害。次年,省政府勒令废止“台伏票”。从光绪三十年(1904年)至民国17年,“台伏票”在福州流通使用历时25年之久。

二、大洋票

福州“台伏票”废止后,钱庄改发能十足兑换银元的“大洋票”,这是以银兀为本位的票币。当时省政府明令:“大洋票须十足兑换银元”,但市场上兑换银元都须贴水,且贴水逐步提高,省政府为此严令查禁,钱庄才不敢再收贴水,但所兑出的银元,都是杂洋或剪边、凿字的银元,只能在福州市区使用。后因钱庄发行“大洋票”缺乏管理监督,没有限度,无法兑现,遭人们拒收。至民国22年(1933年)废止“大洋票”。

附录二 抗日战争时期厦门沦陷区的日伪纸币

一、日本军用票

1938年5月16日厦门被日本军队侵占后,日军占领当局在厦门贴出布告,强迫厦门人民使用“日本军用票”,面额有十钱(一角)、五十钱(五角)、一元、五元、十元5种。票的正面横排“大日本帝国政府军用手票”,下端印“大日本内阁印刷厂制造”字样,并印有龙纹;背面印有“此票一到即换正式日本通货,如有伪造、变造、仿造或知情行使者,即应重罚不贷”字样。日本军用票价格定为比中国、交通银行钞票加3伸算。这是日军侵华,把战争负担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掠夺中国人民财富的罪证。南京汪精卫伪政权成立后,厦门的日本军用手票于1943年4月1日停止发行,改用伪政权的中央储备银行纸币。

二、厦门劝业银行纸币

日军侵占厦门后,于1940年2月和伪市府合办厦门劝业银行,发行一角、二角、五角、一分、五分5种辅币券,在厦门市流通,数额很大。同年又发行3种定额本票在市面流通。一万元票是紫红色,浅黄色底;三万元票是兰色、浅兰色底;五万元票是红色、浅绿色底。发行数字从不公布,该行滥发纸币,人民深受其害。1942年厦门伪中央储备银行成立,该行停业。

三、伪中央储备银行纸币

1942年9月伪中央储备银行厦门办事处开业,在厦门发行伪中央储备银行纸币(简称中储券),面额有一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8种,当时规定国民政府的法币2元兑换中储券1元。1945年该行又增发面额二百元、五百元、一千元、五千元、一万元、十万元等多种中储券,强迫厦门人民使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以法币1元折合中储券200元收兑,由厦门中央银行接管伪中央储备银行厦门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