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概述

武义县,地处浙江中部的金华盆地东南,东邻永康、缙云,南连丽水、松阳,西接遂昌,北与金华、义乌相依。唐天授二年(691),析永康西境置武义县,明景泰三年(1452),建宣平县。1958年5月,宣平县不单独建制,原属宣平的柳城、桃溪两区及所辖16个乡镇划属武义。1958年10月,武义并入永康县,1961年10月,恢复武义县建制。县城设熟溪江畔、壶山脚下的壶山镇。

武义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一带劳动生息。从武义建县至1988年已有1297年的历史。

武义文化兴盛。在漫长历史的长河中,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同时创造了灿烂夺目的文化宝库。多年来不断发掘出土的传世文物、古遗存、古窑址、古建筑,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无不闪烁武义文化的光彩。大宗出土文物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矛,商代的双系席纹罐,商周的原始青瓷碗,战国的青铜剑,汉代的铜铣、铁釜,三国的龙凤镜,唐代的神兽葡萄镜,北宋的云龙镜,南宋的带柄八弧镜、铜鼎,明代的云雷纹铜谯斗、三足铜香炉等,均为传世之宝,十分珍贵。1975年10月,武义出土的东汉青瓷盆口壶等一批文物,在北京古宫展出。

商周、唐代至明代的古遗存、古窑址、古建筑曾多处发掘,有的经抢救、整修成为文物名胜,至今保存完好。古建筑中较有代表性者,一为东晋成帝咸和初年(326——334),镇南将军阮孚,弃官隐居于明招山,后舍宅建刹,到后唐重建的明招寺,二为后

晋天福二年(937)僧宗一创建,元延祐四年(1317)重建的延福寺,其他还有熟溪桥、台山寺、发宝象龙塔等名胜古迹。

在历史上武义文化鼎盛时期,著名理学家吕祖谦会同朱熹、陈亮等名人,三次讲学于武义明招寺,培育了巩丰、巩嵘、洪无竞等一代名流。嘉庆武义县志记载:明招寺讲学,为“武义教化之策源地”。南宋诗人姜特立、朱子仁,明代诗人韩光济、何师吕、吴庭槐,清代诗人朱慎、徐元抟、何德润、郑之鳌、蔡希佐、郑世文,民国时期诗人何葆仁等均出生在武义这块沃土上。著名文人张淏写的《云谷杂记》编入了《四库全书》。唐代孟浩然,南宋陆游、李清照等文人墨客曾来武义,留下了诗画墨宝。足见武义不仅以莹石、宣莲等著名特产誉满中外,也是文化艺术的发祥宝

地。

武义人民有着长期革命斗争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革命文化活动十分活跃。“五四”运动后,新文化开始在武义萌发。革命烈士潘漠华是武义上坦村人。他是“五四”时期新文化的探索者,也是20年代“晨光社”、“湖畔诗社”的重要成员和创始人。他的遗作有革命新诗117首,短篇小说17篇。革命烈士邵李清临刑前的遗诗,至今仍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

在1926年至1949年的长期革命战争年代里,武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武义(宣平)早期的中共党组织,曾发动民众载歌载舞欢迎北伐军。各地曾张贴过许多打倒土豪劣绅、惩治贪官污吏、拥护红军等标语。1935年,红军挺进师在武义溪里上甘塔驻营时,在墙上写下的“工农团结起来”、“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等百余条标语,至今犹存,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战争时期,武义的革命文化活动,蓬勃兴起。先后成立和创办了“抗日救亡歌剧团”,《警钟周刊》、《报仇》、《宣民抗战》、《宣平新报》等刊物社团。举办了战时民众讲座、抗战灯谜会。县政府迁驻新宅时期,县长蔡一鸣,以诗会友,编印了抗日

诗书《岭上草堂唱和集》,集诗50首。1945年8月2日,武义县召开各界庆祝县城光复大会,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解放战争时期,武义县城,曾出现反对内战,反对蒋介石卖国独裁等内容的标语。此后武义的一些校院内响彻了《你是灯塔》、《团结就是力量》等革命歌声。学生上街示威游行,高喊要民主、要自由、要和平的口号,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的革命歌曲。1949年2月,浙东游击纵队6支队在雪峰山创办电台和《新路南报》,4月,武义的新宅、下杨两个区划入新成立的处北县,在两区广大农村,普遍教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革命歌曲。武义城乡,出现反内战、迎解放的热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武义文化事业,进入了历史的新时期。

1949年至1956年,是武义县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阶段,相继建立了县文化馆,履坦区文化站,县电影放映队,县新华书店,以及婺剧团、昆剧团,修缮了武义剧院。在城乡建立了138个业余文艺团体和72个农村俱乐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城乡文化宣传活动,给全县人民带来了新社会的欢乐。

1957年至1966年,武义县的文化艺术事业既有发展,又有曲折。既有“左”和“右”两方面的干扰,又有人民群众对错误路线的抵制和斗争。这一阶段所取得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给后人留下了深思和启迪,为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10年动乱,使武义县的文化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和民间文艺被打击和禁锢。许多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被解散或变相解体。大量的艺术用品和书籍被当作“四日”而焚毁。文物古迹横遭破坏。“语录歌”、“忠字舞”代替了音乐舞蹈。“八亿人民八本戏”,取代了一切文艺形式。整个文坛百花凋零,万马齐喑。

人民群众以巧妙的手段,对“四人帮”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

和民族虚无主义进行抵制和斗争。人们不计条件,不拘形式,开展业余文艺创作。这个时期产生的长扁小说《石龙岗》和一批优秀小戏、优秀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通过斗争取得的成果。此时,在武义农村普遍建立的社会主义文化室,代替了被否定的农村俱乐部,同时试办了民办公助文化站,扩大了农村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文化艺术事业沿着“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县文化局的单独建制,加强了对全县文化事业的管理和领导。新建了博物馆、图书馆,扩建了文化馆,结束了“三馆合一”的历史。电影公司的成立,促进了电影事业进一步在城乡的普及。新建的工人文化宫,和老干部活动室,给广大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提供了文体活动的场所。乡镇文化站和合作图书馆的普遍设立,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事业的拓展。1983年成立了武义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为繁荣文艺创作,起到了联络、协调、指导和服务的积极作用。文物保护进一步列入工作日程,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熟溪桥,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宝象龙塔,均用巨额投资得到维修,使之焕然一新,增添了武义县城的光彩。

专业剧团健全了组织机构,完善了规章制度,提高了艺术质量。晋京演出、参加省戏剧节和省、市会演,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和上级的奖励。还数次被中国戏剧出版社等单位拍成连环画和条屏出版发行。《讨饭国舅》、《梨园情话》两剧,由浙江省电视台拍成戏曲电视片,《双狮图》、《长乐宫》、《讨饭国舅》三剧制成电视录像,在全国播放。一部分业余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和摄影作品,在省市和全国的舞台、刊物和展览中崭露头角,钢笔书法,冲出国界,走向国际书坛。这一时期,是建国以来,武义文化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武义县的文化艺术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必将继往开来,不断发展,取得新的成就,谱写新的篇章。