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境域以针织业与密封件产品知名。白沙针织品市场为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市境内首家工业品专业市场,有“白沙衣裳销全国,全国钞票流河角”之说。随城区东延,境内成城区、城郊、农村综合体,2004年后成为市政府所在地。

白沙路街道处城区东侧。东临逍林、匡堰2镇,南与横河镇毗邻,西基本以新城大道为界,与浒山、古塘街道相连,北接坎墩街道和胜山镇。2011年,区域面积22.5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724.40公顷;户籍人口48211人,暂住人口71889人;地区生产总值52.02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0.84亿元、二产增加值25.37亿元、三产增加值25.8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41元;辖3个社区、1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街道办事处驻地三北大街2358号。

1988年时,境域据白沙镇与天东乡大部。1992年,白沙镇、天东乡撤销建制,并入浒山镇。2008年7月,析于浒山街道而建。

白沙路经济建设

1988年初,境域属城乡接合地带,时白沙镇建成区面积0.54平方千米。1992年划入浒山镇后,境域成为市区建设热点,开始新建新城大道、南二环东路、东三环路,三北大街东延、开发大道东延。至1999年,城区客运东站从孙塘路迁至东三环路与三北大街交叉处现址,主要建筑有商都、慈溪中学、慈客隆超市虞波店等。进入21世纪后,城区东扩速度加快,以市行政中心(市委、市政府机关)东迁为标志,区域成为城区中心之一。至2011年,东部有2000年始建的华东轻纺城建筑群;南部有2002年10月建成的市委党校等建筑,成为较为集中的文教区;西部沿新城大道,高层建筑鳞次栉比,间以人民公园、新世纪广场,成为城区景观主轴;北部沿开发大道两侧,有广播电视中心大楼、体育中心、中医院、上林教育集团东校区等。市级机关、事业单位陆续东移,居民小区不断新建,建成区面积8.60平方千米。

1988年,有耕地1778.93公顷,全年谷物面积1333.27公顷,总产量8044吨;棉花面积536.27公顷,总产量139吨。农业总产值9766.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5元。蔬菜种植面积较大,并采用大棚技术,西华头村是宁波市蔬菜基地之一,有甜叶菊等外贸产品。1992年,大棚蔬菜种植面积100余公顷。之后,城区东扩,耕地减少;农业劳动力结构转移,粮食、棉花种植面积大幅缩小。2000年,有耕地1378.46公顷,全年谷物面积1074.40公顷,总产5917吨;棉花面积74.20公顷,总产68吨。2011年,有耕地724.40公顷,全年谷物面积123.80公顷,总产444吨;棉花面积12公顷,总产10吨。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迅速,2000年扩大至801.27公顷,并推广现代种植技术与规模化经营,发展生态农业。2001年,浒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工建设,有连栋大棚等设施,为市内种子、种苗、优质蔬果(蔬菜水果)基地。至2011年,区域内蔬果种植面积1373.60公顷,其中大棚种植面积246.60公顷,有农业企业24家。

1988年,白沙镇有轻纺企业95家,职工2919人,年总产值8944.01万元。密封件为区域工业支柱之一。1989年,白沙镇有密封件厂10家,年总产值1938.13万元。2011年,境内有企业3228家(包括3178家个体制衣经营户),职工5.35万人,总产值126.75亿元,利润3.70亿元。有规模以上企业22家,其中密封材料企业7家、轴承企业5家、化纤企业4家。华东轻纺城发展有限公司2011年总产值16.17亿元。

1988年初,有白沙针织品市场,设固定摊位160个,流动摊位400个,日均上市人数超过4000人。1991年扩建,带动周边发展,区域商贸服务成为发展重点。至2011年,有1995年建成的市工业品批发市场(商都),设摊位1200余个;有1995年始建的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全市农副产品批发销售中心;有慈客隆超市虞波店、新时代装饰材料市场、四海装饰批发市场和白沙菜市等7处大型商贸市场;有批发零售业注册登记单位200家,其中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7家、100万元以上47家;村级农贸市场9处,共设摊位1162个;服务业单位87家,其中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31家。

区域内小型漂染厂、印花厂、电镀厂较多,外来人口众多,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大。1999年始,推行垃圾袋装化,各社区(居委)、村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河道、路面、厕所等由专人负责常年保洁。2001年始,陆续建造无公害厕所,拆除所有露天粪缸。2007年始有计划疏浚河道,并搬迁有污染源的企业。2011年,有垃圾中转站2座,日转运垃圾200多吨;有村级公园10座,绿化覆盖率32%,人均绿化面积15平方米。

白沙路文化事业

1988年初,区域内有小学16所、初级中学2所,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92年后,教育布局调整,学校合并,新建标准化学校。1994年,合并原天东乡3所小学,建成蓝天小学。随城区东延,区域南部成为市文教区之一,慈溪职高、浒山中学(后为三山高中校址)、党校、电大、新城中学、白云小学等集中于此。至2011年,区域内有高级中学5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6所、幼儿园11所、成人教育院校3所。文化卫生事业同步推进,至2011年,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中医医院等市级医疗机构,各社区、村均设卫生服务站,村民参加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率97.7%,另有2家民营医院。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内设有多功能活动室、书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辅导室、老年活动室等文体设施;室外设有灯光篮球场、健身路径和器械健身场等。有村落文化宫10个,老年活动室22个,龙舟队、戏曲队等文体活动队伍108支。

“白沙路”名称来历

白沙路始为路名,据传为先民挖井,掘出白沙,铺于路,称白沙路。后路之旁形成集市,称白沙路市,简称白沙市。清宣统元年(1909)设乡时称白沙乡。1985年设镇时称白沙镇。2008年设街道,定名白沙路街道

针织之乡

早在明清时期,居民纺花、织土布,人称“彭桥布”(彭桥,集市名,处白沙路街道南,现属横河镇),销往江西、安徽等地。民国30年(1941)在倪家路头设纱布市场。1958年,白沙跃进厂扩大经营范围,利用全国厂商废弃零星布角,经过铁制梳棉机轧成棉絮,散发给群众纺成纱、织成布,再集中制成再生纱劳保手套和服装,向全国厂矿推销。各村争相仿效,纷纷办起废花厂。“文化大革命”期间,规定每户土纺车最多只能纺35管,其余纱管一律封存,土纺土织生产受到抑制。1978年,个别农户开始用铁制横机生产再生纱线裤,受到各地顾客欢迎;白沙化纤厂购置针织圆机,生产卡丝汗衫,效益显著,竞相仿效。原料由废花、旧布角等低级料发展到人造棉、丙纶、开司米等,工具由手摇、脚踏纺车发展到各种型号机械工具,产品有开衫、健美裤、羽绒衣等100余种。1983年,白沙有针织横机2778台,从业人员6930人,占全乡总劳动力的59.4%。1984年建白沙针织品市场,面积2424平方米,有摊位560个,日均客商3000余人,部分客商来自省外。还有近1000人奔走于全国各地推销针织品。民间流传“白沙衣裳销全国,全国钞票流河角”顺口溜,出现众多“万元户”(20世纪80年代对先富起来一批人的称呼),被誉为针织之乡。1998年兴办慈溪恒通化纤公司,率先采用德国进口机器,提高加弹丝质量。2000年,依托区域内针织业优势,始建占地面积46.80公顷的市华东轻纺针织城(简称“轻纺城”)。至2011年,轻纺城建成年产10万吨级纺丝基地、22.6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针织圆机与加弹基地、8.40万平方米成衣中心以及5万多平方米沿街商住综合用房。有进区企业265家,职工近5000人,年工业产值16.17亿元,形成纺丝、加弹、织布、成衣产业链,成为产业集聚、信息互动、辐射周边的轻纺针织生产交易中心。另有个体制衣产业链经营户317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