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第一章 人物传略

卢守耕

卢守耕(1896—1988),字亦秋,天元镇潭南村人。农学家、教育家。1896年4月9日生,先后毕业于杭州中等农业学校、北京农业专门学校。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曾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兼农艺系教授,台湾糖业研究所所长,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等。先后出版专著《稻作学》《现代作物育种学》《台湾之农业》及译著《植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导论》等。

1936年夏,卢守耕应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聘,出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兼任农艺系教授。时浙江大学农学院刚从笕桥迁至杭州东郊新址华家池,房舍粗具而农场仍为墓地荒田。在他筹划下,辟草莱,迁坟墓,成为规划井然的农场。

抗日战争爆发,学校疏迁。1937年11月迁至浙江建德,12月再迁江西泰和。由于战事内移,1938年10月,学校由泰和西迁广西宜山,1年后又从宜山迁往贵州遵义及湄潭,成为“流亡大学”。卢守耕为专心教职,恳辞农学院院长职务。

1942年暑假,卢守耕应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汤惠荪之聘,与浙江大学农学院吴耕民教授、孙逢吉教授联袂至该院任教,以“龙氏讲座”名义,卢教稻作学及作物育种学,吴、孙教蔬菜园艺、棉作学及特用作物等课。战时缺乏教授师资,卢、吴、孙3教授大受学校及学生欢迎,享誉甚隆。

抗战胜利后,卢守耕于1945年12月就任台湾光复后的首任台湾糖业试验所(后改糖业研究所)所长。试验所在战争中遭到轰炸,颓垣残壁,破烂不堪。卢守耕接任后,一面遣散日本人回国,一面整修办公用房舍,并罗致技术人员进行糖业研究。不到1年,面目一新,事业纳入轨道并且迅速恢复前进。

1954年,卢守耕任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执教期间,因教学认真,授课内容新颖充实,深受欢迎。留给学生们的印象是“身材魁梧,态度严肃,面容和善,满腹学问”,“一生淡泊宁静,才华内敛,甘于缄默,安于沉潜”。①

中兴大学、文化大学及屏东农业专科学校等纷纷请卢守耕担任作物育种学课程,因分身乏术,仅作短期讲课。1967年,曾考察非洲10多个国家的农业。1973年8月从台湾大学退休。应台湾商务印书馆之聘,任《中正科技大辞典》农科主编。

1988年12月8日,卢守耕在台湾去世,享年93岁。

吴耕民

吴耕民(1896—1991),字润苍,周巷镇二塘村人。园艺学家。1896年3月17日生。7岁进私塾,后入小学。15岁进绍兴府学堂。因周树人(鲁迅)讲博物学而产生学农兴趣。19岁考入国立北平农业专门学校农科,成绩始终名列全班第一。1917年毕业后,通过出国考试前往日本继续深造,在日本兴津园艺试验场攻读研究生,学习果树和蔬菜栽培。1920年回国后,历任北平、浙江、广西、西北等地农业院校教授,曾于1929年去英、德、法、比等国考察园艺。1943年被教育部聘为教授。吴耕民是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农业专科学校诸校园艺系及中国园艺学会、浙江园艺试验场的创建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耕民一直任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园艺学会和浙江省园艺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柑橘协会名誉理事长,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果树》《中国柑橘》《浙江柑橘》等杂志特邀编辑。吴耕民在91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耕民在中国温带和亚热带果树栽培、品种分类以及中国蔬菜栽培方面造诣极深,尤长果树修剪,科研硕果累累。吴耕民编著的园艺学术专著、科普文章,共计1000余万字,其中重要的著作有《中国蔬菜栽培学》《果树修剪学》《果树园艺学通论》《栗枣柿栽培》《木本食用油料作物栽培》《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等。吴耕民重视实践,积极传播园艺良种,调查总结栽培技术,造福人民。1919年将日本的柑橘、柿、桃等引入杭州试种,其中的梨即为杭州蜜梨。1921年自法国引进许多花卉,并定名为“仙客来”“大丽花”“荷包花”等。在西北,从日本引入许多苹果、梨、桃、柿、葡萄品种,其中苹果发展成为西北的重要果树,还引进山东大白菜、番茄等。现在浙江栽培的番茄、洋葱、甘蓝、花椰菜、山东大白菜、榨菜等都是由吴耕民从国内外引种成功的,其中榨菜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从湄潭引种的“菱角菜”,在杭州试种并制成榨菜,现在余姚、慈溪推广成为名产。吴耕民在杭州选育的“浙大长”萝卜,至1990年,已由浙江农业大学推广种子100余吨。

1991年11月4日,吴耕民病逝于杭州,享年96岁。

童玉民

童玉民(1897—2006),原名秉常,学名瑺,浒山街道光辉社区人。为乡村教育家童春的长子。1897年3月14日生。9岁入白沙昌明小学堂,13岁转浒山三山小学,15岁升入慈溪锦堂农业中学堂。1912年,由校主吴锦堂选派并资助,与包容一起赴日本留学。吴锦堂对2位家乡学子关爱有加,安排他们住在自己的松海别庄,聘请日本教师传授日文。次年,童玉民即考入冈山县立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又考入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1919年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秋,任江西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农科教授。1922年任浙江省农业学校(浙江大学农学院前身)教授,研究园艺学,著有《花卉园艺》《造庭园艺》《公园》等书,均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1926年,时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教授的童玉民由省教育厅推荐,官费赴美国留学。2年后获康奈尔大学农业科学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复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次年任江苏省农矿厅合作事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后任江苏省实业厅技正、建设厅技正,主管全省合作社事业。编著出版1套《合作小丛书》,包括《信用合作提要》《购买合作提要》《合作运动纲要》等。同时编著出版《桃树园艺》《农学概论》《合作概论》。1936年秋,童玉民仍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任流亡在丽水的浙江省建设厅第二科科长,主管农业经济。后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农学院教授、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主任。1947年任南昌中正大学农学院教授,次年任江西信江农业专门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童玉民历任浙江省土产公司计划科主任、浙江省商业厅调研股股长、安徽省科学研究所农业生物室研究员,1961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晚年从事华侨史、世界经济史及营养学、长寿学方面的研究。百岁后仍然思维清晰,从事学术研究,与同行、亲友书信联系,并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2006年1月21日,童玉民在上海逝世,享年109岁。

黄秉衡

黄秉衡(1899—1989),横河镇彭桥村人。1899年2月28日生①。毕业于山东烟台海军小学。后赴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十期步兵科。毕业后赴美国,入航空学校,学习飞机技术,学成回国。1923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侍从官,在广州大沙头参与创建航空学校,担任①对于黄秉衡出生年月,诸书记载不一。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作生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徐友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增订本(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作生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据民国《彭桥黄氏宗谱》记载,黄秉衡生于光绪廿五年正月十九日,公历则为1899年2月28日。此据家谱。

飞行主任兼教官,并一度代理航空局局长。1925年,任国民军航空顾问。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处处长。1929年9月,任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副署长。1931年7月,任军政部航空署署长;同年9月去职。1932年4月,任军事委员会空军事务处处长。1933年2月,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4月,被聘为行政院全国航空建设会委员;7月,被聘为中国航空协会理事。1934年,任航空委员会总务处长。1935年9月,任空军上校。1937年5月,任航空委员会委员兼第三厅厅长。1938年后,先后任航空委员会重庆办事处主任、重庆空军司令。1939年,调任空军第一军区司令官。1940年5月,任空军少将。1941年12月,调任驻美大使馆空军武官。1945年春,任期届满返国;7月,复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1948年5月去职;同月,任总统府参军处参军(空军中将)。1949年1月,赴美国,后居住香港、美国两地。1968年去台湾。1979年返美。

1989年1月16日,黄秉衡病逝于美国洛杉矶,终年90岁。

张云乔

张云乔(1910—2006),长河镇宁丰村人。1910年8月29日生。1927年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29年转入上海新华艺术学校西洋画系,直至毕业。1930年参加上海戏剧协社,担任《怒吼吧,中国》等话剧的舞台美术设计。1932年后历任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新华影业公司美工师,为《桃李劫》《风云儿女》《夜半歌声》等10余部影片任美工设计。

1932年1月28日日寇突然袭击淞沪,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顽强抵抗,多次击退日寇,的疯狂进攻。张云乔为纪念淞沪战役,创作大型壁画《淞沪抗日闸北之战》(又名《血战宝山路》)作为“一·二八”纪念堂主体壁画(长13.3米,高5.3米),得到老师刘海粟等赞赏。1987年,上海重建抗日纪念馆,张云乔重新创作同题大型油画(长3.5米,高1.4米),在淞沪抗日纪念馆展出。此后又重画3幅,分别在北京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广州市十九路军阵亡将士陵园抗日纪念馆、美国旧金山日本侵华浩劫纪念馆展出,成为抗日主题名作。1936年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张云乔离沪至武汉,按周恩来指示,弃影从商。在长沙创办中国汽车贸易公司,在桂林、贵阳、广州、香港等地开办中一机械厂和一中制烟厂等,以工商业者的身份,帮助党的地下工作。1956年,张云乔参加筹建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并任电影美工师。在《逆风千里》《故乡情》等影片中担任美工设计。曾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第二次广东省文代会。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常委、广州市白云区工商联主委等职。2006年6月27日,张云乔去世,享年97岁。

柳夷

柳夷(1913—1996),原名陆鸿鹄,宗汉街道二塘新村人。1913年6月生。早年参加革命,1937年在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大队第一支队政治教育干事。是年8月,柳夷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要求解决申请入党时遇到的困难。10月30日,毛泽东亲笔给柳夷回信,信的全文如下:柳夷同志:

还是八月间的你的信,今天才复你,不知对你的问题还有帮助否?不知你还在三大队否?我因忙,积累至今才复,对你不起!

你的意思是恳切的,如果陕公抗大党的同志所说,你的表现够上了入党资格,仅仅过去加入与脱离国民党一点无人证明是确实的,而你在延又有九月之久,并无其他不能入党的问题存在,我以为是可以入党的。此事解决办法,可持此信与三大队负责同志商酌,你的原信也随同交给他们看,要求他们最后考虑你的问题。如尚不能解决,可持此信到抗大政治部张主任处。你所指出的几个缺点是有理由的,你的信可送给政治部参考。最后告你的,马列学院必须党员并须学养较高者才能进去。此复。并致敬礼!

毛泽东

十月三十日

嗣后,柳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信原件已由柳夷捐赠给中共中央办公厅,编入《毛泽东书信选集》。

1938年至1942年春,在延安抗大和晋东南抗大一分校学习与工作。1942年、1943年在八路军南进支队、三支队、九旅任干部教育股长、教导员、党总支书记。1944年、1945年在淮北军区宿总队、泗宿独立团任政治处主任。1946—1949年在华中军区九纵队、华东军区二纵队任宣传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团政委。1950—1952年任浙江军区干部学校、军大浙江分校政治部主任和省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长。1952—1965年任海军政治部秘书长、海军政治部文化部长、海军报社社长兼总编。1965—1983年任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1983年8月,按正军职离休。

1996年4月10日,柳夷在上海病逝,享年84岁。

虞颂庭

虞颂庭(1914—2010),观海卫镇洞桥村人。1914年5月生。11岁离开故乡,受行医的父亲影响,高中毕业后考取北平燕京大学,继而考上协和医学院,1939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外科助理住院医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学院被日军占领。虞颂庭不甘当亡国奴,与女同学俞霭峰(后结成夫妻)一起历尽艰险,奔赴抗战大后方。中途在桂林、贵阳滞留,漂泊行医。1944年从衡阳去重庆。

1947年,虞颂庭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泌尿科进修。1948年回国,在天津医院主持外科工作。1950年夏,受聘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泌尿外科,负责建立泌尿科门诊及病房,并在医学院讲授泌尿外科学,2年中往来奔波于京、津两地。

虞颂庭历任天津市总医院外科主任,天津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和美国西北大学客座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第六届至第八届政协副主席,天津市宁波经济建设促进会名誉会长等。

虞颂庭在学科研究上运用遗传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研究,发表和组织编写多篇论文和医学书籍。代表性论著有《尿乳酸脱氢酶同功酶5及尿2微球蛋白在泌尿系感染定位论断的应用》等。曾获天津市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中华泌尿外科学会荣誉证书等,先后任中华泌尿外科学会的副主任委员和名誉顾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资深会员、《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副总编辑等学术职务。

2010年5月18日,虞颂庭在天津逝世,享年97岁。

裘沛然

裘沛然(1916—2010),原名维龙,掌起镇裘市村人。1916年1月生。193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基础部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辞海》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兼中医学科主编,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

裘沛然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经络经穴玻璃人模型,获国家工业二等奖。裘沛然对中医学理论有着许多独到的发现和理解。如温病学派和伤寒学派长期为六经学说和卫气营血学说论战不休。裘沛然以缜密的考证、精当的辨析,力排众议,提出著名的“伤寒温病一体论”。此论发表后得到中医学界有识之士的赞同,一场缠扰中医学界百十年的“寒温之争”日趋平息。被称为“一代名医,岐黄高手”①和“一代国医大师”②。

裘沛然编著出版中医学术专著《壶天散墨》《新编中国针灸学》《中医历代各家学说》,主编《中医历代名方集成》《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及大型丛书《中国医学大成》第三编,审定《中医人物词典》等;其中《中国医籍大辞典》获得第五届国家辞书图书奖一等奖和2006年教育部科学进步二等奖。

裘沛然不但是名医、学者,还在文学、历史方面造诣颇深。11岁开始师从施叔范,熟读经史百家、诗词曲赋,对儒家学说颇有心得。其师程门雪以“千古文章葬罗绮,一时诗名动星辰”③相许。晚年出版《剑风楼诗稿》《剑风楼诗文钞》,前者由唐云、陆俨少、启功、程十发、顾廷龙等国内43位书画家挥毫书录,是一部融书法与诗歌于一体的书林珍品。

裘沛然关心家乡文化建设,2001年,向慈溪市图书馆捐献藏书10万卷、14000余册,并赋诗云:“慈水东流德泽深,乱余游子竟浮沉。春晖不尽乌私意,此是区区寸草心”,④表达了一位游子的拳拳之心。

2010年5月3日,裘沛然在上海病逝,享年96岁。

胡玉堂

胡玉堂(1918—1988),坎墩街道坎中村人。1918年5月生。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文年版。④《赠书慈溪图书馆追念先人》,《裘沛然选集》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学院史地系,同年考取浙江大学研究院史地学部研究生,1944年7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受聘为浙江大学史地系史地研究室编辑、讲师,从事西洋上古史、中古史的教学和研究。1949年8月任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校长,1954年2月奉调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1962年任杭州大学历史系副主任,1983年晋升教授。历任历史系副主任、主任,浙江省历史学会秘书长、副会长、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浙江省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

胡玉堂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先后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西欧史学史、社会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评论、西欧中世纪史、基督教史、法国古代中世纪史、世界中世纪史专题研究、西方史学名著选读等课程。1979年开始招收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硕士研究生,先后培养10名硕士研究生。

胡玉堂对希腊史、罗马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法国古代中世纪史均有研究,早年曾出版过《西洋史简编》《中国史简编》。晚年专攻基督教史,对基督教的研究有独到见解,为国内首先承认耶稣是历史人物的非基督教界史学家,其论文《历史上的耶稣》(《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曾产生较大影响,被香港杂志《鼎》全文转载,并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挑战”。胡玉堂治学态度严谨,有深湛的理论修养,能够不囿于旧说而提出新的见解,有理有据,自成一家之言,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胡玉堂与人合著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并参与编写《世界史大事汇编》《世界史手册》等工具书。

1988年2月10日,胡玉堂在杭州去世,享年71岁。墓葬上虞春晖中学。

蒋学模

蒋学模(1918—2008),观海卫镇蒋家桥村人。1918年3月生。曾在本村小学读一年级,1924年随父迁居上海。1936年考入东吴大学经济系。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入川。194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任香港《财政评论》社编译,1944年在重庆任财政部财政研究委员会编译。1945—1949年任在重庆(后迁上海)的复旦大学文摘社编委。1949年起任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育委员会学位评审组成员,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所所长,《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编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第一批有特殊贡献政府津贴,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蒋学模长期致力于政治经济学尤其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美国经济危机》《政治经济学讲话》《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十论》《政治经济学二十题》《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新论》

《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思考》《蒋学模自选集》《蒋学模文集》《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总论》等。

1961年起,蒋学模担任《辞海》编委暨政治经济学分科主编;1978年起,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编委及《政治经济学辞典》主要撰稿人。并编写理论宣传和经济学科教材。其中《政治经济学教材》,自198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初版至2001年5月第11版,发行1800万册;党的十六大后,出版修订第12版。该书获得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国家教育委员会一等奖、1995年和1999年上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蒋学模曾在20世纪40年代翻译一批经济学、国际时事政治和文学作品,其中有法国作家大仲马的长篇小说《基度山伯爵》。该书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印行,发行量逾100万部。

2008年7月18日,蒋学模在上海病逝,享年91岁。

戚文彬

戚文彬(1919—2002),新浦镇水湘村人。1919年2月生。1945年1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至浙江师范学院化学系,后转入杭州大学化学系,直至1989年8月退休,又返聘至1995年8月。1978年任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

戚文彬教学和科研的主要方向为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1954年,受高等教育部委托,与人合作编写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分析化学》教材,195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世纪80年代初,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委托,主编“大学自学丛书”之一的《分析化学》教材(上、下册),并主编分析化学工具书《分析化学手册》(第二分册),该书被收录于《中国优秀科技图书要览》。科研方面,创立“胶束刚性不对称微环境”原理,编著出版《表面活性剂与分析化学》(上、下册)、《新分析增效试剂》2部专著,其科研成果分别获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化学工业部自然科学三等奖。

2002年1月19日,戚文彬在杭州去世,享年84岁。

路工

路工(1920—1996),原名叶德基,又名叶枫,笔名群明,观海卫镇双湖村人。1920年11月27日生。17岁就走出校门,从宁波赴上海参加抗日活动。18岁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起历任太行山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晋东南文协编辑,中共襄垣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新生报社社长,焦作市文联主任,太行文联通联部主任。1949年后,历任《人民铁道报》编辑科长,铁道部宣传部副科长,中央文学研究所教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副主任,文化部研究员,北京图书馆研究员。

路工早年喜写诗,在解放初期出版《毛泽东号》《中国人民大合唱》等5本诗集。20世纪50年代初调入中央文学研究所后,开始从事俗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编辑与研究,编著出版多种民间文学研究资料集。其中《梁祝故事说唱集》收入明清演唱梁祝故事的传说、民歌、鼓词、木鱼书、南音、弹词等作品14种;《孟姜女万里寻夫集》收古代有关孟姜女故事的民歌、传奇、子弟书、古词、宣讲、南词、宝卷等36篇(部)。另有单独编著或与人合编的《明清民歌选》(甲集、乙集)、《明代歌曲选》《十五贯戏曲资料汇编》《明清平话小说选》《清代北京竹枝词》等10余种。

1957年5月至“文化大革命”前,路工作为文化部访书专员,足迹遍及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西、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地,察访到许多罕见的秘籍孤本,并将访书见闻及考证所得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1985年结集成专著《访书见闻录》出版。

路工晚年常回故乡慈溪小住,并将珍藏的书籍史料1000余种捐赠给慈溪市档案馆和慈溪市图书馆。1996年10月24日,路工在北京病逝,享年77岁。

余白墅

余白墅(1920—2008),桥头镇小桥头村人。1920年12月3日生。早年学漫画,作品发表在上海《东方漫画》等刊物。1936年夏,受到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影响,开始从事木刻创作,早期作品发表于上海报刊,并收入1938年出版的《全国抗战版画集》。1939—1945年,为推动木刻运动,在宁波组织木刻研究会,随后在江西、浙江多次举办个人木刻展览。不少作品反映劳工与农民生活,如《铁路工人》《矿工》《晚归》《牧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等。主编《救亡木刻》《木刻艺术》等木刻与漫画刊物多种,与漫画家张鸿飞合作抗日漫画集《怒潮》,并编著出版《木刻技法点滴》。

1945年10月,余白墅回到上海,参加“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会”筹备和展出工作。展览会得到宋庆龄、郭沫若等10余位著名人士赞助,以后又赴英国、比利时、日本等地展出;展出作品在1946年由上海晨光书局出版,并于1978年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重印出版。1946年,余白墅参加上海美术作家协会,当选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理事。1949年4月主编《木刻》画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余白墅当选为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委员,并任协会编辑出版部副部长,继续从事美术创作与美术编辑。历任上海大众美术出版社、新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委、编辑部主任、编审等职。参与编辑《解放漫画选集》等10余种,主持朵云轩印行现代木刻水印画与现代版画100余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上海版画家协会顾问,慈溪画院顾问。

余白墅的版画代表作有《晚归》《牧马》《瓶花》《鸭司令》等,作品编入《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藏品集》及日本出版的《中国现代版画》等。199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新兴版画纪念奖”。

2008年5月23日,余白墅病逝于上海,享年89岁。

姜彬

姜彬(1921—2004),原名耋仙,笔名天鹰,观海卫镇上横街村人。1921年1月2日生。18岁参加革命,1946年北撤至山东解放区,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951年、1952年任华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1953—1958年任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1958年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1960—1963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1963年后任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专职副书记、书记处书记。1979—1986年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化》丛刊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

姜彬长期从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1954年编著出版民间文学论著《论歌谣的手法及其体例》,后出版《中国古代歌谣散论》《扬风集》《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中国民间故事初探》《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主编)等。

20世纪80年代开始,姜彬开始研究吴越地区民间文化,编著《论吴歌及其他》,主编长篇吴歌《江南十大民间叙事诗》,创立“区域民间文艺学”新学科,编著出版《区域文化与民间文艺学》,主持出版“吴越文化与民俗”一套专题调查报告和专著理论著作,主编出版《吴越民间信仰民俗》(获1986—1993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著作三等奖)、《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获1996—199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著作一等奖、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最高荣誉奖)、《中国歌谣集成·上海卷》等。

姜彬在学术研究之余,创作散文几十万字,结集出版散文集《晨昏集》《江海情怀》。

20世纪80—90年代,姜彬为研究浙东民俗,多次专程来家乡踏勘采风,并在慈溪主持召开中国首届吴越文化民间艺术研讨会,还担任市文联名誉主席,关心家乡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2004年12月16日,姜彬在上海病逝,享年85岁。

袁可嘉

袁可嘉(1921—2008),崇寿镇六塘村人。1921年9月18日生。7岁入家乡庆德小学,12岁考入余姚县第一高等小学,193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初中部,1939年考入从南京迁四川巴县的青年会中学高中部,1941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在校时得到任课老师沈从文、冯至等青睐,发表多篇诗作。1946年毕业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译室任译校员、外文出版社编译员。1957年后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时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西方文学组)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以及研究生院外文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1982年应邀赴美国任访问教授、客座研究员。1986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访问。

袁可嘉为九叶派代表诗人。“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形成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中国现代十大诗派之一,但诗派名称的正式提出,却是在80年代初。1980年1月,袁可嘉和同在北京的诗友杜运燮、郑敏、陈敬容、杭约赫(曹辛之)以及在外地的王辛笛、唐湜、唐祈商定,各人自选解放前的诗作若干首,再加上已故诗人穆旦的诗,结集成《九叶集》。1981年7月,这部诗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深受国内外读者欢迎。从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就有了“九叶诗派”这个名称。这种在40年代成熟、在80年代成名的文学流派,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属少见。袁可嘉为《九叶集》写的序,自然成为研究“九叶诗派”的第一篇论文。《九叶集》一版再版,并由作家出版社列入“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大型丛书。游友基著《九叶诗派研究》①,第四章为《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躬行者》,称“袁可嘉对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其诗作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袁可嘉主编(与董衡巽、郑克鲁合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分4册8本,300万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985年出版,袁可嘉撰写2万字《前言》。蓝棣之认为,“《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对于中国文学艺术在当代的转型和发展,对于当下的学术研究,其影响不仅是巨大的,而且是全局性的和整体性的”②。

袁可嘉出版的学术专著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论新诗现代化》《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获外国文学优秀图书一等奖)等,并翻译出版《彭斯诗钞》《叶芝抒情诗精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等。199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袁可嘉诗文选集《半个世纪的脚印》。1995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袁可嘉翻译作品选集《驶向拜占庭》。

袁可嘉1997年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荣誉奖。

2008年11月8日,袁可嘉在美国纽约病逝,享年88岁。

胡海晓

胡海晓(1922—1990),原名皋裔,又名海啸,浒山街道天香桥村人。1922年8月生。

早年在上海读小学和初中。抗日战争爆发后,受鲁迅思想影响,经中共上海党组织介绍,投笔从戎,于1938年从上海步行至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再奔赴陕西延安。同年7月,入陕北公学(后改为抗大分校)。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师部青年干事,区武装工作队队长,武城县武工队副大队长,师部作战参谋,参加百团大战、冀南、水治、鲁仙、积善、磁县等反“扫荡”战斗。多次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英勇负伤。曾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

1945年3月,调东北野战军总部,任总部作战参谋,两次受到总部领导表彰。1947年1月,下野战部队,先到第一纵队,旋调第六纵队十六师三七九团任团参谋长、副团长。先后参加三下江南(松花江)作战和辽沈战役之歼灭廖耀湘兵团的辽西会战,负重伤。伤愈归队后任一二七师参谋处长,参加湘赣战役和解放韶关、解放广州、广西歼灭桂系等战役,1950年任一二七师三八一团团长,参加解放海南战役、广西剿匪战役等。

1951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二七师参谋长、第一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解放军一二八师师长、海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先后被授予上校军衔、大校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到错误批判,后被免去一切职务,关押到广州军区沙河学习班,下放到湖南“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9月后,胡海晓离开干校,先后任枝柳铁路会战副指挥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育学院副院长(正军级)等职务。1978年,广州军区党委决定对其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1984年,离职休养。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1990年5月,胡海晓在广州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69岁。

沈宏康

沈宏康(1922—2008),曾用名朱阿祥、杨重光,附海镇海晏庙村人。1922年12月8日生。1941年5月参加革命活动,担任“兄弟会”“锄奸小组”小组长等,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任镇海县范市太平闸村第一个党支部书记。1944年10月至1945年9月,先后任中共镇海县龙山区委、沿山区委组织委员。1945年9月任中共庄市区委特派员。1947年2月任中共慈镇县组织员,同年3月任慈镇县武工队队长。1947年4月至1949年5月,先后任中共慈镇县工作委员会委员、慈镇县办事处副主任、慈镇县大队教导员、慈镇县支前办事处主任等职。1949年5月后任中共镇海县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兼任县纪委书记、县土改指挥部副指挥。1951年6月任中共镇海县委副书记,1952年8月任镇海县县长。1953年3月任中共宁波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后任主任;1954年8月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部副部长,同年9月任部长;1956年5月任中共宁波地委常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60年12月任中共宁波地委常委,中共余姚县委第一书记兼县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政协余姚县委员会主席,1971年2月任宁波地委副书记、宁波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其间1975年6月至1977年2月负责主持地委全面工作)。1979年7月任中共嘉兴地委副书记、嘉兴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1983年10月任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9年12月离职休养。

2008年3月11日,沈宏康在宁波逝世,享年87岁。

范用

范用(1923—2010),原名鹤镛,曾名大用,笔名叶雨,龙山镇新西村人。1923年7月18日生于江苏镇江。1936年毕业于镇江穆源小学,次年考入镇江中学。时值抗日战争,范用和一些同学组织儿童剧社,演出救亡话剧。同年10月只身奔赴汉口,次年春进入进步出版机构——汉口读书生活出版社工作,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在桂林、重庆等地从事出版工作,1946年秋调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工作,后转入中共地下组织进行出版印刷机构的调查以迎接上海解放。1949年8月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以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出版局、新华书店总管理处、人民出版社工作,历任科长、期刊出版处副处长、秘书室主任、历史编辑组组长等职。1959年后,先后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三联书店总经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1989年离休。

范用主持出版一批学术著作、传记译著以及有关编辑出版史、图书史等方面的著作,推出巴金《随想录》、陈白尘《牛棚日记》、傅雷《傅雷家书》、赵家璧《编辑忆旧》等,促进港台作家和外籍华人著作在大陆出版,并向海外介绍大陆作品。主持策划、创办《读书》《新华文摘》;还精于图书装帧艺术,著有《叶雨书衣自选集》。另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等。

2010年9月14日,范用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8岁。

徐进

徐进(1923—2010),原名伯耕,观海卫镇东营村人。1923年10月生。自幼喜爱越剧,中学时因家贫辍学。1938年到上海一家西药房当学徒和职员,业余阅小说、看越剧、写剧本。1942年冬,考入袁雪芬大来剧场,任编剧。后在雪声剧团、芳华剧团、玉兰剧团、东山越艺社、云华剧团任专业编剧,直至上海解放。上海解放前,徐进创作、改编的几十个越剧剧本,以反映社会底层不幸和反封建、反暴政为主要内容。

1950年,徐进加入华东文化部实验剧团,改编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原是个掺杂着封建迷信和黄色情节、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传统剧目。徐进对旧本作大量修

改和重写,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剧本奖和演出一等奖。后又与桑弧一起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195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国内第一部彩色戏曲影片,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舞台艺术片奖,捷克斯洛伐克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①。

1955年,徐进任上海越剧院编剧。经过两年努力,创作越剧《红楼梦》。1959年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剧目赴京演出,还赴越南、朝鲜和日本演出,获得成功。1962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此片在“四人帮”粉碎后重新放映时,曾引起轰动,江浙一带影院一天24小时跑片放映,山区农村广场放映时人山人海,卷起一股“越剧旋风”。20世纪90年代,又与同事合作,创作30集越剧电视剧《红楼梦》。

1965年,徐进与谢晋、林谷合作,创作电影剧作《舞台姐妹》,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该影片1980年获英国第二十四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被译为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在世界多地发行。此外,徐进还创作了《三月春潮》(获文化部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剧本二等奖)和《浪荡子》《盘夫索夫》《劈山救母》《花中君子》《沙漠王子》等越剧作品。作品情感浓烈,意境深远、明快而又含蓄,唱词优美通俗,真切动人。

徐进曾于1978—1984年任上海越剧院副院长,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越剧院艺术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0年10月25日,徐进在上海病逝,享年88岁。同月,《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徐进越剧作品选集》出版。

姚云龙

姚云龙(1924—2008),观海卫镇鸣兴村人,1924年生。1937年毕业于鸣鹤敬乐小学,次年离家去上海九江路合利元药材行当学徒,3年学习期满后升为职员。1942年与他人合股创办乾昌药行,分设于上海、香港两地。1948年去香港。1953年,独资在香港开设民生药行,凭着熟悉药材业务,又能掌握市场信息,药材不仅销售香港,而且销往中国台湾、新加坡、越南等地区和国家,成为香港有名的国药业企业家。任香港民生药行董事长,香港甬港联谊会名誉会长。

姚云龙1985年后多次向家乡捐资助建云龙中学、鸣鹤中学、鸣鹤中心小学、三北书画院、鸣鹤卫生院、鸣鹤自来水厂、鸣鹤敬老院,修复浙东名刹金仙寺,设立云龙中学发展基金等,并投资成立多家企业。1988年6月,姚云龙与浒山友谊羊毛衫厂合资成立联兴羊毛衫有限公司,所得利润全部作为云龙中学发展资金。又与浙江省医药公司合资兴办当时全省最大的中药加工中心——春江医药有限公司,年药材加工能力2000吨。1993年7月,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授予姚云龙“荣誉市民”称号;1997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爱乡楷模”称号。

2008年8月19日,姚云龙在香港逝世,享年85岁。

黄建英

黄建英(1925—1991),女,鄞县甲村乡石桥村(今宁波市州区云龙镇)人。1925年3月8日生。1943年初参加革命,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中共鄞奉县委联络站交通员、副站长、站长,中共鄞奉县鄞江区、武岭区区委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随浙东地方干部团北撤至山东,曾被评为一等工作模范。1949年随军南下,1954年后历任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书记、县长。后调任慈溪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

慈溪是个棉花集中产区,素有“棉乡”之称,是全国首批上《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目标实现亩产“百斤棉”(亩产皮棉100斤,即1公顷750千克)的县份。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党和政府加强对棉花生产领导,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黄建英在慈溪工作的漫长岁月,把主要心血放在棉花生产上。1959年后的3年自然灾害,慈溪棉花的单位产量一直徘徊在每公顷750千克左右。1964年,黄建英担任慈溪县委书记,深入农村,向老农、基层干部请教,总结棉花生产经验教训,制订稳定民心的植棉政策,调动棉农积极性,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推广先进技术,更新优良品种,并在五洞闸公社搞起棉花示范田,各公社、生产大队也纷纷建立棉花试验田、示范田,实行科学种棉,使棉花产量稳步提高。1963年每公顷产量757.5千克,1964年每公顷产量945千克,1965年每公顷产量达到1125千克,创历年最高水平。“文化大革命”前期被打倒。1971年任宁波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次年复任慈溪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在1973年1月28日的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接见全体代表时,称当时参加会议的慈溪县委书记黄建英为“棉花姑娘”,并鼓励她要搞好棉花生产。

1978年任中共宁波地委副书记,先后兼任宣传部长、纪委书记。1983年任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次年任市委顾问。1990年离休。1991年4月7日,黄建英病逝于宁波,享年67岁。

戎文佐

戎文佐(1925—2003),观海卫镇卫北村人。1925年7月生。先后在家乡及宁波读小学、中学。1939年8月16日因日军飞机轰炸,失去一条左胳膊。1943年2月开始在上海均泰钱庄当学徒。戎文佐身残志坚,虽仅有初中1年学历,却在2年学徒期间发愤读书,轮番学遍

亚伟速记、立信会计、剑桥英专与中华职教等业余夜校,并在新闻函授学院学习新闻编辑知识。自学马寅初《中国的经济改造》后爱上经济学。1944年在上海《新闻日报》发表《论银行远期本票问题》的处女作。1946年在《宁波商报》发表《论币制改革》的论文。

解放战争期间,戎文佐学习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8篇经济论文为基础,通过学术争鸣、毛遂自荐与专家推荐,应聘到中央人民政府轻工业部工作,当上《中国轻工业》编辑、记者、评论员。此后,相继出版《轻工业与国家工业化》《节约轻工业的原材料》等。“文化大革命”时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编辑。1979—1981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经济学周报》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轻工业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

戎文佐长期从事中国轻工业经济理论研究,出版专著有《轻工业与国家工业化》《轻工业经济问题研究》《轻工业经济研究大纲》《走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所有制改革与轻工业发展研究》(上下卷)等,主编《中国轻工业行业管理综述》《中国轻工业跨世纪发展战略》等。2001年出版自传《从钱庄学徒到北大教授》。

2003年2月28日,戎文佐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沈之良

沈之良(1925—2007),观海卫镇师东村人。1925年12月26日生。1950年7月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土木系。历任清华大学土木系农田水利专修科助教,水利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8年6月退休。退休后,仍接受水利系回聘。

沈之良一直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和工程设计工作。执教逾40年,先后授课工程制图、普通测量、材料实验、水工模型试验、材料力学、水工结构、国际承包工程、专业英语阅读等,并曾授课外国留学生。1959年夏,沈之良参与北京密云水库主体工程白河土坝设计。此后参加或独立完成多项水利工程设计。1995年、1996年,先后完成长江三峡工程永久性船闸上游导流堤和船闸取水口的结构布置设计,及排沙坝段、排沙隧洞、橡胶坝的结构设计。1995—1997年,任北京密云水库加固工程设计总工程师。曾在尼泊尔、索马里和巴基斯坦等国为承包工程和水利工程作设计咨询。

沈之良于1982年完成美国垦务局《小型渠道上的建筑物》的主译和出版工作。1987年编写英文教材《国际承包工程》。1995年完成翻译《世界银行项目管理培训教材》20余万字。

2007年8月17日,沈之良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马承源

马承源(1927—2004),龙山镇双马村人。1927年11月3日生。1951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系。1949—1954年任上海市教育局科员视导,上海新华仪表厂公方厂长。1954年起任上海博物馆保管部组长、青铜研究部主任。1987年获文博专业研究馆员职称。1985—1999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后任上海博物馆顾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保利艺术博物馆顾问,兼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

经马承源之手,为国家抢救大量珍贵文物,仅在香港就收归青铜器、石刻、陶瓷、玉器等300多件流散文物,其中,1994年先后2次收归被誉为“国家重宝”的战国楚竹书1200余枚。1996年任馆长时建成上海博物馆新馆。

马承源长期从事青铜器和古文字、楚简研究,编著出版有《仰韶文化的彩陶》《中国古代青铜器》《青铜礼器》《中国青铜器研究》《马承源文博论集》,主编国家规划项目有《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青铜卷)》《中国青铜器》《战国楚竹书》《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中国青铜器全集》。发表论文有《商鞅方升和战国量制》《何尊铭文初释》《灿烂的中国青铜时代》《商周青铜双音钟》《西周金文和周历研究》《再论一月四分月相》《商周贵族使用日干称谓的研究》《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汉代蒸馏器的考古考察和实验》《晋侯稣钟》等30余篇。

马承源1984年被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7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委员会颁发的1996—1997年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奖,1998年获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1999年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获美国“上海博物馆之友卓越学者”奖。

2004年9月25日,马承源在上海去世,享年78岁。

沈聚敏

沈聚敏(1931—1998),观海卫镇沈师桥村人。1931年2月22日生。1949年考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后任土木系助教和讲师。1957—1961年被派往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深造,师从著名学者格沃兹捷夫教授,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回国后,继续在清华大学土木系任教,1979年任副教授,1983年任教授,1985年任地震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1995年离休,仍继续受聘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

1978年起,沈聚敏历任清华大学抗震抗爆工程研究室主任、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教委结构工程与振动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土木系学位评定分委会主任等,并任国家科委地震工程学科组成员、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理事、《建筑结构学报》常务编委、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第三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沈聚敏1979年获军委工程兵科技奖,1988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并获国家科委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2次,1995年获光华奖三等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沈聚敏出版《钢筋混凝土有限元与板壳极限分析》《抗震工程学》等专著5部,并发表论文100余篇。

1998年5月5日,沈聚敏因突发脑溢血在美国逝世,享年68岁。

陆一飞

陆一飞(1931—2005),原名瑞云,宗汉街道百两村人。1931年3月13日生。自幼喜爱美术,读小学时,一幅静物画习作在全县绘画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进入中学后,在校美术比赛中名列榜首,并举办过个人写生画展。曾2次考入国立西湖艺专,因付不起学费均未入学。

上海解放后,陆一飞在上海中国火柴厂当学徒,立志成为一名工人画家,积极投稿,在国内报刊发表习作。1954年,作品《转身之间》获全国工人美展二等奖。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陆一飞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师事潘天寿、邓白、李震坚、宋忠元等,攻读中国人物画专业。1958年毕业后回上海正泰橡胶厂,兼任上海《东风画报》业余编委。创作发表中国画、版画、连环画、宣传画等作品。1960年出席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并被选入上海中国画院,成为专业画师。

陆一飞初入画院,师从著名画家兼收藏家吴湖帆,攻研宋、元、明、清各朝名家手迹,从人物画转入山水画。后因吴湖帆长期患病,难以传教,由画院决定转拜山水画家陆俨少教授为师,从传统笔墨技法着手,兼学画史画论,同时游历名山大川写生,把“师古人”与“师造化”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20世纪80年代,陆一飞创作完成《太白诗意山水百图》130多幅;1986年,《百图》画册出版。次年在新加坡举办《百图》展览,其中《连峰去天不盈尺》被新加坡国家博物院收藏。

陆一飞热爱家乡,创作反映家乡美景的《三北风光》《四明风情》《慈溪风光》等组画数百幅,多次在慈溪、余姚举办乡情画展,出版同题画册和明信片。其作品还在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及我国港澳台展出。

陆一飞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徐悲鸿纪念馆顾问,慈溪市政府文化顾问,慈溪画院名誉院长。

2005年10月11日,陆一飞因突发心肌梗塞在宁波去世,终年75岁。

沈珠江

沈珠江(1933—2006),观海卫镇沈师桥村人。1933年1月25日生。1945年在绍兴县立初级中学读书,1948年入上海市立敬业中学读高中,195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水利系。195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在南京水利实验处工作。1955年为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生,1956—1960年在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1960年后在南京水利科学院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南京水利科学院土工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岩土工程学报》主编,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

沈珠江长期从事岩土力学理论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土体极限平衡理论,证明了两个极限分析原理。以后在土体弹塑性理论研究上提出多重屈服面概念,建立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非饱和土固结理论基本框架等。

沈珠江先后主持和参与“六五”“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参加过黄河小浪底和三峡深水围堰等工程。

沈珠江曾任江苏省力学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副理事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第七届、第八届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水利部劳动模范等荣誉。

沈珠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业余爱好诗词创作,其中《当代科学家诗文选》收录6篇。2006年10月2日,沈珠江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华宇清

华宇清(1937—2009),白沙路街道西华头村人。1937年3月生。1961年于杭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留校工作,并于1961年9月至1964年10月在外语系英语专业专修英语。1993年晋升为教授。

华宇清一直在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中文系任教,任外国文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主讲欧美文学史、东方文学史等基础课,开设泰戈尔研究、欧美文学批评史、文学批评心理比较等多门选修课。1985年开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印度诗学、东方诗论、比较文论学、文学批评与民族心理、中国哲学与西方文学批评、老子与域外文化等专业课程。

华宇清20世纪60年代研究欧美文学和欧美文学批评,70年代研究泰戈尔学和东方诗学,80年代开始从事比较文论学研究,9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古代哲学与域外文化比较研究。

华宇清主要学术专著有《真实与神秘——泰戈尔研究》《欧美文学批评史》《文艺批评与民族心理》《鸿轩论学》《老子与域外文化》等9部,翻译《荣格评弗洛伊德》《欧洲启蒙运动》《泰戈尔自叙》等著作5种,参加编写全国统编教材《东方文学简史》《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等4种。为配合教学和课题研究,编撰出版《金果小枝》等作品集8种,其中《泰戈尔散文诗全集》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奖和第五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发表中英文论文100多篇。

2009年11月2日,华宇清在杭州病逝,享年73岁。

马家富

马家富(1954—2006),周巷镇湖塘新村人。1954年3月生。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5月入党。1979年从部队退役后,历任周巷镇湖塘村机纺配件厂供销、厂长,湖塘村、湖塘新村党组织书记,其间曾兼任周巷广电站站长。

马家富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23年间,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马家富的带领下,湖塘新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和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宁波市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党组织连续23年被评为慈溪市先进党组织。马家富先后获得好支书、十佳强村富民书记等称号,并连续22年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

2001年,马家富被确诊身患白血病后,仍本着为民服务信念,以顽强意志忘我工作。2006年8月8日,因病去世,年仅53岁。马家富去世后,慈溪市委和宁波市委先后发出向马家富同志学习的通知,追授马家富“创业富民好书记”称号。

沈磊

沈磊(1985—2006),观海卫镇东山头村人。1985年3月25日生。2002年11月通过招考进入社区保安队伍。沈磊和队员合作,先后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0多名。2006年3月5日凌晨,沈磊与队员在执行巡逻任务时,发现一犯罪嫌疑人。在抓捕该犯罪嫌疑人过程中,沈磊与对方展开殊死搏斗,不幸被歹徒用随身所带的匕首刺中心脏以身殉职,年仅22岁。

沈磊牺牲后,慈溪市委、市政府追授其“平安卫士”称号,并号召各地、各部门学习沈磊先进事迹。观海卫镇、慈溪市综合治理委员会、共青团慈溪市委等部门也先后作出向沈磊学习的决定。慈溪市公安局授予沈磊治安荣誉奖章一等奖。2006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追认沈磊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