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侧,东面和南面临北部湾和南海,北面与我国云南、广西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为邻。全国面积近33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近6600万,1950年1月18日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北宋以前,越南北部和中部属中国封建王朝管辖,南越称南圻又称交趾、交州,中越称安南,北越称北圻。宋雍熙三年(986)脱离中国独立。

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1940〜1945年8月被日军占领。1945年9月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当时法国重新入侵,越南经过抗法战争,直到1954年法国战败后,才取得独立。接着,美帝国主义扶植的政权霸占了南方,经南北方战争直到1975年7月全国统一。

一 移居

在越南立国(986)前,福建与交趾已有交往。据《后汉书•郑弘传》记载:“旧交趾七郡贡献,皆从东冶(今福州)泛海而至,风波险阻,沉溺相系。”

在宋代的文献中,有一些关于福建海商和士人前往越南从事贸易等活动的记述。如《桂海虞衡志》中记载:“闽人附海舶往考,必厚遇之。因命之官,咨以决事。几文以诡乱,多自游客出。”(①《文献通考》卷三〇三,“交涉”条。)宋洪迈著《夷坚志》卷六中记载:“泉州人王元懋少时祗役僧寺,其师教以南蕃诸国书,尽能晓习。尝随海舶诣占城(中越)国,王喜其兼通蕃汉书,延为馆客,乃嫁以女,留十年而归,所蓄奁具百万缗,而贪利之心愈炽,遂主船舶贸易。”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瞿越国黎恒死后,“安南大乱,久无酋长,其后国人共立闽人李公蕴(泉州东石人)为主”,创立安南李氏王朝。(②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五。)

乾道三年(1167)福建“纲首陈应等,昨至占城番。”(③《宋会要辑稿》蕃夷七之四十九。)

“乾道中(1165~1173年),占城与真腊战,双方皆乘大象,胜负不分。有福建人浮海往吉阳军(今海南省厓县境),为风浪所逐而抵占城,教占城习骑射,因得大胜。”(④《宋史》卷四八九。)

闽人于12世纪到会安开埠时,有六个姓氏的人,以后不断发展,“每年农历二月廿六日,有祀六姓王爷公仪式,盖追祀12世纪开埠先贤也。”(①张文和:《越南华侨史话》,第32页。)

福州府长乐县人谢升唧,因科场失意流落到广西邕州(今南宁市),在边界贸易集市上,被越南的官僚陈孝招赘为女婿,改名为陈承。陈承之子陈日煚,于1225年当了越南皇帝,建立陈朝。《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五“陈纪一”记载:“太宗皇帝,姓陈,讳煚,初,帝之先世闽人。”周密在《齐东野语》卷十八中也说:“安南国王陈日暖者,(父)本福州长乐邑人,姓名为谢升卿。”

南宋末年,福建也有一些不堪异族蹂躏的义士,逃亡占城、交趾等地。郑思肖(连江县人)著《心史•大义略事》中说:“曾渊子等诸文武臣流离海外,或仕占城,或婿交趾,或别流远国。”

明朝初年,闽粤人随郑和到占城居留的人增多,久之生聚繁衍,成为大族。开发会安的有朱、丁、伍、莫等10大姓,今会安明乡会馆尚有碑文记其事迹。明代中叶,闽粤人赴越经商的日众。起初,在北方以云屯为华船贸易港,后来因越南北南纷争,北朝郑氏开兴安宪铺,南朝阮氏辟会安为市。当时,福建商人乘“大眼鸡”帆船趁东北风南下,运货抵越;翌年春夏,载米乘西南风北归,此运粮船名艚船,华侨商人被称为艚人。(②华侨志编纂委员会:《越南华侨志》,第33、36、40页,台北出版。)1577年,福建船有十三四艘到达顺化。1622年,有福建船抵达南越的藩朗、藩里。晋江安海《霞亭东房颜氏族谱》记载:“玺,字道节,号西泉,生正德乙亥年(1515)六月二十日,隆庆丁卯(1565年)九月卜三日卒于占城。”《有耕堂柯氏族谱》记载:“兆搢,字心荣,号润予,乳名寅。生万历壬寅年(1602年)正月初五日寅时,卒顺治辛卯年(1651年)九月初七日辰时,公三十岁(1631年)往安南遂家焉,葬安南清夏。”

明末清初,福建省有一些明朝的臣民不满清朝统治,逃亡到越南避难。如漳州府龙溪县二十八都回鄙玉洲上社人陈养纯“避难南来生理,衣服仍存明制”,流寓顺化。(③陈元烁:《承天明乡社陈氏族谱》。)长乐县福湖乡人郑会,因“大清入中国,不堪变服剃头之令,留发南投,客寓边和。”(④郑怀德:《艮斋诗集•自序》,第126页,香港新亚研究所东南亚研究室,1962年。)漳州府海澄县人潘文彦和妻林氏,“义不事清”而流徙越南。

清初,越南中部的会安,华侨社会已经形成。“盖会安各国客货码头,沿海直街,长三四里,名大唐街,夹道行肆比栉而居,悉闽人,仍先朝服饰,妇人贸易,凡客此者必娶一妇以便交易。”(⑤[清]大仙厂翁:《海外纪事卷四。)

在闽南侨乡族谱中,也记载有清初旅居越南的史实。晋江县《颜氏族谱》记载:“钟珍,生康熙三十五年(1696)五月,客安南(中圻),彼处娶妇。”又晋江县《陈氏族谱》记载:“立辉,志学公次子,……往安南求利,在是地娶妇。”厦门海沧《谢氏家乘》记载,谢应平,1728年生,于乾隆中死于安南;谢逢祥,1749年生,1773年卒,葬安南;谢宏栋,1707年生,1757年卒葬安南;谢世伟,1690年生,1739年卒,葬安南。同安县《马巷厅志》卷十六“烈女”载:“同安东沙人陈台宜,妻王六娘,经商海外,岁罕事归,后舟遇风,死于安南。”厦门新安《丘氏族谱》也记载不少人到越南,死于该地。

清末民初,军阀割据,地方不靖,经济衰落,民生困苦。福建省有不少人前往越南谋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闽清县徐季卿在福州、新加坡各地招募400多名福州籍劳工到安南开垦农田。( ①郑林宽:《福建华侨汇款》,第8页,194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当局招募一批福州劳工前往越南。

越南华侨以广东省籍人占多数,福建籍人数比较少。1938年南圻各邦华侨人口中,福建籍约4万人(②台湾总督府编《南洋华侨情况》,1938年7月。)。

抗日战争期间,福建省与越南的海上交通受阻,有一些越南归侨由陆路前往越南。据1943年7月至1944年10月统计,永春县籍归侨76名取道长汀、赣州,经广东省曲江、防城、东兴(今属广西)前往越南。

抗日战争胜利后,有大批避难归侨向厦门侨务局登记,申请重返越南。据1946年11月20日统计,当年申请往西贡的有606人。据厦门《星光日报》报道,1947年从厦门去越南的有2306人,从越南回国的有1637人;1948年出国去越南1272人,从越南回国的614人。二年出入国对抵,净出国1327人。

1949年统计,堤岸华侨40万人,福建帮华侨占7.8%。(③《堤岸华侨经济生活情况》,载《印支经济月报》(法文),1950年。)

1955年北京“华侨问题研究会”编印的《亚非地区华侨情况》介绍,越南共有150万华侨,其中福建籍约30万人,占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1962年统计,越南共有华侨127万人,其中南越110万,福建籍占20%;北越17万人,福建籍占15%。

1975年起越南政府推行反华排华政策,大规模驱赶华侨和华人,越南华侨人数锐减。据1980年统计,越南华侨、华人约70万人,其中福建籍约14万人,占20%。( ④《东南亚经济年鉴》。)

1986年阮文灵接任越共总书记后,开始改变对华侨的政策,准许华侨自由选择国籍。1990年越南华侨约有100万人,其中南方90万人。福建籍华侨约20万人。

二 职业与经济

(一)法国殖民统治以前

明清以来,越南华侨从事的职业,主要是商业、工矿业与农业,如垦荒地、开发资源、建设城市、发展手工作坊等等,特别是华侨对南部的河仙、定祥、边和、嘉定的开拓成效显著,将灌莽丛杂的荒野变成繁荣富庶的闹市。华侨还从事采矿业、陶瓷业、印刷业、纺织业、冶金业、编织业、木器业、食品业、渔盐业等等。福建华侨大多从事商业,从事商业的华侨人数虽比农业和工矿业少,但对越南经济发展作用很大,其中也有富商大贾。如18世纪前半叶居住在边和的福建籍华侨林祖观,就是“通国驰名”的富商,连越南顺化皇帝都曾“嘉其富豪”。(①郑怀德:《嘉定通志•城池志》。)

嘉庆十六年(1811),福建华商林旭三、李京秀到边和开办罗奔铁矿,“法制精工,得铁良好,获厚利,携资回国。”

此外,有少数福建华侨被越南封建朝廷录用为各级官吏。祖籍龙溪县的陈养钝,明命十九年(1838)殿试举进士,同年补授翰林院编修,以后历任清化省按察使、太仆寺卿、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②《承天明乡社陈氏正谱》。)祖籍福州府长乐县的郑怀德,1788年应举,授翰林制诰,1801年任户部参知,1802年升户部尚书,充入清正使,1808年任嘉定城协总镇,1812年任礼部尚书兼管钦天监,1821年明命王授协办大学士,封安全侯。(③陈荆和:《艮斋郑怀德其人其事》,见《艮斋诗集》。)祖籍漳州府海澄县的潘清简,29岁中举,30岁考取进士,以后做了阮氏王朝的工部、刑部、礼部尚书。

(二)法国殖民统治时期

1858年法国入侵越南,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法国殖民当局统治越南初期,利用华侨作为其经营事业的辅助力量,即成为征服者(法国殖民者)和被征服者(越南人)的中介人。华侨商人为法国移民和占领军供应物资,甚至代征间接税,如承包各种酒类消费税、承包贩卖鸦片等。华侨商人除继续保持原来的各种重要商品的经营外,还扩展到当铺、市场、渡船等行业。华侨中的工商业者,大多为中小资本,小商贩、小业主尤多。越南南方小商贩中华侨占了一半,他们大多集中在堤岸。拥有雄厚资本与经济实力的华侨,人数很少。福建华侨从事的职业多为谷米、橡胶、布疋、钢铁、汽车、洋酒以及典当、电影等业。(④《新加坡晋江会馆60周年纪念特刊》(1918—1978年)。)福建帮的人数比广东帮少,但在以西贡为中心的福建帮的商业势力颇令人注目。堤岸的工厂与米店几乎都是福建帮的天下,其他工商业方面也有相当的势力。(⑤杨建成:《法属中南半岛之华侨》,第50页。)近百年来,福建华侨出了一个号称“百万富翁”的厦门籍华侨黄文华、黄仲训父子。黄文华(秀荣)原是“弃觚就市”的失意文人,年青时往法属安南谋生,起初在商店里当伙计,后来发迹成为富商,拥有资产几十万元,用以经营典当业,后来经营房地产业。西堤市的店屋几乎半数是黄文华一家投资兴建的。他靠经营典当业发家之后,在西堤造了楼房数百座,还在市中盖了一个大市场和一座大医院(有300个床位)。(⑥一凡:《富侨黄仲训杂事》,载《泉州文史资料》第10辑,1982年3月。)黄文华有四个儿子,次子仲训,三子仲赞继承父业,经营典当业和房地产业。黄仲训经营的房地产业遍布越、法、英、美、港、台等地,被称为“房地产大王”。

越南是东南亚三大米仓之一,碾米业始于1878年,西堤最为集中。1878年到1920年为鼎盛时期。1914年西堤有11家碾米厂,日产5000吨,1919年有69家,日产8090吨。(①《越南华侨志》,第72页。)张振帆(厦门人)。拥有3家碾米工场,资产300百多万法郎,曾任稻米公会会长、福建帮长、七府公所主席。(②《越南华侨志》,第59页。)陈伯臣,字伯富,同安城南阳翟人,少贫,比壮抵安南,营布商及染料40余年,获利20万金。(③吴锡横:《同安县志》,卷三六“人物录•华侨”,第8页,民国18年版。)

为了转运米业的需要,华侨造船业有相应的发展。华侨经营的内河水运大小驳船达千艘。最繁荣时华侨造船厂约有30家,大都为闽侨所经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堤华侨造船业仅10余家。(④《越南华侨志》,第36、74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越南的棉织品缺乏,华侨经营纺织业的渐多。最初,闽侨在迪石开设联安兴织造厂,后迁平西新市,以后又有闽侨曾子明创设谦益织造厂。据1954年统计,织造厂有419家,其中用新式机器的工厂只占5%左右,多为闽、潮华侨所经营,其余半家庭式木机织造,大部分为客家华侨经营。(⑤《越南华侨志》,第36、74页。)

颜子俊(名福黎)于1902年到安南谋生。十年后,有了一点积蓄,就与人合资经营商业。到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后,就独资经营启华英布店,任董事长和总经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转而投资工业,开办纺织和印染厂。从1910〜1930年,他担任的职务有:中国国货公司董事长,陶业商行、鼎新布商和启华英布商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越南堤岸中国大戏院董事长,越南匡庐报社社长等职。

洋烛工业。中、南圻华侨经营的洋烛业约有20余家,多数集中在堤岸。其中最具规模者为闽侨之媿建康腊烛厂业务甚为发达。(⑥《越南华侨志》,第36、74页。)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1955年开始,美国取代法国殖民者而进入南越。南越政府于1956年9月6日颁布法令,不许华侨经营11种行业。这11种行业包括:鱼贩和屠宰业、日用品零售业、煤炭与柴业、煤油业、旧货业、纺织与纺织品商业、废金属业(包括铁、黄铜、青铜)、谷类商业、碾米业、货物与旅客运输业、收取佣金的代理业。1957年4月11日南越当局再度通告,重申11种行业“越化”,并强令其中7种行业停止营业。之后,西堤市6000家华侨经营的店铺被迫停业。短短20天内西贡、堤岸整个商场一片萧条,货品交流停顿,供求失调。一些华侨商业资本纷纷由商转工,先后兴办纺纱、织布、漂染、成衣、造纸、塑胶加工、炼钢、轧钢、五金制品、芩件配件制造、缝衣机、自行车、机车、电工器材和家用电器、化工原料、食品加工、建筑材料、日用品制造(如铁钉、牙膏、铝器、水龙头)等企业,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政府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剥夺华侨的财产。据统计,仅堤岸、朔庄、梹枷和芹苴市,就有1000多家华侨厂主和店主被划为“买办资产阶级”,对一些华侨小工厂、小企业,强迫“自动献厂”。对占华侨、华人人口一半的经营小商号的小商人也被划为“资产阶级”,成为改造对象,派工作组到商店和住宅登记财产后查封,并以西贡解放前的价格,征购全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每户最多只发给2000元现款,强迫他们到“新经济区”去开垦种田。大批华侨被迫逃亡。陈文远,晋江县青阳镇人,久居越南,系一殷富人家,于“社会主义改造”中,家产全被掠劫,无以为生。越南福建帮帮长、中华总商会会长龚纯礼,晋江县安海人,早年旅居越南海防,经营米绞、运输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毕生经营事业化为乌有。闻名东南亚的越南“房地产大王”黄仲训的儿子黄庆楠等人,在越南统一后,家产悉被没收,子孙逃往法、美等国。

1986年10月以后,允许华侨领取牌照经营各种工商业,资金、规模、工人人数不限,还可以开设私人银行、承包公共汽车公司、经营国际运输业、开办农场等,并鼓励外逃的华侨回来投资,可以退回被没收的房产。因此华侨工商业已逐步恢复,华侨经济生活有所改善。

三 文化教育

(一)文化

在越南的历史上,祖籍福建的华裔,对越南的文让作出过重要贡献。如郑怀德(I765—1825年)著作有:《历代纪年》、《康济录》、《北使诗集》、《华程录》、《嘉定三家诗集》、《嘉定通志》和《艮斋诗集》等。他是阮氏两朝大臣,善文工诗,他的《嘉定通志》是一部史地著作,详述南各镇之建置、疆域、风俗、土产、城池及华侨事迹。在1863年就有法文译本。(①转引自徐善福:《十七~十九世纪的越南南方华侨》,载广东华侨历史学会1982年编《华侨史论文集》(第一辑)。)原籍漳州海澄县的潘清简(1778—1867),是越南著名的历史学家、优秀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著作主要有《梁溪诗草》、《卧游集》,与范富庶合著《如西使程日记》,主持编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等。(②转引自秦钦峙:《华侨对越南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载《华侨华人史研究集》(二),海洋出版社,1989年。)祖籍福建的刘球,是越南南方的优秀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比较著名的歌曲有抗法战争时期的《君知否中游地区》和抗美战争时期的《南方在召唤我们》。后一首歌在抗美战争年代广为流传。

(二)学校

闽漳学校1908年由闽侨谢妈延(厦门人)、林联庆、曾允译、颜庆富等人在堤岸创办,假霞漳会馆为课堂,后扩大。1923年又以校舍不够,联合温陵会馆择地建福建学校,1M4年完工,1940年增办中学。1948年将小学改为附小。I956年该校有初中10班、小学27班,学生2300余人,教职员60多人,另附设民众夜校8班,学生300余人。(③《越南华侨志》第112页。)

1908年,闽侨谢妈延等人与法国殷商集资10余万元,在堤岸左闾街合办中法学校。后由谢个人捐出一块空地作为建校基地,校舍于1911年建成。该校开办以来,培养大批人才。1957年该校更名为博爱学院,有高中各年级4班,初中各年级9班,学生468人,教职员29人。( ①《越南华侨志》,第115页。)

1921年以后,闽粤两省籍华侨(以粤籍为主)在堤岸合办一所精武学校(体育会)。(②《越南华侨志》,第95—96页。)

20世纪50年代在越南各地由闽侨独资创办的华文学校有:东川的中华学校,芹苴的全民学校,薄寮的全华学校;与其他省籍华侨合资兴办的学校有:茶荣的中华学校、迪石的中华学校。河仙的华侨公学是与客、潮帮共立的;嘉定的薰南学校、新安的中华学校、朔庄的中华学校是五帮公立的;美荻的新民学校是与琼帮共立的;鹅贡的华侨学校是与潮帮共立的。

晋江县籍华侨杨朝坤,任西贡堤岸福德学校董事长,收学生8600多人,其中3000名贫苦学生免费,夜校收学生3000余人,是越南规模最大,学生最多的华侨学校。杨朝坤还与李良臣(厦门人)、曾金东(龙海县人)等人组织清源文化协会,主办清源高级职业学校。1970年开始建筑校舍、占地3.6万平方米,计划设立普通、机械、水产、工商、农林五科,可容纳学生万名。在越南当局反华排华中,校舍全被占用。

1989年起准许在越文学校中附设华文夜校。1990年下半年,政府交回全部华文学校,并准许全日制教授华文,但师资非常缺乏。

(三)报刊

1931年10月《民报》创刊,由福建人任社长,该报报导祖国抗日战争的消息及当地侨社爱国救亡的情况,促进广大华侨的爱国救亡运动。1938年底,越南华侨救国总会创办了《全民日报》(颜子俊为董事)。该报的言论主张是:拥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反对投降妥协。由于这些主张,符合广大侨胞的要求,加上电讯较多,经常转载国内进步报刊的文章,颇受侨胞欢迎,每天发行量达5000多份,成为当时印支最大的华侨报纸。至1939年底该报被封闭。

1955年5月河内创办的《新越华报》,由越南华侨联合总会主办,1976年4月3日停刊。

自1965年阮高其在南越执政后,限令华文报两家合并一家,经合并后之侨报共存七家。1975年后侨办报纸已不存在。

(四)宗教

越南的南普陀寺(又名舍利院)是福州怡山西禅寺的附属寺,又称下院,由西禅寺派僧常住管理。1938年福州西禅寺当事人派梵辉和尚到堤岸,为华侨作佛事道场。

堤岸阮豸街天后宫(阿婆庙)建于19世纪中叶,以后天后庙在顺化、会安(会铺)等地陆续兴建。

四 社团

17世纪中叶,明朝的一些遗民相继流亡越南。他们中的不少人想维持明朝的香火,因而组织了“明香社”作为入越后的聚居地。此后,来到越南的华侨中的许多人也加入了“明香社”。1640年顺化香江畔的香茶郡有“大明客铺”或称“大明客属清河铺”。1650年会安有“明香社”。1695年会安有“大唐街”。1698年边和有“清河社”,嘉定有“明香社”。这些“明香社”既是早期华侨聚居处,又是社团组织。1826年,越南阮朝下令将“明香”改为“明乡”,以后“明乡社”就进一步增多。越南封建王朝对“明乡人”给予一些优待,如明乡人可以应试做官。祖籍福建的明乡人郑怀德、潘清简、陈养钝等,都曾就任过尚书一类的高级官员。

1695年,会安夫子庙为闽会馆。“会馆崇奉关帝,每年五月有庆典,每年农历二月廿六日为追祀12世纪开埠先贤六姓王爷公仪式。”(①《海外纪事》卷四。)

1778年,西贡的漳、泉、潮、广、惠、琼、徽各府籍华侨成立七府公所,在堤岸的广东街建有七府武庙。1878年第三次重修七府武庙碑记记载,七府系指福建之福州、漳州、泉州,广东之广州、潮州、琼州,浙江之宁波。

公元1787年,越南嘉隆王下令准许华侨以方言分为广肇、福建、潮州、海南四帮。各帮设帮公所,由各帮华侨推选帮长、副帮长。

1815年,在越南河内兴建福建会馆。1817年建立的《福建会馆捐题录》和《福建会馆兴创录》2碑,碑中有32名捐款人姓名,董事王新合(晋江人)捐银1100两,名列榜首;捐款人中有同安县7人,龙溪县5人,晋江、诏安各4人,海澄3人,安溪2人,长泰、南安各1人,失载2人,共捐银3604两。(②[日]山本达郎:《河内的华侨史料》,转引自《东南亚研究资料》第41页,1984年3月。)

在边和有关帝庙、福建会馆、广东会馆,合称为三大祠。18世纪末,西山之乱,馆毁庙存。(③邬增厚等:《越南华侨商业年鉴》,第18篇“总商会”,第3—4页,1953年。)

1871年,法国殖民政府将西堤华侨划为广肇、潮州、福建、福州、客家、海南、琼州等七府。闽粤两省以外华侨参加客家帮。1885年又将福州帮、琼州帮分别并入福建帮和海南帮。

1904年,南圻华侨商务总会成立。第一、二届会长是永春人郑昭明,第十二届会长是海澄人曹允泽,别号耀堂。第十五届会长洪芸,同安人。第十八届、二十届会长是张振帆、何罗,都是海澄县人。

1949年,南圻华侨商务总会改名为南越中华总商会,该会设董20名,由福建、潮州、广肇三帮各推董事5名、客家和海南二帮合推董事5名组成。南安县华侨陈陞从1953年1月至1957年12月。连任第三、四、五、六共四届理事长。(①邬增厚等:《越南华侨商业年鉴》,第18篇“总商会”,第3—4页,1953年。)

北越的东京中华商会成立于1938年,会址设在海防。闽侨龚纯礼当选为首届会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名为海防中华商会,龚纯礼为首任理事长。

在南越的西贡(今胡志明市)闽侨组建的会馆有:1.三山会馆,福州府人所建,内祀奉天后妈祖;2.二府会馆,漳泉二府华侨所建,祀奉土地神;3.温陵会馆,泉州府人所建,祀观音;4.霞漳会馆,漳州府人所建,祀天后。

1956年,南越政府强令解散各帮中华理事会和同乡会,并将华侨的同业公会和工会并入越南人的组织。

50年代末越南南方福建华侨、华人参加的主要社团有:

1.西堤中华理事总会,原为“七府公所”,1954年7月27日改名为中华理事总会。除办理部分福利事业外,还为法国殖民当局办理华侨事务。

2.西贡福建中华理事会馆(即西贡福建公所),成立于清光绪年间,凡闽籍华侨均为该会馆成员,下属有福建义祠、福建学校、福善医院等。1959年停止活动。

3.堤岸福建中华理事会馆(即堤岸福建公所),1948年由西堤福建公所分离出来独立活动。

以上会馆1959年均被迫停止活动。1986年以后,准许华侨恢复各帮理事会,退还各帮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