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赐仓部侍郎徐镃①

[唐]昭宗

解组归田履舄②轻,天将五福升康宁;

四朝人物推耆旧,万古清风在典型;

郊野亦能知有道,朝廷久欲访遗经;

帝城此后瞻依近,长傍南孤望极星。

赠张翊

[宋]司马光(君实)

楚俗号难治,司刑尤择贤;精明片言折,舒惨一方连。松不凋寒色,丝曾断直弦;清风出江外,已在下车前。

复元范寄梅花二首

[宋]朱熹③

十亩荒芜春不归,寒梢无处问芳菲。

感君寄我江南信,一夜清香染客衣。

转眼相将送客归,问君何处得芳菲;

远来共此花前醉,莫待佳人唱缕衣。

题绿映亭二首

[宋]吕祖谦(伯恭)

凉美翻翻不受尘,芒鞵藤杖及清晨;

开窗小放前溪入,澄线光中独岸巾。

鹭浴鱼跳在镜屏,摇青浮碧太鲜明;

墙东种得阴成幄,隔叶看来却有情。

寄梅山雷字诗

[宋]陆游①

章台官柳映宫槐,宝马蹄轻不动埃;

只怪好诗无与敌,谁知古学有从来。

江山常逐客帆远,岁月不禁衙鼓催;

剩约东林投净社,高情千载有宗雷。

山堂巩先生挽诗

[宋]姜特立(帮杰)风采儒林虎,波澜学海鲸。公家五进一,此地半诸生。句漏丹还就,中牟政亦成。如何贾太傅,位不至公卿。

王泽山居

[宋]姜特立(帮杰)

山居少交游,在家仍懒出;

忽得佳友生,开怀可销日。

杯盘随所有,新故皆如一;

客醉不肯留,我欢终未毕。

送巩仲同

[宋]叶适

花溪初逢日苦短,桔井重寻意更长;

天催鹡鸰玉楼去,漱流下并龙洲旁。

春风忽高行柨起,酒尽何为添野水;

古来交契看老时,与公安得轻别离。

题月谷

[宋]叶适①

昔从东莱吕太史,秋夜共住明招山。

正见谷中孤月出,倒影捼碎长林间。

凭师记此无尽意,满扫一方相并闲。

送丈子徐妹文赴随州太学掾用司马文正公送先郎中诗韻

为别

[宋]永康陈亮

昔仰南洲德,今逢世嗣贤;

声名江左重,文教汉东专。

君意思空马,吾生肯绝弦。

江头无语处,一叶浪花前。

竹客岭

[宋]宣平状元沈晦

其一

却走乱山中,崎岖一径通。溪流因雨涨,木叶着霜红。人迹千岩绝,松声万壑雄。幽寻自可悦,不复叹途穷。

其二

壁立似无路,溪回山崦深。辘轳缘九折,略彴度千寻。花露渍芒屦,岩云豁敝襟。日斜又前去,空谷但闻禽。

明招山怀旧

[宋]黄干(闽县)

明招古木叶千层,山自浮云溪自横。

春老莺藏无觅处,遗编灯火屡吞声。

八素山

[宋]邑令韦骧

秦世隐君子,隐逸家云泉,

帷蕲德行粹,人使名字传。

太素八先生,服履皆皎然,

至今图籍中,以素名其山。

萧然丛祠在,冷屋只数间,

乡人殊不省,往往来祈年。

予宦已盈岁,叹谒惭迁延,

企想风谊高,俯视轻人寰。

商山犹可愧,踪迹何班班。

作诗以颂美,谁谓夸神仙。

拜东莱吕先生墓有感(选二首)

[宋]金华王柏

九原英魄一山藏,回首怀中道路长。

天意未开南北限,要教北学王南方。

炯炯长空一片云,东南鼎主统斯文。

卷藏万古春归去,只有余光在此君。

江南序·水帘亭

——步朱文公、吕东莱、陈龙川、巩粟斋先生韵

峭壁人难渡,悬萝客易攀,山寂寂,涧潺潺,孤亭耸立万峰环。

日华明远岫,霞彩映澄潭,先贤去后风萧瑟,唯有青松耐岁寒。

[宋]·翁嵩年

孤亭嵌石隙,瀑水泻珠帘,寒悄悄,碧涟涟,高岫残阳映暮烟。

猿啼山峡里,犬吠竹篱边,自惭未得闲僧趣,长向此中抱月眠。

[宋]·程揆

帘自垂今古,长留月半钩,人悄悄,意悠悠,万壑松涛起暮秋。

山深稀俗迹,涧窄绝渔舟,风景依然浑似昔,每怀往哲来同游。

[宋]·徐俟召

源净流俱洁,山深路自长,烟漠漠,树苍苍,数声牧笛过沧浪。

栖鸟依林静,落花满涧香,三怀不管金鸟坠,戴月归来兴转狂。

[宋]·徐鼎轼

为叶法善撰步虚词

元宗皇帝

清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

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硃点周易。

桃溪

[元]陶涤

岩前芳草绿溪喧,是处桃源别有源;

不见当年余相国,麒麟高冢卧荒园。

溪流一带水潺湲,自昔家声与共喧;

近来种遍陶潜柳,不见桃花满树繁。

秋登天阶景璧楼

[明]邑诸生王琼(待成)

登山还远眺,独倚最高楼。云路中峰绕,钟声半岭浮。

飞飞将落叶,渺渺欲穷秋。城郭环如画,萧条对客愁。

游宝泉岩

[明]邑诸生邵廷

十八盘空曲,林幽一径通;村庄春雾外,城郭暮云中。

寺古花应淡,泉清草不丰;竹阴松影畔,芳挹蕙兰丛。

(古愚子集)

水箫亭

[明]邑诸生王岐(岳柱)

一径苍苔滑,萧条接远空。雨痕山影表,云色水声中。

藓印高人篆,松鸣逸士风。拂烟寻古调,零落泣寒虫。

(病呻集)

菊妃山

[明]邑人李芳春(体秀)

黄花满地碧云飞,寂寂空山慨菊妃。

荒径落英无客赏,独怜幽草对青微。

送何太守①叔瑛赴长沙

[明]仁和王琦(文琎)

昔愁闽峤千峰仄,转入巴渝万里赊;

岂料圣恩怜贾谊,犹烦牧郡出长沙。

蛮中瘴远三湘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遥听岳阳楼上笛,可能回首忆京华。

送何叔瑛太守还浙

[明](南赣中丞)长沙欧阳吉

许辞荣禄被恩光,为念风流白首郎;

独步才名垂宇宙,高歌逸兴在沧浪。

书藏石室烟霞满,身入浮邱岁月长;

南望海天犹万里,可无鱼素远相将。

秋日白阳庵中杂兴

[明]韩光济

山居无四邻,白日长似夜;

隔树时有声,一叶空庭下。

明霞映疏林,落叶时满径;

相趁飞鸟还,犬吠空谷应。

山居

[明]韩光济

万叠青山障小庐,千竿修竹映窗虚;

柴门尽日松云锁,一树寒梅伴读书。

偕友登壶山

[明]钱梦松(学博)

选胜寻芳万仞峰,群相相伴采芙蓉;

高登顿觉尘寰迥,俯盼还惊鸟道重。

谈吐竭来星斗近,咏歌归去晚烟笼;

兰亭修禊嗟陈迹,此日衔杯道味浓。

重阳1后一又登壶山

[明]钱梦松(学博)

清秋爽气逼人来,峦壑晴氛照酒杯;

百里风光亭上合,万家烟树掌中开。

兴豪两度乘黄鹄.官冷三年坐碧苔;

攀鹘登虬心尚壮,狂歌玉女下篷莱。

题洁①园

[明]知县满秋石(若谷)

郭洞山川好,将军何氏园。一家敦古处,两世表贞门。井税安耕凿,书田课子孙。记余投宿处,灯火向黄昏。

赠镇国将军徐少川

[明]奢隆(四明)

将军意气何腾骧,楼船泛海凌沧茫。

白羽翻空惊草木,赤旗闪日照扶桑。

垒垒诸岛列远近,绿山布就鱼丽阵。

鸣笳叠鼓声震天,鲸鲵闻之皆远循。

将军坐啸靖东陲,鹊印黄金封拜时。

俞源八景歌

[明]丽水尚书俞俊

有客何处来,示我俞川图。

俞川之图谁所摹?笔花墨渖犹模糊。

俞川之图谁所摹?笔花墨渖犹模糊。

双溪九陇环而抱,云可耕兮月可钓。

翠草凝香黄犊肥,银波弄影金鱼跳。

何以豁凝眸?暮雨西山罩。

龙宫瀑挂玉虹寒,雪峰日射金鸡晓。

何以洗清耳?秋岭孤猿啸。

一泓激溜涌潮音,几杵疏钟振林杪。

俞君自是人中龙,早从此处巢云松。

浩气英风出尘表,峨冠博带承恩隆。

为爱家园好风景,遂弃功名乐天命。

山山水水尽登临,笑倚阑干自题咏。

我亦烟霞林下客,失脚红尘归未得。

每忆当年读书处,对此丹青空叹息。

栝岭苍苍云树深,栝川渺渺烟波碧。

个中八景实堪夸,我欲寻之杳无迹。

不如吸饮松花酒。

?以蟠桃实醉来,袒跣一挥毫。

蛟龙奔腾神鬼泣,尚待风清月白时。

借我仙人鹤八只,飞上君家八〓楼。

笛声吹裂苍崖石。

冲真观

[明]舒祥

短墙断粉画图缦,窗外余阴竹几竿;

过耳笙簧啼鸟歇,隔帘香雨落花寒。

烟边茶灶留宾语,月下云篇伴鹤看;

一著残棋萧散后,无端清思好凭栏。

[明]俞聪

滩声月色共悠悠,谁识溪头学许由;

瓜艇横斜孤影夜,竹竿荡漾半溪秋。

傥来簪笏何荣辱,似此烟波任住留;

一曲浩歌归去也,清光万顷照羊裘。

暑夜集朱其恭暨同寓诸子湖滨

看月时有报儿辈游庠者分得微子

[清]兰溪李渔①(笠翁)

解衣盘礴送斜辉,暑到湖滨力渐微;

胜集止应来酒伴,世情岂合上渔矶。

饮当皓月宁知夜,歌到阳春尽欲飞;

惭愧平原无十日,一宵犹放醉人归。

又得六鱼一首

[清]兰溪李渔

良夜何堪叹索居,相期放艇入芙蕖;

浑如旧识忘形后,谁道良朋识面初。

明月近山愁去疾,清风隔水愿来徐;

谈锋不似更筹少,漏尽还夸兴有余。

熟溪游舫

[清]县人王应璠

疏柳依稀夹岸阴,清讴随水韵瑶琴;

夜来灯火摇江影,疑是波间洒碎金。

熟溪渔歌

[清]县人王应璠

拨棹凭风漾碧波,生涯惟荷一轻蓑。

我随明月相携饮,明月满江伴我歌。

宿野人舍

[清]拔贡邑人王惟孙(荔村)

石床梦乍觉,隔林闻远钟;苍然松色白,月在涧西峰。

石鹅洞

[清]拔贡朱慎

女娲炼石补苍穹,手持玉斧游鸿濛;

遍凿名山五色石,天衣补就山骨空。

武川岩洞遗迹多,特留缺陷彰神工;

昔我揽胜行西山,曾登双玉及金公。

今复携伴游石鹅,意势陡觉争奇雄;

攀萝踏磴历幽折,径路逼仄林青葱。

手排云雾陟其上,天然石室何玲珑;

层楼百尺恣登眺,万象变化归帘栊。

汤沦磅礴有元气,呼吸直与帝座通;

高谈雄辨发异响,宛若鼍鼓声逢逢。

洞中二石尤怪特,卧龙伏虎排西东;

上有珠泉长滴沥,气味香洁迥不同。

老僧烹泉邀客饮,肌骨习习生凉风;

前村主人能好客,携肴担酒来山中。

松杉枝上月色白,菩提座前灯影红;

共拚卜夜遣清兴,颓然一醉倾郫筒。

三宿于斯兴逾剧,斗觉愁疾俱消融;

人间有此神仙宅,何须更觅篷莱宫。

他年倘遂赤松志,愿住此山为老翁。

龙门岭

[清]邑人徐鼎轼

草屋枫林叶半红,欣逢九日到山中。

不须更觅风高处,已在龙门第一峰。

[清]金华叶永堪

行行出西郭,爽气逼人怜;一声清磬响,壶山在我前。

万松俨车盖,撑空袅翠烟;寒涛落天半,孤亭踞其巅。

兰若傍山麓,慈云接蕙〓;两道夹修竹,苍阴一色圆。

山僧貌甚古,见我来周旋;引我登高楼,恍惚别有天。

遥睇大小峰,峰峰入座妍;微飚拂稻针,绿锦铺山田。

俯仰集清景,身亦如登仙;友罢钓渔,驻足曾两年。

云霞半收拾,留此翰墨缘;我来长太息,为咏蒹霞篇。

凭虚阁待月

[清]钱塘人徐潮

出门月正好,此夕客亭凉;风细钟过远,灯残花暗香。

溪光寒渐白,星影淡微藏;欲问来何暮,疑先照故乡。

左溪秋夜

[清]邑拨贡千为杰(乐斋)

凄凉秋夜坐,正是避兵时。地僻溪流小,山高月上迟。

虫声鸣抑郁,木叶落离坡。何日妖氛静,康衢再〓诗。

溪南春望壶山

[清]邑诸生朱首和(雪巢)

去岁仙都客,今年壶麓人。岫云舒爽气,溪柳漾晴春。

时序平生感,乾坤逆旅身。山灵招我笑,面目本来真。

夜归山寺

[清]方外僧定空(如也)

薄暮还樵径,冥冥度翠微。山看明月上,身带白云归。

疏漏穿花榭,孤萤歇竹扉。入门无一事,兀坐亦忘机。

大士庵

[清]邑诸生王岐(岳柱)

石骨天开就,萧林一味幽;雾吞山下日,云锁洞中秋。

树色无人径,风声到远楼;兴飞归鸟外,随月下汀洲。

小溪观鱼

[清]诸生何蜚义(牖云)

攲岸小桃红,晴滩垂柳绿,游鱼两三头,逃过曲。

竹林瑞室

[清]县人何显莹(镜华)

七贤风味在,只此竹林间。酒酿双泉水,楼迎四面山箵笭。

弹琴

[清]闺秀朱韫

月光如水漾庭花,欲拨冰弦意恐差;

不解文姬辨音律,变声何又到胡笳。

春初

[清]闺秀童关关

惆怅春风何处来,绿杨摇影入楼台。

江南一夜撩人雨,无数夭桃簇簇开。

春过燕山岭

[清]方外僧大乘

闲携杖锡岭头东,岭上春花一味红;

无限春光寻不得,春光却在此山中。

白望峰下野梅一株

[清]府学教授诸锦(襄七)

先生五载金华住,两见梅花涧底开。

惭愧孤芳莫相赏,瀑泉终日闹如雷。

赠梁子尚璧

[清]吏部侍郎仇兆鳌

垂白梁邱著述忙,一生心力在文章;

但留竹树支茶灶,不许蜂壶绕笔〓

手录秘书至汉魏,口吟艳曲拟齐梁;

田园漫道无经济,检点莺花亦老狂。

书台山

[清]邑诸生董洹(芳州)

古迹城西说宋唐,高台独上望苍苍;

祸延甘露思丞相,疏劾平原忆侍郎。

人代已非空废址,山形依旧枕斜阳;

西风读罢残碑字,梵诵钟声出佛堂。

读朱菊山浮园诗集

[清]董洹(芳洲)

十载客扬州,青衫坐白头。眼高无八座,诗好足千秋。笑骂倾燕市,悲歌继楚囚。终怜遗集在,长共越江流。

俞源八景

[清]邑人俞世美

双涧穿云汇伏流,垂纶渔父传汀洲;

晚眠草露看牛斗,月射潭涡惊鹭鸥。

万里寒芒分野色,一钩清影在竿头;

掣鲸攫取樽中蚁,倾对嫦娥起棹讴。(双溪钓月)

桃花灼灼柳依依,黄鸟嘤鸣布谷飞;

涧石含风云掩映,岩扁斜日尽霏微。

邨翁引犊穿青霭,陇首扶犁耕白衣;

倦息九龙山下路,芳尘红雨剩春晖。(九陇耕云)

萧斋午夜梦初回,白雪山前曙色开;

绝壑风清收雾雨,高峰壁立削尘埃。

晴郊漫引园峰去,芜境骤嘶风马来;

似与西池分胜概,石屏银磴是瑶台。(雪峰晓霁)

隐隐西山乍落晖,远风吹雨出岩扉;

润浸书案琴丝缓,寒透朱帘香烬微。

银竹有声还滴滴,檐花无数正霏霏;

几回枕上催诗急,入夜多情更湿衣。(西山暮雨)

缥缈琳宫昼掩扉,鲸钟三叩送斜晖;

声声催月来丹室,隐隐随风出翠微。

惊起水龙眠未稳,唤归松鹤舞还飞,

高人授得青囊诀,拄杖看山尚未归。(琳宫晚钟)

凉风萧飒寒云静,噭噭哀猿报早秋;

引臂倒悬山木杪,呼儿又过水西沟。

征夫落日三声泪,思妇深闺五夜愁;

岂识尔遭原自得,不随人世共离忧。(啸云秋猿)

绝壑旧闻龙起处,深宫犹护翠微巅;

玉涎飞下三霄雪,石壁冲开一线天。

隐隐雷声催急雨,冥冥山色破空烟;

银绡拟织鲛人手,挂向崖前作瀑泉。(龙宫瀑布)

欹危剑峡当周道,寂灭僧家倚石栏;

鼎篆絪缊花在雾,经声绝断夜将阑。

急如汐上轻风度,缓似波回细雨滩;

独坐仙槎望瀛海,已疑身世在潮端。(硖石00)

赠武川童子序

[宋]永康陈亮

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年运而往,则所该愈广,所求愈众。穷天地之运,极古今之变,无非吾身不可阙之事也。故君子之道,不以其所已能者为足,而常以未能者为歉。一日课一日之功,月异而岁不同,孜孜矻矻死而后已。自古圣人及后世之贤智君子,骚人墨客,凡所以告语童子者,虽各出其所长而大概不过如矣!若余少而昏蒙,长不知勉,未老而颓惰,如七八十岁人者。此天地之弃物而何以语童子哉!童子之资禀特异而尤记畴,昔之所闻所见,其略可言者,盖阙党童子,圣人既与之周旋矣。其以求速自见而有疑于异时之远到,故孺悲则辞而不见,将以警策之也。后世诸贤其于童子,岂能有此裁成辅相之道哉!而况若余者乎。童子行矣,奇妙英发,不极其所到未可止也;落华收实,异时相与诵之。

熟溪桥记

[宋]进士福建陈善(子兼)

君子有长民之责者,岂在威严绳下,使之奔走服役以畏其上哉?其道在政,以率人端轨范以信之而已。武猛之吏,鹰击毛挚以驭其下,如束湿然,使人不怡;巽愞之吏,法弊于因循,威狎于左右,虽加意振刷而民不用命。是二者,绩效殊其不得乎民一也。有能砥砺,廉隅谨守、矩矱以方、严持法纪,以慈惠煦群黎,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然后凡有兴作,民皆奉令承教,不必征发期会而功可立。睹夫武义之民,固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者也。谭侯为令,其犹行古之道欤?县故有熟溪桥,冲塌者久矣。侯之始至有以建桥之役为言者,侯曰:“此邑令责也,但令长未信于民而先以劳之,不可。”居三年,侯政教修明,百废具举,县之父老习服其教令而默化其粗顽者什九。民再申前意,会年大祲,侯曰:“民艰于食而时诎举赢,不可。”父老子弟闻之,皆曰:“甚矣,侯之爱我也,而惟恐其厉我也。使时有可为,吾何爱其力不终贤父母义举哉。”万历四年五月,侯三年考,最政通人和,年谷顺成,家有藏。盖侯度其时日可矣,乃捐俸为倡,好义者翕然应之,又益以罚赎之金五十锾、米五十石,逾两月告成。侯以书来请予纪成事。按宋开禧三年,主簿石公宗玉创建此桥,邑人德之,遂名石公桥。岁久倾圮。至嘉靖二十五年,县尹赵奇倡议募劝,造六墩而中止。隆庆二年,县尹胡应轸图修未就。逾一年,太学生汤执中,耆民项吉、何仑锐意兴复,而前此六墩之石荡窃殆尽,县尹林一鹄捐俸助之,先后为墩十,架木为梁,民不病沙矣。然无屋以蔽风雨,梁亦随坏。谭候用好义之民,聚材鸠工、画策建竖,争先趋事,不日奏功利。一邑之往来,垂百世之渥泽,明兴以来仅一睹也。问使侯恩信未孚于民,而先以劳之,何以云合响应,成功若是其速哉?夫能继石公已坏之业,成前尹未就之功,使一邑之人归心焉,非贤者不能。柳宗元曰:“贤者之兴而不肖者之废”,故必有贤者而后能复兴之也。谭侯之兴此役,不贤而能若是乎?于故特表而书之,以风今之为令者。武义昔称难治,其令长不终三年,旋即报罢。论者皆以其民顽梗,咎之不知。吏或贪残,则民不堪命;吏或巽愞英,则左右为奸;此皆一日不可使居民上。而民以顽梗应之,非过也。贤如谭侯,民皆从X,岂待易民而治哉?侯为此桥经久之计,上流宜补石岸,下流宜筑石堤。图难于始而深计其终,贤者用意固如此,后之君子当不废斯言矣。侯,名音,字希伯,南雄始兴人,由岁贡推升今职。父,次川公,名大初,戊戍进士,官至大司徒,宏名钜望,朝野推重。侯筮仕之始,其象贤。绳武之迹,章章如是,诚能不隤其家声者。桥长凡五十丈,横一丈七尺,为石墩者十,为屋者四十九楹,好义助工者皆得书刊之碑阴。

送逯公平赴武义教序

[元]金华许谦(白云)

武川居金华上游,地狭而土肥,有高山茂林,所产者栋梁之奇材,东南之美箭。故其民富庻而风俗劲急。旧为东莱先生讲业之地,其流风余教犹有存者。士大夫能道诗书通古今者往往有之。泮宫承前代之旧,历年既久,几不能蔽风雨。前后掌教者虽欲经营葺理之而屡不果。昔者吾友掌教是邑,历历为余道者如此。今逯君公平往而继兹职也。当讲明道义以绍东莱先生之遗风,兴起学校以光前人之旧业,尚勉之哉。逯君年富而志广,好学而有文,以大材而居小任,其德业必有足听闻者,某当洗耳以俟。

八仙岩游记

[明]王在镐

过前弯至陶大淤一带,溪流深靓,崖峰碍云,杳然迥(原文写作“迴”,疑为“迥”之误)非人间。行二三里许,忽两山斜对,如万仞城;丹嶂翠,壁绝石直削,下望滩水皆作绿玉色。遥见一门如城〓然,人蛆趋蚁,行碧沙间,水石幻映,真景中人也。迫临其地,则窈然一深洞岩。盖沙底阔长可三间屋,旁则石根深垂,蓄流澄泓,其内几二丈许,真天然元栖地。予欲以:“窝云洞”三字题之。仰视其上,危峻岭,可望不可攀,八仙岩即在其间也。再蹑数武,侧磴悬砌,仅容二履,古木蟠映,镜潭干(原文作“辁”,疑是“干”字之误)色青如铁,不知其何名。扶筇临之,翛翛然欲化矣。

山诗草序

[明]施守官(懋伯)

诗必本性情,无性情不可以言诗也。其性情和厚,其诗醕雅;其性情慷慨,其诗悲壮。吾友武义韩子深于情者,平日居心正大,品行端方,其涵蕴既深,其发论亦正。虽未尝沾沾于雕章琢句,而时有会心谈笑诙谐皆成篇什。要之,有性情而后有言,故议靡弗鬯,响靡弗逸。披读一过,如嚼茗茹芝,余香津津齿颊间,而清风生两腋也。神流意透,躁释矜平,以之寤寐柴桑,颉颃辋川,诚有卓卓足传者。至其哭门人王孝子诗激壮淋漓,呜咽感愤,殆亦有不能自己者耶,盖又合悲壮醕雅而一之矣。读韩子之诗,不益可以见韩子之性情乎哉。

祭刘大道文

[明]胡宗宪

维嘉靖四十四年,岁在乙卯,正月二十九日乙丑。钦差总督军门胡宗宪遣教谕冉性致祭于将领刘大道之灵曰:“蠢尔倭寇,肆恶海湄,犯我境内。民困难支,乍扰兹郡,载劳我师。尔独勇敢,手刃数夷,明目张胆,以死自期。虽死罔却,如生其仪。天地正气,尔庶得之。三军似尔,何功弗奇!愧柔振懦,非尔其谁?兹命所司,特瘗尔尸,祭以血食,侑以誺词。谅为厉鬼,永靖边陲。

赠俞宜黄序

[明]太仆寺丞归有光

国家于州县之吏多从布衣诸生选任,寄之以百里之命,未及三载辄迁去,而课其贤不肖,悉听于监司。凡监司之所奏罢者故不论。至其所荐举,必极其褒美。虽古之龚黄卓鲁无以过。夫龚黄卓鲁未必一岁而成,而今之荐者过龚黄卓鲁远也。然及其迁以去也,其为州县犹故也,而未有称治者,如此则吏之贤否果皆其实乎,抑其为名者之多耶?而上亦以名求之而已,其于民果何益也?

予识宣平俞君①,君为抚之宜黄,独其志汲汲于民,而无意于

为名,而名亦归之。至考其实,则以平恕为心,而未尝刻核以求一切。宜黄在山中,数毁于兵,君为草创而能视如家事。自神祠、学舍、县廨、桥梁之政,无不悉举。凡此皆非今之所以为吏课者,君独汲汲为之,无不办治。至其为政又持平恕,则今之吏吾于宜黄推贤矣。虽然君亦有遇焉,夫县之士大夫为士民之望,其知吾政尤明于有司,然苟非其人,未有不以私故挠法者,其求于有司者无已也。稍不如其欲而毁随之矣。宜黄之仕者盖少,而今少司马谭公独戢其家,而一听于吏之治,其于有司无求也,故无怨焉,且又加敬而为之延誉。君于是曰:“司马公如此,吾于监司自今无得罪者矣。”至于比县之吏亦媢嫉倾排者多,以故毁誉不明,而监司亦无以得其实。吾友蒋子征在临川与君相爱雅故推毂之。君以此益得展其志。殳梁子曰:“志行既通而名誉不著,友之过也。”余以是仰少司马之盛德与吾友之贤,非独宜黄之吏治独善于今世云。戊辰春与君同入觐还共舟,因得熟语而备知之。渡江将别,书以为赠。

抑庵稿序

[清]梁祚璇

抑庵稿者,李君俊三所作也。君讳仁灼,康熙壬子选拔,平日授徒讲学,邑中受业者什居八九。人但知其制艺超轶,不知其诗,古文辞尤诣极也。及君老闲居,数至余馆相与议论文章得失、学术源流,因知其中之蕴蓄迥出寻常万万。有时登高作赋,即景留题,各臻妙境。爰索其全稿读之,因谓余曰:“君知我者,盍为我作序?”适君选寿昌谕,寻疾革。余亦赴汤溪任,尘纷胶扰,负约于冥冥心之疚也。今余乞休归里,不忍辜君初心,再披其稿卒读焉。基诗神清气逸,唐中晚间尚无此风味;其文骨老色苍,汉班、杨中始有此菁华。殆昌黎所云“有大醇而无小疵”者乎。盖君少壮时,尊人为渭源令,侍从左右,所过名山大川足以开拓心胸,所遇高人异事足以资助识力。七十余岁内学益博,养益深,如水之有源者,停潴宏满,泛为百川,自滔滔不竭,井井有条也。梓君之稿以播海内,有目者必当奉为径寸珠,把玩不能释矣。顾自名曰:《抑庵稿》,其谦光之德亦可想见也夫。

梅村诗稿序

[清]海盐张萦

予以训导宣邑几二十余年矣。尝过曳岭,览夫山明水秀,疑有隐君子出焉。考之邑乘,宋嘉定癸未科蔡子奇公登状元,其弟君锡公亦以同科成进士。人文辐凑,甲第蝉联,可谓盛矣。然数百年以来,流风未泯,安见继起者无其人乎?蔡生芝庭为子奇公二十一世孙也,博览群书,诗、词、文、赋及书法并臻厥妙。少在莲城习业,曾见知于涂公黎川太守。是岁冬,府试,涂公命予监场,每以蔡生文卷见示曰:“此栝之俊秀也。”未几至明年夏,汪琴庵学使临郡,果赏其文获售,而涂公亦擢任之杭州。越岁犹寄书邀入乡闱,盖深望其上达也。蔡生因病不果,涂公为之怏怏。嗣后屡欲应试,然竟以数奇不遇,遂弃举业,无意功名,徜徉诗酒,故诗益工。蔡生与梅香亭幕宾善,构得高浦之别墅,乃移家居焉。村中十数家最多梅,因自号梅村处士。虽家如颜子,仅有郭外之田,而隐学陶公且种篱边之菊,信可娱也。蔡生凡有所作,必寄予评。十年以来,得尽阅此稿。使蔡生复有志上进,他日得志归来,见访于武原道中,而予髦矣,犹能倾佳酿洗病眸,快读燕游新草也。蔡生以为何如?

重修熟溪桥记

[清]训导徐孟湖

天下事有创始者,有葺治者,均未足为难,所难者既创而寻隳,既隳而复创耳。武义熟溪桥建于宋之淳熙间,增修于明之万历四年,以迄于我朝康熙七年,已历百余岁。有造六墩者,有架石梁者,有草创四十九楹者,迄于今倾圮殆尽,仅存故址。邑侯李来莅兹土,念春雨夏潦之际,水势冲决,艰于渡涉。因蠲俸倡义奋于一篑,墩之圮者以立,楹之毁者以建。凡行负驰逐者,莫不相庆于道曰:“匪李父之功不及此计。”侯之下车也,于康熙之四年。今已七年于兹,则七年之民免厉揭之患;使得候百年于兹,则百年之民享莞簟之安。推而及之,广而通之,凡侯之可以济民者,靡弗类是,是侯之恩,靡所弗屈,侯之德又曷可忘哉!维时佐侯率作者则有屠君定远,职在迪功夙夜襄事以奏厥成焉,例得并书以志不朽云。

谒吕东莱先生墓记

[清]徐俟召

吾武山川秀丽推明招为最,距城东二十里,宋吕东莱与朱晦庵两先生讲学于此,东莱墓在焉。余生长是乡,向往有素。康熙戊辰秋八月既望,访先生古迹于明招山。是日也,碧天日郎,素岫云轻,呼山僧前导,摄衣行蹊径间。见有华表植立数处,以为先生墓矣。僧曰:“未也。”复披榛荆,历崎岖,遥指白云深处曰:“是其墓也。”余偕游侣,攀崖履级而升,蹑山半,始登穴得拜于墓前。环望四山回抱,高与云齐,恍然如置身太极中,仰视一幅青天,而外绝不知别有尘界也。憩息其下,有古碑四道,巍然耸列,字迹明没相半,大约朱夫子、陈同甫诸先儒所撰墓记,与宋理宗、明宪宗赐祭告勅也。览之,不觉肃然起敬,慨然有感焉。夫子墓自宋至今为樵夫牧竖所踯躅,几五百年,间有骚人墨士登高作赋,抚今吊古,而流连景物、兴会所寓足点缀秋行一谱,其不同樵牧之阅历者,几希。予于是游独有所不能忘者,少尝读《博议》,及长观《大事记》、《古周易》、《书说》诸遗编犹得。于山高水长之下,想见先生之为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私淑之思鸟能以已?视昔之虚慕悬企何如?而谓予其能忘也耶。爰髯灯而记其略如此。

游壶山慈云庵记

[清]教谕程揆

凡山川之得名宇内也,亦有幸有不幸哉。余往舟过京口,望金焦北固出入于暮涛晓雾中,竟似海外三山,意甚壮之。千古骚人墨客登临寄慨,固其所也,然亦当南北孔道,便于瞻眺耳。假使移置之闽、广、瓯、越万山中,则亦一墩阜也。然则洞天福地固视其所遭逢哉。余课士之暇,偶步城西郭外,有壶山焉。携酒榼与客游其庵,且登其山巅之亭。见熟溪经于前,北岭峙于右,东望明招,则元晦、东莱诸先生讲学之所也;而大溪南来,则又会永康溪,经白阳山,奔放而入金华。岂非一邑之胜观哉?客曰:“使移置是山于名都大邑之旁,则珠宫、琳宇、花榭、歌楼,山之真面目凿矣,岂能长有此清奇历落哉?”余曰:“不然,余不暇远论,即据浙之山,自汉以前寂寂也。灵鹫飞来,非自晋始乎?山阴之千岩万壑,非右军熟知争流竞秀乎?谢灵运伐山开道于万山盘亘中,搜雁宕而出之,世始知有永嘉之异。孙绰①掷地金声而赤诚霞起遂冠寰区。林知靖植梅放鹤而孤山为西陵之最。然则,天造地设之奇,亦人之为焉耳。吾恐游屐之日至也,为我敬谢山灵,今而后花鸟添愁无虞寂寞矣。”

重修朱吕讲堂引

[清]知县张人崧(涵翁)

邑之东,众山匼匝,凡蜿蜒十余里,而明招出焉,盖山之〓也。山下有寺曰“惠安”,仅容一笏地,佛堂、僧寮粗具。其右晋阮孚之蜡屐亭,左则朱晦庵夫子与吕成公之讲堂也。亭已荒不治,而堂则片瓦无存。读其碑记,武林翁康诒先生司铎时所制,其寺之盛衰与堂之兴废,历历可溯也。盖自子朱子集圣学之大成,而衣钵渊源蕃衍

婺郡。当其提举浙东时,往来越婺间,与一二贤达,如石克斋、吕东莱诸先生提撕讲贯,虽秣马写鞍之余,莫之或辍。故虽事往云散,而遗踪余韵犹依依萧寺传为盛谈,如月泉之盈亏,池塘之云影,往往而有矣。余向承乏于浦于新,皆得葺而除之,以光大其踪。矧兹寺者,为先儒过化之地,而宰木宿草犹盈盈陇间,可听其荒湮而弗彰乎?余首为捐金以倡其举,复弁言以告其邑之人。邑人愿而好善秉彝之心,吾知其油然而起矣。

《古愚子文集》序

[清]知县李道融(检斋)

天地之生才一也,而才之所遇不同。士有登科第受爵禄,大而秉钧当轴补衮调梅,小而出宰百里为保障称父母,皆膏泽被于人,功名显于世,此才而遇于时者之所为也。至若诵诗读书,循分守志,不役役于纷华,不营营于名利,诗文自愉,用以发胸中之瑰奇,使人称为典型,而闾里乡党皆熏其德而善良,此才而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遇者不可倖邀,而不遇者积学之士往往有之。武成古愚子,年逾八旬,敦行不怠,好学不倦,隐居林泉,著诗文数十百篇,一本其心之所得,言皆近人而合道,所称绩学之士非与?虽未通仕籍,膏泽功名无所见,而其品足述矣。予览所著诗文,既叹其不遇,无以展其才,又钦其学老而益笃。特序之以为为士者劝。

捐造黄船头石桥序

[清]知县李芬(香谷)

乙已秋,余承乏武义。明年夏,因公赴乡,经西十三庄黄船头。时梅雨初晴,新涨骤发。舆夫患徒涉,几欲临流而返。村父老揖余而言曰:“是旧有鹿和桥,今圮近百年矣。此途上通宣处,下达金兰。行人络绎,往往当水涨之时,过涉灭顶,不无性命忧。其间沙石相错,消长无常,又不能设舟楫。前处秋曾淹没二人,去年夏又淹没三人。自桥坏而民之病涉久矣。”余闻之,恻然于心而不能去”。越数日,父老以捐造石桥请。余曰:“是善举也,岂徒为我武邑造福乎哉?诸君乐为是,合邑士庶以及邻邑殷厚之家,自无不乐为是焉。”因捐薄俸以为倡。所望岁月之间聿观厥成,则仁人君子济民利物之功,孰有大于是者哉?

广济桥碑记

[民国]陶建勋

吾乡有东西二溪,二溪之水俱流出村之东南,至石青山之麓合而为汇。溯东溪而上,约二百步,有桥曰“广济”者,古名“余桥”,相传为有宋余氏之旧建,故以余名。考自有清以来,余氏之后无人,迭经村人公同修葺,因更其名曰“广济”。尔时桥下砌石墩,上披木屋,翼然水面,亦颇壮观。但桥梁木屋,历时既久,风摧雨蚀,易于损坏,故时须修葺,惟石墩尚如故也。

民国十年秋,山洪暴发,蛟水为灾,代远年湮之石墩亦为倾圮①,急公之士咸叹惜焉。余乃邀集村中同人,倡议改建。盖是桥上通金、兰,下达温、处,往来频繁,行人如织,实为交通孔道。若仍因循旧制,不免时有修葺之烦,欲期垂诸久远,莫如改建石桥。顾工程浩大,奏功匪易,几费斟酌,始公决先由村劝募,更按粮亩分别派捐,不敷之数遂向各区劝募。幸赖诸乐善君子慷慨输捐,共襄斯举。因于民国十年九月兴工,至十一年四月而工成,综计所需之费共三千余元。兹届桥工既竣,爰将助人芳名勒于碑后,以垂不朽云。

杂事之一

阮将军孚丧明,求医不效。忽有一异僧来医,出已目入其目穴,而将军之目如旧。僧惟一目,号独眼龙。将军谢以厚礼。辞曰:“愿

求一袈裟地栖身足矣。”许之。僧以袈裟一撒,尽明招之所有。将军遂舍宅为寺,即今之智觉寺也。(嘉庆志)。

[附记]异僧为阮孚将军治目疾一事,虽属传说不足信,然而考之正史《晋书》,阮孚确有其人。另据清嘉庆《武义县志》载,该寺原为阮孚隐居宅院,至晚年始舍宅建刹。由此可知智觉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确系历史悠久之古刹也。

杂事之二

朱晦翁①过婺州,尝游武义王臣家,书其壁云:“脱凡近以游高明。勿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志;勿为终身之谋,而有天下之虑。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又扁“三槐堂”赠之。至今墨迹宛然壁间。

杂事之三

徐璹,字全夫,疏俊不事事,少年登科,晚益流落,终于武义县主薄。尝寓婺州清涟寺,醉中走笔题诗寺壁曰:“惊雷殷殷南山曲,一夜山前春雨足。美人睡起怯余寒,衣褪香消红减玉。朝云霭霭弄晴态,野柳狂花无管束。东风也自足春情,吹破两溪烟水绿。”(泊宅编)

杂事之四

老檀一株,在石仓岭之旁,其大合抱,高十余丈。年丰则发叶早,歉则发叶迟。农人以此占候多验。

杂事之五李清照,衢州赵明诚妻,山东李格非女也。以诗画著名,尝避乱于邑之陈氏家,有打马图谱存焉。

杂事之六

兵部尚书许敬庵至碧山居与韩先生光济留坐月余。赠诗二首:“有客入山来,相识只默坐;白云山上飞,流水山下过。”“窗外竹青青,窗间人独坐;究竟竹与人,原是无两个。”

杂事之七

王生言必称古圣贤。或迂之,答曰:“圣贤岂天上人做?以其能尽吾人道理耳。人若尽得一分道理,便是一分圣贤;事事尽道理,便是事事圣贤。苟畏圣贤而不为,难道便做没道理人耶?”(正气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