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浒山街道境域原为县城,现为城区最繁华区域。域内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高楼林立,商铺栉比,百货汇聚,商贾云集。公园、广场、绿地,旧城古迹,新城风貌,为人们的安居乐园。

浒山街道位于慈溪中部偏西,处慈溪市中心城区。329国道横贯境域东西。东基本以新城大道中心线为界,与白沙路街道相邻;南邻横河镇;西与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相连;西北接宗汉街道;北基本以三北大街中心线为界毗连古塘街道。2011年,街道总面积9.57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26公顷,山林98.50公顷;总人口108939人,其中户籍人口39791户71677人、暂住人口37262人;地区生产总值41.92亿元,其中二产增加值4.42亿元、三产增加值37.5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260元;下辖25个社区和1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寺山路社区寺山路65号。

1988年初,浒山镇为县治所在地,为县直属镇。1992年5月,白沙镇、天东乡并入。2001年9月,镇改街道。2007年11月,析入坎墩街道新潮塘村和横河镇天香桥村。2008年7月,析出白沙路街道和古塘街道。

浒山经济建设

1988年设市后,浒山镇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区域面貌改变迅速。经临街房屋改建、城区外移、旧城改造等阶段,至2011年,区域内高楼栉比,有慈溪大厦、国贸大厦、上林坊仿古商业步行街、杭州湾大酒店、慈溪汽车客运站等,为城区商业休闲中心,其中2007年2月竣工的中央大厦,楼高27层108.50米,为境内最高;有峙山公园、峙山文化广场、虞波广场等公园绿地,其中2006年建成虎屿公园,园内建仿古建筑文昌阁,并连通南大门;2011年实施中心城区改造,完成拆迁面积8万余平方米,银泰百货竣工,三北大街西延工程(二期)动迁完成,峙山公园西扩60万平方米,筹集森林基金360万元,植树造林1万余株,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人均公共绿化面积12平方米。

1988年初,区域内有东门、西门、金山、楼家4个住宅小区,有234幢居民住宅商品房。随城区发展,住宅小区不断新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01年,兴建“三格式”(一种化粪池建筑结构)无害化公厕,宽3米以上道路实行常年保洁,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责任制,河道砌坎,常年保洁,组织队伍清理垃圾;建立维稳工作机制,健全防控体系,与各社区(村)、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建设活动不断推进。2006年,开始对湾底、施山、眉山废弃矿山进行治理,搬迁重点污染企业。2007年,开始对金二路、西门新村南大路等27条背街小巷改造建设,全长2.91千米,增设沿江安全防护栏杆、增补绿化小品、管线修复、增设路灯等;组建文明劝导队,开展上街文明展示和劝导,推进楼道洁化、围墙美化、环境整治等工程,道路保洁112.57万平方米,河道保洁30.96万平方米,保洁率100%;境域内54座公厕落实专人保洁,垃圾集中处理率100%,组织人员对辖区死角垃圾、“牛皮癣”(公共场所非法张贴或涂写的小广告)等进行专项治理。2009年后,投资2.24亿元改造老小区,涉及17个社区的18个区块,面积95.20万平方米;投资1652万元,完成背街小巷改造35条,总长5.80千米。2010年,投资1145万元,完成大塘河东段等8条二类河道和南漕河等8条三类河道疏浚,总长10.39千米。2011年,整治浒山江等河道10条,补种绿化480米,面积1200平方米,拆除沿河渗漏公厕4座,封堵52个排污口,并以“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为目标建立浒山江河长管理制。至2011年,境域内有村级(社区)公园、绿地39块,面积3.50万平方米;自来水管62.20千米,排水管53.80千米,路灯840盏,公厕70座;村道225条,长133.15千米。各社区共有公共建筑34幢,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社区(村)公共用房5.49万平方米。有住宅小区103个,分布于26个社区(村),有住宅商品房1590幢,住户2.46万户。社区商铺房3468间。农村住宅(居民自建或祖传住房)总面积95.82万平方米,户均面积97.57平方米,人均面积45平方米。有虞波、三碰桥、施山、寺山路、南孙塘等省级文明社区和15个宁波市级文明(和谐)社区。

1988年初,区域内工业企业有慈溪第二棉纺织厂、慈溪热电厂、慈溪三环动力机械厂3家较大企业,另有化工、建材、食品等企业数百家。1990年,有市属集体和乡镇企业102家,工业产值5.01亿元。1992年,镇村办集体工业企业增加至172家,职工7886人,固定资产总值102亿元。1992年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并结合旧城改造,搬迁工厂,至2005年搬迁基本结束。2008年,浒山街道仅在边缘城乡接合部有6家工业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企业及一些小型个体私营企业。2011年,区域内无规模以下(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工业企业。

1988年,浒山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440.76万元,农村产品收购额86.74万元,集市贸易额5652.59万元。有农贸市场5个,面积8125平方米;小商品临时场地1700平方米;个体固定摊位1500个;有各类商贸服务企业近1000家。2001年,浒山街道制定社区服务、商贸流通、专业市场等6大系列14个新兴行业门类的奖励政策,注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之后,传统三产日益扩大,新型三产业态不断引进、拓展,专业街、特色街繁荣兴旺。至2011年,有时装、建材、机电、文化用品等10条特色街和3条放心购物示范街;有上林坊、新世纪等新商业区块;有国贸大厦、华润慈客隆、苏宁电器、花园大酒店、阳明餐饮城、新锦天、银泰百货等一批龙头企业;辖区内有金融机构37家,其中银行25家、保险6家、担保公司6家;物流企业22家。

浒山文化事业

1988年后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至2011年,辖区内有全日制学校与幼儿园20所,成人学校1所,老年大学1所。26个社区(村)均建有业余电大或市民学校。学前儿童入学率和初等教育入学率均保持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9%,视力、听力、智力3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和多媒体进教室均100%。其中,小学5所,学生154班6633人,教职工381人;中学3所,学生61班2762人,教职工213人;幼儿园12所,入园幼儿3772人,教职工476人。2011年,境内有市人民医院、市红十字医院等6家等级医院,另有社区卫生服务站20家、卫生室14家、诊所8家、门诊部2家、医务室1家;有病床1040张;专业卫生人员1154人,其中执业医师450人、助理医师246人、注册护士434人;接受诊治病人112.30万人次,其中住院手术3.08万台次。

域内有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人民大会堂、市青少年宫、市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设施;有市电影公司、慈溪日报社等文化产业单位。街道设文化站,2011年,文化站辖图书馆建筑面积606平方米,藏书2.38万册,有排练厅、书画室等室内活动场地1502平方米;体育场地1处314平方米,社会体育指导员242人。各社区设文体活动室,总面积1.28万平方米;26个综合培训室2870平方米;26个社区(村)图书室,面积1950平方米,藏书87115册;25个老年活动室2805平方米,119个宣传窗,47块黑板报和37个社区阅报栏。小区室外文体活动场地有篮球场5个、健身器材61套、门球场4个、文体广场16个,合计面积6.35万平方米。有慈溪市青年越剧团、慈溪天华越剧团等民间职业演出团体6个。26个社区(村)有各类文体队伍203支,骨干4575人,其中文化文艺类91支、体育健身类112支,省文化示范户17户。自编自演小戏剧、广场文艺活动、图片展览、纳凉晚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社区(村)年均举办文体活动300场次、电影下乡100余场、邀请外地剧团演出20余场。

“浒山”名称来历

原浒山镇内有教场山,早时为海中小屿,滨海称“浒”,故名“浒山”。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奉旨置沿海卫所,命千户刘巧柱监筑,建城墙,挖护城河,设东、南、西、北城门,称“三山(浒山、眉山、乌山)所城”(又称“浒山所城”),时城内面积0.17平方千米。清撤卫所,浒山成为市集,“浒山市,自所城东门至西门,百货丛集;单日鱼虾、蔬果陈列街巷”①。清光绪三十年(1904),创立三山学堂,为市境首家新学。民国17年(1928),设镇时称浒山镇,浒山成为行政区划定名,而作为孤丘的浒山则以教场山名之。

小山墩与虎屿公园

小山墩即虎屿山,又称“虎山”,状如卧虎,为浒山城之发祥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汤和营三山所城,登浒山,瞭望四周,曰:“长蛇赶蛤,不如卧虎衔金。”①意思是眉山(南北迤行,形如长蛇)紧靠庙山(俗称蛤巴山),不如虎屿山两头隆起,中间低落,宛若卧虎对着金山。由此筑城虎屿山下。山巅曾建文昌阁,清同治二年(1863),三山司巡检李协恭等人创建文蔚书院于文昌阁旧址。解放后,小山墩成为浒山镇政府所在地。从文昌阁到文蔚书院,从御敌瞭望塔到镇政府驻地,小山墩为历史上姚北政治文化中心。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在旧城改造中,为开通南门大街,虎屿山曾一分为二,后又筑拱桥复土连成一块。2006年,小山墩周围建虎屿公园,东部重建文昌阁,西部有仿古建筑市老年活动中心,西北角修复北城门,公园占地面积2.20公顷,成为城市中心绿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